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四年级 |

【www.guakaob.com--四年级】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
2015年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即将要结束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动手锻炼一下,巩固下知识点.提前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更多的七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请及时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
【点击进入】全国各版本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汇总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一)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三)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五)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六)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二)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答题时,请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 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2、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400米自由泳和男子15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还打破了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下列对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身高约198厘米 B、体重约89千克 C、正常体温为39℃ D、他的一跨步约70厘米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水从高处流下 B、木条燃烧 C、 铁刀生锈 D、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一般不会捕食,但猪笼草却能够捕捉昆虫,而我们仍称其为植物的理由是( ) A、不会运动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没有呼吸作用 D、能不断长大 5、如果用右下图表示各选项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

6、 “凉拌黄瓜”是温州人非常钟爱的一道菜,凉拌黄瓜时间稍微久一点,黄瓜就会渗出很多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黄瓜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 细胞膜 D、液泡

7、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的是 ( )

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②华山北坡大断崖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④青

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 )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幔、地壳、地核 C、地核、地幔、地壳 D、地核、地壳、地幔

9、小明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刺到喉咙,感到很痛。痛是下面哪种组织在起作用(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0、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多颗基本情况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从实

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温度 B、有无光照 C、水 D、光照强弱

1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非晶体材料凝固的是 ( )

1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比热一般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也会发生变化,下列几种情况,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结成 B、15℃的水温度降到2℃

C

、把热水和冷水混合

D、把雪堆成雪人 13、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右所示的气泡,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前段时间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地标性景观之一———“十二门徒岩”再次出现崩塌,其中一块最大岩石之一在几名观光客面前瞬间“分崩离析”。影响该地貌形成和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震 B、泥石流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15、在学校 “运用科学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三)
七年级科学期末模拟试卷(2016.1.25完成)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称蔗糖质量 D.读取液体体积

2.在1月26日的期末中,下列是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一些估计,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科学试卷的质量为200g B.教室里的温度为37℃ C.课桌的高度为0.8m D.饮水机上水桶的体积为18ml

3.科学家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判断“李氏果”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种子

C.有果实 D.树干的横截面可以看到年轮

4. 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6. 下图左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右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8.当灾害发生的时候,下列逃生方法正确的是„„„„„„„„„„„„„( )

A.当日本火山喷发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同学应立即撤离【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B.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立即躲进教学楼底层

C.当泥石流来临的时候,我们应沿着山沟往山上跑

D.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应用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前进

9.小明在国庆节外出旅游时带回来一块岩石,他想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岩石,于是去请教

老师,老师看了一眼后马上肯定地说是“沉积岩”。你觉得老师判别的依据是什么„„„„„„„„„„„„„„„„„„„„„„„„„„„„„( )

A.有片状结构 B.有明显的砂粒

C.有明显的气孔 D.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

10.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 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C.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11.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是„„„„„„„„„„„„„„„„„„„„„„„„„„„„„„„( )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 大量引进外来珍稀植物种植 D.大力开发自然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13.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14.目、科、属、种等是动物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右侧食

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猫和虎长得最相像

B.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

D.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15.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既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又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把100克的酒精和100克的水混合在一起,得到混合液体的质量小于200g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16.老师给小明一个纸板做的方盒子,问小明,里面是什么?小明拿过盒子轻轻摇晃一下, 回答说:里面可能是一个苹果。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回答是(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事实证据 D.检验评价

17.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甲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

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甲 图乙

18.做为温州人,海鲜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下列四种是台州海鲜市场常见海鲜,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 )

A.血哈(花哈) B.梭子蟹 C.章鱼 D.带鱼

19、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

A、桃树、桃子、桃花、花粉 B、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受精卵

C、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 D、消化系统、肝脏、保护组织、香菇

20.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

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

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共26分)

21.小明同学自上初一以来,在学习任务

加重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下

面是小明某次测量的身高、腋窝体温及

体重。

根据测量仪器提供的信息:

(1) 填写下表。

(2

22.2012年3月20日,冰岛的一座火山开始喷发并持续了三个星期,大量的火山灰对欧洲的航空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火山是 (选填“地表形态”或“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板块交界处最易发生,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 岩。

2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

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

吸收的热量较多。

24.请据图一、图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与“龙生龙,凤

生凤”有关的结构是 。

(2)图二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形成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则是细胞的 过程。 25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 的特点,破坏力巨大。

26.右图为地球六大板块示意图,(1)图中字母所示的

板块名称,E 板块,(2)六大板块被 、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27.2012年12月12日,朝鲜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毅

然发射“光明星3号”人造地球卫星。

(1)“光明星3号”从地面到太空质量 。 (填【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增大”、“减小”或“不变”) (2)卫星在太空中飞行,向阳面和背阳面两侧的温差

高达250℃,而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又需要将温度控制在

一定的范围内,科学家采用了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

液体在热端 ,在冷端 ,这样反复工作使

卫星两端的温度趋于平衡

28.继黄桃之后,我县的蜜梨又以果大、光泽好、甜醇,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

(1) 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主要具有 作用;

(2)人们在 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是蜜梨的 。 (3)蜜梨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29.浦江县城西的翠湖湿地,风景秀丽如画。盛夏时节,湖水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假设湖水吸收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湖水升高的温度。

30.

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着全球亿万球迷的目光。

(2)

当运动员腿部受伤而疼痛难忍时,需要到场边接受紧急治疗。方法就是

在受伤处喷洒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能迅速 而吸收大量的

热量,从而麻痹位于皮肤的神经结构中反应痛感的感受器。

31.读图中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32.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了一瓶色拉油,正好小明学习了密度的有关知识,他和小军一起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色拉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线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进行了以下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色拉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色拉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你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中的色拉油的总质量为55.8 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该色拉油的密度是_______g/。

33.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SO2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SO2。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 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四)
2016.4七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命题人: 赵盛明 审核人: 孔庆仪 2016.4

1、考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人生是美好的,关于人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有不同的赞美之词,抒发了热爱生命的情感。如“花样年华”赞美了人生的哪个阶段( )

A.成年期 B.童年期 C.青春期 D.老年期

2.萧山区为迎接2016年20国集团(G20)峰会的召开,倾力打造城市,大力植绿、造绿。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的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其向光生长 D.促进其侧芽生长

3.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形成感觉场所是( )

A.视觉 眼睛 B.听觉 大脑皮层 C.触觉大脑皮层 D.心灵感应 视网膜

4.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依次要经历的场所是( )

A.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B.输卵管、子宫、阴道

C.卵巢、输卵管、子宫 D.输卵管、阴道、子宫

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 ① B.③ ① C.② ④ D.③ ④

6.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 (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7.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8.如上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已知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则【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A.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B.A处应是紫光

C.只有AB之间有光

D.B处应该是红光

9.下列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电铃声传人人耳B.枯黄的树叶落满地

C.太阳光照射大地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0.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11.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

12.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D.向上旋转

13.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房间,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

一个圆形小孔,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一个

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

平行光束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14.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

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15.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16.甲乙两人进行100米赛跑,甲比乙超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米,乙仍在原起跑线,按各自原来的速度进行赛跑,则甲、乙谁先到达终点()

A.同时到达终点B.甲先到达终点

C.乙先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17.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

18.下列各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一粒小麦种子自播种开始,在一个生命周期中干重变化(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

A.AB.BC.CD.D

19.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 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20.根据左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那个是正确的( )

ABCD

21.耳蜗的作用是 (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耳传递

C.接受振动,产生兴奋 D.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耳传递

22.在风速为3米/秒的北风时,某人以3米/秒的速度向南跑,他的感觉是 ( )

A.有南风 B.有北风 C.无风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23题到30每空1分,31.32题每空2分,共40分)

23.所前杜家杨梅是国内外盛名的特产,其果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 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1)杨梅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

在生殖类型上属于▲,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2)杨梅品种多,若种植户以本地杨梅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东魁杨梅的砧木上,结

果长出来的是▲杨梅

24.下图是菜豆种子及萌发一周的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4)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___▲__

(5)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_____

甲图 第24题图 乙图 25题图

25.上图所示,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成直角, 则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26.如图是昆虫发育模型图,是受精卵的是:▲ (用图

中字母表示,下同) 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蝗虫是害虫,对农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_时期

27.细菌不一定是有害的,我们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例如科学家利用一些细菌来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净化环境。 细菌存在杆状、▲状、螺旋状三种形态,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 别是▲,因此细菌属于▲ 生物(填“原核”或“真核”)。

第28题 第29题

(1)该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 ▲ 过程。花谢以后要结桃子,

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 。

(2)图中序号3、4、5所示结构共同组成▲。

(3)我们平时所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发育而来的(填名称)。 30.2016年是毛泽东、周恩来逝世40周年,1960年5月他们在长沙视察时,来到湘江橘 子洲,慷慨之余,豪兴勃发,毛泽东即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周恩来兴 对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诗句中“舟走”是以▲为参照物,“洲不走” 是以▲为参照物,其中“鸽飞”是以▲为参照物,“阁不飞”是以▲为参照物。

31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往营救的途中,

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接着看到了强烈的爆炸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 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1)▲;(2)▲。

32.心电图仪(如下图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 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 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l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 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 次/分钟.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分钟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s。

(2)?

(3)

甲 乙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0分)(保留作图的痕迹)

33.(1)将图一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图二,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个小孩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你运用光学知识,在图二中作图说明这个小孩为什么能看到水中的明月。

(3)图三,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在图三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

图一 图二 图三

34.图四,小阳到水族馆参观,透过玻璃看到水中的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里在B点,如图所示。请在图四中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右下人眼)。

图四 图五

35.图五,A1B1是物体AB在凸透镜中成像,在图五中适当位置画出凸透镜和凸透镜右边的焦点F。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36.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 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 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五)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2015-2016学年期中试卷

期中集训: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训练卷(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运用仪器和工具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

2.小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3.下列一组都是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草履虫 B.衣藻、海带 C.酵母菌、海绵 D.香菇、草履虫

4.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

5.如果要准确量取70ml的水, 则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

A.100mL的量筒 B.50mL的量筒

C.10mL的量筒 D.10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结构知识分析,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

存在于哪种结构中(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壁

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

分别是( )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D.凉开水、自来水、碘液

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微米的是( )

A.一列火车长度 B.一名初中生身高 C.教学楼高度 D.一只蚯蚓体长

11.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根据。如果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

河蚌、蚯蚓归为一类,则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不会飞 D.胎生或卵生

12.①计算机鼠标 ②阿里山的杜鹃 ③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④水中的海葵 ⑤山

洞里的石笋,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有 ( )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1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

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

14.一支用后未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

则病人的体温为( )

A.一定等于38℃ B.一定低于38℃

C.可能高于38℃ D.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

15.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

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 )

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16.雪松和月季,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区别是( )

A.能不能形成果实 B.能不能形成种子 C.叶子形状 D.是否高大

17.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可以

看到的结果是 (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示数相同

18.下表所列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数量在

25小时内增长的实验。图中哪个曲线最能反

映左表的结果( )

6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19 ( )

①海带 ②葫芦藓 ③衣藻 ④蕨类 ⑤地钱 ⑥松

A.①③ B.②⑤ C.④⑤ D.④⑥

20.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有无良商贩将老鼠肉经腌制、油炸等处理后充当烤乳鸽出

售、欺骗消费者的事.处理后的老鼠肉和乳鸽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两种动物都属于( )

A.哺乳动物 B.鸟类动物 C.脊椎动物 D.无脊椎动物

21.使用显微镜时必须按照严格的步骤,否则很容易损坏显微镜,如在对光完成后,你认为

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 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④看到物像时,再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22.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

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23.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花有输导、上皮、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4.观察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5.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

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柯针对 “孑孓为何要

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

26.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

27.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 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 (填“终身用肺呼吸”或

“胎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28.某同学找到6只昆虫,他依昆虫的外形特征坐了如图甲所示

的检表。

(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 B.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

C.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

D.蚊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

(2)图乙中的C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C虫为 ▲ ;

(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 ▲ 。

29.古诗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中的“苔”是指_________类植物。“春来江

水绿如蓝”,是指江水中_______

▲_____植物大量繁植。

30.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

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答: ▲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石蜡的体积是 ▲ 。

31.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填字母):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

的图是 ▲ (选填“甲”或“乙”)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

结构中的__ ▲ __有关;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2.如左图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请回答: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①﹝5﹞目镜 ②﹝7﹞物镜 ③﹝14﹞反光镜 ④﹝4﹞镜筒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3)右图是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

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33.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

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 。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016年7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六)
2016慈溪市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无答案)

2016慈溪市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题(2016-06-29)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5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