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自考 |

【www.guakaob.com--自考】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一:自考试题及答案2010-2012

2010年1月(全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A.物理空间的回归主流 B.社会交往活动的回归主流

C.全部课程的回归主流 D.教学的回归主流

2.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指的是学前

A.残疾儿童 B.天才儿童

C.特殊儿童 D.智障儿童

3.哪类儿童的听觉想象比较好,能够对声音进行较为精细的分辨,从而体会和想象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D31

A.语言障碍 B.听觉障碍

C.身体病弱 D.视觉障碍

4.教师在癫痫症儿童发病A.之前无法发现其发作先兆

B.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C.过程中不应让其四肢剧烈收缩和颤动

D.之后应立刻让他们起来活动活动

5.喜欢一切保持原样体现了孤独症儿童的什么特征?B128

A.刻板性行为 B.拒绝变化

C.“超常”机械记忆力 D.缺乏交会性注意

6.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中,“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指的是什么原则?B92

A.个别性 B.整合性

C.量力性 D.反复性

7.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丹佛发育筛选测验

C.中国比奈智力测验 D.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8.智商平均水平为

A.80 B.90 C.100 D.120

9.在学前儿童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障碍类型是A101

A.语言障碍 B.生理发展障碍

C.听觉障碍 D.视觉障碍

10.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不包括

A.语言缺乏 B.语言发展中断

C.语言发展迟缓 D.语言学习动机缺乏

11.认为口吃源于患者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的理论是

A.语言学理论 B.神经生理学理论

C.环境压力理论 D.学习行为理论

12.社交困难,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刻板或仪式性行为,这种症状属于

A.多动症 B.语言发展障碍

C.智力障碍 D.孤独症

13.认为儿童孤独症产生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这是

A.身因论 B.心因论

C.社会环境论 D.教育因素论

14.关于“超常智能”,错误的观点是

A.一旦形成,终身不变

B.虽是稳定的,但也是发展变化的

C.既可能加速发展,也可能停滞甚至后退

D.发展或者停滞取决于多种因素

15.下列哪项不代表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A.行为冲动 B.品德不良

C.固执任性 D.破坏纪律

16.表现出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思维特点的超常儿童是B156

A.领导型 B.创造型 C.智力型 D.艺术型

17.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游戏治疗

A.不是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 B.不以被治疗儿童为中心

C.不是一个矫治的过程 D.以治疗者为主导者

18.既不能无视语言障碍儿童的需要,也不能影响正常儿童的利益,指的是语言矫治工作应贯彻A232

A.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B.个别化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9.学前教育机构中,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不应

A.从普通幼儿教育活动中分离出来

B.同普通幼儿教育活动融为一体

C.在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都进行语言矫治的渗透 D.成为所有幼儿教师的职责

20.在所有学前儿童中,说话流畅度异常约有5%,其中大多C

A.形成于2~3岁 B.形成于3~5岁

C.通过矫治能恢复正常 D.难以矫治

21.认为“对事实的歪曲理解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这反映了A.观察学习理论 B.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22.哪种理论认为“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做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C

A.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观察学习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23.“一种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的程序,从而使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的行为”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模仿法 D.示范法

24.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

A.治疗游戏 B.教育游戏

C.心理治疗 D.教育干预

25.游戏治疗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家长要多陪孩子玩耍

B.家长应让儿童在与自己的亲子游戏中获得满足

C.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交往环境

D.家长不应主动参与

26.下列哪项不是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主要安置形态?A288

A.设立特殊学前教育机构 B.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

C.设立中心 D.对口活动

27.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对特殊儿童不能只关心缺陷的改良,也不能只强调智力的发展,即要贯彻C291

A.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B.强调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性原则

C.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原则

D.强调特殊儿童发展的科学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P29-31

29.何谓发声异常?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30.简述身体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P64

31.简述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学中的“任务分解法”。P96-98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学前超常儿童成才需要何种家庭环境?

33.何谓正强化?在特殊儿童行为矫治中如何应用正强化?

34.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在开展儿童语言矫治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试从特殊儿童整合教育趋向看特殊儿童教育中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2010年10月(全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A3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D19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B51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C101

A.清晰度障碍 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B108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B.学习

C.压力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B117

A.语言缺乏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C.语言发展迟缓 D.语言发展中断 7-10题为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问题: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四类。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A.感知觉统合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A.认知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A140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弱智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C169

A.稳定性 B.独创性

C.变通性 D.独立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A.瑞文 B.桑代克

C.韦克斯勒 D.西索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A182

A.内容精深化 B.加深学习

C.加速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A199

A.人本主义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B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B.追求一定的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D.释放问题、放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C214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A208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D.枪、刀、拳击袋、锤子 游戏治疗的内容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二:学前家庭题目&答案 (5)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 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C.压力 B.学习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

C.语言发展迟缓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A.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

A.多动症

C.弱智 B.孤独症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C.变通性 B.独创性 D.独立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C.韦克斯勒 B.桑代克 D.西索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

A.内容精深化

C.加速学习 B.加深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

A.人本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B.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B.追求一定的结果 D.释放问题、放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

A.可行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属于( )

A.多重刺激法

C.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 D.日常交往法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消退法

C.代币制 B.隔离法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

A.获得效果

C.抑制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

A.差异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如何选择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请举例说明三种安置形态。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三:语言学复习题兼答案 (2)

一、名词解释

语言: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本质特征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 的符号系统;从社会特征上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言语: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具有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

(即个人说话行为的结果,包括说话这个动作,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

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探求语言的本质和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 为研究对象,从一个横断面去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历史语 言学:以某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规律。 普通语言学:又叫“理论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 探讨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共同的发展规律等,是语言学重要的理论部分。 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包括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 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 空间的面上铺开。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其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 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 淆或两可的现象,有严式标音和宽式标音之分。

音位:在一种语言中具有对立关系的音素就是音位,它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 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又称音段音位。

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重、音长构成的音位。又称超音段音位。

音位变体:同属一个音位的几个音素,被看作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的代表,是同一个音 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它们被称为音位变体。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音位的双向聚合: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平行、对称是其重要的特点。

语流音变:是音位在和其他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 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包括同化、 异化、弱化和脱落四种。

词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其性质包括概括 性、模糊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词的理性意义:又叫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 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结果。

词的色彩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 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 层感情色彩。

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建立在派生义和本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具有某种 相似性的基础上。

换喻:是建立在派生义和本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的基础上。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它体现。可单独成词,也可彼此组合成词。

词缀:不能单独成词,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按它与词根的位置,分为前缀、中缀、

后缀。

词尾: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构词语素:具有构词功能的语素,把词根和词缀叫做构词语素

变词语素:即词尾,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由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 体、时、人称、态。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一般会把名词 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和阳性。

数: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 两种意义或单数、双数、复数。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用词形变化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分为现在、过去和未来。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情况,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态:又叫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

人称:动词以它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动作是谁发出的。

亲属语言:由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形成的独立语言,由于它们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故称 之为亲属语言。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 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 系分类”。

孤立语:以汉语为主要代表。缺乏词形变化,句中词与词的语法关系及词的语法作用主要 借助词序和虚词等表达,重合词多派生词少。

屈折语:以印欧语系为代表,词形变化丰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序 不很重要。

黏着语:有词尾,无内部曲折,每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词根和变词语素结合得 不紧密。

复综语:以谓语为中心,谓语所要求的主语、宾语、状语等作为构形词缀,包含在动词的语 法形式中。

借词:指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而且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 合关系。

社会方言: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等社会因素的不同 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洋泾浜:又名“皮钦语”,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 象,是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由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没有人把它 当做母语来学习。

混合语(克里奥耳语):即克里奥尔语,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特殊现象,洋泾浜进一步发展, 在一定的条件下,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 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

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它是社会双语,与“双语制” 和“双言现象”不同。

世界语:是波兰藉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

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

或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 本形式。又称为语言替换、语言转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的书写系统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 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 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二、填空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 辅助性 )交际工具。

2.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 传统语言学 ), 通称为( 语文学 )。

3.(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罗马)、(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传统语文学 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书面语 )。

5.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被称为 (传统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 (格林)和(博普)。

7.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 生。

8.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9.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的代表著作是(《句法结构》)。

10.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罗马)。

11.在孩子学习语言的独词句阶段,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言语)能力。

1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普通理论)语言学。

13.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

14.语音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15.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声音的轻重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长短)。

16.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双唇、不送气、清音、塞音)。

17.汉语普通话中/ k /的区别特征是(舌面后、送气、清音、塞音)。

18.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 自由变体)两类。

19.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音高)、(音重)、(音长) 三种。

2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包括两种类型(音质音位)、(非音 质音位)。

21.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包括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等几个方面。

22.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决定。

23.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气流是否受阻碍)是决定性的。

24.国际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一对一)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25.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三个方面。

26.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 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27.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28.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构词能力强)特点。

29.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0.古汉语中的“之、乎、者、也”等一套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完全消失,并变成了“的、 了、呢、吗”等另一套语气词,研究这种演变过程的语法被称为 (词法 )

31.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对于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 依靠语法中的(功能 )特征。

32.根据语言的结构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33.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孤立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变化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3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 (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四种。

35.英语foot→feet 采用的语法手段是(词形变化)。

36.英语动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者ing,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数、时)。

37.语法单位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38.语言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原因)、(语言内部原因)。

3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规律)是(渐变性)、(不稳定性)以及(相关性)。

40.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的发展)。

41.方言形成的原因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言)•;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42.常见的社会方言有(行业语、黑话、阶级方言、科学技术术语等 )。

4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 ),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 ),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44.社会的统一会引起语言的统一。一种语言的地域方言统一成共同语是同一语言内部的“( 融合 )”,采取地域方言向( 共同语 )集中、靠拢的合作方式来实现;几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是不同语言之间的“( 融合 )”,采取一种语言( 替换 )另一种语言的融合方式来实现。

45.不同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 双语现象 )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

46.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 方言 )甚至( 亲属方言 )。

47.地域方言的特点最明显地反映在( 语音 )。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词汇 )。

48.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 壮侗 )(苗瑶 )(藏缅 )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9.英语属于(印欧 )语系,汉语属于( 汉藏 )语系。

50.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 语系 )、( 语族 )、( 语支 )。

51.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 )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 统一 )的结果。

52.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 亲属 )语言。

53.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同化)、( 混合 )、( 借用 )等结果。

54.世界语的创造者是( 柴门霍夫 )

55.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 拉丁 )字母。

56.文字是在( 语言 )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 书写

符号 )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57.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 表意 )文字再到( 表音 )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 苏美尔古文字 )、( 埃及古文字 )、( 玛雅文字 )、( 甲骨文 )。

58.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 楔形文字 )。

59.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 音节和音位)文字。

60.文字的突出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

61.语言符号的组合有条件的,具有层次性,只能在时间线条上依次展开(绵延),不能在空间上同时铺开。

62.词义的转移(行李、涕泪)、缩小(报复)、变大。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离不开语言。

(2)语言是其他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他们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3)语言是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交际工具。

2.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红绿灯、旗语的手势、文字等视觉可以感知,感知的形式都是和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2)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如汉语中把“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这样的意义和rén这个语音形式结合起来。

(3)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为了人们的交流,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一旦约定俗成就不能轻易改变。

3.举例说明符号与征候有什么区别?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是事物的一部分,与事物有必然具体的联系。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比如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征候的形式与内容存在必然的联系。符号则是事物的代表,指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与事物无必然具体的联系。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

并不是。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个人决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所以,语音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

5.语言符号有哪些特点?(论述)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任意性、强制性、开放性、线条性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四:学前教育题目及答案 (1)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 C.语义障碍

B.流利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C.压力

B.学习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 C.语言发展迟缓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

A.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 A.多动症 C.弱智

B.孤独症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C.变通性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B.独创性 D.独立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C.韦克斯勒

B.桑代克 D.西索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

A.内容精深化 C.加速学习

B.加深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 A.人本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B.追求一定的结果 D.释放问题、放松 B.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 A.可行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属于( ) A.多重刺激法 C.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 D.日常交往法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消退法 C.代币制

B.隔离法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 A.获得效果 C.抑制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 A.差异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5、家庭气氛和谐。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如何选择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请举例说明三种安置形态。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五: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

拼音yányǔzhàngài

英文参考dysphonia

疾病别名语言障碍,言语紊乱,言语病疾病代码ICD:R47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言语障碍是指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的各种异常。本篇叙述由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疾病描述语言(1anguage)是人类在社会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或符号(手势、表情、口语、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人类独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言语障碍是指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的各种异常。本篇叙述由局限性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言语障碍,包括构音困难和失语。症状体征1.构音困难为言语表达阶段所包括的各组织结构的损害,或生理过程的失调所造成的言语表达障碍,叫做构音困难。如果言语完全不可能就称为构音不能。这组症候的特点是构音运动(即把脑内言语变成声音、组成言语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它并不包括词意或言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的障碍。而只是表现为口语的声音形成困难,严重者则完全不能发音。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一侧构音器官接受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支配,包括初级运动皮质中央前回头面部区域及其发出的锥体束。所以单侧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并不造成永久性的构音困难。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诸如假性延髓性麻痹、肌萎缩侧索硬化

症以及中脑的肿瘤或血管病侵犯了两侧大脑脚底时,可出现构音困难。此类构音困难的症候特点是:构音肌瘫痪、舌较正常小而硬。言语含混不清,特别是唇音及齿音受到严重牵累。上运动神经元性构音困难还常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情感障碍。(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困难:核性损害造成的构音障碍常以舌肌麻痹为先,舌运动受限,发音缓慢而含混,继之发生软腭麻痹而有鼻音,当咽喉肌功能由于疑核的完全损害而丧失时,则有完全性构音不能。核下性麻痹引起的构音障碍,常早期就出现软腭局限性损害,出现构音困难,呈鼻音。如喉返神经麻痹时,则出现声带肌麻痹,早期出现声门闭合麻痹。双侧声带麻痹时,声带处于固定位,此时有呼吸困难出现窒息(声门关闭)。而声门闭锁肌麻痹时则声门开大,虽没有呼吸困难但有发音不能。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llain-Barre综合征)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延髓性麻痹,往往伴有软腭及咽部麻痹、声带麻痹。舌肌出现麻痹者少见。所以多表现为发音无力、喉音障碍显着。(3)大脑基底核损害的构音困难:主要由于锥体外系病变导致构音器官肌张力增高、震颤等因素引起。症状特点是言语徐缓,说话时节律慢、音韵紊乱、音节急促不清,很像喃喃自语,并常有断缀。多见于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舞蹈病等。Parkison综合征则表现为语音低、音节快而不连贯、语音单调及言语反复。(4)小脑系统损害的构音困难:又称作共济失调性构音困难,主要由于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或强迫运动造成。主要表现为:①暴发性言语:言语显着拖长,有不均匀的音强,因而时常呈暴发性,患者的语音强度时而极低,时而突然极高,

并急速发出一连串的音节或词句。②吟诗状(或叫分节性)言语:是小脑系统损害时言语障碍的又一特点,系由于说话时重音的配置异常并被均匀地分隔成许多不连贯的言语阶段,很像吟诵旧体诗词那种抑扬顿挫的音调。吟诗状言语最多见于小脑蚓部受损、小脑变性性疾患。多发性硬化症有10%~15%的患者出现此类构音困难。吟诗状言语、意向性震颤和眼震共同构成经典的Charcot叁联征。(5)肌肉病变所致的构音困难:①重症肌无力:唇、舌、软腭肌肉无力最着,此种无力于休息后好转。表现为连续说话后语音不清,再休息后又好转。此外,眼外肌尤其是提上睑肌力弱明显,可以伴有咀嚼及咽下困难。上述症状经注射依酚氯铵(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消失而确诊。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时可有口轮匝肌萎缩,舌肌偶可有萎缩,故有唇音、舌音构音障碍。③萎缩性肌强直症:有颜面肌及舌肌萎缩,软腭麻痹,口轮匝肌肌萎缩,出现构音障碍。有时有舌音障碍可能是舌肌肌张力增高症状之一。2.失语参与脑内言语阶段的各结构损害或功能失调即造成失语。它既同听觉障碍(言语感受阶段)无关,又同言语肌(言语表达阶段)的瘫痪或其他运动障碍无关,这些正是失语症与构音困难的区别所在。有95%以上的人左侧大脑为言语和语言表达的优势半球。右利手人的右侧大脑为优势半球者极为少见,仅在文献中有个案报道。由于病变引起的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包括了一组疾病,统称为失语症。(1)言语中枢:言语功能异常复杂,它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不可能狭隘地给以定位。主要的言语中枢有4个,言语感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言语运动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阅读中枢位于顶叶

角回,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各言语中枢之间又互有联系。(2)失语的临床类型:关于失语症的分类说法不一。目前,多采用

Benson(1979)分类法,此法兼顾了临床特点和病灶定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①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其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共同特点为口语复述困难和病灶部位在优势半球外侧裂附近。A.运动性失语(anandia):又称Broca失语或非流利型失语。患者不能讲话,但对别人的言语和阅读书报的理解力均无影响。他知道他要讲什么,但他不能这样讲。用词重复,常讲错,但讲错后患者立刻发觉,因此苦恼自己讲不好,故而这种病人常较沉默寡言。有时患者尽管不能提出议论,但他能流畅地诵诗、唱歌、计算、咒骂。病灶集中在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皮质或皮质下。B.感觉性失语(sensoryaphasia):又称Wernicke失语或流利型失语,以流利型错语和理解障碍为主要特点(必有复述障碍,命名困难常见),病灶位于左侧颞顶或颞顶枕区。由于听懂讲话的功能较其他言语功能出现得早,感觉性言语中枢是主要的言语中枢,它损害时引起的症状最严重,可同时发生与该中枢联系的其他言语中枢的功能障碍。尽管运动性言语中枢仍保存,但言语的正确性已被破坏,必然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不仅不能理解别人对他讲话的内容,也不能发觉自己讲话的错误,因此常苦恼别人不能听懂他的话。患者还喜欢讲话,但讲不准确,用错词,甚至创用新字,即所谓的流利型错语。此类失语一般预后较差。C.传导性失语:以流畅能达意的自发言语,理解近于正常而复述极困难为特点。传导型失语病变局限,是各型失语中病变最小的。病变部位

可能是在优势半球弓状束(联结语言感觉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常规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变化,大多数病人有命名困难,阅读检查有严重的错语,预后一般较好,可恢复至仅有命名障碍。②分水岭(边缘带)失语综合征:此类失语的特点是:失语而无复述障碍或复述相对好,病变在分水岭区。包括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和经皮质混合性失语3种。A.经皮质运动性失语:除复述无障碍外,其特点与运动性失语相似。口语理解较好,但患者常有严重失用,因此判断需小心。命名有障碍,书写亦有缺陷,大多数患者有右侧的偏瘫。病灶多在优势区Broca前部或上部,最具特点的是额下回中部或前部。B.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亦除复述好外,其他与感觉性失语相似。命名、阅读和书写常有障碍,病变部位在左侧颞顶分水岭区。C.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为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其特点为除口语复述外,所有语言功能均不正常,病变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大片病灶。③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传统上认为典型失语综合征一般只提示纯皮质病变,或是皮质与皮质下同时受累,而丘脑及基底核在失语产生上不起作用。近些年来,通过对这些结构在语言上的作用及对存活病例的深入研究,指出单纯皮质下病变也可以引起失语综合征。许多资料表明,皮质下病变引起的失语综合征与所谓典型的失语不相符。现简述如下:A.丘脑性失语:此类失语的特征为说话少、找词困难、命名障碍、低音调、自主言语少,对复杂命令不理解,阅读及书写障碍,复述好,大多有记忆障碍。丘脑失语的预后一般良好,多可在几周内恢复,可留有命名障碍。B.底节性失语:病灶限于壳核、尾状核、苍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六: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及答案2008-2010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 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B.学习

) )

C.压力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

C.语言发展迟缓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A.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

A.多动症

C.弱智 B.孤独症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C.变通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C.韦克斯勒 B.桑代克 D.西索 B.独创性 D.独立性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

A.内容精深化

C.加速学习 B.加深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

A.人本主义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D.认知主义学派 B.追求一定的结果 D.释放问题、放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

A.可行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属于( )

A.多重刺激法

C.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 D.日常交往法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消退法

C.代币制 B.隔离法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

A.获得效果

C.抑制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

A.差异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如何选择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请举例说明三种安置形态。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七:全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A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D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D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A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B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B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C )

A.清晰度障碍 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B.学习

C.压力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B )

A.语言缺乏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B ) B )

C.语言发展迟缓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C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B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B )

A.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A )

A.多动症

C.弱智 B.孤独症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C )

A.稳定性

C.变通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B )

A.瑞文

C.韦克斯勒 B.桑代克 D.西索 B.独创性 D.独立性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C )

A.内容精深化

C.加速学习 B.加深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A )

A.人本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B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B.追求一定的结果 D.释放问题、放松 B.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C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A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B )

A.可行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属于( C )

A.多重刺激法

C.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 D.日常交往法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B )

A.消退法

C.代币制 B.隔离法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C )

A.区别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B )

A.获得效果

C.抑制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D )

A.差异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答:1、音调异常。2、音量异常。3、音质异常。4、共鸣异常。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1、个别化原则。2、量力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4、反复性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答:1、能提供充足而适应的材料和活动。2、尊重儿童的特点。3、创造求知的气氛。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5、家庭气氛和谐。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答:1.游戏治疗室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矫治的过程。2.良好的环境和充分尊重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成长潜力自然发展。3.相信儿童由自我导向、自我治疗的能力。

4.治疗者不再是医生、专家,而是以教师、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答: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答:1.儿歌故事法。二个故事等文学作品对语言矫治由特殊功能,可以弥补儿童语言经验不足,促使儿童掌握语言形式和运用语言,并促进儿童情感、认知、社会化等方面共同发展。

2.全面交流法。语言属于符合的一种,符号活动之意义的产生、传达、阐释过程除语言符号外,还包括绘画、舞蹈、音乐符码、文化符码、医学符号、动作符号乃至嗅觉符号、触觉交流等,各种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共性,其他符号的学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3.多重刺激法。根据感官代偿作用,如触觉可以代替听觉,强调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给予儿童多种刺激,以提高儿童的语言学习效果。4.日常交往法。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5.自然清净法。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语言矫治应着眼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矫治中尽量使用真实物体与真实环境,教师应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及各种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语言。6.游戏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情境能有效激发孩子讲话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答: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以后,即使不给狗喂食,只给铃声刺激,它也会分泌唾液。表明:通过依靠刺激可以塑造行为。如果我们要形成儿童的某些行为,就要给予强化。2.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动物对环境刺激发生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被强化,就会增加这种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儿童的很多行为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认知行为矫正理论。代表人物贝克。这种理论试图通过矫正人的不良认知方式,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不良认知是指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认识,这往往是导致行为问题的根源。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辨认和矫正儿童不良的认知。4.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如何选择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请举例说明三种安置形态。

答:1.选择安置形态时要考虑几个问题:a.特殊儿童的特点。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c.师资的特点。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2.安置形态主要有三种。a.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b.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举例说明)。c.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举例说明)。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八:2010年10月高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 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B.学习 C.压力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C.语言发展迟缓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

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

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A.认知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弱智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B.独创性 C.变通性 D.独立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

A.瑞文 B.桑代克 C.韦克斯勒 D.西索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

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

A.内容精深化 B.加深学习 C.加速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

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

A.人本主义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B.追求一定的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D.释放问题、放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

A.可行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

属于( )

A.多重刺激法 B.自然情境法 C.全面交流法 D.日常交往法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

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消退法 B.隔离法 C.代币制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

A.区别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

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

A.获得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C.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

A.差异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如何选择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请举例说明三种安置形态。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4 分)

1 . A 2 . B 3 . D 4 . D 5 . A 6 . B 7 . B 8 . C 9 . B 10 。B 11 . C 12 , B 13 . B 14 . A 15 。C 16 . B 17 . C 18 .

A 19 , B 20 . C 21 . A 22 . B 23 . C 24 . B 25 . C 26 . B 27 .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28 . ( 1 )音调异常。(1 分) ( 2 )音量异常.( 1 分) ( 3 )音质异常。(1 分) ( 4 )共鸣异

常。(1 分)

29 . ( l )个别化原则。(1 分)( 2 )量力性原则.( 1 分)( 3 )整合性原则。(l 分) ( 4 )反复性原

则。(1 分)

30 . ( 1 )能提供充足而适应的材料和活动。( 2 )尊重儿童的特点。( 3 )创造求知的气氛。( 4 )保护孩

子的好奇心.( 5 )家庭气氛和谐。(每点1 分,最多4 分)

31 . ( 1 )游戏治疗是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娇治的过程.( 1 分)( 2 )良好的环境

和充分尊重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成长潜力自然发展.( 1 分)( 3 )相信儿童有自我导向、自我治疗的能力。

(1 分)( 4 )治疗者不再是医生、专家,而是以教师、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现。(1 分)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7 分,共21 分)

32 . ( 1 ) “合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 分)( 2 ) “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2 分)( 3 ) “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l 分)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

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2 分)

33 . ( 1 ) ) L 歌故事法。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对语言矫治有特殊功能,可以弥补儿童语言经验不足,促使儿童掌握语言形式和运用语言,并促进儿童情感、认知、社会化等方面共同发展。(2 分) ( 2 )全面交流法。语言属于符号的一种,符号活动之意义的产生、传达、阐释过程除语言符号外,还包括绘画、舞蹈、音乐符码、文化符码、医学符号、动作符号乃至嗅觉符号、触觉交流等,各种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共性,其他符号的学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1 分)( 3 )多重刺激法.根据感官代偿作用,如触觉可以代替听觉,强调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给予儿童多种刺激,以提高儿童的语言学习效果。(1 分)( 4 )日常交往法。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 1 分)( 5 )自然情境法.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语言矫治应着眼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矫治中尽量使用真实物体与真实情境,教师应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及各种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语言.( 1 分)( 6 )游戏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孩子讲话的愿望,

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1 分)

34 . ( l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以后,即使不给狗喂食,只给铃声刺激,它也会分泌唾液.表明:通过依靠刺激可以塑造行为。如果我们要形成儿童的某些行为,就要给予强化.( 2 分)( 2 )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动物对环境刺激发生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被强化,就会增加这种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儿童的很多行为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分)( 3 )认知行为矫正理论。代表人物贝克.这种理论试图通过矫正人的不良认知方式,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不良认知是指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认识,这往往是导致行为问题的根源.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辨认和矫正儿童不良的认知。(2 分)( 4 )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做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

生改变。(1 分)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分)

35 . ( 1 )选择安置形态时要考虑几个问题:

a .特殊儿童的特点.( 1 分)b .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l 分)c .师资的特点。(1 分)d .特殊儿

童家长的观念.( 1 分)

( 2 )安置形态主要有三种

a .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 1 分)b .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举例说明.( 1 分)c .

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举例说明.( 1 分)(举例说明酌情给予。~2 分)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九:全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A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弱智儿童 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 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D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D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A )

A.兴趣不广泛 B.活泼

C.好动 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B )

A.0-120分贝 B.0-130分贝

C.0-140分贝 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B )

A.口吃 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 D.音调异常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B )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C )

A.清晰度障碍

C.语义障碍 B.流利障碍 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B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

C.压力 B.学习 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

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B )

A.语言缺乏

C.语言发展迟缓 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D.语言发展中断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C )

A.孤独症儿童无法在交流的时候对交流对象集中注意

B.孤独症儿童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孤独症儿童无法与他人一起将注意力汇聚在同一注意对象上

D.孤独症儿童在日常会话中无法集中注意

12.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B )

A.感知觉统合训练

C.行为矫治训练 B.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 D.多种感官学习训练

13.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的是

( B )

A.认知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D.环境压力理论

14.兴奋剂类药物,如利他林,米拉脱林,泰必利等,辅助治疗儿童的( A )

A.多动症

C.弱智 B.孤独症 D.语言障碍

15.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C )

A.稳定性

C.变通性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B.独创性 D.独立性

1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B )

A.瑞文

C.韦克斯勒 B.桑代克 D.西索

17.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超常儿童已有的水平,为其提供更高的、更复杂的数学学习。该儿童很小年纪就已经完成了高年级的课程。该教师针对超常儿童所采用的教育策略是

( C )

A.内容精深化

C.加速学习 B.加深学习 D.内容新颖化

18.重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当做是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这属于哪个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 A )

A.人本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19.游戏治疗的目的是( B )

A.重过程,不追求结果

C.追求快乐、娱乐 B.追求一定的结果 D.释放问题、放松 B.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20.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正确的观点是( C )

A.允许幼儿从游戏室带走玩具

B.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

C.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

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21.下列哪一项属于游戏治疗中所摆放的非结构式玩具?( A )

A.沙、水、纸、油泥、绘画的颜料及笔

C.汽车、轮船、卡车等交通工具 B.娃娃、玩偶、面具、衣服、帽子 D.枪、刀、拳击袋、锤子

22.语言矫治工作中要抓好其中一系列的环节,这一原则是( B )

A.可行性原则

C.个别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D.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23.通过口语表达、写、画、讲故事及学习唱歌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这种方法属于( C )

A.多重刺激法

C.全面交流法 B.自然情境法 D.日常交往法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2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B )

A.消退法

C.代币制 B.隔离法 D.塑造法

25.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这种强化叫( C )

A.区别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6.玩大型玩具时,一名幼儿看到另外一名幼儿“插队”,但“插队”的孩子一直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也学会了“插队”。这是模范和示范达到的( B )

A.获得效果

C.抑制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D.不相容行为效果

27.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发展水平不一,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既要照顾正常儿童利益,同时又要满足班级内特殊儿童的个人需要。这一原则是( D )

A.差异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D.融合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

答:1、音调异常。2、音量异常。3、音质异常。4、共鸣异常。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1、个别化原则。2、量力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4、反复性原则。

30.学前超常儿童成材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答:1、能提供充足而适应的材料和活动。2、尊重儿童的特点。3、创造求知的气氛。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5、家庭气氛和谐。

31.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答:1.游戏治疗室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矫治的过程。2.良好的环境和充分尊重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成长潜力自然发展。3.相信儿童由自我导向、自我治疗的能力。

4.治疗者不再是医生、专家,而是以教师、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答: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

33.试论语言矫治的主要方法。

答:1.儿歌故事法。二个故事等文学作品对语言矫治由特殊功能,可以弥补儿童语言经验不足,促使儿童掌握语言形式和运用语言,并促进儿童情感、认知、社会化等方面共同发展。

2.全面交流法。语言属于符合的一种,符号活动之意义的产生、传达、阐释过程除语言符号外,还包括绘画、舞蹈、音乐符码、文化符码、医学符号、动作符号乃至嗅觉符号、触觉交流等,各种符号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共性,其他符号的学习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3.多重刺激法。根据感官代偿作用,如触觉可以代替听觉,强调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时给予儿童多种刺激,以提高儿童的语言学习效果。4.日常交往法。通过日常交往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以培养日常交往能力为目标。5.自然清净法。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语言矫治应着眼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矫治中尽量使用真实物体与真实环境,教师应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及各种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语言。6.游戏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情境能有效激发孩子讲话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34.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答: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以后,即使不给狗喂食,只给铃声刺激,它也会分泌唾液。表明:通过依靠刺激可以塑造行为。如果我们要形成儿童的某些行为,就要给予强化。2.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动物对环境刺激发生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被强化,就会增加这种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儿童的很多行为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认知行为矫正理论。代表人物贝克。这种理论试图通过矫正人的不良认知方式,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不良认知是指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认识,这往往是导致行为问题的根源。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辨认和矫正儿童不良的认知。4.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

浙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传统的语言障碍中,语言障碍主要指篇十:《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语言学纲要导言思考题

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因此,语言学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习语言学使我们能对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有个理性的认识,对我们从事语言文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具体任务是:a. 描写语言在某一发展阶段的面貌;b. 推溯语言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c. 对不同语言进行各种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或对应关系。这种比较包括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两种。

2.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不仅同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和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和自然科学发生愈来愈密切的关系。围绕着语言学,正在兴起许多有广阔前途的边缘科学。例如:a.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结构运用的各个方面跟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研究,它涉及到语言和方言、语言和民族、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政治等一系列问题;b. 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如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等等;c. 数理语言学,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描写语言的结构,目前比较多的是用在人工语言中;d. 计算语言学,它主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e.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泛指语言学的各种运用,甚至包括计算语言学和数理语言学在内,狭义的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f. 病理语言学,通过言语现象来判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疾病;g. 神经语言学,通过神经控制系统来研究雁产生的过程和言语的生理系统。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学家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人工语言(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同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

3. 语言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语言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为贯彻党的语文政策服务,促进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B. 为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工作服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 为贯彻执行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发展少数民族科学文化事业;

E.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促进现代化建设。

4. 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一般称为语文学。但是语文学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的语言学。一方面,古代研究语言,多以经典著作,也即古代的书面语雁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古代的学者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阐释经典,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比如,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是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的,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所以中国的“小学”被人们称之为经学的附庸。因此语言学的历史虽悠久,但由于其研究的局限性,在古代语言学并没有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的事情。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 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A. 编码:说话人为表达某信息,首先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

B. 发送: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输出。

C. 传递: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

人的一方。

D. 接收: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收信息。

E. 解码: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的编码。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6.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A. 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传统称为语文学,但是语文学并不等同于今天意义上的语言学。古代研究语言是为了帮助人们解读经典著作而作的,所以被称为经学的附庸。语言学真正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是以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立为标志的。因此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B. 语言活动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故语言研究必然和其他学科发生密切关系。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就和各种古文献的研究密不可分,它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所必需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如今语言学正在日益开拓它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协作领域。因此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其他学科所关心、所运用,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 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A. 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 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2) 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a.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b. 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

B.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1) 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

2)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

3) 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4)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

8. 为什么说历时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

2) 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

3) 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 主要代表人物:拉斯克、施莱赫尔等

语音规律具有(对应)性,但又受(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的限制。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 词汇 、 语法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5.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二、填 空 题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语言 ,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语法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也是思维的 最有效的工具 。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 同意 ,摇头表示 不同意 ,送别时挥手表示 致意 , 鼓掌 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 愤恨 ,手舞足蹈表示 激动或高兴 。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左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思维 。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brother 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 aunt 表示。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量词 。

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语言 。

三、判 断 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4.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四、问 答 题

1.说话和语言有什么区别?

(1)语言不等于说话,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

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2)语言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所说的话语中。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的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接近人类的猩猩,都是没有的。

(3)在人类所有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

论。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4.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1)语言的社会作用

语言是维持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语言。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2)语言对社会成员的制约性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

3)语言在社会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5.简述儿童习得语言的一般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11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