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线段的长短比较导学案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线段(segment),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线段的长短比较导学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线段的长短比较导学案

  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43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案)

  4.5角的大小比较

  一.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角与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其大小关系的认识。

  2.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3.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角的第二定义,角大小的比较方法。

  2. 难点:角的第二定义

  三. 教学工具:量角器,三角板

  四.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现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程序:

  (一) 由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 究了“角”的几何图形,什么是“角”几何上是如何下定义的呢?

  生: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 组成的图形叫做 “角”。

  我们还学到了有关角的几种表示方法

  ①∠+三个大写字母(顶点字母必须在中间)

  ②∠+一个大写字母(字母必须是顶点的字母)

  ③∠+一个阿拉伯数字

  ④∠+一个希腊字母

  我们知道“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是从静的角度看“角”我也可以把角从动的角度来看,即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板书:角: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1.角的第二定 义

  由上启发角也可以看成是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给出始边,终边等概念)

  当一条射线饶着它的 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真线时,所成的角,我们规定为“平角”当终边和始边重合在一起时,则规定为“周角”

  终边

  O

  始边

  2. 特殊角的定义: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

  周角:一条射线绕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在给出角的第二定义后由学生试着给一些特殊角下定义,由学生发挥教师指正)

  小学里我们还接触过哪些角呢?

  生:锐角(0°~90°),直角(90°),钝角(90°~180°)

  师:请用“<”连结上述的各特殊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

  《比较线段的长短》基本平面图形PPT课件

  结论: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非负数)

  尺规作图

  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具体步骤:

  (1)先用直尺画一条射线AC;

  (2)用圆规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记作a)

  (3)在射线AC上以A为圆心,截取AB=a

  所以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 ... ...

  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度量出每条线段的长 度,然后按长度的大小,比较出线段的长短,此方法是从数的角度比较线段的长短。

  如AB=8cm AC=6cm 因为8>6,所以AB>AC。

  2、重合法:将两条线段的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此端点的同一侧,看另一端点的位置来比较线段的长短。此方法是从形的角度比较线段的长短。

  课时小结:

  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线段的画法: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概括为:(1)画(2)量(3)截。

  3、线段的比较:度量法和重合法(分别从“数”和“形”的两个方面来比较线段的长短

  4、两个概念:

  (1)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2)线段的中点:点B把线段AC分成相等的

  两条线段AB和BC,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76897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