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 主持词 |

【www.guakaob.com--主持词】

篇一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栽培竹荪,好竹荪全凭技术新

  (主持人)这棚架的改进,不但让原来长不出竹荪的地方长满了竹荪,还把竹荪的采收期延长了两个月,两项加在一起,竹荪的亩产提高了30%。吴勇还改进了另一项技术,也提高了种植户的效益,不过不是靠增加产量,而是能节省成本。

  这项节省成本的技术,就是用玉米秸秆替代木材作竹荪的栽培材料。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绮陌乡中营村种植户吴康:“木材每斤一毛,秸秆每斤两分,一斤便宜了八分钱。”

  一斤玉米秸秆比一斤木材便宜8分钱,听起来还不大惊人,可是,知道每亩竹荪的木材需要量是多少吗?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绮陌乡中营村种植户吴康:“一亩地要用木材六七千斤。”

  一斤木材一毛钱,六七千斤木材,那就是六七百块呀!为什么种竹荪需要那么多的木材呢?这主要和它的栽培方式有关。

  以前用木材栽培竹荪,都是把阔叶木砍成宽两三厘米,长ba九厘米的木条,经过消毒和水煮,再把这些木条紧密地平铺起来,形成一个宽三四十厘米的平面,然后再在木材上放好菌种,覆土,浇水。也就是说,整个地块要铺满木材,算下来,一亩就需要六七千斤木材。

  吴勇说,如果用玉米秸秆代替木材的技术,每亩所需要的秸秆和木材总量是差不多的,也是六七千斤,但玉米秸秆是每斤2分钱,一亩地最多也就是花个200块钱,也就是说,每亩能省下500多块呢!

  吴勇是怎么想到用玉米秸秆来替代木材呢?原来,竹荪和其它栽培较多的食用菌相比,有一个特殊的习性。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因为食用菌分两种,一种是木腐性的,一种是草腐性的,而竹荪是杂食性

  我们常见的食用菌,主要是靠分解植物的组织并从中吸取营养来生长的,目前栽培比较多的几十种食用菌,从习性上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只能分解草类,并从中吸取营养的草腐性食用菌,如,草菇、双孢蘑菇等;另外一种是只能分解木材并从中获取营养的木腐性食用菌,如,香菇、木耳、平菇等。而竹荪是比较特别的一类,它既能从木质中吸收营养,也能从草类中获取养分,也就说,它是杂食性的。

  近些年,很多种植户向吴勇反应,木材越来越难买,吴勇也就根据竹荪的杂食性特征,在很多材料上进行接种试验,来寻找木材的替代品,最后发现,玉米秸秆的效果最好。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蛋白质和糖分比木材多得多,进行了很多试验,最好就是玉米秸秆。”

  确定了玉米秸秆来替代木材,吴勇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验,总结出了具体的栽培技术要点。用玉米秸秆栽培竹荪,关键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玉米秸秆的质量要好。

  (纪实)吴勇教吴康怎么用玉米秸秆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在秋收以后,用干燥的秸秆不能用霉变的,把秸秆砍成40厘米宽。”

  选好了秸秆,铺设的方法也很重要。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因为是草所以要跟紧密些,要反复的浇水,如果水分不够,就长不出菌丝。”

  玉米秸秆一定要比木材铺得更紧密,更瓷实,尽量不要留空隙,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单位面积里铺上尽量多的秸秆,因为它们腐烂得很快,如果秸秆数量不够,到了生长后期,菌丝的营养就会跟不上,从而影响竹荪的生长。

  因为秸秆的腐烂速度快,就秸秆必须每年都重铺,不像铺木材,是两年铺一次。这虽然有点麻烦,但可以带来一个大好处,因为玉米秸秆腐烂快,营养转化快的特点,使用木材两年才能达到的产量,玉米秸秆一年就达到了,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周期快,木材两年总产量100公斤干的,秸秆一年就转化完了,并且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主要原因就是秸秆腐烂的快,营养转化快。”

  使用玉米秸秆以后,原本两年才能达到的产量,现在一年就实现了,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效益也就相应的增加了一倍,更重要的是种植户们终于找到了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栽培材料。

  (主持人)您想呢,一斤一毛钱的木材换成了一斤两分钱的玉米秸秆,这省了多少钱呢,更重要的是,以后种竹荪不用木材了,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了大力。吴勇还有一手呢,这个新技术可是解决了竹荪保鲜上的一个大难题。

  (纪实)林秀收竹蛋

  每年的九月份,正是织金县的竹荪大量采收、上市的时候,可是,这采下来的,并不是展开美丽菌裙的竹荪,而是这种还没打开菌盖的圆圆的竹蛋。论长相,这竹蛋可比竹荪差远了,可是经销商们还偏爱收竹蛋。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经销商林秀:“水分可以,这个小了一点,经我手销出去的干的有上百吨,竹蛋有四五百吨,比干的比重大一些。”

  这貌不惊人的竹蛋为什么比干竹荪还欢迎呢?这还得从吴勇在几年前的一个偶然发现说起。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无意给绊倒了,以为损失了,可是过了几天就长出来了。”

  吴勇发现,这竹荪跟其它食用菌都不一样,在菌盖没有打开之前,竹荪就藏在竹蛋里面,当竹蛋成熟的时候,只要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有充足的水分,就会很快长成一株完整的竹荪来,更神奇的是,当竹蛋在短时间里长成竹荪的时候,它的重量并不会减少。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研究所所长吴勇

  “我们做个实验,这个竹蛋已经长成了,这菌盖里就是竹荪,在几个小时里就能长成一个竹荪。

  自从发现了竹蛋的秘密,吴勇就想到把它运用到竹荪的保鲜运输上,因为之前运送鲜竹荪时,都是用加冰的办法,可效果并不理想。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经销商林秀:“开始使用放冰的方法,可是竹荪的裙子会破碎,会有腐烂,对方说能不能再好一点。”

  因为竹荪的裙子很脆,稍不注意就会破碎、甚至腐烂,用冰来保鲜的方法,不仅费用高昂而且效果不大。

  而现在,把成熟的竹蛋摘下来运输,等到了目的地,在把竹蛋往水里一放,竹荪就完整地长出来,这样,竹荪在运输中就不会损失,保证了好的商品外观。当然,判断竹蛋什么时候可以采摘还是有讲究的。

  (采访)这个成熟的竹蛋顶部要突起,用手压很瓷实。

  (纪实)竹荪长大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竹荪经销商林秀:“现在,我的客户80%都是要鲜竹蛋的。”

  织金县的竹荪,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从低产量到高效益的跨越,织金县也成了我国优质竹荪的重要产区。

  (采访)贵州省织金县副县长安太敏:“竹荪已经成为织金县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了支持地方发展的支柱产业。”

  (主持人)改变棚架,竹荪的产量增加,用玉米秸秆代替阔叶木,种植的成本减少了一半还要多,发现了竹蛋的秘密,让新鲜的竹荪开始走上外地的餐桌,竹荪种植和保鲜技术每一次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农民的喜悦和科技的力量。

上一页  [1] [2] 

篇二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20141013)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小麦产量虽然不断地提高,但仍旧供不应求。因此,提高小麦品种的单产和广适性就成为了小麦品种研发的一个主要方向。在现代育种工作中,可供育种工作者直接利用的种质资源越来越少,有一些种质资源必须要通过高新技术去创造,才能满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种综合运用航天育种技术与核诱变技术、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育种学等新技术、新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鲁原502”。本片的主要内容有:“鲁原50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等。 

  相关资料:   

  鲁原502维权公告 

  “鲁原502”小麦新品种由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选育而成,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1016号。该品种已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公告保护,公告号:CNA008155E。 

  1、品种权人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已授权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独占实施“鲁原502”的新品种权益。 

  2、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销售“鲁原502”种子均系违法侵权行为。 

  3、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将对任何侵犯“鲁原502”品种权的侵权行为人采取包括提起侵权诉讼等一切法律手段保护该品种权。 

  4、希望广大农户认准“鲁研”商标,注意查询防伪标示,谨防假冒。 

  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2日 

  鲁原502小麦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航天突变系“9940168”为母本、济麦19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系在2007-2011年在山东省和国家的各级各类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在2009年国家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因产量表现突出,而提前一年被提升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生产试验。2007~2011年参加并完成了黄淮北片冬小麦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 

  国审小麦鲁原502栽培技术

  一、选育背景与育种目标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25%,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小麦供需缺口常年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我国小麦生产必须重视提高单产和品种的广适性。 

  根据国情和小麦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选育高产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并在此育种目标的指导下加强育种工作。 

  二、选育思路与策略 

  综合运用核诱变育种、航天育种技术、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育种学的新技术、新方法选育高产稳产抗病广适的小麦新品种。 

  以扩源增库畅流为主导思想,结合产量因素选择来增加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在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育过程中把个体和群体的繁茂性和收获指数作为重点性状,强化选择。 

  三、亲本材料的选用和杂交组合组配 

  在对亲本选择上,小麦生长发育的前期重视繁茂性的选择,后期重视叶功能和抗病性的选择。根据亲本材料的生长发育特点,利用双亲各生长发育阶段的优势互补,通过杂交育种把不同时期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提高杂种后代各发育阶段的光合作用效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达到提高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目的。 

  四、杂种后代选育及审定 

  “鲁原502”小麦以航天突变系“9940168”为母本,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品种“济麦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田间系谱法选择,经过6年连续选择,育成小麦新品种“鲁原502”。该品种2007~2011年参加并完成了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 

  鲁原502小麦出圃后边进行试验示范,边进行系统选育,既加速了育种进程,又保证性状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鲁原502小麦特征特性 

  (一)生物学特征特性 

  半冬性中晚熟品种,较济麦22小麦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亩成穗数中等,高肥水地块亩穗数可达50余万穗,2010年受冬季低温影响,亩成穗明显降低,由于其穗相对较大,千粒重相对较高,产量仍表现较优。植株76-80厘米,株型偏散,茎杆粗壮,抗倒性好,茎杆蜡质较多,旗叶宽大,上冲。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深厚。后期较耐热,落黄中等。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率高,籽粒长,较饱满。2008-2009年度区试平均亩成穗数41.5万,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3.8克。2009-2010年度区试平均亩成穗数37.6万,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5克。 

  (二)品质特性 

  2009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硬度指数67.2,容重794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14%,湿面筋29.9%,沉淀指数28.5mL,吸水率62.9%,稳定时间5min,拉伸面积35cm2,延伸性106mm,最大抗延阻力236E.U。 

  2010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容重774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01%,湿面筋28.1%,沉淀指数27mL,吸水率59.6%,稳定时间4.2min,拉伸面积50cm2,延伸性119mm,最大抗延阻力296E.U。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试,馒头总评分为80分,面条总评分为82分,适合加工馒头和面条。 

  (三)抗病性 

  据田间和实验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鲁原502小麦田间自然发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感白粉和叶锈病,2012年在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表现较强的耐病性,田间发病率低。 

  (四)鲁原502小麦产量表现 

  1、国家和山东省区试产量结果 

  2008-2009年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区试,平均亩产量558.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9.71%,增产极显著,比对照品种邯6172增产7.09%,增产极显著。 

  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0.61%,增产极显著,比对照邯6172增产8.71%,增产极显著。两年汇总,平均亩产547.9公斤,平均比对照石4185增产10.16%,增产点率100%。 

  2009-201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9.23%,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增产点率100%。 

  山东省区域试验产量表现:2009-2011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34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5.0%。 

  2、高产示范 

  鲁原502小麦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近几年在高产示范推广中表现比较突出。2011年6月,鲁原502小麦在兖州市经专家实打亩产量为783.52公斤,另全省4处亩产量超过700公斤。鲁原502小麦不仅高产稳产,

  六、适宜地区及栽培要点 

  鲁原502小麦适宜山东全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等地区种植。主要栽培要点如下: 

  (一)培肥地力 

  鲁原502小麦适宜在中高肥力和水浇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首先要有良好的土壤肥力基础。而培肥地力是提高土壤地力的最有效措施,耕地前施用优质有机肥75000kg/hm2,或优质腐熟鸡粪15000kg/hm2,也可将上茬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等粉碎后深翻直接还田来培肥地力。 

  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仍要补施化肥作基肥。一般施标准氮肥300~450kg/hm2,过磷酸钙750~900kg/hm2或磷酸二铵375~450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225~300kg/hm2,硫酸锌15~25kg/hm2。也可用三元或多元复合肥900~1050kg/hm2。 

  (二)足墒播种,深耕细作 

  耕地前7~15天造墒,如遇降雨或土壤商情好时可及时借墒耕地,在耕翻、耙耢过程中,注意保墒。耕地时间应在宜耕期内进行,防止过湿或过干耕翻土地,确保在播种时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在干旱年份或土壤墒情较差时,必须造墒播种,做到宁晚勿旱。 

  深耕土地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根系下扎和养分吸收。改变连年浅(旋)耕的习惯,实行隔年深耕,深耕20~25cm以上,有利于有机肥和化肥均匀深翻入土,提高养分利用率。 

  (三)适时适量播种,实行精播、半精播 

  根据气候特点和小麦目前的生产水平,在播期方面要避免播种过早造成基础群体过大。适宜播种范围在冬前0°C以上积温500~600°C,即日平均气温18~16°C时播种为宜。最佳播期范围为10月1日~15日。 

  鲁原502小麦属多穗型品种,高产栽培条件下要求基本苗225~300万/hm2,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一般应掌握75~112.5kg/hm2。 

  (四)促控结合,加强麦田管理 

  合理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创建高效群体。根据鲁原502小麦的生育特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冬灌:小雪时节,针对苗势弱、缺苗地段,结合追施5~10公斤/亩尿素,进行冬灌。冬灌后及时划锄保墒,培育壮苗,保证冬前分蘖900~1200万/hm2。 

  2、划锄保墒:冬前和早春管理以镇压划锄为主,保墒,提高地温,增加大蘖。对旺长麦田还要注意进行深耘断根,逼根下扎,创建合理群体的目的。 

  3、春灌和追肥:除苗势较弱的地块外,一般不灌返青、起身水。春灌可推迟至小麦拔节期,并结合灌溉每亩追施20公斤尿素。 

  4、灌浆水:小麦扬花后15天左右要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 

  5、防虫防病: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防治流行性病害的危害和蚜虫等虫害,确保高产。 

  相关资料: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16

  品种名称:鲁原502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9940168/济麦19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长势壮,分蘖力强。区试田间试验记载冬季抗寒性好。亩成穗数中等,对肥力敏感,高肥水地亩成穗数多,肥力降低,亩成穗数下降明显。株高76厘米,株型偏散,旗叶宽大,上冲。茎秆粗壮、蜡质较多,抗倒性较好。穗较长,小穗排列稀,穗层不齐。成熟落黄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欠饱满。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3.7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差。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2009年、2010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94克/升、774克/升,硬度指数67.2(2009年),蛋白质含量13.14%、13.01%;面粉湿面筋含量29.9%、28.1%,沉降值28.5毫升、27毫升,吸水率62.9%、59.6%,稳定时间5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36E.U、296E.U,延伸性106毫米、119毫米,拉伸面积35平方厘米、5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7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7%;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1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10.6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 千克,比对照石4185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3万~18万苗。2.加强田间管理,浇好灌浆水。3.及时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

篇三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一、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微米。

二、竹荪栽培条件: (1)温度:竹荪菌丝生长温度是25~32℃,最适宜温度为23~24℃。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温度在15~28℃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2~25℃。超过32℃或低于5℃,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

1

(2)湿度:菌丝生长湿度在60~70%之间,菌蕾的生长发育湿度在75~95%范围风,而破球和撒裙时,相对湿度应在85~95%,以95%最好,湿度低于80%,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出现畸形。

(3)空气条件:竹荪属好气性真菌,菌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

(4)光照条件:光照对竹荪当育有抑制作用,故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线。

(5) 营养条件:竹荪生长所利用的养料主要用碳源和氨源,再者就是无机盐和微量维生素。植物的死体如锯末、秸杆等都是它所需的营养。在竹荪的生殖生长阶段,还需少许的泥炭土壤。

竹荪栽培方法:

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

2

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三、栽培技术

竹荪在气温7℃以上即可栽培,以10~12月份栽培为宜。 室内箱栽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 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

3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层菌种,撒1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12个月。

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 管理

(1)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⑵ 各生长阶段的管理。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 3~4次;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⑶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严防人、畜践踏。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

⑷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4

栽培林地

栽培竹荪的林地应选择管理方便、坡度平缓、背北风、有水源、土壤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土质为沙壤土的毛竹林或竹阔混交林地,林分郁闭度为0.8~0.9,最好是小溪流的山谷地段。

开设栽培坑

在选好的林地内,按水平带开设长2米、宽1米、深20厘米的栽培坑,并填入肥沃表土,厚约5厘米。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积水。

培养料处理

处理方法有生料法、煮料法和发酵法等。现仅介绍发酵法。竹荪培养料主要是干枯的竹杆、竹枝、竹鞭、竹叶等竹料,将其截成长3~5厘米、宽1~1.5厘米的小块(竹叶截成2~3厘米的小片或粉碎均可)。

培养料的配方为:竹片77%、竹叶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尿素0.5%、石灰0.5%。先将竹片和竹叶用澄清的石灰水预湿至湿度约60%~65%,加入尿素后堆放。料堆中层温度将上升至60℃以上,待温度下降至3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此阶段约需7天时间;随后加入石膏粉总量的50%,补足水分至湿度65%,又经过6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剩下的50%石膏粉,调整湿度至65%,再过5天,进行

5

篇四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

被誉为"真菌之花"、"京果之王"的竹荪菌,古时作为贡品,专供宫延御膳,现为我国国宴等高级宴席上的"山珕"名菜。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维生素和多糖物质,食味鲜美,而具有防腐特效。在医药上具有减肥、保健及补益功能,并能防癌治癌。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当创汇商品。

一、栽培原材料准备

二、菇房及栽培容器的消毒处理

菇房可采用一般蘑菇栽培用菇房。床架可以铁架、塑料架或竹木床架。还可采用塑料箱、木箱、花钵等进行箱栽和钵栽。

栽培前,将菇房彻底清扫干净,用0.5%敌百虫液加O.1%多菌灵或0.5%漂白粉液喷洒室。内处,床架用5%石灰水或5%漂白粉搽擦。再用福尔马林熏蒸闭窗门一昼夜,然后打张菇房一周后即可使用。栽培箱、钵用清水洗净后,再用0.5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内外表面,备用。

三、栽培方法

1.压块栽培:是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的方法。特点是出菇早而集中,从而栽培用期也短,但用种量较大。

(1)挖瓶压块:在成都地区挖瓶压块时间可在上半年的4-5月份。将刚长满的竹荪栽培种:从瓶(袋)中挖出,用木框(规格40×40×12cm,即与香菇压块用木框相同。使用前用5%石灰水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过。)做成四周较中部稍薄点的栽培块,每块用种约12瓶。注意不要压得太紧,以免过于损伤菌丝体。

(2)菌丝体愈合:压块成型后,去掉木框,先盖l张消毒干报纸,将菌块放在经消毒后的薄膜上,并包裹好,茵块之间相距4-5cm,置于床架上,保湿培养约15-20天,菌丝体重新愈合。

(3)覆土:待菌丝愈合后,在菌块上面盖l一2cm厚叶的竹叶,继续培养5一10天,菌丝布满叶层80%以上时,及时覆盖泥土2-4cm厚。

(4)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基物、覆土层含水量、菇房内的温度、空气温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等来满足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条件,达到高产稳产。一般地,在覆土后空气相对温度80%,气温16-20℃,光照3-105Lux条件下,约1-2个月(最早的24天左右),后张始现蕾。

①水分管理:覆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一30%。若土壤含水量过大,则菌丝会因徒长大量地爬于土层表面,面在土层中分化形成原基,菌蕾数目少,达不到产高的目的。菇房内空气相对略湿度保持在80%左右。茵蕾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否则,空气量度太低,土层水分易散失;温度太高则易引起杂菌繁殖,尤其是粘菌。浇水时喷头应向上,以避免冲伤上蕾。

②温度控制:遇高温时,通过张起门窗而降低温度,以免热列菇蕾;低温时,要紧闭门窗,有条件的可装上加温装置,提高菇房温度,以防冻死菇蕾。 ③通风换气:每天张起门窗2-3次,每次通风换气10-20分钟,以便新鲜空气进入菇房,供荪苏生长发育需要。

④杂菌和虫鼠害的防治:这项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若已发现菇床上有粘菌(草

生发网菌Ste-monitis her-batica)和鬼伞类(Coprinaceae)杂菌出现,则应及时地除去,并在其发生外周围撒上一层干石灰粉,控制其蔓延。若发现有菇蝇、蜡类、魅脑以及线虫为害时,则应喷敌敌畏药液加以消除,但要注意不要伤害菇蕾。菇房要安装纱窗、纱门,以防老鼠进入菇房,危害竹荪。

2.直播床栽:指将经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拉铺于菇床上,进行播种、覆土的栽培方法。具有出菇面积大、能充分利用菇架大面积栽培,菇房利用率较钵栽有效,但较压块栽培周期长些等特点。

(1)下料与播种:床架上先铺一张大的消毒塑料薄膜,在薄膜底部张上几个小孔,以利多余水分流出。再在其上下料、播种,填铺一层料播一层种,共播三层菌种。尽量使菌种块夹在竹块之间,种料紧密相贴,最上层盖上一薄层竹叶。每平方米以于重计用料20公斤,用种3-4瓶。播种完毕后,浇水,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湿培养。

(2)覆盖:待菌种块复活生长,茵丝基本长满料面时,及时覆盖土壤,覆土层厚度2-4cm。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3)管理:与压块栽培法的管理方法相同。

3.直播箱(钵)栽:利用塑料周围转箱、木箱、花钵等容器,直接下料播种进行栽培的方法。

箱栽时,箱底先铺塑料膜,并留出水小孔,再在底层铺2-3cm厚的小卵石,卵石上铺2cm厚的菜园土,土层上铺菌种,填料播种方法与直接床栽法相同。若规格为15×31×14立方厘米的箱子,可铺料以干重计4公斤确,用种2瓶/箱。钵栽时可不用薄膜。

栽培管理的水分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措施与压块栽培法相同。

4.林间代料栽培:在树林或竹林下,利用竹木加工后的废竹、木屑,农副产物(如甘庶渣、作物秸秆,等进行竹荪栽培。这种方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用工少、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是在广大农村的竹区、林区栽培竹荪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场地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湿润、无白蚁活动的竹林、竹木混交林、阔叶树林、针阔叶树混交林、果园等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场所。选好场地后,清除地上杂草、保持环境卫生,并撒上干石灰粉作消毒处理。为防止外界人畜干扰,在播种后最好在栽培场所周围人为地作上围墙。

(2)播种时间:一般地说,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3)林间栽培方法:一般采用床栽。床宽80-100cm,长度不限,根据我们的实践.最好是每0.5平方米一箱,厢间间隔30-50cm,以增加边际效应和为菌丝蔓延增加出竹芬的范围。用栽培种2-6瓶/平方米。播种采用层播法:即先铺处理过的竹叶、木屑或树枝叶等,再铺一层料,随后撒主层菌种(若为竹专块料,则宜将菌种夹在竹心),然后又再铺一层料,再量一层菌料,如此播3-4层,一般铺料厚15-20cm,播后盖竹叶、木屑等,最后盖土,土层厚4-5cm ,并用清水浇透。根据地势高低情况,可采用相适应的地表栽培和坑栽两种形弯。

①地表栽培:在地势较低、潮湿的场地采用此法。即先在消毒场地上划好厢线,并插竹块标出界限、然后在厢界内铺料、播种、播后用土把厢围封起来。 ②坑栽:当场地蔽荫度不够或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时,宜采用此形弯。先在划好的厢内挖坑,坑深10-15cm,挖好后坑内及周围撤石灰粉消毒,然后采用层播法播种。

(4)竹林栽培方法:在各种竹林里,按每亩180-200个窝计算打窝,在空地

上最好在腐竹头边,挖15-20cm深,长×宽为50×35cm大小的坑,每坑投料计1-1.5公斤,每亩投干料200-300公斤,挖好后就地取一些腐竹叶垫底,然后铺料撒种,如此播2-3层,再盖竹叶,稍踩紧,最上面用挖坑出来的土覆盖;若晴天土壤干燥时,应浇透水(雨后栽培不用浇水)。

一般雨后播种菌丝复活较好,在竹林里栽培时,将菌种夹在蔫泡竹内,则菌丝生长效果好。另外,在竹叶上撒些木屑效果也较好。在竹林内同样可采用床栽法。

由于林间,无论是竹林或树林,特别是老年林,其地下的根交错盘踞,因砍伐或自然死亡等多种原因,使地下埋藏了不少腐根,这些腐根是竹苏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林间播种,菌丝不仅在投料的地方生长,而且同时也蔓延到其他有养料的地方。因此,野外林间空地培竹荪是最经济、最合法的栽培方法。

(5)管理:野外林间栽培竹荪,只要场地选择恰当,一般不需要搭棚可遮荫。土壤湿润也不必浇水。春秋季节若越遇干旱、则需在菇床及竹头、坑边附近适当浇水补充水分。越冬后的菌丝待气温回升后,张始向四州蔓延伸展,形成菌索,约在3-4月份,菌索先端形成小菌蕾,在菌蕾形成时,需经常浇水。此阶段若严重缺水,菌蕾则会因分化不成而死亡,即使形成菌蕾,但也张不了裙;若浇水过多,则菌丝徒长,幼菌蕾到成熟时便全破口,给病菌的侵入以可趁之机,从而是导致菌蕾死亡。一般在雨水较多的6-8月份,是竹苏大量出现撤裙的时候,要注意及时采收。

四、采收

竹荪的商品部分一般指菌裙和菌柄。裙、柄的完整性和颜色的洁白程度直接地影响到竹荪的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采收时期:适应采收期应在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成型期进行。因为张型期的竹荪子实体菌柄伸长到最大高度,菌裙完全张张达到最大粗度,产抱体(菌盖上黑褐色抱子液组织)尚未自容,所以这时采收的竹荪子实体具有很好的形态完整性,菌体洁白。否则,过早地采收,菌裙、菌柄尚未完全伸长展张,干制后个体小,商品价值低;过迟采收,菌裙、菌柄萎缩、倒伏;而且产孢体自溶沿裙柄下流,污染裙、柄,严重地影响到产品的色泽。

2.采摘方法:采摘时,用一只手扶住菌托,另一支手用小刀将将菌托下的菌萦切断,轻轻取出,放入瓷盘和蓝子内。决不要用手扯。因为用手扯会将裙、菌柄很脆嫩,极易折断,采摘时应轻拿轻放。采收后、将菌盖和菌托及时剥掉,保留菌裙菌柄。去掉菌托表面上的泥土,菌盖可在清水中浸洗除掉表面上的抱体,再进行干制。若裙柄已有少量污染,则应及时用清水或干净湿纱布掺净即可。

篇五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PPT-竹荪栽培技术

篇六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玉米地套种竹荪

孙家庄镇石辉坪村致富信息

玉米地里捡出来的财富—

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

信息搜集:秦琴

二00九年九月

玉米地里捡出来的财富—

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

石辉坪村的“石阳双玉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已试种20亩糯玉米,在综合提升玉米产值的同时,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成为我思考的另一个课题:

一、竹荪;竹荪蛋

竹荪,别名:竹参、竹笙、竹菌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蛋即竹荪胚体,由孢子、菌盖、外包被三部分构成,是未出完的竹荪胚胎。外皮为浅棕色,里面部分为黄白色,部分为浅黑色。竹荪蛋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和竹荪的营养价值

是差不多的,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二、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

1、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的主要特征是:

1>、将树枝叶、竹枝叶或秸杆等经晒干,切碎,再加碱浸泡,制得培养料;

2>、在地内种植玉米,玉米的行距90厘米,且密植玉米和疏植玉米间行种植,其中疏植玉米株距为30厘米,密植玉米株距为20厘米,在两行玉米之间靠近密植玉米一侧开挖梯形的畦床,畦床的上底宽为50厘米,下底宽为40厘米,深为40厘米;且畦床上沿与密植玉米的距离为10厘米;

3>、在畦床内上培养料,再播上菌种,再覆土。

2、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使竹荪、玉米、黄豆可同期播种,玉米、黄豆枝杆可为竹荪蛋遮阴保湿,使竹荪得以正常发育生长;竹荪培养料可以改良土壤促使玉米高产丰收;种植竹荪不再单独占用耕地,多种作物协调生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了竹荪栽培成本。

三、投入与产出

在玉米地里套种竹荪每亩投入只要一千元钱左右,竹荪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10斤至12【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斤湿竹荪可以烘成一斤干竹荪,烘干的竹荪要卖五十多元钱一斤,利用玉米地遮荫以后,地下套种竹荪,竹荪每亩产量可以达到100斤以上,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

篇七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张发备

(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农技站353100)

【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要:为有效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从竹荪生产的原料来源、配方,以及田地选择、栽培季节、发酵堆制等方面总结了竹荪的发酵料栽培技术。摘

关键词: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

竹荪是一种食药兼用的优质食用菌,质地脆嫩,口感极佳,营养丰富,具有补肾、清肝、明目、清热、润肺、减肥、降血压、治疗糖尿病等功效。种植竹荪原料广泛,栽培容易,管理简便,成本低、花工少、效益高,是农村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近年来,随着阔叶树木逐年减少,木腐类食用菌生产因原料来源的限制已逐渐退出市场,而龙村乡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毛竹加工的下脚料是竹荪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因此,龙村乡发展竹荪生产,既能实现变废为宝,又能取得经济效益。现将竹荪发酵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原料

栽培竹荪原料来源广泛,竹屑、竹片、木屑(木荷、杉木、松木、柏、楠、樟、山苍子等的木屑不能用)、木片、谷壳、芦苇、豆秆、花生藤、玉米秆等凡是质地较硬,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农

收稿日期:2010-08-31

作者简介:张发备,男,1963年生,农艺师。

副产品下脚料、废弃物皆可作为竹荪栽培的原料。一般选用2~3种原料较好,不要使用单一的原料,而且原料要粗、细搭配,粗料∶细料=3∶7或4∶6,要求培养料松紧适中,既透气又紧实(原料中可掺些竹片等粗料调节松紧度)。原料上畦前要含有充足的水分,用手紧握料团,有小水珠渗出为宜。每667m2大田需原料4000kg左右。原料的配方有多种,龙村乡多采用以下3种配方:①谷壳1000kg、木屑2000kg、竹屑1000kg;②谷壳1000kg、木屑1000kg、竹屑2000kg;③以竹屑4000kg为主,另根据当地情况配些豆秆、谷壳等。各种配方都必须加尿素40~50kg、碳酸钙25kg。2

田地选择

竹荪对栽培田地要求严格。一般要求两年未种过竹荪,水源无污染,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气性能好,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的水田。田地一般须搭设阴棚,但也有不搭阴棚的,一般在竹荪畦旁套种高秆经济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利用作物叶子遮阴,可增加收入。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内选择留3~4条新梢作为主枝培养,以后每次梢套袋时间:在定果后,果实直径5cm以上,留2个培养侧枝。

结果树一般在采果后疏删或短截造成树冠荫蔽的枝条:直立向上的徒长枝、外围突出枝、下垂的着地枝、当年摘果枝、病虫枝、枯弱枝、重叠枝,掌握壮树重剪、弱树宜轻、去密留疏、去弱留壮的原则。

5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避免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防止裂果、日灼,减轻病虫鼠为害,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实外观。

正常年份在5月上旬至下旬。6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锈壁虱、蚜虫、天牛。

病害有黑星病、溃疡病、炭疽病。防治上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每年冬季结合清园,喷1次1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减少来年病虫源。

(责任编辑:杨小萍)【竹荪玉米杆栽培技术】

3

品种选择

竹荪品种有多种,如D1、D2、D42、D89、古优1号等。龙村乡多选用D89品种,该品种菌株菌丝粗壮、产量较高、朵型较大。4

栽培季节选择

竹荪属中温型菌类,当地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为播种期,平原地区2~3月播种,播种后60~80d进入显蕾及子实体生长期。4月下旬即可采收,10中下旬结束,一般可采7批竹荪。龙村乡海拔高、气温低,可适当推迟播种期。5栽培方法5.1

发酵堆制

把原料先堆放于田里,如2月15日播种,则在1月15日进行发酵,1层谷壳、1层木屑、1层竹屑堆制,结合浇水,把尿素、碳酸钙、石膏等调水后于第1次堆制时加入。若有茶树菇的废料,可打碎、晒干掺入。每隔10d翻堆1次,共翻堆3次,含水量以手抓有一点水滴落为准,若有许多水滴落,则可加入一些干料调节,以香菇筒为例,每筒1.8~2.0kg,而竹荪每筒达2.0~2.2kg。堆料结束要闻下有无氨味,若有氨味,则不能播种,待氨味消失后才能播种。5.2田地整理及播种

播种前5d,对场地进行全面撒石灰消毒,并

2

用敌敌畏300~400倍液进行杀虫。每667m用15kg尿素全田撒施,选择南北走向,按畦宽80cm、沟宽30cm为准,在畦面中间撒些有机肥如牛粪、羊粪等。芦苇砍断放基部,再铺上发酵料,料宽为70cm,料厚15cm,每平方米用料20~25kg。铺料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每距13.2~16.5cm用手扒开1小穴,每穴放入竹荪菌种30g左右(蚕豆大

2

小),梅花式播种,每667m用种量600~800袋。放种后用原料盖好、压平,然后把沟位的泥土挖起

熟,菌球很快形成,此时要抓紧搭盖阴棚,即掌握在出菇前15d左右搭阴棚(若已长球还没搭荫棚则会晒死菌球)。阴棚棚高2m,四周及上面覆盖芦苇、芒箕等遮阴物,遮阴度达“七阴三阳、花花。竹荪既怕旱、又怕渍,从种植到采收都要太阳”

保持覆土湿润,夏秋干旱时要经常向畦沟灌跑马水或进行浇喷。当菌蕾长出时,可喷施0.3%尿素水溶液或其他增产剂。6

病虫防治

竹荪生产过程中的病虫防治,应当以防为主,防重于治。认真做好原料发酵和场地消毒,接种后加强菇床的通风。6.1杂菌防治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采收后留下的菌索,培养料常有绿霉、链孢霉、毛霉等,可撒生石灰、多菌灵加以控制。烟灰菌可用0.2%多菌灵+5%福尔马林防治;为防止烟灰菌飞溅,可用纱布浸水后盖于病处,再喷药水,再挖取病处病菌,不能直接喷药。在覆土表面常常也会发生各种杂菌,必须经常查看,一经发现,及时杀灭。6.2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螨类、蚂蚁、蛞蝓(鼻涕虫)、跳虫等。要做好菇场的环境卫生。①铺料前要对田地用石灰或敌敌畏消毒,如果在发菌和养菌期发生螨虫,可用克螨特5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菇床,在出荪阶段,千万不可喷药,以免公害。②蚂蚁用灭蚁药杀灭;蛞蝓可用5%的食盐水喷洒在其出没的地方防治;跳虫,其色灰,比芝麻还小,可用1∶1000的敌敌畏加少量蜂蜜诱杀,长竹荪时可喷1∶100的除虫菊酯杀灭。7采收加工

竹荪播种后,经65~70d,达生理成熟,如果温度、湿度适宜,菌蕾从小逐渐长大,竹荪子实体成熟撒裙都在每天8:00~10:00,采收时要把有毒的菌盖剥离,集中埋地,以免污染环境。采下的竹荪个体质地脆嫩,易折断,要轻手轻放。去除杂物后,整齐摆放于竹篮内,尽快烘烤。一般烘烤4~6h,先高温脱水,温度40~50℃,加大风量,保持3h然后升到60℃左右,保持1h。烘后取出包装,密封存放,及时出售,避免变黄。

(责任编辑:林树文)

作为覆土,覆土要求细碎、厚度为5~6cm。覆土后要使畦宽达80cm,沟宽达30cm。覆土上盖1层稻草,立春前播种的要覆盖薄膜,保温保湿,立春后揭膜。播种后经常察看表盖土干湿情况,太干灌跑马水,水面比畦底略高即可。5.3搭盖阴棚

竹荪菌蕾发生边际效应明显,所以畦面不可太宽。当竹荪菌丝变粗成菌索,说明菌丝生理将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5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