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一)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淘气的作息时间-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80~81页“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2、 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逐步形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3、 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四、教学难点:

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准备:

师:图片2、钟面图2个、学生钟面图

生:学生钟,作业本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投影图片出示:图1

师:“你们知道这张奖状是谁的吗?

生:淘气的

xiaoxue.xuekeedu.com

师:淘气真的好棒,但你们知道吗,淘气以前很喜欢睡懒觉,上课总是迟到。是因为后来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学会了珍惜时间,并且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所以老师奖给他这张“合理安排时间好孩子”奖状。 揭示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自主合作,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P80插图

师:看一看,想一想。你知道淘气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吗?

2、学生观察解决问题

3、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淘气6:30起床

生2:淘气6:55开始吃早餐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那全班一起说

全班:7:15收拾盘子;7:30出门上学。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所以每人都加1分。还想加分的同学,请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间。

4、提出问题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评价边板书问题一。

生2:淘气从吃早饭到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规范语言边板书问题二:也就是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生3:淘气从收拾盘子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师评价:这个问题也提得好!

5、筛选信息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想解决它吗?

生:想!

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1: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长时间?

xiaoxue.xuekeedu.com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淘气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开始吃早餐?你能找到这两条信息吗?

全班:能!

师:谁来说一说?

生1:6时30分起床,6:55吃早餐(板书:6:30——6:55)

师:实际上我们就是要解决6时30分到6时55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6、独立思考(5分钟)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上的工具试一试,想一想;想好了的同学还可以自己说一说。

7、小组讨论(2分钟)

师:请同学们再小组内相互说说你的想法,

师:在小组交流时,你还学到了其他方法吗?

师巡视

8、集体汇报。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发言?

生1:我用的是数钟面的方法

师:到前边来数一数。

生1:5、10、15、20、25.

师:数得真好!其他同学同意吗?

师:谁还想来数一数?

生2:5、10、15、20、25

生3:5、10、15、20、25

师:这种方法叫数一数。(板书数一数)

师: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4:我是画线段的

师:把你的图拿上来,大家一起看看。(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能看懂这幅图吗?

生5:从6:30到6:35经过5分钟;从6:35到6:40又经过5分钟;这样一直到6:55分一共5个5分钟,五五二十五。

师:这种方法叫画一画。(板书:画一画)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8:55-30=25。(板书:6时55分—6时30分=25分)

师:你是用什么时间去减什么时间的? xiaoxue.xuekeedu.com

生8:淘气吃早餐的时间减起床的时间,即后面的一个时刻减开始的时刻。 师:回答得很好,也就是结束的时间减开始的时间。这种方法叫算一算的方法。(板书:算一算)

师:这种方法不错,想到了的同学请举手。

9、小结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1: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师:在什么地方数?怎样数?画什么图?什么时间减什么时间?

生1:在钟面上5分5分的数;可以画线段图,也可以在钟面上画;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

师:总结的很好。

三、 巩固新知

1、筛选信息

师:那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

生1:几时开始吃;几时吃完的

师:你知道吗?

生2:6时55开始吃,7时15吃完。(师板书:6:55——7:15)

师:那就是要解决6时55分到7时15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2、独立思考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它。想在钟面上画一画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领一张钟面图。

3、小组交流

师:把你用的方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听。如果遇到了困难,还可以请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想办法。

师:你发现了什么?

4、集体汇报

师:你的结果是?

生1:20分

师: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投影出示)

生1:数一数

师:你能数给全班同学听听吗?

生1:„

生2:我用的是画线段的方法,

师:他画的图,你们看得懂吗?谁来说一说

生:„„

师:你是这样想的吗?

生2:是!

师:如果我们算一算的话,应该用什么时间减什么时间?

生3:7时15分减6时55分。

师:你会算吗?【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生3:不会

师:没关系,这个以后我们再学。

5、小结新的算法

师:其实我们的线段图还可以这样画,看课本P80

全班翻书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 xiaoxue.xuekeedu.com

生4:从6:55到7时整过了5分钟,从7时整到7:15分过了15分钟,合起来就是20分钟。

师提示:也就是说7时前(经过5分钟),7时后(经过15分),然后把前面的5跟后面的15(加起来);这样分段算更(简单)板书5+15=20

四、知识延伸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二)
二年级下期数学七单元《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第三课 淘气的作息时间

一、课题:淘气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能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

四、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操作

五、教学手段:课件、钟面

六、学情分析: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主题图

学生看图,讲的是什么事?淘气起床、吃早餐、去上学。

2、说一说。

淘气什么时候起床?(6:30)淘气什么时候吃早餐?(6:55)淘气什么时候吃完早餐?(7:15)淘气什么时候去上学?(7:30)

3、想一想:你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新知探究

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汇报。A.在钟面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分针从6到11,走了5大格,是25分。 B,从6:30起,5分钟、5分钟地数到6:55,得出一共用25分钟。

C、用线段图来表示的。

2、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画一画。学生独立用不同的方法画。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展示学生画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先画一画,再填一填。集体交流方法。

2、第2题。学生先填写,再同桌之间说一说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3、第3题。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4、第4题。看第一幅图。小军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到家?学生看图回答。他在放学路上用了多长时间?先画一画,再填写。

看第二幅画,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八、作业:小明早上7:35离家,7:5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九、板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5、10、15、20、25

一共花了25分钟。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三)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下《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图强第二小学数学教学用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四)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做爱惜时间的小模范。

二、玩中学

(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二)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④从12:00开始,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2.实践应用。

(1)实践活动。【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哪些本领?

以后,我们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课,并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五)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计算经过的时间)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80页的填一填。)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1、估一估:你上学时,路上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实践活动:请你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一下你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再算算路上经过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一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五)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