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 二年级 |

【www.guakaob.com--二年级】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单元的主题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本主题凸显了齐鲁文化的精髓。学生都知道“一山”“一水”“一圣人”,但相对而言最陌生的还是泰山,本班只有一个同学到过泰山,而且是几年前去过的,问及对泰山什么地方的印象深刻时,她竟一无所知。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十分难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及时给学生补充了图片,但是远远不够,趁学生学习的间隙我连忙上网查找资料以加强学生对泰山的认识。“登临泰山”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自然景观,体验泰山的壮美。五岳之首是泰山,又有学生问及其余四岳是什么?我没有拒绝孩子,而是及时补充了其它四岳的知识,孩子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我又及时启发:“又有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可见五岳各有各的妙处,可以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在以后的课时中我们再来体会什么叫‘五岳归来不看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登泰山”是去过泰山的旅游者的一种体验,对泰山十八盘的险峻同学都不了解,我针对此种情况向学生进行毅力方面的德育教育,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对“一览众山小”学生不解其意,我及时进行引导,又对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了简单的介绍。“泰山壮丽的美景”是本课的重点,对泰山的“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泰山佛光做了图片展示,使学生对泰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泰山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对泰山进行深入地了解,感受泰山历史文化的厚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由于泰山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让学生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介绍相关知识。本次的教学主要是方法的指导,课前已经让学生制订主题研究计划,我在课前进行了一定的方法的指导,效果比较好。中国的其他名山大川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对此更感兴趣,我适当运用猜一猜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针对上节课的学生情况,在五岳的了解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又对四大佛教名山作了简要的了解,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方面得到增长、提高。

问题反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共分为: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四个主题小组,由于班额较大,小组人员较多,所以显得纪律较差。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小组教学的人数控制,以四人小组为宜。

教学重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难搜集资料的现实情况,教师积极为学生搜集部分资料,这样探究式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3.8

自我评价:本课分为三个课时,包括“我看到了母亲河”、“母亲河哺育了我”、“为了‘母亲’的微笑”三个主题活动,分别展示了黄河地貌的壮美、黄河孕育的千年文明史和黄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背景、途径省份、地理位置及整体形象,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因为我们这里就在黄河的岸边,有的学生就在黄河岸边长大,但对黄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图片展示法、师生讨论法、小组研究法等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趣,进而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学生对影像资料感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我为学生补充了视频资料(浩浩荡荡的黄河),又为学生播放了气势磅礴的《我们是黄河泰山》,学生对黄河的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在课上交流,达到信息共享。我还补充了有关黄河景观的资料,如壶口瀑布、黄河入海口等,这些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第二课时“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前,我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黄河流域文明的历史故事、重要事件与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举例法、图片展示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了解黄河文明。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单单是地理知识或历史知识的教学,而是以情感得到激发作指导,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第三课时“为了‘母亲’的微笑”,以提高对黄河的保护意识为主,着重从黄河受污染、河水断流、土质恶化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入手,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认识和思考。通过资料展示法(既包教师搜集的资料,也包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变化,又用设疑法让学生寻找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本次搜集的材料较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颇感兴趣,能自觉运意识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意识到黄河面临的严峻问题,明白保护黄河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又加之学生生活在黄河岸边对黄河断流、地上河情况了解甚多,已经把保护黄河当做自己的责任。学生对我国的名川秀水很感兴趣。我适当补充了我国较大的河流。尤其对长江的作了具体的探讨,黄河、长江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水系图也知道我国的北部河少、南方水系多。长江的水量是黄河的20倍。春天正值干旱季节,电视新闻对此报道也很多,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电视台也有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所以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也比较了解。我们这里是农村,用水方便,能否把节约用水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内心还是个难题。

问题反思:学生说的很好,但是很多同学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按照说的去做,也就是“知行不一”如何培养言行统一的学生还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教学重建:作为品德课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是怎样做人,德为立人之本,教师更应该为学生积极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景,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另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行及时监督,时时提醒,教师也应以身作则。 3.19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孔子的专题研究,走进三孔,不但了解了孔子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专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专题研究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路标和灯塔。

我对这两节课感触颇深,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问题反思:

一、使用教材不灵活,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在教材运用方面,我对教材把握不够,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导课过于繁琐,把孔子的形象直接定格在学生面前,未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还有一点是我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同时对收集的材料未进行透彻的处理和吸收,只注重了课本范围内的备课、上课、很少考虑教材之外的教育内容,对于孔子的名言、观点渗透不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够。

二、教师情感投入不够。品德与社会课除了认知和学习外,要多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可以使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并且引导儿童获得情感的体验,获得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自己本身对孔子的内涵没有把握好,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语言较为平淡,情感投入不够,以致于影响教学效果。

三、评价学生过于简单。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使人们永远乐观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可太过于简单,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使用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欠缺学生的自我展示、总结展示,对学生的激励程度不大。

教学重建:这节课不是简单的明理课,又不容易联系学生的实际,所以必须另辟奇径,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连接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只是学习的一个借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深入挖掘人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呈现有意义的、快乐的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努力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很好地教好。 3.26

《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所以在本课设计上我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图片,就以本地现在的季节为与南方气候对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季节、时间的不同,通过具体描述来感知,领会这种疆域辽阔带来的全国各地自然景观的不同。《品德与社会》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课伊始我就以一首爱国歌导入,整堂课引导学生体会祖国的辽阔,培养爱国情感。

自我评价:特别是在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的时候,通过猜谜语深化认识,本课知识性强,为了学习不那么单调,我采用了比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东西部和南北方的空间概念,在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学习,寓枯燥的学习内容于游戏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观察地图的能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1.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资料习惯,为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在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这就应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因此,师生收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之前,师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各民族知识的资料。师生课内外有目的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与人交往、搜集信息、探究等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搜集信息而得到巨大收获,成就感油然而生。2.培养合作意识,加强情感的融合交流。本节课学生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情感得到交流,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是需要培养的。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年龄特点、思维的发展和接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

问题反思:对行政区域划分部分教学较少,没有很好的深入进去,学生对部分行政区的简称和首府(省会)还不甚了解,编谜语有一定难度,拼图游戏的时间不够只有放在课后,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

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教学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实际授课时,丰富自己的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变自如,使原本的设计能正常进行,不至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 4.5

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一课时,一开始,就播放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听了真情演唱,孩子们触动很大。再让学生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然后,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习俗,知道海外华人虽然身在他乡,但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把收集的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拓宽知识面。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把感受在全班进行交流,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海外华侨的爱国情结。朗读诗歌环节,让学生的情感 在已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在第二课时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问学生谁能说出关于台湾的历史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学生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对时事问题了解的也不少,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绝好时机,总想告诉大家自己的知识,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是提前预习得到的教材上的一点点东西。此时,正是我们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的时候,我利用网络资料,给学生做以补充,从三国开始,讲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一直讲到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岛,形成现在的分踞局面„„学生对台湾问题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两岸人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你知道哪些台湾的特产?你是从哪里了解到台湾的?又联系到中央4台的“海峡两岸”栏目,结合时事政治台湾的领导人参加上海世博会,我们这里有一些台胞,大陆与台湾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大陆与台湾的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上节课,从而让学生知道不论大陆人民、台湾同胞,还是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在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之后,再怀着满腔热情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使情绪高涨起来,以此来抒发各自的爱国情怀。课外的各种资料都是课程的资源,会让学生多渠道学到知识。

问题反思:刚开始的播放歌曲声音太低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虽然不是住校生,但微机室不能上网,学生手头没有资料,资料基本上是我给提供的,这样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他们也就无法对资料进行取舍。

教学重建:学校的图书馆不能随时开放,这对品德课教学是致命的打击,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学生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风景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较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找出更好的品德课教学的路子,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 4.12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二: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 方便面的来历

第一课 粒粒皆辛苦(身边的农业)

教学反思:

粒粒皆辛苦由“小麦的来历”和“身边的农业”两个活动主题构成。在教学“身边的农业”中,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对于农业的狭义上的概念,好多学生都可以总结出来,但广义上的农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认为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不属于农业的范畴,这是个误区,老师应该从农业的基本概念(只要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属于农产品,那么能生产出农产品的行业就属于农业)出发,举例说明林、牧、鱼、副业都属于农业。这样通俗的解释,我觉得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对于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

我是这样做的:通过同学们自己搜集查阅交流查到的资料,深层次认识农业部门看到一个新名词——“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课本上的解释只有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怎么能跟学生讲明白呢?当然还是举例最有说服力,我可以出几个有关新型农业的例子来,主要是自己本身对“新型农业”这个名词就有些困惑。猛然间,我想,何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农业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呢?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搜集身边有关农业方面的资料,对他们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题,而且这也是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绝佳机会,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是一举数得!我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灵感”感到兴奋不已。课堂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在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做到松弛有度,详略得当。以后我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注意这几方面,积极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具“活力”。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三: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含全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含全册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了解他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

2、鼓励学生凡事能替别人着想,能体谅他人的难处。

3、让学生学会辨明是非,分清美丑,自尊自爱,有羞耻感,从而反省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爱惜自己的名誉,做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人。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活动建议

1、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生活经验相联系,同时注意引导通过观察和事例分析,学习反省自己的言行。

2、可以通过改编、续编故事、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

3、选择情景表演、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学。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我们共同进步》 2-3课时

《将心比心心更宽》 2-3课时

《尊重是最好的礼物》 2-3课时

《快乐其实很简单》 3-4课时

第一课 《我们共同进步》

第一课时 我的伙伴个个棒 9.6 总1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获过奖呀?谁愿意把你的奖状拿上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看到这些奖状,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对,我们应该为这些同学喝彩、叫好。那我们其他的同学呢?他们的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生思考,并回答)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我们的伙伴个个棒。

二、走进“故事屋”

1、读读海燕和英子的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讨论:说说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3、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其实,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夸夸我的伙伴

1、游戏活动。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师击鼓,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注意平

时调皮、多动、优点不明显的学生,尽量引导学生为他们找优点,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

2、交流:大家在学习、生活中,有的伙伴是长期相处,有的是短期见面,就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

3、寻找身边其他人(如亲人、邻居、老师、售货员、医生等)的优点,在小组内交流。

四、制作优点卡

1、教师:学会欣赏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请欣赏教材中同学为他的好朋友写的优点卡。

2、教学生把好朋友最让自己佩服的地方记下来,制作成优点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1)制作优点卡。

(2)展示学习作品。

(3)赠送优点卡。

五、活动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跟大家友好相处,才能共同进步,一句赞美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热情的喝彩,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力量。课后,请同学们为自己更多的朋友制作优点卡,送给所赞美的人,了解他(她)的感受,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第二课时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9.11 总2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嫉妒别人有害于身心健康。

2、欣赏别人的长处,并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活动准备:

搜集名人、同学“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是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呢?还是经常看到别人的短处?为什么?

同桌交流并谈看法。

小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优点,同时也都有短处、有缺点和不足。只有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才能向别人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这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交流资料,深化主题

1、看图读《苹果李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启发。

2、结合主题文字,说说什么是取长补短?

3、交流搜集的名人“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故事,想想: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

4、小结。

三、动手演算,激发动机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好处在哪里呢?我们来动手做几道题:

假如我们从全组每个同学身上找出两条优点,14个同学能找出多少条优点?从全班每个同学身上找出两条优点呢,56个同学一共能找出多少条优点?

演示乘法算式: 2×14=28 2×56=108

2、如果老师从全班每位同学身上学到一条优点,我一共能学到多少优点?

如果同学们从我们班任课的老师身上各学一条优点,你就会有多少优点?

3、通过演算这几道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我们的品德更加高尚,学习更加优秀,工作更加出色,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同学们一定非常愿意这样做,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四、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1、请学生列举同学中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事例,并请这些同学谈谈这样做对自己成长起到什么作用。

2、小结: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长处,也都有缺点、短处,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有进步。

五、激情回味,总结教学

1、师:你想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天天进步的人吗?请你记住:就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出色的同学,他们有的成绩优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心灵手巧,有的助人为乐┅┅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甚至超过自己,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真诚地祝福并告诉他们:我要向你学习。一句话,要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下节课我们要以“我远离‘红眼病’”为主题开展一个班队活动,请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如诸葛亮与周瑜,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①你知道什么叫红眼病吗?

②红眼病的症状有哪些?

③能说说红眼病的危害吗?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知道人各有所长。要能欣赏别人的长处,积极、主动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懂得嫉妒害人害己。通过互帮互学,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都有发言权》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感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人享有发言权,大家说了算”,感受民主的好处。

2、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

3、鼓励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勇于表达自己,善于倾听他人。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活动建议:

1、力求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事例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民主的重要。

2、拓展教学内容,教学素材从学生现实生活扩展到更宽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他们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谁说了算》 2课时

《我们自己做主》 2课时

《勇于“说”和善于“听”》 2课时

《我做合格的小公民》 3课时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课 : 谁说了算

第一课时:谁说了算 总第9 9。30

活动目标:

1、析家庭、学校等民主现状,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

2、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份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学校“实话实说”的栏目主持人,今天我跟大家聊的话题是:谁说了算

板书:谁说了算

二、调查讨论

1、 主持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谁说了算呢?下面我们现场进行一次现场测试,希望大家

要实说实说。

2、 分发调查表,分组讨论并按要求把调查表填好。

3、 统计调查表并分别从各选项中选派代表联系实际用具体事例陈述自己的观点。

4、 主持人小结: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家的选择都不尽相同,究竟谁说了算是还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故事导读

(1) 如果班长李明不和同学商量,独自做决定会怎么样?

(2) 全班同学在商量集体的事情时开始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3) 活动最后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4) 讨论:商量集体的事情时,你是怎么做的?你以为应该怎么做?

(5) 小结:集体的事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活动中出现不同以及,其实是正常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商量着办,个人服从集体,这都是统一大家意见的好办法。

四、联系实际,体会主题

1、 讨论关于班费怎么花的活动。

2、 分组讨论并将结果进行总结汇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民主无处不在 总第 10 10。8

活动目标:

1、观察身边的民主现象,感受到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知道在我们国家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活动准备:

有关民主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班内的大小事情都是大家说了算,其实无论是在学校、工厂,还是在农村、城市,社会生活呼唤民主、平等、和谐,无论大小事,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一句话:民主无处不在。

板书:民主无处不在

二、合作交流 探究学习

1、 各小组交流,汇总课前调查的有关民主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2、 课件出示“校长信箱”“职工代表大会”“政务、财务公开栏”三组画面让同学们交流讨论

(1) 你对哪组画面最感兴趣?为什么?

(2) 你认为“校长信箱”的肚子里可以装哪些东西?“职工代表大会”有什么好处?“政务、

财务公开栏”的公开内容有哪些?

(3) 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例子吗?结合“市长热线”和“价格听证会”谈谈自己的想

法。

3、 阅读“小资料“

课件出示今年三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实况录象和记者对人大代表的实际采访,让学生再次感受国家各项政策的民主性。

4、 教师小结:在我们国家民主无处不在,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

三、课外延伸

课下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大代表并对他们进行采访,问问他们当选的经历及他们是怎样为人民办事的,做好记录和自己的感受,下节课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民主现象,感受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乡村新发现》

第四课 热闹的农民运动会 总第23 11.14

教学目标:

1、了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通过设计比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

3、发现农村里的新鲜事,体会农村的发展与进步。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乡村经常开展那些活动。搜集并了解有关运动会的信息资料。

2、调查了解乡村里的新鲜事,搜集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第三届农民运动会的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精彩录像片段。

2、指名回答录像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设计比赛项目

1、交流、展示搜集了解到的有关运动会的信息或资料图片。(奥运会、全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或有关各种运动会的会徽、会歌、吉祥物、会旗等)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四: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湖口中心小学 谭佑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反思

本课没有采用过多的形式,主要用了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能力。而且在活动中特别关注合作的效果,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他们还是很投入的,有些想法也比较有个性。

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但是由于大班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常常突破教师预先设计的限度。这样,在内容的安排和时间的分配上就出现了不均衡。有时,该完成的教学由于学生的活动而未能完成,有时教师又难于掌控局面,造成了低效。

《我在民族大家庭里》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所以在本课设计上我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图片,就以本地现在的季节为与南方气候对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季节、时间的不同,通过具体描述来感知,领会这种疆域辽阔带来的全国各地自然景观的不同。

特别是在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的时候通过找到自己的家乡进入学习内容,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学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知识螺旋上升。

《地球仪上的学问》教学反思

本次校教研观摩课中,我为大家现场执教了五年级《地球仪上的学问》一课。本节课选自于辽师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一单元。

课前我对所教授的对象——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通过调查我发现,这些学生对地理知识其实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地球的奥秘很多学生更是好奇,只是苦无可以学习的机会。为此我在新课伊始就让学生猜谜语,当获知是地球仪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情趣异常浓厚,这无疑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地球仪做为奖品的发放更是让学生在抢答题中动脑动手,调动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为探究学习地球仪上的知识打下了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学的乐趣,我大胆放手,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讲授——地球仪的认识与了解的主动权放手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共同发现新知识,并把自己发现的新知识及时做好记录,比一比,看谁发现的多,提出的问题多。这样一来,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气氛热烈起来,事实证明,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知识远比我要讲的多的多,孩子们自己讲出的知识范围要比我讲的广,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很有深度和难度的,而且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在学生们的激烈抢答中得到有效的回答。后来我也试问,为什么学生今天的知识面这么多,这么全面呢,原来是跟我课前的小资料搜集整理有关系。大部学生都在课前利用了网络或课外书查阅等形式对本课自己感情趣的知识进行了查找,这样一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当然是又多又全喽,难怪课堂上他们的表现这么好呢。自己的不由地由衷感叹:每一堂课的课前,学生能够很好地对相关资料搜集与查找是促使课堂高效率高质量的突破口!

本课的不足之外是课堂时间分配的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时时间过长,而且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没有抓住分类的脉络,使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汇报零乱无章,致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重复回答汇报之中。由此看来,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五: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等等。引发学生讨论: “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平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懂得了关心父母。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六: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每课教学反思汇编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每课教学反思汇编

第一单元

1、《家庭万花筒》教学反思

这课历史知识知识丰富,但不是简单的历史片段罗列,历史知识只是形,那种传统精神才是神,“形散神聚”是本课的特点。那么,这节课的神又在何处呢?

学习各种家庭形式,勾勒千年时代变迁,最终只是突出了一个精神:和为贵,孝为先。这份“和谐、孝敬”的情感就是串起珠子的课堂“丝线”。串珠的丝线找到了。

找准细节:三个家庭形式的确立还只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宏观历史框架。只有面上的浮光掠影怎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历史在于细节,细节孕育情感,它不是纸上的年代与数据,它是温暖的,它是五光十色的,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细节体验之中,童心的脉动才能与历史合拍,情感的丝线方渐渐捻成。

2、《父母——我特殊的朋友》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基于教材。通过课前向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学生与父母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课中所讨论的事例除了一则来自于教材,其余都是源自学生的。但是,教者没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述。

3、《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教学反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可能还不能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但希望能建立一种联系,一根纽带,让学生注重实践,走向社会,倡导文明。也许我们的力量不能改变国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我们相信,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只要我们在做,一切都有可能,在小学生中开展文明家庭的教育活动,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就会在不远的前方。

第二单元

1、《难忘的校园生活》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回忆学校花开20年活动整个活动引入课题,共唱校歌《鲜花小草共享阳光》唤起学生对以往校园生活的记忆。在体会美好的校园生活之时,充分运用校本资源,以大量来自学生平日生活的照片、录像冲击学生的视野和心灵,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唤起他们真实的体验,真正做到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在学生们点点滴滴的回忆中,一些熟悉的集体活动场景再现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快乐和幸福。通过回忆,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回忆、交流中多了一份对友情的珍惜,多了一份对老师的尊敬,多了一份对学校的感激。最后,学生们共同展望未来的新校园,再唱校歌结束本课。用学生自己的生活教育学生,使教学更加真实、自然、有效,不仅整理了自己

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记忆,更是通过交流增进了师生的了解,增进了同学友情。

当然,一节课上下来,也留下了不足。比如对资源的利用与挖掘怎样才能更加的深入、有效,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怎样把握才能更突出“难忘”的主题。对校园生活的面是否应理解得更为宽泛些,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也是难忘的。

2、《园丁赞歌》教学反思

a、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老师的先进事迹,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感受到老师的伟大,从中走进课文,抓住课文的题眼。

b、 通过故事、歌曲引导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懂得如何尊敬老师,从而受到思想熏陶。

3、《我为母校添光彩》教学反思

学生对母校生活是熟悉的,是有一定感情的。但学生把它当做副科,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课前准备不充分,比如没收集到完整的资料,制作的名片粗糙。今后预习布置作业要提前,布置作业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

第三单元

1、《诚信真可贵》教学反思

在这课时的教学中,我首先采用有《曾子父亲杀猪》的故事,说话算数,走近诚信;走进诚信乐园,体会诚信带来的快乐;

心有千千结,我们来解惑等。还通过故事、讨论、等教学方法,试图营造一个以道德体验为基础、融事理与法理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自觉地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但在学生具体的交流中,体现出来如何真正的讲诚信和与有时善意谎言的区别

2、《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学反思

当我们缺乏经验却不乏激情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把很多问题看淡一些。同事们经常和我说,做老师的不能真的和学生生气,否则影响的只是自己。也许同事们的境界已达到刘勰所说的“观千剑而晓器。操千曲而识音”的地步了,他们见多识广,什么样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呢。诚然,作为一个在班主任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新手,我们都想把班带好,恨不得个个学生都乖巧听话,不违反任何的班规校纪。

这种想法,我们是否是一厢情愿呢。我们应该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个性的。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这样一点,我们总想用标准化生产的方式,用一种方法教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社会上常会用好生与差生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学生,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却不能用这样二元论的价值尺度去做自己的工作,否则我们真的是误人子弟了。

我们常被一些调皮学生惹恼,有时甚至会情绪失控。此时,我们就应该注意教育方法了,不能只注重教育结果。如果一

味的让学生承认错误,他们很多时候表面上会迫于老师的权威而被迫认错,但实际情况是口服心不服。此时,我们就需要冷静,我们需想清楚要有怎样的一种心态。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被教育好的。虽然洛克在《教育漫画》中几乎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但他还是认为教育也是有约束的。一个人行为习惯乃致性格习惯的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他们身上正是有很多不足,我们才有教育他的价值。他们虽说是中学生,但离成年确实还有关键的几年。如果我们一味的采取只需服从,却不交流的教育方式,就认为某个学生真的是不可教的,那未免太过武断,也为时尚早。

3、《让我们同行》教学反思

A、游戏“让我们同行”及谈话引入:体验互帮互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你们教室到会场的这段路并不是很长,但路上有困难,也有帮助,那么,你们从小到现在,这段走过的成长的路上,一定也有许多的困难,也得到各种各样的帮助。

B、互帮互助,我们结成朋友:互帮互助能结识很多的朋友,也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许多快乐的回忆。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困难减小,心里会非常感激;有机会帮助他人,既能从中得到快乐,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生活中,你会发现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小困难,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事虽小,乐于助人的心灵却和做“大事”一样高尚。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七:品德与社会五下各课时教学反思(北师大)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感受集体的温暖》教学反思

1.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课题,让同学开展类似教科书上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教师可以将“阅读与讨论”这一步骤加以拓展,并与所教班级的实际联系起来。

2.本学期的这局部教学内容应该在三四年级爱集体教育基础上有所上升,应该引导同学认识到,温暖的集体氛围需要每个成员的参与和付出,每个同学应该提高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加强自我管理。同学间、师生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

3.保守教育比较注重同学外在行为的指导,而现代教育更重视对同学心灵的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为了能够让同学更为深切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可以开设“心灵热线”,给同学提供宣泄情感的渠道。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建立“互助小组”,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高学习成果。“生日祝福”可以使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时自我完善;“学年寄语”可以使同学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殷切期望,拉近了师生感情,让同学感受到爱。

《展示集体的智慧》教学反思

1.设计活动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兴趣,教师应注意利用同学的兴趣,增加教学的深度,让他们从中考虑标识的象征意义,以和以什么样的图案来代表自身的班集体。

2.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应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3.在同学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协助和指导。

4.不具备网上学习条件的学校,可以借用制作网页标识的方法制作班徽、班旗等。 5.对于所有的设计,都要进行评价;对没有最后中选的图案更要指出优点和特色。 《我为集体添光彩》教学反思

1.搜集一些需要在课上展示的集体活动的资料,以强化同学的集体荣誉感。

2.在分析“有些事情很少有人做”的原因时,应使同学了解到有些事情大家没有注意观察,而有些事情可能是同学力所不能和的。

3.在组织同学了解“班里经常有人做的事情”这一环节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说出经常为集体做事情的同学的姓名,在集体中树立典范。

《自主选举班委会》教学反思

1.同学此前很可能听到过许多有关民主选举的事情,但缺乏真正的理解,没有相关的经验,本课题的学习对他们十分重要,对他们今后的学校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让同学理解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假如条件允许,可以与班主任老师商量,将本课题的学习与班委会的选举结合起来,让同学亲身经历一次自主选举。教师要为此做好充沛的准备,最好使选举与课题学习同步进行。假如不能进行真正的选举,最好布置模拟选举。

3.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利用本地区村委会选举的实例,比方请村委会成员、选举委员会成员等来介绍选举程序和其意义。

4.教科书上的选举程序比较全面合理,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将小组活动的重点放在充沛理解这一程序上,当然也允许同学做适当的修改,但要合理。

《每个同学的权利》教学反思

1.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即使条件所限只能模拟,同学仍然可以在有关民主选举的知识和参与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但由于同学缺乏相应的经验,教师要做比较充沛的准备,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2.假如条件比较幼稚,可以真正进行一次同学自身选举班委会的活动。

3.教师可以就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假如是正式选举,可以先进行讲解;假如是模拟,可以布置在同学活动之后进行。

4.同学很容易被活动吸引并且进入兴奋状态,但因为缺乏经验,也很容易陷于混乱,教师

事先一定要做好教学准备,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组织。

5.假如有必要,教师应告诉同学选票的格式:可以依照班委会职务写,每个职务下写上相应的被提名候选人的姓名,并说明在自身要选的候选人姓名上画记号,多画为废票等。 《大家都来参与》教学反思

1.这是一次对同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机会,它不只可以强化同学对所在班级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锻炼并提高他们参与集体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寻求支持与配合,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2.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问题,有偏重地调整活动,比方,假如类似于小文谈到的问题比较突出,那么,可以在阅读与讨论和小组讨论时将此作为重点。

人民的代表

3.本节课中提到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让同学充沛地进行讨论并加深理解。虽然这些概念似乎离小同学较远,但只要选取适当的例子,他们是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基本含义的。教师应意识到这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小同学是格外重要的,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

4.同学模拟活动应要求适当,但要抓住要点:公民的意见和要求(代表去了解或公民反映都可以)、实际调查、写出提案等,只要基本清楚即可。

《“法”在我身边》教学反思

法律的内容条款有助于同学对于法律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的法律条文,并选择那些同学熟悉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要注意防止选择那些离同学生活太远而令他们难以理解的内容。

《秦汉一统》教学反思

关于对秦始皇的评价,同学可能会根据统一和他的专制两方面去谈,教师可稍稍补充一点内容,使他们的评价更客观,但要充沛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积极作用。

本课涉和的内容较广泛,教师应积极围绕汉武帝时期的强盛而准备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给同学充分的时间搜集资料。

由于内容丰富,在一课时中完成可能比较紧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或有所偏重,或适当增加课时。

由于本课的内容十分贴近生活,而且比较轻松,同学容易被吸引,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防止教学的外表化和肤浅,应注意从饺子、面条等常见的食物动身,引导同学提升和深化对历史的考虑和感悟。

教师可以对教科书中出现的汉朝文化的不同方面有所选择,有所偏重。

《唐朝盛世》教学反思

在同学交流有关唐朝的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时,教师要注意将其与电视剧反映的有关内容加以甄别。

关于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较多,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充沛利用教科书所出现的资料来说明唐朝的强大,培养同学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多搜集一些资料,以便丰富教学内容。

假如同学自身搜集了有关资料,应当尽可能加以展示和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交流的题目进行补充和讲解,详略可以根据同学的情况而定。 教师应协助协调各小组选择的题目,尽量防止重复,最好对教科书上的内容均有涉和。 教师应协助同学确定难度相当的题目。题目要具体,如某个诗人、画家、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关于敦煌、唐三彩等,教师可以为同学提供一些资料。

教师在总结唐朝的作用时,可以参照资料库中提供的“唐朝成绩”。

《血与火的时代》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内容以前同学可能都听说过,但未必真正理解其真实意义,教师要通过讨论使他们提升有关的认识。

本课题内容比较深,只要同学基本理解即可,不必要求过高。

《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教学反思

在讨论中,教师要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协助同学理解机器生产与手工业生产的区别。 关于电的应用以和电气化时代,不必要求同学详细了解,教师简单说明是工业化中一个新的阶段即可。

在讨论中,教师要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协助同学理解机器生产与手工业生产的区别。 关于电的应用以和电气化时代,不必要求同学详细了解,教师简单说明是工业化中一个新的阶段即可。

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有相当的考虑能力,本课可以让他们很好地实践批判性思维。关于工业化影响的讨论,以和关于同一历史时期与中国对比的讨论,都是很好的题材,教师要积极进行启发引导。

为满足同学实践批判性思维的需要,教师要留给同学足够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即使同学的意见具有明显的错误,也不要马上下结论,而是让他们通过争论互相说服。

《罪恶的战争》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离同学生活比较远,也比较笼统,教师要善于在讨论中引导同学。例如,联系当前的吸毒问题,协助同学理解鸦片的危害和帝国主义的罪恶。

西方列强是利用鸦片敲开中国大门、对中国实施全面侵略的,所以利用毒品鸦片是这一无耻行为的发端和关键。教师要注意启发同学理解毒品的危害,使他们能够了解侵略者的险恶用心。

《走访遗迹看历史》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圆明园的图画、照片等,通过圆明园当初的美与被烧毁后的惨况的对比,使同学感受到列强的凶残与野蛮。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圆明园的图画、照片等,通过圆明园当初的美与被烧毁后的惨况的对比,使同学感受到列强的凶残与野蛮。 教学中要注意强化中国军队爱国将士的英勇顽强,以和与之形成对照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屈辱的条约》教学反思

1.关注同学在全班讨论和完成课堂练习作业时的表示,对于发言突出和完成课堂作业认真的同学给予褒扬。

2.关注同学爱国主义情感的确立。

《天下为公》教学反思

1.由于这局部内容离同学的生活较远,教师在讲授时要尽量利用同学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解释和说明。

2.对于小同学来说,这一历史时期的国情比较复杂,因此,建议根据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进行阅读与讨论,不要讲得过于深奥。偏重点应放在协助同学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中一些是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保守。

《地球上的红飘带》教学反思

1.第一课时可以让同学对十六字方针进行比较充沛的讨论,体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特别是加深对于当时中国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反动势力强大实际的认识。

2.第二课时要充沛利用同学在语文等课程中所学习过的有关内容。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教学反思

1.教师可以就“攘外必先安内”让同学讨论并做适当解释,使同学懂得其中的含义,并知

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蒋介石主要是针对共产党,要全力围剿红军。要让同学进一步理解这一口号可能导致的结果:国家沦丧。

2.让同学讨论什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要时加一点解释,补充一点关于西安事变的知识。

3.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救亡进行曲》,但时间不要过长,关键在于烘托教学气氛,让同学体验到,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当时“抗日救亡”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主题。

4.教师可以事先联系好一些调查对象,然后在课题上让各小组自愿选择,或者直接由教师分配任务。也可以请人到课堂上来做介绍。

5.所调查内容的范围要广,内容应当多样并具体,不必一定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例如,在日寇统治区,日本鬼子让中国人吃混合面,强迫中国小同学学习日语而且不准学习汉语;又如,中国劳工所遭受的非人待遇等,协助同学真切地体会到侵略者的罪行。

6.根据情况,调查也可以以个人的形式进行。

《不要忘记》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运用具体资料―――事例、数字、照片等,以便加深同学的理解。 2.做好同学进行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的组织布置、分工和展示。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教学反思

1.本课题的内容是让同学了解一些抗日战争的重要方面。由于同学的年龄特点,小组发表的内容在可靠性和真实性方面可能会有局限,因此需要教师以补充的形式做比较详尽的讲授。

2.根据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调整同学活动。

3.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课时的情况布置放映保守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的VCD。

《伟大的胜利》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注意本课题与前面两个课题之间的联系,协助同学理解有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才有了最终的胜利。

2.教师应当就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些准备,并将其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乘胜追击》教学反思

1.在教科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准备有关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资料。

2.结合教科书的图片和歌曲录音渲染情境,协助同学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英勇奋战才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3.教学前要准备好图片、地图、录音等资料。

《日出东方》教学反思

1.教师应当在教科书出现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有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情况。

2.充沛利用教科书的图片和歌曲渲染情境,使同学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体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站起来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3.教学前要准备好图片、录音等资料。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八: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含全册教学反思)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第一课 《我们共同进步》

第一课时 我的伙伴个个棒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

2、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

3、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获过奖呀?谁愿意把你的奖状拿上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看到这些奖状,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对,我们应该为这些同学喝彩、叫好。那我们其他的同学呢?他们的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生思考,并回答)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我们的伙伴个个棒。

二、走进“故事屋”

1、读读海燕和英子的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讨论:说说英子为何改变了甩开燕子的想法?

3、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见;有的美,却需要用心去体会,其实,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夸夸我的伙伴

1、游戏活动。以“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开一个“夸夸伙伴身上的美”的交流会。 师击鼓,花未传出的同学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赞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注意平时调皮、多动、优点不明显的学生,尽量引导学生为他们找优点,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

2、交流:大家在学习、生活中,有的伙伴是长期相处,有的是短期见面,就在这些时候,你是怎样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呢?

3、寻找身边其他人(如亲人、邻居、老师、售货员、医生等)的优点,在小组内交流。

四、制作优点卡

1、教师:学会欣赏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请欣赏教材中同学为他的好朋友写的优点卡。

2、教学生把好朋友最让自己佩服的地方记下来,制作成优点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1)制作优点卡。

(2)展示学习作品。

(3)赠送优点卡。

五、活动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跟大家友好相处,才能共同进步,一句赞美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热情的喝彩,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别人带来巨大的力量。课后,请同学们为自己更多的朋友制作优点卡,送给所赞美的人,了解他(她)的感受,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让学生知道人各有所长,并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道理。在引导学生欣赏别人长处的同时,培养团结友爱的情感。指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别人的长处,学习真诚地欣赏、赞美别人。

第二课时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嫉妒别人有害于身心健康。

2、欣赏别人的长处,并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活动准备:

搜集名人、同学“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是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呢?还是经常看到别人的短处?为什么?

同桌交流并谈看法。

小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优点,同时也都有短处、有缺点和不足。只有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才能向别人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这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交流资料,深化主题

1、看图读《苹果李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启发。

2、结合主题文字,说说什么是取长补短?

3、交流搜集的名人“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故事,想想:自己打算以后怎么做?

4、小结。

三、动手演算,激发动机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好处在哪里呢?我们来动手做几道题:

假如我们从全组每个同学身上找出两条优点,14个同学能找出多少条优点?从全班每个同学身上找出两条优点呢,56个同学一共能找出多少条优点?

演示乘法算式: 2×14=28 2×56=108

2、如果老师从全班每位同学身上学到一条优点,我一共能学到多少优点?

如果同学们从我们班任课的老师身上各学一条优点,你就会有多少优点?

3、通过演算这几道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我们的品德更加高尚,学习更加优秀,工作更加出色,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同学们一定非常愿意这样做,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四、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1、请学生列举同学中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事例,并请这些同学谈谈这样做对自己成长起到什么作用。

2、小结: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长处,也都有缺点、短处,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有进步。

五、激情回味,总结教学

1、师:你想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天天进步的人吗?请你记住:就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出色的同学,他们有的成绩优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心灵手巧,有的助人为乐┅┅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甚至超过自己,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真诚地祝福并告诉他们:我要向你学习。一句话,要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下节课我们要以“我远离‘红眼病’”为主题开展一个班队活动,请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如诸葛亮与周瑜,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①你知道什么叫红眼病吗?

②红眼病的症状有哪些?

③能说说红眼病的危害吗?

《我们都有发言权》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感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人享有发言权,大家说了算”,感受民主的好处。

2、理解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对人对事公平、公正、为人正直。

3、鼓励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勇于表达自己,善于倾听他人。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活动建议:

1、力求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通过生动的事例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民主的重要。

2、拓展教学内容,教学素材从学生现实生活扩展到更宽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他们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谁说了算》 2课时

《我们自己做主》 2课时

《勇于“说”和善于“听”》 2课时

《我做合格的小公民》 3课时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课 : 谁说了算

第一课时:谁说了算 总第9 9。30

活动目标:

1、析家庭、学校等民主现状,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

2、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份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学校“实话实说”的栏目主持人,今天我跟大家聊的话题是:谁说了算

板书:谁说了算

二、调查讨论

1、 主持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谁说了算呢?下面我们现场进行一次现场测试,希望大家

要实说实说。

2、 分发调查表,分组讨论并按要求把调查表填好。

3、 统计调查表并分别从各选项中选派代表联系实际用具体事例陈述自己的观点。

4、 主持人小结: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家的选择都不尽相同,究竟谁说了算是还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故事导读

(1) 如果班长李明不和同学商量,独自做决定会怎么样?

(2) 全班同学在商量集体的事情时开始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3) 活动最后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4) 讨论:商量集体的事情时,你是怎么做的?你以为应该怎么做?

(5) 小结:集体的事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活动中出现不同以及,其实是正常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商量着办,个人服从集体,这都是统一大家意见的好办法。

四、联系实际,体会主题

1、 讨论关于班费怎么花的活动。

2、 分组讨论并将结果进行总结汇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民主无处不在 总第 10 10。8

活动目标:

1、观察身边的民主现象,感受到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知道在我们国家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活动准备:

有关民主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班内的大小事情都是大家说了算,其实无论是在学校、工厂,还是在农村、城市,社会生活呼唤民主、平等、和谐,无论大小事,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一句话:民主无处不在。

板书:民主无处不在

二、合作交流 探究学习

1、 各小组交流,汇总课前调查的有关民主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2、 课件出示“校长信箱”“职工代表大会”“政务、财务公开栏”三组画面让同学们交流讨论

(1) 你对哪组画面最感兴趣?为什么?

(2) 你认为“校长信箱”的肚子里可以装哪些东西?“职工代表大会”有什么好处?“政务、

财务公开栏”的公开内容有哪些?

(3) 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例子吗?结合“市长热线”和“价格听证会”谈谈自己的想

法。

3、 阅读“小资料“

课件出示今年三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实况录象和记者对人大代表的实际采访,让学生再次感受国家各项政策的民主性。

4、 教师小结:在我们国家民主无处不在,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

三、课外延伸

课下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大代表并对他们进行采访,问问他们当选的经历及他们是怎样为人民办事的,做好记录和自己的感受,下节课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民主现象,感受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乡村新发现》

第四课 热闹的农民运动会 总第23 11.14

教学目标:

1、了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通过设计比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动脑能力。

3、发现农村里的新鲜事,体会农村的发展与进步。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乡村经常开展那些活动。搜集并了解有关运动会的信息资料。

2、调查了解乡村里的新鲜事,搜集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第三届农民运动会的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精彩录像片段。

2、指名回答录像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设计比赛项目

1、交流、展示搜集了解到的有关运动会的信息或资料图片。(奥运会、全运会、大学生运动会或有关各种运动会的会徽、会歌、吉祥物、会旗等)

2、说说农民运动会上有哪些比赛项目?有什么样的独特奖品?(如果不了解可以猜一猜。)

3、请你为农民运动会设计一些独特有趣的比赛项目,说来让大家听听。

4、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5、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设计的比赛项目真有趣,你还可以组织身边的人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三、设计会徽和吉祥物

1、展示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

2、自主交流,说说或猜猜它们有什么含义?

3、指名说说,教师适当介绍。

4、让学生分组自由设计会徽和吉祥物。

5、分组展示作品,并说出设计理由。

四、新闻发布会。

1、教师导语:我们农村不光要开运动会,而且每天还有许多新鲜事发生,同学们搜集了很多乡村里的新鲜事,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乡村新闻发布会”。

2、学生分小组发布新闻,其他同学自由提问,请新闻发布人回答有关问题。

3、比一比哪组的新闻最精彩,头号新闻最多。

4、交流讨论:村里怎么有这么多新鲜事?

5、投票选出各小组播报的新鲜事的头条。

五、活动延伸——办乡村故事报。

1、教师建议让学生课外分组出一期乡村故事报,并进行展评。

2、学生讨论交流故事报如何编辑以及编辑的内容。

3、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提出编辑的要求。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民主现象,感受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九:最新整理泰山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品社备课

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十:何贞东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第一课时 无法愈合的创伤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 何贞东

之所以选择教学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因为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被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暴行深深震撼,面对着一组组死难人员的数据,一幅幅血腥的画面,涌上心头的除了悲愤还是悲愤。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作为教师,上好南京大屠杀这一堂课,让咱们处在和平环境下的孩子充分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震撼心灵是何其必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一内容的教学。

在教学设计时,我有几点思考,一是这节课大量的应用了数学习题,用大量的数字给孩子们以直观的认识和心灵的冲击,将数学与品德课资源整合。通过计算,把数字带给学生的震撼带入学习内容之中,整个课堂有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调。一是怎样通过大量真实的图文资料让南京大屠杀在孩子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受。二是将由此激发出的愤怒回归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具体操作时,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入手,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南京大屠杀。然后总体介绍南京大屠杀,在一段凄凉的音乐渲染下带学生走进了南京大屠杀。“转轴拨弦三两下,未成曲调先有情”整个课堂有了凝重、凄凉的基调。接下来感受具体人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奶奶的身

体与精神上的伤痛,获得情感体验。然后补充大量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画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南京大屠杀及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更多触目惊心的史实,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又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触动与震撼。课上到这里,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震撼了学生的内心,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甚至仇恨,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学这一内容的目的,就像胡总书记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时所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才是本课最终教学目的所在。最后环节“面对历史,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将学生引向深度思考,就是源于以上的认识。

不足之处就是气氛创设的太深沉、太凝重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双边活动。还有就是刚刚带上品德课连一个月都没有,教材不熟悉,学情也不熟悉,总之还学要好好学习加强磨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