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篇

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使之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20XX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央、省、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县交通服务水平。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新建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县政府分管领导,成员单位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及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做好项目核准、资金安排、征地拆迁等服务性工作。各有关乡镇(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与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明确责任主体

列入省级以上计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原则上由项目所在乡镇(场)作为业主单位,列入市单补计划的项目原则上由主管单位为业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及工程竣工决算等工作。

(三)严格计划管理

市级单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乡镇编报;通往重点水库、堤坝公路建设项目由主管单位进行编报,县交通局具体负责核实汇总,并报县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凡未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内的项目将不予以安排相关补助资金。

(四)强化项目管理

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严格遵守项目申报和基本建设程序,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档案,项目资料必须齐全。

(五)严格资金管理

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项目资金专帐,项目资金使用应自觉接受县审计、财政及上级财务审计部门检查。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向单位和个人强行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备工、备料。

(六)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管。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到设计要细、监理要严、施工要实、检查要硬,确保工程质量。

三、建设标准

(一)列入省级以上公路建设标准

列入省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应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断头路及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暂行)》执行;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具体各项技术指标为:

1、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

2、水泥砂砾稳定土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水泥含量不少于5%;砼面板厚度不小于18厘米,抗折强度不小于5MPa;

3、路面宽度小于4.5米(不含4.5米)的公路必须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长度不短于15米,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少于2处;

4、及时完善路肩土方及灌缝,公路每侧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二)市级单补计划建设标准

1、通重点自然村公路水泥路面板宽度在3.5米以上,厚度不小于18厘米,线路连续长度不少于200米;

2、结合森林防火隔离带林区公路必须连接农村公路路网,中部砂石路面宽度在4米以上,路面厚度不小于10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两侧防火隔离带宽度各10米以上,

3、通重点水库、堤坝公路路面宽度在4米以上,路面厚度不小于10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路面类型为简易碎石路面;

4、新建桥梁必须是在农村公路上且桥梁长度在8米以上。

以上项目竣工后,由县交通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报市交通局验收,以上建设项目必须在当年的11月底之前完成。

(三)村级公路桥梁建设标准

村级公路桥梁建设在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同时,按照《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的有关规定,桥梁设计荷载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的0.7倍,桥面宽度不能小于3.5米,桥梁长度单孔跨径不能小于5米、多孔跨径总长不能小于8米,工程质量应达到合格标准。

(四)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必须向县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门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县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门审核后,再上报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竣工后申报质量检测,未取得质量检测合格的项目不得上报验收。

四、资金筹措及补贴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服务性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多方融资”的原则,在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坚持县、乡镇主体投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积极鼓励企业赞助、个人捐资,创新筹资办法和措施,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列入省级计划以上的建设项目,依据省交通厅验收里程,除省级补助外,市级资金配套补助每公里3万元,县财政补贴每公里5万元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二)未列入省级以上计划,列入市级单补计划并通过市、县竣工验收的,市级资金每公里按3万元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三)新建8米以上农村公路桥梁,市级补助按每米2000元补助标准,县级补助按每米2000元补助标准。

篇二: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云门1-5组林区道路位于S215省道东南侧,居住移民30户,320人,现有山场面积280余亩(其中杉树山场200余亩,毛竹780亩,用材林500亩,薪炭林1320亩)原道路状况为

羊肠小道,移民的山场资源无法运输销售和开发,移民收入不能增长。为了增加移民经济的收入和改善移民生活,必须新建一条林区道路,使移民山场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更新造林,直接增加移民的经济收入30%左右。使移民的生活生产坏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主要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说明

建设内容和规模

新建林区道路里程为8公里(其中岔道2公里)路面宽3.5米,安装涵管6处共30米。

三、资金预算和资金来源

(一)投资预算依据

1、机械开挖土石方根据每小时开挖的进度和方量预算需用工时约300小时,经理事会市场调查价格大型挖机每小时260-280元,按实际的工程量需要投入300小时,预计机械费约8万元。

2、征用农田和山场

经移民理事会人员现场测量,需要征用农田面积约5亩,山场约7亩。经理事会与农户双方协商征用农田每亩价格8000元,山场每亩3000元,农田和山场的赔偿费约6万元。

3.材料采购

根据地形需要,安装6处涵管,分别规格直径1米×1米,需用18米,0.6米×1米需用12米,共需要30米。材料采购含运费6000元

4、投入人工费

人工砍路基,估计需要小工120个工,按市场小工工资每天100元计算,应付劳务工资约12000元。

(二)主要工程量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挖机开挖土石方长为8公里,宽为3.5米,需要安装涵管30米,劳务工120个,预算本工程总投资额164750元。

(三)主要材料

1.涵管直径1米×1米的18米,0.6米×1米的12米。

2.设备租赁

220型挖机一台

3.人工费

小工120个

(四)资金来源

宁国市移民局后期扶持资金15万元,地方投入5万元,20XX年11月29日启动,于20XX年12月底工程全部竣工。

五、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方式

理事会领头负责全程管理,设备施工安排,选择路基做到质量第一,做到省工省钱,安排小工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

(二)理事会职责

安排机械施工,管理,每天做好机械施工作业日志,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督施工进度,材料采购质量。

(三)村委会职责

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督理事会平时工作,对施工中的大小矛盾调处,协商征用土地等服务性工作职责。(面试网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篇三: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清泉镇红岩村地处龙泉山脉东段,属于清泉镇最偏远的深丘地区,距镇政府约12公里,东靠金堂县云顶区域;南临金堂淮口双拱桥;西靠本镇红星村;北靠本镇五爱、牌坊两村。经20XX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长虹村和红岩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3.724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 481户,1456人,耕地2299亩,其中退耕还林859.45亩。本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伏季水果---土李子,川明参,黄葱,生姜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豌豆,胡豆,油菜,红苕等。

二、项目产生的背景、政策依据及必要性【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目前红岩村村主干道尚不完善,加之20XX年5.12大地震,运送物资的重型卡车将本已破烂的柏油路,压的更是面目全非。红岩村的道路历久以来就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

扎木林场公路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篇

1.项目主体概况:

林工商联合公司组建于1989年4月,是在我区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中,由扎木林场与原自治区农垦厅所属雪巴农场合并而成,属全区五家国有林场之一、地直三个森工企业之一,为地直县级企业。

公司机关设有总经理办、副总经理办、党委及行政办公室、劳资科、财务科、保卫科、工会办等科室;两个生产厂,即扎木林厂、雪巴农场;三亚分公司、木材经销公司和成都办事处。公司机关往东距生产分厂扎木林厂230公里,向西距生产分场雪巴农场55公里。

林工商作为国有老森工企业,现有占地面积1987亩,房屋建筑面积143662平方米,截至2008年底,公司拥有国有资产总量2946万元;资产总额4256万元,负债总额1309万元,资产负债率31%。

截至目前,我公司总人口由800余人,共有职工557人,其中:在职职工201人,退休职工356人。在职职工中,男职工129人,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64.18%,女职工72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35.82%,职工人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当前,我公司职工队伍稳定,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单位的发展积极工作。 我公司是一集团、农、果蔬、工贸、服务于一体的国有中型企

业,现主要以林产品加工销售为主,随着国家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和适应林芝地区建设生态旅游大地区总体战略的需要,公司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针,在做好现有各项林业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着眼于长远,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走林业精、深、细加工的路子,不断为国家创造税收,为公司积累财富,为职工谋求福利,为森工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3)、《公路工程勘测设计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执行)》(JTG B03-2006);

(6)、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通知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1)、《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 064-98);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3)、《公路砂石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1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法[2007]358号,参照西藏自治区交通行业技术标准《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5)、根据财政部和关于印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发字[2005]4号)要求。

(16)、《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做好国有林场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藏林字[2011]200号)文件

3.项目建设方案:

(一)林工商联合公司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延伸项目位于林芝扎木林场,该项目建设地点是在靠近山边的荒地,不涉及民房搬迁,便于征用;有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供电通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

(二)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东久林场伐区道路延伸项目路面长9.706公里,路基宽4.5米,路面砂石路面厚20厘米、路面砼宽3米。 (三)程设计及技术标准

工程设计及技术标准为砂石路面,修建伐区延伸道路9.706

公里。

(四)指导思想:

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为指导,以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重。从实际出发,在保护好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对基础设施的新建,和修缮等措施,以保护伐区旅游资源。 (五) 建设原则:

(1)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便于经营管理的原则;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生境地保护、生境恢复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5)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六) 建设目标:

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伐区道路系统,带动林区经济的发展。

4工程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298.47万元。 (二)资金来源: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申请国家资金约300万元,视建设规模,其余资金由企业自筹,项目资金来源是国有林场扶贫资金。 5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背景: 项目建设区位于林芝地区扎木林场,扎木林场现状伐区道路

系统不够完善,断头路较多,并且国有林场扶贫项目申报资金有保障,所以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建设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扎木林场作为林芝地区重要林场之一,林场的道路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可见,道路对于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道路对于林区来说影响景区的交通与疏散,同时项目的建成可以给林区带来更大的效益,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一直就对改善民生工程给予扶持和大力支持,所以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国家重点扶贫项目工程,加之,道路工程利国利民,是一项重大举措。所以,道路工程一定会有长远的发展的。 (三)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不仅包括城市,更包括占人口70%的农村,不仅反映在经济收入增加,更体现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林区道路的修建,完善了林区道路系统,更能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 6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林芝县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尼洋曲下游。地势险峻,间有河谷平地。平均海拔3000米,相对高差2200—4700米。 (二)气候:

属高原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温差较小,日温差大,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雨充沛,盛行河谷风。每年的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左右,年降雨日数为170天左右,以夜雨为主,夜雨率达60%左右,降水是由孟加拉弯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上朔形成,雨季天气温暖、湿润、多雨,基本没有大暴雨。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天气晴朗、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11.3℃,极端最高温度30.3℃;年平均降雨量985mm,最大月降雨量36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85.2mm,为降雨量的1.9倍;多年平均湿润系数1.01;年平均相对温度65%;年平均风速2.2m/s,年最大风速18 m/s,常年主导风向SE;最大积雪厚度约50mm,最大冻土深度13cm。 (三)水文:

尼洋河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最大支流,也是雅鲁藏布

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它发源于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落差2580米,流域面积15459平方公里,在林芝汇入雅鲁藏布江。处于大峡谷水汽通道作用的范围,水热条件充足,沿河森林茂密。 (四)土壤:

成土母岩主要有花岗岩、板岩、石灰岩、页岩等。这些较古老岩层和岩石是在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的风化产物,以及它们经搬运而再次沉积的地表物质,包括残积物、重力堆积物、冰渍物、坡积物、洪积物及冲积物等成土母岩,受高山河谷地貌、温暖湿润的气候及丰富植被类型的影响,形成了棕壤、暗棕壤等林芝县的地带性土壤。

(五)森林资源:

林芝县面积10238平方公里。森林面积502万亩,占32.69%,素有“绿色宝库”之称。主要树种有柏树、桑树、云杉、冷杉、高山松等。林芝苹果产量居西藏第一,品质优良。所产核桃也历为贡品。林芝县木材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约为6000万立方米 。年采伐木材235000立方米。

7社会经济条件: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林芝县幅员面积为10238平方公里,全县辖4个镇、3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林芝镇、百巴镇、八一镇、鲁朗镇、更章门巴族乡、布久乡、米瑞乡。共有2个社区、74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八一镇。截止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38937人。

(二)社会经济概况: 林芝县农、牧、林三业兼备,是林芝地区的主要产粮县之一。农作物有冬小麦、春小麦、青稞、豌豆和油菜。主要饲养牦牛、偏牛、黄牛、藏绒绵羊、山羊、马、驴、猪等。木材蓄积量约为6000万立方米。年采代木材23500立方米。 林芝,从亚热带到寒带植物都有生长,素有“绿色宝库”之称。主要树种有柏树、桑树、云杉、冷杉、高山松等。药材资源有三七、虫草、红景天、贝母、党参等。食用菌资源有银耳、木耳、松茸、猴头、获苹、灵芝等。动物资源有樟、黑熊、猴、豹、马熊、草变、水蹈等。林芝苹果产量居西藏第一,品质优良。所产核桃也历为贡品。 林芝县电站每年发电量为2.0万千瓦时。并有木村加工厂等一批基础工业。 川藏公路横贯境内达223公里。已形成全县6乡 l镇99个行政村都能通汽车的公路网。总通车里程达410公里。

(三)基础设施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

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延伸项目位于林芝扎木林场,该项目建设地点是在靠近山边的荒地,不涉及民房搬迁,便于征用;有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供电通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

(2)政府大力支持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延伸建设项目的建设 林芝地区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建设工作,从位置的选择、规模的发展、机构的设置和技术力量的配备等各方面都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对此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这些都是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是项目成功的坚实基础。

8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根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做好国有林场扶贫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藏林字[2011]200号)文件精神,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国有林场扶贫项目建设工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项目县级实施主管单位是林芝地区林业局,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

(二)产业扶持政策:

国家一直就对改善民生工程给予扶持和大力支持,所以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国家重点扶贫项目工程,加之,道路工程利过利民,是一项重大举措。所以,道路工程一定会有长远的发展的。

(三)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1)实行项目招投标制

为确保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延伸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建设应按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实行公开招投标制,由具有相应能力的

施工单位承包,严禁层层转包。 (2)实行工程监理制

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要选派或聘用有资格的监理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实行技术质量监理终身负责制。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必须经监理人员出具监理意见后才能组织验收、付款。工程竣工后,如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首先应追究监理人员的责任。

9.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

(1)、地区林业局已经成立了扎木林场伐区道路延伸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宽松的环境和组织保证。

(2)、严把质量关,择优选用有资质的施工队伍,配备专职技术人员现场跟踪监督检查施工过程。

(3)、积极组织群众出工出力,协调土地,统一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操作,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程。 10.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效益评价方法按照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编发的建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原则与方法对本项目进行分析,效益和费用的价格采用2012年西藏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

牧民群众收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二)社会效益分析:

近几年来,林芝地区逐步完善农牧区配套组织机构,积极探索村级民主自治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延伸道路工程建成后,有利于农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使道路系统不完善地区的道路质量得到完善和提高,进而带动当地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了用道路问题,也就根本上改善了当地投资环境,大大方便了招商引资活动,对投资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对经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提成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分析:

整合本地现有道路系统,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扎木林场道路延伸项目的实施,可以整合本地现有的农林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还改善了本地的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符合现代的思想。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计算和论证,可以看出,该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和各级政府林业产业化规划、政策、发展方向,市场需求、民众增收选项立项,项目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来看,该项

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三篇

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政〔×〕×号)精神,特制定2016年**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确保如期实现我省森林资源“双增”(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为核心,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强化措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圆满完成林业生态省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生态屏障。 二、建设任务 (一)营造林。全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国家预安排我省造林任务×.×万亩,我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含飞播造林×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万亩。 (二)育苗。全省安排育苗计划×万亩,其中:择优扶持优质种苗基地×.×万亩,培育优质苗木×万株。

三、安排原则 (一)营造林计划。2016年全省营造林规模按《**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生态工程新造林、更新造林、林业产业工程分别按《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全面实施规划的×个林业生态工程和×个林业产业工程。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工程由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 (二)投资。2016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只安排国家、省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 (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淮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及向国家申报的2016年造林项目直接由省安排到县(市、区),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规划的工程量大小、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量并安排到县(市、区),对已完成《规划》确定任务的建设工程不再安排,省林业厅据此下达年度建设计划。下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要首先保证完成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年度建设任务,凡是列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县(市、区)必须在中低产田范围以外的行政村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重点安排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的县(市、区)和平原地区抚育工程量大的县(市、区)。 四、建设重点 2016年重点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适当安排产业工程、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突出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适当安排其他工程建设任务。营造林工程重点安排宜林荒山荒地和沟河路渠四旁隙地。 五、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营造林计划。本次下达的营造林计划已将2016年营造林任务分工程类型全部落实到县(市、区),各地要严格按照营造林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单位编制作业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各项目作业设计按审批权限报批后实施。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验收。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建设×个工程涉及占用耕地的,按照《规划》确定的宽度为限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各生态工程及中幼林抚育任务在省级核查时核实面积在该工程下达计划×%以内的,验收合格部分兑现省级奖励资金,超过×%以上的部分省级不核查、不兑现奖励资金。

林区道路合同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四篇

合同编号

中德合作安徽二期造林项目

中德合作安徽省石台县造林项目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中德财政合作安徽营造林二期项目森林经营林区

道路(主道、支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项目合同编号:横渡001

甲方:______县中德项目办

乙方:______乡 村

为了保证在 横渡 镇村成功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的林区道路建设,双方经过讨论,达成如下协议。本协议符合可持续森林经营指南和其它相关文件中所列的技术要求。

1、前提条件

乙方为整体实施项目可持续森林经营活动的村,并且已与甲方达成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协议。

2、工程地点和内容

2.1工程名称: 横渡 乡(镇)村林区道路建设工程;

2.2地点和内容:

连接干道和林区边缘具备机动车辆交通条件的主车道,从本村 河边 至 祁门坑,长 800 米,宽3.5 米;

主道的延伸,进入林区,具备轻型交通运输工具通过能力的支道,长 800米,宽3.5米.。

林道位置图见本合同附件一。

2.3本合同在工程施工结束,县、省验收通过,甲方补助款支付到位后终止。合同终止后,乙方有义务维护林区道路,确保其通畅。

3、补助款

3.1上述林区道路建设,项目按10000元/km的标准予以补助,补助费在省级监测验收合格后结算,一次性支付给乙方成立或聘请的施工队。

3.2项目补助支付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签署合同且附件齐全;

(2)按照技术指南和林区道路建设相关标准进行了规划设计;

(3)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

(4)通过县级和省级验收合格。

4.双方责任和权利

4.1甲方的责任和权利

4.1.1执行可持续森林经营林区道路建设规划,并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1.2检查验收工程的实施。

4..1.3管理项目资金,按时支付补助费。 石台横渡河西河西河西

4.2乙方责任和权利

4.2.1根据项目统一要求,乙方应无偿提供部分劳动工日。

4.2.2乙方负责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在本村组织施工队或聘请外地施工队施工,并与之签定施工合同,并报县项目办备案作为项目支付的依据。

4.2.3项目补助款不足支付工程造价款部分,由乙方自筹解决。

5.其他

5.1乙方将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并且应与施工队明确约定乙方和施工队对事故或伤亡的法律责任,如不约定将视为由乙方承担。

5.2在合同期间,甲乙双方应接受省项目办和省监测中心开展的工作检查。

5.3如果双方无法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可以要求乡(镇)法庭或县法院裁决。

5.4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无法预测的大灾,如洪水、地震、山体滑坡等),或因任何一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可以在通知对方30天后终止本合同。如果任何一方无法继续及行合同,必须在合同中止之前至少提前三个月通知对方。未履行合同的一方应该向对方支付损害赔偿。

5.5由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鉴证本合同。

5.6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乙方、省项目办和乡镇林业站各保存一份。本合同将在甲乙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

甲方:县中德项目办(盖章) 乙方:横渡镇河西村(盖章)

甲方代表: 日期:2009-11-8 乙方代表: 日期:2009-11-8

鉴证单位: 横渡 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

代表人姓名: 职务

签字

日期2009-11-8

本合同附件:

附件一:工程设计书(含林区道路位置图)

附件二:乙方与施工队签定的合同

石台

三港乡平安林区建设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五篇

三港乡“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建设“平安武义”的总体要求、县林业局《关于开展“平安林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平安三港”总目标和“林区治安稳定,森林资源安全”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整体推进,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动员全乡各村和相关单位广泛开展“平安林区”创建活动,促进生态林业发展,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二、创建范围

创建范围为全乡各行政村。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防乱捕滥猎、防乱占滥用林地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林区治安形势良好,涉林刑事案件零增长,不发生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案件;不发生陆生野生动植物特别重大刑事案件。

(三)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事故,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扑救人员死亡事故。

(四)林区社会稳定,群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满意。严防发生进京、赴省市涉林信访,严防发生涉林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林业生产责任事故。

(五)有效遏制林业生物灾害扩散蔓延。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防乱捕滥猎、防乱占滥用林地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森林消防协助联动机制。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到人员、报酬、制度、责任四落实。

(二)切实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打击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适时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涉林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切实防止涉林群体性事件和涉林越级信访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森林消防工作。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防范体系,严格野外火源管理,普及森林消防知识,落实对痴呆傻人员的监管措施。加强对森林消防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监管。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强化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森林消防队伍战斗力。

(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加大检疫执法和检疫监管力度;以实施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为突破口,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全力抓好森林生物灾害的实时监测、及时预警,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有效控制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国土安全。

五、创建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平安林区”创建活动是“平安三港”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各村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平安林区”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平安林区”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组织开展。为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与协调,乡政府成立了以王跃伟乡长任组长,综治办主任曾舍标、分管领导朱旭升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和林管干部为成员的“平安林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乡农办负责,朱旭升兼任办公室主任。【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二)统筹兼顾,落实责任。各创建单位要强化创建意识,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平安林区”创建工作纳入“平安村”创建工作,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要根据本村本单位实际,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工作职责,扎扎实实

开展创建活动。要加强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的日常监管力度。林农既是平安林区的受益者,更是创建活动的参与者,要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组织广大林农积极投身于平安林区建设工作,形成“平安林区、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三)求真务实,严格考核。“平安林区”创建活动要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不讲实效的形式主义。要将“平安林区”创建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严格考核,并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016交通局项目建设年活动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六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党代会、区人代会和全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我区“三横四纵五网”的公路格局,建立公、铁、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坚定的信心、决战的姿态、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全面建成。

二、奋斗目标

(一)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2016年全面完成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75万元。

(二)前期工作全面完成。确保完成江南一级路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完成桥艾二级公路、刘家至柳林公路前期工作。

(三)县乡道改造全面结账。确保虎周省道至青龙峡景区、虎周省道至火车南站、笔架山至小溪口、山岔口至李家坪等4个县乡道改造项目的开工建设。

(四)农村公路、渡改桥、部分县乡道改造建成。确保农村公路、渡改桥、虎周省道至青龙峡、虎周省道至火车南站、笔架山至小溪口等改造项目年内完工。

三、活动内容

全年以开展“四大”活动为主线,由局统一部署,工程计划股、交管所、公路站、运管所、安运股、各项目部具体承办,精心组织,整体推进,以重点带一般,以活动促跨越。具体安排如下:

(一)全面启动阶段。举办全区交通“项目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全面拉开“项目建设年”的活动序幕。第一季度开工建设虎青线、笔小线。

(二)项目建设推进阶段。召开全区交通“项目建设年”推进会,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第二季度笔小线、土三线一期工程完工,虎青线完成2个标段建设任务,虎火线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公路60%建设任务。

(三)经验交流阶段。召开全区交通“项目建设年”经验交流会,第三季度基本完成江南一级路的前期工作,加快已开工县乡道改造项目进度,推进联棚综合服务站项目。

(四)总结阶段。召开全区交通“项目建设年”总结会,第四季度等县乡道改造、渡改桥以及农村公路等项目的完工,进行交(竣)工验收。

各股室、二级单位必须按照我局总体部署,定目标、定措施、定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推进工作计划、落实资金办法、保障工作进行。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同志为组长的“项目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项目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年”主题活动的组织谋划、工作推动、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局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各股室负责指导服务,业主具体实施落实。在活动中,在局班子成员内实行领导联系制度,李波局长联系江南一级公路;汪军副局长联系县乡道改造项目、渡改桥、农村公路项目;张建新副局长联系联棚综合服务站项目。

(三)建立督办制度。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督办会,协调、研究活动推进中的有关事项。所有项目实行“月报制”,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办。

(四)强化项目质量安全及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中,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实行“四制”管理和“四级质量保证体系”。设计严谨、施工规范、管理从严,确保质量监管到位。安全管理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完善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力争零死亡。进度管理中,倒排工期,搞好阶段性目标控制,加大督办力度,确保各项目按预定工期完成。

2015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七篇

第1篇: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使之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及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20XX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围绕中央、省、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县交通服务水平。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新建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县政府分管领导,成员单位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及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做好项目核准、资金安排、征地拆迁等服务性工作。各有关乡镇(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与组织协调工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明确责任主体

列入省级以上计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原则上由项目所在乡镇(场)作为业主单位,列入市单补计划的项目原则上由主管单位为业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及工程竣工决算等工作。

(三)严格计划管理

市级单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乡镇编报;通往重点水库、堤坝公路建设项目由主管单位进行编报,县交通局具体负责核实汇总,并报县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凡未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内的项目将不予以安排相关补助资金。

(四)强化项目管理

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严格遵守项目申报和基本建设程序,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档案,项目资料必须齐全。

(五)严格资金管理

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项目资金专帐,项目资金使用应自觉接受县审计、财政及上级财务审计部门检查。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向单位和个人强行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备工、备料。

(六)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管。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到设计要细、监理要严、施工要实、检查要硬,确保工程质量。

三、建设标准

(一)列入省级以上公路建设标准

列入省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应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断头路及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的路段,可按照《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暂行)》执行;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具体各项技术指标为:

1、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

2、水泥砂砾稳定土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水泥含量不少于5%;砼面板厚度不小于18厘米,抗折强度不小于5MPa;

3、路面宽度小于4.5米(不含4.5米)的公路必须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长度不短于15米,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少于2处;

4、及时完善路肩土方及灌缝,公路每侧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二)市级单补计划建设标准

1、通重点自然村公路水泥路面板宽度在3.5米以上,厚度不小于18厘米,线路连续长度不少于200米;

2、结合森林防火隔离带林区公路必须连接农村公路路网,中部砂石路面宽度在4米以上,路面厚度不小于10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两侧防火隔离带宽度各10米以上,

3、通重点水库、堤坝公路路面宽度在4米以上,路面厚度不小于10厘米,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路面类型为简易碎石路面;

4、新建桥梁必须是在农村公路上且桥梁长度在8米以上。

以上项目竣工后,由县交通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初验,初验合格后,报市交通局验收,以上建设项目必须在当年的11月底之前完成。

(三)村级公路桥梁建设标准

村级公路桥梁建设在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同时,按照《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的有关规定,桥梁设计荷载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的0.7倍,桥面宽度不能小于3.5米,桥梁长度单孔跨径不能小于5米、多孔跨径总长不能小于8米,工程质量应达到合格标准。

(四)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必须向县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门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县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门审核后,再上报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竣工后申报质量检测,未取得质量检测合格的项目不得上报验收。

四、资金筹措及补贴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服务性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多方融资”的原则,在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坚持县、乡镇主体投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积极鼓励企业赞助、个人捐资,创新筹资办法和措施,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列入省级计划以上的建设项目,依据省交通厅验收里程,除省级补助外,市级资金配套补助每公里3万元,县财政补贴每公里5万元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二)未列入省级以上计划,列入市级单补计划并通过市、县竣工验收的,市级资金每公里按3万元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三)新建8米以上农村公路桥梁,市级补助按每米2000元补助标准,县级补助按每米2000元补助标准。

第2篇: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云门1-5组林区道路位于S215省道东南侧,居住移民30户,320人,现有山场面积280余亩(其中杉树山场200余亩,毛竹780亩,用材林500亩,薪炭林1320亩)原道路状况为羊肠小道,移民的山场资源无法运输销售和开发,移民收入不能增长。为了增加移民经济的收入和改善移民生活,必须新建一条林区道路,使移民山场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更新造林,直接增加移民的经济收入30%左右。使移民的生活生产坏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主要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说明

建设内容和规模

新建林区道路里程为8公里(其中岔道2公里)路面宽3.5米,安装涵管6处共30米。

三、资金预算和资金来源

(一)投资预算依据

1、机械开挖土石方根据每小时开挖的进度和方量预算需用工时约300小时,经理事会市场调查价格大型挖机每小时260-280元,按实际的工程量需要投入300小时,预计机械费约8万元。

2、征用农田和山场

经移民理事会人员现场测量,需要征用农田面积约5亩,山场约7亩。经理事会与农户双方协商征用农田每亩价格8000元,山场每亩3000元,农田和山场的赔偿费约6万元。

3.材料采购

根据地形需要,安装6处涵管,分别规格直径1米×1米,需用18米,0.6米×1米需用12米,共需要30米。材料采购含运费6000元

4、投入人工费

人工砍路基,估计需要小工120个工,按市场小工工资每天100元计算,应付劳务工资约12000元。

(二)主要工程量

挖机开挖土石方长为8公里,宽为3.5米,需要安装涵管30米,劳务工120个,预算本工程总投资额164750元。

(三)主要材料

1.涵管直径1米×1米的18米,0.6米×1米的12米。

2.设备租赁

220型挖机一台

3.人工费

小工120个

(四)资金来源

宁国市移民局后期扶持资金15万元,地方投入5万元,20XX年11月29日启动,于20XX年12月底工程全部竣工。

五、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一)建设方式

理事会领头负责全程管理,设备施工安排,选择路基做到质量第一,做到省工省钱,安排小工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

(二)理事会职责

安排机械施工,管理,每天做好机械施工作业日志,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督施工进度,材料采购质量。

(三)村委会职责

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督理事会平时工作,对施工中的大小矛盾调处,协商征用土地等服务性工作职责。

第3篇: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清泉镇红岩村地处龙泉山脉东段,属于清泉镇最偏远的深丘地区,距镇政府约12公里,东靠金堂县云顶区域;南临金堂淮口双拱桥;西靠本镇红星村;北靠本镇五爱、牌坊两村。经20XX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长虹村和红岩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3.724平方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 481户,1456人,耕地2299亩,其中退耕还林859.45亩。本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伏季水果---土李子,川明参,黄葱,生姜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豌豆,胡豆,油菜,红苕等。

二、项目产生的背景、政策依据及必要性

目前红岩村村主干道尚不完善,加之20XX年5.12大地震,运送物资的重型卡车将本已破烂的柏油路,压的更是面目全非。红岩村的道路历久以来就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全村人的出行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买卖,严重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全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村人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现状,急需将村主干道路改善。该村道拟连接8组牛滚凼至11组钟国友处,全长约2.8公里,建成后本村的7、8、9、10、11五个小组,约650人可直接受益。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村道拟连接8组牛滚凼至11组钟国友处,全长约2.8公里。预计需要资金106万元。

四、 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设一是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步伐,促进本村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完善,建成后本村的7、8、9、10、11小组,约650人可直接受益,有效地解决红岩村村民出行难,买卖东西难的问题;二是促进了村级服务的民主化建设,通过对道路的修建让村民来自主决定,村道该怎样修才能兼顾大家的利益,提升了村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

五、资金来源及还款方式

该项目的实施需建设资金共计约106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区财政拨款融资,还款期为7年。

六、建设施工及监督管理方式

按国家相关法律及程序,通过招标,让取得资质等级证书的建筑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整个招标过程及建设需在村民监事会、议事会的监督下进行。

第4篇: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城市“文明畅通工程”,拓展前期畅通工程的成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发挥严管街的辐射作用,为尽快地推动城市交通环境的优化过程,利用精品街的规范管理是效果促进整个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安全,有序,畅通,根据止级公安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务求实效,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为整个交通的良性运转打好基础。

二、拟建设道路基本情况

根据城区道路的布局和建设情况,在原有的两条“严管街”(南卯街、人民路)基础上以卯喊路为对像建立“精品街”。卯喊路全长1307米,宽20米,东西走向,东起新世纪宾馆,西至水果市场,沥青路面,双向4条机动车道,构成施划完备,路灯齐全良好,交通标志正在规划建设中。

卯喊路沿街大酒店、商业店面较多,车辆、行人在该路段范围的交通活动频繁,加之部分交通参与者素质较低,机动车压线行驶,违章掉头及行人横穿公路的现象较为突出;有利因素是该路为直线型,无弯疲乏,交叉路口公布较均匀,交通标线施划规范、完备,停车场等附属设施较齐全。

2015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八篇

方案一: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为全力推进我县棚户区改造工作,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确保我县2015年棚户区改造目标顺利完成,根据《大兴安岭地区行署、集团公司2015年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和《大兴安岭地区2015年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水平、改善城镇环境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配套建设,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二)工作目标

于2015年底完成塔河镇城区棚户区改造建设6万平方米、1200户的目标。

(三)主要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各责任单位作为政府主导的责任主体组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由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因地制宜、分工负责、强化配合的原则。

2、坚持政府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棚户区改造要与房地产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相结合。

3、坚持依法运作、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在棚户区拆迁补偿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好特困群体的住房问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城市规划、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物业管理、最低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4、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依据塔河城镇总体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功能完善。依据园林化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分期实施的原则。

5、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既要立足长远,又要面对现实,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6、坚持促进棚户区改造与维护社会稳定兼顾的原则。要正确处理推进棚户区改造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棚户区改造既要逐步推进,又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在棚户区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妥善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合理的照顾。

二、建设标准

1、棚户区改造的详细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容积率不超过1,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2.8,各项规划指标不能降低,必须按批准的规划方案完成改造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棚户区改造新建住房要设施齐全,达到节能型住宅要求。楼房立面造型要突出林区特色,层数为6层,层高不低于2.8米,住宅室内墙面刮大白、卫生间和厨房铺地砖、安装室内门、简易灯具、卫生间安装坐便器和洗手盆、厨房安装水池、水龙头,满足居民入住和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小区环境要进行硬化、绿化和建设必要的服务中心,做到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办事快捷。

3、棚户区回迁居民的楼房户型面积控制标准以40、48、58、68平方米四种户型为主,其中40平方米户型占25%,48平方米户型占45%,58平方米户型占20%,68平方米(含少量75平方米)户型占10%。具体户型面积的选择,在结合居民住房实际情况,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通过入户详细调查了解棚户区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

4、改造后的住宅小区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有明显改善,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5、工程所用材料、施工工艺、节能标准、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资质、资信和良好的业绩。

三、资金筹措与使用

(一)改造建设资金筹措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贴以及行署、集团公司配套资金。

2、县(局)财政、财务匹配。

3、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贷款。

4、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扶持。

5、个人出资。

(二)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棚户区改造资金要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四、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

1、土地政策。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经济适用住房计划,所需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其中开发为商品住宅或者其他商服项目的建设用地,应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所得土地收益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税费减免政策。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经税务部门同意后不征土地契税;棚户区居民因拆迁而重新购买的普通住房免征契税;与棚户区建设有关的经营性收费项目减半收取,其他按地区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执行。

3、拆迁安置政策。棚户区房屋拆迁安置,原则上实行“就地”或“就近”安置回迁楼房,对不愿回迁的住户,实行货币拆迁,不做产权调换安置。被拆迁人选择就地或就近回迁安置的,实行结构差价及按“部分面积”结算。

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实行拆一补一,原有私产房屋面积回迁部分交纳每平方米300元结构差价,超出原面积部分并在合理享受面积内按1000元/平方米结算差价;超出上靠户型面积部分按1200元/平方米结算,交足购房款享受全部产权。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人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成新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合理享受面积部分系安置标准与原房屋面积差额部分;超出合理扩大面积部分为按照居民意愿要求安置的户型面积超出正常安置标准部分。

4、回迁的低保户家庭,私有产权的原面积部分拆一还一,不收结构差,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每平方米减收200元房款,如仍无能力出资购买合理扩大面积部分,则允许欠款入住,缓交房款时间定为2年,第一年交房款的60%,第二年交40%。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够欠款后,再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到期后仍无能力交纳欠款的,则按廉租房管理。

5、对达标的节能住宅,实行取暖费减免政策,按非节能住宅取暖费标准的70%比例收取。

五、组织实施

1、入户调查摸底。由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入户调查,摸清棚户区居民住户的房屋产权归属,建筑结构、面积及附属情况,住户身份、户籍、人口组成、就业情况、经济收入、改造安置意愿等,一户一档,汇编成册,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详实资料。

2、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听证会、入户调查、宣传单等各种形式,宣传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和意义。通过宣传使广大棚户区居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达到推动和促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目的。

3、依法拆迁。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阳光拆迁,和谐拆迁”,统一标准,严格执行。要做到补偿安置标准公开、回迁安置方案公开、拆迁和回迁房屋面积公开、评估标准公开、搬迁顺序号公开,逐户签订书面拆迁安置协议。

4、建设监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据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计划,依法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投标工作。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规范、优质、按期进行建设。施工图及设计文件要经过审查;工程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5、为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要选用符合国家与省技术标准要求或推荐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大宗建筑材料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6、物业管理。棚户区改造新建回迁住宅小区实行“政府引导、属地管理、业主自助、多方筹资、逐步走向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当业主入户率达到50%以上时,要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在社区组织下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或成立小区管委会。可选聘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管理,也可实行业主自助式管理,或由林业局房产科进行物业管理。

实施业主自助管理的小区工勤服务人员原则上以本小区家庭困难、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低保人员作为首选。

棚户区改造要为小区管委会或物业服务企业无偿提供不低于60平方米的物业服务用房。

棚户区改造新建楼房的专项维修资金在居民入住前按每平方米18元向住户一次性收取。

六、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棚户区改造工作。

(二)责任分工

成立棚户区改造建设指挥部,主要负责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工作,组织房屋拆迁补偿,工程建设。设材料综合组、调查确权组、拆迁补偿组、建设安置组、现场督办组和宣传报道组。

建设局负责棚户区改造的规划、推进、综合和协调工作;经济发展和改革局、计划科负责项目的可研报批,向省和国家林业局争取棚户区改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财政局、财务科协助筹集建设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国土资源局负责办理棚户区改造项目土地供应工作,协调落实腾空土地出让收益归集工作;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棚户区内低保户核查认定工作;监察局、审计局负责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的监督;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负责棚户区改造的宣传工作;信访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棚户区改造居民的信访接待工作;法院、公安局负责棚户区改造拆迁过程中的强制执行工作;塔河镇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入户调查登记、拆迁有关事宜;其他有关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及本系统有关优惠政策的落实。

方案二: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推进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政府为扩大内需、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提升我市城市居民居住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新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改善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努力把棚户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社区。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属地实施。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因地制宜,加强协调。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棚户区改造的实施工作,实行县(市)、区长负责制。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矿区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文物古迹保护、历史街区和优秀建筑物保护等工作,编制本辖区的改造规划,按照改造工作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

3.市场运作,政府支持。充分发挥个人、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以棚户区居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4.多方结合,综合开发。棚户区改造要与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城市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用地挖潜结合起来,注重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注重提升城市形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综合开发。

5.整体推进,配套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安置先行,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将棚户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社区。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暖、供气、通讯、消防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6.因地制宜,多模式改造。对列入改造计划的项目,要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对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应当通过房地产综合开发方式进行重建。对改造难度大、经当地政府认定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可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改造,择优选择业主单位,其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建设由政府及有条件的工矿企业承担。

二、工作目标及建设标准

(一)改造范围

列入改造范围的城市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中居住区: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房龄超过40年的房屋比重达到50%以上;二是符合《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29号)规定的三、四类条件的房屋占50%以上;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公共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列入改造范围的工矿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管理的建筑密度大、年久残旧、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差、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改造户数超过200户以上危旧房集中连片的筒子楼或职工住宅区。

(二)工作目标

根据我市各县(市)、区政府调查摸底情况,我市现有95片危旧房屋比较集中的城市棚户和工矿棚户区,建筑面积765万平方米。新乡市区72片,建筑面积531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户区47片,面积377.6万平方米,工矿棚户区25片,面积153.8万平方米。从2015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其中:2015年完成拆迁改造任务的30%左右,2015年完成拆迁改造任务50%左右,2015年完成拆迁改造的全部任务。

(三)建设标准

棚户区改造要按照国家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意愿,原则上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高层建筑可适当放宽到90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安置回迁居民的户型面积结合当地居民住房实际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确定,以中小套型为主。

三、政策保障

(一)资金筹措政策

市发改委、财政局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投资集团融资等方面筹措棚户区改造启动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项目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效益可期的思路,稳步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市财政设立棚户区改造以奖代补资金,对改造力度大、进展情况好的县(市)、区政府进行奖励。奖励资金根据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面积、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等相关因素和权重计算确定。市奖励资金由各县(市)、区政府统筹安排使用,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形式用于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棚户区改造中配建廉租住房项目的资金筹措采取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省财政资金补助和市县配套的办法解决。

(二)土地支持政策

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并完成拆迁安置工作的国有建设用地,由市和县(市)土地储备机构统一纳入储备计划,实施开发整理,也可以委托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的开发整理。开发整理后的土地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居民安置费、拆迁补偿费、开发整理费一并计入公开出让地块土地成本。前期参与投资开发整理土地的资金,按实际投入成本加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给予补偿。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市政和公用设施用地及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出让土地所得收益,优先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工矿棚户区,原属于国有划拨的生产用地,城乡规划部门应及时调整为棚户区建设住宅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划部门的土地用途调整为原土地使用者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对于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涉及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比照保障性住房用地报批方式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

(三)税费优惠政策

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按低限减半征收。参照煤矿棚户区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要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并免征土地契税;城市棚户区居民因拆迁而重新购买的普通住房面积未超出拆迁面积的,免征契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偿还原拆迁房屋面积部分,按照有关规定减免税费。棚户区改造中配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可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24号)规定的优惠政策。

(四)拆迁安置政策

严格拆迁计划管理,在年度拆迁计划中优先满足拆迁棚户区的需要。城市棚户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采取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方式,鼓励以产权调换方式为主。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原则上实行拆补平衡。房屋安置面积超出原有面积,在规定标准(另行制定)内的部分,可按成本价格购买;超出规定标准的部分,按房屋市场价格购买。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货币补偿的金额应当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折旧等因素,以房屋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补偿价款,不再进行土地补偿。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国有直管公房、已改制和未改制单位的自管公房,统一由市房管局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责,按照市场评估价格优惠优先出售给现房屋租赁户(公变私)后,按棚户区改造有关拆迁安置政策进行拆迁安置。对经济困难,无力购买原租赁住房产权的低收入家庭,安排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确立新的租赁关系。国有公房出售收入纳入全市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统筹资金。

(五)住房保障政策

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比例不得低于建筑总面积的20%;对棚户区内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居民就地优先保障,一次性解决住房问题。

(六)棚户区居

民购房支持政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缴纳公积金的居民要降低首付款比例,简化贷款手续,支持棚户区改造。设立规范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各类经济组织和民间资金介入,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贷款担保,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支持个人合理住房消费。

(七)产权政策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用于回迁居民安置的房屋产权归棚户区居民所有,商品住房以市场价购买后确认产权。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房屋纳入经济适用住房的,实行国家和个人共有产权制度,个人以其出资额和企业补助取得部分产权;工矿棚户区居民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后可取得全部产权。持有部分房屋产权的工矿棚户区居民转让棚户区改造房屋时,要取得全部产权后方可上市交易。棚户改造配建的廉租住房产权全部归国家所有。

四、组织领导

成立“新乡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和“新乡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建立市棚户区改造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市发改、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房产管理、拆迁、审计、地税、人防等部门要协调联动,加强合作,研究解决棚户区改造的重大问题,主动提供服务,共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1.各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实施细则,搞好前期摸底调查和宣传动员,组织实施项目管理;负责棚户区房屋拆迁安置、资金监管和社会稳定工作,制止棚户区内乱搭乱建行为。

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棚户区改造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安置住宅建设项目审批立项工作。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负责棚户区的认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的监督检查;拆迁安置房建设成本的审核;组织新建小区的综合验收。

4.市财政局:负责棚户区改造融资工作,落实棚户区改造财政补贴资金,争取国家、省的支持资金,落实本级财政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

5.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规划预留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建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提供异地安置住宅建设地块,确保土地供给;做好土地出让金收缴工作;办理棚户区改造项目、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土地手续。

6.市城乡规划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拟改造片区和异地安置住宅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规划设计条件,规划相应的回迁安置和商业开发用地,审批棚户区改造中新建小区规划方案,对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

7.市房产管理局:负责棚户区改造中住房保障对象资格确认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住房保障工作。

8.市审计局:负责棚户区改造政府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审计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棚户区改造实施细则,于3月15日报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组织实施

(一)编制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

各县(市)、区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住房发展规划、棚户区改造任务及资金筹集情况,按照3年完成改造任务的要求,编制3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2015年3月底报市发改委审核同意后实施。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棚户区改造年度目标责任书,纳入市政府绩效目标考核范围。

( 二)加快项目审批

将所有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纳入省、市两级联审联批范围,实行一站式、一条龙集约化审批服务,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供高效服务。

(三)依法规范拆迁

棚户区改造方案、优惠政策、面积测算方法、安置顺序等事关拆迁居民的事项要及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拆迁安置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的拆迁政策,阳光操作,和谐拆迁。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实行货币补助或提供过渡性住房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问题。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住房只能安置棚户区住户,不得面向社会销售。改造资金的使用、成本核算、价格核定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审计监督。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与拆迁当事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在规定拆迁期限内拒不搬迁的,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对野蛮拆迁,无理取闹、阻挠拆迁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建设监管

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质量责任制和项目投标制,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依法组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市有关部门要加大审计和稽查工作力度,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改造资金的筹集和安排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县(市)、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验收检查,对不能按期完成改造任务的县(市)、区和工矿企业,扣减棚户区改造以奖代补资金,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强化物业管理

新建回迁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缴纳公共维修基金,由业主按招投标方式确定物业管理公司,严格执行有关物业管理政策。小区内配建的商业性用房的经营收益可作为补充小区管理、房屋维修等费用。

方案三: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为加快城市改造步伐,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共广丰县委、广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按照县委、县政府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统一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丰溪街道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界定范围、突出重点、典型引路、分步实施原则,采取政府“搭台”、居民“唱戏”模式,实现居民得实惠、城市变形象要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我街道城市建设水平,保障我街道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丰溪新辉煌。

二、基本原则

目前我我街道棚户区及居民的主要特点是周边区域环境恶劣,居民收入少、大多居民为失地农民,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的居住观念落后,因此,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原则、政策、目标,认真组织实施。

2、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认真组织,科学合理,不降低标准;实行连片改造,不留死角,全面完成我街道所承担的建设任务。

3、坚持量力而行、积极而为的原则。既要立足长远,又要面对现实,改革与改善相结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4、按照县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实行阳光操作,依法运作,保持稳定。

三、改造模式

坚持政府“搭台”、居民“唱戏”模式。棚户区改造,要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其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造工作实行一居一案并交由群众讨论。拆迁、安置过程由群众参与,改造资金动作交由群众监督。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改造政策、编审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审批拆迁安置方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支持服务等工作。街道作为棚户区改造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安排确定居委会改造时序和实施主体(居委会及居民理事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四、拆迁安置办法

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原则上实行“实物安置、价值结差”办法,以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

1、棚户区居民(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改前通过市场评估确定补偿价值,拆迁后安置其同等价值的商品房。

2、棚户区居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改时建筑物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状况评估确定补偿价值。房屋占用的土地(包括有合法证件的宅基地),比照同地段国有出让土地评估价值60%计算补偿价值。补偿安置商品房既要参照原有住房面积,又要适当均衡人均住房水平,同步解决本地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属于改造区域内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房屋人均低于60㎡(建筑面积)的,可按60㎡标准给予补足,补足部分按成本价结算。安置商品房价格依其成本价确定。

3、被拆迁房屋原有的规划、土地、产权等相关证件,由拆迁改造主体代为收缴交回发证机关。

4、先签协议并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完毕的被拆迁人,可以先行挑选安置房。

5、棚户区改造前的店面,可在改造区域内实行产权调换。产权调换安置后剩余店面,可由拆迁改造主体单位实行公开销售;棚户区改造资金宽裕的,安置区多余店面可不对外销售,由原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居民)以股份制形式共享。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棚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棚改办专门负责棚改工作。

2、搞好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和发放宣传单,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各项优惠政策,宣传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的各项措施,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棚户区改造工程中来。要开好棚户区改造拆迁动员大会,向被拆迁居民讲清楚棚户区改造的目的、意义、优惠政策及工作程序,要对一些群众长期形成的“房子要住有天有地”的观念和思维耐心引导、坚决扭转;让棚改居民吃下定心丸。

3、搞好调查摸底,做好改造方案。对棚户区改造区域内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棚户区改造要坚持政府协调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要通过对棚户区改造区域的难易程度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阳光操作,依法运作,确保拆迁户准时回迁,住上放心房。

4、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和居民理事会的作用。棚户区改造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帮助拆迁户解决在租房、生活等问题上的实际困难,搞好拆迁以及监督建设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

5、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要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棚户区所处位置的优劣、改造的难易程度等具体情况,把省、市关于棚户区改造的优惠政策给足、给到位,尽最大可能提高新建居民区环境质量。

2016年度绩效考核总结
林区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第九篇

范文一:局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绩效评估工作,逐步建立起注重实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促进机关转变职能,调动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现将我局20XX年度绩效考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做法

我局对绩效评估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罗委办[20XX]90号文件《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下发后,立即成立了由局长游永文为组长,两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各科室、电影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日常具体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我局制定了绩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各科室、电视台、电影公司负责人集体讨论,对方案的具体内容及可行性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并经局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批复备案。对我局2016年完成市局、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履行政府职能情况进行了自评。为了客观公正地开展自评,全面准确评估我中心履行政府职能情况,切实做好绩效评估自评工作,要求各科室负责人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确定责任人,及时总结评估工作经验,弥补工作不足,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评情况

(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情况

1、中心宣传力度加大,成效明显。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我们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我们组织力量精心策划,精心采访,精心制作和编排,打赢了一系列宣传战役。做到了宣传到位,跟进及时,服务有力,新闻报道工作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2、重点推进主题宣传,效果显著。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们紧紧抓住这些重点节点展开宣传,精心推出《喜迎十八大,展示新辉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专栏,大力宣传十八大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十八大的热烈反响和学习情况,宣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取得的新成效,充分展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果、新变化。同时针对传统节庆、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主题活动,开设不同的专题专栏进行报道,群众满意,效果明显。

3、转变对内宣传工作方式,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自去年10月份对《xx湾新闻》进行改版后,由原来的每周三期改为每周五期,新闻数量明显增多,截至2016年10月21日共播出《xx湾新闻》259期。在节目内容上更加关注群众生产生活,一改新闻栏目会议报道居多的局面。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增加民生新闻、自采新闻。今年1月中旬,开办了《关注》、《走遍罗川》两大栏目,每周各播一期,截至目前共播出《关注》、《走遍罗川》各42期。同时,继续办好《凡人故事》、《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矿产整治》、《驻村工作日记》、《“学习年”活动》等系列报道和《新闻观察》电视专栏,增加新闻的“可看性、服务性、监督性”,切实提高新闻节目质量。今年10月15日,xx人民广播电台已正式开播运行,播出频率为FM88、4兆赫,并在县、乡、村三级广播联播中播出。xx人民广播电台的开播,极大的发挥了三级广播室的作用,巩固了宣传阵地,增强了宣传引导能力。

4、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我县形象。抓住亮点,精心策划,主动出击,深入采访,使大批能反映我县重点工作动态的新闻稿件在上级电台、电视台播出,充分展示xx风采,截止10月,县电视台在中央、省、市台播出电视新闻66条。1至10月,在省、市广播电台用稿23条,切实提升了我县形象。

5、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全县已完成了68个20户以上自然村小片网提升改造和38个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建设任务,共安装直播卫星个体接收(村锅)设备6643套。今年,我局加强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强化监督检查。二是完善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用户资料、网络信息、地理标志、财务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专项维护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了专款专用。四是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按照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基层广电部门职能转变。

6、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和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工程。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建设是2016年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我局在20XX年完成全县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全县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有线广播应急预警系统建设方案,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积极与各乡镇沟通协调广播室机房位置选定,有序地推进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和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并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等制度,规范安装调试等程序;建立工程资金专帐、台账,及时拨付资金并按规定使用建设补助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进一步完善了全县194个村广播室设备维护工作、配备了广播室管理人员。事业科、乡镇中心广电站全体人员抢抓时间,严格标准,在11月份完成了县级广播室和11个乡镇广播室三级联播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在年底通过市广电局组织开展的项目检查、验收、考评工作。

7、高山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高岗山发射台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安全优质播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常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20XX年我局多次召开高岗山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积极联系专业钻井技术单位查找水源,钻探深水井,解决了枯水期用水困难问题,也解决了高岗山发射台消防用水问题。同时今年我局还完成高山台机房监控设备安装任务,完成高山台3、5公里道路硬化建设项目设计和评审工作,积极筹备,争取把这项工程列入农村路网、林区道路建设。

8、农村电影下乡“2131”放映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要求,提前完成2016年度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325场(其中商业影片1400场、公益影片925场),占全年放映2256场任务的103、06%,累计观影人数达20、5988万人次,确保了农村群众能看到看好每一场电影。为了巩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成果,实现城乡100%数字电影放映。同时在“两节”期间县电影公司还组织开展“电影下基层”活动,在闽星广场、凤山镇南门圣水街广场、城关村西门宫广场、白塔乡凤坂街广场、起步街中心市场等地放映一批优秀国产爱国影片共38场,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9、加强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年初局与各下属单位签订综治和安全生产责任状,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切实把综治、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今年全系统无发生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行为,无发生影响大的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本单位未发生一起及以上安生生产事故,为我县宣传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制度

从教育入手,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切实摆正位置,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做好民政工作的目标,倾听群众意见,完善工作方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与此同时,注重把绩效评估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绩效评估和政风行风评议,局机关的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速。

(三)规范权力运行,依法行政情况

始终坚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同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做好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管,有效防止了审批审核项目中的不正之风。

(四)打造透明政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情况

我局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把政务公开工作摆上提高机关效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在政务公开网上对广电事业的相关政策等信息及时进行宣传。在局政务公开栏对党务、政务进行公开,同时,局办公室及时对政务公开资料进行建档、分类,实行了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五)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人大建议和政协议案

1、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进一步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够耐心解答,并在规定时效内予以办结。2016年共接受12345信访件3起,均得到妥善处理,办结率100%。

2、认真办复县人大代表建议和县政协委员议案。今年共办结1件建议或议案,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广电事业工作主要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六)强化效能督查

我局领导极为重视效能督查工作,年初我局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大家要将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为做好我县广播电视工作努力工作。同时日常工作中要求我局工作人员自查自纠,科室负责人做好监督。

(七)做好省市年终察访迎检工作

1、加大督查力度。建立机关科室负责人帮办督查、落实督查,分管领导催办督查、跟踪督查,定期不定期督查的督查机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未及时办理事项进行提示和通报。完善督查程序、明确督查要求,在规定时限、工作日内确保督办事项办结。

2、整顿工作纪律。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严格遵守,班子成员带头模范遵守,办公室在接待安排中要严格执行工作日中午“禁酒令”之规定,机关每月轮流由1名领导带队对执行“四禁止”纪律情况进行随机抽查,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通报批评。

范文二: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荆州市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为常设性工作机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促进了我市绩考工作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干部平时实绩考核成功开考,平时考核成为我市“新常态”;一网考核单位和干部,基本做到了考人与考事的一致化;出台了平时实绩考核结果运用办法,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结果运用“有章可依”。荆州绩考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孝感、平顶山等省内外7个地方来我市进行了交流;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领导先后专程调研我市的绩考工作;我市还应邀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公务员平时考核座谈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回顾2016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确保干部平时实绩考核成功开考

干部平时实绩考核工作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作为省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地区,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建立健全方向正确、方法科学、效果良好的干部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精神,深入推进干部平时实绩考核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好试点。

一是抓系统建设。以多年绩效考核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先进绩考理论和我市工作实际,建立起开放式的考核评价系统,全面启动并不断完善。考核系统坚持层级管理和360度评价,实现业务工作上评下,服务工作下评上,解决了平时实绩考核工作“考核难”的瓶颈问题,保证了市委“转、抓、晒”的深入推进。

二是抓人员培训。考评设置是平时实绩考核的基础,为做好考评设置,确保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系统管理员培训,编印操作指南两种共600余份,主动为市教育、卫计系统进行了上门培训,积极对部门系统管理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培训指导,并随时答疑解惑,帮助解决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定期检查考评设置情况,与管理员沟通帮助修改,目前,市直单位考评设置完成率达100%,考评成功率也达到100%。

三是抓督促推进。逐一检查81家市直单位记载考评情况,并下发了三期督办通报,直接指出各单位未记载和评分的人数,并将检查通报情况与对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引起了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市民政局、粮食局、人社局等单位也定期自查督促。从第三次通报情况来看,市直单位记载率达到95、2%,评分率达到96、49%。同时,我们还定期提醒市领导评价打分,市领导大力支持,基本做到了考评不漏一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从3月份开始,全市32000余名干部正式开考,已经顺利完成全年六次双月评分。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考核结果基本做到客观公正。随着考核工作的深入推进,强化了对干部的日常管理,激发了干部主动工作、奋发有为的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推动绩考工作现代化

绩效考核没有成熟完备的模式套路,我们大胆把互联网络技术运用于干部平时实绩考核,不断完善,全力推进,建成了集信息交流、业绩展示、干部考核、民主测评、形象调查等多功能的新荆州绩效考核网,推动我市绩考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高水平建设绩考网站。我们把原荆州市绩考展示评价网与荆州市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系统进行了有机整合,创建了新的荆州绩效考核网,新网既有信息上传下达功能,又有动态监督点评功能;既有干部平时实绩晒评功能,又有单位亮点工作晒评功能;既有群众评议功能,又有干部测评功能,基本涵盖绩效考核各个方面。为建好网站,我们不仅多次与技术部门沟通确定设计方案,而且先后10多次到荆州新闻网现场协调督促,确保新网4月份顺利上线运行。网站上线后,我们也没有一劳永逸、止步不前,而是广泛收集各地各单位意见,先后进行了十余次改进微调,最大限度满足全市绩考工作需要。同时,出台了严格的信息更新制度,确保网站信息更新率。一年来,荆州绩考网运行顺畅,已经成为荆州绩考工作门户网站和通用工作平台。

二是大力度推进“网上晒业绩”。继续大力开展干部“网上晒业绩”,扩展范围到市、县、乡镇各级,包括二级单位;进一步充实了晒的内容,每个干部每年都要填报300字左右的“年度工作纪实”,作为年度工作的述职,在单位内公开展示,成为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的依据之一;同时,开通了市直单位“出彩工作”展示评价专栏,市直单位也要在网上晒业绩,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评价,这项工作推出以来得到市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年共展示市直单位“出彩工作”560条,收到群众有效评论275条。

三是全领域推进网上测评调查。下发了2016年度绩效考核结账工作通知,明确规定除荆州区因网络不兼容外,2016年度绩效考核结账的调查测评工作,包括社会公众形象测评,年度考核民主测评,十佳新业绩测评,十佳实绩突出干部测评,均在荆州绩效考核网上进行。2016年度的绩考结账工作,只需要点击鼠标,就能完成以往需要开大会才能完成的测评任务,不仅极大地精简了考核程序,方便了考核工作的组织开展,仅社会公众测评一项就减少了几千份测评票的印刷量,和几十人的统计汇总工作量;而且测评的针对性更强,可以灵活选择了解情况的人当评委;参与度更广,涵盖市、县、乡各级各单位的代表,考核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目前,年度民主测评和社会公众形象测评已经设置完成,随时可以开始测评,当天就能得出结果。

三、注重实绩,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我们继续按照“目标制定、过程管理、科学考核、结果运用”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开展对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的绩效目标考核,同时将“以实效为标准、以实绩论英雄”的思想贯穿始终,发挥绩考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目标制定重实绩。将市直单位目标精简到7+2,总共9项,最多不超过10项,要求所有目标任务都要做到明确量化,减少务虚、抽象、概念性的目标。年初,市绩考办集中精力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照省考核我市的目标,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十件实事等,对各单位上报的目标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发回重新制定,努力将目标做实。根据省对我市的考核目标任务,组织市直责任单位分解到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县市区的目标任务做到了既兼顾发展实际,又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同时,降低抽象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对明确、量化的指标赋予较高的权重,做到了既落实了省对我市的考核任务,又突出了工作实绩。

二是过程管理看实绩。我们坚持每季度通报各县市区重点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并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县市区完成进度进行排名,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努力创造出色的工作实绩。坚持对市直单位呈报的出彩工作进行预审,对其中不实在、不突出的项目不予通过,对实绩突出,排名靠前的项目,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加分,激励市直单位争先创优,争创一流业绩。

三是考核结账比实绩。年底,要求县市区呈报1200字、市直单位呈报600字的绩效成果报告并在网上公式,集中展示各地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实绩。并组织发改、财政、商务、招商等有关职能部门重点对中心目标任务进行评价打分,评价主要看的也是各单位工作实绩。年终开展的市直单位十佳新业绩和实绩突出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活动,都以有据可查的工作实绩为依据评价,对实绩突出干部拟表彰对象还要到单位进行考察座谈,确保其业绩的真实性。

四、从严管理,当好管人管事的参谋助手

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从严治吏,荆州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系统是管理干部的有效工具,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各地各单位加大运用系统,强化管理的工作力度,提高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是加强重点人员监管。对县市区领导干部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2次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并进行了反馈。继续实行驻点招商、后备干部、“转抓晒”活动、挂职、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等人员的专栏管理,为有关责任单位配置U盾,方便其使用,加强对空白、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

二是专题调研推动监管。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分别到市直、县市区30多个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指导各地各单位运用绩考系统,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各单位积极探索,先后创造出了一批成功经验,如公安县将工作日志记载情况通报到了县领导干部个人,并进行了领导干部履职分析,督促领导干部抓重点、下基层、到一线。洪湖市以“网上晒业绩”为依据,检查党员干部“三在”工作情况,加强了走读干部治理。江陵县每月将所有领导干部自荐亮点业绩打印出来公示传阅,传导工作压力,激发干部潜力。

三是选树典型带动监管。12月,召开了全市绩考工作交流会,七个单位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介绍各自抓绩考、强管理、转作风、促工作的好做法,同时印发了材料汇编,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会后,还利用网上工作动态栏目,对运用系统加强监管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重点推广,如市工商局对平时实绩考核成绩进行公示,对排名靠后的实行谈话提醒的做法。

五、运用结果,发挥干部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结果运用是绩效考核的生命线,考而不用的绩效考核没有意义。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争取2016年度市直单位年度绩考奖励面扩大到55%左右,绩考奖金按档次分别提高到了一个半月、一个月的全额工资。2016年度的表彰面将达到85%左右。对当选的9名2016年度实绩突出干部每人发放1500元的奖金。这些实实在在的奖励,有效调动了干部参与绩考,争创业绩的积极性。

为实现以用促考、以考促记,记考用良性循环,推动平时实绩考核工作开展,经过3个多月调研,15次反复修改,研究出台了《荆州市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将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表彰奖励和提拔任用挂钩的具体分数排名标准,平时实绩考核结果运用更加刚性化、可操作性更强。例如规定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得分低于一定分数的干部,定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年度实绩考核排名在二分之一以下的干部,不得作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综合性表彰对象表彰对象。拟动议提拔或重用为领导职务的对象,一般应当具备近三年年度实绩考核得分均在85分以上,或三年总分在同职务层次干部中排名二分之一以上;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一次“优秀”等次,或年度考核得分均在85分以上的条件。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关心,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理解与配合,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与支持。2016年,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绩考制度和干部平时实绩考核系统,强化过程管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深入推进绩考工作向前发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调动干部积极性,为加快推动荆州振兴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范文三: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6年,我局按照《中共长沙县委组织部、长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长县组[2016]2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2016年度全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营造考核氛围,基本上实现了考核范围全覆盖,有效地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6年初,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成立以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长任顾问,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方案、指标和实施细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袁霞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考核办负责组织实施考核,每月定期督查、汇总,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交考核结果进行审定。

二、强化考核工作

局考核办把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分定为100分,分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自身建设情况、评议测评情况和其它阶段性工作,其中岗位职责考核分值占45%;自身建设考核分值占15%;评议测评分值占35%;其他阶段性工作分值占5%。

1、履行岗位职责考核。考核办要求各科室长依据《2016年度机关科室基本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制定了各科室考核具体实施细则,组织科室长每月对科室成员的履行岗位职责逐一进行考核,科室负责人的履行岗位职责与科室的绩效考核挂钩。

2、自身素质建设考核。个人自身建设考核的参考依据是日常考核登记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集体活动参与、考勤、请休假、政务信息完成等。考核办在个人提交《自身素质建设考核自评表》和科室负责人提交《自身素质建设考核测评表》的基础上,采取纪检监察、机关支部、办公室牵头,各科室配合,领导小组不定期抽查、督查和调研的方式,全面掌握各科室和个人工作的整体情况,从而客观、公正地评定《自身素质建设考核汇总表》。

3、评议测评考核。2016年年底,局机关绩效考核办组织民主评议会,要求全体干职工述职述廉,现场发放测评表,对所有考核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评为优秀的计100分,称职的计90分,基本称职计80分,不称职计60分,并交党组审定。

4、其他阶段性工作主要指阶段性中心工作或主题活动,表现突出的提交局党组讨论审核酌情加分,造成不良影响的酌情扣分。

三、注重方式方法

全员绩效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在日常考核中,主要进行履行岗位职责考核和自身素质建设考核。在年度考核中,主要进行评议测评考核和其他阶段性工作。在方式上采取以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是以各科室业务工作任务目标、政务信息、计划生育、新闻宣传等可量化的任务完成情况为内容进行考核;定性考核主要从工作业绩、制度落实、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2016年12月下旬,考核办通过综合个人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情况、自身建设情况、评议测评情况,阶段性重点工作情况,汇总计算出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并整理归档,报领导小组审定,确定考核等次。通过采取民主测评、科室互评、服务对象回访等方法,考核办基本上能全方位对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实绩、自身建设、服务质量及社会形象做出客观、真实地评价。

四、建立健全机制

一是采取以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等次原则上一一对应的原则,即民主测评产生的“优秀”工作者,须结合个人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确定等级,其结果是作为干部使用、轮岗换岗及绩效奖金的梯次发放的重要依据。

二是科室工作在互评和测评中如果综合排名不合格,将会取消本科室优秀个人资格。

三是如果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出现重大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上级通报批评或处分,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而撤销或改变,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发生行政赔偿,基本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工作中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影响的一种或几种情形时,科室将实行一票否决。

2016年,通过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我局形成了“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的有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机关行为,促进了制度落实,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们还需要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设置考核指标,进一步改进适合不同群体的考核依据,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使干部职工自觉地把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之中,确保全员绩效考核真正“实现奖优罚劣”,促进工作,服务群众。

范文四: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为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公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腰新乡党委于今年三月份制定并印发了《腰新乡机关干部业绩考核办法》。腰新乡结合实际,全面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2016年1月至3月,乡党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站所、村组开展调研,就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方法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通过调研,为制定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2016年12月底,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党务副书记任副组长,涉及的站所长、纪检专干、公会主席、一般职工代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组织办,明确乡组织人事专干全程负责处理绩效考核工作的日常事务,确保了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制定考核方案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明确岗位分配和岗位职责,细化岗位指标,2016年2月20日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绩效改革目的、意义和改革对象、改革内容。2016年2月25日制定了《腰新乡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讨论稿),2月15日至20日,通过召开群众会、职工大会、党政班子会、党委会等形式。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借鉴和采纳群众和职工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经全体干部职工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后,自2016年3月2日起实施。

(四)全面组织实施

20XX年3月2日起,乡党委、政府按照职工通过的《腰新乡机关干部业绩考核办法》,首先明确岗位职责,由职工自愿报名、组织考核、群众评议的方式来决定各自的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工作计划一方面是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日常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是加强痕迹管理。

范文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绩效考核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职工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获得反馈信息,为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依据,促进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过程。

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应当说,大多数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及成效是好的。但也确实在一些单位、一些方面和环节还存在着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有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知识欠缺,观念陈旧,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了解人力资源使用状况、使职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满足职工的不同需求来获得组织竞争力,不能以人为本,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做一项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来做,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被考核者则抱着考核就是填表、评优,述职时多报喜少报忧,对缺点更是泛泛而谈、应付了事。这样做既影响了考核质量,也难以引起重视。

二是考核的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事业单位普遍采取定性与定量、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年度考核。这四个方面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考核的标准具体化到部门和岗位;若拿来就用,往往会无从对照。即考核工作内容没有与本单位的目标和使命很好结合,没有具体体现单位的组织文化,考核者凭印象打分,操作的针对性不强,无法保证考核的效果,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来目的。

三是考核等级过少,方法简单化。事业单位考核一般分为四个等次,即“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绩效考核工作当中,有的单位、有的部门往往采取强制分布的办法,将四个等次按照一定的比例,硬性分配到各个部门,导致工作业绩优秀的员工因部门名额少受到限制,得不到绩效考核的认可,不能被评为“优秀”;而工作业绩一般的员工在名额相对较多部门往往被评为优秀。再有就是有些单位为了避免考核中出现矛盾,采取“轮流坐庄”的办法,特别是考评结果涉及有关人员晋升职称时,此类现象显得尤其突出。从而,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整个考核工作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四是缺乏资料积累,考核周期较长。目前多数单位考核实行的是年度考核,即一年考核一次。这样做,容易使考核者产生“近因效应”,即以被考核者最近几周或几个月的表现作为其年度考核的参照,而忽视其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的表现。这种对被考核者平时的表现不建账、资料不积累,使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节,也同样导致了考核结果的失真。

五是考核结果反馈不当,与奖惩联系不紧密。多数事业单位在考核工作结束后,很少向考核对象反馈意见,即使反馈也多是下达通知,根本谈不上考核双方进行沟通;而被考核者在完成目标任务和绩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考核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转化,失去考核的意义和作用。再有,就是考核结果与考核奖惩不能很好挂钩,也是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策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公正性,而且使管理者难以摸清职工队伍的真实情况,以致于管理者的管理决策失误、管理失控,使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最终不利于体现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不利于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改进对策。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各级管理者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活动,广泛宣传绩效考核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工作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对广大员工的激励作用、对各项工作的推进作用,促使各级管理者更加科学理解和正确掌握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把绩效管理真正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分析、总结工作的得与失,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意识安排、督促和检查各项工作,让绩效考核真正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绩效考核标准体系。事业单位类别主要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不同类别的职能部门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职责均有差异,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指标衡量所有的人。因此,绩效考核工作就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体系。考核工作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人员结构等情况,把被考核者在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政策理论水平、本职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工作数量质量、工作效率效益等方面量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

三是建立合理考核周期,做到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是检验考核对象履行岗位职责的日常情况,是年度考核结果的业绩依据。定期考核是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考核对象一段时间以来各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是考核的最终确定形式。不仅要通过日常工作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更要通过定期考核来评价工作人员的业绩状况。事业单位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的周期,各单位应根据不同性质、不同工种、不同层次、不同任务目标来决定。一般说来,高层管理者、科研工作者的考核期限以年度考核为宜;中层管理者,应以季度考核单位为宜;一般操作性工作者,应以每月考核为宜。

四是坚持考核原则,加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沟通与交流。绩效考核具有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作用。为此,应坚持考核原则,高度重视民-主评议与民-主测评,做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确保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考核过程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要广泛开展沟通与交流。一方面,考核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被考核者及其工作情况,对被考核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被考核者能够了解个人工作与组织期望的差距在哪里,分析原因,加以改进,提高绩效。

五是完善考核工作总结,拓宽考核结果运用。绩效考核不是一个独立的管理行为,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紧密联系的。考核工作结束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认真及时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今后考核工作的改进。另外,在应用绩效考核管理时,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分析,提出今后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尽快兑现奖惩。

综上所述,全面规范、准确实施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的核心所在。因而,应通过分析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

范文六: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持续推进“打基础,立长远;兴产业,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战略目标,以高昂的精神斗志、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抓党建,聚人心,转变作风树形象

2016年,我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有利抓手,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秉着“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工作态度把党建工作抓好抓实。

(一)抓班子,突出核心堡垒作用。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召开了高标准的镇党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镇党委书记秉着“我不带头谁带头”的担当意识,会前找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谈通谈透,会上对每位班子成员提出的批评偏僻入里一针见血,会后的总结通报实事求是准确到位。在镇党政领导班子内部,充分发扬民主,维护班子团结,注意用自身的言行去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并注意对每位同志扬长避短,以发挥群体力量,确保在工作中合心、合拍、合力。我镇按部就班、依法依程序,圆满完成了全镇村支两委第九届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了村支两委班子。今年5月,我镇的支部换届顺利通过了省里督查。

(二)抓干部,提高队伍战斗力。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大提高、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改进。通过抓学习,深化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抓整改,切实扫除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抓制度,把干部管好、用好、监督好,切实提高我镇行政工作效率。深入开展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党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1-2个村,各群工办工作人员各驻1个村,全体党员干部每人联系3名困难群众,实行定点帮扶。

(三)抓队伍,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严把党员发展关,确保发展党员工作上的严肃性、规范性、民主性。严把党员教育关,通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领导干部到联系点上专题党课和充分利用远教站点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严格党员出口关,全面开展对不合格党员的摸底清理工作,为党员队伍健康瘦身,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抓纪律,强化干部廉政意识。全镇按照“三转”和“两为主”的具体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一是用活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纪检人员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层层分解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二是把好教育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干部的廉洁意识全面提高。三是规范制度墙,消除滋生腐败的环境土壤。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三个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态”等党内民主和监督制约制度,坚决执行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和公务卡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权力行使的监督,杜绝绝对权力导致的绝对腐败。2016年,全镇重点查处了梅花、绿竹等村的4起村干部违纪案件,另外城坪、新屋两起经济案件正在调查,镇党委以铁的纪律,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作风转变中凝聚发展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抓项目,兴产业,活跃经济建小康

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态势,曹家镇领导班子顶住压力,主动作为,实现了2016年全镇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的三量齐升,为我镇率先在全县范围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不断做大。2016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为2、42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财税总收入345万元,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为1、5亿元,同比增长20%;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4580元,同比去年增长18%。

(二)现代农业不断做强。今年,曹家镇紧紧抓住市委龚书记挂点联系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建成了三大农业基地:以娘家、天竺、青云为核心的5000亩蔬菜基地;以罗富冲、南源、腊树坳为核心的万亩油茶林基地;以起航养殖、五亿农牧、众农牧业为标准的生态养殖基地。2016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

(三)规模工业不断做优。以十里铺为中心的产业示范园,在去年引进金品电器等三家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进了红旗海成建材有限公司和安盛电阻两家企业。其中,金品电器已完成前期投资3000余万元,计划明年5月底搞好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10月底试产。预计项目正式投产后,年利税可达9000万元。鑫盛手袋更是不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平稳过渡,目前,鑫盛手袋是全市外贸出口主要贡献单位。

(四)三产业不断做新。今年,曹家镇瞄准了新农村示范片的蔬菜杨梅采摘、南源村的休闲垂钓、梓木冲的邓显鹤故居、水竹村的新农村建设全貌等有利资源,着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项目。目前,曹家旅游路线正在进行专业规划,发展城郊特色旅游业成为曹家镇2016年的重要工作任务,集全镇之力实现曹家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重大突破。

三、抓基础,利长远,加快建设惠民生

(一)加快交通路网建设。今年,全镇共投资1500多万元修建集富、周家、展望等村的毛坯公路12公里,修建娘家村炒沙路1、66公里,硬化十里铺、肖家、木山等村级公路30公里,逐步构建了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二)加快人饮工程建成。投资108万元修建了人饮工程,解决了在田、栗兴、天竺、展望、沙湾等11村25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另外,曹家镇设想利用金剑坝水源,在腊树坳村建立覆盖娘家、青云等11个村的大型人饮工程,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立项。

(三)加快人居环境改善。坚持高点定位,主动与新化县城融合,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作用,极力开展以曹家村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宜居、宜商的集聚城镇。全面掀起环境洁化、“三边”绿化、村庄亮化、房屋美化的高潮,有效改变村庄“脏、乱、差”面貌。

四、抓民生,谋民利,凝聚民心解民忧

(一)坚持“三注重”抓好计生工作。注重机制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干部共同抓;注重文明执法,打造和谐计生、阳光计生;注重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三到位”、“三落实”。2016年,全镇的各项计生指标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市、县的检查验收,并获得全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二)坚持“三突出”抓好文教卫工作。突出抓好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有效利用,确保文化工程真正惠及于民。突出抓好教育软硬环境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征地20亩修建了曹家镇中心学校高标准田径场,计划启动建设占地面积20亩的水竹完全小学,解决水竹及附近5个村学生就学远的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形成教师队伍你追我赶的教学氛围。2016年,曹家镇中学跻身全县五强学校。突出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确保群众病有所医。2016年全镇新建村级卫生室3处,改建村级卫生室4处。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确保医院清风正气。

(三)坚持“三到位”抓好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惠民资金发放到位。全镇粮补、直补、移民后扶、退耕还林、民政低保等各项惠农资金都按政策发放到户。新农保、新农合覆盖到位。新农保适龄人员已达23702人,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合人数达55641人,参合率达98%。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失业人口就业转移到位。2016年,全镇新吸收就业600人,转移剩余劳动力1200人,全年劳务经济收入累计超过6800万元。

(四)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其余各项工作。此外,武装、统战、妇联、库区建设、金融、科技、环保、动物防疫、工会、团委、老科协、残联、关心下一代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五、抓稳定,顾大局,攻克难题促和谐

(一)安全生产持续好转。镇党委政府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常态工作贯穿全年工作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基础工作台帐,着重强化企业、消防、建筑、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安全、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集中开展了校园内小卖铺垃圾食品的焚烧行动,严厉排查了水竹村烟花爆竹厂等安全隐患问题,确保了全镇经济发展环境的安全稳定。

(二)信访矛盾逐步化解。今年,全镇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做好了信访工作。通过开展走访慰问等人文关怀,结合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等多方面的实际帮扶,我镇共化解了杨金娥、唐让清等多起信访老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016年,我镇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阶段,我镇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措施,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镇目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8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