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摘抄及赏析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篇一:《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经典语句摘抄》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经典语句摘抄

《红楼梦》小说艺术的一个奇特点是将诗词曲赋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中,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法,含沙射影,瞒人眼目的狡猾之笔,表达其悲愤,怨而含恨的思想风格。它的每一首诗词,每一幅对联,每一篇赋文都是为小说中人物和场合量身定做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物的特性,甚至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正因为有了这些诗词歌赋、对联,《红楼梦》才成其为《红楼梦》流传至今,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红学大师周汝昌在《红楼十二层》解释“诗化”的要义说:读《红楼梦》,当然是“看小说”,但实际更是赏诗。没有诗的眼光与 “心光”是读不了的。《红楼梦》处处是诗境,而且具有真正的“文备众体”。在《红楼梦》丰富多彩的诗词曲赋中选择 经典语句学习,会心处不在远,更能读懂其中味。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选自第一回 自题一绝,脂批: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锋芒时隐时现,怨中含恨。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选自第一回 太虚幻境对联,脂批:叠用“真”、

“假”、“有”、“无”字。妙!)哲理诗的语言。

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选

自第一回 好了歌注,脂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含意极深。

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选自第一回 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一律) 典故用语。 一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选自第二回 题头诗,脂批:只此一诗便妙极!)

政治用语。

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选自第二回 娇杏赞,脂批:从来只见集古、集唐等句,未见集俗语者。此又更 奇之至!妙极!更妙!)用意巧妙。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选自第二回 智通寺对联)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选自第三回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假批宝玉。也可指无真才实学的人。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选自第三回 赞林黛玉,脂批:直画一美人图。)美人美语。

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选自第五回 春梦歌 脂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选自第五回 警幻仙姑赋 )赞美女神。

 根并荷花一茎香(选自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副册判词一首 , 脂批:却是

咏菱妙句)指香菱。 

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选自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正册判词之

三,脂批:好句!)写贾探春梦魂难度。

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选自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正册判词之四)

诗中有史湘云名。隐晦写法 。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选自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正册判词之六,脂批:

好句)恶人得志,望恩负义。

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选自第五回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正册判词

之七,脂批:好句!)美女出家,无可奈何。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

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选自第五回红楼梦曲 枉凝眉)爱情悲剧。

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遥。(选自第五回红楼梦曲红楼梦摘抄及赏析

恨无常)女人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选自第五回 红楼梦曲 聪明累,脂批:警拔之句)聪明反被聪明误。

画梁春尽落香尘。(自第五回 红楼梦曲 好事终,脂批:六朝妙句)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选自第五回 红楼梦曲 飞鸟各投林 脂批:悲惨可畏)树倒猢狲散。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选自第十三回 一步行来错)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 身。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选自第十三回 梦秦氏赠言 ,脂批: 此句令批书人哭死。) 好景不长,盛筵必散。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选自第十七回标题诗 豪华虽足羡,脂批:好诗,全是讽刺。) 用语浅显而蕴意深刻。

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选自第十七回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脂批:要紧,

贴切水字。恰极,工极!绮靡秀媚,香奁正体)句中无“水”字,水在诗境中。

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选自第十七回 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脂批:尚”字

妙极!不必说竹,然恰恰是竹中精舍。“犹”字妙!“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竹在诗境中。

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选自第十七回题大观园诸景对额 ,:脂批:采

《诗》颂圣最恰当。采《风》采《雅》都恰当。然冠冕中又不失香奁格调)用诗写景,不必写在字面上。

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蘪梦亦香 。(选自第十七回题大观园诸景对额,脂批:实佳。)

意境清新。:

 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选自第十七回宝玉口语,脂批:未闻古人说此两句,

却又似有者。)借古喻今。

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文采风流,脂批:超

妙。)文句婉丽。

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世外仙源)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引典故,语带讥诮。

软衬三春早,柔拖一缕香。(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蘅芷清芬,脂批:刻画入妙。)写色用“衬”,写香用“拖”。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怡红快绿)红绿相衬,交相辉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杏帘在望)

诗情画意。

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选自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 凝晖钟瑞,脂批:好

诗!此不过颂圣应酬耳,未见长,以后渐知。)歌功颂德巧妙之语。也可用于自谦。 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选自第二十二回春灯谜,脂批:此探春远适之谶

也。)风筝断线的联想。

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选自第二十

三回四时即事 春夜即事) 听倒雨声为花愁为人愁。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红楼梦摘抄及赏析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选自第二十七回葬花咏部分歌词 脂批 :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红颜命苦,悲词绝唱。红楼梦摘抄及赏析

滴不尽相思血泪拋红豆······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选自第二十八回 “女儿”酒令)相思泪涟涟。红楼梦摘抄及赏析

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选自第三十

四回题帕三绝句其三)以泪带情。

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选自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其一)

才自清明志自高。

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选自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其二,脂批:好极!高

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一箭双雕。

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选自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其三,脂批:妙在终不

忘黛玉。)千愁万愁泪还情。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选自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其四)巧用宋代卢梅坡《雪

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借“白”“香”二字,妙创“偷”、“借”二字,好诗妙句。

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选自第三十七回白海棠和咏其一脂批:真好!) 以

声代境。

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选自第三十八回藕香榭对联,脂批:妙极!)以写

景物幽独,表现意趣。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选自第三十八回菊花诗咏菊 潇湘妃子)如见其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选自第三十八回菊花诗问菊 潇湘妃子)人物个性

表现淋漓尽致。

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选自第三十八回菊花诗供菊林黛玉说:已经妙

绝······意思深透。)实在是妙。

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选自第三十八回菊花诗对菊)情景相融。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选自第四十回探春房内对联)风雅清高

的意境。

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怨谁?)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选自第四十九回吟月三首其三)耐人寻味。  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选自第五十回)芦雪庭即景联句)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雪境在诗外)

 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选自第五十回 咏红梅花得“梅”字)以血形容梅花

之艳,令人心酸。

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选自第五十回 咏红梅花得“花”字)

梅花梦游仙境。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再割紫云来。 (选自第五十回访妙玉乞红梅) 意境美,遣词造句清新雅致。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选自第五十回灯谜诗其三)千里马 奔腾之势谁阻拦。隐意深。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选自第五十一回梅花观怀古)双关语。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选自第五十二回 真真国女儿诗)水国景象。

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选自第六十六回尤三姐自刎)。

桃花命 “来自情天,去自情海”,绝妙评句。

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篇二:《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赏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红楼梦的开头,我们就看到这样的一首诗。说到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造就了千古流传,受后人敬仰的著作,他的痴有谁能及?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里,住着一群蕙质兰心,心地善良的女子,她们的痴谁人能及?还有那个“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宝玉,他的痴又有谁能及?他们这群人,不同于如今的”痴男怨女”,他们的痴耐人寻味。正因为这一群单纯、善良的人,让《红楼梦》具有了特有的柔情。

红楼梦是对女性的颂歌,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歌颂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歌颂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一群美好的女子组成了万紫千红的大观园。红楼梦亦是女性的悲歌。红楼故事主要围绕宝,黛,钗的爱情展开。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为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悲剧产生于两个选择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宝钗虽可敬,但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而贾府的当权者,又偏爱于知书达理的宝钗。悲剧尤其产生于两个选择的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做妻子,他只能听天由命。于是悲剧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而主人翁们的痴正来源于对悲剧的无可奈何。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是袭人的判词。她在红楼梦所有丫头中占有很大的戏份,一是因为她是宝玉的得力助手,二是她符合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是贾府统治者偏爱的丫头类型。她不同于晴雯,她懂得退让,懂得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讲。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宝玉的生活,是其他丫头不能代替的重要存在。她深得贾母,王夫人的喜爱,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有谁。宝玉挨打后,她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王夫人把她升为“准姨娘”。她的一颗痴心永远向着宝玉所在的方向,她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宝玉,尽管知道宝玉心中只有林姑娘。在宝玉出家之后,她相思成瘦,泪痕满面。因为一直都是乖巧可人的角色,贾府人把她安排给了蒋玉菡。在我们看来这是个不错的结局。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晴雯是个为自己活着的真性情的女孩,她不高兴的时候,宝玉让她撕扇子消气;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挽着自己的头发就冲了进去,将自己的箱子里的东西一股脑的倒了出来;她心灵手巧,痴心带病为宝玉连夜修补孔雀裘。宝玉的一句关心话就胜过千剂良方。最终她却没有好的结局。她的叛逆个性,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她对宝玉的痴心包含在她的一举一动里。晴雯的全部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着青春生命力的抒情诗。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晴雯的一次不开门便给她和宝玉造成了颇大的波澜。“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

相当的“如意郎君”,亦茫茫世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人。她痴痴地等待着最爱她的贾母能够给她和宝玉一份得到别人认可的感情,可是她错了。尽管宝玉爱的是她,尽管祖母疼的是她。当她从傻大姐的口中得知宝玉即将与宝钗成婚,她踉踉跄跄的回到潇湘馆,命人找出题诗的旧帕连同以前所写的诗稿全部投入火盆烧了断了自己的痴情。富贵温柔的大观园,在她眼里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场所,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她含恨而死时最后那句没有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显示了她短暂而又凄凉的一生。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有人认为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认为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轻一点说是有“痴病”。书中提到过,他自己被烫了,却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疼不疼。他自己大雨淋的像落汤鸡似的,反提醒姑娘赶快避雨。没人在跟前,他就自哭自笑,看见小鸟,小鱼就与它们说话。这里处处体现他的痴。最痴的还是他对黛玉的感情。因麒麟一事,黛玉来到怡红院看宝玉,听到宝玉在别人面前不避讳的夸自己,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不禁流下泪被宝玉所见,宝玉对其诉衷情。黛玉一时难过,走开了,而宝玉仍傻傻的发呆说完了该说的话。可见他对黛玉痴心到何地步。宝玉在痴了之后,黛玉得知他即将与宝钗成亲,走到贾母住处。两个人,一个疯疯傻傻,一个恍恍惚惚。两人什么都不说,只是傻傻的笑。一段不如人心的安排,毁了两个人的幸福。在黛玉去世后,在见证所有的悲欢离合后,宝玉依然踏上出家的道路。我们无法得知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但对他来说这已是最合适的结局。

文章的最后以“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同来由一梦,休笑世人痴。”四句话为结尾。这四句就已概括了各中人物的痴心,心酸可悲而又无可奈何的一生。我们所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有无数痴心人与断肠人。我们无法断定这样是不是就不好,只能说冷暖自知。

篇三:《红楼梦好词好句摘抄》

1、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红楼梦好词好句摘抄。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2、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3、黛玉两眼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嗳”了一声,说不出话来。见宝玉别的脸上紫涨,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上戳了一下子,“哼”了一声,说道:“你这个——”刚说了三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绢子来擦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子,要说也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掉下泪来。红楼梦好词好句摘抄。要用绢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擦。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泪,一面回身将枕上搭的一方绡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而泣。

4、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5、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6、那宝玉恍恍惚惚,依着警幻所嘱,未免作起儿女的事来,也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玩之时,忽然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7、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8、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9、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垂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10、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11、且说荣府中合算起来,从上至下,也有三百馀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没个头绪可作纲领。正思从那一件事那一个人写起方妙,却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这一家说起,倒还是个头绪。

12、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写书来特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阻。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说,自然要妥贴的。作速择了日期,贾琏同着黛玉辞别了众人,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13、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他,由他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14、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15、却说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忽然凉风过处,飒飒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那女孩子头上往下滴水,把衣裳登时湿了。宝玉想道:“这是下雨了,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用写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儿:那女孩子只当也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看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16、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宝玉含笑道:“这里好,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施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姆伏侍宝玉卧好了,款款散去,只留下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叫小丫鬟们好生在檐下看着猫儿打架。

17、一时宝钗凤姐去了,黛玉向宝玉道:“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宝玉正因宝钗多心,自己没趣儿,又见黛玉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欲待要说两句,又怕黛玉多心,说不得忍气,无精打彩,一直出来。

18、贾蓉等两个常常来要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况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的人,尚未娶亲,想着凤姐不得到手,自不免有些“指头儿告了消乏”;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日常倦,下溺遗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躺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19、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一人来往,贾母那边去的门已倒锁了,只有向东的门未关。贾瑞侧耳听着,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关上了。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得铁桶一般。此时要出去亦不能了,南北俱是大墙,要跳也无攀援。这屋内又是过堂风,空落落的,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来,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了肩跑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20、刘老老只是千恩万谢的,拿了银钱,跟着周瑞家的走到外边。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就是亲侄儿也要说的和软些儿。那蓉大爷才是他的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呢!”刘老老笑道:“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刻。刘老老要留下一块银子给周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那里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老老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篇四:《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

今天我看了一篇<水浒传>的一部分,文中讲的是宋江的机智骗过了他的爸爸,免费给老爷爷和小朋友吃西瓜,一天宋江在看父亲的瓜地,这时来了一个身上带着锅碗瓢盆的老爷爷和一个小孩,这时小孩看见了瓜地吵着闹着要吃西瓜,

听声音小孩已经很久没喝水了,宋江看着可怜想伸手去摘个西瓜,可是看见父亲远远的走过来他的心情是有着急有气愤,气的的只跺脚,这时父亲给的赏钱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这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时他对那位老爷爷说:“想吃西瓜就只有十文钱那够啊,就给你摘个小的吧。”说完宋江就摘了个又甜又大的西瓜。这时父亲走过来问:“你在搞什么名堂啊?

”宋江急忙的说:“我……我……在卖……西瓜。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然后宋江急忙的把西瓜塞给了老爷爷,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急忙跪了下来,又是磕头又是道谢。宋江急忙说;“赶紧走吧赶紧走吧。”然后宋江对父亲说对不起我是把西瓜免费送给他们的请你原谅我父亲。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二)

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读书收获: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第二回)

恩仇不辨非豪杰,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第六十九回)

有力使力,无力斗智。(第七十四回)

我想说的话:<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三)

文/一波

如果说<红楼梦>是女孩枕边的一本好书,那<水浒传>就是陪伴男孩子一生的玩伴;如果说<红楼梦>是婉约派,那<水浒传>就是豪放派的,如果说<红楼梦>是耐人寻味的,那<水浒传>就是激情四溢的,所以身为男孩儿的我更喜欢读<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主要讲了北宋年间由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水泊梁山杀富济贫的故事,书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我最喜欢的三位是智多星吴用、打虎英雄武松、花和尚鲁智深。

下面我就来一一介绍,首先请出羽扇纶巾的智多星吴用先生:

吴用:108将中排名第三

绰号:智多星,

特点:iq超高

性格:忠诚、足智多谋、镇定、冷静

典型事例:智取生辰纲、智取玉麒麟

我眼中的吴用:吴用是梁山伯有名的军师,他的智谋不仅为梁山泊得了许多财宝,还在刑场上救了宋江一命,在我眼里他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一拼。

武松:108将中排名第14

绰号:行者

特点:打虎打得相当精彩

性格:善良、武艺高强、为民除害

典型事例: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

我眼中的武松:武松虽然在108将中排14名,他在景阳冈上大虎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还选入了小学课本,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

鲁智深:108将中排名13

绰号:花和尚

特点:酒肉穿肠,佛祖心中坐

性格:莽撞、有蛮力、武艺高强

典型事例: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

我眼中的鲁智深:鲁智深的样子让我想起了三国中的张飞,因为他们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读过这本书我真为这些好汉感到惋惜,他们有的死在征方腊中,有的死在朝廷阴险的计谋中,轰轰烈烈的水泊梁山归于沉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33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