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林蛙

| 主持词 |

【www.guakaob.com--主持词】

篇一 大棚养殖林蛙
张权良在温室大棚养殖林蛙,种菜养泥鳅

  [科技苑]为在寒冬卖林蛙(20140327)  

  【导读】:别人秋天卖蛙,他为什么偏要在冰天雪地时砸冰卖蛙?冬天大棚里又湿润又暖和,蛙住进去为什么死了一大片?泥鳅和蛙搞同居,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为在寒冬卖林蛙 

  【主持人】:养过林蛙的人都知道,这养林蛙啊,都是春天开始养,秋天卖。可是在河北省昌黎县就有这么个叫张权良的怪人,他非要等到冰天雪地林蛙冬眠的时候,才开始破冰卖蛙。究竟是咋回事儿呢,咱们这就去看看。

  【解说】:这个破冰捞蛙的人就是张权良,他说了,自己家的蛙不能秋天卖,必须得等到冬天,河水都结成厚厚一层冰的时候,才能卖。

  【采访】:

  张权良:我秋天不卖,都等到冬天我再卖,这阵卖林蛙价格高。你看,这样的林蛙还新鲜,拿出来,破冰底下的。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开始这时候卖林蛙的?

  张权良:我是2008年。

  记者:那会儿为什么要冬天卖林蛙啊?

  张权良:那阵啊,由于场子用钱紧,不得已抛冰卖的,把种蛙都卖了,卖了一部分。

  【解说】:那一年,张权良由于资金短缺,迫于无奈把种蛙给砸出来卖了。虽说是迫不得已卖的种蛙,可他是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一砸,一捞,没赔钱,反倒是赚了。

  同样的林蛙数量,冬天的价格要比秋天高出了一倍还多!原来大部分养殖户都在10月份的旺季都把林蛙抖落抖落卖完了,到了11月份以后,市场上就基本没活体林蛙出售了。活体林蛙没库存,这价钱可不就得猛个劲儿的往上涨吗。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我了解了市场啊,秋天卖林蛙,价格比较低,一般都是80~120元,冬天卖林蛙呢,价格是它的一倍,230~270元。

  【解说】:虽说这时间只差了两月,可这卖价就能高出一倍多。打个时间差就能多赚这么多钱,张权良一下子就有了新思路。从那天以后他就开始琢磨了,自己养的商品蛙,干嘛还秋天卖啊,干脆咬咬牙多熬它两月,等到冬天,天最冷的时候再把林蛙卖了,那得多赚多少!多养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关键是10月份以后,林蛙要冬眠,这段时间把林蛙放在哪儿呢?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我们当地啊,有一个优势,我们这呢,昌黎县是一个蔬菜的基地,可以说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都来到昌黎县靖安镇,这里的集贸市场上,来收各种蔬菜。

  【解说】:张权良住的河北省昌黎县,那可是被老百姓称为京城菜园子的风水宝地,在当地,一年四季扣大棚,不间断的往京城,乃至全国各地运送水果蔬菜。正因为如此,这地方的温室大棚也是一个挨着一个。张全良从小生长在这,所以给林蛙找地方过冬,他一眼就盯到了老家这片温室大棚上。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因为我是一个养殖合作社,我就找到了我一个同伙,一个好哥们,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他有很多的大棚,我想去和他联合在一起,放在他的蔬菜大棚里,去放养。

  【解说】:农民为了灭虫会给蔬菜喷药,如果把林蛙放到菜棚里,用蛙去防虫,蔬菜还不用打药,蛙有地方去了,住在大棚里还不用喂食,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么?

  【采访】:

  张权良:我哥们有很多的疑惑,他说,你的林蛙,能在我的大棚里生存吗?

  李占民:一开始我不相信。

  张权良:在我说道之中,我哥们终于吐口了。

  李占民:我们两个合着,他养殖,我种植,他把林蛙放到我社的,所有的大棚里。

  张权良:就把林蛙放到了韭菜棚里头。

  【解说】:这哥俩一个搞养殖,一个搞种植,种养经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都是行家,在大棚养林蛙,应该不会有问题。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我们当地主要菜区有西红柿、黄瓜、桃、葡萄。

  【解说】: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大棚,他选择了韭菜、桃树、西红柿三个大棚做实验。可是谁都没想到,这第一次试验却是以失败告终,韭菜棚一放进去就不行。

  【采访】:

  张权良:虽说温度挺好,但是空气,湿度,不适合林蛙的生长。

  李占民:韭菜棚密度太大,林蛙在里头,行不开,它蹦也蹦不了,爬也爬不了。所以说,那个就失败了。

  【解说】:张权良想着自己养林蛙这么多年了,他的这些林蛙都是放养的,很皮实,放在大棚里应该不用操什么心,谁料居然不行,韭菜棚一方面湿度有点大,另一方面韭菜种的很密集,林蛙生活在里面活动也不方便。

  本来想着,那个效果好就用那个,没想到这几个大棚都陆续出了问题。

  有农户打电话说桃树棚子里到处都是死林蛙。

  张权良赶紧跑过去查看,一开大棚的门,一股热浪冲过来,再一看林蛙都聚在一起,很多身体都已经僵直了。这次试验由于救助不及时,寄养在棚子里90%的林蛙都死掉了。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因为桃树吧,它是一个高植被的东西。

  【解说】:桃棚比较特殊,桃树长的高,为了不让风直接吹到桃树上,影响桃树结果。温棚上的气眼不能开的太大。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一旦气温太高了 把气眼开的太大 它的叶片受到了强烈的直射 它的果木就受到一定的伤害

  【解说】:在阳光好的中午,棚内温度甚至能超过30多度。温度一高,湿度又达不到,林蛙当然受不了。

  另外一家种西红柿的农户反映说,大棚里的林蛙消失了,怎么都找不着。 张权良又赶去调查,他发现,其实种植西红柿的大棚里,林蛙并没有消失,而是躲在了地膜里,地膜的作用就是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地膜下的温度也比大棚里的温度低。温度一升高,林蛙全都躲在地膜下了。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温度一高的话,林蛙就钻到地膜下了,因为地膜下,潮湿度特别好,有好多的林蛙都在地膜下。

  【解说】:躲在地摸下面好是好,可是不方便以后的捕捉。

  表面上来看,这两种大棚发生了两种状况,其实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出在温棚内温度太高这个问题上。

  第一次试验失败告诉张权良,要想放养林蛙,必须得给它们找一个合适的家。什么样的大棚适合寄养林蛙呢?

  张全良考虑,林蛙喜欢栖息在活动方便,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环境里,像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里,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最好,这样的环境,宽敞,林蛙很容易的找到庇护所,有安全感,湿度也合适,能保证皮肤湿润。所以适合寄养林蛙的大棚,最好是选活动区大,有遮盖物的大棚才适合。像韭菜棚就不能用。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有的大棚适合养林蛙,有的大棚不适合林蛙的生存。

  【解说】:张权良想林蛙是寄养在农户家里的,不能要求人家时不时为了林蛙开棚通风,还得找到一种不浪费人力,不给农户添麻烦的办法。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我本身养林蛙,就是寄养在农民的蔬菜大棚里,我只想给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不想给农民带来负担。

  【解说】:桃棚的问题出在通气孔小,通风不好,棚内温度不好下降。张权良就和农户商量着在桃棚的墙上,多设置几个通气孔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在桃棚里头抠了几个循环空气的透气孔,在后墙上开几个洞。

  【解说】:这样一来,就算桃棚上方的通气孔小,墙上的通气孔也能带动棚内的空气流通,适当降低温棚内的温度。除了通气孔,张权良还根据林蛙的习性,在棚里多设置了一个降温设施——小池塘。

  天气热了很多动物都有洗澡降温防暑的习惯,张权良就想了,林蛙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洗澡来防暑降温呢?张试着在温棚角落挖了一个小池塘,这样温棚内的温度一升高,林蛙就可以自己游泳降温。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池塘建起来以后,这个林蛙,如果再遇到高的气温,它跑到水塘里头,从水里一过,它的水分就增加了。

  【解说】:对于西红柿棚,由于通风换气比较频繁,不需要在墙上打眼,只要在棚角建造一个小水池就能满足林蛙的生活。

  【采访】秦皇岛昌黎县权良林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张权良:菜农随时浇地,水随时都可以流到小水塘里头去,一个星期之后,这个水塘里头得换一下水,把里头的淤泥清理一下。

篇二 大棚养殖林蛙
大棚养殖林蛙年赚百万

  [每日农经]三年才上市的林蛙(20121106)

  东北林蛙,也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它的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而蛙油也就是雪蛤,是林蛙的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所以价格也是很贵,据了解,林蛙油每市斤达到1800元,在国际市场近期林蛙油(干品)每公斤最高达500美元。林蛙一般采用野生养殖,时间比较慢,一般要3~5年才能达到成熟,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稀缺,为此很多年前,养殖户已经尝试模拟野生环境来人工养殖,成熟时间提前到2~3年。而近两年,有养殖户养殖的林蛙,一年就上市了,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年上市的林蛙和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有区别吗,为此,我们的记者到养殖基地一探究竟。

  原来这林蛙是采用大棚养殖模式,搬到棚里的林蛙不仅避开了风吹雨淋、衣食无忧,最主要的是大棚里的恒定的温度,林蛙不用再有5~6个月的冬眠期,一年体重就能达到18~20克,个别的可达30克以上,据分析化验证明,一年上市的林蛙与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均无大差别。

  时间上的提速,带来的可以惊人的效益,据了解,很多养殖户改用棚养林蛙,年赚百万元以上。

  联系人:柴秋泉

  联系电话:15943091953

  经销商:老弟,来点蛤蟆。

  记者:咱这有林蛙吗。

  经销商:林蛙,活蛤蟆,全是林蛙。

  记者:这不是蛤蟆?怎么又是林蛙了

  经销商:咱这儿林蛙就叫蛤蟆,蛤蟆就叫林蛙。

  记者:这么回事啊。

  经销商:对对。

  经销商:你看,来点公狗子还是母豹子?

  记者:不是林蛙,怎么狗跟豹子都出来了?

  记者:这里头说道这么多呢。

  经销商:有点蒙圈了是吧?

  记者:还真是。

  经销商:你先慢慢看,有什么需要再招呼我。

  记者:行,我先看着。

  林蛙是它的学名,当地人都叫它蛤蟆,有人还叫它哈士蟆,油哈蟆,雪蛤等,估计听了这些叫法,小孙会更晕。但是林蛙属吉林省重点保护动物,这么大张旗鼓的销售林蛙,这合法吗?

  记者:你看我还预备好了登山的拐杖,再看我周围的环境,没错,我现在就要去爬山,而且爬的还不是别的山,就是长白山。就在这个山里头,就有养林蛙的,我已经联系好了,现在就上山找林蛙去。

【大棚养殖林蛙】

  在山上养林蛙?莫不是把养殖场建到了山上,使养殖环境更接近野生状态,可是小孙走了半天,完全看不到一点传统养殖场的影子。

  记者:我想可能应该就是人工垒一些水泥的池子养蛙,但是发现咱们这儿基本上就是野生的环境,这怎么能说是人工养蛙呢?

  场长:我们吉林省长白山林蛙放养,模式就是人养蝌蚪,天养蛙,人所参与的就是蝌蚪的管理和蛙场的管理建设,林蛙变态之后,完全是生活在野生的环境当中。

  记者:所谓咱们养出的蛙,其实基本上跟天然生长的没有什么区别?

  场长:完全是天然生长的。

  原来这是闹了个误会啊,小孙经过调查发现,林蛙养殖户和经销户都是具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另外,这种养林蛙的方式是半人工养殖,就是人工孵化蝌蚪,从蝌蚪变态到幼蛙的一个半月时间里,需要人工喂食。然后天然放养林蛙,这个天然养殖场需要很大,小到100公顷,大到一两千公顷,您说在这莽莽无边的大山中,能找到不起眼的林蛙吗?

  记者:场长 咱这一路走过来,也没见过有这种蛙?

  孙场长:这个林蛙有一个活动规律,中午的时候由于气温高,它基本上都躲在枯枝落叶下,树丛下面,隐秘起来,咱们得认真找一找。

  这满山的枯枝落叶,还有烂树根,看起来实在苍凉,这样的环境,适合林蛙的生长吗?

  场长:林蛙养殖必须这种环境,上面有乔木层、中间有灌木层,下面有草本植物层,再往下还有枯枝落叶层,这是林蛙生存必须的四个层次,就能保持湿度,水分不至于被阳光蒸发掉,因为低于75%生存不了。

  林蛙体表有一层黏液,为了保持身体湿度,经常隐藏于避光的地方,看来,找到林蛙还真要费些功夫。

  场长:掀开看 看到了吗?

  记者:这个是

  场长:一只、二只、三只、四只。跑了。抓 抓 看小孙会抓林蛙吗

  记者:这么多。

  记者:尤其这一只,刚才你要不指着它,我都发现不了。

  场长:对,因为土是黑色的,它的背就是黑色的,保护色。

  这种保护色可以有效避过天敌,那么威胁林蛙生命的天敌都有哪些呢?

  男1:林蛙的天敌太多了,最主要是鼠,各种鼠对他的危害最大,据说一只老鼠一年能咬死200只林蛙。

  记者:这么多。

  男1:鸟、蛇,凡是食肉的动物都是他的天敌。

  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自然多。林子大了,人工看护是看不过来的,那总该投放点吃的给林蛙吧?

  场长:它吃虫,在长白山区有50多种的昆虫和小软体动物供它食用。它的眼睛是近视,不活动的东西它看不到,虫只要一活动它就能看到,几乎无选择的。

  记者:林蛙被称为森林的卫士,这一林蛙,一年大概就能吃掉三万只的虫子,这个重量能有一斤左右,这么多林蛙给撒到林子里面,无形当中对森林就是一种保护了。

  这些“森林卫士”每年也只能在山上值班四五个月,因为进入十月份,天气转凉,它们就要下山猫冬了。

  记者:林蛙从山上下来之后,就要进到这个水里,那你可能说我怎么没看见啊,你别着急,马上我就有办法让你看见这个林蛙。

  记者:你要想看见林蛙,要往这里瞅,您好。

  张朝亮:您好

  记者:咱们的林蛙都在这里吗?对,这不就是个地笼吗?

  张朝亮:对。它是一种捕林蛙的方式之一。

  记者:是怎么起的作用?

  张朝亮:它就从这个窟窿进去,两边都有窟窿,从哪边走都要进到笼子里边,一进到这里以后,它是戗岔的出不来,然后它就在里头来回一串,串到头,就到这了。

  记者:估摸着有多少斤?

  张朝亮:这个能有五六斤。

  进入地笼里的林蛙,就如瓮中之鳖,抓起来容易多了。当地人称公蛙为公狗子,母蛙为母豹子。两者是怎么区分的呢?

  男1:公蛙显著特点他的前爪很粗、很短,像大手指头似的,你看有这么一个黑疙瘩,我们管它叫婚垫,它交配,抱住母蛙的时候就不滑,你看母蛙就没有。母蛙的前肢比较细,最主要的特点,你看下面的两个颜色差别非常大,你看母蛙的这两只都很深,它发白。这个蛙最重要的特征,两边的肚子有点发绿,也就是说长白山林蛙和其他的蛙最明显的差别的地方。

  这捕上来的林蛙有大有小的,怎么才算达到商品蛙的标准呢?

  张朝亮:只有三年以上的才能作为商品蛙,你像这一只这就是三年以上的。

  记者:这是一年的?

  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今年蝌蚪变成的?

  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第二年?

  经营者:对。

  记者:然后这是三年长这么大?

  经营者:对。

  记者:那这个三年的体重能达到多少克?

  张朝亮:三年一般达到30~35克左右。

  林蛙从蝌蚪变态成幼蛙,再到商品蛙,需要三年才行。不够标准的放回到水里冬眠,来年开春继续上山觅食。这来来回回的折腾,加上自然天敌的威胁,不会有什么损失吗?

  记者: 100只一龄蛙等到秋天下山的时候也就剩下20只左右了,剩下的20只到了第二年上山然后再回来,到了秋天的时候,按照这个比率,这20只最后只剩下三四只,到了第三年能够收获这个商品蛙,所以林蛙的珍贵程度,从数量的递减上也就可见一般了。

  半人工养殖的林蛙回归率只有3%左右。所以养殖户不会局限于地笼这一种捕捉方式。

  记者:吓我一跳,大晚上突然开这么的亮灯真有点不适应,其实要说有我这么一直手电就足够了,你说这大晚上在这溜达什么呢?你往这瞧,你看见这个了吗?用木棍和塑料薄膜围成一个网,在当地叫做趟子。

  趟子捕捉法,比较适合寻不到水源的林蛙,趟子边挖几个陷阱,林蛙沿趟子走的时候,掉进陷阱,任凭天大的本事也出不来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彻底的捕捉方式呢?

  张朝亮:把这个池塘的水都放掉,下成网,水顺着河流走的时候,网就把蛙 顺水一走截住了。

  记者: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养殖户:今年我们承包1000公顷,今年母蛙大概在3000斤左右。

  公蛙在5000斤左右。

  这样算来,按公蛙15元一斤,母蛙130元一斤的价格销售,承包1000公顷林地,销售额就达到了40多万元。那么两者的收购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又是怎么消费呢?

  养殖户:公蛙几乎都上餐桌了,母蛙有20%上餐桌,80%都扒油了。

  记者:扒油,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我是一知半解,得了,你接着往下看,看这个扒油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林蛙的收购价格之所以比公林蛙高,原因在于母蛙有林蛙油,所谓扒油也就是人工采集蛙油。

  记者:咱们收上来的林蛙要把它挂起来,一般要风干进行七天左右,这样林蛙才能够完全干透,干透之后咱们就可以取所谓的林蛙油,林蛙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咱们还得把它弄出来看看,所谓林蛙油就是油吗?

  男1:是蛤蟆的输卵管。

  记者:不是咱们平时说得脂肪?

  男1:对。

  记者:平时咱们怎么取?

  男1:多数掰腿 掰腿就可以。

  记者:干了以后比较完整了。

  男1:对。

  记者:这一块都是。

  记者:像一个蛤蟆掏出能有多少?

  男1:得有三克左右。

  记者:按照这个来算一斤蛤蟆油大概得

  男1:用一百五六十个。

  记者:现在像一斤干透的林蛙油价格在多少钱?

  男1:价格现在一斤在2000元左右。

  这价格还真不是一般的贵,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营养呢?

  专家:林蛙油是首载于《本草纲目》,文献中记载林蛙具有补虚劳伤,利水消肿,优于产妇,林蛙油作为药材,它是一个补药,而且是补阴之品,是补肾阴不足、肺阴不足。从现在医学来说,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此外他还能降血脂,这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人体有益的。

  正是认识到林蛙油的营养价值,林蛙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大,但是市场上,真假林蛙油鱼龙混杂,作为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呢?

  专家:正品林蛙最大的特点是成块状,他会自然形成摇窝状,这是最大的鉴别点。目前市场上的混乱品这种我们叫小油,是黑龙江的林蛙油,由于黑龙江林蛙个头比较小,产的油比较小,青蛙油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由于青蛙的大小和林蛙比较接近,特别是当破损之后,鉴定有一定难度。大家购买的时候最好选用块状的。大蟾蜍的输卵管,这个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由于个头比较大,整个的块状也相对要大一些。

  进行鉴别的时候,我们除了从性状上进行鉴别,大家也可以泡发以后进行鉴别,我们看到,正品林蛙泡完以后明显成絮状、团块,很疏松,颜色比较洁白,这是正品林蛙,所以大家在购买林蛙油的时候,可以先少量购买回家泡发试一下。

  看来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不难买到货真价实的林蛙油,那么林蛙油该如何食用呢?

  厨师长:头一天晚上把雪哈稍微挑一下,搁凉水泡24小时,基本上能蓬松开了。

  咱们做的是木瓜清汤雪蛤,先烧开水,把冰糖下锅里,把冰糖煮化,然后冰糖熬化以后,把雪蛤往锅里一放就行了,你需要多少就放多少雪蛤。

【大棚养殖林蛙】

  记者:一般煮这个雪蛤要多长时间

  厨师:下完雪蛤,沸腾就好。

  能吃到林蛙油,不仅动脑还要动手,相比较而言,当地人更喜欢省事的食用方法,那就是洗洗就下锅的酱焖林蛙,不仅简单,而且营养不输林蛙油。

  消费者1.一吃到嘴里头,鲜香的感觉。

  消费者2. 尤其女士非常愿意吃林蛙,针对女士来说,美容养颜效果非常好

  消费者3.把内脏剔除,然后就可以吃了,因为这个是林蛙的油,整只林蛙进去,放到嘴里,最后出来的就是林蛙的骨头。

  因为当地人对鲜食林蛙的热衷,销售林蛙的店铺很多,而且只要温度保持在零上1摄氏度左右,林蛙可以卖半年之久,即便存上很多,也不愁卖不掉。

  经销商:现在是刚下来,活的林蛙卖得好,一般个人买点吃的,公的一天能卖七八十斤,母的能卖五六十斤,价格公林蛙卖20元钱一斤,母林蛙卖150~160元一斤。

  这种半人工养殖方式,使林蛙更接近野生状态,随着林蛙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及制药等各个领域。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到林蛙养殖的大军。

  孙站长:现在我们省适合养林蛙的自然沟壑大约有一万多条,应该说从事养殖林蛙的人员大约有1.4万多人。最近这几年连续建立了几十个优质的生产示范园区,建立了几十个种蛙生产示范基地,正在培育优质长白山林蛙品种,我们的林蛙油已经销往沿海城市,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

  经销商:又回来了,兄弟。

  记者:回来了。看林蛙,我得挑一点。

  经销商:会挑了。

  记者:这回不蒙圈了,这里面不错,给我两点这个。

  经销商:这里真不错,要多少?

  记者:给我来二斤。

  经销商:好了,

  记者:你看,这回不光我不蒙了,相信看完今天的节目,你到买林蛙的时候也明白了。

篇三 大棚养殖林蛙
养殖林蛙越冬池窖的建设的经验

【大棚养殖林蛙】

篇四 大棚养殖林蛙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蛙场的建设

篇五 大棚养殖林蛙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针对半人工养殖而言的,是利用人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人工养殖目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广大养蛙户经验的总结,证明了人工养蛙的技术是成功的,尚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继续研究解决和完善,人工养殖的林蛙二年成熟,达到商品蛙标准的占总数85%以上,按放养数量回捕率达46%以上,雌蛙占总数的80%以上,比野生蛙群高30-40%。经检测人工养殖的林蛙质量与野生林蛙的质量无差异。所以人工养蛙的产业发展较快,已在东北三省和其它地方发展起来。

【大棚养殖林蛙】

人工养蛙主要技术环节都有哪些?

首先解决林蛙的饲料问题。目前,以黄粉虫为主体饲料,以自然昆虫和幼小动物为辅助饲料;选择山间溪流两侧平地或农田、菜地、庭院作养蛙场地;设置围栏解决逃逸和天敌危害;设遮阴、培育植被和充足水源,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推行快速育蛙和雌性诱变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广多种有效的越冬办法,解决人工贮蛙大量死亡的问题;研究解决林蛙病害及防治办法,提高养蛙成活率。下面详细介绍:

(一)场地的选择及建设

人工养蛙的场地面积较小,但建筑设施较多,养殖密度大,需要集约化经营管理,尤其是要满足林蛙特殊需要的水陆两栖环境条件。在山林区养蛙场必须选择在气候湿润、接近自然的环境,比半人养殖要求严格,同处一地要有水池、草地、灌丛和树林等多层次遮阴的环境。场地的类型不同,决定采取放养方式不同,一般露天养蛙圈开放式养蛙,需要选择在山间平地,场内有溪流贯通或溪流从一侧通过,要求在大片森林附近,场内有疏林灌丛和草地,土壤肥沃,腐殖质层厚,有较好的地被物,有的场内要有搭头草甸或暖泉水流,有三面环山,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附近无高大建筑物和公路铁路。如果场内原有水池、塘坝旧房层等设施就更为理想。

另一种场地是在城镇、村屯居民区附近,可选用肥沃的农田、菜田或宽阔的庭院,也可以利用废弃厂址或蔬菜保护地。这种场地要采用遮阴或全封闭网棚养蛙形式,切忌在没有遮阴的场地养蛙。养蛙场的建设原则是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满足林蛙在森林中生活对温度、湿度阳光和食物等条件的要求。实例证明,模拟的养蛙场越像林下自然环境,养蛙就越有可能成功,收效越大。蛙场的基本建设有两项,即繁殖场和养蛙场。

1、林蛙繁殖场的建设

【大棚养殖林蛙】

人工养蛙繁殖场与半人工养蛙繁殖场不同,通常把林蛙的产卵,孵化和蝌蚪饲养三池合一,也就是一池三用,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要求修建的水池标准高,成列连片,便于管理。一种是土池子。场地土质不渗漏,按3米宽、6米长或4米宽、10米长,池深20-30厘米,周围埂高30厘米,埂的内侧坡度要缓,以利幼蛙上岸时爬行,减少掉在水中淹死;池底平实,中央留有埚底坑,根据繁殖蝌蚪数量确定建水池数量,按顺序排成1-2列,池间留有步道。

另一种是利用塑料薄膜铺底,上面放5厘米的泥土或砂土,周边在埂的外侧压实。为了灌排水方便,要水池修在地平面以上,池底整平之后,池的周边用木料钉起来或用砖砌起来,边沿高30厘米,池底和同边上塑料膜防止渗漏,池底放泥沙,水池的大小形状依场地和放养数量而定。 为了提早孵化,延长材蛙的生长时间,把水池修在塑料大棚内,池宽3米,每个池长5-6米,池深220-30厘米,几个池子连在一起,用塑料膜铺底。蝌蚪繁殖期用水量较大,场地水源一定要保证,最好使用井水,采用常流水串灌方式,使池水呈流动状态。蝌蚪的变态池建在养蛙圈中。

2、养蛙场的建设 养蛙场包括围栏、养蛙圈和越冬池(窖)

(1)围栏

是把林蛙的繁殖场和养殖场围在一起。永久性围栏采用砖墙、水泥板、稀土板和石棉瓦等坚固耐用材料,围栏的墙基要先铲平,墙基深30厘米以上,围栏板块接头要严实合缝,高60-80厘米,顶部要设向内折90度的角沿,长10厘米,墙外设一套电猫防鼠,电猫铁线距墙面和地面各5-8厘米。乌害严重地方要在鸟群经常出现地方设粘鸟网。如投资力度较大,围栏的材料利用铁筛网效果最好。在围栏的四周要种草植树,以阔叶树品种为宜。临时性围栏是利用塑料薄膜、纱网和纺织布等,用木柱固定,每年换一次材料,一般高度为0.8-1.0米,围栏修建办法与半人工养殖的围栏一样。

(2)养蛙圈的建设

养蛙圈是养殖幼蛙和成蛙的专用圈舍,养蛙圈分为永久性圈与临时性圈两种,根据投资能力和养蛙规模决定。永久性圈又分为露天开放式和全封闭网棚式两种。开放式永久露天养蛙圈的围墙用砖、石块等材米砌成,墙高70厘米,墙顶部向内外两侧出沿,与立墙垂直,顶沿长各10厘米,圈的大小一般以5×10米为宜,按顺序排成两行,中间利用一道立墙,形成一个养蛙小区,区间留有1-2米作业道,道两侧栽植两行树,以杨、柳树为宜,也可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向日葵等。简易临时性养蛙圈建设与永久性圈相同,只是利用材料不同,主要利用塑料布与木柱构造。每个养蛙区设一套电猫防御天敌。养蛙圈的灌溉设备有渠道或管道,喷水设备或微喷设备,圈内修建蝌蚪变

态池,变态池的面积占养蛙圈的20%左右、有的兼作蝌蚪饲养池,夏季作为圈内贮水池,控制圈内的湿度,圈内地面控排水沟或作成二尺宽的大垅,垅沟放一些树叶、玉米秆等杂物,垅舌生长杂草或种植一些饲料菜或果菜类蔬菜作物。露天圈的顶部设阴带,距地面2米高,利用70-80%的黑色遮阳网,幅宽2米,幅间距2-3米,养蛙圈内或附近有较高树木,遮阴带可少设或不设。

建设封闭的网棚式养蛙圈投资大一些,养蛙成本较高。如果利用蔬菜日光暖室作养蛙圈需要改造,把原来塑料膜换成黑色遮阳网,这种遮阳网市场有售,每平方米售价1无钱左右,使用寿命2-3年。养蛙圈选在农田、菜田和庭院时最好新建网棚,实行全封闭养蛙。好处是节省场地,棚内有遮阴,调节温湿度模拟林下环境条件,减少林蛙逃逸和天敌危害,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经营管理,但是养蛙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建造一个100平方料的网棚需要600-700元,可养幼蛙5万只。 网棚建设办法:网棚宽10米,中间柱高1.8米,边柱高

1.3米,长30-50米,支架材料用木杆或竹杆,顶棚为拱型或屋脊式,四周近地面高1米左右用尼龙纱网做围栏,上部和顶部棚面用80-90%的遮雨网,与纱网连接处用封口机扎死,顶棚和四周用尼龙丝线固定在骨架上,在一端设一个1.5米长的拉炼窗,南北两面留有几个0.5平方米的拉炼窗,白天作通风窗,夜间作诱虫口、棚内地面控蝌蚪变态池,面积为棚内面积的1/5,池的深度依土质情况而定,在不漏水的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池水深50-60厘米。在土

篇六 大棚养殖林蛙
浅析中国林蛙不同模式与经济效益——朱志明

浅析中国林蛙不同模式与经济效益

------朱志明

因全国各地气候,各自场地、地质、地况和各自经济条件均不一。有的场地靠机场、有的靠石场、有的靠公路、有的靠河流、有的靠居民区、有的靠家禽养殖区、有的靠山、有的是水田、有的是旱田、有的场地土质含砂量不一、有的场地地下水位不一、地气也就不一、各自素质与经济实力不一、南北地域不同气候等等。所以,养殖中国林蛙应因地制宜,针对中国林蛙习性,科学的采取相对应养殖模式。各自的场地、地况不同,技术定位和养殖模式也就不同。养殖模式不同,资金投入和林蛙产量也就不同,效益也就不同。

我认为人工养殖中国林蛙不同养殖模式正确定位:

一、包山沟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工辅助一些孵化、育蝌等方面,其它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自然条件让林蛙自行繁殖。此成活回捕率低,山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低,管理难度大,有潜在不可抗力投资风险(火灾和人为投毒)。但优势是投资少,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管护。每亩山地因植被、地况和管理等条件之不同,林蛙下山回归量差别较大,低的亩回捕林蛙量在几只左右,高的在十只左右,每亩山地经济效益约在几十元至百元不等。所以,此养殖模式可定性为野外粗放性养殖模式。

二、利用庭院菜地、户外农田地和大棚或者较平整地块,并且利用一部分自然条件采取互补共生半封闭套养中国林蛙。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疫控”、“保

湿”、“保饵”、“越冬”八项技术环节。饵料方面有一部分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取之自然昆虫,立地方面60%来源于自然,其它的方面为人工辅助。此模式林蛙成活回捕率和土地利用率及回报率较高,易管护,潜在投资风险小。具不同地况每亩地投资约1万元—5万元,并需要投入一定人力细心管护,每亩效益约在3万-15万元左右。所以,此养殖模式可定性为半人工养殖模式。

三、利用房舍和大棚,采取高标准全封闭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特点主要是全流程均为人工辅助,此模式林蛙成活率和土地利用率及回报率高,易管护,但技术环节要求高,并且设施投资和饲养成本较高。每亩养殖圈出品率和效益略高于半人工养殖模式。此养殖模式可定性为全人工养殖模式。

注:在条件不成熟的前题下,我本人建议广大林蛙养殖户先期不应采取全人工养殖模式,最好选择“半人工圈养模式”。

篇七 大棚养殖林蛙
经济动物学 第十二章 林蛙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4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