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 祝福语 |

【www.guakaob.com--祝福语】

篇一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靖西绣球的制作方法

    [农广天地]靖西绣球的制作  

  靖西绣球结构独特,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以及祝福语等,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现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本期节目介绍靖西绣球的制作方法。  

  相关资料:

  靖西的绣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工艺,在广西众多的刺绣工艺品中,壮族的绣球是最精美的。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以前的绣球大多为12瓣,现在有的绣球是16瓣,有的是32瓣或更多。做一个绣球要花许多工夫,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图案。她一般在上面任意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就着图案来用丝线绣上去。可以说,每一个绣球的诞生,都刻印上了制作者的感情和喜好。  

  壮族制作绣球的历史悠久,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

  大致意思是说,每逢春节或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壮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举行抛绣球活动,以抛绣球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结为夫妻。现在,绣球成了广西壮乡的吉祥物,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为居民家庭中最漂亮的装饰品。

  绣球文化其源头朦胧而神秘,承载着靖西儿女纯洁、质朴的生活信仰与审美意识。它美好的寓意绵延开去,深深沁入到壮族人民的生命活动之中,形成稻作文化、花婆信仰等多元信仰文化的交融汇通,表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审美内涵。 

  绣球作为壮族男女之间美好情感的独特表达形式,逐渐凝结为壮族联姻、定情的信物符号。所以绣球文化与壮族的婚俗传统之间具有紧密的肉联系。壮族儿女常年定居在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超脱世俗的秀丽山水,为生活在其间的壮族儿女铺展开一片诗情画意的情感生活空间,涵养出壮族儿女敢爱敢恨的真性情。然而这诗意的山水,同时构成了壮族儿女情感沟通的空间限制。山隔水阻的自然条件,诉求一种不同于中原文化的才子佳人的情感表达形式。壮族儿女在山坡上、田野间,以更为舒展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生命的情感诉求。绣球作为壮族姑娘芳心的表征形态,在针线的丝缕中,在抛物运动的轨迹里,一点一滴将壮族儿女的情感牵连成为一段传说。所以绣球已然凝结成为壮族儿女表达情感的独特载体。 

  元、明、清三代到民国岁月,长久的流年里,绣球一直以锦绣之态包蕴五谷生命的种子。其以锦布绣线环抱豆、粟、谷等五谷的种子,一针一线的保护与牵连,表达了对于稻作生命的崇敬。在春天生命萌发的时节,壮族人民选择春节和“三月三”歌节,抛绣球、祝丰收。皇天后土之间优美的抛物线,传送出锦绣包裹的祝福,祝福下一个流年五谷丰登、生命昌盛。红、黄、绿三色交叠拼合,流淌出绣球精美缤纷的色彩世界。红、黄、绿不仅仅是绣球形态的色素构成,更是绣球文化的寓意表达。红色是流淌在历史间的壮族人民的热诚血液,鲜艳、明确,以生机勃勃的态势,喷发对于生命热爱的红色火焰,绽放出壮族儿女主体生命的浓烈与张扬;黄色承载了壮族儿女对土地的虔敬,是手指间朝晖夕阴不变的依恋,是春夏秋冬翻滚不尽的深情;绿色象征滋养了壮族儿女的稻作文化,平和、坚定地呈现出生长的姿态,如青山一般宁静而深沉,涵养了壮族儿女世世代代的生命基因,在春风飞扬的时刻、在秋雨点化的刹那,倾吐生命的诗篇。 

  靖西绣球的制作方法

  靖西绣球的做法极其讲究,不但全部是手工制作,工艺流程也相当严谨精细。 

  第一是做布壳--用浆糊把4层棉布平整地粘在一起,再把各种颜色的绸布粘在底布上,压成平而实的布壳;接着制叶瓣,一般来说,不论大小,靖西绣球的叶瓣都为12瓣一个球。 

  第二,在叶瓣上绣花。这一步最重要,一般是越小的绣球图案越简单,而越大的绣球图案越复杂、生动。相传有“除中间四瓣选材不拘外,其余则要求‘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的说法。对于直径6厘米以下的绣球图案,旧街上每个妇女基本都能自己画。但直径在8厘米以上,如12厘米、20厘米乃至1米、

  第三步是做三角梭形的球瓣瓣体。以前,绣球里面的填充物多用绿豆、粟米、棉花籽或谷壳,能使绣球有一定重量,适宜抛接;同时也隐喻将友谊和爱情的种子抛给对方,或表示爱情像绿豆一样长久常青。不知从何时起,旧州古街的绣球改用旧棉花来填充,后来因为不卫生、易潮,便改为不易吸水的木屑做填充物。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充实后的三角梭形瓣体叶尖对叶尖缝合成圆球,并缀上珠子、丝绸带等小饰物,一个精巧玲珑的绣球就做成了。 

  用绸布或花布制成,直径5~6 cm,内装细沙石,重150 g。球心系着一条长90 cm的绳子。绳子的尾端系着3片长4 cm、宽05 cm的布条,球下部缝上5片长5 cm、宽0.5 cm的布条为球穗,这样就制成了比赛用的绣球。比赛时需备5种不同颜色的绣球各3个。 

  此绣球分两层,第一层用18mm白色珠中珠:起圈五个珠,第二圈六个珠,第三圈变为6、5、6、5、6、5、6、5,第四圈变为每花6个珠,可借鉴葫芦底层做法。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变换花色珠再穿一层,并用银珠做点缀。

篇二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绣球花的养殖方法

 绣球花又叫做八仙花,形似绣球,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其花色多样,耐人欣赏,实乃观赏花卉的珍品。绣球花怕旱怕涝怕冷怕热,喜肥喜湿润,是一种非常“娇贵的花卉”。很多朋友都喜欢养殖绣球花,那么怎样才能养好绣球花?接下来我们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绣球花的养殖方法。

 绣球花简介:

 绣球花又名草绣球、阴绣球,为虎耳草科落叶亚灌木。绣球花原产我国南方,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著名观赏花卉,也是北方地区良好的盆栽花卉。绣球花端庄素雅,花大而美丽,花色富于变化,耐人欣赏,是观赏花木的珍品。

 绣球花原产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北方多作盆栽观赏,是亚热带树种。在云南、广东等地多为常绿性灌木,而到稍寒地区多落叶休眠。绣球花多生长在山谷疏林和溪流坡地,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环境,喜半阴,耐寒性差,北方各地均作盆栽,冬季入室越冬。不耐干旱,忌强光直射。

 绣球花形似绣球,绣球花怕旱怕涝怕冷怕热,喜肥喜湿润,是一种非常“娇贵的花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这种花卉,对于绣球花的养殖方法也是要有技巧的,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绣球花其伞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煞是好看。

  绣球花的养殖方法:

 土壤选择

 早春,可将扦插成活的绣球花小苗移植于盆中。盆栽时宜,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河沙2份、饼肥1份混合成的培 养土,或用堆肥土4份、沙土5份、饼肥1份混匀配制,或用腐叶土6份、沙土(或炉灰渣)3份、饼肥1份的混合土。上盆后浇透水,放在室内养护,5月上旬出室。

 绣球花应每隔1~2年于早春换盆1次,换进新的培养土。换盆时去掉部分陈土和烂根,并结合换盆进行修剪。

 施肥方法

 绣球花喜肥,生育期间,一般每15天左右应施1次稀薄饼肥水。为使盆土经常保持酸性反应,可结合施液肥时加入 0.2%的硫酸亚铁,使其变成矾肥水浇灌。孕蕾期增施1~2次0.5%过磷酸钙浸泡液,可促进花大色艳。

 浇水方法

 绣球花叶片较肥大,需水量较多。春夏要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盛夏高温时要早晚各浇1次水,并注意适当庇荫 ;冬季少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度即可;生长期问浇水要充分,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夏季,更要给以充足的水分。

 5~8月除满足盆土的需水外,每天还需向叶面喷1次水。但绣球花为肉质根,浇水也不可过多,水分过多易造成烂 根。9月份以后天气渐凉,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生长健壮,以利于冬季休眠。

 光照要求

 绣球花喜阴,春季出室后需先放置在半阴环境中养护,盛夏季节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防止叶片发生日灼病。9 月以后光照强度日渐减弱,为促进花芽分化,应将花盆移至光线较多的地方。

 温度要求

 绣球花的生长适温为18~28℃,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条件下6~8周,20℃温度可促进开花,见 花后维持16℃,能延长观花期。但高温使花朵褪色快。

 摘心方法

 当新枝长到10~15厘米左右时即可摘心,促生分枝;待分枝长至8~1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摘心,以利株形端正匀称 。9月以后花芽分化,花谢后及时将枝条短剪,促生新枝,待新枝长至8~10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新枝芽充实, 以利于来年开花。

 以后每年早春3月应从基部剪去病枯枝和纤弱枝,保留3~5个健壮的主枝并短截,每枝留2~3个芽,促发新枝,使之开花繁茂。通过修剪整形,可使树形紧凑、丰满、匀称、花多、朵大、色艳。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 木质化,不易萌发新枝,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虚,影响观赏价值。

 注意事项

(1)绣球花喜酸性土,不耐瘠薄与盐碱土。在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枝叶发黄,适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它的花色因受酸碱度的影响,可由白色变红色,由红色变成青蓝色。

(2)10月上、中旬移入室内,要控制浇水,保持室温在5℃左右,促其休眠。入室前要摘除叶片,以免烂叶。从12 月中旬开始移至向阳处,保持温度15~20℃,促使枝叶生长,翌年4月下旬出室。

(3)在一年生长期中,一般可打顶2次,促进分枝。开花后将老枝保留l~2节剪短,以控制植株高度,并促生新枝 。秋后剪去新梢顶部,使枝条停止生长,以利越冬。

(4)3月扦插的苗,生根后可移入10厘米盆中,6月中旬再定植在16厘米盆中。6月进行第一次摘心。若6月上旬摘 心,8月中旬可形成花芽。5~6月扦插的苗可在7~8月份定植在16厘米的盆中,为促使当年形成花芽,最后一次摘 心需在9月份之前,否则当年不能形成花芽。 

 繁殖方法

 绣球花可用分株法、压条法和扦插法繁殖,而一般多采用扦插法。

 早春扦插,可用一年生还未萌动的枝条作插穗,5~8月扦插可用当年生新枝作插穗。插穗长10厘米左右,具有2~3 个节,扦插基质为素沙或蛭石。早春插后要庇荫保暖,保持一定湿度;5~8月扦插后要进行遮荫保湿,放在庇荫处 ,经常喷水,并保持基质湿润。插后约经30天后即可生根成活,生根后分栽上盆。

 压条繁殖用二年生枝条,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压条时将埋人土中部分刻伤,否则不易发根。埋深2~3厘米,覆土1 厘米,拍压紧实,浇透水,覆盖塑料薄膜,30天后即可生根。待压条露出部分抽生新枝3~4节时,可浇些肥水,促 进生长。第二年春季将其与母株切离,带上土坨移植,当年即可开花。

 分株繁殖宜于早春发芽前进行。分株时倒出植株,从根部分离数株,另行栽植即可。

 绣球花养殖促成栽培的方法

 生长期间,每15~20天施1次以饼肥与硫酸亚铁沤制的矾肥水,也可适量加入复合化肥。春夏秋养护期间要进行遮荫。北方冬季促成栽培,需经40~60天左右5℃左右的低温休眠期,然后才能催花。若要提前花期,必须使植株提早休眠。

 可在9~10月份通过控制肥水、摘除叶片、移入低温处等措施,强迫植株休眠,12月至1月开始进行日光温室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初期温度不宜过高,以13℃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增至16~21℃。同是需要充足的光照,并满足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每日向叶面喷水。当花序伸长时,应稍微降低温度与湿度,每5~7天追施液肥1次,一般15天左右可开花。

  绣球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花卉,其伞形花序如雪球般,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很好看,希望大家看了以上介绍的绣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在家里养殖好绣球花。

篇三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6 绣球 课件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篇四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广西绣球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篇五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中国民间工艺奇葩:广西壮族绣球解说词01.04

跟我一起做广西壮族绣球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出品

壮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约有一千六百多万人。其中约一千三百多万的壮族人民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南宁、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区。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绣球,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壮族民间工艺精品。

广西壮族绣球,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色彩艳丽,充满了民族气息。

壮族绣球以圆形为主,大小不一,大的绣球直径达两米,小的绣球呢只有拇指头大小,很是小巧可爱。圆形绣球最常见的是十二瓣的形状,代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以红、黄、绿为主要底色,十二个球瓣上绣有花鸟虫鱼、龙凤麒麟,中间常常配以吉祥文字等图案,代表着喜庆祥和;球体上用彩色珠串、流苏装饰,工艺精美绝伦,深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

小小绣球寓意深刻,承载着丰厚的壮族文化信息,寄托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在壮族人的心目中它既是爱情、友谊、美的象征,又可以作为儿童玩具,抛接戏耍,同时,它还是壮族人民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哟。

壮族绣球在年复一年的制作中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工序。色彩鲜艳夺目,工艺精致细腻、造型独特优美是它的特点。现在,我们请著名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一级民间工艺艺术师,被称为“中华巧女”的壮族妈妈黄肖琴,为我们演示精美的绣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

先看看制作绣球的主要工具和材料:【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绣球的制作工具主要有:剪刀,绣花针,顶针。

制作原料主要有:旧布,绸布,硬纸壳,木屑,绣花线,彩珠和流苏。

绣球制作的流程要经过几道工序:

1.贴布壳:首先要一些零碎布料修剪整理好,把布一层一层在纸板上粘稳粘牢,再拿到阳光下晒干晒硬,布壳的粘贴一定要一层一层的进行,否则,容

易起皱,影响刺绣效果。

2.贴绸布:底层的布壳做好后,将净色绸布贴在最上面一层,这一层也就是进行刺绣的底色,

3.剪花瓣、绘制图案纹样: 在贴好绸布的布壳上按绣球周长的四分之一长度,宽八分之一剪出花瓣形,共十二个花瓣,然后在花瓣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各式的图案,并用细密的彩色细线刺绣出精美的图案。

4.制作球瓣:把硬纸壳裁成圆形糊上棉布,对折,当中缝上一行线分成两个45度的球瓣,在球瓣内塞入木屑,压实,再缝上绣好的花瓣做球面并过边,就成了球座。球瓣的填充物过去一般用棉子或豆粟,象征着壮家人对五谷丰登的美好年景的渴望,因为这些谷物容易受潮发霉,所以现在一般都用木屑代替了,有的绣球还可以用香料来填充,散发出馥郁的香气。

用同样的方式制作六对球瓣。

5.最后,缝合、装饰:把6个球座即12个球瓣缝成一球,穿上球带,再缀上彩珠和各色流苏即成。

壮族的绣球用料考究,手工细致,刺绣精美,但制作的工序并不复杂,小朋友们也可以在身边就近取材,学着制作一个。下面我们就来跟着一位壮族姐姐,看看怎么样用常见的材料,比较简化的工序,一起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绣球。

首先,我们看一下要准备的材料——薄纸板、剪刀、针、线、红色或者黄色、绿色的布料、珠子、丝线、填充物、各种小贴纸等。

布料可以用妈妈、小朋友穿旧的衣服、或者丝巾、围巾,裁剪后来代替,只要颜色鲜艳漂亮就好了,填充物用碎纸屑、小碎布片、棉絮等充当,如果用薰衣草、玫瑰花等各种干花填充,还能发出宜人的香气呢;彩色的珠子在超市或者小装饰品店是可以买得到的,彩色丝线可以用细毛线,或者将丝绸布料剪成细条,稍微加工就可以成为美丽的装饰物了。

绣球主要由球体、外部装饰物两大部分构成:

(一)球体的制作

我们先做球瓣部分。首先,剪出六个直径一样的圆形的薄纸板,大小可以自定,一般是直径20公分比较合适。然后在上面贴上布料,注意要压平整。把贴好布料的圆形纸板对折两次,在直角处剪掉一个小口,打开,再从中间折痕处下针缝制,缝上一行线,就可以把它分成两个45度的球瓣。

制作和装饰叶瓣:根据圆形纸板的大小,算出圆周长,以球的圆周长的四分之一,宽是圆周长的八分之一,画好线,剪出十二个叶瓣模板。

在纸板、叶瓣模板上贴上软软的布料、压实,剪掉多余的边角。十二片叶瓣可以是一种颜色,如红、黄、绿,也可以是多种颜色。

然后小朋友可以发挥想象了,在叶瓣上用彩笔可以画上可爱的鲜花、小鸟,或者吉祥祝福的文字比如“我爱妈妈”、“一路平安”等为装饰,也可以写上自己名字,作为纪念,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根据描绘的花纹、图案,用漂亮的彩色丝线绣上去,这样就更加精美了。

当然为了方便快捷,也可以直接贴上一些现成小贴纸来做装饰。

制作球座,在上面制作好的球瓣中塞入填充物,压实,再缝上早先剪好的叶瓣,这样一对球瓣就做好了。把六个圆形纸板都按同样方法做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六个这样的球座。

缝合:然后,关键工序来了,就是把球瓣缝合起来,我们把六个球座十二片做好的球瓣组合起来,用粗一点的针、线,开始缝合,把它们连接起来。组合后,一个绣球的球体就这样制作好了。

(二)球体的装饰

接下来,我们还要打扮打扮这个绣球。先看看我们要准备些什么的材料,分别是纸质的金边、流苏、珠串还有彩色的挂绳,这些小东西都可以在外面的文具店或者小饰品店买得到。【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把珠子用细线串起来,接着再制作好看的流苏,流苏可以用剪彩色细线,配上固定物,固定物可以剪小塑料管代替,再用彩色细线绕制而成,然后把它在绣球的底部、两边的合缝的地方缝上。

最后,缝上挂绳,打结系紧。

好了,大功告成,一个漂亮的绣球就这样制作好了!小朋友们可以把精心制作的壮族绣球,当做礼物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同学和其他小朋友,他们一定非常高兴。

当然,小朋友们如果想看到真正的绣球,那么欢迎大家来广西壮乡,看看这里优美的山水风光,看看世界上最精美的壮族绣球。

篇六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绣球教案

课程题目:《壮乡绣球》

教材版本:广西少数民族美术教育

课程类型:(欣赏·应用)

课 时:1课时(40分钟)

授课对象:(八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首先让学生懂得广西绣球的民族特色和功能价值,培养学生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优秀作品的审美能力。

2 知道广西壮族民间美术的成就,使学生贴近自己家乡的本土优秀文化,懂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 通过欣赏美丽的绣球,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绣球的制作构成及其纹样刺绣的寓意。

教学难点:

结合创意设计和材料加工方法,设计,制作美丽的绣球。

教学准备:绣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作情景,激趣导入

1 提问:壮之媒,代表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中的何物?(引出壮家绣球)

绣球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一般由彩绣做成。壮族有抛绣球的习俗,宋、元时代就已有之,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狩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据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所以,每逢三月三歌节,壮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举行抛绣球活动,以抛绣球为媒介,不少男女结为夫妻。

(二)观察绣球,认识绣球的结构美和装饰美:

现在看一下老师手中的绣球,它是有哪几部分构成?

小组学生讨论。

1 .形 (大多为12瓣,也有4瓣或30瓣。12瓣象征一年12个月都幸福平安)

2. 色 (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每瓣球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飞禽走兽图案及祝福语。

3.流苏 (起到一种装饰美的作用)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4 (内填充谷物,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了解绣球的制成过程:

1.浆布制作(木板上均匀涂抹木浆糊,压实,晾干)

2.裁剪叶瓣

3.绘图

4.刺绣

5.缝合成球瓣

6.填充

7.拼缝成绣球

(三)绣球的功能

一、爱情媒介(定情信物)

“歌以传情,球以定情”《电影刘三姐》:

哥接绣球胸前挂,条条线把哥心牵,

金丝绣球鲜又鲜,我俩从此订百年。【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在传统的绣球制作中,信物绣球内包豆栗 壳、棉花籽或者谷物等农作物种,外面绣刺图案,有“爱之花,情之果”的含义,并喻示着“生育兴旺”。

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用品

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的歌圩集会上所开展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人们在茶余饭后常互相抛接以娱乐,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礼物

“2006年北京·广西文化舟”上,来自壮乡的2008个美丽绣球成 为广西人民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真挚祝福。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都会以大型的绣球作为舞台道具 。

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为了展示广西特色也以大型绣球作为装饰。

(四)课堂总结

绣球是壮乡人民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表意形式,其中渗透着壮族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运动绣球还是刺绣绣球都是壮族男女之间传情、定情的信物而实现着自身的文化功能,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壮族的标志物。绣球原本只象征对爱情的美好祝愿,现在也被赋予友谊,吉祥,美丽等更多的文化内涵。

篇七 手工绣球12瓣的做法
绣球花挂件

主要材料

:T型针一条9型针一根羊毛毡适量

制作步骤

第1步:

大致材料如图

团一团羊毛如图,里面颜色不固定,最好是浅色的

然后就戳成一个球

戳成这样

中间用锥子戳个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6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