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 工作计划 |

【www.guakaob.com--工作计划】

2014-2015下音乐教学计划
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第一篇

2014-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1、 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包括六个单元(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和一些附件资料组成。每一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主题,而且每个单元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这一册内容与上册的结构轮廓大致一样也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如:要学唱的歌曲,就在此歌曲前画一个“麦克风”,欣赏曲大都有图片展示或将旋律线画出等等。2、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注重多元化结合;将电视、电影、民族等到音乐送到课堂上,让人耳目一新。如:有非洲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的民歌、经典的舞曲等。3、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重视参与实践。在每一单元的实践与创作中,各内容具有较大的扩展性,大多是开放题,注重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的难度也会很大,和上学期一样课时的安排是目前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教具准备了。

2、 学生情况简析:

上学期七年级学生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在音准,节奏,唱谱上都有很多的进步,对校园歌曲特别感兴趣,摸唱能力强,学习新歌接受快。但是对于识谱来说,进步不大。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由国内的音乐作品转向国外,形式也更多样化。因此,本学期应很抓唱谱,对于学生课前预习音乐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初一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3、教学目标:

①要求七年级学生在认识乐谱的能力上加入认识特殊音乐符号的能力。

②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牢记著名的音乐家的代表作与简单生平。 ③鼓励学生的音乐创作。

4、方法与措施:

① 在学唱乐谱的阶段,传授乐理知识,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② 欣赏歌曲时,着重让学生了解作曲家或音乐作品后面的故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 在会唱基础上,要求学生改编与表演。

④ 利用“小舞台”,加强学生的表演欲与教师的评价机制。

5、教学进度安排:

一 :春之声 三课时 一至三周

二 :红旗飘飘 三课时 四至六周

三 :华夏古韵 三课时 七至九周

【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四:神州大地 四课时 十至十三周

五 :环球之旅 四课时 十四至十七周

六:银屏之歌 二课时 十八至十九周

【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七 :复习 一课时 二十周

2014-2015年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学校 :宁阳第二实验中学 姓名 : 杨 华 备课组组长: 教研组组长:

2015年2月

2015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以唱歌为主,辅以欣赏,分六个单元,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以欣赏为主,辅以歌唱,分六个单元,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特别是鑫秋音乐会的排练工作,将作为重点工作。此外还有一些竞赛工作如艺术B级等的工作。

五、教学目标

【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2015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0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