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感受

| 好家长 |

【www.guakaob.com--好家长】

家感受篇一
《阳光之家感想》

阳光之家 感想爱,如果涓涓细流,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阳光笼罩。明媚的阳光将我们冬日的疲惫全部一扫而空。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寝室中的女生们热烈地讨论着要去哪些和哪些地方踏青,而此时,一个陌生而又美好的名字悄悄的踏进了我的心里——阳光之家。4月13日,我与班级之中的其他11位同学经过长达2个小时公交车的颠簸,终于到达了黄浦区的阳光之家。起初的我与同学们一样都有些忐忑不安,或许是因为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让我不知所措,而并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我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制定怎样的计划来应对一个下午的志愿工作。于是,在大家陆陆续续的发言之后,初步的节目表便制定了。冗长深巷的尽头,是一个被老建筑包围的小学校,虽然没有铁锈斑斑却同样也不是如何光亮鲜艳。在繁华得灯光璀璨的上海,这样的一个被历史所沉淀的地方几乎要被掩盖。而阳光之家,就坐落在这里。小小的一座三层楼高的教学楼,随着此起彼伏的脚步声,我原本信心十足的心却有开始紧张起来。负责人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阳光之家的具体情况,并将他们亲手制作的串珠手工艺品向我们进行了展示。即使隔着一层玻璃,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这些艺术品所倾注的心血,如此复杂而又冗长的工序,我想,即使是我们,也不一定能够制作出这样美好的东西吧。简单的招呼过后,我便真正开始了我的第一次阳光之家志愿者工作。在座的一双双眼睛的目光集中在我的身上,他们的眼中没有我所畏惧的嘲笑,窃喜,有的只是期盼与欢乐。如此真挚,让我不禁为自己原本的担忧而感到羞愧。我与另外一位同学一齐立于讲台前,开始了我们所准备的小游戏。教他们唱小星星、虫儿飞。当歌声回想的时候,我忽然有种错觉。我们正被繁华大都市所浸染的那些黑暗的东西,那些自私自利,那些复杂与遐想竟然被他们的歌声所净化。他们带给了我们最为纯净的美好,即使他们天生便有些许缺陷,可是他们又是毫无瑕疵的美好。每一个生命都有平等的权利,一如我们与他们。阳光之家里家人大都是智障人士。相对于听障人士,他们的世界又显得与众不同:和他们接触你要学会宽容,因为他们就像孩子一样“童言无忌”;和他们攀谈你要懂得微笑,因为没有什么比这种最原始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和他们交流你要学会尊重,因为他们和你一样是血肉之躯怎能经得起血淋淋的目光与言语。当他们握着我的手,嬉笑着与我合影,询问我的喜好的时候,我突然发觉我并不奢求下次的相会之时,我的名字能够被他们脱口而出。只要他们能够幸福并坚强的生活

下去,那也就已经足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它并不需要被条条杠杠所束缚,它所需要的只是简单的真诚与理解。他们怡然自得的活在自己小小的纯洁的世界里,没有庸人自扰,也没有物欲横流,更没有勾心斗角,这是一个只属于一个人的桃花源。而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人们知道,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学校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依然享有被人们平等看待和被尊重的权利。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需要社会这个大家庭所给予的家人般的温暖。我希望这个家能够被更多的阳光所温暖,抛开歧视和偏见,真正成为一个充斥着阳光的美好家园!

家感受篇二
《家长心得体会》

良好习惯 受益终身

1.1班 代鑫艺家长 代正术

通过家校这个平台,我们家长能直接感受到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更能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也使学校和家长的心拉的更近了,更主要的是为我们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沟通渠道。更体现出学校对家长和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信孩子在学校里一定能够身心健康的快乐学习和成长,通过几次的学习让我们家长受益颇多,感受非浅。 从小我们对孩子就比较严格,限制他的较多,因为我们希望他能做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可能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可能长久下去还会出现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会不利。从现在起我们家长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要时常的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他更信任我们。

我们父母也应起到表率作用,多读书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形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培养他的乐观精神,使他们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斗志。

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家长懂的如何具备科学教育理念和基本教育方法,更向家长们提出了长期学习的要求。我们家长应该按照教育规律来配合学校的教育,作为家长不仅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更要不断的实践,实现教育规律与孩子的有机结合,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注重孩子全面发展

1.1班 许津毓家长:黄富琴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众多家长一样,我们期盼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实验小学良好的软件硬件和孩子对学校与老师的热爱,使我们觉得选择这个学校是正确的。

通过家长学校这次学习,我们更直接地感受到学校追求一流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家长学校不仅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为家长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开办家长学校是体现了学校多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次家长学校主要是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安全教育,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及关注孩子心灵成长方面。主要心得如下。

作为家长应具备科学教育理念和基本教育方式。更向家长提出了长期学习的要求。我的孩子平时很爱提问题。也很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言语。如果我们家长不能起榜样作用,那么对孩子的说服力就很小。还有单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心是不能脱离理性。一时地包办,溺爱孩子,势必可能导致一个依赖或胆小或强横霸道的孩子,甚至犯罪。平时我们对孩子的耐心说理不够。对她严格强制的多。而这些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或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学习与身心发展多有不利今后家庭教育要多坚持民主作风,多听取孩子的想法与建议,鼓励孩子

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良好的习惯使孩子终生收益,为孩子幸福的一生播下种子。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五好青年,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家长有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衷心地感谢这次家长学校给予我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

家长学校,让家长成长学习的地方

1.1班 杨力潼家长 杨小刚

如何了解认识孩子,并且帮助教育孩子,一直以来是我们每个学生家长思考和烦恼的问题,特别对于我们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来说,困惑和焦虑比孩子自己多得多。但是,通过这期在家长学校的学习,让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对长兴实验小学,以及对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素质等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家长学校的安全教育,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指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和素养等,那都是家长需要重视和努力的。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接受学习之后我们对自

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作用的认识更深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家庭与学校是影响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场所,只有家校密切合作,才能形成理想的教育合力。

通过“孩子的心灵成长“这个主题的学习,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已对女儿的教育还有不足之处,原来,关注孩子的心灵,要从爱与沟通开始,要通过尊重、宽容、梦想、愉悦等给予孩子心灵成长的营养,要从小就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今后,在教育女儿的内容方面也好,方式方法方面也好,我们家长还是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家长学校,是让家长学习成长的地方,它指导我们家长如何担当教育子女的重任。一切缘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衷心感谢家长学校的悉心安排与帮助,也衷心期盼我们的孩子在实验的怀抱中健康、快乐、茁壮地成

长。

参加家长学校后的几点感受

1.1班 沈雪家长:沈国川

上了几次的家长学校,受益匪浅,每堂课都能让家长从不同的方面,学到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知识,第一堂课由韦老师主讲,他让大家了解到隆化三校小学的过去、现状以及规划的美好未来,对于家长把孩子送到隆化第三小学校读书,更加放心;第二堂课讲安全教育,这真的是一堂重要的课,让各位家长从各个方面知道,如何让孩子远

离安全隐患,健康成长,现在大家都讲让孩子快乐成长,我想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吧,没有安全,哪来快乐,还有主讲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国家及省颁布的安全法规、条例,这也有益于家长如何安全教育孩子;第三堂课讲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这也让我懂了很多,孩子的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今天孩子考到100分,你就表扬他,考不到,就批评,这是一个误区,这一个100分,能代表孩子什么呢,能决定孩子以后怎么样吗,人的一生中,起起落落,失败和成功总是伴随左右,只有一个好的习惯,才终身受用,积极、豁达的性格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坦然面对,快乐生活。

大道理也不会说,最后祝所有孩子快乐成长吧!

家长学校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帮手

1.1班 传渝枫家长:传小红

我们全程参加了学校举办这四期家长学校。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课上许校长等几位校领导精彩而生动的讲课,使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要做一个称职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通过家长学校四期的教育学习,使我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

一是改变了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有哪些要求,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之前,我总感觉到孩子最听老师的话,把孩子送到这么高级的学校,就如送进了保险箱,一味依赖学校和教师而忽视了家长这个重要的“老师”角色。这几次上课,让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家校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孩子受教的最佳效果。

家感受篇三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第一次读《家》是在初一。不知怎的,班里涌起了一股读《家》的“暗流”,一本蓝色封面的《家》在许多人的桌肚里都呆过。我拿到书时,书已经有些破旧了,但这并不影响它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就像封面上那老旧的,兴许还泛着斑斑锈迹铜狮门环,轻扣几下,推开的便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阴森的深宅大院里,老朽的高老太爷躺在藤榻上,陈姨太走过带来的一阵香风;大房里,周氏抽着水烟,三更鸡上永远煨着一壶热茶;觉新皱着眉头听觉慧和觉民大谈新思想……腐朽的家终是无法再时代的洪流里站稳的。很多外国人认为《家》不过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讲述了表兄妹相爱的悲剧。这无疑是片面而肤浅的。作为“激流三部曲”,巴金无疑把更多的笔调给了精神,不朽的时代精神。很难界定觉新是否是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他永远是痛苦的,似乎他来到这个世上的唯一使命便是顺从。他明明爱的是梅,却因为长辈的恩怨纠葛而被迫娶了瑞珏;他渴望与觉慧觉民一样做时代的弄潮儿,却又惧怕他人的看法;他爱瑞珏与海儿,却无法在他们遭受吃人礼教残害的时候伸手挽救他们;他看《新青年》,却依旧无法摆脱四书五经的樊笼。他似乎永远痛苦不堪无能为力,在封建大家长制度下,他无法做自己,就好像是一个任人操控的木偶。于是在他无能为力的目光里,梅、瑞珏、海儿、鸣凤、惠、枚一个个去了;觉慧、淑英出走了。他是一个生活在自责中的人,他理应是“觉新”的,然而他“觉新”之后却却无法觉醒,无法付诸实践。在《秋》里,觉新似乎得到了“解脱”,当然,那时家已经散了,积压在他身上的包袱终于放下了。就像巴金自己说的那样:“一个人会到什么地方,当然要看他自己走的路。一个人一直往北,他不会走到南方。”觉新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为了悲剧的中心,他恰恰是新旧时代交接的产物,新旧思想碰撞的火花。“家”是他竭力保全的东西,然而又同时是压在他身上沉重的石块。“家”散了,压力也就没了。从一开始,这个“家”就注定是要散的。无论是父母之命不可违的婚姻,养戏子、姨太太,或是节日里那放炮人烧灼的皮肤无一不在宣告着家的破灭。觉新是一个傀儡,其他人又何尝不是。那些年轻、鲜活的生命被“家”张开的血盆大口活活地吞了进去。鸣凤死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落泪了。那可爱、善良的年轻女性却成为了冯老太爷的陪葬,一个没落的“家”的陪葬。这就是所谓的儒家思想吗?这就是所谓的“伦理纲常”吗?很庆幸,终究是有人觉醒的,觉慧的出

走时必然的,这样的“家”已没有可留恋的东西。不是在沉默中灭亡,便是在沉默中爆发。离开的人选择了重生,留下的人自取灭亡。在这个缺少信仰、缺少思考的社会,《家》就好比是一口洪钟,发出悠远、低沉的鸣声。那股书页下涌动的激流,依旧会澎湃着向前,让我们重新拾起信仰。

家感受篇四
《家长感言》

2011年10月育子征文(五年级)

五年级一班育子征文

“五少五多五来”帮我当好家长

七一小学五(1)班王楷尧家长

我们的孩子是七一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学做事、长身体长思维的人生起步阶段。我们由衷感到,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天职,帮助孩子成长成才是家长的心愿。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与学校老师一样,春风化雨,拂物无声,点滴沁入,无所不及,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辅助。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是个小学生,一边在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一边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尽力为孩子成长夯好基、铺好路。

一、少一点责备,多一份理解,来一些赞赏

我们印象深刻的美国电影《师生情》里有个情节,一位白人老师到社区给一群长期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课堂上老师伸出一只手问其中一个孩子:“告诉老师这是几个手指?”那个孩子盯着老师的5个手指数了一会,涨红了脸说:“3个。”面对这样的错误,老师出乎意料地说:“太好了,你真了不起,一共就少数了两个。”没有指责,只有鼓励。其实,少挑剔多欣赏、少批评多鼓励的道理每名家长都明白,但想保持轻松心态,真正做好却很难。有些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责备,看起来是事到临头、不得不发。原因也很简单,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或是脾气倔、有逆反、不听话、敢较劲。实际上还是家长容易用个人喜好、成人标准来衡量孩子,有时显得耐心不够、理解不够、宽容不够、方法不够。我们孩子有过这样的情况,从一年级开始,字就写得很大很慢,有格子出格、没格子没边,随着年级升高,作业字数增加,家庭作业有时很晚才能完成。我们就让他把字写小一些快一些,可他反驳:“字写得大看得清楚,我写不了小字,以前老师还表扬我的字写得好看!”说完仍是一笔一顿、越写越大,批评多次都被他顶了回来,把我们气得够呛。后来,坐下来冷静分析,才发现了小秘密,他的抵触是因为字写得大不仅好看,而且写作文时显得字数多,可以对付家长的字数要求。有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改变一下方式可能结果就不一样。有一天,我们表扬他字写得工整漂亮,有成为书法家的潜质。看他美滋滋的样子,就告诉他古代书法有一种“蝇头小楷”写得很棒,他上网看后特别惊讶,没想到古人能用大毛笔写出苍蝇头那么小的字,我们让他也试着写了写,果然写得有模有样,借机我们又夸奖他写字能大能小、又好又快,这一次他就接受了,慢慢地书写就作了改进。同时,还告诉他文章是功到自然成,想写得多、写得好要靠平时磨炼。我们就让他按照王老师要求,每天拿出一定时间阅读3篇作文精选,读后自已领会讲解大意,一段时间后写作能力有了提高,对作文字数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二、少一点包办,多一份引导,来一些放手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在家长眼里永远都是孩子,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时时处处需要家长的帮助。我们孩子害怕写作文,一有作文作业还会挤出几滴眼泪,刚开始我们看了也不忍心,有时觉得让他写还不如自己写得轻松,当然也顾虑孩子编得离谱,别的同学会笑话,就亲自披挂上阵,帮他思考帮他动笔,其实这个“工作”也挺难为家长的,孩子的语言习惯和文字风格还真不好把握,弄不好就会被老师看出破绽,我们是硬着头皮干了一阵,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容易把孩子惯坏了,不利于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我们下定决心由“动动手”变为“挥挥手”,一方面我们按老师要求,加强他的阅读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平时思维能力锻炼,出门看到汽车就让他口述外观、品牌、性能、功用,联想其他

交通工具,想象汽车的将来发展。在外看到小草就让他说出色彩形态和引申含义,然后联想鲜花树木,直至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色。看他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看似有了感觉、来了兴趣、添了信心,我们就乘机交差,鼓励他自己想自己写,我们仅作简单点拨和部分修改,目前他的作文在词语运用和思想表达上有了一定进步,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惊喜。在生活上也有同样情况,由于老人在我们身边,孩子在生活上依赖性很强。为了锻炼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平常尽量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专门制作了一张生活表现情况记录表,在家里盛饭洗碗、扫地倒垃圾,在外乘车买票、购物付款,都可能获得加分赢得表扬。三年级的时候,有次妈妈生病,他主动去食堂买饭,看到他满头大汗提着一大包热腾腾的饭菜回来,妈妈非常感动和欣慰,感觉儿子突然间长大了。

三、少一点盲从,多一份务实,来一些自信

现在讲究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黄金阶段,把握不好难以弥补、找不回来。《礼记》的《学记》里讲过:“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家长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孩子学习抓得紧而又紧,采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放学后请个家教、休息日来个辅导、假期里搞个培训,有时是一科一科的整,有时是语数英齐上阵。据说有的孩子课上课下连轴转,基本上没有玩的时间,特别希望有个“星期八”,孩子被动受累、委屈多多,家长主动折腾、心里总是没底。我们也有同样的困惑和矛盾,是跟风就上、随波逐流,还是以我为主、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我们认为,孩子的成长各有特点,存在个体间差异,思维类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速度不同。作为家长应当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知道孩子哪儿强、哪儿弱,不能比短弃长、急功近利,只看谁报的班多、看谁花的钱狠、看谁换来的分高。所以说务实心态很重要,知识缺一定要去辅导、体力弱当然要多锻炼、劳动少自然要压活干、学习累就要给空间给自由,让孩子劳逸结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进步。近几年,我们注重先强基筑底、再适度拓展,在培养学习意识、强化基础知识方面花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坚持做到相信自己、调动自己,自己能够解决的,尽量不求别人。仅在外面给孩子报过一个英语培训班,原因是家长英语水平较低,辅导孩子力不从心,甚至因为发音不准常被孩子嘲笑。在学习之余,我们尽量让他去观察世界、接触社会、与人交流、开阔眼界。奥运会一开幕,就带他去看体育比赛,去听唱国歌、感受骄傲;国家博物馆新开馆,就带他去看文物展览,去了解历史、知苦思甜;京沪高铁刚通车,就带他去看沿途风景,去体验发展、畅想未来;《功夫熊猫》初上映,就带他去看熊猫阿宝,去领悟练功要努力、冷静很重要。我们说不准这种做法是否科学,但认准了路就想执着走下去,坚持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四、少一点架子,多一份平等,来一些换位

孩子二年级时,有一天问我:“爸爸,你能做我的朋友吗?”我不假思索答到:“可以呀!”因为我知道,传统教育强调父母是老子,儿女是小子,上下尊卑有别,而现代教育提倡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虽然自己也有顾虑,因为一旦做了朋友,就要低下头、弯下腰、与他一般高,弄不好时间长了,家长没能坚持住,你尊重他、他反而不尊重你了,确实有降低地位、失去威信的风险。但家长教育孩子就应该“不怕牺牲”、大胆尝试,就应该言而有信、演好角色,不仅要讲平等交朋友,还可以成对手、甚至让他当老师。交朋友要注意倾听,让孩子有话语权,看他有什么好思路,有些事情可以商量着办,尽可能尊重他的意见。交朋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送他上学一个小小的牵手,放学回家一个小小的问候,做完作业一个小小的恭维,取得成绩一件小小的礼物,都会让他感受友谊,与家长拉近距离。成对手和交朋友就不一样,要瞪起眼、来真的,游泳时全家同池较量,那是一点也不能让,不分个输赢不算完。玩“愤怒的小鸟”是轮番上场,看谁能够顺利过关,先能得到三个星。最有意思的是看足球比赛,他是AC米兰的铁杆,爸爸是国际米兰的粉丝,我们是冤家路窄、各为其主,国际米兰先进球,爸爸欢呼他郁闷,AC米兰连进两,他跳起来爸爸低着头,还来了

一句:“笑到最后的是谁?”在实战中学会和家长的竞争了。尝试着让他当老师,是我们从班主任那讨的高招。写完作业后,自己去检查批阅,判断对错判出考分,然后由家长扮演学生,由他当面进行讲评。他居然表情严肃、口气变粗,指出对在哪错在哪,是粗心还是不懂,有分析有定性,有批评有表扬,认真地不得了,神情举止俨然老师,换位的效果出来了。

五、少一点单干,多一份互补,来一些协作

如今每家一个孩子,一群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我们家是六对一,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平日里各有观点、各抒己见、各显身手,也有时各不相让、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出于体现家庭和谐,避免矛盾争执,调动工作积极性,家里进行明确分工,比如妈妈分管数学和语文,爸爸负责英语和体育。开始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大家分头干活、履职尽责,可慢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谁负责学科的成绩不理想谁就有压力,就想多占用一些时间,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妈妈想让他再读几篇作文选,爸爸就想让他去锻炼身体跑跑步,两人都有道理,孩子不知所措。还有,如一人不在,另一人必须“代课”,由于长期偏科、情况不熟,辅导上还很吃力。事实证明,学科之间是个整体、相辅相成,家长之间方法各异、目标相同,只有相互补台、密切配合、分工不分家,才能把力量聚集到一块。另外,小学生的成长要靠学校和家庭两个大环境,这两个环境紧密联系、不能分割,家庭是学校的后方,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学校教育以书本为主,很系统、很集中,面向全体学生,家庭教育以实践居多,较零散、较具体,带点针对性。老师在课堂上教的知识,家长如能带孩子开展一下实践,就能锦上添花、效果更佳。四年级语文课中有篇文章《落花生》,文中说姐弟种花生,在收获后吃花生时,父亲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把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而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非等你接触它才能知道,做人要像花生,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从孩子课堂笔记,可以看出语文王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为了让孩子理解课文,下了不少功夫,希望通过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的过程,告诉孩子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凑巧单位组织一个活动,我们带孩子去农场参观,见到了种在田地里的花生,还自己动手采摘了花生,孩子边干边说:“这个花生和老师讲的一样,真的深埋地下、满身泥土,与树上的苹果、桃子不同,你看我满手是土,我不嫌脏吧!”回到家里,把花生洗净下锅、香喷喷吃到嘴,他又说:“我对王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印象更深了,对花生的品质印象更深了,我今后要学习花生,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以说,家长配合老师很重要,家长之间配合很重要,只有相互的支持协作,才会有孩子的美好明天。

用积极的言行影响孩子

家有一子,上小学五年级,品学兼优、活泼开朗、充满朝气,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来培养孩子。

教育孩子是件既复杂又繁琐的事,需要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良好的心态,这点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灵。现今,有些家长在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培养,放松了思想的教育。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我清晰的知道,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面对的挑战极大,各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品格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用积极的言行努力影响孩子。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如: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进行正确竞争„„。再有,就是具有分辨是与非的能力,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守法与违法„„

树木成材靠修剪,孩子成才靠教管。修剪树木要趁早,管教孩子要从小。首先,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我经常用留言条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写成简练的一句贴在儿子的房间和书

桌前,为了鼓励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给他写“我有一双小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旁边还画上两只小手。我要求孩子专时专用,做作业的时候认真做,做完作业再去玩。其次,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喜欢哼歌,为了开阔视野增强孩子的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身才艺,与孩子交流后他主动要求学习萨克斯,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每次都以优异的成绩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目前已经取得2012青少春晚小学B组金奖。最后,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的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去做。当遇到困难时,我会提示孩子动动脑筋,也会鼓励他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生活中,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对孩子进行培养的。一是,聊天。二是,教育。身为父母能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孝敬老人,关爱子女,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工作努力,积极向上,还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不得已的挫折,不气馁,更不会选择逃避现实,勇敢地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聊天也就是沟通,是平等的沟通,我和孩子一直都保持着聊天的习惯。我会针对于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进行聊天,比如:在学校的学习、检测的成绩、写作业的时间、和同学的关系、课间做的游戏、喜欢的食品、高兴的事情和不高兴的事情等等,一切都是我们聊天的内容。我会先观察,根据他的表现确定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创设一些情景,找到话题的切入点,让他说,然后进行正确引导,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慢慢渗透给他。例如,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在向他祝贺后,我会和他聊些骄傲能使人落后的事例;他考试没有考好,我会和他聊些挫折会更能激发人的上进心的故事;和同学关系没有处理好时,我会和他聊些,尊重别人的益处。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对孩子不要谈什么大道理,光讲大道理给孩子听未必有好的收效,甚至多讲还会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做家长我认为能让孩子喜欢你、贴近你,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孩子还小,很多事是不明白的,但是经过聊天,慢慢的启发,不光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和自尊,还使他具有了乐观、豁达的性格。

教育随时随处进行,我个人认为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孩子的资源。无论是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好的能激发他的上进,不好的能对他进行警示。例如:在外出游玩时,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问他这样对吗?为什么不对?你会这样做吗?在家里看电视时,我们故意多看些法制类的节目,根据内容,让他说说什么是违法的?及违法的危害性等等。然后对他进行教育,不单是让孩子具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更要让他知道坏的、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

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孩子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就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时时处处为孩子做出榜样,用积极的言行影响孩子,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我相信只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结合好,孩子的明天都是美好的!

五年级(1)班 王傲

家 长:王 印 启

日 期:2011、10

在家庭培育中的几点感悟

五年级一班牛方家长(牛洪)

我女儿牛方是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五年一班学生。她在一至四年级连续四年获得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全科小博士称号。

遵照班主任王淑红老师的嘱托,我把在家庭培育中,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如何把握“德智体美”相互关系的几点感悟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示。

谈到家庭对牛方的培育这件事,不得不说明我们是祖孙“三代同堂”之家。四年多来,我们两代人根据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身体等情况,一直坚持及时商量解决方法、明确分工侧重、适时进行沟通、看重实际效果。牛方就是在这样一个互尊互敬互爱和睦的“三代同堂”的家中生活、学习和成长着。全家为实现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共同努力和付出着。

一、德智体美,身心健康最重要

我们始终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认为它是德智体美的重中之重。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引导做到合理排配餐,拒绝“垃圾”食品,保证充足睡眠。二要关注冷暖卫生,及时增减衣服,勤洗勤换。三要关注身体锻炼,陪同打球、跑步、游泳。四要关注思想情绪,牛方在班里先后担任卫生委员、副板报委员、班长、计算机和英语课代表和少先队小队长,这些工作任职调整整变化,或多或少会引起点思想波动,这时就要把思想工作跟上去,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只要班集体的工作,都要认真做好。五要及时陪孩子去看病。遵医嘱必须要病休时,在及时向老师递送病假证明后,照料孩子休息好,争取早日康复;同时从老师或同班同学处了解,所缺课内容和作业要求,适病情好转情况,帮助孩子补好课。六要认真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成绩,始终坚持及时鼓励为主;对看到孩子做得不够的地方,要坚持个别谈心的方法,耐心启发提醒。

二、德智、以德为先

我们在把握德智关系时始终把德摆在优先的位置。孩子要诚实、坚强、有爱心、善良、懂得是非和感恩。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两代人先要做到,要特别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注意事事给孩子做好样子。启发孩子讲真话,敢于对不良言行说“不”。我们鼓励孩子面对面纠正家长在使用语言、讲述事情上的不正确、不准确的积极性,并且让孩子看到家长是在认真修正了。当孩子不小心摔着了,我们鼓励她自己爬起来,“学会坚强,不哭”。孩子在家里很注意关心家长,经常把自己认为好吃好用的东西留给我们享用,时常给家长写张留言:“请您别太劳累了,爱您的方方。”孩子在学校里,按照老师要求帮助学习一时有困难的同学取得进步了,她像自己取得好成绩时一样高兴,使我们都同受感动。孩子在学校见到两位同学因为一件不事而打斗时,她就幽默地用表演舞蹈动作的方式,穿进俩同学中间,逗得两个同学都笑起来,不在打斗了。孩子爱学校、爱同学、爱班集体、更爱老师,当她知道王淑红老师生病时,想方设法要去看望老师,在一时没找到老师时便难过的放声哭了,得知老师病情好转了,她才放下了心。

三、智美,以智为主

我们在把握智美关系时,始终注意提醒孩子—要热爱学习、懂得方法、尽最大努力争取好成绩。坚持以全面完成北京市教委规定的课程为主,以学校要求授课内容为主,学得好学得扎实。为达到这一目的,一是对学校召开的每一次家长会,我们都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及时向全家转达,了解全班情况,全面掌握动向,贯彻各科老师的教学要求,提高家庭培育水平。我们一是帮助孩子完成每天老师要求的复习、作业、预习、检查的学习任务;二是跟孩子同步做“作业”时,有意做错点,有意表示读不懂题,与孩子互相交换和阅判所做的作业,让孩子给家长纠错,给家长讲解,既提高孩子的学习情趣,又培育了检查和改错能力,还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三是孩子遇到一道难题时,全家三代人齐上阵,但各人按各自的思路解题,

家感受篇五
《家长感受》

冯浩然家长感受

当我看到这本《阳光少年活动手册》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阳光教育这个词也让我很感动,把每个,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发光体,都是一个辐射源,每个学生都应得到赏识,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把每个甚至是很小的优点都看作是一个发光体,用它去不断的感染旁边的学生,既而带动群体共同进步。

从阳光教育又突出许许多多的阳光少年,注重培养的过程性,形成性,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要让学生的心智与发展得好,就需要全方位的发展,特别是德育的培养,才能懂得怎样去做人的道理,我以为把成长的选择还给孩子,这是最主要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为他们打好方方面面的基础,而非得一而舍其他,只能适得其反,现在有《阳光少年活动手册》了,从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习惯、团队精神,身心健康方面去发展、去引导,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这个大熔炉,多体会、多督促,才能快速获益,自觉得去热爱劳动,自学得去关爱他人,自觉得„„让很多的自学得成为孩子的习惯,他会认为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好学生、好子女、好公民”去鼓励他们、赏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始终心里都充满着阳光,这 对他们的知力矩心理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呀!

“阳光少年”活动开展几年以来,不断涌现出很我的好人好事,很多身上有毛病的学生逐渐成熟起来了, 社区的公物被破坏的少了,乱涂乱画的也没有了,绿油油的草坪被保护起来,根本看不到践踏的学生了,但看到许多主动帮助他人的学生、尊老爱幼的学生,人人心中都充满着阳光,整个社区非常和谐,“阳光少年”活动要多开展。

家感受篇六
《家长感受》

心灵的呼唤--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钢三小一年(三)班:郭子涵家长:牛淑果

作为一个家长,首先应该知道该怎样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教育孩子是我的职责,我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去称呼人,教孩子懂礼貌,有一个好的品德,要尊老爱幼、爱学习、爱劳动。但是也不要光知道学习,不知道玩,让孩子多做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游戏。让孩子能从游戏中获得学习。

另外,我从不给孩子零花钱,让他从小懂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树立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对孩子多树大拇指,多鼓励他。如果孩子有什么缺点要及时给孩子指出,让孩子知道什么地方对了,什么地方错了。要发现他的优点,不能只看见他的缺点。作为家长,首先我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首先我要做到:不打人、不骂人、尊老爱幼、多做好事,教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教育孩子要有一颗爱心,多关心老人,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坐公汽去上街玩,我们上车就找到了座位,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位老奶奶,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前面的人又没人让座,这时我的儿子看见了,赶忙给这位老奶奶让座。车上的乘客都夸:“这个孩子真有礼貌,绝对是个好学生。”我当时听到了心里很高兴,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在我们这个家,我们并不是很富裕,但是我们的家庭充满了欢乐。每次看见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进步的时候,心里充满喜悦,看见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我们就给予鼓励。在家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经常帮我做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业完成以后空余时间还经常给我们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给我们猜。他的爸爸也从来不打他,还经常鼓励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爸妈的一片心,在将来的

社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你看爸爸和妈妈没有太多的文化,过的好艰辛,要是时间能倒退几十年的话爸和妈一定要去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爸爸就是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孩子,给孩子和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喜悦。

学校教育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不要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没事了。家长应该与学校合作,多交流、多讨论,共同教育孩子。

别在孩子面前说某某老师不行或者讨厌某某老师的话,以免影响孩子的求学态度。您应抽空找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您应理解支持孩子的在学校的活动或工作,但注意别因此而让孩子找借口骗您。孩子在学校出了事或受了委屈,您应问清事情原委,帮助孩子分清是非,与老师商讨解决办法,别随意把小事闹大,并教育孩子自我保护、远离坏人坏事。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关系甚为密切,抓好家庭教育对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家感受篇七
《家长感受》

班级:五(6)班 学生姓名:许益嘉 家长姓名:许锁林

首先感谢西小开展“八个一百”优秀学生评选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相互学习,展示自己,共同提高。同时也让我们家长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在活动中,许益嘉通过努力也获得了一些荣誉,是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肯定与褒奖,也是她自己付出努力的回报。作为家长感谢老师和同学们!

我认为,要使孩子更优秀,那么首先要看我们做家长的是怎样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我始终认为能力比分数重要,因为孩子今后要走向社会,面对竞争,分数是某一阶段的评价,而能力是不断积累。尤其是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从小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是关键。在女儿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她以积极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我经常以同学的身份,俯身与孩子交谈,让她觉得相互之间平等,告诉我关于她学习上、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各种乐趣等。即使我再忙,再累,我都尽量坐下来倾听,每一次进步总给予鼓励。即使犯了小差错,我也想方设法通过身边的案例加以说明,让她能明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错,光讲大道理,孩子是不会听的,只有在不知不觉中让她领悟。有时孩子也发火,不冷静,跟我一样,也会说一些赌气的话。如果是我说了,我会过一段时间,在一家人之间,主动承认自己的不当之处。如果是孩子错了,我会等她心情好转的时候,跟她单独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给孩子机会去思考、做事,让她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完成后,有一种成就感,会使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中更加快乐成长。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学校组织开展的《我们就这样长大》活动,她与同学们共同策划了班队活动,担当班队主持。在家长会上,表现沉稳,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掌声,这样的锻炼也使她增添了信心。

我平时也会主动与任课老师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况,尤其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家长应该注意哪些,经过老师的指点教导,效果很好。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早读英语,放学到家后除了把作业认真完成外,主动预习新课,浏览课外书籍,这个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们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孩子们耳濡眼沐。让家校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家感受篇八
《家读后感》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家》这部小说是巴金为他的哥哥写的,并且以他哥哥及他的事为原形,巴金的哥哥就是觉新的原形,懦弱和无奈,但他哥哥三十几岁就服毒死了。巴金的哥哥也曾爱过一个少女但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去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爱他的妻子,但终因别人的鬼话不得不把待产的孕妇送到城外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他知道他已走到深渊边,但就是不愿意去走另一条新的路,只顾着向深渊走去,这和觉新是一模一样的。而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虽然他哥哥是这样的不愿意死,因为他写了三次遗书,又撕了三次,但终于写了第四次,字里行间控诉着“我不想死”,但终究还是走进了深渊。与觉新一样,觉新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最后在压迫下痛苦的死去。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觉慧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进行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此外《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

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其实,巴金写觉新、觉民、觉慧是想体现三种不同的性格,他写梅琴、瑞玉、鸣风,也是想体现那个年代,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同样的约束和封建。鸣风倒没什么原形,只是灵感来自于巴金家后来一个叫翠环的丫头,寄饭在他们家,当有一个远房亲戚要取她去做小老婆,被她严词拒绝,后来她快乐的嫁给一个农夫,虽然很贫穷,但只有无价的快乐和幸福。鸣风是从这迸发出的灵感从而塑造了这人物,由于封建礼节约束,湖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这是一个悲剧,也是美好的结局,没有屈服,而是自已选择归宿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个年代来说。而最后出嫁的婉儿,也是这场悲剧是一个替代品。可以说这整本书说的都是一个家庭悲剧,一个被封建礼教约束的悲剧。合上《家》的最后一页,思忖良久,感慨颇多,最终写下这篇文章,借以抒情。 闭上眼睛,首先想到的是要为自己做主的觉慧,他苏醒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成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的家族中。他饱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独立宣言》中曾这样阐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觉慧“自己把幸福拿过来”正是对自己权力的追求啊! 法律只有在不断的修订后才能得到完善,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之后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出现像觉慧这样叛逆者的形象,对于社会的弊端加以发现而去反抗,社会才能得以进步。不去迎合,不去逃避,不怨,不屈,而是自己去面对,去反抗,去呐喊的觉慧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和鸣凤的爱情。即使鸣凤知道,婢女是不能和少爷相爱的,即使鸣凤知道,他们的爱是没有结果的,就算她知道,觉慧的爱摇摆不定,随时可能离开的,但她依然深深的爱着觉慧。其实她一直明白,做下人的便要好好侍奉主子,自己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掌握在主子手里的。(“虽然这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下人的惯有思想操控着她,使她并不抱有反抗的念头。不,也许是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没有“反抗”这个定义,但当她和觉慧相爱时,这种情绪就产生了。“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我愿意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你,

做你的丫头,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鸣凤对觉慧如此深不可测的爱,给了她难以估计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就在那一天,鸣凤带着觉慧轻轻的一吻和“再过两天”的承诺,在湖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着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往事一幕幕在鸣凤脑海中浮现……她揩了揩脸上的泪水,凄楚的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不久,湖水又恢复平静…… )这就是鸣凤反抗的爆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没有屈服,却把生命献给了真挚的爱情。这条路的选择,也许她永远也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但是,也许她明白,她是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而死,她是为了反抗封建家长制而死! 再者带给我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觉新了,《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觉新是这部小说中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既存在着作者对他的批判,也充溢着作者对他的同情。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礼教的牺牲品,是一个没有着“青春”的“青年”。一方面,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另一方面,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就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安与矛盾,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矛盾。 还记得觉新与觉慧的对话“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话?你为什么不先告诉我,就跑去对他说?你真笨!”觉新抱怨觉慧道。 “笨?我正要叫爷爷知道!我要叫他知道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割宰的猪羊。” 觉新明白这些话是对他发的,他听起来有些刺耳,刺心,但是他也只好忍受。他说不出他的苦衷。他知道他纵然诚恳地向觉慧解释,觉慧也不会相信他。 觉新是真诚的爱着兄妹们,但是,他所固有的,受旧思想,旧文化所毒害的觉新难免会和受新思潮支配的觉慧有所冲突。就在这一刻,他们的矛盾爆发了。由内心中的矛盾演变为了激烈的争吵,不是觉新不忍让弟弟,也不是觉慧不理解哥哥。而是新旧潮流的对撞,思想上的水火不容。一边要门当户对,一边却讲婚姻自由;一边人生而平等,一边却父母为上;一边是中国的5000年封建遗风,另一边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真可谓是冰炭不相容啊! 《家》,不仅有家里的感情社会纠葛。《家》,不仅有人物的不同境遇。《家》还有着社会政体之间,东西文化的发展与对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的讨论。 读罢《家》,内心感慨颇多。思绪沉重,难以提笔,由以此文,抒发自己最真诚的情感,像巴金致敬。

家感受篇九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睹了封建家庭种种腐朽丑陋的生活,青年们受到了压迫和他的下人们的悲惨遭遇,小时候的这些遭遇,使他产生了对旧社会的愤恨。五四运动后,接受了新思想,积极参加反封建的社会活动。1923年,他从封建家庭出走,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初,到法国留学。在这一年多的留学生涯里,巴金接触到了各种社会思想,他的这些生活和思想经历,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后,巴金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时期,1931年4月发表长篇小说《家》。

这篇小说真实写出了一个具有封建家族特色的旧式大家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清不同人身上的特点其实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类人。整个高公馆其实就是一个旧分拣社会的缩影。

祖父是这个家庭的主持者,他控制着这个家庭的一切,他在这个家中是至高无上的,他至始至终都在努力地维护着高家的兴盛,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他只关注自己的颜面和高家的颜面。把鸣凤,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许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当妾。强行安排高觉新的婚姻,尽管他的妻子李瑞珏善良、忠厚、温柔、贤惠,高觉新也很喜欢她,但是他的心中始终不能忘记他以前的恋人梅芬,而他们两个人的婚姻没有收到长辈们的同意只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在打牌时的一点纠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梅芬在成了寡妇之后因为痛苦而死去的主要原因。而且,他还强逼着高觉民去娶他说好的人,但是高觉民在弟弟的帮助下,和高老爷子抗衡,最后取得胜利,和他所喜欢的琴在一起。祖父就是一个典型的维护封建礼教的人,在他的维护下,整个高公馆看起来十分兴盛,人人都遵守着礼教,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但是,在高老爷子过世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封建家庭的本来面目漏了出来,在高祖父尸骨未寒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准备分家。但是,巴金也赋予了高老爷子一些人性的温暖,如他在临死前对赶回来的高觉民的微笑,也体现了高祖父对于他的子孙还是疼爱的,只不过他也是收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使他在这条错误的封建道路上至始至终也没有看到他最最期望的一刻。

高觉新是一个新旧社会更迭交替的一个牺牲品。他接受过新式的教育,上过新式的学堂,也曾经有过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希望出国留学,当一名化学家,但是这一切,都因为父亲的包办式的就婚姻而毁于一旦。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在情感、前途上,对于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决定上放弃了自己,也从此失去了那些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希望,毫无声息地接受了封建礼教对他的侵蚀,和觉民、觉慧也从此疏远开来,他们两兄弟也不再向以前那样认同的他们的大哥。从此,他也走上了一条为封建式的旧家族而工作的道路。特别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中坚力量,上面有对家庭拥有者控制权的高祖父,下面又有着对自己有抵触情绪的弟弟,他被夹在中间而感到十分的疲劳。一开始他还在尽力维持它的作揖主义,希望以此来获得安宁,但是,他这种中庸之道在接下来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显得徒劳无功。尤其是在祖父逼觉民结婚,而觉民以离家出走而抗拒时,觉新一边要接受高祖父不断施加的压力,一边还要忍受弟弟们的排斥,他也很无奈。但是,他接受的是两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一种是旧的封建礼教,一种是五四运动的新思想,还有次他形成了双重人格。他懂得反抗,但是他不回去那么做,因为他要尊重祖父。于是,他就一直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知道祖父去世,陈姨太以封建迷信的理由是他的妻子李瑞珏在生第二个孩子时因为照顾不周难产而死,至此,觉新终于下定决心,要抵抗封建旧社会,但是他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经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了,于是,他果断支持三弟的外出学习,彻底的抛弃了封建旧制。高觉新是一个悲剧性的任务,是一个封建与新社会的结合体,是一个社会转型的牺牲品,他的遭遇其实也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遭遇,体现了当时这部分人的通过与无奈。

高觉民,一个介于弟弟高觉慧和哥哥高觉新的人。他也同样上过新式学堂,他和弟弟

高觉慧一样,接受了新的思想,并把它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他也积极参与反对旧制度的活动中,他和觉慧一起参与到游行队伍中,一起创办报刊,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的就是在高老爷子为他定下婚姻的时候,他以离家出走以示反抗,这就最有力的证明了五四运动、新思想给人们带去的无穷的力量。正是在这种思想和力量的指引和推动下,他和祖父的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他成功的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他是斗争成功的典型。但是,无论他怎样斗争,他至始至终都没有脱离这个封建的旧家庭,所以说,他所取得的胜利,只不过是个人的胜利,他只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在巨大的社会潮流中,每一个人都是十分渺小的,如果他只是停留在这点小小的胜利中,他的幸福很有可能在某一次社会浪潮中被再次剥夺。但是,高觉民也对他的祖父有那么一点敬畏,最后,尽管是反封建阵线中的一员,他十周没有脱离那个旧家庭,某种程度上,他好像是一个觉慧和觉新的混合体,他成功的接受并应用了新的思想,但是他又没有像觉慧一样,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彻底的奋斗。他所代表的是当时那些只是初步接受了新思想的人,他们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没有进一步去奋斗,去拼搏。

高觉慧,可以说是大哥高觉新的另一个极端,他有理想,有抱负,明白自己要什么,并能为自己的理性和抱负付诸行动,是一个热血方刚的青年。他勇敢地喜欢“下人”鸣凤,并且,他和觉民相比,他敢爱敢恨,对事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判断,面对来自祖父的压力,他没有像大哥那样屈服,他勇敢的和祖父做斗争,在祖父去世后,一系列事件让他更加看清了这个封建家庭的腐朽和肮脏,最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高公馆,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踏上了去上海求学的道路,正如书中结尾所说的那样: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呀,他会把觉慧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而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他最后一次把眼睛像后面看了看,他轻轻的说了一声再见,仍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没有一刻停歇的绿水。也表现出觉慧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借此,作者也表现出了对年轻一代的信任,对他们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而书中塑造的四个女人的形象,同样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李瑞珏,是高觉新由父亲决定给他的,李瑞珏尽管也十分善良、贤惠,但是他和丈夫一样,都在帮助维护着封建礼教,而也正是这种不抵抗的为人处世之道,使她在生第二个孩子时因为移居乡下照顾不周难产而死。梅芬是大哥高觉新最初喜欢的人,他同样没有进行放抗,他们婚姻的失败只是因为他们的母亲一点小小的摩擦。最后嫁到外面,丈夫去世却因为封建礼教而不能再嫁,看到曾经的恋人高觉新后心情更加糟糕,最后抑郁而终。而鸣凤,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在知道自己要被送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当妾时,像觉慧寻求帮助,而在这最够一根稻草也折断了的时候,她没有选择接受,而是以死来表示抗争。这三位女性都因为不懂得抵抗而成了旧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性的人物,也由此,我们能看出在当时的社会,女性没有多少话语权,她们在外来的压力下的选择都是委曲求全,也正是这种选择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被这社会变化的巨大浪潮所吞没。

与她们三个人完全相反的是琴,她和觉慧一样,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从而改变自已的命运,例如,她她主张男女应同校,男女应平等,她还自己主动要求到觉慧的学校去学习。虽然遭到母亲等的反对,但她还是成功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受到各种礼教的束缚,女性几乎没有社会地位,而琴,在当时看来,的确是特立独行。作者通过塑造这个形象,来号召当时大多数尚未觉醒的女性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

《家》就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真实的反应出当时的社会状态。但是,在书中,那些奋斗后成功的人成功后的场景也没有进行描写,也暗示了为新社会而奋斗的路还有很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1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