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一
《三年级语文知识题》

三年级语文知识题

一、古诗词

1、填写下列诗句,并写出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

(2)感时花溅泪, ( )

(4) ,雄鸡一声天下白。 ( )

(5)谁言寸草心, (

(6) ,为有源头活水来。 (

(7)飞流直下三千尺, 。(

2、填鸟名。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洲。

(2)旧时王谢堂前(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填成语。

(1)九洲生气恃风雷, 究可哀。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4、填季节。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窗含西岭千秋雪。(

(3)可怜九月初三夜。( ) (4)黑云翻墨未遮山。(

5、填植物。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出墙来。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 )满皇都。

(3)( )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停车坐爱( )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少一人。

6、默写并把对应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1)( ) ,思而不学则贻。

(2)乱花浙欲迷人眼,( )

) ) ) ) ) 《游山西村》 《过故人庄》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论语》

(4)( ) 两山排闼送青来。 《望岳》

(5)( )青山郭外斜。 《钱塘湖春行》

(6)会当凌绝顶,( ) 《书湖阴先生壁》

7、写出含有花名的古诗。

(1)梨花:( )

(2)桃花:(

(3)杏花:(

(4)荷花:(

(5)桂花:(

(6)菊花:(

(7)梅花:(

8、写出这些诗句对应的古人名字。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二、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改)

(1)刚上第一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2)王小萍总是积极地听取同学们对她的批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三、写出不同意思的关于手的成语。

(1)形容敏捷——( ) (2)形容聪颖——(

(3)形容高兴——( ) (4)形容勤奋——(

(5)形容凶狠——( ) (6)形容顺利——(

(7)形容卑鄙——( ) (8)形容高明——(

(9)形容利索——( ) (10)形容惊慌——(

(11)形容冷漠——( ) (12)形容专横——(

(13)形容无能——( ) (14)形容亲密——(

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写叫——(抄写)

) ) ) ) ) ) ) ) ) ) ) ) ) )

(1)把别人念的文字记录下来叫——( )

(2)凭记忆把学过的文字写出来叫——( )

(3)根据原著变换体裁重写内容叫——( )

(4)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的情况写成文章叫——( )

(5)就现成材料加工整理写成文字叫——( )

(6)用简单的线条把对象的形态勾勒出来叫——( )

(7)用铁笔在放有蜡纸的钢板上写叫——( )

(8)用文字、语言等把事物形象表现出来叫——( )

(9)按照要求在表格、单据、试卷的空白处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叫——

( )

五、写出带“马”字的成语

粗略地看——( ) 立了功劳——( )

快上加快——( ) 单独行动——( )

地势平坦——( ) 非常危险——( )

声势浩大——( ) 扩充实力——( )

军务繁忙——( ) 人马众多——( )

随便走走——( ) 心思不定——( )

走在前列——( )

六、照样子写出关于“看”的词语。

例如: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瞻仰

(1)低下头向下看:( ) (2)抬头向上看:( )

(3)向四周看:( ) (4)向远处看:( )

(5)偷偷地看:( ) (6)注意地看:( )

(7)大略地看:( ) (8)尽情地观看:( )

(9)边看边审查:( )

七、排列顺序。

(1)①国庆节②儿童节③劳动节④建军节⑤植树节,排列: 理由

(2)①东亚②宁波③中国④亚洲⑤浙江,排列: 理由

(3)①林则徐②李白③朱元璋④陆游⑤秦始皇,排列: 理由

(4)①大发雷霆②一本正经③怒发冲冠④喜笑颜开⑤怒形于色,排列: 理由

八、照样子,写成语。

例:疮→(手到病除)→抢

(1)晕→( )→晖 (2)杭→( )→航

(3)流→( )→硫 (4)柜→( )→渠

(5)土→( )→二 (6)奏→( )→春

九、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闻鸡起舞——( )

凿壁借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鞠躬尽瘁——( ) 乐不思蜀——( ) 入木三分——( )

图穷匕见——( ) 三顾茅庐——( ) 杀妻求将——( )

十、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可相比叫无比,不取报酬叫无偿。

(1)没有理由叫( ),没有关系叫( )。

(2)没有罪过叫( ),无根无据叫( )。

(3)没有边际叫( ),没人帮助叫( )。

(4)无闲无空叫( ),无缘无故叫( )。

(5)豪无办法叫( ),所剩不多叫( )。

(6)满不在乎叫( ),安然无事叫( )。

(7)不管怎样叫( ),不用怀疑叫( )。

1、下面的字均可从《新华字典》的两个部首中查到,请写出这两个部首:

丰:( )部和( ) 电:( )部和( ) 乘:( )部和( )

2、根据意思用“自”字组词填空。

(1)自己尊重自己叫( ) (2)只顾自己利益叫( )

(3)自己克制自己叫( ) (4)自己感到骄傲叫( )

(5)自己安慰自己叫( ) (6)自己相信自己叫( )

3、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写出五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 )得意忘形( )有条不紊( )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和“高瞻远瞩”的成语可以互为解释,

请你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各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杏林”指_________ ,“桃李”指_________ ,

“高足”指_________ ,“汗青”指_________,“桑梓”指_________。

5、下面的一些俗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能写出来吗?

鸡蛋里面挑骨头——(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小和尚念经——(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6、下列文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WTO: __________________ 3.15:___________________

酷毙了:___________________ 菜鸟: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的诗句、格言或歇后语补充完整: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望王师又一年。

(3)路遥知马力----( )

(4)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一、按要求答题

1、写出四个含有“笑”字的成语。

( )( )( )( )

2、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名称,与其它三个字

组成成语。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二
《2011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

2011

一.基础(30%) 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试卷

1.圈出错别字并改正(6%)

弄虚做假 ( ) 全神惯注( ) 举世闻明( )

完碧归赵 ( ) 不径而走( ) 忘而却步( )

2.按要求把下面词语抄写在横线上。(6%)

吃苦耐劳 忐忑不安 诗情画意 悲喜交集 不屈不挠 鸟语花香

描写人物心情:

描写景色优美:

描写人物品质:

3.选词填空(3%)

请求 要求 哀求

(1)卖火柴的小女孩苦苦( )一位先生买下她的火柴。

(2)老师接受了小明的( ),同意他担任接力赛的第一棒。

(3)林林是个任性的孩子,( )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

4.课文内容和古诗名言填空(10%)

(1)尺有所短, ;物有所不足, 。

(2)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 ,

有时像 ,有时像强大的探照灯

光 ,有时像天上的流星 。

(3)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 。

(4) “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香” 这句话出自 一课。

4.按要求写句子(5%)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成反问句)

(2)陈景润从不轻易浪费时间,

(写具体)

二.阅读(35%)

(一)剪枝的学问(17%)

每次我去乡下看望姑姑,都要到园艺师王大伯的桃园里去玩。王大伯是(举世

闻名 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这天,我走进桃园,看见王大伯光着膀子正忙着剪枝。随着剪刀的(飞舞 挥

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嘛要把这些枝条剪掉呢?”

王大伯拿起一根被剪掉的枝条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光吸

收营养,不结果实,我们把它叫做‘徒长枝’。这些‘徒长枝’长得可快啦。不剪

掉它,到了夏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还会影响通风,使‘结果枝’见

不到阳光。”王大伯指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对我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呢!( )

把‘徒长枝’剪掉,桃子( )结得多,长得大。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

子呀!

是呀,经过修剪,( )枝条大大的减少了,( )来年桃子的产量

却增加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呢!

1. 圈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4%)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写在括号里。(4%)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要„„就„„

3.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

光:a、光线 b、一点不剩 c、露着 d、只、单

(1)王大伯光着膀子正忙着剪枝。 ( ) .

(2)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我们把它叫做“徒长.

枝”。 ( )

(3)不剪掉它,到了夏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还会影响通风,使“结

果枝”见不到阳光。 (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1)“徒长枝”是指 的枝条。

之所以要把它们剪掉,是因为

(2)课文最后一节中说“减少是为了增加。”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减少 ,

是为了增加 。

(二) 圆圆的沙粒 (18%)

一颗圆圆的沙粒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可

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啊

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见滚滚的涛声了!„„”

“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

蚌壳开着一条缝。

时光伴着海波逝去了。各式各样的议论被海潮冲走了。圆圆的沙粒也被他的同

伴们遗忘了。

„„

几十年过去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 采珍珠的姑娘在大海的波涛中打开

了一只蚌壳 顿时 珠光闪闪 姑娘惊喜地叫道 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是他?”沙粒们看见奇异的光彩,听见采珍珠的姑娘的高声赞美,猛然想起

了几十年前的圆圆的沙粒。

“是我!”珍珠真诚地说,“我就是你们的朋友,那颗圆圆的沙粒!”

1. 给第6节加上标点。(4%)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赞颂( ) 霎时( ) 惊奇( ) 讥笑( )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

(1)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 ( )

(2)表现了平静没有顾虑的态度的一个词。 ( )

4.联系上下文,可用文中的句子想象写话。(3%)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圆圆的沙粒躺在黑漆漆的蚌壳里怎么样?会怎么想?

请想象情景,把文中第5节省略号的内容展现出来。

圆圆的沙粒躺在黑漆漆的蚌壳里,

5.想一想,写下来。(3%)

圆圆的沙粒有许多同伴,而他为什么能变成珍珠?请你用一两句话写写原因。

三.作文(30%+5%)

题目:我喜爱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你心爱的学习用品,可以是自己饲养的小

动物,或者是喜欢的文具。

2.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250个字。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三
《完壁归赵》

人物:蔺相如、赵王、赵国大臣8人、太监、秦国使者

开场:正中课桌是赵王的宝座,赵王端坐上面,两侧各站4位同学是大臣们。

赵王:今日无事,与众卿同乐!

太监:大王,秦国使者求见,可否召见?

赵王:快快有请。

太监:传秦国使者上殿晋见。

秦国使者:(没有行礼)这儿有一封信,我国大王叫我转交给你。[说完便走了]

太监:接过信给赵王

大臣们:这个使者也太不象话了,也不行礼!这不是摆明了不把我赵国放在眼里吗?

赵王:在看秦王的来信,大臣们坐在两侧的座位上。

赵王:(看完信放下,焦急地向大臣)秦王来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众卿看如何是好?

大臣甲:(站起,恭敬地)回大王,和氏璧乃我国的无价之宝,而秦王生性狡诈,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我们决不能上他的当。 大臣乙:(站起,恭敬地)如果我们不答应,秦王一定会派兵来进攻,敌强我弱,打起仗来,遭殃的可是我们赵国。

大臣丙:(站起,恭敬地)大王,我斗胆向您推荐一个人,此人叫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大喜)蔺相如在哪儿?还不快快找来。

大臣丙:是。(施礼,躬身下场。)

(蔺相如随大臣丙上场。)

蔺相如:(对着赵王深施一礼)草民蔺相如拜见大王。

赵王:(打量着蔺相如)听说你机智勇敢,不知你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无可奈何)看来只能这样了,希望你不要辜负本王对你的信任。

蔺相如:我一定完成任务。(施礼,躬身下场。)

太监:退朝!

——(全下)

人物:蔺相如、秦王、秦国大臣8人、侍女两人(除秦王外其余人物不变)

太监:上朝!(除蔺相如外全上)

太监:传蔺相如上殿!

蔺相如:(大大方方走来,跪下,向秦王行礼)草民叩见秦王,大王万岁万万岁!

秦王:(得意洋洋的,有不失风度的一摆手)请起吧!

蔺相如:(礼貌地)秦王,草民今日代表赵国出使秦国,望此交易愉

快!同时,这也代表着秦赵两国的和平和友谊。

秦王:好啊,那就把宝玉献上来,让本王看看。

蔺相如:(恭恭敬敬呈上和氏璧,)大王请看!

秦王:(坐在宫殿上课桌),正在仔细看蔺相如带来的和氏璧),好,的确是好,(指点着)这玉的太漂亮了,不愧是无价之宝呀!众位爱卿,你们说呢?

大臣们:真是无价之宝呀!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着秦王深施一礼)启禀秦王,这块玉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一愣,连忙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双手捧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说完举起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大惊失色,发觉上当,慌忙地)请蔺使者不要冲动,一切都好商量。(面向大臣,高声地)来人呀,拿地图来,把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给蔺使者看。

蔺相如:(双手捧璧,严肃地)和氏璧乃无价之宝,岂能随随便便交换,得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才行。

秦王:(犹豫了一下)你说得很有道理,三天后是个黄道吉日,我们就在那天举行典礼,交换和氏璧。

蔺相如:一言为定。(施礼,退下。)

[在宾馆]

蔺相如:来人。

[在宾馆]

蔺相如:来人。

赵国仆人:大人,有什么吩咐?

蔺相如:我命你们立马起程,记住,要抄小路走,还要化装,千万不要让人认出你们来,把这和氏璧快马加鞭送往赵国,交给赵王。 赵国仆人:是。

[说罢,仆人便收拾东西起程了]

(三天后,蔺相如随秦国大臣上场。)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蔺相如,本王已经沐浴更衣,典礼也已经准备就绪,现在该交换和氏璧了吧。

蔺相如:(对秦王深施一礼,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无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就请蔺使者回去吧。(蔺相如施礼退下。)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四
《三年级语文月考》

聚能教育三年级语文月考(一)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找出下面成语的错别字并改正(每空2分,共32分)

兴高彩烈( )迫不急待( )再接再励( )自行其事( ) 如愿以尝( )实事求事( )司空见贯( )完碧归赵( ) 死灰复然( )汗流夹背( )发人深醒( )园满结束( ) 关怀倍至( )恢心丧气( )风尘扑扑( )强状无比(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注拼音,组词语(每空1分,共8分)

______ ( ) ______ ( ) 省 骨

______ ( ) ______ ( )

三、在括号里填恰当的词语(每空2分共16分)

例(做)游戏

( )招呼 ( )作文 ( )槐米 ( )乒乓球

( )故事 ( )电影 ( )染料 ( )红领巾

四、连一连(每个1分,共6分)

飘扬的 微笑 好奇的 说

笔陡的 旗帜 一本正经的 写

甜蜜的 石级 认真的 问

五、写出下列近义词(每个2分,共12分)

快乐( ) 喜爱( ) 飘扬( )

纪念( ) 鼓舞( ) 勤劳( )

六、写出下列反义词(每个2分,共12分)

安静( ) 喜爱( ) 马虎( )

年轻( ) 高兴( ) 洁白( )

七、写出下列歇后语(每题5分,共10分)

1、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2、阿婆的鞋------------ ( )

八、用下面的词语造句(每题2分,共4分)

1、手舞足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手八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五
《15完璧归赵》

15 完璧归赵

《起死回生》片断赏析之一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复述课文,重点是训练学生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这一段,起因这一段可一笔带过。此处设计这个练习主要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去概括,回答问题是散点式的,造成答题的不完整、不正确。

1、师生合作读1——9小节,思考: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

听说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扁鹊顿时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完璧归赵》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

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和氏之璧”采得于何处

卞和抱璞的故事,最早见载于《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林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厉王以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王以为诳,刖其右足。后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荆山,泪尽而继之以血。王见状,使人问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悯其刑,封和为零阳侯,和辞而不就„„

卞和献玉,断双足不减其志,虽封侯不动其心,其意不在封禄,而在玉石之分,贞诳之明,其志其忠,令人钦敬,传为千古佳话。楚厉王、武王,视宝玉为顽石,诬贞士为诳人,颠倒黑白,有眼无珠。李白怀才不遇,道路坷坎,尝诗咏其事,讽喻世态:“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郑。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古风》);“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鞠歌行》)

卞和抱璞泣血,《韩非子》和李白均未言明何处荆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以人名,荆山之地多传说卞和采玉的故事。

其一,湖北阳新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荆山在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并引《舆地纪胜》云:“为卞和得璞之所。”

其二,湖北南漳县说。《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释荆山:“《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汉《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太平寰宇记》云:‘卞和得璞开荆山,即此;顶上有池,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清《一统志》谓:下有抱玉岩,即卞和得玉处。“《中国名胜词风俗》:湖北南漳县城西约75公里的荆山南麓,峰峦峻秀,松柏葱郁,洞窟幽奥,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传卞和得璞于此,故名。岩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四丈,内供卞和像;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为卞和取玉旧迹;岩上有石洞,可容200余人;洞顶有池,周40余步,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

其三,安徽芜湖县说。《太玉府志》载:“芜湖县东南十六里,介天成湖与长河之间,有大、小二山,曰大荆,曰小荆;上有鹤迹、龟文之石。”《九域志》谓:大荆山即卞和得玉处。山崖有“寒壁”二字,为明御史骆曾所刻。“荆山寒壁”为芜湖八景之一。宋时宣城人梅尧臣有《荆山》诗云:“和楚人,滋楚地;泣玉山,无所记。但见楚人夸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倘有鬼,定无足。”

其四,安徽怀远县说。《怀远县志》:“荆山,县新倚也,在治西南,滨淮突起。”《水经注》载:淮水出荆出之左,当涂山之右,奔流二山之间。《图经》云:“荆涂二山本相联属,禹凿为二,以通淮流。”清康熙《凤阳府志》:“今两崖间凿痕犹存”;荆山“高一百八十五丈,周围十七里,东有卞和洞。”《中国名胜词典》也有这样的叙述: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人入洞中,仿佛置身玉珠帐里。洞下有石如桃,旧有题咏:元帝仙桃石,往来不识。略剖与君之,万载留踪迹。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宋哲宗元七年(1092)上巳节,苏东坡自颖州改知扬州途中,曾慕名率子苏迨、苏过同游荆山,留诗咏叹:“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明儒宋濂有《游荆涂二山记》,对荆山胜迹作了详细的记述:至荆山,“岩厂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

„„

卞和采玉的故事,古籍记载不仅在地点上有所歧异,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众说不一。《韩非子》记载为楚厉王至文王时代;汉代的刘向在《新序》中则记为楚共王之时;而一些地志和杂记又谓其中发生在楚平王年间,按史书记载:楚文王在位时间应在公元前677年以前;楚共王应在公元前500年以前;楚平王应在公元前516以前。前后相差150多年。孰是孰非,难以断定。

玉石可分,荆山难辨。哪方地灵产宝玉,何处荆山泣忠魂,成为千古难解之谜。

千年国宝“和氏璧”轶事

公元前689年,有个叫卞和的老人在荆山脚下(今湖北南漳西)恸哭不止。官吏前来查问,卞和说自己搂着的大青石中有宝,但两次向楚国君王进献均被斥行骗,并遭刖刑相继失去双腿,因而伤心极了。官吏将信将疑地把大青石运到都城,玉匠剖开时果然出现一块晶莹奇石。刚即位的楚文王端详着用它雕成的璧,满心喜欢,遂起名“和氏璧”。从此,“和氏璧”一直收藏于楚国宫中。

过了三百多年,“和氏璧”广为人知,并落入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闻讯,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进行交换。当蔺相如将璧送到秦宫,秦昭襄王却食言践约;他机智地夺回璧,设法带归赵国。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和“完璧归赵”的出典。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2年灭掉赵国,获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制成御玺。这枚象征权力的御玺“方四寸”,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著名玉匠孙寿镌刻。据《汉旧仪》记载,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到西汉,“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和氏璧”,她气得将它掷于地,说:“你们兄弟逆悖天理,不会有好下场!”当王莽拿着“和氏璧”,发现它被砸掉一角,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新莽政权垮台时,“和氏璧”一度挂在赤眉义军首领的头颈上。东汉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宫内。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

“和氏璧”传递1600余年,实为举世所罕见。历代许多学者都想搞清其面目,并作了艰辛探索。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中分析,它应是一种珍稀的具有碧绿、洁白闪光的拉长石。2001年,在“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上,展出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和氏璧”

血泪“和氏璧”

荆山人卞和,砍柴见凤凰站立青石,便认定石为宝石,将那不起眼的青石献厉王,失左足,献武王,失右足。文王继位,卞和想献宝,但无足,于是,在山脚悲泣三天三夜,文王知,命玉匠将青石雕琢,见光润无暇,雕成璧,以卞和之名相命“和氏璧”。

卞和是砍柴人,非玉匠,仅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坚定信念就认定这是宝石,其意之坚,断足也不能磨其志,失双足,不能行走,也不知几十年如何生活。为献宝,堂堂七尺男儿,号啕于荆山之下,幸好这果真是宝石,倘若本身是普通石头一块,岂不双足白砍,眼泪白流?

和氏璧现世,遇上卞和这样的傻人,以泪相浇,以血铺道,从而奠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

和氏璧的不平凡还在于遇上一个“好时代”,王侯将相迷信“璧环象天”,它就成了无价之宝,从它被雕琢得晶莹剔透,浑身散发宝光时,它的身价一天高似一天,由璧玺传国玺,身份几与皇帝相等,甚至让人不惜以城池,以性命相交换。“和氏璧”的确威风,它是皇帝的宠物,权利的象征,被施与人时是皇上的大恩惠,住朱红楼阁,锦衣玉盘,出门车马开道,小心翼翼,所遇崇敬之目光,这身份,除皇帝能享,还有几人?

古曰:“高处不胜寒”。“和氏璧”所住之处已是人间极限,其上是雪风,冰风,它所见的人间欢乐只是在其未成璧之时,其后所见都是血腥杀戮,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王朝更替,而自身,也因这耀眼光环惹来杀身之祸。先有蔺相如设巧计,从秦昭王手中夺回,差点同蔺相如一同赔了性命,再有孝元太后使命一摔,被摔缺一角,后王莽用黄金修补,也应证了“伴君如伴虎”之言,它还多次被盗,即便现今还不知在何方流浪。

“和氏璧”威风凛凛,却过的苦不堪言,倘若它知道荣华富贵所要付出的代价,定会拒绝凤凰降落,卞和以身献宝,还不如就呆在青石里,呼天地之灵气,见自然之风光,花草树木为伴,清风明月为伍,过的还自在逍遥,偏偏不由自己做主,做了一块宝玉!

“和氏璧”怎么也脱不了血腥的,它由楚到秦,秦始皇时为玺,刘邦时为“传国玺”,王莽时身受重伤,后到曹操,再后来音信杳无。每一次交接,都有多少亡魂相伴,多少鲜血相浸,血流成河,“和氏璧”就在血河中间飘荡,红的血,白的璧,真可谓触目惊心,即便有光,在浓稠的血浆中也散不开。

“和氏璧”一生始终伴着各种各样的目光,敬畏的、贪婪的、悲戚的。它历经了人间的大悲欢,集爱愁于一身,这也不能怪它,它只是比一般人更多地了解人类。孝元太后称它为“亡国玺”也没错,任何朝代都有开始和灭亡,它转移到另一个朝代时,也就是前一朝代灭亡时,它的身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几个字也没能支持秦王朝长久的国运,可它还是被觊觎,蒙骗了一代又一代国君,或者说各朝皇帝用它来蒙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和氏璧,一块青石罢了,它的身上被套上一圈又一圈绳索,笼上一层又一层人为的光环,待光环散尽,它还是一块石头,只是比较光滑,或许能发光,也没有什么稀奇的。物如此,人又何尝不如此呢?

漫说“和氏璧”的下落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未雕之朴玉)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两只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乃至泣血。楚文王奇其事,命玉工剖石,果然得玉,即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这一含泪带血的奇特经历,昭示了发现真理、坚持真理是多么艰难。和氏璧后来由楚国流传到赵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和氏璧。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随着秦统一六国,和氏璧也由楚国流传到秦国,李斯《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的句子,“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璧”两物,说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录异记》说:岁月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卞和得之献其玉,后入赵、献秦、始皇统一天下琢为受命玺。元崔在《进玺笺》中也说秦始皇将和氏璧作成方四寸的金,命李斯篆文,孙寿刻字,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说明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玺成了皇权的标志。

据《史记·秦本记》,秦始皇东巡时病倒于途中,“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始皇死后,玉玺传给二世胡亥。胡亥死,子婴立,“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刘邦入咸阴,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刘邦建立西汉,将子婴奉上的玉玺作为自己的玺印佩戴,且世代传授,号曰“汉传玉玺”。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派人向太后索取传国玺。太后一怒之下将此镇国之宝掷于地上(《汉书·元后传》),据说摔坏了玺纽的一角。王莽得到玉玺粉墨登场,可惜短祚而终。传国玺自又归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东汉末战乱,群雄逐鹿,孙坚意外地得到玉玺,《三国演义》有“匿玉玺孙坚背盟”一回即此谓。以后玉玺经魏再传于晋。五胡乱华,玉玺由南朝承袭。隋灭,隋炀帝杨广皇后萧氏携玺及部分皇室人员流亡突厥。唐贞观四年,萧后携玺归唐。唐末,玉玺为后梁朱温所得,传于后唐。后晋时北辽大举入侵,多次抢掠,传国玉玺至此不知下落。此后文献不见记载。入宋以后到清朝,有多次传国玺复出的传闻。但这都是民间伪造仿刻之作,官吏借此以讨好皇帝罢了。清乾隆三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贡所谓“传国玉玺”一方,玉色黝黑,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视作玩好旧器,收入宫中。据说此玺清亡时仍在,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和氏璧与传国玺

“和氏璧”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将相和》里“完璧归赵”的“璧”,就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传国之宝——和氏璧。为什么把这块宝玉叫

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个采石的人叫卞(biàn)和,一天他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楚厉王。但是玉工没有识辨出来,认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后来,武王的儿子文王做了国君,卞和还想去献宝,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抱玉大哭,哭宝玉不被人识。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接来卞和,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更神奇的是“侧而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六
《预备班考试语文2011(1)》

语文测评试卷

一、汉语拼音(12分)

1、按顺序把23个声母补充完整(0.25分×16)

d ɡ x ch z y 2、按顺序把下列韵母补写完整。(0.25分×16) 单韵母:ɑ i

复韵母: ei ɑo üe 鼻韵母: en inɡ

3、给下面带点的字加拼音(0.5分×8) 祷告( )炽热( )咀嚼 ( )作揖( ) ....

水寨( )噩耗( )侮辱 ( )气氛( ) ....

二、汉字(22分)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1分×16)

拔地而起( ) 同归与尽( ) 一如继往( ) 色采明丽( ) 完碧归赵( ) 不加思索( ) 成群接队( ) 梦寐已求( ) 若无其是( ) 胆大忘为( ) 永住人间( ) 迫不急待( ) 功无不克( ) 恩将仇抱( ) 手急眼快( ) 艰苦卓决( ) 2、填空。(0.5分×12) (1)“承”字的第2画是 ;“为”字的第3画是 ;

“毋”字第1画是 ;“御”字的第9画是 。

(2)如果你不认识“糜”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

再查( )。

如果你不会写“zhì 烤”的“zhì”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 先查( )。 (3)“临”字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有四种解释:

A、指时间; B、暂时; C、挨着,靠近; D、到。 “身临其境”中的“临”选择( )种解释。

三、词语(22分)

1、在括号内填上与“的”“地”“得”搭配合适的词(1分×9分) 幽静的( ) 脆弱的( ) 柔美的( ) 狼狈地( ) 愤怒地( ) 精心地( ) 描写得( ) 照顾得( ) 高兴得( ) 2、正确地选用“的”“地”“得”填入括号内。(0.5分×10)

秋天,梧桐树( )叶儿黄了。一阵风吹来,悠悠( )飘舞在空中,如金色( )蝴蝶。菊花却开( )那么热闹,有红( ),紫( ),黄( ),白( ),一串红也不示弱,热烈( )怒放着,红( )那么娇艳,那么可爱。 3、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归类。(0.5分×8+0.5分×8)

一尘不( ) 逆来( )受 门( )若市 ( )流不息 开( )节流 锲而不( ) 精打细( ) 聚沙成( )

说明人物品格的 描写环境或场面的 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的

四、句子(21分)

1、缩写下面的句子。(1分×3)

(1)女生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2)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3)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2、修改病句。(1分×3)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提高我们的知识。 (2)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3)通过课外英语班的学习,使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5) (1)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球。( )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善良的人民。( )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4)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眼泪里。( )

(5)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 4、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正确的关联词。(2分×5) (1)( )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把璧交给他。 (2)( )周幽王及时派人点燃了烽火,( )诸侯们望见烽烟,( ) 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 (3)( )共产党,( )救中国。 (4)衣服并不合身,( )一点儿也不好看,( )它是新的。 (5)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 )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五、古诗词。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2分×10)

1、少年易老学难成,

2、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春风不度玉门关。

5、独出前门望野田, 6、竹外桃花三两枝, 7、江南几度梅花发, 8、家在梦中何日到, 9、,切切故乡情。 10、,游子久不至。

六、阅读理解(23分)

(1)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歇时,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

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3)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5)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上。(2分) 2、解释第(2)自然段中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2)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3、“我”忍不住放了小飞蛾的原因是: 。(3分) 4、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3分) 5、(1)(2)(3)自然段的三件事例,分别从三个角度给了作者强烈的生命 意识。这三个角度是:(1分×3)

(1) (2) (3) 6、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可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次要点的概括, 归纳第二、三层次思考的要点。(3分×2)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呼唤“生命”,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写小飞蛾,是为了告诉人们:小飞蛾是一条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强烈 的求生欲望。

C、心脏的跳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了“我”, 让“我”严肃地思考人生。

D、文章呼唤人们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光彩而有 价值。

七、作文(30分)

诚信是什么呢?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要有责任感。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一人,每一企业,都能做到诚实,守信,那么就不会出现欺骗、敲诈,犯罪,就不会出现“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瘦肉精”„„以 “我身边的诚信”为题,请用具体事例详细说明诚信在你生活中表现出的美与丑。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七
《错别字专题模拟练习》

错别字专题模拟练习

1、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伶俐 口干舌燥 粗知大叶 唉声叹气 B、爱戴 扩野荒交 昂首挺胸 一筹莫展

C、赏惕 泪如雨下 白告奋勇 视死如归 D、矫健 不屈不挠 疾恶如仇 无济于事

2. 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玫瑰 临危不惧 龇牙咧嘴 纷至踏来 B. 誊写 烟雾缭绕 面面相觑 同仇敌汽

C. 提练 负荆请罪 喜出忘外 价格不非 D. 妨碍 完壁归赵 惊滔骇浪 铁骨铮铮

3、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绚丽 忐忑不安 手舞足蹈 垂涎欲滴B啤酒 囫囵吞枣 愚不可级 抑扬顿挫

C.幽默 和褐可亲 痴心忘想 慷概激昂D.憔悴 拾金不味 弦外之音 临危不俱

4、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肌肉 乳汁 蟋心照料 推门而入 B. 冻僵 蜿蜒 滥竽冲数 恽然一体

C、精致 么喝 囫囵蚕枣 对牛弹琴 D、无银 盔甲 碧波万倾 无声无熄

5、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沙鱼 赏试 囫囵吞枣 文质彬彬 B、冲涮 推词 掩尔盗铃 脍炙人口

C、包裹 孵化 恽然一体 虎啸龙吟 D、明湄 弓弦 完璧归赵 漫天彻地

6、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火焰 守株待兔 排山倒海 爆恕无常 B、电钮 座井观天 碧波万顷 名不虚传

C、耻辱 滥竽充数 唯持生计 恽然一体 D、点辍 画蛇添足 炎黄子孙 掩耳盗铃

7、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惦记 如雷贯耳 争先恐后 不可思仪 B、荒憀 脍炙人口 负荆请罪 虎背龙腰

C、勉强 空有成竹 漫天切地 大惊失色 D、海宾 郑事其事 完璧归赵 排山到海

8、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大义凛然 如雷灌耳 绘炙人口 神通广大 B、议论纷纷 惹事生非 大步流星 冥思苦想

C、哀鸿遍野 引以为诫 声名雀起 脖然大怒 D、气势汹汹 仓皇逃窜 大惊失色 推崇备至

9、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怜悯 曼天彻地 克舟求剑 同仇敌汽 B、谨慎 淹耳盗铃 浩然正气 乐声悠扬

C、赋税 众志成城 矛塞顿开 刮目相看 D、永恒 大步流星 守株待兔 志理名言

10、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陌生 水土不服 不屈不绕 亡羊补牢 B、竣马 张冠李戴 和蔼可亲 如火如茶

C、埂咽 众志成城 契而不舍 如饥似喝 D、愧疚 推已及人 粗茶淡饭 汗流浃背

11、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耻辱 蜿蜒 暴恕无常 自相矛盾 B、旗帜 锋台 碧波万倾 画蛇添足

C、腼腆 瘫痪 漫条斯理 面面相觑 D、巢穴 描脍 魏然耸立 不可思义

12、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逗笑 抽屉 鱼惯而入 美不胜收 B、锻练 枯萎 专心致志 语重深长

C、吉详 防御 拾金不味 惹是生非 D、谨慎 咨询 金碧辉煌 锲而不舍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锻炼 闻所未闻 恍然大悟 书声琅琅 B、枯萎 触类旁通 留恋忙返 赞吧不以

C、自豪 绚丽多彩 张冠李戴 博学多才 D、卓越 千载难缝 可见一斑 纷至踏来

14、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兵简政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邯郸学步 B、竟然有序 锲而不舍 小巧玲笼 如火如茶

C、对牛弹琴 拾金不味 囫囵吞枣 络绎不绝 D、忘羊补牢 守株待兔 完碧归赵 画蛇添足

1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的一组是( )

A、得意扬扬 横七竖八 名列前茅 如雷灌耳 B、坐井观天 南辕北辙 急中生志 面面相觑

C、安然无痒 忧心忡忡 排山到海 漫不经心 D、穿流不息 三顾茅庐 毫不犹豫 举世闻明

16、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陪伴 如火如茶 愤不顾身 寸草春辉 B、羡慕 全神贯注 蜂涌而入 赞叹不已

C、紧慎 情不自尽 意味深长 应接不暇 D、竟然 流连忘返 张冠李戴 翻来复去

17、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冲涮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完璧归赵 B、博学 如雷贯耳 自强不息 负荆请罪

C、削弱 刮目相看 排山到海 捶头丧气 D、掩没 浩然正气 漫条斯理 大惊失色

18、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致 赏试 冷嘲热讽 狂风怒号 B、萦绕 迷篱 明不虚传 自强不熄

C、耕种 待弄 排山到海 脍炙人口 D、挽救 谨慎 如雷贯耳 恽然一体

19、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饥笑 俺没 浩然正气 虎啸龙吟 B、祥细 呈现 刮目相看 微不足道

C、明眉 竣工 身强力壮 如雷贯尔 D、忧雅 撞碎 锤头丧气 自强不熄

20、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胶卷 画蛇添足 临危不俱 中流砥柱 B、永恒 神机秒算 克舟求剑 亡羊补牢

C、硕果 滥竽充数 杳无音信 悬崖俏壁 D、关健 百感交集 栩栩而生 如火如茶

21、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液体 神通广大 声明鹊起 锲而不舍 B、玫瑰 气势汹汹 陵云壮志 哀鸿遍野

C、湍测 天寒地冻 发号司令 明思苦想 D、愧疚 大步留星 水土不服 闲目塞听

22、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贪婪 纷至踏来 前仆后继 凌云壮志 B、储积 烟雾缭绕 大步留星 忧心肿肿

C、滚烫 完璧归赵 面面相觑 如饥似喝 D、旋涡 赴荆请罪 众志成城 惊滔骇浪

23、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玫瑰 临危不惧 龇牙咧嘴 纷至踏来 B、誊写 烟雾缭绕 面面相觑 同仇敌汽

C、提练 负荆请罪 喜出忘外 价格不非 D、妨碍 完壁归赵 惊滔骇浪 铁骨铮铮

24、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源远流长 千栽难逢 博学多才 如火如茶 B、毫不动摇 悠杨动听 赞叹不已 泪水涟涟

C、威风凛凛 大吉大利 絮絮叨叨 名不虑传 D、骨肉分离 自强不息 炎黄子孙 排山倒海

25、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滚烫 大部流星 武艺超群 至理名言 B、勉除 乐极生悲 积劳成疾 喜笑雁开

C、铜盔 汗流夹背 成千上万 水土不服 D、证据 升名鹊起 五光十色 天寒地冻

26、下面成语只有两个错误字的一组是( )

A: 精兵减政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邯郸学步 B: 竟然有序 锲如不舍 小巧玲笼 如火如茶 C: 对牛弹琴 拾金不味 囫囵吞枣 络绎不绝

27、下面成语最多错误字的一组是( )

A: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C: 对牛弹琴 拾金不味 囫囵吞枣 亭亭玉立

28.下面成语最多错误字的一组是( )

A: 得意扬扬 威风淋淋 郑重其事 如雷贯耳

C: 声名雀起 忧心忡忡 急中生志 漫不经心

29、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挽救 如火如茶 独出心裁 名不虚传

C、紧慎 峰拥而至 意味深长 应接不瑕

30、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暑名 壮志凌云 口干舌躁 惊滔骇浪

C、嘻戏 一劳永逸 烟雾缭绕 肌肠辘辘

D: 忘羊补牢 守株待兔 完碧归赵 画蛇添足 B: 忘羊补牢 守珠待兔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D: 竟然有序 锲如不舍 小巧玲笼 如火如茶 B: 心潮澎湃 胸有成竹 排山到海 面面相觑 D: 川流不息 情不自禁 毫不犹豫 茅塞顿开 ) B、澎湃 百炼成钢 得意扬扬 自相予盾 D、蔑视 流连忘返 张冠李戴 兴高采烈 ) B、曼延 悬涯峭壁 饶有兴趣 赴荆请罪 D: 储积 前仆后继 同仇敌忾 搏学多才

完碧归赵的碧是什么意思篇八
《新城碧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22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