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浅析雷击事故的评估鉴定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第一篇

浅析雷击事故的评估鉴定

王吉进1 刘杰2

(1 山东省莒县气象局,莒县 276500)

(2 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日照 2768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事故调查小组的制度建设,依法做出事故鉴定结论、灾害定级和防范措施,以保证雷击事故鉴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 雷击事故 评估 鉴定 分析

引 言

雷电灾害是 “世界上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2005年新颁布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也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因此,依法对雷电灾害事故进行调查与鉴定是气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常年从事雷电防护工作,每年所调查的雷击事故多是生物体的伤害与死亡、建(构)筑物的破坏、设施设备的损坏、植被的破坏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与爆炸等,事故领域涉及村镇、企业和行政机关单位等部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防雷工作的经验,对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机制与鉴定方法做了肤浅的分析,以供广大防雷工作者参考。

1、雷电灾害的破坏作用

雷云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电效应和磁效应,并伴随一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现象,这是判定雷电灾害的重要依据。雷电灾害包括雷电损坏和雷电损害。由于雷电的作用使物体的效能和作用被破坏的为雷电损坏;物体的效能和作用没有被破坏,仅破坏了物体的外观为雷电损害。具体的方式有直接雷击、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磁化、跨步电压、接触高电压、旁侧闪击等。

2、雷电灾害事件的调查机制

对事故的现场及其它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是鉴定雷灾的合法的、必然的程序。

2.1 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是调查、鉴定雷灾事故的基础。

应有当地防雷中心的成员组成(必要时可请相关单位的人员配合)。调查组主要成员的选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防雷、物理、电学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雷电的放电原理、破坏作用、避雷原理和建筑物、信息系统、生物体的耐冲击能力及危害机理,并具有相关的上岗证书、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

其次,具有丰富的防雷装置检测、图纸审核、工程验收经验或多年从事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人员,具有独立、正确、规范处理雷电危害事故的能力。

第三,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雷电灾害鉴定多影响到受害方、责任方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社会想象。要求调查组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的意志,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客观公正、不谋私利。

2.2 调查程序要合法

法定程序是调查、鉴定雷灾的重要保障。【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首先,必须明确国家气象局规定的重大事故的上报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6小时内调查小组要完成辖区内雷灾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其次,现场调查和取证要2人以上,采用照相与笔记的方式,询问取证要一问一答,不得引诱询问,记录经证人核实后当场签字。调查手段要合理合法,内容要实事求是,现场取证记录要有利害关系方签字。

第三,建立规范的雷灾鉴定卷宗,格式规范、资料全面。卷宗内容包括立案、主要领导人审批、填写委托鉴定证明、现场取证资料、询问调查、分析报告和结果判定等。

2.3 调查项目要严谨

调查项目包括现场因素调查、环境因素调查、历史因素调查、气象因素调查和建筑物、防雷装置、线路因素调查。

2.3.1 现场因素调查

要了解事故现场的周围环境、地质构造和建筑特点,对于伤亡人员要拍摄其具体位置,查看人体现场状态或雷击部位;调查受损设备的名称、数量,查看受损设备的现场状态并拍照;查看防直击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引下线的敷设、位置和防护措施;查看电气设备、防雷器和电子线路的现场直观状况。

调查现场人员所处的位置,听取现场相关人员的口头论述,包括雷灾发生时看到、听到、闻到的一切,明确雷灾前建筑物、生物体、线路、设备、防雷装置的状态。

2.3.2 建筑物、防雷装置和线路因素调查

调查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和结构特点,调查电气、电子线路的附设方式、方向、拓扑结构,特别是电缆线的敷设形式(包括空架还是地埋、金属管的套接、铠装层或加强芯的接地情况);计算事件发生地的机房或设备间雷电防护分区与防护等级。

调查接闪器(避雷针、网、带)、引下线、均压环、接地装置的布设情况;察看建筑物、设备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和防雷装置要求,测量所有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用“剩磁法”测量防雷装置的剩磁;查验当地防雷中心出具的年度检测报告(包括整改意见书),测量建筑物外部的等电位连接状况。

调查进入建筑物电缆线的电缆屏蔽和接头屏蔽情况;调查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情况;调查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情况,包括电涌保护器的设置位置与连接导线的规格要求、电涌保护器的基本参数要求与连接方法、标称放电电流的选取要求;调查是否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测量所有接地电阻、等电位连接电阻和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

2.3.3 气象因素调查

调查雷电监测预警系统资料,明确雷灾事故受哪种天气形势影响,并记录雷电发生的日期、始终时间和风向、降水等气象要素。

调查闪电定位系统提供的雷电灾害发生地的位置、雷电强度变化值、雷电极性、回击数和雷电流强度。

2.3.4 其它因素调查

调查事故发生地及周边区域的历史雷击事故的次数、具体位置和灾害程度

调查事故发生地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土壤分类、地下水位和地下矿藏等情况。

调查事故发生地周边或邻近地带在事故发生时的异常情况,包括线路、金属物体、电气系统等。

3、雷电灾害事故的分析鉴定

雷电灾害鉴定是一项综合项目,调查组要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做出结论,并提交雷电灾害调查报告书。

3.1 对灾害事故进行定性

通过调查事故发生地的地理、地质、土壤、雷击点的现场、建筑物及电子电气系统防雷装置、目击者和受害者的所听所见情况,利用“滚球半径”的定义理论,查阅气象部门的闪电生成与落雷时间、方向等气象资料,确定该灾害事故是否为雷击事故。

3.2 对雷电类型进行定性

根据雷电危害特点,即危害区域、作用形式、作用时间、雷击点与受害点的关系、危害形式和传导媒介,判定事故闪电的类型,即直接雷击、间接雷击(感应雷击、引入高电压、雷电反击)和球形闪电。如利用危害区域的不同排除了LPZn区内直击雷危害的可能,利用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引入高电压的脉冲高电压(高电流)的危害特点排除球形闪电危害的可能。

3.3 雷电灾害的危害过程分析

要以精确的计算数值为依据,雷电防护等专业技术知识为指导,首先对雷击点的破坏现场、该点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对雷击对象进行自身耐冲击能力、所处环境、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还要考虑受灾位置的结构特点和击穿强度。如2002年9月27日山东莒县某校发生的雷击死亡事故,就是因球闪由窗户进入教室后造成靠近窗户的女生王某心脏纤维颤动而死亡;计算机易遭雷击的原因是耐冲击电压仅为1.5kV等。

分析一起雷电灾害事故,我们经常采用“吻合法”,也就是利用雷击的受害位置、受害程度和周围环境物体的受害程度对事故类型进行检验,它直接影响到闪击点、危害路径、危害特征。

4、雷电灾害的判定结论

所谓雷电灾害的判定结论,就是利用雷电理论,对雷击事故受害物体进行分析,并做出判定。

首先,要对事故进行鉴定结论。事故鉴定结论可分为:雷电灾害、非雷电灾害、暂时不能确定三种结论。如果鉴定结论为雷电灾害,要指出闪电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和作用途径。

其次,要对雷电灾害进行定级。根据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可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级别(有生命伤亡的至少为较重级别)。 最后,提出建议与防范措施。对防雷装置存在问题或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没安装的受灾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大执法力度,提出整改意见或安装要求;对因人为因素或无法安装防雷装置的地方造成雷电灾害的受灾单位或个人,要加强宣传防雷的自我保护措施和防雷知识,以提高单位和个人的防雷安全意识。

5、结束语

雷电灾害的评估鉴定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范围较广,其鉴定结果直接影响到责任方、受害方的利益与社会影响。要求雷灾事故的调查鉴定人员一定按照法定程序和防雷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分析,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220KV线路雷击跳闸事故调查报告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篇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倮马河水电厂“8﹒7”220KV倮维线 271断路器C相跳闸事件调查报告

审 核:唐多生

校 核:周非

整理编写: 穆星照

倮马河水电站

2012年8月8日

一、 事故前运行方式

1、 220kV 倮维线271断路器合位, 倮维线带有功负荷约

40MW,220KV 1#主变高压侧201断路器合位,220KV 2#主变高压侧202断路器合位;

2、 1号主变10kV侧011断路器合位,2号主变10kV侧021断路

器合位,1号厂变10KV侧012断路器合位,2号厂变10KV侧022断路器合位;

3、 1号厂变400V侧401断路器合位,2号厂变400V侧402断路

器合位,400kV母联403断路器分位。

二、 事故简况

2012年08月07日17时50分,倮马河水电站220KV倮维线主一保护CSC-103B分相差动保护动作出口、220KV倮维线主二保护CSC-101BF纵联保护动作出口,220KV倮维线271断路器C相跳闸,经1078ms重合闸出口C相重合成功。

当天天气状况:倮马河水电站阴有小雨、维西变阴有小雨。

三、 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1、 保护动作及现场信号、报文

(1) SH2000C

故障录波装置报文及波形

中山市盈彩美地雷击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第三篇

中山市盈彩美地雷击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摘要:中山市信盈实业有限公司的项目盈彩美地小区内多次发生疑似雷击事故,造成小区内的监控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等系统的设备严重损坏。本文从小区所处的环境、小区内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情况及各系统的布线情况等方面做出分析,初步指出了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关键词:雷击灾害事故原因建议措施

2012年8月16日,中山市信盈实业有限公司的项目盈彩美地小区内的电梯多次发生疑似雷击事故。我单位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灾害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取证。

一、概况

据小区工作人员介绍, 8月16日凌晨1时左右,盈彩美地小区所在区域出现强雷雨天气,在强雷雨天气当中,25栋、34栋、42栋等建筑物的33部电梯怀疑遭受雷击,电梯的控制主板元器件损坏,此外在此事故中,该小区的消防系统、监控系统、停车出入收费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这次事故之前,7月21日和7月25日也怀疑发生了两次雷击事故,并有31部电梯不同程度损坏。该小区在这三次疑似雷击事故中,直接经济损失约六十八万多元人民币。因电梯相关部件多次损坏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给相关楼宇住户的生活带来不便。在这几次事故中,没有人员伤亡。

二、现场勘察情况

经现场勘察发现:建筑物已安装防直击雷设施,防直击雷设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防雷形式采用接闪带和接闪杆,发生事故的电梯机房都设在楼房梯间顶部位置,电梯机房内电源线路未安装电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未安装电涌保护器且长距离无屏蔽敷设,电梯机房及电梯井未采取有效的屏蔽、等电位连接措施。

三、事故原因分析

㈠ 环境分析

盈彩美地小区位于南朗镇南朗村,建筑物处于小山迎风坡上,气流上升过程中,容易在此处形成强对流雷雨天气。据小区物业人员反映,三次事故来临时,事故地点周围均发生电闪雷鸣现象,说明周围空间电磁场变化活跃。另据气象监测资料显示,7月21号和8月16号两次雷雨天气,分别是“韦森特”和“启德”台风登陆的前夕,全市天气极其不稳定,强对流天气极易发生,说明当时南朗镇的确出现雷雨天气。

2011.6.15雷击事故分析报告(用于讲雷击概率)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第四篇

5月15日303、304线路跳闸分析报告

一、电力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1、直击雷的防护:35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装设架空避雷线。

2、对雷电波倾入的防护:高压架空进线末端和出线首段装设避雷器。

二、防雷技术要求

1、铁塔接地电阻RE≤10Ω

2、避雷线保护角20°≤α≤30°

三、架空线路雷击次数预测

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平均高度为h米的线路将吸引宽度为5h的雷电击中线路,所以线路的等值受雷宽度为10h。如果落雷密度Y为0.015次/km²•雷电日,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T,则100公里长每年的落雷数: N=Y•(10h/1000)×100×T=Y•h•T 次/百公里•年【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张家口雷暴日每年为45.4次,我车间架空避雷线高度h=20m 架空线路总长度为20km,可以得出架空线平均每年受雷击数次N

N=0.015*(10* 20/1000)*20*45.4=2.724次

四、事故原因

根据变电站保护动作情况,被雷击的架空线路为型棒35kV变电站到中心泵站35kV变电站之间的架空线路段。事件发生后,车间点检人员沿线路仔细检查,未发现该线路段上架空线有烧伤的痕迹,经多方询问,有线路附近居住人员反映在事故发生时该段线路5#铁塔附近有很大的声音和闪光。由于5#铁塔与线路均无电弧灼烧的痕迹,可以说明是5#铁塔附近发生雷云放电时,虽然雷电流没有直接击中线路,但在303、304线路造成感应过电压,在绝缘薄弱处闪络放电,导致303、304线路跳闸。

五、改进措施

1、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2、架设耦合地线

在导线下方4~5m处架设接地的耦合导线,其作用是连同避雷线一起来增大它们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增大杆塔向两侧的分流作用。耦合地线可使雷击跳闸率下降50%左右

3、加强线路绝缘

增加绝缘子片数,增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使两回线的绝缘子片数有差异,雷击时,片数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耦合地线,增加了对另一回导线的耦合作用。

5、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利用绝缘的自恢复性,降低线路的雷击事故率。

供电车间

2011-6-16

7.23事故调查报告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第五篇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 3

(一)事故线路情况 .................................................................. 3

(二)事故列车及司机情况 ...................................................... 4

(三)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 5

(四)事故地区气象情况 .......................................................... 6

(五)事故地段治安情况 .......................................................... 7

(六)事故相关单位情况 .......................................................... 7

(七)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上道情况 ................. 11

二、事故发生经过 .......................................................................... 13

三、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 19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 ...................................................................... 29

(一)事故原因 ........................................................................ 29

【雷击事故调查报告】

(二)事故性质 ........................................................................ 30

(三)事故暴露出各有关方面的主要问题 ............................ 30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 38

(一)建议免于追究责任人员 ................................................ 38

(二)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员 .................................... 38

(三)建议责成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作出深刻检查 ........ 56

(四)建议对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单位依法进行整

顿 ................................................................................................. 56

(五)建议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 57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 57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

发展的理念................................................................................. 57

(二)切实加强高铁技术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工作的管理 .... 58

(三)切实健全完善高铁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标准 ........ 60

(四)切实强化高铁技术设备研发管理 ................................ 61

(五)切实严把高铁技术设备安全准入关 ............................ 62

(六)切实强化高铁运输安全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 ............ 63

(七)切实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 65

(八)切实加强高铁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 .................... 66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务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7月24日上午率有关方面负责人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一定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组织好抢险救援工作;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全面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浙江省温州市,查看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亲切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对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

调要通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7月27日和8月10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5次、第16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故调查处理和铁路安全工作,对事故调查工作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依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要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7月2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8月10日,根据调查工作需要,国务院第167次常务会议决定对事故调查组进行充实、加强。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全国总工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各1名负责同志和3位曾担任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且熟悉铁路工作的老同志任副组长。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12名铁路运输、电力、电气、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有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2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