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作文

| 五年级 |

【www.guakaob.com--五年级】

关于 写作文
关于写作的作文 第一篇

内容简介:作文一直都是大多数学生、老师、家长最头疼的事情。

写不出好的作文,关键是孩子无话可写。怎么让孩子面对写作可以文

思如泉涌呢?我在这里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走进生活、学会做人、掌握方法、评改作文

经常听同事说,现在的的孩子作文越来越差,某某同学上五年级

了才写200字,有些同学甚至不会写,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0分

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40分钟能完

成不少于400字的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或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众

口一词,或是干巴无味。(写人要突出思想性;写事意义要大,要说

明一个道理)写老师总是深夜备课、带病工作;写父母总是冒雨送生

病的自己去医院;写好事总是帮老人过马路。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生

活的体验和积累,只好胡编乱造;从学生说,或是生活单调,或是缺

少对生活的发现,缺少感受生活的能力。

1、让孩子走进生活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更多的父母都意识到将来的社会是知识

的社会、科技的社会、人才的社会。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有一位家长经常向我诉说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与期望,以及孩子又

是多么的让她失望。她说:为了孩子能把学习搞好,在家里我啥家务

活都不让他做。我想,这个父母可能是现代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

的一个典型。是啊,父母多伟大,这孩子多不争气呀!这话咋一听,

还挺有道理。可我试问:一个连基本生活家务都未曾做过,也不想为

家人分担的孩子,他怎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生活的艰辛

呢?他又哪来的学习的动力?不客气地说,他在人格上是不健全的,

很可能连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他们很容易认为家人为他做事都是应

该的,那这样的孩子又怎能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所以才有把《第一

次炒鸡蛋》写得好像他天生就会之类的文章。因为他们全凭想象来写,

整篇文章全是假话、大话、套话,毫无真情实感。

我们成年人往往依照自己对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以为在帮孩子,

其实我们已经在冥冥之中把孩子的写作天分扼杀在了它的摇篮阶段。

孩子要写出好的文章也需要我们大人的成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他们缺少的正是生活的实践。相反我们也看到有的同学提起

笔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

势,究其原因,便是在体验与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有的

同学眉头紧锁,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

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习作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

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

秀才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

学生怕习作主要原因就是肚里没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关于写作的作文】

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

中对作文指出: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

空话、套话。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达到以上教学目标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于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先给家长上了一课。其次我们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精心安排每个节日,春节搞个慰问活动,让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三八节,给妈妈送份礼物、写封信;再如周末,布置一些生活作业,像做一道菜,洗一次衣服,做一件小制作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2、教会孩子做人

记得巴金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够在文学方面取得成就,并不是我比别人经历得多,而是同样的事情我往往会比别人多一些感受。而怎样能够让孩子比别人多一些感受呢?我觉得关键就是教会孩子们做人,教会孩子们要有孝心,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我以前遇到过这样两个孩子,他们两个都很聪明,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我上文中提到过的那个妈妈连家务都不让他做的那个孩子。这孩子曾经出过一次小小的车祸。他妈妈曾经给我讲过,当别认告诉他孩子被车子撞了的时候,他一下子都懵了,她吓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到事发地的,其实孩子只是让电动车撞得腿骨折了,孩子无大碍。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

说没事。可是她说她每日每夜的睡不着,她觉得自己把孩子没看管好,她很自责。又害怕孩子的腿以后留下后遗症怎么办,连会不会给孩子将来娶媳妇带来麻烦之类的事都想到了„„总之,那几天她是天天围着孩子,也在思想上折磨着自己。孩子出院后,她为给孩子养伤,不惜重金就买了空调和冰箱(那时正值夏天)。总之我觉得“无微不至”这个词就是为她这样的人造的。可孩子在写“感恩”的作文时却觉得无人可叙、无事可写。然而第二个孩子却写到爸爸半夜给他写改作文:爸爸有时皱起眉思索半天,有时却露出满意的笑容,在本子上写上几句„„直到自己满意才小心翼翼的离开自己的房间。后来还写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感受。我想这两个同学,为何一个能面对着如此深沉而凝重的母爱而无动于衷,而另一个能把一件父亲为自己修改作文的小事写得感人肺腑,这不得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3、注重习作方法的引导。

传统的写作观认为“有所感,才能写得出”,我却认为不一定。这就如同有“米”不一定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一样,只有掌握了做“米饭”的方法、程序等,才能将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写作就像做饭,学会构思之技,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环境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要学会细致描写。在做一些阅读题时,我不仅仅做题,还让学生去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为训练孩子们学会细致描写,我还以我为模

特,在班上做出一些举动,说一些话语,让孩子们来叙述我。在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叙述中,我当时的形象可就更加生动传神。在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与磨砺中,我的学生作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情感也得以升华。以至于他们有时写得好的地方,我都忍不住想拉住我的同事给他读一读,来分享一下我的喜悦。

4、锻炼学生具备评改作文的能力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像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平常习作中,我经常组织学生互评、自评。多次的教学实践表明,文章评改是作文训练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将评、改、写三者结全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之,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来源于生活又最后将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习作应该是自由的创作形式,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一开始,别给孩子太多的束缚,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写起来自然容易动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写作要由观察生活开始,长期在真实的活动中搜集自己有感受的实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还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积累,养成学生说实话,诉真情的朴实文风。那么,就让生活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带领学生走向习作的春天吧。

关于写作的名言名句
关于写作的作文 第二篇

关于写作的名言名句

有关观察的名言

1、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宋帆

2、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3、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4、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史迈尔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序》

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7、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8、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冈察洛夫

9、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10、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11、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有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12、细心观察产业界中那些自大的、维持不变的、独断的恐龙之所以一夕倒下的原因。

13、正理观察是对事物有无自性进行分析,进行抉择。

14、不论如何强大的公司,都不能安于现状,必须随时机警地留意公司内部和外面大环境的变化。

15、要从对小事物的细心观察中找出发现自然奥秘的途径。

16、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

17、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

18、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倾听,去体验,去创造,去成长。

19、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6、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7、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8、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9、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 (艾芜)

1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关于写作的名人名言

【关于写作的作文】

现在我对任何一篇小东西都要苦心思索,几乎同思索大东西一样,也许还要付出更多辛酸的劳动。 要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作家身边应常备笔和纸,必须把他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记下来。从这样的素描中,画家创作了画,而作家则从中创造了作品中的场景;一切都应取之于生活,而不是用无谓的幻想臆造出来的。 只有在情绪好和怀着崇高的慈悲心的时候,写作才有灵感。

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果戈理

人不是因为担心死而从事写作,而是担心死后没留下什么痕迹。

—斯特凡•赫尔姆林

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千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写得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 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拙笨的办法,我国所以出了大堆语言的垃圾,正由于这个缘故。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最大的智慧是在于字句的简洁,谚语和民歌总是简短的,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情感是足够写成整部书的。 ——高尔基

简练是才能的姊妹。

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机会一样。—契诃夫

作家在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福楼拜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 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福楼拜

能把文字操纵自如,使它述说一切,甚至述说一般不易表达的事情,并充满未尽之意,充满神秘的,不曾表明的企图,这比动用一些死语旧词更为困难。

真实的事情比虚构的故事更希奇;但这是因为虚构的故事必须符合可能性,而真实的事情却不必顾及这一点。 —马克•吐温

一个作家如果关心后代的话,就会不停地纯洁自己的语法,而同时又不抛弃用来表现他精神中特殊个性的特色。滥造新词不过是补救自己的低能的一个可怜的办法。有错误的语言永远也不能表述一个思想,而文体就像是水晶,愈纯净便愈光亮。——雨果

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 —蒲柏

【关于写作的作文】

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 —叔本华

作品是心灵的精华。 ——叔本华

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海塞

为了写得好,必须充分地掌握题材,必须对题材有足够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把思想构成一个联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 —布封

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下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有如我才刚想到的一般。阿林汉

为了使主题变得生动,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来的某一题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种“没有顺序”、“没有秩序”的东西。我们把它拿来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积木那样,把它试验着堆砌起来,再拆开,再试用另一种方法堆砌起来。 ——小林多喜二

言词应该只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 —勒纳尔

作者不是忠实地刻画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内在的实质传达给观众。 —爱尔默•赖斯

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 —冈察洛夫

【关于写作的作文】

作家应该十分注意地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绘出无数这样的景色。光凭想象是不行的。 —普列姆昌德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 —狄德罗

只有动情写成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 —塞•柯尔律治

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

凡是好的作品都是这样,他们不只是单纯的雕刻或画。他们磨砺自己的灵魂,使之与外界事物相一致,再恰如其分地把这些复活在作品里。一刀刀、一笔笔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刻印在作品中 —武者小路实笃

要想打动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动。否则,再富技巧的作品也决无生命。 —让弗•米勒

每一部作品,应该是激情的果实,应该为激情所渗透。 —别林斯基

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是由它的中心思想的深度和社会意义所决定的。 ——齐斯 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小说的素材。从火车上、船上、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小说素材。经过几年的磨练,观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会选择有用的东西。—普列姆昌德

作家应该竭力从平凡中间挖掘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义的东西。——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罗丹

一切您都必须压缩,压缩!只要做到这一点,您就可以学会简练、明白、有力。—高尔基

词汇越简练,它就越准确。—高尔基【关于写作的作文】

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荷马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一挥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却往往一挥而就。——本•琼森

我尽我的全力每天写作十五小时,太阳东升,我就起床,一直到午饭的时刻为止,除了喝咖啡之外,不吃任何东西。—巴尔扎克

写作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砧上锤上二十次!—尼•布瓦洛

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习。——爱比克泰德

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果戈理

写作要严格、严格,再严格。求快——这意味着不是往山上爬,而是从山坡上向下滚,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富尔曼诺夫

写作,尤其是诗,等于流汗。作品就是汗水。——让•科克托【关于写作的作文】

劝你从容地忙着,总不要失掉耐心,还要十遍、二十遍修改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它,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要可以增添,却常常要割爱删弃。—尼•布瓦洛

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篇幅虽然减少一半,对读者的价值却要增加三十倍。——车尔尼雪夫斯基 叶圣陶关于写作的名言

•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 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而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的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 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里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电工,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

•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 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样,写作应该怎样,岂不是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 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然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 • 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点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

• 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

• 所以抒写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乐”“痛苦”之类的字眼;这些字眼竟可以一个也不用,自有别的办法收到抒写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原由和经过写出来,无论外界的事物或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的写出来,这就抒写了感情了。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过那些事物,发生那样变化,可使由文章的媒介,却像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

• 抒写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记叙文。离开了事物,感情也就无从兴起。任何感情,都由个人和环境围绕的人、物、事的发生交涉而来。因此,除开了记叙,也就很少纯粹的抒情文。同样的记叙文,仅仅以记叙事物为目的,当然是记叙文;如果其中有一股感情灌注着,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写着一段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 • 随笔可以说毫无规模,三言两语也成,从一个大范围抽出小小的一片段来写也成,一思想藤蔓一样蔓延开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拢也成。至于题材,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 • 作者的动手写随笔,读者的乐于读随笔,都为着新鲜的意趣。••••••新鲜的意趣只能以作者自己作准,自己觉得新鲜,同时又料想到必然有一部分人也会觉得新鲜,这一篇随笔就很值得写了。

•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 像这种并非勉强拉到笔底下来的材料,里头交织着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写成文章,自然成为出色的一篇,受读者的欣赏了。

• 说明文的好坏在乎所发现、所理解的道理准确不准确。发现的准确,理解的准确,写下来的就是最好的说明文,除非文字上有什么毛病。

• 说明文说明道理,道理是附着于事物的,它本身不是“视而可见,触而可知”的事物,有时不很容易领会。为了使读者领会起见,说明了道理之后,最好指出一些实例来。

• 有许多文章,作者几乎完全不拿出自己的意思来,或者只拿出一部分来而留着其他的部分。完全不拿出意思来并不是没有意思,而是把意思隐蔽在文章的背后。那隐藏着的和包含着的意思都有待读者自己去发现。读者自己从文章中发现了意思,其明白和感动的程度,比直接从作者那里接受意思更要深切。所以,有了一个意思,要不要老实拿出来,或者只拿出一部分来而留着其他部分,这又是动笔以前应该斟酌的一件事情。

• 过分在一两个字眼上推敲,往往会弄成纤巧,不自然。在一段一节上用功夫,正是所谓“大处落墨”的办法。

• 写什么呢?与其写一些空泛的议论,不如写一些亲身经历。所以,议论怎样推行新生活,怎样使国家强大起来,不如叙述曾经经历过的某一桩事情,不如抒写对于本乡本镇的感情。这些还只是限于个人方面。如果能够推广开来,把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中某一方面的情形作为写作材料,那就更有意义了。

写到了家。

• 描写不是死板地照抄实际事物。用适当的文字,把事物的外面的和内面的特质表达出来,使人家认识它的整体,这才算描写。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1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