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 工作总结 |

【www.guakaob.com--工作总结】

高新区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一篇

高新区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美丽办的统一部署,高新区迅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扎实推进我区新城口村和岗李村两个区级中心村建设。近期主要是做好建设规划等前期工作,并开展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管委会主任负责制,由管委会主任签订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责任书。根据我区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两个村的实际情况,由管委会主任牵头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对两个村开展实地勘察测量工作,明确建设内容,制定了近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加大投入,落实建设资金。联合区财政部门落实每个区级中心村不少于50万元的建设资金,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科学、管理规范、使用到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尊重民意,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结合村民意见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工作,进一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道路硬化工作。新城口村基本实现水泥路到村到户,路灯全覆盖,垃圾统一清运。岗李村道路硬化工作正在进行统一规划。

5.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两个村都已建设有农家书屋并正常开放。2015年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休闲场所,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差、底子薄、任务重。新城口村由于前期大量开采矿石,村庄环境较差,治理难度较高;岗李村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建设任务较重。

二是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和村容治理工作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主体地位和全面参与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如何打通美丽乡村的“造血功能”、推进美丽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宜业宜居是一大难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围绕垃圾处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建筑立面改造、改水改厕、道路畅通等5项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少、困难多的情况下,科学规划、迎难而上,确保完成2个区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2. 围绕村风民风和生态文明乡村内涵建设,大力促进农民素质提升。通过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培养农民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爱家乡”、“护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农村风尚。通过开展文艺下乡等业余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星级美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创建评选活动,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提升。

3. 加强多领域、多部门合作,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整合住建、交通、环保、农业、水利、卫生等多领域涉农资金,实现建设与环保局、社会事业局、行政执法局、经贸二局等责任部门多局联动局面,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某某乡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二篇

凝心聚力,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x城东xx公里处,南接xx、xx,北靠xx、东临xx、xx,西连xx,东西长xx公里,南北宽x.xx公里,总面积约xxx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xxx亩,xxxx户,xxxxx人,现辖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xxx村位于xx乡政北x公里处,现辖x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x人,共有耕地面积xxxx亩,湿地面积xxxxx亩,水域面积xxxx亩,农家乐x家,分别占到全乡的xx%、xx%、xx%和xx%, xx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xxxxx元。

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xxx村xxx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打造美丽乡村为重点,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为基础,以创建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立足实际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健全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使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辉映,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班子,牢固根本,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队伍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乡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合理规划、有序发展,谋划美丽乡村建设新方向

一是按照x委、x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xxx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xxx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xxx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我乡立足xxx村文化生态资源优势,邀请有关专家,因地制宜,尊重民意,高起点的编制了《xxx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xxx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乡村两级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原有旧村的基础上,不搞大拆大建,而是进行适宜的改造,以达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创建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标。

(三)发展经济、夯实基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新飞跃 一是争取项目,夯实基础设施建设。x、争取项目,投资投资xxx万元完成中渠河桥至牌路路口xx公里道路的铺油罩面,改善群众出行条件。x、争取xxxx年“一事一议”

财政项目资金xx余万元,投资xx万元在x组、x组、x组、x组、x组、x组、xx组、xx组建成组级文化室x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x、投资xxx万元,完成了xxx村村委会修建和村委会周边美化、亮化、绿化工作,硬化村委会门前人行道xxxx平方米,栽植常青树xxx株,建成绿色通道x公里。x、投资xx.x万元,在xxx村委会门前左右x公里内架设太阳能路灯xx盏。x、整合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xxx 万,完成x个居民点整体改造提升,硬化居民点道路xxxx平方米;改造居民点前墙xxxx平方米,危旧房改造xx户,建成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墙头文化宣传示范点x处。x、投资xx万元,大力实施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组户垃圾集中堆放点x处,配臵垃圾斗xx个,垃圾车x辆,安排专人,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公共设施进行各项维护和服务,使村庄环境保持优美整洁。

二是找准方向,推进设施产业发展。xxx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认真研究村情、谋划发展思路,根据全村农业特色和x位优势,谋划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园x。近年来,xxx村依托百亩钢架大棚小x和日光温室小x建设项目,先后投资xxx万元,建成百亩钢架大棚小xx处,共xxx座,xxx亩,其中:建成集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高标准科技园xx个,年产xxx万株育苗中心x处;百亩日光温室小xx个,共xxx亩,xxx座,主要种植茄子、番茄、苦瓜的特色品种。在示范小x的带动辐射下,目前全村钢架大棚面积达到xxx亩,日光温室面积达到xxxx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亩,占到全乡的xx%和xx%,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xxxx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xx%。

三是立足实际,谋划文化旅游产业。xxx村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建设xxx村于家海子至xxx村xx组临水河水系南岸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旅游带,目前,xxx村于家海子至临水河南岸已建成集垂钓、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x家,并立足资源优势开发了xxx休闲农业观光旅游路线,该路线以农业采摘和游客体验为主题,路线为:xx采摘园——xx农庄——xx乐园——xx度假村——xx真人cs赛事基地——xx水库。在xx采摘园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樱桃西红柿、草莓、彩椒等特色蔬菜,享受采摘乐趣;在xx农庄、xx乐园、x度假村游客可以赏荷、垂钓、烧烤,品尝特色农家饭;在xx真人cs赛事基地游客可以身临其境进行cs真人对抗赛;在xx海子游客可以划船、钓鱼,赏鸟。【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四)完善机制、提升民风,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一是按照“培育新农民、建设文化村”的目标,村班子积极争取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项目及村组文化室建设项目,为党员群众提供了议事、培训、娱乐平台,并组建了群众自乐班,定期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二是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组织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科技户)、卫生家庭、创业致富典型等一些切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评选活动。三是在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引导全村村民精神面貌饱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邻里和睦相处,乡风敦厚质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下一步我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思路举措,凝聚各方合力,统筹抓好明年实施的xxx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将xxx村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强基固本班子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未来发展前景美”的六美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三篇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仓上镇围绕建设美丽富裕新仓上的目标,立足生

态文明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抓好农村“八乱”治理,着力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抓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以“清垃圾、清污染、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活动,全面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村庄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一、强化组织领导,巩固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党委政

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村镇建设和双创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镇双创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双创办,卫扬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二是强化资金扶持,确保辖区内保洁常态化运行。今年来,我镇推广“户集、村收、镇运”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建设垃圾收集、回收设施,马庄村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裴家社区1辆,购买垃圾箱15个,石关村、红花村、仓坪村共修建垃圾池7个,新增集镇保洁员1名,新增各村及公路保洁员10名,解决了各村环卫设施,配齐了村级保洁人员,实现了集镇、社区、安置点垃圾收集、清运常态化运行目标,完成了集镇化粪池清理工程。

三是大力贯彻落实,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7月份以来,

重点围绕集镇、社区、家庭院落,沿河沟、公路及周边区域,彻

底清除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消除集镇垃圾乱扔、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挂)、工地乱占、商品乱摆、柴草乱垛、污水乱流等“八乱”现象,整治取缔了仓南大桥马路市场、清理沿街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管理建筑工地,形成良好环境管理秩序。

各村也积极开展了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

标的环境整治活动,各办公室、镇直各单位坚持开展周五义务清扫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境保护习惯。今后,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确保镇容村貌干净、整洁、美观。

四是积极争取项目,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利用旧房改

造工程,启动红花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目前,涉及208户,1300人的红花旧房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亮化、绿化、美化,污水无害处理,垃圾规范处理等建设正在实施,并大力宣传,有效提升村民生态文明素质,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

五是落实河长责任制,保护汉江支流水质。明确了各条河流

河长的职责,切实治理汉江支流沿线马庄、农庄、裴家、天宝、

仓坪、红花、石关等村的临河居民住户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客观现实,科学对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缺乏技术、对污水处理认识不足和资金的不足,导致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资金依然缺乏,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都是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很大。尽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倾斜力度,但是项目建设资金存在瓶颈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5年,我镇将继续按照各项规划,稳步推进示范村建设,以此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四篇

洋县卡房水库管理处

2016年上半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安排,我处包抓的是茅坪镇新华村。半年来,在牵头部门和包抓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处立足本职,积极配合,努力做好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包抓村的基本情况

新华村地处茅坪镇以北6公里处,全村共辖16个村民小组、337户、总人口1236人,其中贫困人口130户、468人,耕地面积1560亩、其中水田860亩、旱地700亩、林地面积48000亩,辖区内山高沟深,自然环境恶劣,除洋华路沿线的几个组以外,其余各组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主导产业为传统种植业,特色产业为土蜂蜜养殖、三木药材及食用菌种植等。

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处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雍建闽

副组长:翟德荣

成 员:喻虎枝 陈康 赵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行政科,办公室主任由喻虎枝同志担任,赵辉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实施和资料收集。

(二)加强宣传发动,助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但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村民环境意识提升、文化娱乐繁荣。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我处把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列入了2016年的重点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召开了专题会议,积极做好了发动和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人人皆知,积极参与。同时协助牵头部门和包抓领导对包扶村村民做好了政策宣传,充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使创建工作得到了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三)明确创建项目,做好提前规划

针对茅坪镇新华村的具体情况,我处多次和牵头部门、其他包抓单位及村两委负责人专题研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经过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决定从水、电、路建设,景观打造,旅游路线布局,支柱产

业发展的等方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半年来,我处协助配合主管部门和村组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

(1)、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解决村民灌溉、用电、出行等问题,主要有农业灌溉渠堰建设项目、农网改造项目、组间道路拓展硬化工程等项目,目前正处在紧张的初期准备阶段。

(2)、景观打造。项目有枫杨古树群落二期工程、湖心岛二期工程、古银杏树装饰及保护工程、华家湾钓鱼台景观带建设等。上半年,主要对部分千年古银杏树进行了修饰保护,500平方米的枫杨古树群落景观带和10亩面积的湖心岛自助休闲营地正在积极筹划中。

(3)、指导所包扶村整治村庄环境,治理面源污染,协助包抓村打造绿色景观,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一是加强保洁工作,健全保洁制度,在清洁工程工作的基础上,协助村组健全新华村的保洁制度;二是重点抓好洋华路沿线的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更新绿化树木、草皮,出台绿化管理制度;三是集中整治道路和村内环境,清除房前屋后的所有堆积物,保证了村庄整治工作有序进展。

(4)、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协助主管部门和村组引导农民自愿自偿进行土地流转280余亩,并进行招商引资,进行羊肚菌产业基地建设,使农民不仅直接获得了土地收益和务工收益,还从产业发展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四)多方努力,争取政策扶持

为了持续推进新华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水、电、路改造建设、景观打造,旅游路线布局,支柱产业发展等建设,我处积极提供了项目技术帮助,最大限度的提供了施工技术和人员协助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多方为新华村项目建设争取沙子、钢筋等物料。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处在工作推进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资金比较缺乏。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处财力拮据,资金不足;二是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极个别农户对工作还不够理解,存在消极和抵触情绪。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给予大力技术支持并多方争取建设所需物料。二是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和村组对于个别不支持的村民,耐心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寻求其理解与支持。三是积极与管部门和村组联系,协商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

洋县卡房水库管理处

2016年7月15日

论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结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五篇

论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以城市化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缩小,这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事业,这不仅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路径选择;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容

城乡一体化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方式,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洽,相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上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方面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人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滞后,城乡一体化的观念淡薄

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缺乏全局观念,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使城乡要素资源互相融和,协调发展。

(二)体制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较高

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

(三)城镇规模过小,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目前,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同时,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不健全。

(四)城镇建设过慢,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不足

目前,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有些城镇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城镇的发展环境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财政实

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三、城乡一体化的原因【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刻地揭示这些差距形成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政策失衡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原因

在我国现有政体中,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相互隔离的城乡二元体制,彼此处于相对独立和分割的状态,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国家把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区域加以推进,各级政府都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进行重点考核,对地方领导干部来说,抓城市建设、搞城市经济立竿见影,容易见成效出政绩。在这种功利性观念的持续影响下,城市得到优先发展的同时也享受着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投入大、周期长、显效慢,而且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无论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还是农产品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组织生产有一定的差距,在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政策功利性导致政府官员一般只注重招商引资、形象工程、企业改革等能迅速创造政绩或直接产生效益的工作,对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一般性工作往往重视不够。改革开放后,国家废除了一些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但是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仍未形成一体化合理规范发展的融通促进机制,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

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象依然长期存在。 (二)、政府职能失效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观原因。 政府最根本的职能就是提供让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只注重城市业务发展,城区工作体系和网络建设高效便捷,但在服务“三农”上严重缺位,广大农村始终接受不到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表现在金融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僵化,尤其是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成为在城乡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村多存少贷的金融资金存贷差问题不断凸显,乡镇企业贷款依然困难,对农村贫困家庭尤其是因病返贫群众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基层政府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上不尽心不作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缺失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原因。

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缺乏必要的规划调控手段,在实践中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工作机制;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健全,在聚集人口、提供就业、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上综合承载能力不高;有的村落民房建设布局自由混乱,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基本上处于低附加值、低端产品供应上,

2016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六篇

范文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6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范文二: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荷莲村是务垟办事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我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林水相依、绿水相融”的宗旨,带领村民积极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鳌江镇荷莲村地处鳌江至平阳104国道中段北侧,村地域总面积78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160亩;户数257户,总人口为870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供职于周边企事业单位,人均年总收入达到13575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环境水秀风光。

荷莲村设有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39名。党支部和村委会共有13名(其中聘请5名)成员组成,两委班子结构扎实,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村风进步。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温州市文明村、温州市“森林村庄”、温州市卫生村、温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温州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温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温州市文化示范村、温州市2016年度村级计生“513”计划创建先进单位、平阳县“十百”工程先进集体、平阳县首届“十大魅力乡村环境优美”奖、平阳县“森林平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创建情况

近年来,荷莲村两委会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级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的荷莲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创建工作。在明确创建领导班子后,村两委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一系列的制度。同时通过村民代表会、党员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程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著名的生态村参观考察,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全村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形成了干群同创的局面。

(二)建设过程

荷莲村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不断加大村庄建设力度。在创建活动中,荷莲村紧紧抓住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投入资金花大力气进行解决。一是建造全村排污净化工程。荷莲村原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2016年再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两座污水处理池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拆除所有的露天粪坑,家家户户均埋设排污管道和安装座便缸,彻底解决了乱排污水现象。二是硬化了全村的道路。从2016年开始,我村全面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投入100多万对本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全村范围内道路,共发展通村公路硬化路面10000平方米,村内次干道硬化路面2400平方米;修缮河堤600米;设置河边安全护拦550米,新建路灯120盏,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做好饮用水工程建设。通过自筹资金和上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蓄水池,做好管道的更换工作,切实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四是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庄范围内的露天粪坑全部予以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建造了生态公厕2所,蓄粪池2个,进行覆绿,在全村范围设置85个垃圾箱,配备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全村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对生活垃圾实现日清日运,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建设。近年来我村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用于村绿化及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内主干道旁新建花坛30多只,对村空闲地进行绿化,覆绿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上花木,对违章建筑拆除地段进行复绿,真正做到见缝插绿、折旧建绿。同时建立一个小型式公园场所、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户外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土地得到合理利用。2016年,为了响应县政府“森林平阳”的建设方案,也为了进一步打造“森林荷莲”,我村在塘河河边开展租地种树项目,目前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六是提高村民素质。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荷莲村更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阵地,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村民学校等阵地,对村民开展良好习惯、健康生活的教育,培养他们文明生活的素养;抓教育,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引导村民改变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从思想上、观念上接受文明生活习惯。保洁制度、长效管理制度上墙,建立健全了全村环境卫生保洁网络,使荷莲村的村庄环境建设步入了一个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的行动。

三、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明显

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抓好软、硬环境的建设,荷莲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的荷莲村,村域内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宜居宜业新荷莲。

四、下一步的创建工作计划

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继续完善我村的基础设施、绿化环境建设,同时在送香浃边修建生态园,开展因地制宜的农家乐项目,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我村的经济收入,带动我村经济发展。

范文三:美丽乡村创建年度工作总结

三岔河镇新口村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团山接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803亩,农户752户,总人口2924人。201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结合我村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四美一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现将全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创建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新增四块宣传橱窗,每月召开四次广播会,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激发农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做到全村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召开党员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讨论研究,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初稿。

三是是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引导。二是全面整合涉农项目。争取部门支持力度,对所有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外援资金。加强与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联谊,引导在外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建设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为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为完成“规划”和“目标”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围绕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突出村民自治管理。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组织体系。加强“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大幅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

五是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为创建工作打下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改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约100万,完成总进度的85%。完成了集镇码头道路硬化延伸600米;码头街道损坏路面重建500米;改造隔离花坛8个;集镇码头亮化路灯整修50盏,2500米。新修田间碴石机耕道1500米;完成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完成了村部整修改造;通过村民自治,发挥组长作用,农户自筹资金,疏理了全村2万米的毛沟斗渠;挖机疏通主干沟渠2000米。

产业发展方面总投入28万。发展蔬菜面积100亩;发展葡萄园面积2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亩;加扩蔬菜面积100亩。准备将新发展的两百亩南瓜,打造成“一村一品”。

环境整治方面投入25万。一是生活垃圾清理。修建回收仓库,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体系;成立保洁员队伍,建立长效机制;集镇码头新增垃圾围和转运垃圾车辆;2、养鸡场的粪便处理。6个养鸡场建高标准鸡粪发酵密封池6个。

启动的项目有集镇防控体系建设和电网改造。针对集镇码头有流窜作案的盗窃行为,准备在集镇码头安装摄像监控6处。本打算十月份完成,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被搁置。针对西线电压太低,灯都不太亮的问题,准备在集镇电力保障上增容改造,一是增容300千瓦的变压器一台,二是更换原老化线路3000米。需要投入资金32、5万元。现在已准备好电线杆两百多根。

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创建规划方案有序进行,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口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筹资筹劳。

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通过“道德讲堂”、“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形成争先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行为文明。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完成部分危房改造。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七篇

第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 ,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第2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15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平。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4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2016美丽乡村村委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八篇

美丽乡村村委调研报告

根据**市"美丽**·清洁乡村"活动部署,南"美丽办"发〔2016〕65号文精神,按照"县美丽办"指示的工作要求。为了反映出横县新福XX村委XX村的群众最"盼"、最"难"、最"怨"、最"忧"等问题,本人在2016年11月对该村开展了X次调研。现将调研工作内容作如下总结:

2016年11月X日,本人对XX村的群众开展(走访、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谈心)调研工作。其中XX群众反映最"盼"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难"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怨"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忧"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

2016年11月X日,…

所做的"三带三问三帮"(即:带政策、带技术、带感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定规划、帮跑项目、帮解困难)具体事件、事迹。

我们(挂村责任干部、新农村指导员、村委干部等)通过调研工作要做到"三带三问三帮",把XX村的"清洁乡村"活动打造成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民生工程"。让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清洁乡村"活动中。

X县XX(单位)XX村挂点干部(调研人)

2016住建局帮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
美丽乡村、美好社区建设总结汇报2016年 第九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16年全面铺开以来,我局每年都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对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2016年继续选派干部组成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组,参与、指导和帮扶美丽乡村建设。为此,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五新一好”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造福百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特色产业发展、村镇整治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把驻点帮扶村打造成具有庐陵风格,“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五美”乡村。

二、工作安排

2016年,我局的新农村建设村点是镇村衙前,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时间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总体分三个阶段:

1、启动对接阶段(2016年4月):组成帮扶工作组织机构,深入对口村开展帮扶工作对接,根据村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帮扶工作内容,明确帮扶工作重点,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中旬):根据确定的帮扶工作任务,具体组织开展帮扶工作。

3、迎接考评阶段(2016年12月下旬):迎接县新村办组织考评组对我局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评。

三、工作任务

1、着力抓好村庄整治。以驻点村环境建设为重点,规划村庄发展蓝图,加强环境建设和改造。大力修整村庄道路,实现路面全面硬化,村庄道路实现绿化,农民庭院基本实现绿化美化,主要道路实现亮化;改造村庄自来水设施,让农民用上清洁饮用水;全面治理村镇脏、乱、差现象,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农村面貌;生活污水处理做到明、暗有序排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改造畜禽舍,做到人畜分离;建设标准化厕所,改善卫生条件;重点整治无序建设和违规建房,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省、市有关农民建房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到“八个禁止”。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工作组要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驻点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乡村旅游、观光等,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帮扶的新农村建设村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农民增收走在全县前列。

3、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指导帮助驻点村按照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引导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新社区建设,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实现乡风美。

4、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委会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内要到驻点帮扶村集体办公1-2次,每季度听取一次帮扶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帮扶工作。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要到驻点帮扶村检查指导一次。帮扶工作组要整合各类工作资源,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围绕驻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认真扎实开展工作。单位要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工作,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要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配强工作组力量,特别是要挑选一批拟提拔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参加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帮扶单位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投入。同时每个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驻点村办一至二件拓展职能优势的好事、实事,确保群众满意。尤其是直接负责规划、产业、开发、扶贫、一村一品、改水、改路、改厕、绿化、垃圾处理工作的部门,更要组织力量深入村点一线进行技术帮扶,把帮扶村建设成示范村。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帮扶工作组学习、工作、廉政建设、考勤等各项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做到点上不断人,工作不断线。帮扶工作组要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自觉在当地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组的职能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增加村里和群众负担,自觉树立良好形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7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