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 四年级 |

【www.guakaob.com--四年级】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一)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同诸葛亮见面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用“1分) 3、在最后一句的空白处加上标点。(1分)

4、写出近义词。(2分) 吩咐——( ) 茂密——( ) 5、从标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二) 祁黄羊(节选)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举荐能替代我的人 事关国家安危 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 可以担此重任 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给选文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2分)

2、带点词语“郑重”和“慎重”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

3、你从悼公的惊讶中感受了什么?(2分)

4、读画“ ),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祁黄羊 。(3分)

(三) 第一次抱母亲(节选)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在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用“1分)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3分)

3、回忆往事,当你躺在母亲怀抱中时是怎样的感受?写下来。(3分) (四)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节选)

老人 着一 短而硬的小胡子,一 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 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2、用“”把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画下来。(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冷不丁”指的是 。(2分) 4、读了这段话,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分)

(五)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节选)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里”指。(2分) 2、用“(2分)

3、用“2分) 4、由这一自然段,我们联想到宋庆龄什么样的品质?(2分)

4、“那情景是何等神圣”指的是什么情景?用“ 5、从这短文中你感受到羚羊们的什么精神?

(六) 天鹅的故事(节选)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 )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 )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 )。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他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 )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语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 B、转折 C、声音的延长

3、 “破冰勇士”指( ),加引号是( ),说它顽强是因为它( )。 4、文中的“这一举动”指( )

5、片段最后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场面描写,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来读。

(七) 生命桥(节选)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 ),没有( ),没有( ),秩序井然,( )飞跃。顿时,山洞上空划出了( )令人( )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 )作桥墩的( )。那情景是何等地(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结合上下文解释。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3、猎人们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由地放下了猎枪? (八) 云雀的心愿(节选)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1、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可以„„也可以„„ 2、填空:

树冠可以 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可以 雨水, 能储存水。 3、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改为陈述句)

4、为什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九) 黄河的主人(节选)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 )。他站在( ),面对着( ),身系着( )手里只有那么一根( )。他凭着( ),( ),战胜了( ),在滚滚的黄河上( ),成为(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黄河的主人”是指:3、人们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的原因是: 4、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二)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及课外阅读试卷

四年级语文试卷姓名一、卷面书写。(5分) 二、阅读积累。(43分) (一)填空题。(31分)

1、桑桑、汤姆别是

2、《时代广场的蟋蟀》叙述的是一个有关、 、 之间友谊的事。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朝的 体小说。这本书中的三国指的是 国、 国、 国,首领分别是 、 、 。诸葛亮是 的军师。

4、《我要做好孩子》《长腿叔叔》的作者分别是 、 。 5、《我要做好孩子》中金玲的爸爸叫 ,妈妈叫。 6、从《鸟语》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很多:从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懂得了 ;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 ; 从 那里,我 。

7、和《水孩子》中的汤姆一样,课本中的好多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我不是最弱小的”四岁男孩 ,“喜欢吃鱼却拒收鱼”的鲁国宰相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晋国老臣 ,用生命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 ,力求完美,追求最佳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

8、在古代诗人笔下,春天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看: 水村山廓酒旗风。千里莺啼绿映红,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3分 )

( )

2、蟋蟀柴斯特是一名走红的地铁音乐家。 ( )

1、《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指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刘备。

3、“乐不思蜀”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 ( ) (三)选择题。将所选字母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4分) 1、《时代广场的蟋蟀》中那只猫的名字叫什么? ( ) A、塔克 B、柴斯特 C、亨利

2、“温酒斩华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 A、曹操 B、关羽 C、诸葛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3、《池上》的作者是? ( ) A、白居易 B、杜甫 C、胡令能

4、下列哪个成语有错误。 ( ) A、世外桃源 B、临危不俱 C、循规蹈矩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短文 :(15分+ 12分) (一)《三顾茅庐》 (片段)

他们来到了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这段话选自课文《 》,这段话主要写 2、这段话写了隆中、、为了衬托 。(3分)

2、从文中的黑体字,我体会到了 3、对于诸葛亮我会用 , 等词语来形容他,我还知道 、 等故事也出自 (作者)写的《三国演义》,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 、 、 ;还知道许多与“三国”有关的歇

后语如:“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二) 古晋见闻

古晋,是马来西亚的一座城市。不久前,我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她那街道的独特风光和浓厚的华人色彩,给我印象极深。

古晋地处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城内平坦、笔直的大马路不多见。路总是弯弯曲曲、拐来拐去的多。街两旁最吸引人的属那无处不有的热带植物。椰子树、菠萝树,挂着长串果实的香蕉树,开着各色花朵的树,真令人赏心悦目。一条条大街,种着开了全是火红花的美人蕉,远远望去,仿佛是谁舞着红绸起伏跌宕(dàng)。(跌宕:洒脱,不受拘束) 古晋城内,( )是去菜场、商店,( )是在大街上,到处都遇见华人。他们都用用带广东味的普通话交谈。朋友告诉我,在这里,华人的民族传统可以说是保留无遗。春节到了,华人家中无一不挂红灯,贴对联,贴上童男玉女的图画。除夕夜要吃团圆饭,饭菜全是中国餐。晚上零点一到,鞭炮声震耳欲聋。年初一开始,亲戚好友互相拜年、送礼品,更有趣的是,老人们大多穿大襟的老式服装。街头巷尾的商店里,反复播放“恭喜!恭喜!恭喜你啊!”的歌,用纯普通话演唱,节奏明快,欢畅。听到这些,身在异国,我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乡思。

1、用音序查字法查“宕”字,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晋”字,先查( )再查( )。(2)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

保留无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古晋街道的绿化。

作者先描写了的各种树,然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街的美人蕉的漂亮,从中可以看出街道的绿化和美化是很好的。(3分) 4、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在古晋到处可以遇见华人。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华人过大年的情景。(2分) 5、用“——”在文中画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2)

6、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九、作文。(30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或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令人惊喜,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惭愧,有令人感动„„从中选择一件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题目自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期末复习训练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期末复习训练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身乌黑 ,一对俊俏轻快的 ,加上剪刀似的 ,这就是 的小燕子。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2分)

2、作者郑振铎按照从的观察顺序写了小燕子的。此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还写了小燕子为春光增添生趣以及 、 等内容。(5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同诸葛亮见面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用“1分)

3、在最后一句的空白处加上标点。(1分)

4、写出近义词。(2分) 吩咐——( ) 茂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5、从标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三)

祁黄羊(节选)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举荐能替代我的人 事关国家安危 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 可以担此重任 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给选文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2分)

2、带点词语“郑重”和“慎重”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

3、你从悼公的惊讶中感受了什么?(2分)

4、读画“”的句子,“压根儿”的音节是( ),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祁黄羊 。(3分)

第一次抱母亲(节选)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在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用“1分)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3分)

3、回忆往事,当你躺在母亲怀抱中时是怎样的感受?把它写下来。(3分)

(五)

鸟语(节选)

还有画眉啦 黄莺啦 百灵啦 它们的 语言 丰富极了 一听到它们的叫声 我便以 知音 自居 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 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2分)

2、“语言”是指2分)

3、写出与“猜想”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猜想( )( )

4、从这段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 2分) (六)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节选)

老人 着一 短而硬的小胡子,一 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 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

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2、用“”把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画下来。(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冷不丁”指的是 。(2分)

4、读了这段话,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节选)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一句中“这里”指的是 。(2分)

2、在文中用“”画出能够说明“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一天”的句子。(2分)

32分)

4、由这一自然段,我们联想到宋庆龄什么样的品质?(2分)

(八)

天鹅的故事(节选)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 )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 )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 )。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他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

( )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语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 B、转折 C、声音的延长

3、文中“破冰勇士”指( ),加引号是( ),说它顽强是因为它( )。

4、文中的“这一举动”指( )

5、片段最后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场面描写,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来读。

(九)

生命桥(节选)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 ),没有( ),没有( ),秩序井然,( )飞跃。顿时,山洞上空划出了( )令人( )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 )作桥墩的( )。那情景是何等地(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结合上下文解释。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3、猎人们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4、“那情景是何等神圣”指的是什么情景?用“

5、从这短文中你感受到羚羊们的什么精神?

(十)

云雀的心愿(节选)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可以„„也可以„„

2、填空:

树冠可以 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可以 雨水, 能储存水。

3、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改为陈述句)

4、为什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十一)

黄河的主人(节选)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 )。他站在( ),面对着( ),身系着( )手里只有那么一根( )。他凭着( ),( ),战胜了( ),在滚滚的黄河上( ),成为(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黄河的主人”是指:

3、人们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的原因是: 。

4、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期末复习训练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期末复习训练题 班级: 姓名: 出题人:吕霞 2011.6.8 得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身乌黑 ,一对俊俏轻快的 ,加上剪刀似的 ,这就是 的小燕子。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2分)

2、作者郑振铎按照从到的观察顺序写了小燕子的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还写了小燕子为春光增添生趣以及 、 等内容。(5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同诸葛亮见面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2、用“1分)

3、在最后一句的空白处加上标点。(1分)

4、写出近义词。(2分) 吩咐——( ) 茂密——( )

5、从标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三)

祁黄羊(节选)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举荐能替代我的人 事关国家安危 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 可以担此重任 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给选文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2分)

2、带点词语“郑重”和“慎重”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

3、你从悼公的惊讶中感受了什么?(2分)

4、读画““压根儿”的音节是( ),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祁黄羊 。(3分)

第一次抱母亲(节选)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在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用“1分)

2、“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3分)

3、回忆往事,当你躺在母亲怀抱中时是怎样的感受?把它写下来。(3分)

(五)

鸟语(节选)

还有画眉啦 黄莺啦 百灵啦 它们的 语言 丰富极了 一听到它们的叫声 我便以 知音 自居 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 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2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2、“语言”是指 ;“知音”是指 。(2分)

3、写出与“猜想”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猜想( )( )

4、从这段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 2分) (六)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节选)

老人 着一 短而硬的小胡子,一 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 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

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2、用“”把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画下来。(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冷不丁”指的是 2分)

4、读了这段话,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节选)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一句中“这里”指的是 。(2分)

2、在文中用“ ”画出能够说明“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一天”的句子。(2分)

3、用“2分)

4、由这一自然段,我们联想到宋庆龄什么样的品质?(2分)

(八)

天鹅的故事(节选)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 )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 )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 )。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他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

( )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语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

A、解释说明 B、转折 C、声音的延长

3、文中“破冰勇士”指( ),加引号是( ),说它顽强是因为它( )。

4、文中的“这一举动”指( )

5、片段最后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场面描写,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来读。

(九)

生命桥(节选)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 ),没有( ),没有( ),秩序井然,( )飞跃。顿时,山洞上空划出了( )令人( )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 )作桥墩的( )。那情景是何等地(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结合上下文解释。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3、猎人们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4、“那情景是何等神圣”指的是什么情景?用“

5、从这短文中你感受到羚羊们的什么精神?

(十)

云雀的心愿(节选)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可以„„也可以„„

2、填空:

树冠可以 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可以 雨水, 能储存水。

3、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改为陈述句)

4、为什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十一)

黄河的主人(节选)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 )。他站在( ),面对着( ),身系着( )手里只有那么一根( )。他凭着( ),( ),战胜了( ),在滚滚的黄河上( ),成为(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黄河的主人”是指:

3、人们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的原因是: 。

4、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及答案(五)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

天安门广场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看望 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 低)。广场中央(挺立 直立 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 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 则),中国国家(博 搏)物馆与巍峨(壮 状)丽的人民大会堂(远远 遥遥)相对。

1.用“——”划出括号中使用恰当的字词。

2.选择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中写序号)

端:①端正;②平举着拿;③(东西)的头;

④事情的开头;⑤项目。

(1)妈妈把煮好的饭端到了桌上。 ( )

(2)经过努力,他终于在这件是上有了开端。 ( )

(3)七月里的彩云变化多端。 ( )

(4)广场的南端是毛主席的纪念堂。 ( )

3、作者站在 ,按 顺序,描写了天安门整个 的建筑物。具体描写了广场中央 ,南端的 ,东西两侧的 和 。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天安门广场》片段)

1. 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宽广”的;从文中的 、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是“壮观”的。

2. 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眺望

(2)尽收眼底

3. 由最后一句话我们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广场的 侧。

徐悲鸿励志学画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 怒)力。他像一(个 匹)( )的(俊 骏)马,日夜( ),( )。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阵 陈)列着许多欧(洲 州)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摩 模)。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4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