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宋称"跳索",明称"跳百索"、"跳白索"、"跳马索",清称"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家家户户都要比赛。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

  教 学目 标

  1、学会百以内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 学重 难 点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算理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

  教 学准 备

  卡片、P63图

  课 时安 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间,你们常做的一项活动就是跳绳,板书课题。跳绳也是我们体育课要测查的一项。说说你的跳绳成绩。(请3-4名学生说一说)

  二、出示统计图表: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况统计表。

  小东小红小亮

  62下48下70下

  1、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2)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比小亮少跳几下?

  ……

  2、这些问题你会解答吗?

  板书:62-48=

  咱们先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

  自由回答,追问:你这样估计有什么根据?

  3、62-48到底等于多少?你能准确的算出来吗?试着独立计算结果,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1)62-40=22 (2)62-50=12 (3)62-42=20 (4)68-48=20

  22-8=14 12+2=14 20-6=14 20-6=14

  (5)用竖式计算:

  板书: 6 2

  - 4 8 强调:

  1 4 各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当十,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用5-4=1。

  4、用竖式解答:70-48 70-62

  三、老师能跳100下,老师比小红多跳几下?

  板书:100-48

  学生试着自己解答,小组讨论,汇报。

  (1)98-48=50 (2)99-48=51 (3)100-50=50 (4)100-40=60

  50+2=52 51+1=52 50+2=52 60-8=52

  (5)竖式计算:

  板书:1 0 0

  - 4 8 请学生把计算过程讲一讲。

  5 2

  四、小结:减法题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你学会了吗?竖式计算做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五、完成练一练

  板 书 设 计

  跳绳

  62-48=14 100-48=52

  6 2 1 0 0

  -4 8 - 4 8

  1 4 5 2

  数学一年级:《跳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跳绳、涂色等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8”和“9”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和感受“8”和“9”加减法的意义,在表达与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玉泉小学位于海淀区西北角,于1997年开始进行校园环境整改,现今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新型花园式学校。学生来源于周边的部队、院校和住宅小区,整体来看,学生学习状况及家庭环境良好。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

  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举例)

  ①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2+6=8,6+2=8

  ②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③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

  5+3=8。

  ……

  学生说教师板书:

  6+2=8 2+6=8 4+4=8

  1+7=8 7+1=8 3+5=8

  5+3=8 0+8=8 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师: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

  (二)画一画

  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

  2)出示:

  

\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出示:

  7+2=□ 9-4=□ 4+4=□

  6+3=□ 8-5=□ 8+□=□

  5+□=8 □-4=5 □=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 □-4=5 □=1+8

  (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我围绕教材安排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说、画、写等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还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练习中的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既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前面内容说得较多,以至后面的数学故事时间紧,学生讨论时间少了。今后在时间分配上还需多考虑。

  〖案例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练习中,教师利用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有趣的练习形式,不仅使学生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练习,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81081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