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一)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课堂教学实录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教师:万杰朝阳学校 赵 锋

执教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探究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2、学生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较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趋导入

师:同学们到风筝厂加工车间领取了加工风筝的任务后,开始制作风筝。请大家认真看信息窗2。(教师出示第15页信息窗2)

生:(学生仔细看信息窗2)。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1:做一只老鹰风筝需要红布2米。

生2:做一只孔雀风筝需要绿布5米。

生3:我领72个线轮。

生4:有438根竹条。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同学们鼓掌表示赞同)(问题1)(板书: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生2:我提的问题是:72个线轮是多少盒?(同学们鼓掌表示赞同)(问题2)(板书:72个线轮是多少盒?)

生3: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同学们鼓掌表示赞同)(问题3)(板书: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师:谁能把问题和用到的信息完整的说一说组成一道实际问题?(略)

师:大家提出了3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解答好吗?

2、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师:先解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想一想:用到哪些信息?

师: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生:做一只老鹰风筝需要红布2米,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64÷2。(学生鼓掌)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吗?

生:做一只老鹰风筝用红布2米,64米里面有几个2米,就做几只风筝,所以:64÷2。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64÷2等于多少?

生: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小组学习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做法。(教师重点掌握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三、汇报交流

1、组际交流(教师要心中有数,先让哪一组汇报)

师:哪一组先说说你们的方法?

生:我们组的结果是大约是制做30只老鹰风筝。我们用的是估算的方法。就是把64

估成60,60÷2≈30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们用的是动手操作的方法。把64块方块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2,所以,64

÷2=32

师:你们能演示一下操作过程吗?(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师:教师用课件演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们是用列竖式的方法。(让他们到黑板上展示)

2、教师小结

师:这三种方法都很好,能具体地评价一下你喜欢的那种方法吗?

生:第一种是估算的方法,第二种是摆一摆的方法,第三种是竖式的方法。

师:摆一摆的方法是让同学们明白用竖式算的道理。64块,先分60块即6个十块,每

份3个十块,再分4块,每份是2块,每份共是32块;竖式是:

3 2 „„3个十乘2是6个十

4

4 „„2个一乘2是4个一

3、总结方法

师: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我们掌握了吗?指着算式说一遍计算过程。

四、练习反馈

1、解决大家提出来的问题2。

2、书第17页第1题(上8道题)。

五、总结提升

师:这一节课主要学习的是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生:还学会了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3 2

„„3个十乘2是6个十

4

4 „„2个一乘2是4个一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除法

后的一次扩展,学生习惯了商是一位数,对于如何写商的十位数和竖式中被除数的个

位除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知识点:一是:用学具

摆一求商。二是学好竖式的计算格式。三是要加强指着算式说计算过程的练习。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实录与评析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实录与评析 平度市广州路小学 于莉娜

课前交流

师:很荣幸今天能和嘉定路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来之前,老师就听说咱嘉定路小学是一所书香院校,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还记得这样一首古诗吗?(课件出示图片)这里的纸鸢是指什么?

生:风筝。

师:你们放过风筝吗?那你们知道“世界风筝之都”是哪里吗?

生:潍坊。

师:对,每年的4月20日至25日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队来到潍坊参加风筝节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壮观的场面吧!(课件展示风筝节图片)

师:同学们看得这么入迷,你知道这些漂亮的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风筝加工厂去看看好吗?

一、创设情境、分析素材

谈话:(出示情境图一部分)瞧,工人阿姨正在认真地做着风筝呢,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人说保证按时交货。

师:“保证按时交货”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风筝做出来。

师:(情境图加上生产进度表)现在再来看情境图,从哪里就能知道工人有没有按时交货?

生:从那个表格中能看出来。

(课件出示进度表)

师:你从表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老鹰风筝未完成只数60只,离交货天数2天;燕子风筝未完成只数240只,离交货天数6天;蝴蝶风筝未完成只数320只,离交货天数4天。

师:说得多完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老鹰、燕子、蝴蝶未完成只数一共多少只?【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师:哦,这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2:平均每天做几只燕子风筝,才能按时交货?

师:“平均”二字用得特别好,你能再用“平均”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3:平均每天做几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交货?

生4:平均每天做几只蝴蝶风筝才能按时交货?

[评析:通过学生平日生活中熟悉的风筝自然进入情境,并在介绍风筝的文化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算法交流【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1.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得给你们竖大拇指了。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天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板贴)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表格中找哪些信息?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好吗?

生:还有60个没有完成,离交货还有2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交货?

师:怎样列算式?

生:60÷2=30

师:60÷2是不是等于30呢?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60÷2应该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算法交流

师:想好了吗?请迅速将小棒整理好装回塑料袋,看哪个小组先整理好做好倾听的准备。谁愿意上来用老师的小棒摆一摆?

生上台摆小棒,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摆6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根小棒。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摆小棒的过程,60÷2就是摆6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根小棒。

师: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60÷2=30,如果不摆小棒,怎样算?

生:6÷2=3 60÷2=30

师:同意吗?都同意吗?老师就不明白了,明明是60÷2=30,为什么要算6÷2=3?我们结合小棒想一想,这里的6实际是6个什么?

生:6个十。

师:60÷2就是6个十÷2=3个十。你能像老师一样再说一遍吗?

生:60÷2就是6个十÷2=3个十。

师: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生:说得很完整,声音还响亮。

师:你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吗?

生:60÷2就是6个十÷2=3个十,就是30。

师:我们刚才结合算理解决了60÷2=30,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30=60,60÷2=30

师:这是运用了前面学习的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用乘法想到了除法。我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指着板书)解决了60÷2=30,并且明白了这样计算的道理,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最喜欢第三种,我觉得用乘法算比较简单。

3.及时练习

师: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几道题好吗?

课件出示40÷2

师:这道题得多少?你怎么想的?

生:40÷2=20,4个十÷2=2个十,就是20。

师: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生:他说的很完整,也很条理。

课件出示80÷4

师:得多少?怎么想的?

生:80÷4=20,8,个十÷4=2个十,也就是20。

师:说得真棒!看来同学们对算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下面这些题目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说答案,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继续出示:60÷6 90÷3 80÷2 50÷5

学生直接说得数。

师: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在计算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直接把被除数0去掉,求出商,然后在末尾加上0。

师:这个办法真的这么好用吗?出两道题考考你的同位。

师:感觉怎样?既然好用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评析:运用学具探索知识,在操作中仔细探究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并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逐步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的方法,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初步类比能力。]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师:刚才,我们帮风筝加工厂计算出了他们“平均每天做几只鹰风筝,才能完成任务?”的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总结:找一找、想一想、算一算(板书找一找、想一想、算一算) 师:想不想用同样的方法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生:想。

师:谁想上黑板上来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师:同意他的做法吗?你们也是这样做的吗?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40÷6就是24个十÷6=4个十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师:我们再来结合课件看看。240就是24个十,240÷6就是24个十÷6=4个十。你能像刚才这样说一说360÷6?

生:360就是36个十,360÷6就是36个十÷6=60.

师:下面这些题还是直接站起来说得数。

生迅速口算。

师:口算的时候可以有小窍门吗?

生:先不看被除数的0,用口诀算出商,然后在商的后面添0.

师:仔细观察,今天学习的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习的是整十还有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

师:以前学过的除法直接用口诀计算,今天学习的除法的被除数都是整十,几百几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评析:通过运用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自主进行几百几十数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验证过程中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体现了知识得到了迁移,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于对知识地扎实掌握。]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师:同学们,工人叔叔呀经过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任务了,他们正准备把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风筝装箱整理呢,我们去帮帮忙吧

师:一共有多少只风筝?

生:80只。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一列有10只,一共有8列。

2.师:装箱整理好了,其中蝴蝶装了7箱,总共卖了420元,每箱多少元?

3.师:我们帮叔叔按时交货,叔叔奖励我们可以去放飞自己喜欢的风筝,快去看看吧。

师:风筝放飞了,可是我们的思维不能终止。仔细观察刚才我们做的这三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下面的题目比上面的题目被除数末尾多0,商末尾也多0。

师:为什么上面的是3,下面的就是30了呢?

生:因为被除数是9个十,所以商就变成了3个十。

[评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又进行了较有难度的拓展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五、全课总结

师:看得出,我们今天在风筝之都玩得很开心,能把你的收获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生1:学会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生2:知道了整十数、几百几十数怎样口算,怎样用简便方法。

生3:感受到生活中有些问题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大家能准确口算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且明白了它的算理。老师希望我们做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用今天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析: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三)
复习课《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设计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8-90页,P90综合练习2~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有关计算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的脉络,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地整理知识,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复习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如何?

1.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

昨天晚上已经让大家整理

好了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现在四人小组

交流,这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

你学得比较好的,你对哪些知识感兴趣?

哪些知识容易出错呢?(媒体出示交流提

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找方法,整理知识点让学生由被动复习变为主动复习,提高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

2.反馈汇报

(1)指名学生汇报。

预测:①按照顺序,把每一节的知识点摆出来。

②个别学生有知识点遗漏。

(2)同学们整理的都很好。这里呢,老师也进行了这单元的知识整理。你们想知道老师的整理方法吗?

(3)出示教师的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清晰的理解。 教师质疑:根据同学们自己整理的信息,你能够看明白老师整理出来的本单

元知识结构图吗?

学生对比自己和教师出示的知识结构,说出各自的特点和自己整理的有没有遗漏。

教师讲解知识结构:

①我们先看目录,目录是这单元的内容标题,如这单元目录是除法,老师讲的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所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就是这单元的主要内容。

②接下来看里面的例题内容,记下来进行分类,有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实际问题等等。

③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内容的相同点,如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都是不用笔算,都是通过口算得出商,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口算。商是三位数等这些都是通过笔算,所以归为一类笔算除法。

④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另一类。

⑤我们把同相内容用一个大括号括起来,前面表示是它的大类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结构图,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清晰的理解,不容易遗漏,该如何将一个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让学生逐步提高“会学”的层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分层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认识,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先整理复习口算

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结果吗?

教师指名口算,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我知道6÷3=2,所以60÷3=20;

7×5=35,所以70×5=350;4÷2=2,所以40÷2=20。

教师引导:整十数或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把整十数或整百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或多少个百。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下一题。

(2)复习估算。

课件出示估算题目。【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

开小火车说出结果,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题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58可以看做60,除以6结果是10;

生2:181可以看做180,除以9结果为20;

生3:542可以看做540,除以6结果为90。

教师引导:请大家交流,我们应该怎么做估算题目。

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找出做估算题目的方法。

教师指名说出总结的方法。

预设:学生:我认为要快速估算,应该把被除看作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的数。如182÷9可以看作180÷9=20,所以估算的结果就是20。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对比教师的总结,理解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3)出示课本90页第2题笔算题,让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笔算。

教师指名板演。

预设:

教师引导:同学生的题目做的又快又棒,那么我们能不能总结下做除法题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情,请大家分组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交流做除法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项。

预设:

学生1:我认为做除法应先从百位除起,有余数的话,再结合十位除,一直

除到个位。

学生2:做除法时的商应该试商,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学生3:除法竖式计算时,位数应该对。

教师总结:同学生总结的很好,我们做除法时先用除数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与低位上的数合并后再继续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边,注意位数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将本单元内容进行细化、总结、概括、梳理,循序渐进的再现新知,便于学生记忆,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都很好了,那么我们再提高些难度,大家看下面的题:(课件出示题目)

(1)学生相互交流,并找出和问题相关的信息。

(2)教师质疑:要想求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课桌得先知道什么信息? 预设:生1:应该知道有多少个学生。

生2:把男生26人和女生22人加起来。

(26+22)÷2

=48÷2

=24(张)

(3)教师质疑:求出平均每个小队有多少名,需要用到哪些信息,怎么求? 预设:男生26人,女生22人,分成4小队这三个信息。 一班有26个男生,22个女生,全班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队,每2人用一张课桌,每人发3本数学练习本。 (1)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2)平均每个小队有多少名同学? (3)全班一共需要多少本数学练习本?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本节课在教学当中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让学生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二是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把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起目的是以口算为基础同时借助估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笔算的定位问题。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复习入手

无论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还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相关的旧知已经具备了。那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原有计算为基础构建新的计算法则,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唤醒旧知,在新授之前安排适当的旧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时,我安排学生先进行一些口算训练,这既是常规训练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服务的。在口算最后我出了一道“84÷3”的口算题,由于口算难度较大,迫使学生不得不进行笔算。学生笔算结束后,我又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是如何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笔算的计算方法,同时又能让学生再次体会笔算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由于这些复习的铺垫,为后面新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借助已有经验——在对比中提炼

由于课前充分的复习,学生已有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与算理的基础。例1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几组新旧口算知识的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表内除法和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相同,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由于分的是几个百所以结果要添两个零。例2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让学生结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探究986÷2。在学生试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呈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能准确的进行竖式计算;第二种是在百位上9÷2商4余1,把十位上8和6同时移下,变成186÷2,学生无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各选了这两种算法的代表板演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们先比较两种计算过程的共同点:都是从百位算起,先分几个百。再比较不同点:两种书写格式有着不同。一种是先写18÷6,再写6÷2,另一种是直接写成186÷2。接着让两种写法的同学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百位余的1和十位上的8合并起来,是18个十除以2,得9个十,所以9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6是6个一除以2,得3个一,写在个位上。让学生明确了计算过程中先算百位,再算十位,最后算个位的算理。回过头来看第二种写法,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计算过程层次更清楚更合适一

些。如此解决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当新知授完在巩固练习练习中,我同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除的过程中哪一位上的数除完了,就继续除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没有除完,余下的数和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最主要的问题是练习的设计量不够和没有处理好主次问题,层次性不强,处理的方法过于单一,导致没有时间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此外原本设计的让学生:猜猜商的百位是几? 也没有时间可以完成。课后听课的专家和前辈给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能将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设计的再精炼一些, 层次再清楚一些,更好更准确的抓住学生的生成,突破重难点,将课上的再大器一些等等就更好了。我将吸取来自各方的建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完善与提高自己,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两三位除一位数教学视频(五)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计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4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