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蚕的诗歌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篇一:《蚕与诗词》

蚕与诗词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故乡,又是源远流长的诗国。蚕业生产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物质生产活动,必然在诗词等文学作品得以反映。在古典诗词里有不少作品是以蚕业为题材的。有的反映了蚕业的发展进程和技术水平;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有的抒发了爱国思想,诉说了人生哀乐的遭遇等。蚕业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如:"蚕月条桑,取彼斧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风·十亩之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魏风·氓)等从《诗经》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普遍,丝和丝织品已十分广泛。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汉代蚕业进一步发展,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名诗《陌上

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唐代是我国蚕业和诗歌兴盛时期,据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多达490多首。在这些诗里,有反映田园风光、蚕业分布的:"幽冀桑始绿,洛阳蚕欲老"(崔颢《赠轻车》),有诉说蚕农悲惨生活的:"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浸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唐彦谦《采桑女》)。也有哀叹爱情悲剧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多的是揭露统治阶级催税逼租,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白居易在《重赋》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缯布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的奢侈生活,而劳动人民处于"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悲惨境地。在《杜陵叟》一诗词中为农民发出了"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为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强烈呼声。

宋代以后,江、浙成为全国蚕丝业中心,这在许多诗人的诗中得到反映,南宋江苏诗人范成大真实描写了家乡的蚕桑生产,如:"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呜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照田蚕行)。诗人戴复在《织妇叹》一诗中描述了家乡浙江黄岩"春茧成丝复得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的情景,爱国诗人陆游写了许多反映当时农村

生活的优秀诗篇,其中与蚕业有关的的诗117首,其中有:"洲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蚕收户户缫白丝,麦熟村村捣麦香"等,描绘了当时浙江农村粮桑并茂,蚕业兴旺的生动景象。

篇二:《《诗经》蚕歌杂谈》写蚕的诗歌

《诗经》蚕歌杂谈

安吉县蚕业协会 蔡志伟、杨逸文、沈亚萍、章本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汇集诗歌三百零五首,包括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它产生的区域范围很广,北跨黄河,南到江汉流域。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历史。

《诗经》中的蚕歌,应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蚕歌。有直接或间接描写蚕、桑、丝、绸等诗歌共计达五十二篇之多,占到整部《诗经》的六分之一。写蚕的诗歌

一、《诗经》蚕歌分类

1、《诗经》蚕歌的分布地域与年代

1.1按地域分

①十五国风中共有三十二首,有蚕歌描写的如《召南》二首;《邶风》三首;《鄘风》四首;《卫风》二首;《王风》一首;《郑风》五首;《魏风》二首;《唐风》三首;《秦风》五首;《曹风》一首;《豳风》四首;

②地域分布:《召南》为今长江汉水流域的民歌;《邶风》、《鄘风》、《卫风》是今山东西部至河南东部的民歌;《王风》、《郑风》是河南一带的民歌;《魏风》、《唐风》是山西一带的民歌;《秦风》是甘肃、陕西的民歌;《曹风》是山东境内的民歌;《豳风》是陕西的民歌。

1.2成诗年代:

①十五国风涵盖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时间,与《诗经》总的产生年代相当。

②《大雅》有蚕歌六首,是西周中、晚期的作品。

③《小雅》有蚕歌十一首,为西周晚期与东周初期的作品。 ④《颂》有蚕歌三首,为周成王至鲁僖公期间的作品。

2、《诗经》蚕歌的描写内容

1.1《诗经》蚕歌的描写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有关“桑”、“蚕作”、“丝”、“丝织品”、“丝绸贸易”、“柞树”等六个方面。

1.2《诗经》蚕歌中描写与桑有关的共计有二十一首;与“蚕作”有关的二首;与“丝”有关的十二首(其中一首既有写丝,又有写桑的内容);“丝织品”的十三首;“丝绸贸易”的一首;“柞树”的五首(其中一首既有写柞树,又有写桑的内容)。

二、《诗经》蚕歌分述

1、写桑的诗

《诗经》中描写与桑有关的诗数量最多,有二十一首。从内容看,主要描写了下面几个方面:

1.1桑树的变迁

古代的桑树,最早是从山桑即野桑逐步移植,培育起来的。如《大雅〃皇矣》中,有“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其中的檿,即为山桑,柘,即为柘树。这两种树叶皆可喂蚕的。

1.2桑树的种植位置

我国古代就有四边栽桑的习惯。

①墙边栽桑。如《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 我树桑。

②山坡地栽桑

这是范围比较大的,推测古代好的平整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了,而山坡地用来培育桑树。同时,因为桑树是从山桑培育而来的,将其种在或留在山坡地上,也顺理成章。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秦风〃东邻》“阪有桑,隰有杨”;《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③河岸边栽桑

这是在山西汾水一带,有河岸边栽桑。如《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④洼地栽桑

洼地桑园应该是古代长势最好的桑园,这和洼地能更好地保持水、肥有关。如《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其叶有沃……其叶有幽”,桑叶油亮乌黑,树势旺盛可见一斑。

1.3桑园的规模和养成

①在古代有很多地方桑园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之还合。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桑园有了一定规模后,生活也相对富裕了,从而也有了这首采桑人之歌所展现的在采桑空闲时悠然自得的快乐情景。

②我国历史上的桑树树形养成,都是乔木桑,高大,浓密。

1.4浓密桑园的特殊意义

①浓密的桑园是男女约会、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如《鄘风〃桑中》“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姜、弋、庸都是古代三个大的贵族姓氏。古人的行为,可能一直影响到现在。笔者在农村工作的时候,尚且有男女在桑园里幽会的绯闻,可见桑园确实是个催情的地方。这是否与桑叶里那种神密而特有的气息中的化学因子有关呢?

②浓密的桑园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风水宝地。如《鄘风〃定之方中》“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这首诗写了卫文公视察桑园,占卦问农事的故事。可见桑园在当时尤如圣地一般。

③浓密的桑园是祖宗留给子孙的财产。如《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由于桑树和梓树的经济价值高,古人种植以后,作为财产留给子孙,因此它的地位很高,受到了如长辈般那样让人敬重的礼遇,具有荫子的作用。写蚕的诗歌

④浓密的桑园是鸟儿栖息的场所。这类诗也有不少。如《唐风〃鸨羽》、《秦风〃黄鸟》、《曹风〃鸤鸠》、《小雅〃黄鸟》等都将桑园描述成鸟儿栖息的极佳场所。

1.5桑树的虫害

从《诗经》中,主要可以看到以下几种虫害,可能对当时桑园的危害比较大。

①野蚕,如《豳风〃东山》“ 蜎蜎者躅,烝在桑野。”这里的躅,

就是野蚕。

②桑螟,如《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里描写的可能是稻螟虫,但既然有稻螟虫的危害,也不能排除有桑螟虫的危害,因为有的螟虫的食性比较杂。

③猫头鹰,其危害主要是食桑葚。如《鲁颂〃泮水》 “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因为古代的桑树均为乔木桑,因此桑葚必然很多,这就吸引了包括猫头鹰在内的很多鸟儿前来啄食。

1.6桑枝的利用

古代的桑树很高大,因此,它是用斧头来砍伐的。砍下来的桑枝条,主要是当柴火用。但是也有作别的用途,如《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这首诗可能是成语“未雨绸缪”的出处吧!意思是在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剥下桑树根上的皮,用来捆扎门窗。这可能是所见文献中最早的桑树枝条综合利用的文字描写吧?

2、写蚕的诗

《诗经》中直接写蚕作的诗不多,仅二首。尽管只有区区二首诗但对整个采桑养蚕的描写却相当详尽。

这两首诗中,一首是《大雅〃赡卬》有“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这是一首刺周幽王宠褒姒乱国祸民的诗。谴责褒姒作为一个女人,不去从事她应该做的养蚕,纺织的事情,而去干预朝政,乱国祸民。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对蚕桑业的重视重度,理应由王妃们亲自参与。也说明了当时蚕桑业的发达与普遍的程度。

篇三:《诗歌景物描写》

诗中品画——古代诗歌复习

复习目标

1、背诵古典诗歌中的名篇名句。

2、欣赏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句子,归纳诗歌写景常用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能力。 预复习学案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用简单语言概括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并赏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蚕的诗歌

2、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散文化语言描述上阕写景最精彩的句子。

3 、背诵《山居秋暝》《商山早行》《雨霖铃》,标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山居秋暝

1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雨霖铃 柳永

写蚕的诗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

课堂复习案

复习目标

1、背诵古典诗歌中的名篇名句。

2、欣赏古典诗歌中写景的句子,归纳诗歌写景常用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 检查预复习 1、名句填空

(1)《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江山如画的句

子 , , 。 (2)明月松间照, 。 ,莲动下渔舟。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 (4)多情自古伤离别, 。 , 。 (5) ,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

二、 文本探究

1、找出上阕写景最精彩的句子,你认为其精彩在哪里?试分析。

三、 触类旁通

1、你最喜欢《山居秋暝》中的哪些景物描写,说出你的理由。

3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赏析《商山早行》的景物描写的妙处,请结合原句分析。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 、《雨霖铃》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试分析。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

小结:结合本节课所讲内容,概括诗歌景物描写常见方法有哪些?

四、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广东)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5

篇四:《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1、<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2、<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4、<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6、<琵琶行>

浔言江头夜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7、<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9、<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10、<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上三田下缶)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11、<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
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
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
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上余下田)田栗。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
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
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12、<寄微之三首>

之一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水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之二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之三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13、<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14、<和元九悼往感旧蚊帱作>

美人别君去,自去无处寻。
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
唯有缬纱幌,尘埃日夜侵。
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
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沉沉。
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
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
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
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
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

15、<八骏图>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16、<八月三日夜作>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1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8、<巴水>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19、<把酒>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20、<白发>

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鬓尽皤然。
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
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元朝念蕊珠篇。
其余便被春收拾,不作闲游即醉眠。

篇五:《儿童诗歌大全》

篇一:日出
来源:网络
是谁剥开一个巨大的橘子,
鲜红,鲜红,
搁在东边的山峰。
皮,
一片,一片,
撒满了天空。
篇二:露珠
来源:网络
路边的小草举着水珠一颗一颗。
每颗水珠,
光亮闪烁。儿童诗歌大全
一只小蚂蚁,
从小路经过,
它说:太阳已经出来了,
点这多的路灯干什么?
篇三:青蛙和翠鸟
来源:网络
荷叶下面歇着青蛙,
荷叶梗上歇着翠鸟,
翠鸟望着青蛙,
青蛙望着翠鸟。
翠鸟不言不语,
青蛙[呱呱"地叫。
是翠鸟在欣赏
青蛙的歌声?
还是青蛙
在赞美翠鸟的羽毛?
它 的秘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31435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