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 课件 |

【www.guakaob.com--课件】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一)
高中政治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课堂实录(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章来源:永年一中 曹立靖 阅读:935次 2010-11-18 10:36:53 发布人:范凤菊 新课导入:

(师):第九课作为《文化生活》最后一单元内容主要讲了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和精神文明的创建,只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社会生活才能更加绚丽多彩和繁荣。今天我们进行第九课的第一框内容《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板书课题),这是我们第九课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板书)。

1、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板书)。 (师):在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观点:(同学看P95课本)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文化复古主义,请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评析。

◇一组学生代表首先展示第一个问题的背景。

(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求索。林则徐、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逐渐的关注西方的军事武器和整个政治制度;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积极学习和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开办矿山等,后被守旧派压制失败;后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但革命果实被窃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人士,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所以现在肯认错全身心地去学习西方的各项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富强。还有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把“礼教”、“旧俗”作为中华复兴的根本,仇视一切外来文化。

◇(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对“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的评价答案)。

(师):答案讲究条理清晰,同学们应分别从“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的优缺点去评价分析,不要只分析其中的一个方面,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考虑问题。 正确答案应为:

(1)全盘西化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2)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板书)。

(师):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

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板书)。

◇二组学生分析:

(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它倡导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引导广大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它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师进一步解析):在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中,要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②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③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④本质: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板书)。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板书)。

◇三组学生分析课本

(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师):人们的思想观念受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要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有一套与我国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必然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板书)。

◇四组同学补充完整导学案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的相关内容。

(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础。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P95)(板书)。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观点一和观点二。其中班级中明显分化出不同的观点:

◇代雷宇同学:认可观点二,并且指出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才不陷入混乱。

◇乔芮同学:同意观点一,社会中这么多观念和想法相互碰撞和交织,只有去认可现实才能让社会生活更丰富多彩。

◇温阿康同学:我的观点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相对处在较低阶段就应坚持观点二,如果处在较高阶段就坚持观点一。

(三类观点各有若干同学发言支持)

(师):这一问题是学习的重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这一点同学们务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故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另外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不能出现方向性错误。同学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点克服社会上错误思想观点的的影响。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板书)。

1.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板书)。

(师):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板书)。

(师):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教材主干知识及导学案中的探究知识处理完,解决导学案中的选择题,布置非选择题作为作业。)

课堂知识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指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是两种错误的观点,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

(师):通过导学案上的知识框架我们就可以看出这节课内容较多,有些是属于理解,还有些更

需要记忆和情感上的升华。同学们课下尤其应掌握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着重去理解马克思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认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010、11 附件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导学案.doc 高中政治学科建设月课堂实录展示:《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堂实录——甄红娟 阅读:1035次 2010-11-22 13:57:48 发布人:范凤菊

师: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对政治生活我们总要参与,总会参与,我们如何去参与,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民主选举来参与政治生活。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了解我国确立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逐步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3.珍惜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师:为了为便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我们需要划分4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选举方式的相关问题,每小组设置一名组长代表本组回答问题,比一比,看哪组做得最好。下面我们先来展示组长的产生方案……

生:(分成ABCD四个组)

A组:全员投票

B组:先选代表再由代表选候选人

C组:一名候选人产生一名组长

D组:多名候选人产生一名组长

师:(操作建议:积极主动配合,讲求效率,复杂环节可采用多种方式竞选,时间五分钟) 以选举的组长为代表,总结刚才的小组活动:

(请注意:结合小组活动过程当中的自身体会和教材内容综合回答,对号入座) 师:经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师:根据我国选举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谈谈我国对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依据多媒体材料,分析选举方式变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二)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教授年级:高中二年级

任课教师:胡恩云

课程名称:《我们的民族精神》 授课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节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感知,

使学生增强对其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并在学习中逐步内化,升华其情感,陶冶其情操,激发正能量,增强其责任意识,并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行动报效祖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社会主义有志青年。

☆知识目标

1.了解感知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核心

3. 理解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4. 认识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5. 内化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

☆能力目标

1.可以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2. 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 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4.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2.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

3掌握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主要

4.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人民顽强抵御外敌、建立新中国、申奥成功等相关图片以及聆听国歌,使学生感悟并思考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所体现的是什么精神。(4分钟)

学生回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等

教师评价总结:体现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爱国等)——1分钟

教师:举出具体的例子,如修筑万里长城、苏武牧羊、抵御外敌、

文天祥的事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让学生体会其中所体现 的民族精神——2分钟

学生活动:集思广益,举出更多实例,并指出所体现的民族精

神——2分钟

2.学习探究——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71-72页的内容,并思考总结(3分钟) 教师补充升华:它的作用主要是:(4分钟)

 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 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 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

↘凝聚力量的作用;激励人心的作用;具有“支柱”功能;

指路明灯”的作用;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重点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以及浏览图片(72-76页)归纳总结民族精神内涵的几个方面 〖-3分钟〗

教师:通过你们的阅读及思考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2分钟) 主要体现:

 

 自强不息

4. 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当代中学生营应该怎样践行?(一分钟)

学生举手回答:努力学习、发扬优良传统等

教师活动:ppt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例如:抗日救国的先烈、西藏、

新疆的反分裂活动等

教师点评(3分钟):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我们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成为栋梁,建设祖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 辛勤劳动,建设祖国

 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 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彩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性 重点掌握和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体现 教师板书(2分钟)

a) 新民主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b) 改革开放新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6.重点:熟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师活动:用ppt向学生展示世界形势以及中国目前所面临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三)
高中政治示范课优质课录像

高中政治示范课优质课录像

[ 作者:shulihua 来源:书利华教育网 点击数:

【字体: 】 302 更新时间:2012-12-24 ]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整节课例_高中历史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正确对待金钱--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用工荒”与“就业难”(专题复习)--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节课例(1)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整节课例_高中政治广东名师课堂教学展示视频

父爱母爱进行时 高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实录视频视频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高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实录视频视频

高二政治优质课视频《“认识论”板块知识复习》研究课_张老师

高三政治优质课视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李老师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导向》中实学校 齐丽晶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分配制度》13中学 杨絮

高二政治优质课视频《美国的两党制》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73中学 杜微

高中政治优质课观摩视频实录《2010年高考样卷分析》刘老师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清远 梁丽勤_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清远 梁丽勤_2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茂名 高天珍_4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茂名 高天珍_2

0007高二政治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说课比赛视频

a1276高中政治视频《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a1239新课标高中政治优质示范课《高二政治_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堂实录与评说(1) h283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刘老师

h2828高中政治优质课展示《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合肥幼儿师范卫老师

h2900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李老师

h2829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h2901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文化创新的途径》

h2832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虚拟情境的探究》

h2902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周老师

h2903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h2904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g0447高二政治优质示范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_沈雪春

h2906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国家财政》孟炳忠

h2905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传统文化的继承》

h2907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价格变动的影响》

h2908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市场配置资源》朱晓敏

h2909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吉老师

h2911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新时代的劳动者》

h7013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_生活与哲学《“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_周益

h7016高三政治优质课展示《高三政治复习——主观题解题指导》_刘荣华

h7012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_生活与哲学《“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_刘秋燕 h7017高三政治优质课展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杨丝雨》_杨丝雨

h7018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_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_姚训琪

h7020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多彩的消费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蒋卫星

h7019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_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_张汝明

h7025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_李兴梅

h7022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_张子为

h7026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新时代的劳动者》

h7027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_

h2007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价格变动影响》实录评说_刘老师(竞赛一等奖)

h7028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h7021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多彩的消费之消费及其类型》_邢永宏

h20075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上册《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实录评说_陈老师(竞赛一等奖) h20076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录评说_何老师(竞赛一等奖)

h20496高二政治说课视频《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袁老师

h20077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实录评说_富老师(竞赛一等奖)

h702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_王蕾

h20497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3《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

h20496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h20502高一政治说课视频必修2《权力需要监督》龙老师

h20501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王老师

h20498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3《我们的中华文化》

h20503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1《财政的区大作用》杨老师

h2050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1《财政的区大作用》张老师

h20505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1《兼顾效率与公平》_鲁老师

h20506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1《讲求效率维护公平》_陈老师

h20508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2《决策》

h7023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_廖芬玲

h64430高一历史优质课展示《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实录点评_韩老师【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h64432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实录说课_史老师

h64433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实录说课_韩老师

h6443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实录说课_冯老师

h77358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人教版_申老师

h77359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综合探究——聚集文化竞争力》人教版_周老师

h20510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必修2《政府的主要职能》

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例点评

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看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贾玮

h38049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陈老师

h38050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哲学与人生_方老师

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文化创新的途径》人教版_罗老师

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价值与价值观》人教版_张老师

高二政治优质课展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教版_刘老师

高考易错题解析政治

高二政治优质示范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_姚珍

高二政治优质示范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_肖怀燕

高考政治专题讲座01-政治常识zh

高考政治专题讲座02-经济常识zh

高考政治专题讲座03-哲学常识zh

高考政治专题讲座2011年高考趋势分析zh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高三政治优质课展示《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实录课件与教案_人教版_肖老师

高三政治优质课展示《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上)

高一思想政治优质示范课《投资理财和规避风险》

高三政治优质示范课《主观性试题讲评课》_王德强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邵老师1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劳动者的择业 就业和创业》_泸教版

高三政治优质课展示《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下)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邵老师2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市场配置资源》何老师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企业经营者的素质》_陈晓蓉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答疑李宏亮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高二政治优质示范课《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_靳金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正确的消费观》_蔡双华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_赵军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张帆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股票.债券和保险》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价格变动的影响》2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价格变动及其影响》_陈树新02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杨洁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价格变动及其影响》_陈树新01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_郭胜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价格变动的影响》_林华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面对经济全球化》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_周双平1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神奇的货币》_黄欣俭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面对经济全球化》_王晓琴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林英超1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林英超2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征税和纳税》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和平与发展 当今时代的主题》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_范碧儿_1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_范碧儿_2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选择》_杨炎3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选择》_杨炎1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选择》_杨炎2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权力的行使 需要监督》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人民民主专政》01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政府的权力 依法行使》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人民民主专政》02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政治权利和义务》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_黄远珍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示范课《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示范课《消费及其类型》【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文化创新的途径》1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文化创新的途径》2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李仁华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戚凯丽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周桂林1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文化生活》辨析型课程的把握与案例评析 课例《文化创新的途径》及点评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叶枫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_梅津湘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周桂林2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文化塑造人生》

汇率变动的经济意义与实际影响贾玮

如何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王思令

如何区分和识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王思令

市场配置资源(高一)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师说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要求王思令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学点评

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课堂实录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新时代的劳动者》

高一思想政治优质示范课《投资理财和规避风险》

高一政治优质课观摩视频必修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人教版_钱老师(一等奖)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邵老师1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邵老师2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吉老师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市场配置资源》何老师

高一政治优质课视频必修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人教版_钱老师(一等奖)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汤老师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_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企业经营者的素质》_陈晓蓉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叶枫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4中学 杨海英

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高一政治优质课视频

高一政治优质示范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杨洁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

h2907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价格变动的影响》

h2834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面对经济全球化》刘老师

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实录说课_冯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人教版_申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综合探究——聚集文化竞争力》人教版_周老师

研讨课:高一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

h64432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实录说课_史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与价值观》人教版_张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教版_刘老师

h7019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_政治生活《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_张汝明

h7026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新时代的劳动者》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李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_周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必修4《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哲学与人生_方老师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必修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示范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姚珍

高二政治优质课_ 人大代表职责 莘格高中导学案区级展示(政治-王鹏)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实录说课_韩老师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

高二高中政治优质示范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录与评说_肖怀燕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_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_姚训琪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国家财政》孟炳忠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_泸教版_庄老师

高一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面对经济全球化》_廖芬玲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分配制度》13中学 杨絮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导向》中实学校 齐丽晶

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73中学 杜微

h2911高一政治优质课展示《新时代的劳动者》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四)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整合的探究 摘要: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授课的核心部分,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教学设计的资源组织上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模块化。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文本素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具体的组织要求。在多媒体素材的具体的组织过程中,要加强媒体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应用,充分体现媒体资源的时效性、优化性和共享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设计 资源 整合

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授课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设计的好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也要与时俱进,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在备课中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教案设计模式,赋予新观念、新方式、新内容,使之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第一,在教学设计的资源上实现多元化,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清楚每一专题的主旨思想、基本脉络、每课各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要尽可能占有教材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导语、正文、相关链接、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并使这些资源尽量电子化、网络化。第二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外资源,包括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尤其是低廉高效的信息化资源。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学政治教学网站如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思想者园地等网站中均提供了撰写教案的基本素材资源,这些信息化资源为新课程教案的编写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

第二,在教学设计的形式上实现多样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等)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是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针对中学政治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一篇完整的新课程教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学时安排、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备课资料、教学反思等,在教学过程中又设置了学案探究、合作探究、例题剖析、方法引导、知识拓展等小栏目,力争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三、在教学设计的组织上实现模块化,打造多元高效课堂。

要充分体现模块化教学思想,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形式的片断设计。例如在讲授高一政治《国家财政》时,在导入新课环节上,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是文字材料导入。“2009年8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保增长的同时,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增加政府支出的时候,中央财政加大了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

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72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从今年1-7月份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是大幅度增加的。从中央安排的1.18万亿政府公共投资来看,其中相当大比例就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方面的支出。”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设问:我国财政向民生倾斜体现了我国财政的什么作用?巧妙地导入了新课。第二种是视频材料导入。首先播放2009年8月29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中的《三峡工程枢纽工程全部建成已具备175米水位正常蓄水条件》的视频新闻:“29号,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175米水位正常蓄水验收在三峡坝区顺利通过。除批复缓建的升船机外,三峡工程枢纽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29号上午,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讨论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鉴定书》,认为三峡三期工程175米水位正常蓄水的条件已经具备,并同意验收。三峡工程已经建设了17年,通过了多次的分阶段验收。这一次的验收意味着三峡工程枢纽工程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三峡工程枢纽工程的建设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994年底开工建设,分三期进行。本次验收通过后,三峡工程将实现正常蓄水175米水位的目标,进入正常运行

阶段,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通航等综合效益。 ”然后设置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三峡水利工程吗?

(2)修建三峡水利工程应该由谁来办?(3)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第三种是图片图表导入。可列举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标志性图片导入新课,并设置相应的导入问题。凡此种种,在同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模块化材料,便于教师及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达到同课异构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要针对不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在多媒体素材的具体格式上,

(1)文本素材要求:由于汉字采用的是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存储格式一般为TXT、Word、WPS等。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把教育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在文本编辑软件中制作,如Windows平台中的写字板、WORD、WPS等。这些软件编辑的文本文件大都可被输入到多媒体应用系统中。常见的文件类型有:纯文本文件(*.txt)、WORD文件(*.doc)、WPS文件(*.wps)、写字板文件(*.wri)以及Rich Text Format格式文件(*.rtf)。

(2)图形、图像的要求: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少于256色,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图片的数字化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并转换成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变小,易于存储和传送;

(3)音频素材的要求:数字化音频的采集频率不低于11KHZ,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数字化音频以WAV格式为主,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MIDI设备录制的音乐使用MIDI格式,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配音。

(4)视频素材的要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视频资源影像和伴音同步,是最活泼、时政性最强、运用价值最高的课程资源。利用视频资源从政治课堂、书本延伸到了动态的自然、历史、社会领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积极构建新课程资源库时,及时搜集最新最全的视频资源服务于课程资源,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中学政治视频资源库。主要格式有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式媒体格式(rm、wmv、rmvb、asf)。

(5)动画素材的要求:计算机动画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一系列静止画面(帧)按照一定的顺序演示而形成的动态图像效果,动画效果主要用于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存储格式一般为GIF格式和Flash格式、AVI动画格式等。

在多媒体素材的具体的组织过程中,要加强媒体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应用。具体来讲,

第一,体现资源的时效性。由于数据库更新方便,加上电子数据上网络的快速发布,信息资源能以最快的速度不断得到更新。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教科书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既要表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我们建设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时,选取的素材也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和时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五)
“文化与经济、政治”案例教学课堂实录

“文化与经济、政治”案例教学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教学过程:

案例一

1908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百苓针对我国体育落后状况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组建一个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100年过去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张百苓的奥运梦想得以实现。

1993年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由于美国的阻挠,以两票之差惜败于悉尼。

师:张百苓的奥运梦想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经济发展了,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为奥运会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师: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经济决定文化

师:1993年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美国为什么阻挠中国? 生:意识形态不一样。

生:1991年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中国成为最大的社会主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