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一
《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笔记》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第一次听到王小波的名字是高二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从同学课桌上拿起了一本《黄金时代》,那时在我眼中,这本书很好玩,里面的描写和叙述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这个寒假,捧起他的另一本小说《沉默的大多数》,在暖暖的午后或是静静的深夜,再一次感受着他那种独特的黑色幽默,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

对我这种远未进入不惑境界的人而言,每次读王小波,都要被他一再地颠覆。仔细想来,真正颠覆我的,并不是他说的那些有趣的话儿,而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那种生活态度。在度他的作品时,我只能“被迫”开放自己的精神原野,任由他思想的骏马在上面奔驰!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文集,里面收录了王小波许多的杂文,大多短小精炼,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生活和生命种种看法和观点的集中表现。在书中,作者依然延续着他那特有的犀利语言和近似现场直播的刻画。读毕,深被其空灵的思维和睿智的思辨所震撼。一下子觉得脑海里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发现要在这充满着智慧气息的作品上,多加评论,哪怕只是一丁点,也实属赘言。或许我们能过做的只有把这份感动,这份感伤,这份感怀,收藏起来,日后在波狂涛怒的浪尖,在花香日暖的午后,在万籁俱静的深夜,一次次在那些作品的世界里,或者是作者的精神世界里悸动!

在那些林林总总的篇目中,有许多我都非常喜欢,比如说第一编《沉默的大多数》,在本编中,作者以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

的一段描述开始。“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唐,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孩子。在冥冥中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想要保持沉默是办得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但这是不对的。沉默对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一编中,作者用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确有种乎”的格局在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太深的烙印。一代代中华儿女就这样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姿势,耕耘着岁月交替,演绎着时代更迭。上有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焚书坑儒;下有清朝文字狱盛行!普通百姓不能乱说,说错了诛你九族;文人更不能多说,乱说了抽你脊骨、封你喉骨!就在这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中,中国人早已适应了听命于天、听命于地、听命于人!多听少说,话多则不灵,这些教条早已深入人心!而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特别是庸庸大众中那些所谓的笔者,“„„但照我的标准,那不是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我们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连一些伟大的人物都“讲过一些违心的话”,这说明捐税面非常广„„中国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缴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但小波又谈到“毛主席语录”、“十六条”、“五讲四美”等,可现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种场合里不都充盈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类似话语么,比如官话、套话、场面话,这不就有血有肉的“话语的捐税”么?

到了作者经历的年代这样的沉默更有阶级的深刻含义,但你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在话语上饥饿的少年内心有怎样的艰辛和痛苦,在书中

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的时候,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还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在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槽槽的不怎么好吃,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铅笔吃的只剩一支笔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这是一个真理:饥饿可以把小孩变成白蚁„„”或者从作者自嘲般的幽默中我们可略知一二。 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书中有段文字是关于他的一次做客经历,选自《在美国左派家做客》,很有意思,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美国有着这样的一种人的区分。他是凌晨1点多抵达这个左派人士家中,事先彼此丝毫不认识,更没有事前通过电话,却贸然在凌晨时分敲响了对方的门。主人不但没生气还很高兴的欢迎他们进到自己的家中,坐在一起神聊了一个晚上,王小波叙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介绍左派主人年轻时候的生活状态“生长在美国60、70年代,经常在公园里野营,在火堆边上谈着吉他唱上一夜,还抽着大麻烟。”“他们等挺身而出,反越战,反种族歧视,反对一切不公正”这段简单的描写却让我很有感触。让我想起了三毛,想起了披头士,联想到了起了性,烟,电影,摇滚,典雅,混乱,放弃,挣扎,乱七八糟的那个神奇而矛盾的年代。当时的西方人是在濒于一种美好传统的颠覆与瓦解的时期,所有的曾经建立起的固有的规律、传统、文化,一切都迅速地破碎了,战争给当时的人带来了焦虑、苦闷、迷惘,绝望。他们不在简单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加渴望追求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我

羡慕崇拜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寻找着出路,都在巨浪的浪尖上颤抖的站立,任凭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淘汰来洗清楚一切„„

更加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书中附录里还收集了王小波与爱妻李银河女士多封爱的信件!这让我对他的视角又从学者转到了一个普通的男人,普通丈夫上,当然也不能叫普通,爱情在不同学识、阅历的人身上一定会有其绝对的不同! 王小波就把肉麻当有趣的说法和他心爱的女人在彼此的通信中进行了讨论,他说“肉麻是人们不得不接受降低人格行为时的感觉。有人喜爱肉麻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 太爱卑贱,就把肉麻当成了美。”“所谓的肉麻的最好注脚就是才子佳人派小说, 它就是本身不肉麻,也是迎合肉麻心理的。”“肉麻的文化只会使人堕落,粗糙的文化只能使人愚昧,这样的人盖不成精美的大厦”看到这些话,有警惕反省自我的作用,我会想到自己是否也曾经把肉麻当有趣,折磨着别人?用那些可能虚伪的言辞引起彼此的不舒服,简直是大大的不该。别人未必喜欢我贬低了自己讨好对方,我更何苦那样委屈作践自己还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如果想得到对方的爱或者尊重必先去爱自己去尊重自己。而肉麻的言行只有使自己陷入更加卑劣的地位。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这个就是王小波对自己所钟爱的女人说出的话,如此的坚定同时也一样是柔情万种!不卑不亢,云淡风轻,是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又心静

如水的真情告白!这给当下那些情侣们是怎样的启示呀?是不是该反思反思曾经那些荒唐的“爱情“,或者说是感情或者情感更准确! 读书之后,应该是思考,但读完《沉默的大多数》,我却发现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怎么也不知从何说起!现时的生活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早已开始腐化我们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掩饰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酷。内心有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世界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社会中却只有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在当今社会,人类似乎可以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二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在1996年最初发表于《东方》杂志的杂文。1997年4月11日,四十五岁的王小波,因为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同年10月,《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话语即权力”,王小波曾在书中提到过这个观点。但是在标榜着“民主平等,言论自由”的今天,敢于发声的人,几稀。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因为不甘,也因为恐惧,王小波明白人不应该再沉默下去,人需要智慧,知识,尊严和生活。

他坦言道:“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距离王小波逝世至今,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社会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济腾飞、媒体也发展了起来。“说话”的渠道越来越多,可是王小波口中的自由派尚在哪里呢?“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别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王小波曾在书中这样写道。事实也的确如此,时至今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尽可能地保持沉默,不敢说,不敢评论,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王小波说:“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明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作品热,至今仍然没有减退。于是乎,我们惊奇地发现,时隔十七年,为我们打破沉默,帮我们振臂发声的,居然还是王小波。岂不可悲?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三
《沉默的大多数_读书笔记》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第一次听到王小波的名字是高二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从同学课桌上拿起了一本《黄金时代》,那时在我眼中,这本书很好玩,里面的描写和叙述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这个寒假,捧起他的另一本小说《沉默的大多数》,在暖暖的午后或是静静的深夜,再一次感受着他那种独特的黑色幽默,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 对我这种远未进入不惑境界的人而言,每次读王小波,都要被他一再地颠覆。仔细想来,真正颠覆我的,并不是他说的那些有趣的话儿,而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那种生活态度。在度他的作品时,我只能“被迫”开放自己的精神原野,任由他思想的骏马在上面奔驰!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文集,里面收录了王小波许多的杂文,大多短小精炼,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生活和生命种种看法和观点的集中表现。在书中,作者依然延续着他那特有的犀利语言和近似现场直播的刻画。读毕,深被其空灵的思维和睿智的思辨所震撼。一下子觉得脑海里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发现要在这充满着智慧气息的作品上,多加评论,哪怕只是一丁点,也实属赘言。或许我们能过做的只有把这份感动,这份感伤,这份感怀,收藏起来,日后在波狂涛怒的浪尖,在花香日暖的午后,在万籁俱静的深夜,一次次在那些作品的世界里,或者是作者的精神世界里悸动!

在那些林林总总的篇目中,有许多我都非常喜欢,比如说第一编《沉默的大多数》,在本编中,作者以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

里的一段描述开始。“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唐,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孩子。在冥冥中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孩子是不可能的,但想要保持沉默是办得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但这是不对的。沉默对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一编中,作者用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确有种乎”的格局在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太深的烙印。一代代中华儿女就这样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姿势,耕耘着岁月交替,演绎着时代更迭。上有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焚书坑儒;下有清朝文字狱盛行!普通百姓不能乱说,说错了诛你九族;文人更不能多说,乱说了抽你脊骨、封你喉骨!就在这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中,中国人早已适应了听命于天、听命于地、听命于人!多听少说,话多则不灵,这些教条早已深入人心!而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特别是庸庸大众中那些所谓的笔者,“„„但照我的标准,那不是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我们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连一些伟大的人物都“讲过一些违心的话”,这说明捐税面非常广„„中国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缴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是以天下为己任。” 但小波又谈到“毛主席语录”、“十六条”、“五讲四美”等,可现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种场合里不都充盈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类似话语么,比如官话、套话、场面话,这不就有血有肉的“话语的捐税”么?

到了作者经历的年代这样的沉默更有阶级的深刻含义,但你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在话语上饥饿的少年内心有怎样的艰辛和痛苦,在书中

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的时候,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还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在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槽槽的不怎么好吃,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铅笔吃的只剩一支笔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这是一个真理:饥饿可以把小孩变成白蚁„„”或者从作者自嘲般的幽默中我们可略知一二。 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书中有段文字是关于他的一次做客经历,选自《在美国左派家做客》,很有意思,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美国有着这样的一种人的区分。他是凌晨1点多抵达这个左派人士家中,事先彼此丝毫不认识,更没有事前通过电话,却贸然在凌晨时分敲响了对方的门。主人不但没生气还很高兴的欢迎他们进到自己的家中,坐在一起神聊了一个晚上,王小波叙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介绍左派主人年轻时候的生活状态“生长在美国60、70年代,经常在公园里野营,在火堆边上谈着吉他唱上一夜,还抽着大麻烟。”“他们等挺身而出,反越战,反种族歧视,反对一切不公正”这段简单的描写却让我很有感触。让我想起了三毛,想起了披头士,联想到了起了性,烟,电影,摇滚,典雅,混乱,放弃,挣扎,乱七八糟的那个神奇而矛盾的年代。当时的西方人是在濒于一种美好传统的颠覆与瓦解的时期,所有的曾经建立起的固有的规律、传统、文化,一切都迅速地破碎了,战争给当时的人带来了焦虑、苦闷、迷惘,绝望。他们不在简单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加渴望追求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我

羡慕崇拜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寻找着出路,都在巨浪的浪尖上颤抖的站立,任凭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淘汰来洗清楚一切„„

更加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书中附录里还收集了王小波与爱妻李银河女士多封爱的信件!这让我对他的视角又从学者转到了一个普通的男人,普通丈夫上,当然也不能叫普通,爱情在不同学识、阅历的人身上一定会有其绝对的不同! 王小波就把肉麻当有趣的说法和他心爱的女人在彼此的通信中进行了讨论,他说“肉麻是人们不得不接受降低人格行为时的感觉。有人喜爱肉麻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 太爱卑贱,就把肉麻当成了美。”“所谓的肉麻的最好注脚就是才子佳人派小说, 它就是本身不肉麻,也是迎合肉麻心理的。”“肉麻的文化只会使人堕落,粗糙的文化只能使人愚昧,这样的人盖不成精美的大厦”看到这些话,有警惕反省自我的作用,我会想到自己是否也曾经把肉麻当有趣,折磨着别人?用那些可能虚伪的言辞引起彼此的不舒服,简直是大大的不该。别人未必喜欢我贬低了自己讨好对方,我更何苦那样委屈作践自己还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如果想得到对方的爱或者尊重必先去爱自己去尊重自己。而肉麻的言行只有使自己陷入更加卑劣的地位。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这个就是王小波对自己所钟爱的女人说出的话,如此的坚定同时也一样是柔情万种!不卑不亢,云淡风轻,是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又心静如水的真情告白!这给当下 那些情侣们是怎样的启示呀?是不

是该反思反思曾经那些荒唐的“爱情“,或者说是感情或者情感更准确!

读书之后,应该是思考,但读完《沉默的大多数》,我却发现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怎么也不知从何说起!现时的生活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早已开始腐化我们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掩饰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酷。内心有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世界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社会中却只有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在当今社会,人类似乎可以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四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

时光总是不经意,悄悄的飞逝着,仿佛昨天还在高考考场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今天却揣着一本书,捧着一盏清茗,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在阳台享受着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沉默的大多数》让自己静静的阅读着别人的人生,思考着自己的道路。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一位特立独行,有个性的思想者,其作品略显深奥,以至于以前草草翻过他的《黄金时代》后,再无心他的其他作品,觉得枯燥无味。中学时代,小说类文字才是学生的热衷,武侠也好,玄幻也罢,各有千秋,但是像这样的名著,恐怕也只有学霸级的人物才能看的津津有味。而如今,意外在任务书单中又偶遇王小波的作品,觉得自己也是时候重新好好阅读一下这类书了,换换口味有时候是很必要的。《沉默的大多数》一书,讲述的是王小波在文革时期,对人生,对社会等的思考与见解。例如:作者在国学,迷信,科学,人性,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沉默等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价值观与思考,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以下几点:

1.“科学的美好”,理科出身的王小波,在化学,数学以及物理方面有着出色的成绩,虽然最终因各种原因走上了文学道路,但对于科学,就像他说的“我和科学没有缘分,但是我爱科学。”,热爱所以看的见它的美好。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全得归功于科学,是他让交通越来越便利,是他让通讯越来越多样,是他让生活越来越丰富,是他让世界越来越绚烂。科学的美好在于自由,从无到有的过程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是这份想象为科学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套。科学最基本的归于平等,自由,也因为这两样,让科学成为人所创造的最有成就的事业,而我们要向科学学习的最重要的也不过是这四个字“平等”,“自由”。

2.“体验生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一样的生活,自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乐观体验的,也有总在痛苦体验的;有满足于生活的,也有羡慕别人生活的......不管怎么样,活着便生活。王小波认为,一个作家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去体验下边远艰苦生活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有体验,思想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所以王小波在文中讲述自己在云南插队时的生活,也算是一种体验艰苦生活。的确,插队的经历在王小波的各类作品中常有出现,给他的作品带去了许多东西,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题材之外,让其四项内荣升华,亦是功不可没。文章最后一句,“既然痛苦是这样简便易寻,所以似乎用不着特别的体验。”这句话让我沉思片刻。去特别体验痛苦的不会是一般人,大作家为了作品可能需要,富家子弟为了体验而体验,也可能需要,那一般人呢?看到痛苦是简便易寻的那必定平日比较消沉,而总是和痛苦擦肩而过的,那心态可能才是我们大多数人应该学习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解决痛苦,已是大能力者,何必还要去“自讨苦吃”呢?

3.“高考经历”,我,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谈不上寒窗十二载,但高三的日子想想还是令人心悸的,这般努力也不过如此地步,而王小波,在中学只学了一年,在那十二年后才参加的高考,还选择了理科,居然考上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再想出一个这样十几年没上学还能成功击败高考的恐怕不太可能了,除却玩智商的凤毛麟角,大部分人的高考成绩都是刷题刷出来的,有多少人有像王小波一样的那种对学习的热爱,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

《沉默的大多数》却没有大多数的沉默,整本书真正与书名有关的只有一篇作品,其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思想境界非我能够全部理解的,许多内容,在看过以后也只能呆呆的点头说个“嗯”,资历尚浅,阅历不够,能获得的也就不多,可能等再过几年,再经历些事,重新再翻阅此书,或许会有些许情感的共鸣,又会是一种不同的感受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五
《《趣味心理学》读书心得----明辨》

写的废话,关于明辨!

第一章 写在前面的扯淡

夜已经开始,我断网了。

我却刚刚看完了我的又一本书,《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我一直对别人说,我不喜欢看书,我最讨厌的就是看书了。这在以前真是事实,但我因为种种原因,将读书坚持了下来。 一方面是曾经受过的一次打击,尽管现在我已经渐渐的理解她的行为,但是对于书的执念已经深入骨髓。我发的誓永远记得,那就是我要买很多很多书,不用再向别人借书来读。另一方面是因为读书的作用,它让我觉得有用和虚荣。就因为执念和虚荣,我将读书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这里,我就可以看见自己的两个问题。一是自尊心太甚,十分敏感;二是虚荣心很强,常常浮夸。不管是否喜欢,我已离不开读书。读书,打发时间,更对自我产生冲击,使怀疑,使坚定。

同事都不在,独自一人。渐渐习惯使用同事一词,亦渐明确自己的踏出校园,开始职业生涯。我已工作近一年,不管现在的工作的事情多么扯淡,人生在世,能让自己正大光明的生存,不就是一份职业吗?又何必太在意虚荣?再次确定了名字---“晢熠,鲜明之个性,光明之气度,明辨之智慧”。所谓“晢熠大帝”,即是“光明大帝”,即是“智慧大帝”。

第二章 目录、封面与前言

今天翻完了这本《趣味心理学》,我尝试梳理记忆,想把这本书做一个回顾,将书中自己觉得新奇而有用的知识总结一下、深入一下。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感想,以此自强。 《趣味心理学》,一共九章,分为255页。其大纲如下:

1. 什么是心理学?

2. 关于社会心理学!

3. 关于人格心理学!

4. 关于恋爱心理学!

5. 关于认知心理学!

6. 关于色彩心理学!

7. 神奇的催眠术!

8. 怪诞心理学!

9. 心理学与生活!

我必须承认,一本书其实可以缩写成一篇论文,而一篇论文,实际上就是一本小书。通过这个大纲目录的书写,发现对文字的组织架构有了一点模糊的认识---“所谓分出先后,所谓分成段落,所谓分开章节,所谓分别归类。”

在这里,我重新细读这本书的最前沿---“封面与前言”。

书的核心在哪里?作者要说明,出版商更要说明,读完之后我这个看书人最要说明。出版商大约归纳出两个卖点: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绝不枯燥;二、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

于我而言:书的核心价值是---“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强大自我。”

翻过封面,最让我一时惊讶的是开头一句话:世界有三大谜----物种起源、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因此,引出心理学就是探索意识起源的科学。这里,我看到两点:一是世界的三大谜?二是意识起源也是三大谜之一?

我既不能回答前面的问题,更不能解释后面的问题。所以翻开书之后,我承认我的无知,等待它的解释,关于意识起源!这里,对于物种起源、生命起源,则无意识的忽略了。我有些大意和懒惰,很大意的没有想到,很懒惰的想到了也不愿去寻找答案。这是读书的状态。

封面之后,是一篇不短的文字:莫很惭愧,我不知道著名的萧伯纳是谁,更没有看过他的著名剧本《芭芭拉少校》。不知道人物,不知道故事,我只好一脸茫然的阅读下面的文字。

父亲问儿子: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儿子说:我一无所长,但我会明辨是非。父亲听了之后十分生气,说出了一段我到现在也还没有明白的话:怎么,你倒是不爱做买卖,对艺术没有什么造诣,对哲学望而生畏,却有个明辨是非的秘诀?这可是考倒了一切哲学家,难坏了所有律师,弄昏了那些商人,毁灭了大多数艺术家的问题呀。哎,您真是一个天才,圣人中的圣人,人间的天神、、、、、、

我只看到了这些:儿子一无所长,但他觉得自己会明辨是非;父亲觉得一个没有学识的人,不可能懂明辨是非,所以狠狠的嘲笑了儿子。但我的疑问在于:明辨是非怎么就难倒了很多有学识人,怎么就不可能被一个一无所长的人掌握?明辨是非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明辨是非?

最重要的是,父亲说的话是否有道理,是否正确?而那个儿子是否真的如他所说,能够明辨是非?这一切,我不知道开头,不知道细节,最不知道结局,在这里,我只好依然承认我的无知。

很可惜,这一段故事只为了引出一句话----“世界上还有一件事情比明辨是非更难,那就是探知最隐秘的人心。”也就是说,所有的思考和疑问,在这里被停止了,一切都只是像诗歌开头一般的前奏而已,至于价值,它就是药引的价值。我,表示无知的同时,更表示无奈!

问题没有回答,被自愿的走向另外的下面的问题,。不得不说,在看书上,我很不自由。我只能跟在文字后面,一脸茫然,一脸无知。

好吧!还是一大段的问题: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那么多人一脸麻木匆忙,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真的是人们生性冷漠,麻木不仁?为什么人们心口不一,十分虚伪?为什么面对别人的幸福,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由自主的报以妒忌和恶意?为什么少数几个人的失控行为会引发群体的暴动?

问题太多,只为了引出一门科学----心理学,再引出这本书---《趣味心理学》。好委婉,好曲折,不过委婉大约已经成为社会的成熟标志!暴力直接,虽然有效,但似乎没几个人真的愿意让它降临到自己头上。

也许,我也该好好学习它的委婉,学习的它的引人入胜,学习它的通俗易懂!

心理学历史很长,长到约三千年前。涉及到的人物很多,也都是名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伟人就是伟人,似乎他们的开创,总让后人无路可走。每次我们以为发现了新的东西而要欢呼雀跃时,回头就发现古人很是显得蛋疼,已经把那些问题想过了好几遍。

不管古人怎样蛋疼无聊,有人说的一句话成为了探究的最好注解---“重要的不是他们的答案,而是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思考的方式。”

古人有没有想过那些问题没什么打紧,他们走过了的路我们就得意站在巨人肩膀上,让别人羡慕嫉妒恨;没走过就更得意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千言万语,写到这里,我能想到的,只有一句写在几千年前的话---“认识你自己!”

第三章 莫名其妙写出来的话

现代社会,似乎有点陷入“读书无用”的境地。功利性,说明了一切。功利不是罪恶,人本身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这是天性本能,上帝也不能审判。但是,知识本身就是人的功利心所致。它让人类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从而获取更丰厚的资源。那么为什么读书被陷入尴尬的境地?

想了很久,才有点领悟,答案正在于前文“明辨是非”一节。人看事物,各持己见。有相同,也有不同;有见得深远,有见得浅薄。父亲之所以嘲笑儿子,正在于儿子一无所长,却自以为能明辨是非,那么没有丰厚知识的他,究竟能明辨出多么高深的是非?古人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谓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此即明辨是非之意,我大约如此思考!

前文种种,只使我想起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说的很平淡也很随便的一句话---“做人,格局还是要大一些。”我当时只感觉到这句话的大气、平和,所以一时喜欢,深深的记下来,但不很确定其深意。现在,也许悟出点皮毛。那便是格局大,才有更远大之上升空间,才有更繁荣之规模气象。

看书许多,话说许多,删除些枝枝叶叶,人们说的最好的,便是日常很随便的一句话,平凡出现,平凡消失。说的人没注意,听的人也没注意。

不管怎么,有用当然是好的!

庄子在自己散文中,反复讲“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正是从另一个角度和高度看到事物的是非。人非大格局,不足以成大事业。成功的逻辑,其实太小众,因为成功者总是少数,失败者才是大多数。

太多人相信了偶然、运气与赌博,甚至将大把时间寄托给来世与轮回。但我想说,即便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也是现在佛---活在当下,讲弹指刹那,讲瞬息无常,讲缘起缘灭,讲苦集灭道,讲解脱烦恼。这都是现在,不是来世,不是前世。

一位中国哲人这样述说命运:风吹过,花落下。有的落入水中被人欣赏,有的落在路上任人践踏,有的落进污淖被人侮辱。人亦如是,生在富贵人家便是衣食无忧,生在贫苦人家就成风尘奔波。但我们比落花不幸而有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意识。既因现状感到痛苦,也因现状感到自我。

我们,从意识到自我的刹那,便去怀疑,便去思考。有的人认命,将生活随波逐流,成为历史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被冠以“百姓”之称谓。有的人反抗,让生活波澜壮阔,成为了历史弄潮的少数人,他们被冠以“英雄”之称谓。

李斯面对这样的命题,选择了出走,选择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开始了他风云诡谲的一生。陈胜面对这一命题,选择了揭竿而起,自以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对这一命题,默默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大声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问题,想的多了,问题也就来了。所以佛家也不失幽默的嘲讽:烦恼都是自家生。古人用一个国家来嘲笑---“杞人忧天。”而现代人则最直接,大声说出---“闲的蛋疼,没事找事,非常无聊!”

我们做的最多的,是选择。而选择之前,正在于明辨!而明辨,正在于洞察,是否看的见,又是否见得深远?

晢熠大帝写于孤独坎坷之际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夜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六
《沉默的大多数》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

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

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带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编沉默的辞典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总书记,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不值得认真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为它太脏了

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从我懂事的年龄,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再说,含蓄是我们的家教

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开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朝全世界放声高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了!结果是被我爸爸拖回来臭揍了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所以听到别人说:我们多么幸福、多么神圣时,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在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当然,这不是

说,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对于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这么想的: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总而言之,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智者千虑尚且难免一失,何况当年我只是个小孩子。我就没想到这些奇妙的话语只是说给自己听的,而且不准备当真去解放谁。总而言之,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

与沉默的大多数相反,任何年代都有人在公共场合喋喋不休。我觉得他们是少数人,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如福科先生所言,话语即权力。当我的同龄人开始说话时,给我一种极恶劣的印象。有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写的是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书名为《血统》。可以想见,她出身不好。她要我给她的书写个序。这件事使我想起来自己在那些年的所见所闻。文革开始时,我十四岁,正上初中一年级。有一天,忽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班上的一部份同学忽然变成了红五类,另一部份则成了黑五类。我自己的情况特殊,还说不清是哪一类。当然,这红和黑的说法并不是我们发明出来,这个变化也不是由我们发起的。照我看来,红的同学忽然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这是值得祝贺的。黑的同学忽然遇上了很大的不幸,也值得同情。我不等对他们一一表示祝贺和同情,一些红的同学就把脑袋刮光,束上了大皮带,站在校门口,问每一个想进来的人:你什么出身?他们对同班同学问得格外仔细,一听到他们报出不好的出身,就从牙缝里迸出三个字:“狗崽子!”当然,我能理解他们突然变成了红五类的狂喜,但为此非要使自己的同学在大庭广众下变成狗崽子,未免也太过份。这使我以为,使用话语权是人前显贵,而且总都是为了好的目的。现在看来,我当年以为的未必对,但也未必全错 话语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娇娇者。现在常听说的一种说法是: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化,在全世界一切人中最聪明。对此我不想唱任何一种反调,我也不想当人民公敌。我还持十几岁时的态度:假设这些都是实情,我们不妨把这些保藏在内心处不说,“闷兹蜜”。这些话讲出来是不好的,正如在文革时,你可以因自己是红五类而沾沾自喜,但不要到人前去显贵,更不要说别人是狗崽子。根除了此类话语,我们这里的话就会少很多,但也未尝不是好事

现在我要说的是另一个题目: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暑期布置的读书作业是《南方来信》。那是一本记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读物,其中充满了处决、拷打和虐杀

看完以后,心里充满了怪怪的想法。那时正在青春期的前沿,差一点要变成个性变态了。总而言之,假如对我的那种教育完全成功,换言之,假如那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我的期望得以实现,我就想像不出现在我怎能不嗜杀成性、怎能不残忍,或者说,在我身上,怎么还会保留了一些人性。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

现在我就在发掘沉默,但不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来发掘。这篇东西大体属于文学的范畴,所谓文学就是:先把文章写到好看,别的就管他妈的。现在我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人性尚存。文化革命刚开始时,我住在一所大学里。有一天,我从校外回来,遇上一大夥人,正在向校门口行进。走在前面的是一夥大学生,彼此争论不休,而且嗓门很大;当然是在用时髦话语争吵,除了毛主席的教导,还经常提到“十六条”。所谓十六条,是中央颁布的展开文化革命的十六条规定,其中有一条叫作“要文斗、不要武斗”,制定出来就是供大家违反之用。在那些争论的人之中,有一个人居于中心地位。但他双唇紧闭,一声不吭,唇边似有血

迹。在场的大学生有一半在追问他,要他开口说话,另一半则在维护他,不让他说话。文化革命里到处都有两派之争,这是个具体的例子。至于队伍的后半部分,是一帮像我这么大的男孩子,一个个也是双唇紧闭,一声不吭,但唇边没有血迹,阴魂不散地跟在后面。有几个大学生想把他们拦住,但是不成功,你把正面拦住,他们就从侧面绕过去,但保持着一声不吭的态度。这件事相当古怪,因为我们院里的孩子相当的厉害,不但敢吵敢骂,而且动起手来,大学生还未必是个儿,那天真是令人意外的老实。我立刻投身其中,问他们出了什么事,怪的是这些孩子都不理我,继续双唇紧闭,两眼发直,显出一种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这情形好像他们发了一种集体性的癔症

有关癔症,我们知道,有一种一声不吭,只顾扬尘舞蹈;另一种喋喋不休,就不大扬尘舞蹈。不管哪一种,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在北方插队时,村里有几个妇女有癔症,其中有一位,假如你信她的说法,她其实是个死去多年的狐狸,成天和丈夫(假定此说成立,这位丈夫就是个兽奸犯)吵吵闹闹,以狐狸的名义要求吃肉。但肉割来以后,她要求把肉煮熟,并以大蒜佐餐。很显然,这不合乎狐狸的饮食习惯。所以,实际上是她,而不是它要吃肉。至于文化革命,有几分像场集体性的癔症,大家闹的和心里想的也不是一回事。但是我说的那些大学里的男孩子其实没有犯癔症。后来,我揪住了一个和我很熟的孩子,问出了这件事的始末:原来,在大学生宿舍的盥洗室里,有两个学生在洗脸时相遇,为各自不同的观点争辩起来。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其中一位受了伤,已被送到医院。另一位没受伤,理所当然地成了打人凶手,就是走在队伍前列的那一位。这一大夥人在理论上是前往某个机构(叫作校革委还是筹委会,我已经不记得了)讲理,实际上是在校园里做无目标的布朗运动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线索:被打伤的学生血肉模糊,有一只耳朵(是左耳还是右耳已经记不得,但我肯定是两者之一)的一部份不见了,在现场也没有找到。根据一种安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推理,这块耳朵不会在别的地方,只能在打人的学生嘴里,假如他还没把它吃下去的话;因为此君不但脾气暴燥,急了的时候还会咬人,而且咬了不止一次了。我急于交待这件事的要点,忽略了一些细节,比方说,受伤的学生曾经惨叫了一声,别人就闻声而来,使打人者没有机会把耳朵吐出来藏起来,等等。总之,此君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中把耳朵吐出来,证明自己的品行恶劣,或者把它吞下去。我听到这些话,马上就加入了尾随的行列,双唇紧闭,牙关紧咬,并且感觉到自己嘴里仿佛含了一块咸咸的东西

现在我必须承认,我没有看到那件事的结局;因为天晚了,回家太晚会有麻烦

但我的确关心着这件事的进展,几乎失眠。这件事的结局是别人告诉我的:最后,那个咬人的学生把耳朵吐了出来,并且被人逮住了。不知你会怎么看,反正当时我觉得如释重负:不管怎么说,人性尚且存在。同类不会相食,也不会把别人的一部份吞下去。当然,这件事可能会说明一些别的东西:比方说,咬掉的耳朵块太大,咬人的学生嗓子眼太细,但这些可能性我都不愿意考虑。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好的。这是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有一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中选择。我个人经历过很多选择的机会,比方说,插队的时候,有些插友就选择了说点什么,到

“积代会”上去“讲用”,然后就会有些好处。有些话年轻的朋友不熟悉,我只能简单地解释道:积代会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讲用是指讲自己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参加了积代会,就是积极分子。而积极分子是个好意思

另一种机会是当学生时,假如在会上积极发言,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就可能当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又是个好意思。这些机会我都自愿地放弃了。选择了说话的朋友可能不相信我是自愿放弃的,他们会认为,我不会说话或者不够档次,不配说话。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我说我是自愿放弃的,有人会不信──好在还有不少人会相信

主要的原因是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所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着贫乏症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当知青。除了穿着比较乾净、皮肤比较白晰之外,当地人怎么看待我们,是个很费猜的问题。我觉得,他们以为我们都是台面上的人,必须用台面上的语言和我们交谈──最起码在我们刚去时,他们是这样想的。这当然是一个误会,但并不讨厌。还有个讨厌的误会是:他们以为我们很有钱,在集市上死命地朝我们要高价,以致我们买点东西,总要比当地人多花一两倍的钱。后来我们就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买东西:不还价,甩下一叠毛票让你慢慢数,同时把货物抱走。等你数清了毛票,连人带货都找不到了。起初我们给的是公道价,后来有人就越给越少,甚至在毛票里杂有些分票。假如我说自己洁身自好,没干过这种事,你一定不相信;所以我决定不争辩。终于有一天,有个学生在这样买东西时被老乡扯住了;但这个人决不是我。那位老乡决定要说该同学一顿,期期艾艾地憋了好半天,才说出:哇!不行啦!思想啦!斗私批修啦!后来我们回家去,为该老乡的话语笑得打滚。可想而知,在今天,那老乡就会说:哇!不行啦!五讲啦!四美啦!三热爱啦!同样也会使我们笑得要死。从当时的情形和该老乡的情绪来看,他想说的只是一句很简单的话,那一句话的头一个字发音和洗澡的澡有些相似。我举这个例子,绝不是讨了便宜又要卖乖,只是想说明一下话语的贫乏。用它来说话都相当困难,更不要说用它来思想了。话语圈子里的朋友会说,我举了一个很恶劣的例子──我记住这种事,只是为了丑化生活;但我自己觉得不是的。还有一些人会说,我们这些熟练掌握了话语的人在嘲笑贫下中农,这是个卑劣的行为。说实在的,那些话我虽耳熟,但让我把它当众讲出口来,那情形不见得比该老乡好很多。我希望自己朴实无华,说起话来,不要这样绕嘴,这样古怪,这样让人害怕。这也是我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有句古话:敬惜字纸。这话有古今两种通俗变体:古代人们说,用印了字的纸擦屁股要瞎眼睛;现代有种近似科学的说法:用有油墨的纸擦屁股会生痔疮。其实,真正要敬惜的根本就不是纸,而是字。文字神圣。我没听到外国有类似的说法,他们那里神圣的东西都与上帝有关。人间的事物要想神圣,必须经过上帝或者上帝在人间代理机构的认可。听说,天主教的主教就需要教皇来祝圣。相比之下,中国人就不需要这个手续。只要读点书,识点字,就可以写文章。写来写去,自祝自圣。这件事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达到神圣的手续甚为简便,坏处是写什么都要带点“圣”气,就丧失了平常心。我现在在写字,写什么才能不亵渎我神圣的笔,真是个艰巨的问题。古代和近代有两种方法可以壮我的胆。古代的方法是,文章要从夫子曰开始。近代的方法是从“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开始。这两种方法我都不拟采用。其结果必然是:这篇文字和我以往任何一篇文

字一样,没有丝毫的神圣性

我们所知道、并且可以交流的信息有三级:一种心知肚明,但既不可说也不可写

另一种可说不可写,我写小说,有时就写出些汉语拼音来。最后一种是可以写出来的

当然,说得出的必做得出,写得出的既做得出也说得出;此理甚明。人们对最后这类信息交流方式抱有崇敬之情。在这方面我有一个例子:我在云南插队时,有一阵是记工员。队里的人感觉不舒服不想上工,就给我写张假条。有一天,队里有个小伙子感觉屁股疼,不想上工。他可以用第一种方式通知我,到我屋里来,指指屁股,再苦苦脸,我就会明白。用第二种方法也甚简便。不幸他用了第三种方式。我收到那张条子,看到上面写着“龟头疼”,就照记下来。后来这件事就传扬开来,队里的人还说,他得了杨梅大疮,否则不会疼在那个部位上。因此他找到我,还威胁说要杀掉我。经过核实原始凭据,发现他想按书面语言,写成臀部疼,不幸写成了“电布疼”,除此之外,还写得十分歪歪斜斜。以致我除了认做龟头疼,别无他法。其实呢,假如他写屁股疼,我想他是能写出的;此人既不是龟头疼,也不是屁股疼,而是得了痔疮;不过这一点已经无关紧要了。要紧的是人们对于书面话语的崇敬之情。假如这种话语不仅是写了出来,而且还印了出来,那它简直就是神圣的了。但不管怎么说罢,我希望人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有点平常心。屁股疼就说屁股疼,不要写电布疼。至于我自己,丝毫也不相信有任何一种话语是神圣的。缺少了这种虔诚,也就不配来说话

我所说的一切全都过去了。似乎没有必要保持沉默了。如前所述,我曾经是个沉默的人,这就是说,我不喜欢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也不喜欢写稿子。这一点最近已经发生了改变,参加会议时也会发言,有时也写点稿。对这种改变我有种强烈的感受,有如丧失了童贞。这就意味着我违背了多年以来的积习,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了

我还不致为此感到痛苦,但也有一点轻微的失落感,我们的话语圈从五十年代起,就没说过正常的话:既鼓吹过亩产三十万吨钢,也炸过精神原子弹。说得不好听,它是座声名狼籍的疯人院。如今我投身其中,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它正常了,二是我疯掉了,两者必居其一。我当然想要弄个明白,但我无法验证自己疯没疯。在这方面有个例子:当年里根先生以七十以上的高龄竞选总统,有人问他:假如你当总统以后老糊涂了怎么办?里根先生答道:没有问题。假如我老糊涂了,一定交权给副总统。然后人家又问:你老糊涂了以后,怎能知道自己老糊涂了?他就无言以对。这个例子对我也适用:假如我疯掉了,一定以为自己没有疯。我觉得话语圈子比我容易验证一些

假如你相信我的说法,沉默的大多数比较谦虚、比较朴直、不那么假正经,而且有较健全的人性。如果反过来,说那少数说话的人有很多毛病,那也是不对的。不过他们的确有缺少平常心的毛病

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些社会学研究,因此接触了一些“弱势群体”,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同性恋者。做过了这些研究之后,我忽然猛省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在中国,人们以为同性恋者不存在。在外国,人们知道同性恋者存在,但不知他们是谁。有两位人类学家给同性恋者写了一本书,题目就叫做。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七
《我的读书笔记》

我的读书笔记

1《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霍尔顿,青春之初我们多么相似。那时刚刚把头颅从童年冒出,脖子伸进成人世界去张望,看到的除了污秽还是污秽。

所有的校长无一例外,虚伪,跟有钱家长热辣握手,为什么你忍不住你的呕吐?头脸人物,唉,头脸人物。写小说的哥哥去了好莱坞,为什么不再写《金鱼的秘密》,却要去做婊子?心里爱的女孩子,跟一个混蛋初约会,就在破车里摸捏做爱……怎么能连她的名字都不清楚就这样对待她?为了这个你打得头破血流。还有你曾敬爱的老师,告诉你,不成熟者之不成熟在于他能为了某种信念去死,成熟者之成熟在于他能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

有何幸福可言?你一再想到公园湖里的鸭子,它们如何应对这个冬天?你一再回顾弟弟艾里,和妹妹菲芘,那两个比你自己还小的孩子,似乎是世上唯一美好的存在,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坐在旋转木马上,那一节,写得是近乎煽情了。外面大雨滂沱,深冬冰冷的大雨打在你身上,你浑身湿透,感受无尚美好。唉你真应该看到她那个样子,你真应该看到。

它让我回想青春,深感痛楚。

2语文老师的书单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里开列的书都是我亲眼看过,精挑细拣,以为非常好,适合你们在这个闷得有点抽筋的长假阅读。

1、《西游记》这本书一定要看原著,记得当年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一面看一面捂着肚子笑,吴承恩他老人家真的很好玩耶。

2、《水浒》,当然也要看原著,看进去,很好玩的,我猜你们会喜欢林冲和武松——还记得吗,复习时我告诉过你们,我喜欢鲁智深,他是我偶像:)

3、《红楼梦》,此书很厚很耐看,推荐看前八十回,读时要注意书中的许多细节,我猜想书中的种种情景其实是曹雪芹本人的生命体验,是一个纯粹的东方心灵对爱,以及对一切美的人与事物的体验和留恋。我初读《红楼梦》就是在初三的暑假,撕扇子的晴雯,在花雨中画蔷的龄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4、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推荐《倾城之恋》。注意张爱玲的语言,她使用奇美的比喻及意象,你会觉得新奇,觉得意想不到,但又很贴切。

5、萧红的《呼兰河传》。

6、王小波的杂文,一本《沉默的大多数》,另一本《我的精神家园》。这两本书会教你思考我们身处的世界,推荐阅读《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小说不推荐,估计看也看不懂,过几年再说吧。他早期的《绿毛水怪》《歌仙》之类的可以看,很好看。

7、周国平的书。

8、房成的书,推荐《宽容》。房龙的书很适合你们看,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更可以开阔心胸。

9、茨威格的书,推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异端的权利》,这两本书我前阵才看,看后感到非常遗憾:如果我能在少年时代阅读它们就好了!所以快去读吧!他的小说也好看,推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

10、《麦田里的守望者》

11、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

12、《傲慢与偏见》,特别推荐女生阅读:)

13、《安徒生童话》(要看原著,绝不要看改编过的,安徒生的语言有节奏感,美,而且悲哀。重点推荐《夜莺》、《海的女儿》)

14、《王尔德童话》(更要看原著,可以看巴金的译本,王尔德的语言像音乐一样美妙。重点推荐《自私的巨人》、《快乐王子》、《西班牙公主的生日》)

15、《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十分有趣,字里行间撒满了想像力的种子,仿佛随时会发芽长树结出月亮、大饼、独角兽、坐上去就会飞的椅子。。。反正你一定会喜欢的。

16、《火狐狸》,镇图书馆有,红色封面的,还很新,快去借。这本书还有个名字叫《列那狐的故事》,要看原著,千万别看那些删节过的。

17、《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数不尽的精彩章节,阅读这本书绝对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读完之后,你还会在幻想王国交上一个朋友,当这位神秘人物在幻想王国照镜子的时候,你的帅样就会出现在镜子当中:)

18、《纳尼亚传奇》。如果你看过电影,那我告诉你,原著比电影好看多了。原书一共有七本,都薄薄的很好读,我尤其钟爱《魔法师的外甥》和《能言马与男孩》。告诉你,镇图书馆有两套,很新,除我以外还没有人借过:)

19、泰戈尔的诗,推荐看《新月集》《飞鸟集》,看到喜欢的就抄下来,背下来。

20、《小王子》,请思考开头那两幅画的意思,小王子途经的那几个星球上的人,狐狸的话,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大片的玫瑰园时的心情。

21、安房直子的书,推荐《小狐狸的窗户》《花香小镇》

22、《三国演义》,呵呵,不过这本其实可以留着,过几年再看。

3《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盛宴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

一直以为我读过这本书,借回来一看,才发现从没读过。里头的故事,从前听说过的只有四个:《国王山鲁亚尔和宰相女儿山鲁佐德》、《渔夫和魔鬼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纵然这四个,也远没这里记载得有趣。以前看到的是那种所谓专门做给少年儿童读的简本节本,删改得面目全非。

这些故事一个套一个,层出不穷,变幻莫测,即使最短小的故事也饱满多汁,如同刚摘下的鲜桃。

山鲁佐德的故事中套着《农夫、黄牛和毛驴的故事》,黄牛摇头摆尾,又是鸣叫,又是奔跑,显得很有活力那一节多么好玩,紧接着公鸡教主人打老婆那一节又多么传神。

《一个阿曼青年的爱情故事》说那商人恋上妓女,一个比一个高档美貌,到最后他竟然情爱美满,浪荡中生出爱情——这一类人之常情的道德观显示出一种力量,为现代生活所无法滋生,这类故事的魅力,我从前只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看到过。

《乌木马的故事》完完全全是童话,比之格林童话更飞扬饱满,枝节繁茂得意。《辛巴德航海历险记》比起鲁滨孙和格列佛,更奇美生动,情节线条亦粗壮有力,海老头骑脖子那一节更教人一见难忘。

……

这些故事属于一个逝去的世界,那个世界已经不在,可是故事仍然鲜活动人。我要把这本书买下来,放在顺手就够得着的书架上,随时拿来重温品味——品尝这永远浓墨重彩的,故事的盛宴。

4童话之美

十二月的东莞,一种叫洋紫荆的树正在开花,它开得那样旺盛,像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大风吹来,卷走它的花瓣,那些美丽的紫火苗,便随着寒风,在冬天深处四处燃烧。

每天早晨我上班,走到树下便停下脚步,抬起头来看花。我感动于它的美,感动于它的激情,感动于它在这个烟囱林立乌烟瘴气的工业小镇上,依然保留了清澈迷人的眼神。我爱它,我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有着深深的恋慕,我觉得我选择童话源于一种爱美的天性,因为童话是美好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初读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这些作品时痛切而美妙的感受,人世必然有痛苦,必然有丑陋,而伟大的童话作家的手,可以创造出如此奇妙、如此博大、如此深刻的童话美景。很多人喜欢快乐的童话,把童话当作哄孩子的水果糖,而我却偏爱童话中的悲剧,悲剧具有强大的洁净力,它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尘世中行走时更富有力量。有过好长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王尔德的童话世界,我反复地阅读《西班牙公主的婚礼》,《打鱼人和他的灵魂》这些篇目,读到那个无比丑陋的小丑的心破碎了的时候,我体会到真正的美,正从那堆心的碎片中升起。

五年前我开始写童话,我的第一个童话叫《一只鸟只能在歌里思念另一只鸟》,那是一个悲剧,我在那个童话中洗涤了我的心,并且获得了前行的力量。这几年,我的童话越写越多,我要感谢我的孩子,因为有了他,我获得了一颗母亲的心,成为母亲之后,我发现笔下的童话少了从前的冷峻,渐渐变得温暖,变得柔和。

我爱孩子们,希望孩子们喜欢我的童话。

5小川未明

在图书馆借到小川未明的《红蜡烛与美人鱼》,周龙梅和彭懿译的。好几年前有一天,我收到署名彭懿的电子邮件,说打算出一本小川未明的书,想引用我贴在童话网的叫《寻找小川未明》的贴子。

我回信表示支持,并说希望书出来后他能送一本给我。他回信感谢,表示一定会赠书。结果好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收到赠书。后来在红泥巴看到这本书,想买,不知为什么订单没成功,我给彭懿发信,问他要书。他却说书已经没有了。

这时我买下了整套宫泽贤治的书,也是周龙梅和彭懿译的。我对宫泽贤治一见钟情,深深着迷,想看小川未明的心思渐渐淡了下去。

小川未明的童话,我当初看到的是这几篇《来到海港的黑人》、《爬上树的孩子》、《红蜡烛和美人鱼》、《巧克力天使》。我对《爬上树的孩子》印象最深,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文中写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写得十分真挚凄凉,这种感情跟我童年时凄伤的情结很共鸣的缘故。

这回一路读去,发现小川未明前期的童话,竟是篇篇凄凉,代表作《红蜡烛与美人鱼》不仅凄凉,简直惨烈,不忍卒读。有些篇章风格类似《聊斋》,写到冤魂的不瞑目,像《黑旗》,凄凉可怖;《小岛黄昏的故事》写得很美,也像聊斋。相比之下,蒲松龄重视故事,小川未明重细节,也各有不同。

如此读来,如此想去,小川未明的童年,或许也是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因而对爱与温暖,有着长久凄伤的渴望吧。

6文章为谁而写

想到要练习对话的技巧,我想到了海明威。有过好几年,从《老人与海》到《丧钟为谁而鸣》,我一读再读。我总是喜欢一读再读,多年的阅读生活,我养成了一再重读的习惯,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最好的习惯之一,虽然阅读时间有限,这样更加不能读得太多,但是泛泛读过与深深读过,感受是多么不同啊!我想深情的男人能够理解我——这正如同深深去爱一个人,与只能泛泛爱大

量美女,是多么不同。

好作家在作品中呈现独有的思想,独有的情感方式,独有的语言乐感,独有的生活气息……这种种趣味要在重读时才能体味。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我以自己的方式辨认好作家,我翻上几页就能认出,哪些作家想要迎合性欲的饥渴者,哪些又想要安慰爱情的饥渴者,哪些又引吭高唱歌功颂德……我把它们一一放下,有时会感到悲哀,迎合性饥渴的书效用不如毛片,安慰爱情饥渴的书效用不如韩剧,至于歌功颂德,我不是领导,眼睛又没有瞎,常常看到种种丑恶,不免有点反感。

我一再读过唐诗宋词,张爱玲,艾米莉•狄更森,安徒生,王尔德的小书《快乐王子》,古希腊神话,茨威格,诗经,陀思托耶夫斯基,海明威,宫泽贤治,陶渊明,王小波。自从办公室电脑能上网,我还一再读过东方魁夷、凡高、莫奈的画,从些书画中获得的好处,至今难以说清楚。没有人要求我去读它们,之所以一读再读,大概缘于它们本身的美难以抗拒。它们培养了我的阅读趣味,我对诗艺感兴趣,从古典诗词中获得了纯东方的美感,他们提升了我对自然的爱,而王小波,我此生将对他永远感激,因为读他的文章,我清除了自己身上多年来被愚弄教育打上的痕迹。

而王小波写道:“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受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好莱坞电影就这样诞生了……作为前辈大师,莫泊桑当然知道这是个陷阱,所以他不往里面跳。他说: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读者才会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写出真正好的东西来。” 而真正好的文章,可能就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文章。

这就是我的理想。

7读书日的感言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一定会像王小波一样,用我卑微的智慧,去跟这个世界的一切愚蠢开战。比如这可耻的敏感字符,比如那些被拼命捂着的毒疮,因为捂得太久,以至于遍体流脓。我不应该沉默再沉默。因为沉默得太久,我的内心变得悲哀。

今天是读书日,我跟孩子们说,让我们一起读书吧。我给他们列了一串书目,除了一系列的童话书,我还推荐了王小波的散文集子,以及房龙的《宽容》,还有泰戈尔,因为没有准备,所以是随口说的,想到什么就在黑板上写什么,写了一大串。

学生说,韩寒呢?郭敬明呢?安妮宝贝呢?我很羞愧地说,我没有看过,你们如果喜欢,就在你们的读书笔记上给我推荐啊,只要摘抄一些精彩的片断,写出书打动你的理由就可以了。不过他们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要看到他们的读书笔记,得等到下个星期。

今天午睡前,我读完了《小约翰》,我从来没有读过这么悲哀的童话书。不过这本书与其说是童话,不如说是寓言。真正的人生应该不至于这么悲哀的,我想到人类精神的创造力,我想要得到一个属于心灵的蓬勃的世界。至少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绝望。

下午因为读了一些诗,内心荒凉的感觉已经好了很多。再一次被诗俘获,多么好。

8时代广场的蟋蟀

时代广场,位于最繁荣国度的最繁荣城市,是在这个星球最繁荣之所在。

时代广场,白天想必喧嚣,夜晚想必空荡。

然而有了这只蟋蟀,它就有了一颗心。

日后无论何时,我来到这么一个广场,定然会想起从前,就是现在,就是今天,我曾在这本书中,听到过它的心跳,如此静谧美妙。

关于这一点,乔治•塞尔登这样写:

——在乐音持续的这几分钟里,时代广场静得就像傍晚的草原一样。只见偏西的太阳照在那些人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他们只是长得高高的野草。

好玩的《5月35日》

在图书馆找另一本书,没找着,随手借了这本,今天一口气读完了,竟然十分好玩,我读得不知肉味,饭也忘记做。再一看作者,又是长胡子的德国老头,不禁对德国老头们肃然起敬。 画面出其不意出现,又出其不意消失,先有大黑马,再有懒人国长出雨伞来,古城堡的凯撒大帝,生锈赤道,更有妙不可言的皮特思丽,她身上打了一个个黑白格子,身后跟了一个鲸鱼,真叫人流连忘返——大黑马找了白马太太,回归自然,不再说话,南太平洋好多甘蔗和青草,甘甜又清香,直教人眼又红心又热,完全忘掉了鲸鱼追杀的危险。。。。。。

这本书得买下来,等小家伙能认字,就给他看。

10了不起的盖茨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看人。坐公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甚至站在讲台,上语文课的时候。

我以为我有一种罕见的本事,可以透过一个背影去想像一个人,他的童年、工作、宠物,他所经历过的伤害与单恋,以及最大的幸福与快活。正如透过一片木叶想像秋天。或者一张凳子,想像森林。这么着,即使读着再僵硬的翻译,也能想像原著。由此这想像中的原著,或许要比原著美妙。

自从有这本事,就再也没有心情学外语。

我就这样想像着《了不起的盖茨比》,如同盖茨比倾尽心肠,想像黛西。

单从爱情来说,貌似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人如此倾尽一生爱一个男人,男人如此倾其所有爱一个女人。

隔着海湾的距离,还有五年的时间,在心中打造一个神,倾其所有去想望,渴念——最后黛西终于来到面前,神还原成人,繁华开始幻灭,华屋开始发霉。

……

“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他忽然说。

正是这样,我以前从来没有领悟过,它是充满了金钱——这正是她声音抑扬起伏的无穷无尽的魅力的源泉,金钱叮当的声音,铙钹齐鸣的歌声。

造神的人可歌可泣,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意识到沉沦的胁迫,亟需一根稻草,一个偶像。偶像既成,往往力量大增,盖茨比因此富甲一方,财富只是梯,用以够着他心中的神,可是读到一半就知道他够不着,她原本低于他,他应该俯身,而不是攀爬。小说最后他中枪,沉入水底——游泳池的水底,除此,再没有别的位置更适合他了。

这本书让我想到真正的美国精神,跟好莱坞电影相比,它更深地象征着美国,所有的庞大事件,所有的繁华和幻灭。

不知道最终能留下什么。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八
《我的精神家园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众人见解》

闲读《我的精神家园》

我前阵子犯矫情。明明是在看电影、玩博客、逛网站、挂QQ,可非要在QQ的离开信息里面写上:“我在看书呢,有话说话”,以提醒自己别忘了看书,并且以示清高,获得一点自欺欺人的快感。于是终于有人问我,你在读什么?我赶紧回复道,王小波。继而她劈头盖脸地给我一句:你丫牛逼!——但我很敏感地意识到,她绝对不是在完全的夸我。但我又很快感觉到,她也并不是在完全的骂我,这种揶揄正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怪味儿东西,而我从中得出的结论便是:王小波已经差不多成了一个被神化的文化符号了。

现在的情况便是,不管你读没读过,读过多少王小波,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水平,并且很独特的文人代表。再加上李银河老师的那句话: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简直把王小波搞成一个完美的、光辉的时代偶像。以至于让我十分地想撞墙。我想王小波活着的话,可能会比较理性的,并同时带有几分自谦的惭愧,去接受最后一个称谓。至于前两个,我估计他会因为老婆的这句无比热辣的赞美而羞愤致死!如果王小波真是那前两种人的话,那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幸好他更多的时候只是以一个朴实的知识分子身份出现,而形同中人。这挺好。

我这两天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趁热乎劲儿还没消,想在这里谈谈我对这本书和这个人的看法。这本书主要收录了王小波在96年写就的杂文,有一部分是95年和97年初写的,多数文章在杂志上得到发表,诸如《三联生活周刊》、《演艺圈》、《辽宁青年》等等,有几分专栏的感觉。依照编者的意思(他改动了很多文题),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文学、文体的看法,对文艺的看法,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看法。在这里,我引用其中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说说我的看法。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有关贫穷》,这个题目很简洁,而且只涉及到话题。王

小波的杂文题目大多是这个样子。而且你还可以看出,这个题目是关于思考的。我最喜欢王小波的地方,也是他的脑子,他的想法。至于他的文笔,只是简洁、通俗,且多用短句,毫无华丽动人之处,甚至谈不上优美清新。而这正是我其次喜欢他的地方,尽管他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始终保留着说人话的好习惯。而且我喜欢他所思考的主题,大多是社会性的,这让我觉得他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且有水平。

再看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他用了这样的引题:“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这个写法非常王小波,很随意,但是提出想法来了,继而展开他的陈述和批判。王小波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而且他的乐趣始终来源于平凡的生活,然后他开始讲故事了。他说了这样两个关于贫穷的故事。一个是他家以前有个老邻居,喜欢喜欢捡破烂、堆垃圾——他在这里面用了这么个俗语:拨拉拨拉东,拨拉拨拉西——多么生活化,我很喜欢;而且这位老邻居还积攒全家人的尿液,来浇韭菜,于是便说到这种骚味有多么浓烈,多么恐怖,以至于给他落下了什么样的病根。这段显然很有意思。

继而他开始发唠叨。说了一些这个老邻居的生活细节,引人发笑,然后又夹杂地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他使用了唯一的一次引论: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样的讽刺生动有趣,谁都能听得懂,而且你可以设想,这句话肯定还没有说完,有后文——此外,你如果熟悉王小波的话,你会知道,他很是欣赏罗素,他最经常使用的引论大多都是罗素先生说的。除了议论,王小波还不忘出出“鬼点子”。他说这个老邻居把别人堆在楼道里的纸箱子捡回来,去卖废纸的时候还要往里面加水;他看不惯这种欺骗行为,建议用金属探针测测电阻,掺了水的,电阻肯定变小——这是王小波的一个特色,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个理科生,很多文章都会利用这一点来生出点幽默。中文作家里面,少有理科生的(他用来写作的计算机软件是自己编的),少有过人的理性和逻辑的,更没有哪个人能在文章里搞出点科普门道的,除了王小波。这很难得。

这算是把一个故事讲完,开始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王小波下乡插队

时的遇见的事儿——在这里我一定要停下来多一句嘴,可以说,正是知青下乡、文革时的那些苦难经历造就了现在的王小波,它是王小波所有写作的营养来源,也使他始终没有脱离了群众生活和底层社会,如果非要说王小波身上有什么时代烙印的话,那就是文革,就是知青下乡的经历——这个事儿是,他插队时有位外号“波美”的同学的父亲负责管理大粪场,这位大叔从各处收马桶,再把粪便卖给菜农;但大叔发现这些收马桶的人总往粪里兑水,于是想出个办法,用“波美比重计”测大粪的比重——更不用说了,这段显然特有意思,“波美”的简称也就这样成了他同学的外号。

你看看,这上面写了这么多贫穷生活的趣闻、细节,很闲散凌乱、漫不经心,但到了这里突然戛然而止。开始了结尾段,这段写得极为精彩,让我叹为观止!你可以发现他所有的铺叙都是有意义的,到这时候他才展开凌厉的议论,气势磅礴,下定义般的沉着有力,一句废话都没有!——而且你还会深深赞叹这个文人到底读过多少书,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么睿智,这么深刻,这么犀利,而又这么幽默,这么平和,这么冷峻!全段如下:

如果说贫穷是种生活方式,拣垃圾和挑大粪只是这种方式的契机。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叫做“文化”。有人说,任何文化都是好的,都必须尊重。就我们谈的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这解释不对。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地,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要是一辈子都这么兴冲冲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最后自己也会变成一堆垃圾,一桶屎。所以,我觉得总要想出些办法,别和垃圾、大粪直接打交道才对。

以上,就是王小波的这篇文章,以及我对他的文章(主要是杂文),他这个人的看法。显然还有不全的地方,那是因为他的书我还没有读全;所以,也不敢

再兀自的枉加评论。在王小波为什么倍受推崇这个问题上,我想引用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王小峰的观点说明,“一来是在那个年代背景,像他这样的人确实没有;二来是现今中国也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的人,作品魅力与人格魅力合二为

一。”

但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自己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我觉得这件事有点过了。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还没有哪个大文人能把小文字写得这么通俗,又这么好,有这么多人爱读,而且能读懂,王小波首先是大众的,其次才是精英的;二是,在王小波刚刚展现了他过人才华的时候,哪怕这种才华仅仅是露出了一点苗头,他就及时地死去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让人深感遗憾,继而使他在世时的所有作品得到放大,得以不朽。如果硬要说王小波这个人作为文人本身有多么多么的伟大,我只能说,他在精神气质上、个人操守上,有些鲁迅当年的遗风。至于水平,还到不了那个层次。这是实话。

PS:在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我知道了鲁迅;在我还是个有愤怒没办法的青春期少年的时候,我遇见了余杰;在我还是个忧伤的、骚闷的文学小青年的时候,我被许知远打中了;在我沦落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拥抱了沈宏非;在我突然想做个清贫乐道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王小波。就是这样。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人说王小波的杂文不能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因为会暴笑,容易让同车当成病态看待。偶然翻开王小波那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尽管看过不少次,还是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觉得,文章立意浅显,文字也没有什么炫奇灿烂之处,惟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痛快淋漓。

王小波的杂文说来说去,不过是些自由主义的思想,名人名言老是拉罗素凑数,一说小说就是卡尔维诺、杜拉斯,一谈历史就是知青生活,有忆苦思甜的味道,既没有什么崇高悲壮的人物事迹感染人心,也缺乏深邃奥妙的哲学思辨,读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辛辣快意,如酷暑天喝一杯冰可乐,周身的畅意舒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说王小波的风格乃至文字有什么新鲜出众,震慑古今的威力,我不能苟同。把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当成偶像顶礼膜拜,王小波如果还活着,自己都会觉得可笑,虽然也许会掩饰不住得意。但以王小波的性格,能否在这样的世界里获得生前的荣耀,实在值得怀疑。

王小波强调“有趣”,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未免格调过低,一定要载道,要有教益。文采飞扬,想像奇特,是一种风格;晦涩冷峭,幽深隐曲也是风格。可板着面孔,大义凛然,一副圣人教化四方的样子,我觉得那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部严肃的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即便是风格也算不上。一个女人如果看上去像一具干尸,即便有人告诉我她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女人,恐怕我也难以产生和她亲近的愿望。“有趣”不代表“低级趣味,但读者不能从中读出乐趣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也算不上高级作品。

所以我们不用讨论家猪是不是会长獠牙,或者猪有没有口技的能力,说王小波没有带来哲学的思索。当你在种种画地为牢的规则里,忘记了做人的本能,被苦涩和压抑搞得郁郁寡欢,那我建议你有空看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重读一本好看的书》

“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

这是王小波在一篇小说里的话。李银河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家。曾是一家人,又同是有学识有见地的知识分子,此评价肯定不会错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九
《读书笔记_成长的脚印》

人淡如菊

RENDANRUJU

读书笔记——成长的脚印

文/郜大军

我一直以为,读书和听歌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在生命不同的阶段里,一个人喜欢读的书和喜欢听的歌,都是不一样的。它们仿佛是你生命历程里留下的脚印,见证着你走过的每一段路。

大学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只是由于我学的是理科,从来没有受过文学老师的任何指点,读书自然也就十分盲目。记得那时,我到图书馆里简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看什么书完全是跟着感觉走。学生时代,我一直偏爱读中国的小说和散文,直到今天,我对外国文学依然十分陌生,这对我个人的文学生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大学里读的文章尽管很多,但曾经深刻地影响过我的生活和思想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清楚地记得,正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那段以苦为乐的高中生活,支撑我度过了物质同样极度匮乏的大学时光。我崇拜路遥,为他的作品,更为他的精神。上高三时,我就读过《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手记》,心格外地痛,也格外地感奋。如今,我实在没有勇气再去读它,再度进入一个圣洁却又苦难的世界。而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那时感动我的并不是作者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是他描述的伟大无私的母爱。“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

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这段文字,至今仍保存在我大学时的读书笔记里,令我常常想起,想起母爱,想起天下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大学刚毕业时,正值青春年华。有那么一两年,我居然特别喜欢那种洋溢着爱与哀愁、迷茫与忧伤、焦灼与渴望的精美散文,也就是作家祝勇所说的“青春美文”。它们的作者大多是乔叶、邓皓、楚楚、黄爱东西等出生于六七十年代崛起于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尽管今天看来,这些作者和作品已经没有当年那样走红,甚至遭到了不少批评家和评论家的嘲讽和讥诮,但是,那毕竟是我青春情感里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对那段美好的读书时光依然无怨无悔。

再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渐丰,我感慨着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重新翻开鲁迅先生当年的杂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终于无比惊讶地发现,先生当年对历史和现实的洞察,对将来的预见,真的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先生的杂文总是常读常新,至今我仍这样认为。随后,大约是1998年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那篇著名的文章《一头特立独行的猪》,从此便牢牢地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王小波。随后,我才知道了他的英年早逝,才知道了他的《黄金时代》,才知道了他的《沉默的大多数》。我才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活法还可以如此有趣和摇曳多姿。对于王小波的杂文,林贤治后来曾经这样高

度评价:“能够把道义感和幽默感结合起来,锻炼出一种风格,不特50年,就算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近百年间,也没有几个人。鲁迅是惟一的。王小波虽然尚未达到鲁迅的博大与深刻,但他在一个独断的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假正经’文风,自成格局,也可以说是惟一的,难以替代的。”对此,我深为赞同。我惊讶于王小波独有的黑色幽默——犀利毒辣,销魂蚀骨。有些经典至今耳熟能详——《关于崇高》《思维的乐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毫不夸张地讲,是王小波的生活态度,完成了对我的启蒙,是他的思想促使我摆脱了“童稚状态”,混沌的脑组织开始裂变出自由、独立和平等的基因。王小波只活了短短的40几年,对聪明乐观、懂得享受生活、开发人生的他来说,已经足够;而对于我们这些处于被混沌愚昧的作品包围的读者们来说,却只是流星划过天际的短短一瞬,剩下的还是漫漫长夜。在今天这个文字涌动如海的时代,我更加怀念小波。

最近两年,我又开始读带有反思性的系列人文随笔。读祝勇,读李锐,读顾准和张中晓……尽管我知道,我读的书是那样狭隘和偏窄,尽管我也知道所有的这些沉重的阅读体验也必将成为历史,但是,我依然无怨无悔。我在内心深处一直深深地感激那些曾经和我朝夕相伴的书籍。因为,正是它们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段历程,正是它们使我的生命逐渐变得丰盈和完美。

62

中国教师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心得篇十
《梁启超《新民说》读书笔记》

一、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读书笔记

梁启超:《新民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二:《新民说》的研究综述

梁启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论家、启蒙宣传家和学者。其《新民说》从1902 年到1906 年首先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新民丛报》上,后来将20 篇论文汇编成册,取名为《新民说》。从1937 年到1979 年尚无专门研究《新民说》的论文和著作,对其新民思想的评述也只是零星地散见于著述、传记之中。但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对梁启超研究的深入,对其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新民说》的研究。据统计,有关《新民说》的论文有50 余篇,此外,在宋仁的《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研究》,刘邦富的《梁启超哲学思想新论》,以及张灏的《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中也有专章或专节论述,不少文章颇有创意。

——关于《新民说》的思想来源

第一种观点认为,梁启超的《新民说》主要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梁启超把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和中国固有的修身养性的道德原则有选择地移植过来,充当了如何“新民”的思想素材。

第二种观点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主要渊源。

第三种观点认为,梁启超在20 世纪初之所以能提出“新民”学说,主要是因为他在流亡日本期间,受到以卢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的学说尤其是近代国家观的启发,认识到“国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后的必然结果

第四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理论来源。

——关于《新民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种观点认为《, 新民说》的内容在于宣传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爱国思想,传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改造国民劣根性,建设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二种观点认为,梁启超更新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于重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克服奴隶劣根性,养成独立人格,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

第三种观点认为,梁启超的“新民”,既有道德要求又有政治要求,其不仅将“新民德”置于“新民”的中心地位,将道德建设视为人的现代化的中心环节,而且还从政治观念、政治能

力上培养国民资格问题。

——关于《新民说》的评价

研究者们一般认为梁启超企图用宣传教育来“新民”,试图通过和缓的改良为“新民”提供客观的政治环境,将思想启蒙与革命对立起来,在如何实现国民性改造这一关键问题上陷入泥沼,半途而废;认为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缺乏全面、辩证的认识,存在着揭露劣根性而忽视优良面的偏向,忽视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对国民性的决定性影响,因而也就不能找到正确的“新民”之路。但同时又指出《, 新民说》虽然存在缺点,但其进步意义却是主要的,一致肯定了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认为它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改造国民性的理论;《新民说》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鞭辟入里,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先导作用。 (石烈娟:“近20 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 年第9 期,第191-193页)

三、分析与评价

(一)、中国的传统政治与国家主义衰微

“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尤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故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由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在与四方部落不断的交往中,成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所以血缘纽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政治保持着紧密的关联,到了西周,宗子维城,分封天下,定名分,制礼仪,别内外,使得中国有了一个比较统一完整的政治体;到了平王东迁,周天子的力量衰落,很难再靠亲亲之血缘维持一个完整的政治体。孔子删诗书、序易礼、作春秋。为西周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礼仪制度,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仁,也就是由父子相亲演绎出来的一整套德行礼仪,人的等级爵位要与人的德行成正比。然而孔子的学说却客观上从理论上弱化了奠基在严格血缘基础上的亲亲原则,使得贵族下层——士,甚至一些平民有了通过施展自身的德行才华僭越高位的空间。到了周天子不得不承认分晋之韩赵魏、代齐之田氏之时,源于西周的宗法分封礼仪规范就几乎彻底失去了控制力了。此时的政治原则,变成了力的政治原则,这也是中国所谓国家主义昌盛的时代,“战国以前,地理之势未合,群雄角立,而国家主义亦最盛”。然而力的基础是什么?在传统农业社会,力的基础就是民,于是在各家的学说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民本思想,其中以儒家最为典型。

赢秦最终以力获取了天下,面对一个广阔的疆域,如何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呢?秦朝的

统治实际上就是将秦国的统治方式扩大,还是以赤裸裸的强力在压制万民(许倬云:《万古江河》),然而秦短短二世而亡,正说明尽管战国以来政治的原则就从血缘转化为强力,但赤裸裸的强力将导致更大的反动,“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样到了汉朝,总结秦亡之教训时,民本思想就成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孔子的“仁”的学说尽管没能挽救西周的礼乐制度,但却挽救了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治结构,他使政治家们认识到了,强力的基础恰恰就在其统治对象身上。所以德治、人治、礼治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的原则,其目的就在于笼络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并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根本原则。可以看见,从三代到战国秦汉,是中国真正“数千年不遇之大变局”。对于新的天下原则,荀子通过对王、霸、强三者的对比论述,有很深刻的理解:

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用强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也,则伤人之民必甚矣……人之民日欲与我斗,吾民日不欲为我斗,是强者之所以反弱也。地来而民去,累多而功少,虽守者益,所以守者损,是以大者之所以反削也……彼霸者则不然,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存亡救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以敬接诸侯,而诸侯说之矣……彼王者则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 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王制》)

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土地的相对减少,以及官僚代理制中的代理问题(吏治)。使得统治者很难获得多数老百姓的拥戴,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使老百姓,尤其是拥有巨大破坏力量的农民,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养民、教民、愚民成为处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的重要手段。首先,保存农村的家族权力;其次,严格控制异端和社会势力的发展;再次,减少农业税收,等等。从而将底层老百姓限制在县以下,尤其是家的范围内,使之远离政治系统本身(即“国”)。

这样,我们会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是将社会基层排除在外的。而主要是政治系统内部的权力分配,斗争与调整。而秦汉以降的中国政治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政治系统内部的权力斗争,农民起义就成为政治系统内部权力斗争不可调和时,最终的、外来的、调节

性的(重新分配权力利益的)裁判者,

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在后世方议其法之疏,而天下之人不见上之可欲,不见下之可恶,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向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明夷待访录·原法》)

所以秦汉以降,政治的概念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代及其以前,政治主要指的是部落的仲裁权,其标志中原共同体的形成,(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第33-35页)所以,在三代时期,政治的概念就是亲亲、公正,“政者,正也”。而到了秦汉以降,政治慢慢变成了政治系统内部的权力角逐,政治成为以权力为核心的概念。它体现的是尔虞我诈,权谋诈术,主要是如何分而守分,很难谈什么政治共同体,更别说什么民族主义了。

(二)近代以来的新民道路探索的困境

对社会力量的防范一直以来是中华帝国传统政治系统得以存在和运转的基础。近代,尽管外患滋扰,人们开始认识到一统垂裳之世已经一去不返,中国必须成为“列国竞长”的现代外交体系的一员。但是中国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从传统帝国通过边界的确定直接整个地继承过来的,“清朝消失了,但帝国还在。更确切地说,帝国成为中华民族国家的基础。这或许是民国外交最大的成就。”(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二十一世纪》,1997年12月)那么就是说北洋政府时期,尽管中国表面上是民主共和国,但它的社会结构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依旧是一个帝国体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阶层和等级分化依然严重。近代中国的新贵,民族资产阶级商人,尽管存在着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但是他们更害怕下层人民被动员起来失去控制;同时和传统商人一样,他们也和统治集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不能不对举国一致的民族主义保持警惕。作为传统军人地主的代表,为了维护统治,政府必须大力控制社会力量的过快地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几乎不可能实现以全民族作为基础的民族主义。

在缺乏广泛的民族主义支持的情况下,近代中国外交实际上只是官僚体系或者社会上层与外国的交往,而不是整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交往。所以统治者很难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冒单独与西方列强对抗从而威胁自身的统治地位的危险。“攘外必先安内”成为中国近代历届政府对外交往的战略基础。尽管梁任公没能很好地提出改造措施,但却敏锐地抓

住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梁任公所提出的新民学说,实际上非将中国社会进行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解放农民和反抗日本的全面侵华,也仅仅是部分地实现了梁任公的新民任务。革命结束后,毛泽东很快认识到,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惯性,于是农村尽快地实行村社制度,城市实行单位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市民重新回到传统的熟人社会,从而远离政治系统,官僚和工资制度在五六十年代成为中国社会的新的等级身份标识。但毛泽东还是存在着新民的希望,在六十年代,为了对抗工资和官僚对基层的束缚,毛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动了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果确实悲剧。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对外开放,用竞争来培育中国的现代社会,消解官僚阶层,实现在现代实利基础上的民族统一的现代国家。想通过统一的政党培育统一的现代国家和统一的市场,再在统一的市民社会。这确实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但这次变革是否能够成功?首先,从中国的传统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传统结构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张力(稳定与改革);传统官僚地方性市场与统一市场的张力;市民社会与大一统(合法性)之间的张力。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存在着资本原始积累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世界分工体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难点: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特殊性

五、链接: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原法·原臣》

《荀子·王制》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二十一世纪》,1997年12月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石烈娟:“近20 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 年第9 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9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