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 美术高考 |

【www.guakaob.com--美术高考】

《李叔同出家之谜》
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第一篇

红尘内外 一代奇才李叔同出家之谜

核心提示:他是通才也是奇才,书法篆刻,音乐美术,成就横跨东西,他叫李叔同。他是一代律宗大师,盛年出家遁入空门,潜心戒律,实践躬行,他叫弘一。在盛名之时毅然出家,红尘内外有着怎样的故事,《文化大观园》为您揭秘。

王鲁湘:由李叔同填词的这首《送别》歌,经百年传唱,历久不衰,已经成为经典。李叔同的才华不仅限于音乐,他是集诗、词、画画、篆刻、戏剧、文学于一身的奇才。李叔同是我国最早出国学习文艺的留学生之一。是最早演出话剧,最早研习油画,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乐的艺术教育家。他终身的“艺事”书法,更是达到极高的境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这位20世纪初,闻名一时的艺术家,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者,不啻如流星划过夜空,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但是在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李叔同斩断俗情,遁入空门,法号弘一。风华才子从此成为云水高僧。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令人愕然。而关于李叔同皈依佛门的缘由更是众说纷纭。让我们追忆红尘内外,探寻李叔同由俗入佛的心路历程。

解说:李叔同出家并非一时起心动念。他正式剃度的时间是1918年8月19日,这一年李叔同不过39岁,而早在一年前,李叔同就曾在杭州大慈山下的虎跑寺中暂住。想通过断食疗法,来缓解自己长年所受肺病,神经衰弱之苦。但在此次断食静修之后,李叔同便开始流露出出家意愿。李叔同断食,最初是因为好友夏丏尊的建议,两人同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老师,夏丏尊对李叔同日益强烈的出家意愿深表不满。

金梅(传记作家):结果夏丏尊跟他说,一看(李叔同)头发还留着呢。 王鲁湘:又穿一个海青(僧服)

金梅:穿了一个海青。他说你不僧不俗的,像个什么样子。索性出家当和尚才好了。这句话,夏丏尊真是带有一种,因为夏丏尊是不同意他出家的,不赞成他出家的,带有一点气愤的性质,有些发牢骚了。

王鲁湘:发牢骚。

金梅:发牢骚的话,但这个话,李叔同啊,听了以后,带有一种这个激励的。 王鲁湘:激励的性质。

金梅:激励的性质,因为他是做一样像一样的。你到庙里住着,你怎么能不僧不俗的样

子。你什么也不是,不像。结果这夏丏尊从老家回来以后,一看啊他。

王鲁湘:他真的剃度了。

金梅:头发也剃了,剃度了。(1918年)阴历七月十三,他剃度了。所以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李叔同当着夏丏尊的面,他说我的出家,也要感谢夏丏尊先生这个恩德。这是近因,这是李叔同自己说为什么出家。

王鲁湘:自己说过的近因。

解说:李叔同入山归佛的消息,在他离开浙江一师的当天,就传遍了杭州。再过几日,也传遍了上海。没过多久,便传遍大江南北。又传到了他曾经留学的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民国以来,中国文化教育界哄动一时的新闻。但李叔同自己,却并没有把出家的事,预先告知家人。且不说远在天津,几年未见的发妻幼子,就连住在上海,不时相聚的日籍夫人,事先也一无所知。

王鲁湘:那也就是说您祖父要出家这件事,其实朋友是都知道了,您祖母应该也是多少知道一点?

李莉娟(李叔同孙女):不知道。

王鲁湘:完全不知道?

李莉娟:因为他生活一直在南方,一直在上海。上海我祖父还有一个家,就是日本的那个夫人,在上海,所以他每个礼拜呢,要回到上海那个家里去居住,天津呢,很少回来。所以日本那个夫人呢,我们现在就不太了解她,因为她已经回日本了。反正天津这个家庭,没有任何信息。

王鲁湘:晴空霹雳?

李莉娟:晴空霹雳。

王鲁湘:那这个震惊是可以想见的。

李莉娟:对对对。封建家庭啊,有封建的一些个规矩,她(祖母)也是,也不能说别的,那时候也不能说别的,就只好自己默默地承受。

王鲁湘:就是只能承受了。{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李莉娟:默默的承受。

王鲁湘:那也相当不容易了。

李莉娟:是是。

解说:李叔同的元配夫人俞氏,和两个儿子一直在天津祖居生活,李叔同在1918年成家,但早在1912年之后,他就也没有回过天津。没有再踏入这座他曾经生活了二十年的庭院。李叔同出生盐商巨富之家,他的父亲李筱楼中过进士,后弃官从商。李家既经营盐业,也开设钱庄,在天津盐商中,财力与名望兼具。李家注重诗书传家,也虔信佛教。李叔同讲过,自己信佛的因子,在幼年时已经种下。{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金梅:他父亲开始是研究理学的,后来信佛,说要做善事嘛。做了很多善事。开这个粥场啊,开义学啊,他去世的时候,找了和尚来念了七天经嘛,李叔同是目睹了这个全过程的。包括一些除了念经以外,还包括一些仪式,佛教仪式,他目睹了这个的,这个对他是有影响的。另外他家里头,佛教的气息比较浓厚,李叔同小时候,跟他那个大侄媳妇,这附近有个叫无量庵了,跟着她去听经去。李叔同很小啊,那个时候才五六岁啊。

王鲁湘:到庙里头去听经去。

金梅:听经去,他的侄媳妇去听经,他也去听,听什么《往生咒》啊,《大悲咒》啊,听了一遍,他回来就能念,就能背出来。

王鲁湘:嗯,有慧根啊这也是。

金梅:所以就是说他从小就,种下了那种佛教的因子,一种因素吧。这个家庭氛围的影响。

{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李叔同是一个比较孤独的,孤寂的人

解说:李叔同后来在自己的文章《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讲到,自己出家的远因,便是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近因,则是西湖周边的佛教氛围。是李叔同任教的浙一师校长,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也不赞同李叔同出家。他在学校的毕业仪式上特意告诫师生,李先生出家为僧“可敬而不可学”。后来经亨颐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一半勾留在西湖”。

金梅:所谓一半在西湖,就是指西湖的那个寺庙的氛围,那个气息对他的影响。李叔同到了杭州以后啊,经常这个课余没事间,没事的时候,到一个茶楼上去喝茶,一个人在楼上靠窗户坐着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下面一些苦力来来往往,同时从远处传来的那个,庙里头的那个梵呗钟声啊。他这个你想,杭州那是寺庙林立的地方啊,你经常听到这个,他听完以后,吃完茶以后,他就出去遛遛,有的时候路过庙里头呢,进去看看,看见出家人,他觉得出家人这个生存方式挺好啊,挺有意思的。后来由于呢,他专门租房子,居住在在家人,可以住的那个庙里头一个房子,里头住了一段时间,他就更具体地目睹了,这个僧人的生活习惯啊,这些。这些对他来说,对他后来的出家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王鲁湘:就喜欢到这一些庙里头去。

金梅:喜欢到这些地方去。李叔同是一个比较孤独的,孤寂的人。所以他一个人上那去,这些个我想是有影响的。

解说:李叔同出家后在西湖边见的最后一位家人,是他的日籍夫人。两人在湖边的一家小店会面。李叔同劝日籍夫人回日本,并把手表留给她做为离别纪念。然后登船离去。夫人在岸边大哭,李叔同没有回头。

他是通才也是奇才,书法篆刻,音乐美术,成就横跨东西,他叫李叔同。他是一代律宗大师,盛年出家遁入空门,潜心戒律,实践躬行,他叫弘一,《红尘内外》,《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弘一大师在俗时,有两位最亲近的学生,他们是刘质平和丰子恺。刘质平是我们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丰子恺是著名画家、散文家。李叔同1918年出家时,刘质平受他资助正在日本留学,另一位学生丰子恺一直相伴左右。丰子恺亲眼见证老师出家前后的情形,多年之后,丰子恺撰文就老师出家一事发表看法,在他看来,人生分为三个台阶,一为物质生活,二为精神生活,三为灵魂生活。弘一大师经历过锦衣玉食,在艺术上也有卓人成就。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所以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金梅:人们崇敬他,佩服他,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因为他经过的这个人生经历啊,这个落差太大了。

王鲁湘:太大了,对。

金梅:他是享受过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人啊。

王鲁湘:反差太强了。

{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金梅:一下子你进入这个佛门,相当的清苦啊。就是三年破衣服,一两双鞋,他还信那个过午不食戒,这一天吃两顿饭,还都得上午。早上老早起来吃,到7点以前必须吃完饭,到了12点,他就不吃饭了,那就得到第二天早上才吃,多清苦啊。寺庙里头那个饭,本身就是没多少油水的。

王鲁湘:对。

生活很清苦可他很快乐{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金梅:多清苦啊。其中有一次夏丏尊请他在宁波碰见他了,宁波有个小庙里头碰见他了,夏丏尊一看,那个铺盖卷用破席子包着的,他这个铺床的时候还非常仔细铺,一看那个被子,那铺的破旧得不行,完了又把破衣服卷起来做枕头,他那个手巾啊,又黑又脏又破,他说你这个手巾太旧太破。挺好的,蛮好啊。等到吃饭的时候,无非就是吃白菜、萝卜啊,他吃得是津津有味,这时候夹起一块菜来,好像是郑重其事地吃。夏丏尊在旁边看着流下眼泪。

王鲁湘:流眼泪,嗯。

金梅:想不到当时,享过荣华富贵的公子哥,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还很快乐。

王鲁湘:还很快乐。对,主要是还很快乐。

金梅:是吧?他还很快乐。

王鲁湘:一般的人说,叫做由简入奢易嘛,由奢入简难嘛,他这个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奢入简。

金梅:所以他这个,他确确实实享受了荣华富贵,你变成这样子穷困啊,你不是大彻大悟的人是做不到的。{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解说:在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中,有一个人的影响绝对不能忽略。那就是马一浮。马一浮是近代思想家,国学大师。佛学造诣精深。李叔同与马一浮本是旧识,1917年李叔同长居杭州后,开始与马一浮频繁往来。在丰子恺的回忆文章中写道,老师在出家前几天,又去拜访马一浮,两位先生的谈话他“全然听不懂”。只是地片断地听到什么“楞严”“圆觉”等名词,谈话持续了好几个钟头,在这次长谈后,没过几天,李叔同毅然决定,正式出家。

金梅:北京是以李大钊为主,有一拨这个民主革命派,杭州那边以马一浮为首的有一拨文人,包括夏丏尊啊,还有一拨人,这些人都信佛。当然马一浮没出家了,夏丏尊他们也没出,但是他们都属于信佛的,这拨朋友,你交接在一块经常谈啊,这种人文的环境,对他也是有影响的。

王鲁湘:有影响的。有一点可不可以这样说?就说当时和马一浮他们这些人,一起经常这个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第二篇

如果单单从宗教角度来谈的话,就要涉及到佛教的教义,李叔同的出家是有一定巧合性的,原本是他在同事那里听说了关于断食法的好处,出于新奇,便在假期跑到虎跑寺尝试断食,在近一个月的断食时间里,他接触了很多佛经,由此感到世间名利原是如此虚妄,于是抛妻弃子,决然出尘,以至于他的妻子倍感肝肠寸断在其后呼其之时,他也不曾回头,大步飘摇,绝尘而去。

李叔同为什么如此决绝的抛妻弃子去行菩提之道呢?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断食期间亲身体会到了佛法的可行性,证悟了万法无常的道理,感受到了由正法带来的益处,信解佛法,了知其法的真实不虚,故此出家。

原因其二其三有很多人持不同观点,不赘述。{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中心的问题要看你怎么看?你相信佛教的思想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你的信或不信的问题可以确立一个你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加一番论述。 依据你可以搜,有很多解释。

文章不能代写,以上是我的个人建议。

《弘一大师李叔同 半世潇洒半世僧》
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第三篇

弘一大师李叔同:半世潇洒半世僧

谢 和 琛{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

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丰子恺《我的老师李叔同》{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后来他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1942年10月的一天下午,泉州的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久病的弘一法师临终弥留之际,他挥毫作书“悲欣交集”四字后右肋而卧,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四个字中蕴含了他对人生的多少难以言传的感慨,至今谁又能说得清呢?

传奇的身世

弘一法师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出生于天津。父亲李筱楼是同冶时期的进士,曾官吏部。李叔同排行第三,幼名成蹊。他五岁时。73岁的老父因病去世,母亲王氏是父亲四个妻子中最小的妾室,时年25岁。就这样,一个身卑位贱的年轻寡妇带着幼年的挛叔同,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中艰辛度日。因此,依母教养成人的李叔同对母亲终生孝敬和怀念。{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也许正是李叔同幼年丧父的悲苦和“庶出”身份的低微,小时候的李叔同就显出不同于人的特殊性情:他常常趋于偏激。他从小就喜欢养猫,甚至爱猫如痴。不仅养了许多只,并且敬猫如同敬人。直到他十几年后去日本留学,仍未改变自己奇特的个性。一次,他竟突然专门给家里发了一封急电,询问自己养的那些猫是否平安。{李叔同出家的深原因}

李叔同幼年聪慧过人,五岁便跟随母亲习诵古诗格言,六七岁时即攻读《昭明文选》,居然能朗朗成诵,人多异之。八九岁时,他的侄媳曾与当地居士学习佛教《大悲咒》、《往生咒》等,他从旁听之,不久也能背诵。十岁始读《古文观止》和《四书》、《尔雅》,尤喜《说文解字》,并开始临摹篆贴。十六七岁始学习诗词及篆刻,最爱唐代有“诗佛”之称的王维之诗。李叔同从幼年即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饱读经史子集和其他杂学,与当时天津士林学者多有接触,学有根底。弱冠之年的李叔同即以对

诗词、文章、书法、篆刻等较深的造诣博得“才子”之称。

1900年,李叔同20岁,风华正茂,年少有礼。李家为天津当地富贾大户,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李叔同也浸染了一身清末世家子弟的生活作风。他闲时养鸟品茗、刻石治印,出入梨园、广交名角,不时还游走于青楼瓦舍,吟风弄月,他是当时天津社会备受瞩目的风流公子之一。这一切,直到他18岁那年,一场社会的改良运动,深深的打动了他年轻的心。

留学日本第一人

1898年的康梁维新变法,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士大夫中开明人士睁眼看世界、变法图强的思想给李叔同以极大的震动,他自刻一印以明志,日“南海康君是吾师”,表明自己对民族富强,变法革新的向往。而变法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使李叔同认识到千疮百孔的中国要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他奉母命考上了上海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先生,接触到了西洋的思想和文艺。1902年,李叔同与许幻园、黄炎培等人组织“沪学会”,提倡和演出学生剧,探讨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立志要以文艺唤醒国人的李叔同于1905年毅然东渡扶桑,自费留学日本,进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李叔同也由此成为中国留学生中留学日本的第一人。

日本留学期间,李叔同的生活方式大大改变。他剪去长辫,改为中分式短发,脱下长袍马褂,换上西装。本身就深有艺术造诣的他不仅勤奋好学,还刻苦严谨。他认为学一样就要像一样,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在学习钢琴时,因为手指距离短,他不惜动手术以助长,终成介绍钢琴进入中国的第一人。 1906年,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寄回国内发行,他成为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他在日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春柳社”,开中国现代戏剧之先河。1907年,中国两淮流域发生水灾,为赈济灾民,李叔同组织春柳社成员在东京排演了话剧《茶花女遗事》(小仲马名著《茶花女》之第三幕最后两场),李叔同男扮女装,亲自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该剧公演取得巨大成功,轰动了日本的文化界。日本戏剧界评论家盛赞此举“在中国放了新剧的烽火”。

遁入空门

回国之后,李叔同应聘于杭州第一师范担任图画、音乐教师,同时也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图画、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任教为师期间,李叔同不仅在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诸多方面部有极高的造诣。这位当年的风流才子在教书育人上,极重师表和师德。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连走起路来都目不斜视。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授课时每个音节都不会放过。

虽然教学严格,但李叔同却极其注重育人的方式。有一次,在他的课上,一位学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以为老师没有看见,其实李叔同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轻且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这位同学只得站着。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李先生和气地说:“下次吐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可以出去了”,那学生脸上发红。 还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地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这个人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叔同追了出来。他满面和气地叫这个人回来。等这个人进了教室,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说:“下次走出教室,请轻轻地关门。”说着对他一鞠躬。

之所以会这么做,因为李叔同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而且育人是从天长日久注重生活小节开始的,“一鞠躬”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丰子恺先生曾评价他的老师李叔同说:“在当时的杭州师范,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治了我们的感情,折服了我们的心。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高,又是书法一金石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他不只专教音乐图画,他是拿别的学问为背景而教音乐图画的”。

正如蔡元培先生评价这个学生时说的:“我在南洋公学教过不少学者。在艺术成就方面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培养人才最多者,首推李叔同。”

在此后的七年间,李叔同致力于艺术教育,培养了一批很有成就的人才、如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曹聚仁等,无一不成为日后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佼佼者。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盛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位年仅38岁的艺术大师突然来到杭州的虎跑寺,出家为僧了。

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

1918年是五四运动到来的前一年,谁也没有想到,李叔同剃发为僧了,取法名演音,号弘一。李叔同皈依的是佛教的律宗,律宗是佛教各宗派中最讲究持守戒律的宗派,由于修持很苦,几近失传。而正是由于李叔同的努力,南山律宗得以继承和发扬。由此,李叔同也成为了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世称“弘一法师”。

关于李叔同的出家,百年来众说纷纭,也成为了上世纪初的一大谜团。李叔同自幼处在信佛家庭的环境之中,再加上日后几位信佛朋友的影响,以及所处杭州西湖周边浓厚的佛教氛围的熏陶,这些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李叔同的皈依佛门。

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丰富的内心而言,面对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身为知识分子精英的他,

渴求通过一种方式来规避人间的悲苦。于是,他选择了以佛教的方式来释放这种难言的情感。也许,后人可以用佛教的术语“机缘”来解释这个现象吧。

1918年的暑假,李叔同趁学校放假期间,下定了出家的决心。他首先将自己的书画、笔砚、印童等分别赠给了北京国立艺术学校和众位朋友、学生,所雕刻的金石则完全送给了杭州西冷印社。李叔同少年时,得朱慧百、李蘋香二妓赠送的诗画扇页各一件,他对此二物一生珍爱。入山修梵前,他在其上自题“前尘影事”后,一并送予了好友夏丐尊。他将这些此生视为珍宝的“身外之物”散尽之后,拣了几件旧衣物和日常用品,径到虎跑寺,拜了悟和尚为师,从此后与世隔绝了。

李叔同出家后一心向佛,谢绝所有俗世应酬,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李叔同本为世家子弟,颇具资财,出家前过着闲适的生活。出家以后,他一反常态,严守戒律,刻苦精进,长年累月地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他有感于中国僧界往往为人所诟病,全是由于不守戒律,所以他积数年之功,专心精研律学。

南山律宗始兴于唐。自南宋之后失去真传。弘一法师誓护南山律宗,遍考中外典籍,对律藏加以整理、编修,有着承先启后、兴灭断绝的功绩。在他的后半生,他身携南山律学三大部的内容,云游四方,到处宣讲,弘扬佛法,发人深省。在他的努力下,失传几百年的律宗得以再次发扬。

尽管身在佛门,谢绝俗务,弘一法师却始终未曾忘记忧心国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时局日紧,战地炮火连天。一次在吃斋的时候,法师突然泪如雨下,对众弟子说:“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我们身为佛子,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自揣不如一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人一无所能,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弘一法师保国护教的凛然之情,使在座僧众无不动容。

后来,当日寇有犯闽迹象时,丰子恺劝正在闽南四处弘法的他暂到内地避难。他坚决地说:“为了护法,不怕炮弹!”并将其居所命名为“殉教堂”,又题诗一首:“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于此可见,弘一法师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关心国家前途,把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当时凡有向他求书者,他就写“念佛不忘救国”,借此宣传抗战思想。

可惜的是,一代大师有生之年未能见证抗战的胜利,63岁的他于1942年阖然长逝于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清室中。他临终的绝笔“悲欣交集”四字与其说是他彼时的心境,不如说是李叔同为自己的艺术和人生作的注脚,悲欣交集中,他走完了他绚烂至极、复又归于平淡的一生。一如他在《春游》中写道的:“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李叔同逸事

一天,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前去拜访李叔同,双方约定的时间是早晨8点。由于距离比较远,而且知道李叔同向来比较守时,欧阳予倩就特意起了个大早,又是乘坐电车,又是徒步疾行,到达时,已是汗湿前襟了。名片递进去一会儿,大门没有开,窗户却开了。李叔同探出身子,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地说:“我们约定的时间是8点,你迟到了半分钟。现在我已经不方便了,我们改天吧。”说完,还没等欧阳予倩说话,李叔同就关上了窗户。欧阳予倩愣了半天,里面却再也没有什么动静,只好打道回府。

还有一次,学生某宿舍中发生了财物被窃的事情,大家有怀疑对象,但却没有什么证据。负责管理宿舍的舍监非常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找李叔同商量对策。一见面,李叔同先是听了舍监的几句牢骚,而后非常突然地开口问道:“你肯不肯自杀?”舍监被吓了一跳,没敢接口。李叔同继续说道:“你贴出一张告示,劝说那窃贼快来自首,如果对方三日内不来,说明自己这个舍监无能,将一死以殉职。这个办法定可感动人,那定会有自首者„„”“可是,如果三日后没有人来自首邪我该怎么办?”舍监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你就自杀。君子言必行,行必果,不应该失信于人。”李叔同语气坚决地说着,舍监听得头皮发麻,身上直冒冷气。而李叔同的神情却非常严肃,一点儿没有开玩笑的样子。舍监咬了咬牙,却最终低下了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很惭愧,我不能,我没有那个勇气。”李叔同笑了笑,拍拍舍监的肩膀说:“算了,算了,我没有怪你,我能够理解。”最终,窃贼没有被找出来,而那个舍监就是年轻的夏丐尊。

弘一大师每次吃完稀饭,都要用舌头将碗舔得干干净净,表示爱惜五谷。大师生活中戒绝一切奢靡。在漳州小住时,生活俭朴,用具简陋,床是用两扇木板搭成的。随身行李极为简单,仅有一件单薄棉被,一床粘补破洞的旧蚊帐,一柄破布伞和一叠经书。大师居漳期间。书写了许多墨宝。挥书时,他总是站着亲自磨墨,写多少磨多少,从不浪费。 (摘自〈三峡文学〉2010年第3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37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