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沪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A卷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一篇

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A )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阅读部分 第二部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分作文

(一) (二) (三) (一) (二)

总分 分 值

第一部分 阅 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完成1—4题(8分)

1、黄芦岸白频渡口, 。

2、 ,古道西风瘦马。

3、夕阳西下, 。

4、 ,断桥头卖鱼人散。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5—13题(24分)

天净沙 ·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飞鸿”在词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天净沙”是 ,“秋”是曲的 。 2分

7、下列对本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小令抓住富有秋天特点的景物,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地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描写。

B、 小令中最能表现秋景的美丽而有韵味的句子是“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小令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秋天的景物来烘托作者的悲凉之情。

D、作者富有创意地把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意境含蓄深远。

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

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1) 一江烟水照晴岚 岚 .(2) 爱杀江南 杀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10、“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的 、 特点。

4分

11、找出曲中的对偶句,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对偶句:

作用:

12、说说曲中最后一句“爱杀江南”的含义和作用。3分

含义: 。

作用: 。

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江南风景不能没有江水,所以开头几句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江南风景画。【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B.如果说“烟水”、“两岸”、“芰荷”、“沙鸥”以及山光水汽,是属于水乡自然风光的话,

那么,“香风”、“珠帘”、“画船儿”、“酒旗儿”就构成一派富丽的江南市井图画。

C.“酒旗儿风外飐”的“飐”,指风吹使之动,这句曲是写风把酒旗吹上了天,显出了一派

动态之美。

D.这首小令的数词使用很有特色。“一江’’、“一段”、“两岸“、“再三”、“十里”等与一般

诗文中所常用的“百、千、万”等相比较,显得比较“小”,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与江南

风物之秀相对称,而且还平添了生动、多样、活泼的韵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8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食不加肉 食 .

②置胆于坐 坐 .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16、本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2分) 一样的渺小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

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

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

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

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

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

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 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

定前去拜访。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那是一

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

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

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

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

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

是,附近并无庙宇。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

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

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

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

刻,两手一拍道“回家!”

【批注: 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

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7、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 (2分)

答:

18、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2 分)

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9、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2分)

答:

20、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4 分)【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答:

21、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2分)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批注: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4题。 (8分)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

①“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主张以存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意

见和学术观点,同时又主张客观看待自己的意见和学术观点,反对独断专行。这种态度对于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②不以人蔽己,可以解疑解蔽,推动认识的前进。鲁迅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

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如此,科学亦然。普朗克教授虽然提出了

量子力学假设,但因为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虔诚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所以他宣布

取消自己的假设,物理学理论因此停滞了几十年。而25岁的爱因斯坦不以人蔽己,他赞赏

普朗克的假设并向纵深探索研究,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他又锐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意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事实上,人们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因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与片面性。谁也不可

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如果对别人的观点理论全盘接受,也许就会被错

误见解蒙蔽头脑而一错再错了。所以,只有具有不以人蔽己的精神,才能去鉴别前人认识的

对错,才能在实践中去认真考察,不断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③不以己蔽人,可以解放思想,让许多后进者创造出比前人更高的成就来。罗蒙洛索夫

在德国留学时,指出老师沃尔夫的一个论点有错,沃尔夫这位欧洲著名科学家,在自己学生

的真知灼见面前,欣然认错,并鼓励他写成论文在校刊上发表。应该说,罗蒙诺索夫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被人称为“俄罗斯科学【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之父”,这与他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像沃尔夫这样不以己蔽人的前辈有关。正是在这些“不

以己蔽人”的学者名家的引导下,更多的人才能推陈出新,获得了比前人更高的成就。

④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不以人蔽己,敢于否定别人的错误认识,固然不容易,

但是要想做到不以己蔽人,勇于否定自己的错误见解,就显得更加困难些。值得庆幸的是,

大多数科学家,不仅具有“不以人蔽己”的勇气,而且具有“不以己蔽人”的胸怀,科学因

此而发展,社会因此而进步。

⑤科学的昌明,社会的进步,需要大力发扬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的精神。

22.选文要阐明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2)

答:

2段与第○3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 23.第○

答:

24.读罢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简要作答。60字左右(4分)

第二部分 写 作(40分) 25、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

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想要

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

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实现价值?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一“在脚下”。

请以“在脚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二篇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丰yú ( ) 伫 立 心无旁wù( ) 宽宥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4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无案牍之劳形 ( )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用讫再火令药熔 ( ) ..

3.根据课文默写。 (8分)

①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②转觉鸬鹚毛色下, 。(白居易《池鹤》)

③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④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韩 愈 《马说》)

⑤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⑧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

A.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

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

C.演讲中,他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

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 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 ②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D.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6.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A.要努力保持常态的人生,像清水一样不被污染。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B.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C.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D.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二.阅读理解( 32分)

(一)月夜(4分)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①阑干:横斜的样子。

7. ①首句中“更深”二字在诗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2分)

②“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2分)

(二)(10分) 恽寿平,号南田,明末常州武进人。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其父恽日初为国子监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

①清。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二兄继

死,明亡,与父归故里。

②③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水,

④风烟俱净,寄情悠远。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物趣,毕集毫端。其“没骨

⑤法”花卉,空灵妍妙,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

⑥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叶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遇知己,累日点染;非

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康煕时,尚思复明,与复社遗士唱和,有《瓯香馆集》传世。

(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

[注]①恍惚:捉摸不定。②幽隽:幽静美丽。③喋:吸。④天机:自然界的秘密。⑤妍妙:精妙。⑥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惊其师长 ⑵他人色沮神丧 ..

⑶卖画以赡父 ⑷毕集毫端 ..

9.与“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不以木为之者 D.跪而拾之以归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

11.作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恽寿平还有哪些独特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寒潮自述(4分)

①我姓“寒”名“潮”,但也有称我“寒流”的。我的故乡在北极地区。那里终年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气温常在零下40℃以下,很适合我的生存生长。当时间老人的脚步一踏入冬天,我便要开始到南国游览了。

②我所到之处,往往就要使那里的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有时还会送去雨(雪)、冰冻、大风等天气。所以人们从广播或电视中听到我将要南下的消息时,就有畏寒怕冷之感。

③我南下时一般有三条路径:有时走中路,即从西北伯利亚出发,由蒙古国经河套地区直

达长江以北地区,并带去大风、沙尘暴和大幅度降温,给长江以南地区带去雨或雪;有时我又走东路,由西北伯利亚经蒙古国到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后转向东南下。走这条路径南下,因为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处于我躯体的后部或底部,所以往往会给这些地区带来较长时间的阴雨(雪)天气;有时我还走西路,即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沿新疆、青藏高原东部南下。走此条路径,将会给全国大部分地区带来雨(雪)天气,但降温幅度不会很大,有时会给江南、西南地区带来降温和霜冻天气。

④我南下时与火车行驶的速度差不多,一昼夜可跑一千多公里。我所到之处都会给那里的天气、气候带来较大变化,特别是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大风、沙尘暴,给南方地区带来的雨(雪)、低温天气,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使我倍感愧疚。我游览到某一地区2~3天后,那里往往受冷高压系统控制,天气转为睛朗少云天气,气温逐日回升,且渐渐刮..

起偏南风。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往往是我要再一次南下的前奏信号。

⑤我在南下与所到之处的暖空气接触过程中,体温逐渐升高,直到南移到海洋上,与那里的暖湿气团融为一体。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也没有回头路可走。 ⑥由于气象工作者可以通过卫星随时监测到我的势力强弱和行动路径,一旦发现了我活动的迹象,便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出预报、警报,提醒人们注意采取防范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因我南下时带来各种不利天气的危害。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我将听从于科学调遣,尽力为人类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12.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13.第④段加点字“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

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14.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1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4分)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

17.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4分)

三.表达交流(46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2016年春节,红包挟微信、支付宝之勇,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国。长辈给晚辈红包的传统年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演变成一场全民狂欢的“抢红包”大战。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红包“你方发罢我登场”。洗漱抢、吃饭抢、走路抢,甚至开车等红绿灯也抢,“红包大战”打得天昏地暗,圈里圈外,引无数土豪“尽”折腰。对于“疯狂的抢红包热潮”,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评论。

要求:①要有明确的观点;②要作简要的论证;③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19.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成长过程中,这每一次美好的遇见总会给你带来种种的收获,满满的欣喜。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答题卷

一.积累运用(22分)

1.(4分)

2.(4分)食 劳

属 讫

3. (8分)

①_________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2分) ( ) 5.(2分) ( ) 6.(2分)( )

二.阅读理解( 32分)

(一)(4分)

7.①(2分) ②(2分)

(二)(10分)

8.(4分)

惊: 色:

赡: 毕:

9.(2分)( )

10.(2分)

11.(2分)

(三)(4分)

12. (2分)

13. (2分)

(四)(14分)

诗词默写填空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三篇

诗词默写填空。

1《<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一诗中,勾画卖炭翁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6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7 《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雪》中“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化静态动态为,描绘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是_____,____。 8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岳阳楼记》中直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1 《春夜喜雨》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荡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 《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夏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 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_______,_______。 14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15 《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 ,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示感伤妨借用王勃的语句“____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16 《江南春》中描绘春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7 《爱莲说》中,“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18 在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中对老翁的肖像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中描写诗人昔日与李龟年交往的情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19

20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22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描写六月天西湖优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绝句中描绘了江南春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表达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

24

25 李白《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以景写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6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写想象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 _,______。 27 《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 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写春雨下得及时,顺应万物诗句是:________。描写想象中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四篇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描写江南风景的诗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

描写风景名胜的成语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五篇

    1、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2、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描写风景名胜的成语

    3、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4、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5、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6、莺啼燕语:莺:黄鹂。描写风景名胜的成语。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9、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0、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11、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2、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3、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14、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15、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16、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7、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8、姚黄魏紫: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19、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20、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21、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22、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3、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描写景色的成语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六篇

    1、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描写景色的成语。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3、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4、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5、作如是观: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6、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着名地方

    7、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描写景色的成语。形容风景优美。

    8、如花似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9、煮鹤焚琴: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10、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11、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12、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13、未能免俗: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14、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15、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16、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7、花下晒

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
写江南风景的成语 第七篇

    1、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2、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

    3、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着名地方

    4、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5、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6、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7、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形容风景优美。

    8、风清月皎: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9、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10、姚黄魏紫: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11、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着名河山。

    12、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13、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1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15、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16、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17、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1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7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