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 工作计划 |

【www.guakaob.com--工作计划】

篇一: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贫困村脱贫计划2

马路村贫困村脱贫工作方案

一、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一)自然条件

马路村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德卓乡,位于德卓乡西南面,距乡政府16.5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67户734人,主要居有汉、彝、苗等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数的16%。有村小学一所,教师1人,学生34人;全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75.3亩,退耕还林700亩,森林覆盖率为66%;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亩;全村年均气温13.4℃,最低气温-3.8℃,年平均日照1208小时,年降雨量744.9毫米,无霜期约150-180天,一年结冰时间35天,气候复杂多变,冬暖夏凉。

(二)资源概况

1、土壤资源

由于受生物气候、地貌组合和人为活动影响,全村分布有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及部分水稻土。

2、植被资源

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林不同程度受一些破坏。原始植被演替为以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及落叶栎类植被。全村森林植被主要建群树种有松科、杉科、柏科、蔷薇科、豆科、桦木科、等类型。

3、物产资源

物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荞麦;干果有核桃;中药材有半夏、杜仲、魔芋。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全村农村电网入户改造率达100%,沼气池建设投入使用成功14口;交通较为落后,现仅有通村公路1条。农村危房改造55户,全村移动、联通、电信、无线信号通讯网络覆盖率达30%,电视网络覆盖率达82%。

2、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1)教育发展:全村有小学1所,现有学生32人,教育质量在稳步提高,教育

事业在稳步发展。

(2)基层组织建设:组级组织活动中心1个。

(3)计划生育及卫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比降低5‰,村卫生室1个。

(4)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1100人,农村低保覆盖人数89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5%。

3、生态建设及人居环境状况

全村退耕还林700亩,天然林保护1100亩,人居环境改造(含危房改造、院坝硬化)72户。

4、三次产业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

我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盛产玉米、马铃薯、烤烟、大豆、蔬菜、辣椒等。其中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和各种粮食经济作物为主,常年种植蔬菜15余亩,其中辣椒10亩,叶菜、瓜果、根块类蔬菜15亩。养殖业以生猪、蛋鸡、黑山羊、黄牛为主,生猪存栏160头、出栏54头,羊存栏220只、出栏82只,禽存栏840羽、出栏102羽,牛存栏145头、出栏17头,实现肉蛋总产量0.6吨。农业产业化发展稳中有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元。

(四)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1、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农民由于没有经济产业支撑,农民经济收入非常低,有点银行存款的农户基本上都是没有改造过房屋的农户,而已经改造过房屋的农户基本上都向亲朋好友借有债务,有些农民还住着木瓦、或土墙、或石木结构的房子,有极少数还住着危房,有人还靠领着最低生活保障费维持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贫困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导致贫困。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严重,他们商品意识弱,市场经济的观念缺乏,没有产生什么赚钱种什么的生产经营理念,所以仍然以传统的生产方式种植传统的粮食蔬菜产品,而且自给自足的比例占绝大部分,更谈不上形成优质高效的产业。农民由于没有较好的产业支撑,经济收入低,缺乏农业收入,导致产业收入低的恶性循环;农民生产抗风险的能力低,主要是农民没有经济积蓄储备,遇到一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就灰心丧气,难以重振旗鼓,组织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农民素质普遍低下,初中以下的低素质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90%左右,并且经过培训的农民又少,他们严重缺乏科学生产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无法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市场占有率极低。在产业发展上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民组织化程度极低,没有一样产品形成特色形成规模,形成产业,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农民虽脱离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但由于缺乏知识,缺乏投入,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是迟迟迈不进设施农

业,装备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大门。

贫困的原因:1、山高坡陡的地形特征导致交通闭塞。2、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技术。3、没有项目支撑。

2、主要存在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村贫困户较多,多数贫困户都分布在较为偏僻的村角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民出行较为不便,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二是农民的文化基础低,接受培训的人次相对较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科技知识严重欠缺,维持生存,寻求发展的路子少。三是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农业生产收入。

3、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和发展潜力分析

(1)有利条件

马路村资源丰富,只需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就能极大的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近年来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实施扶贫工程的开展和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不利因素

由于我村贫困户较多,多数贫困户都分布在较为偏僻的村角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民出行较为不便,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二是农民的文化基础低,接受培训的人次相对较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科技知识严重欠缺,维持生存,寻求发展的路子少。三是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农业生产收入。

(五)发展潜力及主要途径

1、全村村支两委凝聚力、战斗强,干部务实,民风纯朴,有利于向上争取项目并实施好项目。

2、加强村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扶贫先扶志,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3、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争取一定的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扶持一部分思想先进具有一定实力的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让这部分人先富,通过示范带动其他人富裕。全村应紧紧抓住本区域的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创新扶贫开发思想和观点、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到村到户、重视科技教育扶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等,促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能够长远发展,实现全村贫困户、农户脱贫致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一) 总体思路

按照扶贫开发工作“三个基本”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产业化扶贫为主要手段,整合资金,【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集中投入;以整村推进为基础,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扶持一片、见效一片,建设一业、富裕一方。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打造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发展,实现产业配套,提高产出效益,改革创新投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1、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着力提升农户发展能力。

通过精准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大量改建、修建,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示范户培育等,到2020年,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劳动力熟练掌握1—2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提升农户的发展能力。

2、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努力增加贫困农户收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公司、企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扩大规模生产,优先招收能吃苦耐劳的贫困农民进入大户、合作社的基地生产,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安置。使农户每人每年能增加2000—3000元的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

3、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应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新修农村通村水泥路、连户路,院坝硬化,改造防渗沟渠、小水窖等,彻底改变农村交通不便,农田灌溉困难的局面,切实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4、以生态建设为抓手,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着力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农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工作重点

1、重点群体(对不同类型、年龄层次、生理状况、文化结构及民族状况的贫困人口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计)

【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切实关心贫困弱势群体,摸清贫困程度,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三条保障线”,对不同贫困群体, 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计。

(1)对身体健康,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实行劳动再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就地就业和努力转移农村劳动力。

(2)对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的中老年农民,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

(3)对身体残疾、弱智的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让其正常就学和生活。

(四)重点区域

1、全村重点贫困户 按照精准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实施就重点安排在重点贫困户,

着力加大扶贫项目的实施。

2、少数民族聚居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加大贫困村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扶贫开发攻坚工作力度,对其特殊的民族风俗与民族文化,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三同步,大力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聚居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

3、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加强贫困村石漠化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易地搬迁扶贫地区【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针对本村地质灾害发生严重的贫困村,实行易地搬迁工程,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五)重点产业

1、区域性主导产业及拳头产品

立足小集镇区优势,围绕马路村打造小城镇建设,着力解决城镇化带动发展群众生活需求的“菜篮子”大力发展“果蔬生产,生猪、蛋鸡养殖”产业为我村的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无公害果蔬、生猪、蛋鸡产品为我村拳头产品。

2、地方性特色支柱产业及主打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乡村优美的大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立足我村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地方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发展,这将是我村“十二五”主要的地方性特色支柱产业及主打产品。

3、主要辅助性产业及品种

围绕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和生产,以“果蔬生产,生猪、蛋鸡养殖”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初、深生产和加工,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产品。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导,挖掘,发展乡村文化,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的产业和产品。

三、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及效益测算

(一) 基础设施建设

1、新农村建设

建设内容:新建通村水泥路并对现有4个村民组的通组路进行硬化、路灯安装、绿化。

投资概算:433.5万元。

2、水利设施建设

建设内容:重点对中坪组、大营组、新塘组、还路组、的人畜饮水工程,安装防旱管网2500米。

篇二: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XX村2015年扶贫攻坚计划

XX村2015年扶贫攻坚计划

我村结合《XX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每年递减10%,2020年达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助贫困对象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更好的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特制定了2015年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XX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标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15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确实让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现状。

二、基本任务

对全村XX户XX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单位、一户一帮扶联系人”等措施,重点对因灾因病等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产业项目、经过扶持当年能脱贫的贫

困对象进行帮扶,力争2015年内成立一个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生猪合作社带动村民进行产业转型,实现年内XX人脱贫致富。

三、帮扶措施

(一)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1)经济果园:组织贫困户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或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实地指导樱嘴桃种植技术,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产业转型,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连片先行试种,实现脱贫致富。

(2)蔬菜种植:举办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培训班,引导部分有条件的群众进行蔬菜种植,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3)劳务输出:积极联系当地企业或与周边县市企业加强联系,帮助贫困户均输出劳动力。

(4)养殖业帮扶:利用我村现有几个养殖厂为基础,建立帮扶措施,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扶持上给予帮助,真正让村民从养殖业走向致富路。

(5)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贫困户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重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结合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

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解决产业难发展、路难通、水难饮问题。

(三)积极提供互助资金帮扶

创新扶贫模式,对重点贫困户的贫困人口给予资金信贷扶持,有效缓解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民,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推动合作社带动帮扶

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争取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有力确保保障帮扶

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一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首先是由各村小组召开户主会会议,按上级文件要求,重新评定贫困人口。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

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然后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规范的档案。

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对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把帮扶责任落到位。以“三送”平台为载体,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参与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服务。同时建立和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定期督查通报情况,对在帮扶工作中有实招、干实事、见实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帮扶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篇三:贫困村分年度脱贫滚动退出计划
2016乡镇脱贫工作方案

根据县委《关于奋力跨越追赶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相关会议精神,为确保镇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和阶段性脱贫工作任务,特制定2016年扶贫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镇建卡贫困村21个村,建卡贫困户1755户,6202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率先消除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户,率先消除高寒山区的贫困户,基本解决贫困农户“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使贫困村逐步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按照前三年夯实基础,后两年集中攻坚和先易后难的原则,2016年规划脱贫507户,1968人;2016年规划脱贫473户,1731人;2016年规划脱贫399户,1360人;2017年规划脱贫376户,1135人。

二、工作重点

立足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实际,镇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增收目标,统筹推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硬件扶贫、刚性扶贫”四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全镇扶贫攻坚新局面。

(一)转移扶贫。转移扶贫就是通过“下山、进城、进厂”等多种非农方式,将贫困人口从农村和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脱贫。一是通过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新农村聚居地建设等项目,每个村建一条产业园区路,建一个村民聚集点。二是强力推进劳务输出,以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突破口,整合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动力“订单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发展技能和发展能力,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稳定输出1人以上,实现非农就业,努力增加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三是高山生态异地扶贫搬迁。整合住建、国土、就业、移民、社保、扶贫新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将较偏远地区、高寒区域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农户异地搬迁到政府统一规划的村民聚居点和集镇居住,切实改善区域内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由“输血型”扶向“造血型”转变,是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1、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抓好种植集中示范片建设,促进产业快速高效发展。2016年对金星村400亩集中示范龙眼园进行专业科学管理指导,对勤俭400亩、金鸭400亩、新民红庙片200亩、龙桥300亩、新开、150亩、和平80亩、解吉50亩,共1500余亩茵红李集中示范园进行科学管理;在石龙村、勤俭村、新春村、联合村种植烤烟1300亩。二是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着力建设集中连片绿色商品蔬菜基地:金鸭村200亩、新光村200亩、民主村200亩、联合村300亩、勤俭村200亩、石龙村200亩。三是科技规范种植白魔芋,在规范发展白魔芋3300亩。四是大力提高茶叶生产发展水平,在提升产量和产值上下功夫,在积极发动群众发展优质绿茶,改良现有低产茶园500亩。五是在金星联合集中连片规范种植优质核桃500亩,技改红庙村核桃园300亩,技改解吉村、新开村低产柑桔园300亩。

2、畜牧业发展在传统粮猪型经济基础上,积极扶持养殖业,鼓励养殖户走生态养殖路子,提升畜产品品质和效益。

3、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劳务就业输出,确保每户贫困户中有1名明白人或掌握一项技能,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务工,2016规划脱贫户劳动力输出663人,确保脱贫目标实现。。

4、工业发展上强化对砖厂、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加快红丰工业园区立项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地方劳务就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发展,实现劳务就业100人。

5、大力扶持移民、贫困户创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繁荣镇域经济,有效推进增收致富。

(三)硬件扶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2016实施金星、民主、联合13公里乡村道路硬化;实施胜利、金鸭村金土地工程,进行道路硬化、土地整治、水利项目建设;实施新光村工赈项目建设,开展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根据脱贫调查摸底,2016年规划农村危房改造93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四)刚性扶贫。刚性扶贫就是对农村低保、五保、残肢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兜底”式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优先将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绝对贫困人口、农村五保户、农村残肢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兜底”式救济。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定点帮扶工作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专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作用,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

三、扶持措施

镇党委、政府和村、组要锁定范围,瞄准对象,统筹资源,整合项目,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逐村制定脱贫规划,逐户制定解困计划,分别落实到户到人措施,确保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具体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支撑,通过“项目扶持带动一批、特殊政策化解一批、干部职工帮扶一批、自身努力脱贫一批”,实现逐户脱贫销号。

(一)高山生态搬迁扶贫到户。通过对上争取4年内完成高山生态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转移搬迁。对自愿搬迁进入集镇和集中安置点购房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争取“增减挂钩”政策补助,每户补助资金20000元,实现转移脱贫。(由住建、扶贫、民政、财政等单位参与)

(二)危房改造补助到户。按照“先易后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改善民生”的原则,科学制定《贫困户危房改造规划》,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制定补助到户政策,每户补助财政性资金5000--10000元,2016年实施无房户、危房户和草房户建房93户,预计补助资金70万元。(由住建、扶贫、民政、财政等单位参与)

(三)产业发展覆盖到户。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覆盖和带动,在各重点贫困村引导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确保贫困家庭有一项收入超万元的主导产业覆盖,贫困家庭从农业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由农业、林业、财政、扶贫等单位参与)

(四)技能培训到户。对贫困村、组干部、产业发展大户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先看后干”等方式技能培训,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并根据意愿推荐就业,实现贫困家庭户均输出1名以上劳动力,贫困家庭从劳务输出中增加收入10000元以上。(由农业、扶贫、就业等单位参与)

(五)政策救济到户。将绝对贫困人口、农村残疾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统一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实施大病救助政策,全额补助参加“新农合”,确保扶贫对象“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以上;对考取大专院校的贫困学生给予3000—5000元/人的“栋梁工程”“金秋助学”等扶贫助学补助,对就读中职、高职的贫困学生给予1500元/人.年“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预计需要资金100万元。(民政、残联、工会、扶贫、财政等单位参与)

(六)党政机关、村组干部和社会组织帮扶到户。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省、市、县三级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户脱贫的突出问题,按照“一年脱贫、一年巩固、一年联系”的运行机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充分引导企业、社团组织、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等参与帮扶行动,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建立脱贫奖励机制,帮扶单位、个人捐赠、社会捐赠资金统筹集中设立脱贫奖励基金管理,用于贫困户脱贫项目奖励1000元/户,预计需要资金50万元。

四、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抓落实、乡镇主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镇成立“扶贫攻坚工作队”,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任工作队队长,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队长,对口联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协调镇扶贫攻坚工作;完善镇扶贫攻坚工作队办公室,由镇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县纪委监察局、国土局、林业局、计生局、档案局、工行万应平、公积金中心、团县委。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扶贫工作日常事务、扶贫项目组织实施、监督指导、上下协调。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单位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总体目标和各年度的脱贫任务,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要大力营造氛围。由胡天银负责拟定宣传提纲,报移民工作队审核后广泛宣传,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主动发展,形成共识和合力;二是对当年规划脱贫人口实行“一帮一”、“二帮一”等结对帮扶,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具体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切实加大到户工作力度,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完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逗硬考核;四是要立足近期、远景目标和全面脱贫目标,整合各方信息,统筹安排谋划好扶贫攻坚战。

(三)整合项目资金。镇党委围绕扶贫攻坚规划和脱贫目标,整合各方面项目资金,直接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改造住房、技能培训、扶贫助学、大病救助等,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四)开展工作督查。镇扶贫工作队和镇党委政府,对部门和村扶贫工作推进情况,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情况实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以上实施意见,望各村、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整合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扶贫解困,为在2017年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2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