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一)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4节检测

斜桥中学九上科学第一章1-4节评价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O—16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近来我国某些城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①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②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均为氧化反应 B.均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2、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它属于( D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B )

A.HCl+AgNO3=AgCl↓+HNO3 B.NaOH+HNO3=NaNO3+H2O

C.H2SO4+BaCl2=BaSO4↓+2HCl D.Ca(OH)2+Na2CO3=CaCO3↓+2NaOH

4、某同学以“钱塘江江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江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C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液 5、小强从科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的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下列哪种物质? ( D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醋 6、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B )

A. 纯碱 B.苛性钠 C. 生石灰 D. 苏打 7*、下列除杂(括号内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D )

A.NaCl(NaOH) 选用稀硫酸 B.C02气体(HCl) 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选用稀盐酸 D.NaOH溶液(Na2C03) 选用氢氧化钙溶液 8、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D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9、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C )

A.H2SO4、Na2CO3、NaOH B.Mg(OH)2、HCl、CaCO3 C.H2CO3、Cu(OH)2、KNO3 D.HNO3、CuO、KCl

10、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D )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水 D.稀硫酸 11*、下列药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减小的是( C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氢氧化钠溶液

12、四位同学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就是碱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13、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 C.可能是蓝色 D.一定显无色

14、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 )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稀硝酸 15、为除去过多的面碱(主要含Na2CO3),做馒头时可加人适量( A ) 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 1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D )

A.NaCl和AgNO3 B.HCl和Na2CO3 C.NaOH和HCl D.Na2CO3和KNO3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C )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C.烧碱、碳酸钠、Na2CO3 D.食盐、氯化钠、NaC1 18*、

19、2 ) A.氯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 20、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B )

二、简答题:(21-24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 2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FeCl3氯化铁_ (2)FeSO4 ___硫酸亚铁 (3)Cu(OH) 2__氢氧化铜

__

(4)熟石灰Ca(OH) 2__ (5)硝酸银_AgNO3_(6)纯碱__Na2CO3__

22、从H 、O 、 C 、C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2(3)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 _第 1 页 共 2 页

2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_水_里,并用__玻璃棒不断搅拌。

24、氢氧化钠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里的水而 潮解 ,而且还能跟空气中的 CO2 +CO= NaCO +H2O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H ↑

②用胃舒平(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26.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台有一种碱性物质一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A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受热易分解(不稳定等)。

27.小远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它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假如适量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 牙膏是_混合物_(填纯净物、混合物)

(2) 牙膏中的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浆(氢氧化钙)制得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田。科学家推测这些盐田是在距今35亿到39亿年前形成的,如果盐田中盐的成分与地球海洋中盐的成分相近,就能成为火星曾有水和生命的重要证据。 (1)氯化钠、氯化镁是海洋中的主要氯化物.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 NaCl或MgCl。 (2)下面是小华设计的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方案:

氯化钠溶液

溶解并加NaOH溶液

氯化钠、氯化镁 过滤

加稀盐酸

固体A 氯化镁溶液 请写出A物质名称 氢氧化镁 。

29.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液鉴别它们。请完成如下实验: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到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NaOH溶液。

(2)任取剩下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30.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汗液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不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AgCl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不能

31、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甲图 乙图 化学方程式CaCOO__+_CO↑,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A。 (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计算题(8分)

32.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② (填序号)。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某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1)样品2.

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

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

K

2SO4+BaCl2=

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第 2 页 共 2 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二)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4节检测

九上科学1-4节检测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A.灯泡通电发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湿衣晾干 D.食盐水的蒸发

2、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它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HCl+AgNO3=AgCl↓+HNO3 B.NaOH+HNO3=NaNO3+H2O

C.H2SO4+BaCl2=BaSO4↓+2HCl D.Ca(OH)2+Na2CO3=CaCO3↓+2NaOH

4、某同学以“钱塘江江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地测定江水样品的

酸碱度,可以使用( )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D.蓝色石蕊试液

5、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 氯化钠 ② 氯化钡 ③ 无水硫酸铜 ④ 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

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6、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

A. 纯碱 B.苛性钠 C. 生石灰 D. 苏打

7、下列除杂(括号内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

A.NaCl(NaOH) 选用稀盐酸 B.C02气体(HCl) 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选用稀硫酸 D.Na2S04溶液(Na2C03) 选用氯化钡溶液

8、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

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

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

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9、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Na2CO3、NaOH B.Mg(OH)2、HCl、CaCO3

C.H2CO3、Cu(OH)2、KNO3 D.HNO3、CuO、KCl

10、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水 D.稀硫酸

11、下列药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氢氧化钠溶液

12、四位同学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就是碱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13、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 C.可能是蓝色 D.一定显无色

14、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稀硝酸

15、为除去过多的面碱(主要含Na2CO3),做馒头时可加人适量( )

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

1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Cl和AgNO3 B.HCl和Na2CO3 C.NaOH和HCl D.Na2CO3和KNO3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

C.烧碱、碳酸钠、Na2CO3 D.食盐、氯化钠、NaC1

18、

19、同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HCl反应,生成H2最多的是( )

A.Fe B.Mg C.Zn D.Cu

20、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

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

二、简答题:(21-24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

2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FeCl3_____________(2)FeSO4

___ _______(3)Cu(OH) 2_____________

(4)熟石灰______________ (5)硝酸铝_________ ____(6)纯碱____ ___________

22、从H 、O 、 C 、Ca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2)作建筑材料的盐是

(3)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 (4)一种碱

2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 _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______里,并用___ ____不断搅拌。

24、氢氧化钠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里的水而 ,而且还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跟稀盐酸反应

②用胃舒平(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稀硫酸和金属锌制取氢气

26. 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台有一种碱性物质一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27.小远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它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假如适量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 牙膏是___ 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 牙膏中的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浆(氢氧化钙)制得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28.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发现,在火星的南半球存在着一些富含氯化物的地区一盐田。科学家推测这些盐田是在距今35亿到39亿年前形成的,如果盐田中盐的成分与地球海洋中盐的成分相近,就能成为火星曾有水和生命的重要证据。

(1)氯化钠、氯化镁是海洋中的主要氯化物.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 。

(2)下面是小华设计的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方案:

氯化钠、氯化镁 溶解并加NaOH溶液 过滤【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氯化钠溶液 固体A 加稀盐酸氯化镁溶液

请写出A物质名称 。

29.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和KNO3溶液,要求只用无色酚酞一种试液鉴别它们。请完成如下实验: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1)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到A、B、C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则A试管中的是 溶液。

(2)任取剩下两种溶液中的一种,滴入上述实验后的A试管中,若观察到A试管中的溶液红色退去,则滴入的是 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30.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汗液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31、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

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

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

置 。(填“A”或“B”)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甲图 乙图

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瓶内气球膨大。

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代替烧碱

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计算题(8分)

32.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

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

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某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1)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

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

的关系如图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

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

(反应方程式: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图2 图1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 常见的碱 同步精练(1)

1.4常见的碱(1)

点击要点

1.氢氧化钠NaOH:俗称 、 。

(1)易潮解,易和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故应 保存。氢氧

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 、 (2) 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能与蛋白质、油脂反应,对皮肤、纸张等有强 性,在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溅入眼睛或沾到皮肤上。

2.氢氧化钙Ca(OH)2俗称

(1)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硬的碳酸钙,所以工业用氢氧化钙切砖抹墙

(2)农业上用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熟石灰可以用来制造氢氧化钠和漂白粉

3. 区分N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 溶液;

Ca(CH)2+CO2 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溶液。

Ca(OH)2+Na2CO3

典题分析

例1 (2013金华)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 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

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巩固训练1 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2 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钙溶液敞放在空气中会变质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

巩固训练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北京)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纯碱

2.(2014金义)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3.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其表面会形成白膜。此时溶液的pH与变化前溶液的pH相比

( )

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比较

4.震后灾区的防疫工作应该迅速启动。对灾区中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卫生防疫工作人员采用大量的消毒剂对死亡动物尸体进行消毒。采用撒泼大量的消石灰并深埋,其中消石灰的作用是( )

A.美观大方 B.杀菌消毒

C.标记作用 D.中和酸性土壤

5.取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置于蒸发皿中,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滴加稀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有白色沉淀 B.有气泡放出

C.有白色沉淀,同时有气泡放出 D.看不到明显变化

6.(2014•黔东南州)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7.一瓶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

A.过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

B.先过滤,然后小心蒸发

C.加入适量盐酸,过滤

D.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8

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下列化

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Ca(OH)2+CO2=====CaCO3++H2O

B.CaO+H2O=====Ca(OH)2

高温 C.CaCO3CaO+CO2↑

D.Ca(OH)2+2HCl=====CaCl2+2H2O

10.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的清洁剂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钾溶液不能导电

二、填空题

11.消石灰砂浆被广泛用于粘合砖石,因为细软的消石灰砂浆硬化后会和砖石合为一体。消

石灰砂浆表面会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1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

业.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

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填序号).

A.CaCl2 B.Na2CO3 C.NaOH D.Na2CO3和NaOH.

13.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它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⑤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三、实验简答题

14.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1)使用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注意安全,其原因是

(2)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图示③中错误操作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完全溶解的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为什么?

15. (2014丽衢32 )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 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

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小丽将CO2

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

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四)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 常见的碱 同步精练(2)

1.4常见的碱(2)

点击要点

碱的通性

1.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2NaOH+CO2 Ca(OH)2+CO2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2NaOH+SO2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2.碱能与氯化铁、氯化铜溶液等物质反应

3NaOH+FeCl3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CuSO4(生成蓝色沉淀)

Ca(OH)2+CuCl2

典题分析 例1 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

的结论?为什么?

巩固训练1 (1)如图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 可观察

到气球胀大的现象.其原因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例2 有五种溶液,分别是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镁溶液、无色酚酞试液,若仅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则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 B.H2SO4 C .AgNO3 D.Cu(OH)2

巩固练习2 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 BaCl2溶液 D.CuSO4溶液【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课件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2014•聊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如图,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蜡烛继续燃烧,杯内液面不变

B.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下降

C.蜡烛燃烧更旺,杯内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杯内液面上升

3.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0H),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B.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四氧化三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D.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5.某电镀厂排出的污水,其pH<7,并含有硫酸铜,要除去有毒的硫酸铜,同时调节pH至中性,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

A.生石灰 B.氯化钡 C.硝酸银 D.碳酸钙

6.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

A.CO2 B.KCl C.Cu(NO3)2 D.HCl

7.蒋下列物质的溶液滴人氢氧化钠溶液中,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

A.HCl B.KCl C.CuSO4 D.FeCl3

8.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一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一盐+H2O

A.CaO B.CO2 C

. NaOH D.H2SO4

9.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与所得沉淀质量Q的关系是( )

10. (2013•日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

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二、实验简答题

11.如果要使氢氧化钠溶液的pH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

②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 。

12.(2014杭州 )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

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13.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

Ca(OH)2与其他物质问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右图(图中连线表示相连

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2)根据上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14.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

① ; ②

15.(2014•十堰)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

酸,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

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提高班习题精选

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两瓶饱和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忘了贴标签,下列方法或物质不能将二者区别开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滴入碳酸钠溶液

C.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升高温度

2.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地慢慢滴加l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3.(2014•宁波)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Y+Cu(OH)2↓,则( )

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4.(2014•泰州)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 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4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