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一)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卷

命题教师:邴延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

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个人)和“集体人”(社会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党派、军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目的性)的深刻影响。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

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记忆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而当集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集体是主动的,它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个人是集体道德记忆的参与者,但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因为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不是在独立自主地展开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是和集体的所有人一起展开道德记忆活动。

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对家规、家训和家风的集体性记忆。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反映家庭道德生活的镜子,也是家庭集体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而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该民族的所有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记录该民族的过去,它是该民族建构其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07月02日)

1.下列关于“道德记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德记忆是一种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思维能力显示的内容是人

类记忆其道德生活的经历。

B.个人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对道德记忆的体会最深刻、最直接,对道德记忆的

价值维度认识最全面、最系统。

C.由于人类会以“个体人”和“集体人”的两种身份存在,所以道德记忆也分为个体

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D.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的过程中拥有的道德记忆,它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

和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

2. 下列对“个人道德记忆与集体道德记忆”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个人道德记忆发生在个人身上,而集体道德记忆的载体是家庭、民族、团队、国家

等集体形式。

B.个人的道德记忆发生时,个体是主动的;而集体道德记忆发生时,集体是主动的,

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

C.关于道德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个体道德记忆是选择性的,集体是主动的,

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

D.在不同的道德记忆框架内,个人主导着个人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集体主导着集体

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的人,就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并受个体道德记忆思

维意向性的影响。

B.集体道德记忆中的“头脑”是种抽象概念,它是指人类集体的所有人的“头脑”统

一整合而成的产物。

C.家规、家训和家风体现的是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它是家庭成员道德生活的一面镜

D.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主要记录的是该民族的过去,是该民

族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

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

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

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 .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

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

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

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

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

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③①②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 , 。

(2)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

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3)《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刘建超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里,咱乡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二)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

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

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

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

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佑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A.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知:主管 .

B.夏人寇边 . 寇:侵犯

审:仔细

谍:侦察人员 C.宜赐元吴诏,使之审处 . D.谍告夏人将压境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B.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C.王安石弛/铜禁奸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D.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吴打算谋反,为了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他故意

用文辞轻慢的书信给朝廷。张方平识破其阴谋,反对草率用兵,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B.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

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

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役,适逢上元节日,他又让城门三天不关,最终安定了人心。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

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

7.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5分)

(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8.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5分)

9.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送别是古诗常见题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写出了中军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景。

(2)“ , 。”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名句,从莺燕的

动态中,把春的活力,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景写志“ , 。”登高远眺,举目所

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宝 物

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三)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

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

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

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

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佑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A.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知:主管 .

B.夏人寇边 . 寇:侵犯

审:仔细

谍:侦察人员 C.宜赐元吴诏,使之审处 . D.谍告夏人将压境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B.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C.王安石弛/铜禁奸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D.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吴打算谋反,为了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他故意

用文辞轻慢的书信给朝廷。张方平识破其阴谋,反对草率用兵,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B.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

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

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

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役,适逢上元节日,他又让城门三天不关,最终安定了人心。

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

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

7.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5分)

(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8.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5分)

9.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送别是古诗常见题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写出了中军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景。

(2)“ , 。”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名句,从莺燕的

动态中,把春的活力,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景写志“ , 。”登高远眺,举目所

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宝 物

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四)
【2015银川一中二模】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

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

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

谋。

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

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元佑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A.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知:主管 .

B.夏人寇边 . 寇:侵犯

审:仔细

谍:侦察人员 C.宜赐元吴诏,使之审处 . D.谍告夏人将压境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B.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

削除之其/意安在

C.王安石弛/铜禁奸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D.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

除之其意安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五)
【2015银川一中二模】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

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4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