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可以饲养么

| 自我鉴定 |

【www.guakaob.com--自我鉴定】

篇一 林蛙可以饲养么
包国建林蛙养殖:大棚养林蛙年赚千万

  [理财在线]棚养林蛙年赚千万

  中国林蛙又叫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长白山林蛙因其体格健壮、产油量高、油质好,在我国各地所产的林蛙中,被称为林蛙中的极品,而鉴定长白山林蛙的标志就是它们背上特有的“人”字型花纹。

  林蛙食用被誉为山珍,药用视为宝。其雌性输卵管的干制品称之为“ 林蛙油 ” 名贵药材。林蛙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含蛋白质丰富,公认的保健食品。所以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

  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

  长白山林蛙是两栖动物,到了冬眠期,它们需要待在天然的水流中,靠皮肤呼吸来满足自身的耗氧需求。人工饲养难度很大,但家住山东威海的荣成市的包国建,却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通过林蛙养殖获得了近千万元的收益。在这背后却是一路的艰辛和曲折,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人公和他带来的养殖故事。


  林蛙相关知识:

  林蛙养殖适合于山区但由于山区养蛙回归率低,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同时因为条件所限,他们不能到山区养殖。

  在自然条件下,森林中雨量充沛,草木茂盛,遮荫潮湿,枯枝落叶层厚,昆虫密集,为林蛙栖息繁衍、藏身、觅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将自然状态下的养殖改变为高密度、高产量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必须为林蛙创造—个适其生存的环境。  

  林蛙可以采取高密度全封闭人工养殖。这种养殖方法,优点是不受条件限制、缩短养殖时间、便于管理,但问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是投入大、技术难度大、防疫压力大、经济风险大,另外这种方法养殖的林蛙获得的蛙油的质量也有待进一步确定。

  林蛙养殖成功的要点:

  1、要完全模拟野生自然的生活条件,有水,有三层植被。

  2、有很好的防逃措施。

  3、有严密的防敌措施。

  4、有充足的饵料(黄粉虫)。

  5、有很好的越冬条件。

  以上要点全部解决人工养蛙就会成功的,反之,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就会失败。

  庭院式大棚精养林蛙技术介绍:  
 
  一、修建网棚。根据庭院的大小,确定网棚的面积,一般以宽6米、长20米、棚中间高1.8米、两边高1.3米为宜。棚架用细木棍、柱、竹片、8号铁线搭成。棚上用75-80%的遮阳网覆盖,四周围用尼龙窗纱围护,窗纱上边与遮阳网连结,下边埋入土中。离网棚外50厘米远用石棉瓦再设一道70厘米高的围墙。墙根设电猫,以防鼠、蛇进入,为了进出网棚方便,在网棚横断面纱网上设1.5米长的拉链门,其余三面设0.5平方米的拉链窗数个,以便流通空气及夜间打开引入野外昆虫补充林蛙饲料。网棚四周与中间设多条50厘米宽的步道,以利喂虫、喷水、观察林蛙的活动情况。这种全封闭式网棚,成本低,结实耐用,防敌效果好。建一个100平方米的网棚仅用500多元。每个网棚可养幼蛙5万多只。 

篇二 林蛙可以饲养么
大棚养殖林蛙年赚百万

  [每日农经]三年才上市的林蛙(20121106)

  东北林蛙,也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它的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而蛙油也就是雪蛤,是林蛙的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所以价格也是很贵,据了解,林蛙油每市斤达到1800元,在国际市场近期林蛙油(干品)每公斤最高达500美元。林蛙一般采用野生养殖,时间比较慢,一般要3~5年才能达到成熟,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稀缺,为此很多年前,养殖户已经尝试模拟野生环境来人工养殖,成熟时间提前到2~3年。而近两年,有养殖户养殖的林蛙,一年就上市了,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年上市的林蛙和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有区别吗,为此,我们的记者到养殖基地一探究竟。

  原来这林蛙是采用大棚养殖模式,搬到棚里的林蛙不仅避开了风吹雨淋、衣食无忧,最主要的是大棚里的恒定的温度,林蛙不用再有5~6个月的冬眠期,一年体重就能达到18~20克,个别的可达30克以上,据分析化验证明,一年上市的林蛙与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均无大差别。

  时间上的提速,带来的可以惊人的效益,据了解,很多养殖户改用棚养林蛙,年赚百万元以上。

  联系人:柴秋泉

  联系电话:15943091953

  经销商:老弟,来点蛤蟆。

  记者:咱这有林蛙吗。

  经销商:林蛙,活蛤蟆,全是林蛙。

  记者:这不是蛤蟆?怎么又是林蛙了

  经销商:咱这儿林蛙就叫蛤蟆,蛤蟆就叫林蛙。

  记者:这么回事啊。

  经销商:对对。

  经销商:你看,来点公狗子还是母豹子?

  记者:不是林蛙,怎么狗跟豹子都出来了?

  记者:这里头说道这么多呢。

  经销商:有点蒙圈了是吧?

  记者:还真是。

  经销商:你先慢慢看,有什么需要再招呼我。

  记者:行,我先看着。

  林蛙是它的学名,当地人都叫它蛤蟆,有人还叫它哈士蟆,油哈蟆,雪蛤等,估计听了这些叫法,小孙会更晕。但是林蛙属吉林省重点保护动物,这么大张旗鼓的销售林蛙,这合法吗?

  记者:你看我还预备好了登山的拐杖,再看我周围的环境,没错,我现在就要去爬山,而且爬的还不是别的山,就是长白山。就在这个山里头,就有养林蛙的,我已经联系好了,现在就上山找林蛙去。

  在山上养林蛙?莫不是把养殖场建到了山上,使养殖环境更接近野生状态,可是小孙走了半天,完全看不到一点传统养殖场的影子。

  记者:我想可能应该就是人工垒一些水泥的池子养蛙,但是发现咱们这儿基本上就是野生的环境,这怎么能说是人工养蛙呢?

  场长:我们吉林省长白山林蛙放养,模式就是人养蝌蚪,天养蛙,人所参与的就是蝌蚪的管理和蛙场的管理建设,林蛙变态之后,完全是生活在野生的环境当中。

  记者:所谓咱们养出的蛙,其实基本上跟天然生长的没有什么区别?

  场长:完全是天然生长的。

  原来这是闹了个误会啊,小孙经过调查发现,林蛙养殖户和经销户都是具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另外,这种养林蛙的方式是半人工养殖,就是人工孵化蝌蚪,从蝌蚪变态到幼蛙的一个半月时间里,需要人工喂食。然后天然放养林蛙,这个天然养殖场需要很大,小到100公顷,大到一两千公顷,您说在这莽莽无边的大山中,能找到不起眼的林蛙吗?

  记者:场长 咱这一路走过来,也没见过有这种蛙?

  孙场长:这个林蛙有一个活动规律,中午的时候由于气温高,它基本上都躲在枯枝落叶下,树丛下面,隐秘起来,咱们得认真找一找。

  这满山的枯枝落叶,还有烂树根,看起来实在苍凉,这样的环境,适合林蛙的生长吗?

  场长:林蛙养殖必须这种环境,上面有乔木层、中间有灌木层,下面有草本植物层,再往下还有枯枝落叶层,这是林蛙生存必须的四个层次,就能保持湿度,水分不至于被阳光蒸发掉,因为低于75%生存不了。

  林蛙体表有一层黏液,为了保持身体湿度,经常隐藏于避光的地方,看来,找到林蛙还真要费些功夫。

  场长:掀开看 看到了吗?

  记者:这个是

  场长:一只、二只、三只、四只。跑了。抓 抓 看小孙会抓林蛙吗

  记者:这么多。

  记者:尤其这一只,刚才你要不指着它,我都发现不了。

  场长:对,因为土是黑色的,它的背就是黑色的,保护色。

  这种保护色可以有效避过天敌,那么威胁林蛙生命的天敌都有哪些呢?

  男1:林蛙的天敌太多了,最主要是鼠,各种鼠对他的危害最大,据说一只老鼠一年能咬死200只林蛙。

  记者:这么多。

  男1:鸟、蛇,凡是食肉的动物都是他的天敌。

  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自然多。林子大了,人工看护是看不过来的,那总该投放点吃的给林蛙吧?

  场长:它吃虫,在长白山区有50多种的昆虫和小软体动物供它食用。它的眼睛是近视,不活动的东西它看不到,虫只要一活动它就能看到,几乎无选择的。

  记者:林蛙被称为森林的卫士,这一林蛙,一年大概就能吃掉三万只的虫子,这个重量能有一斤左右,这么多林蛙给撒到林子里面,无形当中对森林就是一种保护了。

  这些“森林卫士”每年也只能在山上值班四五个月,因为进入十月份,天气转凉,它们就要下山猫冬了。

  记者:林蛙从山上下来之后,就要进到这个水里,那你可能说我怎么没看见啊,你别着急,马上我就有办法让你看见这个林蛙。

  记者:你要想看见林蛙,要往这里瞅,您好。

  张朝亮:您好

  记者:咱们的林蛙都在这里吗?对,这不就是个地笼吗?

  张朝亮:对。它是一种捕林蛙的方式之一。

  记者:是怎么起的作用?

  张朝亮:它就从这个窟窿进去,两边都有窟窿,从哪边走都要进到笼子里边,一进到这里以后,它是戗岔的出不来,然后它就在里头来回一串,串到头,就到这了。

  记者:估摸着有多少斤?

  张朝亮:这个能有五六斤。

  进入地笼里的林蛙,就如瓮中之鳖,抓起来容易多了。当地人称公蛙为公狗子,母蛙为母豹子。两者是怎么区分的呢?

  男1:公蛙显著特点他的前爪很粗、很短,像大手指头似的,你看有这么一个黑疙瘩,我们管它叫婚垫,它交配,抱住母蛙的时候就不滑,你看母蛙就没有。母蛙的前肢比较细,最主要的特点,你看下面的两个颜色差别非常大,你看母蛙的这两只都很深,它发白。这个蛙最重要的特征,两边的肚子有点发绿,也就是说长白山林蛙和其他的蛙最明显的差别的地方。

  这捕上来的林蛙有大有小的,怎么才算达到商品蛙的标准呢?

  张朝亮:只有三年以上的才能作为商品蛙,你像这一只这就是三年以上的。

  记者:这是一年的?

  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今年蝌蚪变成的?

  经营者:对。

  记者:这是第二年?

  经营者:对。

  记者:然后这是三年长这么大?

  经营者:对。

  记者:那这个三年的体重能达到多少克?

  张朝亮:三年一般达到30~35克左右。

  林蛙从蝌蚪变态成幼蛙,再到商品蛙,需要三年才行。不够标准的放回到水里冬眠,来年开春继续上山觅食。这来来回回的折腾,加上自然天敌的威胁,不会有什么损失吗?

  记者: 100只一龄蛙等到秋天下山的时候也就剩下20只左右了,剩下的20只到了第二年上山然后再回来,到了秋天的时候,按照这个比率,这20只最后只剩下三四只,到了第三年能够收获这个商品蛙,所以林蛙的珍贵程度,从数量的递减上也就可见一般了。

  半人工养殖的林蛙回归率只有3%左右。所以养殖户不会局限于地笼这一种捕捉方式。

  记者:吓我一跳,大晚上突然开这么的亮灯真有点不适应,其实要说有我这么一直手电就足够了,你说这大晚上在这溜达什么呢?你往这瞧,你看见这个了吗?用木棍和塑料薄膜围成一个网,在当地叫做趟子。

  趟子捕捉法,比较适合寻不到水源的林蛙,趟子边挖几个陷阱,林蛙沿趟子走的时候,掉进陷阱,任凭天大的本事也出不来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彻底的捕捉方式呢?

  张朝亮:把这个池塘的水都放掉,下成网,水顺着河流走的时候,网就把蛙 顺水一走截住了。

  记者: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养殖户:今年我们承包1000公顷,今年母蛙大概在3000斤左右。

  公蛙在5000斤左右。

  这样算来,按公蛙15元一斤,母蛙130元一斤的价格销售,承包1000公顷林地,销售额就达到了40多万元。那么两者的收购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又是怎么消费呢?

  养殖户:公蛙几乎都上餐桌了,母蛙有20%上餐桌,80%都扒油了。

  记者:扒油,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我是一知半解,得了,你接着往下看,看这个扒油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林蛙的收购价格之所以比公林蛙高,原因在于母蛙有林蛙油,所谓扒油也就是人工采集蛙油。

  记者:咱们收上来的林蛙要把它挂起来,一般要风干进行七天左右,这样林蛙才能够完全干透,干透之后咱们就可以取所谓的林蛙油,林蛙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咱们还得把它弄出来看看,所谓林蛙油就是油吗?

  男1:是蛤蟆的输卵管。

  记者:不是咱们平时说得脂肪?

  男1:对。

  记者:平时咱们怎么取?

  男1:多数掰腿 掰腿就可以。

  记者:干了以后比较完整了。

  男1:对。

  记者:这一块都是。

  记者:像一个蛤蟆掏出能有多少?

  男1:得有三克左右。

  记者:按照这个来算一斤蛤蟆油大概得

  男1:用一百五六十个。

  记者:现在像一斤干透的林蛙油价格在多少钱?

  男1:价格现在一斤在2000元左右。

  这价格还真不是一般的贵,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营养呢?

  专家:林蛙油是首载于《本草纲目》,文献中记载林蛙具有补虚劳伤,利水消肿,优于产妇,林蛙油作为药材,它是一个补药,而且是补阴之品,是补肾阴不足、肺阴不足。从现在医学来说,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此外他还能降血脂,这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人体有益的。

  正是认识到林蛙油的营养价值,林蛙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大,但是市场上,真假林蛙油鱼龙混杂,作为消费者该如何识别呢?

  专家:正品林蛙最大的特点是成块状,他会自然形成摇窝状,这是最大的鉴别点。目前市场上的混乱品这种我们叫小油,是黑龙江的林蛙油,由于黑龙江林蛙个头比较小,产的油比较小,青蛙油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由于青蛙的大小和林蛙比较接近,特别是当破损之后,鉴定有一定难度。大家购买的时候最好选用块状的。大蟾蜍的输卵管,这个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由于个头比较大,整个的块状也相对要大一些。

  进行鉴别的时候,我们除了从性状上进行鉴别,大家也可以泡发以后进行鉴别,我们看到,正品林蛙泡完以后明显成絮状、团块,很疏松,颜色比较洁白,这是正品林蛙,所以大家在购买林蛙油的时候,可以先少量购买回家泡发试一下。

  看来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不难买到货真价实的林蛙油,那么林蛙油该如何食用呢?

  厨师长:头一天晚上把雪哈稍微挑一下,搁凉水泡24小时,基本上能蓬松开了。

  咱们做的是木瓜清汤雪蛤,先烧开水,把冰糖下锅里,把冰糖煮化,然后冰糖熬化以后,把雪蛤往锅里一放就行了,你需要多少就放多少雪蛤。

  记者:一般煮这个雪蛤要多长时间

  厨师:下完雪蛤,沸腾就好。

  能吃到林蛙油,不仅动脑还要动手,相比较而言,当地人更喜欢省事的食用方法,那就是洗洗就下锅的酱焖林蛙,不仅简单,而且营养不输林蛙油。

  消费者1.一吃到嘴里头,鲜香的感觉。

  消费者2. 尤其女士非常愿意吃林蛙,针对女士来说,美容养颜效果非常好

  消费者3.把内脏剔除,然后就可以吃了,因为这个是林蛙的油,整只林蛙进去,放到嘴里,最后出来的就是林蛙的骨头。

  因为当地人对鲜食林蛙的热衷,销售林蛙的店铺很多,而且只要温度保持在零上1摄氏度左右,林蛙可以卖半年之久,即便存上很多,也不愁卖不掉。

  经销商:现在是刚下来,活的林蛙卖得好,一般个人买点吃的,公的一天能卖七八十斤,母的能卖五六十斤,价格公林蛙卖20元钱一斤,母林蛙卖150~160元一斤。

  这种半人工养殖方式,使林蛙更接近野生状态,随着林蛙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及制药等各个领域。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到林蛙养殖的大军。

  孙站长:现在我们省适合养林蛙的自然沟壑大约有一万多条,应该说从事养殖林蛙的人员大约有1.4万多人。最近这几年连续建立了几十个优质的生产示范园区,建立了几十个种蛙生产示范基地,正在培育优质长白山林蛙品种,我们的林蛙油已经销往沿海城市,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

  经销商:又回来了,兄弟。

  记者:回来了。看林蛙,我得挑一点。

  经销商:会挑了。

  记者:这回不蒙圈了,这里面不错,给我两点这个。

  经销商:这里真不错,要多少?

  记者:给我来二斤。

  经销商:好了,

  记者:你看,这回不光我不蒙了,相信看完今天的节目,你到买林蛙的时候也明白了。

篇三 林蛙可以饲养么
林蛙养殖技术(新)

篇四 林蛙可以饲养么
林蛙养殖技术,林蛙养殖方法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是怎样交配的

林蛙的抱对仅仅是交配的一种形式。林蛙没有外生殖器,雄蛙前肢的拇指基部,有棕黑色的隆肿突起,称为婚瘤,为抱对之用。抱对时,婚瘤紧紧抱住雌蛙腋部,刺激雌蛙引起排卵,这时雄蛙排精,精、卵在体外水中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林蛙的越冬、产卵、孵化、变态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没有水源就没有林蛙。野生林蛙活动场内必须有水源或常年流水的河流,可大可小,水量适宜,一般宽l~3米,水深20~50厘米,流量在0.05立方米/秒,pH值中性,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即可。在河流较深并且冬季冻不绝底的地方,林蛙即可自然越冬。河流流速缓的浅滩,或自然水泡、水坑等浅水处是林蛙产卵、孵化、变态的地方。变态后的林蛙以河流为中心,在其周围林下活动。

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而在陆地生长阶段,年降雨量平均在600~1300毫米,平均气温在3.5~4℃,夏季林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地表温度不能超过32℃,土壤表面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最佳。

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小步甲等。在陆地上的蛙,主要捕食森林内的昆虫、软体动物、环形动物等,如叶蝉、蜡蝉、蝗虫、蟋蟀、蝼蛄、金龟子、鳞翅类、蝇蚊、蚯蚓等。

林蛙的天敌有哪些

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很多,解决不好天敌问题,不仅会影响蛙产量,甚至可能导致养蛙失败。繁殖期的天敌主要有以食成蛙的鸟类,其中鸦科以乌鸦和喜鹊的危害最大,鼠类之中的大家鼠、黑线姬鼠都能捕食成蛙。食蛙卵的天敌有剑水蚤等。蝌蚪期的天敌主要有野鸭、鸳鸯、家鸭等鸟(禽)类,各种鱼类,水栖昆虫类等。森林生活期天敌主要有鸟类、蛙类、蛇类、鼠类、兽类等。冬眠期天敌主要有鼠类,在水中活动的水獭等。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养蛙则是把林蛙圈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不同程度的高密度仿生态饲养,食物来源全部或部分靠人工饲喂动物蛋白饵料。分半封闭、全封闭等多种方式。有很多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这种养殖模式,偶有成功的典型,但在技术上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暂不到全面推广阶段,但笔者会对集约式养殖方法作些简单介绍。

林蛙产卵前要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用量标准按池面积计算,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漂白粉每8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用过生石灰7~10天后,漂白粉3~5天后才能注水使用。四是向池中及时注水,以利于池水自我净化,再经过日晒,自然增加水温。为减少病害,在综合饲养池用完以后,一定要将其中的水排放干净,做到池干露底,接受太阳的曝晒,然后再经过冬季的冷冻,就能消灭许多病原微生物。

为什么要给林蛙创造临时栖息场所

所谓临时栖息场所是指林蛙由陆地到水中,或由水中到陆地过渡过程中的临时性场所,这种环境对林蛙的生存很有必要,弄不好会造成幼蛙或成蛙的大批死亡。林蛙入池越冬与温度有关,如果气温高于0℃时,已到水边的林蛙不会入水,这时就需要一个临时性的栖息场所;产卵后的林蛙不能直接上山觅食,需要休息10天左右,以恢复体力,这时也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变态后的幼蛙体质差,适应能力低,这时更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去光泽。遇火易燃,离火自熄,燃烧时发泡,并有噼啪响声,无烟,有焦糊气,不刺鼻。

(2)显微法。本品加碘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金黄色。腺体细胞肥大,呈长椭圆形,排列整齐,细胞壁明显,并且凸起,靠腺体内腔一侧较窄,细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间偏向腺体内腔一侧;腺体底部较宽,上端较窄,呈圆锥形;腺体开口呈

心脏形内凹,腺体内较宽,布满细小纹理。

(3)理化法。①荧光法:A、取未经破碎的本品少量,置紫外灯下(365nm)观察,显棕色荧光,筋膜黄色荧光。B、取本品0.1克,加入3毫升50%乙醇浸渍12~24小时,取上清液滴于白色瓷板上,置紫外灯下(254nm)观察,在浸出液pH值为6时,呈明显的蓝白色荧光。②蛋白质、氨基酸反应:取样品l克,于45℃烘干磨碎,过60目筛。加15毫升蒸馏水浸泡12小时后过滤,取滤液2.5毫升,双缩尿反应为深紫红色,茚三酮反应为深蓝紫色。③薄层层析:取供试品20毫克,用滤纸包紧,置10毫升具塞试管中,加5毫升氯仿于室温下浸泡24小时。取出滤纸包,将氯仿液浓缩至0.2毫升供点样用。取硅胶G板,点样量为10微升,以苯-乙醚-甲醇(10:5:0.8)为展开剂,展距9厘米,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冰醋酸-浓硫酸(1:100:2),然后置90℃烘干箱中加温10分钟,即显3个斑点,其中紫灰色和紫色斑点各一个。

林蛙可以集约式养殖吗?

近几年,可供人工封沟养蛙的自然沟壑基本都利用起来了,扩大生产规模受到了资源条件的限制,这时人们就想到了集约式养殖,即人工条件下的高密度仿生养殖。无论采取哪种养殖技术,林蛙的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和变态期间的管理技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实践中人们创造出了许多办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

集约式养殖林蛙分几种模式?

集约式养殖方法尽管很多,但总体上可分为“围栏养殖”和“全封闭养殖”两种模式。“围栏养殖”是在室外通过对庭院、草甸、山丘等地加以改造,营造出适宜林蛙陆地生长的自然环境的一种养殖方法;“全封闭养殖”是在室内或棚内人工模拟自然环境的一种养殖方法,这种方法的环境条件全部由人为控制,饵料全部由人工供给,养殖密度更大。“全封闭养殖”占地虽小,但技术难把握。

模拟林蛙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哪些?

集约养殖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模拟程度。无论怎样养,都不能违背林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性。理论上林蛙陆地生活的最适温度是23℃,相对湿度在75%~90%。林蛙的皮肤有呼吸功能,20%~30%的气体交换是靠皮肤来完成的,干燥会使皮肤丧失呼吸功能,所以温度、湿度、光照、食物、地上隐蔽物等这些条件都能得到满足的地方才是林蛙的理想栖息地。在长白山区,这类环境主要在山北坡的林下,有地上隐蔽物,有昆虫孳生,温暖潮湿,离水源较近的地方。

“围栏养殖”林蛙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围栏养殖”林蛙用地少、便于管理,但若使幼蛙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准备:

⑴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养殖成功的关键是营造郁闭度合理、多层次植被和相对湿度适宜的小气候。

⑵消毒。在幼蛙进入养殖场前,一定要将养殖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前将场地翻一遍,每平方米洒100克生石灰,7~10天后使用,或按每4平方米泼洒50克漂白粉水溶液,3~5天后使用。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后也要定期消毒、杀菌,减少疾病发生。

⑶饵料供应。由于养殖密度高,自然采食不能满足林蛙生长需要,所以要准备多种充足的饵料,定时投喂。

⑷防天敌。最主要的天敌是鼠类,要通过设电猫、挖沟等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减少鼠害造成的损失。

“围栏养殖”林蛙的防护围栏怎样建立? “围栏养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养蛙场周围全部封闭起来,以防止天敌进入和林蛙逃逸。

首先要在养殖场的周围挖一条深30厘米的陡沟,作为防护沟,沟外修筑结实的土埂,土埂上钉上木桩,将木桩用横杆连结,作围栏的固定物,最后在木桩间固定上塑料布,下部埋入土中30厘米,防止林蛙钻出和打洞逃逸,地面塑料布高60厘米,要向内倾斜。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修筑砖石结构的墙作为永久性围栏。墙高

1.2~1.5米,内侧用水泥抹光,以防林蛙爬墙逃逸,墙头要砌出向下倾斜的宽15~20厘米的墙头檐,用以防止林蛙攀爬,也可以用石棉瓦作围栏。注意围栏不可用铁丝网或者尼龙网修建,因为林蛙可以攀着铁丝网或者尼龙网爬过逃跑。 林蛙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

《CCTV7农业养殖正版光盘——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在我国的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东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也有人工林蛙的养殖。人工孵育和人工圈养技术也成熟起来。本片向您介绍圈养林蛙新技术: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蛙圈的选址与设施的修建、饲养前的准备工作、种蛙的配对与产卵、受精卵的孵化

管理、蝌蚪期的饲养管理、上岸前的准备工作、幼蛙的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越冬的管理措施、卫生消毒制度与疾病防治措施。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原为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素。本片向您介绍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特性、黄粉虫的养殖条件、黄粉虫的饲养管理、黄粉虫的疾病防治。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蝇蛆的养殖技术》蝇蛆就是苍蝇的幼虫.蝇蛆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是经济动物最佳的饲料之一.如果您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不知如何处理时,那就养殖蝇蛆吧!养殖蝇蛆即可以提高饲养动物,水产品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的动物蛋白饲料。

《CCTV7农业出版社正版光盘——蚯蚓的养殖技术》蚯蚓全身都是宝,蚯蚓不仅有松土、产粪、肥田的效果,还是养殖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饲料来源,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同时蚯蚓粪还是一种高效优质有机肥,富含多种氨基酸。另外,蚯蚓还具有改良土壤,净化环境,处理垃圾等功能。人工养殖蚯蚓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养殖项目,具有越来越宽广的市场前景。本片就向您介绍:蚯蚓的生物

篇五 林蛙可以饲养么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称“田鸡油”,是名贵的滋补强壮品。中国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仅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蛙油及林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是供不应求,倍受客商青睐。

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人工养殖林蛙是致富于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产业,大有发展前途。

一、封沟养蛙

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陆栖生活。冬季水下越冬。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

(一)地形、地势

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如果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

(二)森林

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水源

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二、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选择

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到变为幼蛙,都要在繁殖场里完成。繁殖场应设在整个养蛙场的中心地带。选择地势平坦、面积大、向阳的地方集中修建,繁殖场要求距河流较近,可以引河水自流灌溉。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粘土壤为宜。繁殖场宜集中不宜分散,为了方便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场,也可建立几个繁殖场,分段饲养,做到就近繁殖,就近放养。繁殖场距放养场最好在2000米之内,以免远距离运输,造成蝌蚪死亡。

(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主要是由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四种池子组成。前三种池子应集中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场内合理分布,气温较低的地区还应建有晒水池。

1、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繁殖场,方便管理,经过试验,这三种池子可统一按饲养池标准修建。每个池子为20—40平方米的长方形,深度为0.5米左右,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左右,整个池埂呈梯形为宜。池内修建一个上口50厘米、深0.3厘米左右的安全坑防止池内断水,蝌蚪死亡,池子应成排成列修建,两列水池之间要修建主水渠。每个池子都应具有对角出、入水口和同侧出、入水口,以便根据不同生产时期采取不同灌水方法。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可用淤泥灌缝,严重的可采取池底覆盖塑料膜的方法保水,然后在池底表层铺垫砂石,防止池底污泥污染卵团。在一些气温

【林蛙可以饲养么】

较低的地区,应在繁殖场的上游修建一个或几个晒水池,使河水先经过晒水池提高温度后再注入繁殖池中。晒水池也根据地势修建,水深度在0.3—0.4米,面积根据条件宜大宜小,以能够充足供应繁殖池用水即可。

2、变态池

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整个池形呈锅底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林蛙可以饲养么】【林蛙可以饲养么】

三、繁殖技术

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

(一)种卵及种蛙

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买。

1、种卵的采集与运输,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农民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性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因为林蛙产卵高峰期在早上5—8点,因此捞取蛙卵的最佳时间在早上6—11点。种卵的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2、种蛙的采集、运输与选择

(1)春季采集。林蛙一般在每年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出河,四月中旬到四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2)秋季采集。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的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3)收买。目前许多养蛙户采取收买种卵、种蛙的方法,此法是解诀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但应注意春季收买种蛙时要掌握好时间,排卵后的雌蛙,准备翌年产卵,因回捕率低,所以成效不大。

(4)种蛙的运输。不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必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5)种蛙的挑选。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林蛙可以饲养么】

(二)产卵方法

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产卵的方法可用笼式产卵法和圈式产卵法。

1、笼式产卵法。用细铁丝或枝条编成笼子,将好的种蛙按雌雄厚1:1比例放入其中,然后把笼子放到产卵池中,适当调节水的深度使笼内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产卵笼应放在静水区,远离出水口和入水口,种蛙配对后,在水温10℃左右时,7—8个小时便可产卵。要注意准确掌握时间,及时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并把产卵后的种蛙取出送往休眠场。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选择中上游的几个池子做为产卵池。

2、圈式产卵法。在产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住。塑料膜或铁丝网高1—1.5米,向内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内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压实。按雌雄1:1比例投放种蛙,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对为【林蛙可以饲养么】

宜。为了提高配对速度,可再加入10—20%左右的雄蛙,产卵后也应及时移送卵团和种蛙,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将整个繁殖场围起来,便于管理,极其方便可行。

(三)孵化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自然孵化法比较好。自然孵化是蛙卵依靠自然水温孵化、与天然野生蛙孵化方法基本相似,即:将卵按每平方米15团的数量放在孵化中,任其自然孵化、生长。孵化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孵化时,要将卵团放在浅水区,待卵团膨胀后再移到深水区,如果直接放到深水区,由于卵团未膨胀,浮力小易沉底,受污染,加上深水区水温低,孵化速度慢,蛙卵易损废。二是在孵化初期要采取同侧入水,出水和封闭(半封闭)式灌水法,以保持水面的稳定和水的温度。池内水深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夜间因气温较低要覆盖。三是要注意防止卵团被污泥污染。以蒿秸、枝条等在池面上搭成小方格,将卵团控制在一定的区域,避免漂浮到池边被污染。四是要注意防止天敌侵害,要及时驱逐家禽,特别是家鸭和青蛙等天敌。五是孵化期注意保持环境宁静,避免振动池埂,不可搅动孵化池内的蓄水。六是孵化期水温应控制在10—15℃左右,经专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水温雌蛙比例可提高20—30%。

(四)饲养方法

蝌蚪的饲养是直接关系到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幼蛙的质量。

(一)铒料的种类及加工。铒料分精料和粗料。精料主要是玉米粉、豆饼粉、麦麸等,粗料主要是各种植物的嫩茎叶,如:蒲公英、蒿草等(有毒的除外)。精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把玉米粉、豆饼、麦麸按3:1:1比例,适当加工入少量鱼粉,均匀混合,加水煮成糊状,冷却后饲喂。粗料加工过程主要是将嫩茎叶加工成2—3厘米的小段,然后煮熟冷却备用。

(二)饵料的投放。将煮熟、冷却后的饲料,投放在边缘的浅水区,以便于蝌蚪采食。投放方法:用一米长左右的蒿杆枝条等,把饵料粘在其上,投放到水中,让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两头架起固定,既有利于蝌蚪均匀采食,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污染水质。也可用宽2厘米、厚1厘米、长1米左右的窄木条,效果更佳。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确定:蝌蚪初期,大约一周左右可以不喂饵料;7—10日龄左右,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即可;10—25日龄上、下午各投放一次;25—35天左右,食量大,到高峰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投一次。饵料量目前尚无明确标准,可按蝌蚪数量适量投喂,以每次投喂稍有剩余为标准,在35日龄左右,每万只蝌蚪食量可达到2—3公斤。蝌蚪到40日龄进入变态期,已基本停止进食,因为蝌蚪发育快慢不一,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灵活运用饲喂方式及饲喂养,以免饵料不足或过剩。

另外用取油后的林蛙副产品(肢体)磨碎加工是一种极好的饲料。饲喂方法:将加工好的饲料粉配合少量的玉米粉和青菜按上述方法投喂即可。

(三)灌水技术

蝌蚪期必须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水量,因此正确地掌握灌水技术是蝌蚪饲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蝌蚪初期,气温较低,需氧量少,因此水流应通过晒水池,主水渠,然后在池子同侧进水、出水保证水的温度和池内水的相对稳定。在夜间或阴天要加大灌水量,使水深达到50厘米左右,起到保温、防止结冰的作用。到蝌蚪生长后期(30日龄以后),气温渐高,蝌蚪耗氧量增加,所以应采取对角线式灌水法,加大灌水量,增加换水速度,既能降低温度,又能保持水质清洁,提高含氧量。

四、放养技术

蝌蚪变态后要在养殖场内均匀分散,防止幼蛙上岸后局部密度过大,造成幼蛙大量死亡。因此,在蝌蚪40日龄时要进行人工疏散到变态池中,密度为每平方米变态池5000个左右,每公顷养殖场可投放蝌蚪5万只左右。蝌蚪疏散到变态池后,应注意看管,防止被山洪冲毁,严防天敌危害,同时需要继续饲喂少量饵料,保证水量充足,保持水质清洁;气温低的地方可清理周围庶光树枝,增加光照。或用塑料膜铺底的办法提高水温。

五、越冬技术

人工养殖的林蛙与天然林蛙一样,基本上是水下越冬。因为人工养蛙数量远远超过了野生林蛙数量,所以河流的自然情况不能完全适应养殖林蛙的需要,需要人工修建林蛙越冬场所。一是整理天然河道,在自然的河道深水区,要适当加深、加宽、扩大,河流分岔多的需要进行修整合并,使河流集中,水量充足,使林蛙安全越冬。有的深水区自然隐蔽物较少,需要加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二是林蛙集中分布的范围,在河床的一侧修建小型水库,蓄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同样投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供林蛙越冬。人工水库越冬可采取散放法,让林蛙自由寻找越冬地点。也可用笼装法,在笼内装一些草把之类的作为隐蔽物,然后将林蛙装入,放到越冬池中。

林蛙在水库中越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检查越冬河流的水量变化,特别是翌年1—2月份,水量小,要经常检查避免有冻干断水的河段,使林蛙冻死。二是有些水库属死水区,要经常打通气孔,保证林蛙的需氧量。三是注意防止黄鼬、鼠类等天敌危害。

六、捞捕技术

每年秋季林蛙体大肥胖、蛙油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成集群性下山入河,是回捕林蛙的最佳时期。 人工养殖林蛙的捕捉方法,目前主要用塑料膜拦截法和瓮子捕捉法。这两种方法,回捕率高,对林蛙的伤害小,且捕捞简单,成本低,此外还可采用翻石法、网捞法、草把诱捕法等方法进行捕捉。

(一)塑料膜拦截法是指在林蛙下山的路线上设塑料膜围墙拦截捕捉的方法。在选好的森林边缘,用塑料膜围高1.5米,向内(林蛙下山一面)倾斜45—60°角的围墙,下端用土压实,在围墙内清理0.5—1米宽的平道上深挖50厘米的沟道,9月中旬到10月初的阴雨天气里,在沟道里便可捕捉到大量林蛙。

(二)瓮子法就是用柳条、榆树条等编成的鱼坞子形状的笼子,要比鱼坞子稍大些,在每年的8月末就应在坡度大,流速快的地方修建倒八字形的瓮子口,9月中旬把瓮子安装好,可捉到大量的林蛙。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尽量避免损伤林蛙,并做认真挑选,选留一定量的种蛙单独贮存。未成龄幼蛙应迅速送到越冬场,成龄商品蛙应尽快出售。

大棚生态综合孵化半封闭养蛙法

此法适合山区养殖。选择两山夹一沟,有水源、树木、植被和昆虫多的自然条件为养蛙场所,采用120—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进行人工孵化和幼蛙饲养,夏季在山林中进行区域放养,秋季收回,放入水库中越冬。由于大棚保温、防雨、人为调水、调温、喂食、无天敌,可使幼蛙孵化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野生的孵化只有50%左右;幼蛙比野生放散养的提前近两个月上岸。由于前期用繁殖昆虫人工喂养,幼蛙生长快,进入森林生活时,捕食和跳跃防天敌能力强。采用半驯化饲养后的林蛙,具有条件反射习性,于秋季气温低时回到驯养地点,回捕率一般高达38%以上,最高达46%,比野生的提高了30—38%,且生产周期由散养3年缩短到2年出栏。此法具有投资少(3000元可养10万只以上)、养殖量大(120平方米大棚年繁殖幼蛙30—50万只)、回捕率高、效益好等特点。

大棚立体综合生态全封闭养殖法

此法适合于庭院、郊区、农田、大棚、果园、荒山等有水源的地方养殖。采用塑料大棚孵化蝌蚪,小区域夏季圈养幼蛙,秋季捕回,利用温室、大棚打破幼蛙冬眠,投放人工繁殖的昆虫,快速育肥饲养的办法。其特点是集中饲养管理,天敌少、损失回收率高见效快,一所即可出栏。利用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葡萄、蔬菜、林蛙、昆虫等综合生态立体种养,可养5万只成蛙,年收10万以上。

室内高密度快速精养法

此法适合于大部分地区家庭楼内、平房及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先在室内小棚或室外塑料大棚进行种蛙配对、产卵、孵化,饲养上岸幼蛙。再利用仿生学原理,在室内用立体三层笼箱、投放人工繁育昆虫饲料,采用恒温快速育肥、高密度精养的办法,每平方米可养殖幼蛙500只,青年蛙300只,商品蛙150只。幼蛙饲养4—6个月即可出栏,一年四季均可养殖,每年可养三批幼蛙。立体养殖100平方米,只需1人管理,4—6个月可获纯利1.5—2.2万元。此法不受条件、气候的局限,投资可多可少,规模不限,易管理,见效快,成活率高达85%,收获率100%,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2005-08-16 10:49:40

版权所有:吉林白山八道江区科技局

系统制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

篇六 林蛙可以饲养么
养殖林蛙的养蛙圈的建设的经验

篇七 林蛙可以饲养么
林蛙养殖过程中如何控制公蛙和母蛙的比例

林蛙养殖没有完全的人工,一般都是培养出小林蛙以后再放回林子里。以前的科学家研究证明,林蛙受精卵没有性别,它是在蝌蚪的孵化过程当中决定的性别,比如酸碱度和水温高低,特别是水温对它有重要影响。

据了解,大自然中两栖动物都有环境温度控制性别的特性,像鳖、鳄鱼都是。林蛙的受精卵也是没有性别的,一般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需要7-10天的时间,蝌蚪的生长期大概有40-50天左右,直至蝌蚪的生长末期,才逐渐有了性别分化。可以说在变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环境和水温决定了到底是公蛙多,还是母蛙多。

每年的三四月份,结束了冬眠的林蛙,逐渐从水塘底下浮上来交配产卵。

研究证明了,就是水温越高公蛙越多,也就是雄蛙越多,水温越低母蛙越多,也就是低于20度的水温,母蛙就多,如果在孵化这个过程当中,水温高于20度到25度,那么公蛙的比例就大。

此内容由林蛙油,雪蛤油,蛤蟆油 整理,转载请标明来源,谢谢。

话说东北有个养林蛙的人,他的林蛙不仅越养越多,也是越养越出稀罕事。这两年,他家林蛙养殖场里的母蛙总能比别人家的多。

您要知道,这雌蛙的价格比雄蛙价格要高十倍,甚至十倍以上,谁不想能多养母蛙。而母蛙贵,贵就贵在母蛙的体内含有林蛙油,食用、药用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林蛙油。林蛙油营养丰富,当地人还把它比作“软黄金”。虽然被叫做林蛙油,其实是母蛙的输卵管,既然输卵管只有母蛙有,取油靠的就是母蛙,养林蛙的谁不想多养母蛙,获得高效益。养林蛙的人那么多,好事为什么偏偏就让这家养殖户摊上了呢?母蛙能赚钱,他家的林蛙就母的多?其实,为了得到今天的成功,人家在养殖林蛙上也没少吃苦头。

在自然界中,公蛙和母蛙也不是一半对一半的比例,自然情况下母蛙还要少一些。这家养殖户第一年养蛙,产了2000斤的成品蛙,其中1600斤是雄蛙,只有四百斤是雌蛙,辛辛苦苦养出来的林蛙,公蛙竟然占了80%,问题出在哪呢?

以前有研究证明,林蛙受精卵没有性别,它是在蝌蚪的孵化过程当中决定的性别,受到酸碱度和水温的影响,特别是水温对它有重要的影响。

其实,两栖动物都有环境温度控制性别的特性,像鳖、鳄鱼都是。林蛙的受精卵也是没有性别的,一般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需要7-10天的时间,蝌蚪的生长期大概有40-50天左

右,直至蝌蚪的生长末期,才逐渐有了性别分化。可以说就是在变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环境和水温决定了到底是公蛙多,还是母蛙多。

这位养殖户,第一次养林蛙时没什么经验,准备了小池子浅水来养殖林蛙的蝌蚪。他想,池子里的水比较浅,这样水温比较高,蝌蚪生长发育会好。到三四月份,结束了冬眠的林蛙,逐渐从水塘底下浮上来交配产卵,这位养殖户就把卵放进小池子里,进行孵化。池水浅,阳光晒一晒,水温很容易升高,正好有利于孵化,到小蝌蚪成形后也生活在这个浅水池里,水温高一些蝌蚪自然又活跃,长得又快。

养殖户看着自家池子里的蝌蚪快活的成长,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到回捕的时候,他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公蛙竟然占了一大半。让他没想到的是,恰恰就是较高的水温坏了大事。研究表明,水温越高公蛙越多,水温越低母蛙越多。在蝌蚪孵化过程当中,如果水温低于20摄氏度的水温,母蛙就多;水温高于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公蛙的比例就大。到了蝌蚪的变态后期,养殖户一测蝌蚪池里的水温,已经高过25摄氏度了,难怪公蛙格外多。 养殖户当时就在这一点上吃了亏,第二年他吸取经验,他对蝌蚪池进行了改进。把小池子改成大池子,建了大的水面,水池也挖到了2米—5米深。这样一来,太阳照下来照不到底,即使水面的温度高了,底层水的温度也不会很快升上去。为了能得到一个恒定的低温,养殖户还引来了山里的山泉水,不断地注入池中,从山里流进来的水水温低,这样不断有较冷的水注入,也就基本能保证池水低温状态了。可是水温要是控制得太低也不行。水温过低就不利于蝌蚪的发育了,为了防止水温过低,他建了一个大的晒水池,也叫储水池,山间溪流从上面下来以后,先在这里面缓冲一段时间,既能使水增肥,又可以调节水温。山泉水的进进出出,有效地控制了池子里水的温度,要是池子的水温低了,就在晒水池晒一晒;水温高了,就增大水的流量。这样不仅确保了低温,还保证了水质的清新。山泉水经过蓄水池流到蝌蚪饲养池里,能够达到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正好适合蝌蚪生长发育的需要。

这种大水池,不仅起到了控温的功效,使母蛙越出越多;还带来了其它的好处,比如说,水深水大了,溶氧多了,水生微生物多了,蝌蚪的食物也会比较充足,长得更加健壮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6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