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同学的对联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学生对联集锦
写给同学的对联(一)

学生对联集锦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素为大众喜闻乐见。无论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聚

会庆典,行业开张,无不使用对联。且常用常新,历久不衰。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其文

辞之隽永精妙,意趣之深远阔大,风格之多姿多彩,无不给人以艺术享受。而对于学生来说,

写对联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学习。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属对是一种语音词汇的训练和

语法训练,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

练的因素。”“我们往往以为学对对子只是为了写作诗,这种看法应当改变,属对练习能够通

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也正因

如此,对联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有识之士和语文教育教学领域的人重视。近年在初、高中阶

段各类考试中都大量涉及了对联的内容。鉴于此在教学中利用以对偶为主要语言特点的骈体

文,相机进行对联知识学习及初步拟写对联的能力,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

1.简介常识

所谓对联,也叫“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即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其最大特

点是讲究对仗。具体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

致相关或相反。就中学而言,对联一般只要求宽对,平仄不作限定。

训蒙课本《千家诗》所附的《笠翁对韵》是很好的例子。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

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2.教师示范

始皇驭国,诈力非常

贾谊过秦,仁义不施

秦君历世一志,连衡宰割天下

六国群龙无首,合纵分裂山河

泄无伤名,惭樊哙言,释沛公身,项羽胸无城府

倚张良智,借项伯义,用项王度,刘邦腹有洞天

书圣提笔飘若浮云矫若龙,贤客衔觞文似涌泉才似海

田园确有乐,俗人难解其中味;世事虽无常,圣者自有真性情

丘壑田畴皆有情,世道官场如畏途

出仕?劳案牍,役形体,缨世务,历险道,悲乎心性;

归去!涉三径,引壶觞,品琴书,悦亲情,乐夫天命。

冰雪覆盖鲁镇 更兼人本冷漠 厄运缠绕贫嫂 再加自缚枷锁

“然而”“ 可恶”, 老监生旧思想骨透魂随

“ 也许”“ 未必 ”,新青年新主义耳近心远

恐惧无助 祥林嫂凄别冰冷世 幸福祥和,鲁镇人喜迎热闹新年

鱼鹰阵前杀敌 荷花水上御敌

敢想敢作敢当 不敢抗日可耻 爱夫爱家爱国 有爱对敌才恨

祖孙相依 恩如酉水 兄弟互让 情见桃源

祖孙情 兄弟情 人间自有真情 山水情 人物美 边城犹见纯美

为套子生活所套 因终生大事而终

谨小慎微 心惊胆战 战战兢兢过日子

遵纪守法 诚惶诚恐 恐恐惧惧上西天

(以上为刘杰老师示例)

3.学生拟写

蒋诩隐居辟三径,洁身守志;

陶潜辞官弃五斗,乐天安命(刘鑫娟)

去职归田,无官一身轻,

采菊种豆,有酒百年乐 (陈利君)

奋六世余烈,振长策御宇内,履至尊制六合,一帝立,雄才大展

焚百家之言,销锋镝铸金人,毁名城杀豪杰,七庙隳,仁政不施

(孙婷婷)

自高自大项羽显败迹,

能屈能伸刘邦成胜算(张志伟)

鄙弃官场悟以往之不谏,

寄情田园知来者之可追(张艳)

隐士情系田园容膝易安,

高官身居庙堂贪天无厌(刘帅)

归去来兮逍遥,

寓田园兮安乐(常怀玺)

阳春三月,携友同游,一溪流水映绿竹苍松,无丝竹乱耳,可畅叙幽情

永和九年,邀朋列坐,千树繁花染崇山峻岭,有鸿儒咏诗,以品味浮生 (孙亚飞)

携群贤少长集会兰亭,乐流觞曲水著作佳篇(孙婷婷)

兰亭引觞叙幽情,后世有感于斯文

宇宙游目悟生死,今生不惑于虚妄(陈利军)

觞咏曲水旁,仰俯宇宙中(张志伟)

流觞曲水不见其终 俯仰宇宙终期于尽(刘帅)

引水作诗叙幽情 临文嗟悼感生死(张艳)

览兰亭集斯文有感 品田园乐万物得时(宋秀梅)

无伤密报项王震怒 项伯夜访沛公定计(马文清)

得势至尊壮怀悲吟《大风歌》

末路英雄儿女情长《垓下曲》(张文尧)

群贤共聚为修禊 生死感慨以抒怀(宋日霞)

田园袅袅炊烟闲情无限 官场汲汲名利人心唯危(张文尧)

引壶觞以弄曲水 聆松风而赋雅词(谢彩梅)

抚青松以感品性 赏黄菊而悟身心(谢彩梅)

河里男儿杀敌急 院内女子思夫切 【高慧敏】

摈弃畸形礼教 冲破千年禁锢

怜祥林嫂命途多舛 憎世间路人情冷漠

鲁镇又逢过年 祥嫂再遭厄运 【田灵英】

其世不友,善者无存

当代不富,穷人难活

男勤女勇世外桃源

风清月朗安乐家园 【齐心慧】

爆竹一声钝响,鲁镇辞旧

贫嫂两眼呆滞,厄运灭顶

翠翠伴歌萌发青春之芽

祖父解惑启迪幸福之花 【元翰英】 父母为情殉死

翠翠因爱惆怅 【李治芳】 翠翠萌情幽怨孤独

外公体谅关心备至 【朱文强】 衣单更遭寒雪打

心寒偏遇冷雨击

男子杀敌,热血豪情冲前线

女子助阵,巾帼本色显疆场

【刘帅】

豆蔻年华,情窦初开

山水边城,真情挥洒

【翟佳羽】

祭祀钟乃罪恶人愚枉之欢呼

爆竹声掩悲惨者凄凉之呜咽

【刘鑫娟】

荷花淀中恨切切,杀敌灭寇,

芦苇荡里情深深,夫妻团聚

别里科夫作茧自缚,害人害己

当代青年正视套子 利人利己

【梁娇娇】

封建旧学顽固守旧

文明新党自私无能

喜迎新春,幸福鲁镇人

痛离人间,悲惨祥林嫂

【罗生员】

鲁迅挥笔以祥嫂之悲剧论社会黑暗

四叔上香用牲醴之甜美祈来年吉祥

【佚名】

封建文化禁锢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镇生活致死孤苦凄惨之祥林嫂

【罗小军】

躲避现实难 直面社会易

【李宇】

套子套住可套之人

律法律住守律之人

【张志伟】

祖孙之情,天地可见

兄弟之爱,日月可证

【王强】

人情冷漠,祥林嫂一生坎坷多

世态炎凉,鲁四爷几度冷脸庞

悠悠祖孙情,恩重如山常记心怀

切切手足意,淳朴民风永驻边城

【边金玲】

鲁镇鞭炮响彻云霄 人们欢快庆祝新春 漫天飞雪覆盖尘埃 祥嫂悲惨远离人世

【柴泽峰】

美丽荷花淀,游击英雄英勇伏敌干净利落 百顷大苇塘,望夫巾帼诱敌上钩功不可没 鞭炮响彻云霄,鲁镇人祝福千家户

大雪飞扬天际,祥林嫂惨死尘芥堆

【仝丽萍】

夫儿命丧黄泉路,贫嫂身为鲁家佣

祖孙月下因爱谈唱,兄弟马路为情互让

【李香玲】

鲁镇喜庆祝福

祥嫂连遭厄运

【姚振华】

翠翠时处豆蔻,初萌春意

爷爷心系孙女,终日担心

【刘武斌】

怨己自私,恨己无能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吴晓丽】

祝福到,鲁镇人欢喜祝福

冰雪至,祥林嫂悲惨死去

【尹琪】

福礼爆竹欢喜迎新春

谬种乞丐悲凉终此生

【常怀玺】

旧政,旧智,旧观念

新治,新法,新思想

【梁凯】

翠翠爱藏于心 天保情见于行

【孟伟】

凄凄惨惨,祥林嫂死大年夜

浑浑噩噩,鲁镇人过祝福年

同仇敌忾,丈夫参军杀敌

藕断丝连,女人探夫遇敌

地地道道,沙皇卫士

悲悲惨惨,专制套死

【解兵耀】

相依为命祖孙情,至真至纯

血浓于水手足爱,尽善尽美 【胡娟】 套里套外套死人

外因内因因专制 【郭相府】

痛祥林嫂悲惨厄运,

夫丧儿死家破人亡

恨旧中国落后挨打,

内忧外患惨绝人寰

父亡母死仅有祖父依

保逝傩离将临独身孤 【周世宗】 你有情我有情,一切自在情中

【写给同学的对联】

天也美地也美,万物皆浸美里

雨衣雨鞋雨帽身上套

法律法规法令心中存 【张祥】 封建礼教畸形道德

病态社会吃人本质

朵朵虎耳草 脉脉翠翠情

丈夫誓许国,亲人深明义 【齐鹏飞】 套子套子套住人情世故

科夫科夫可怜行尸走肉 【霍秀秀】 善女人不善,祥林嫂难祥

爆竹声声,礼教难除

芦管悠悠,虎耳易得

【宋秀梅】

翠翠心系意中人,

爷爷惦记子孙福

夫妻情,祖孙情,人人显真情

山水美,人事美,处处见纯美 【王翠霞】 苍天不公祥林嫂祸不单行

人间无情鲁四爷仁义不施

爱初现心扉始开

情已殇此恨不绝

斯人已去,一切如往昔

禁锢犹存,原是空欢喜

[孙亚飞]

青山画水翠翠情窦初开

险滩暗阻兄弟背情远离【写给同学的对联】

[孙婷婷]

祥林嫂死于何因,试问苍天谁人知

鲁四爷冷酷无情,但看人间世态炎凉 翠翠情窦初开,梦中摘虎耳

傩送情比金坚,何边献情歌

作茧自缚,无奈不觉醒

发人深省,怎活真自我 [张艳]

同心同德建班,

克勤克俭谋学(闫志明)

对联对出精彩课堂
写给同学的对联(二)

(I1)对联对出精彩语文课堂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对教师而言,这是非常想做而又很难做好的工作,笔者认为,利用对联进行教学引导,可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品味,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联,可以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阅读能力 审美情趣 对联

语文课程资源是丰富的,然而,有如高营养食物学生不一定爱吃一样,我们的“食物”配给,最好既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让学生甘之若饴。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的课程资源最好既能满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又能满足可持续地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动力的需要。通过学习、尝试,我们认为,对联就是难得的、具备上述特性的课程资源之一,值得发掘。

一、理论认识:对联既能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可持续动力

(一)对联能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其表述很明确: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促进和谐发展。

1、对联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哪里来?来自阅读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之谓也,我们教师的首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摆脱阅读欲望低迷的桎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欧阳修),凡此种种无非都是强调一点,要多读。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读、多看、多写。然而,学生们囿于时间、兴趣、功利等原因,常常不愿意“读”,因此上述目标就无法达成。对联多半字数不多,时间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联看似简单,入门也不难,但拓展空间大,极吻合学生好胜、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的心理。学生从对联入手开始读了,开始玩对对联了,微会发现“学然后知不足”,反过来会刺激他们迸发出更旺盛的阅读兴趣。

谈及阅读兴趣,方智范等专家认为,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首先就要注意阅读对象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因为“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对联短小,学生易接纳;对联字面意思一般都不难,学生多能理解;对联自身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耐读耐品,对学生有几份神秘,更多的是吸引。凡此种种,都会吸引学生自主去阅读,这种从内心需要出发的阅读,是效果最佳的阅读。只要能读,学生很快就会有我能行的“愉悦”,有“自我发现”,有“自我充实”的良好感觉,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然会增强。【写给同学的对联】

2、对对联能发展思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对对联,既要思路开阔,又要讲究炼字炼词,准确达意,这对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现代对话理论的基本理念)都不无裨益,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对联的认识作用不用多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的审美作用,“有书真富贵,无诗假神仙”、“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的福;就高处立,择平处生,往宽处行”、“泄造化之机械,万世文章开易象;规山川之形胜,千秋陵寝

奠淮阳。”(河南淮阳太昊陵墓清代王掌丝题联)等等的狡猾作用同样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进行再思考和再阅读。

现存最长的对联,应该算清代钟云舫拟题江津临江城楼那副,全联一千六百二十字,教学中用来调节学生的阅读兴趣未尝不可,实际练习当然不宜过长,古代对课程启蒙,一般都在十字以内,而且以三字左右为多,现今亦然。

3、对联能培养热爱祖国语文之情感,提高审美品位

对联,又名楹联、楹贴、对子,在我国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对联是一颗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瑰宝。其集诗、词、曲、赋的精华,聚意美、声美、形美于一体,看起来整齐美观,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起来意味深长,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字数最少,却最富有中国文学特色。稍作引导,学生便会为祖先这一创造伟力和艺术才华而自豪,坚定他们学好母语的信念。

作为我国独创性的文学样式,对联的形式是和汉字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在世界九大语系中,虽然也有“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s”(英莎士比亚名言 “构思佳,写妙句”)之类的句子,但少之又少,再说其在音节、语句长短等方面也无法与汉语的对偶相提并论,因为惟有“孤立语”(汉藏语系即是,尤以汉语最为典型)才有可能出现这么美的文学样式。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在品评吟诵之间,自然会加深对祖国语言的深深景仰。

(二)对联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可持续动力【写给同学的对联】

1、对对联吻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发现,接触到前人的佳作之后,学生会产生进一步了解乃至溯源的阅读冲动,他们会千方百计查找相关文字来阅读,当学生慢慢品味到了对联的妙处之后,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去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一切(包括修辞方法、字词锤炼等等,虽然已往直接讲述、剖析这些知识时他们常常显得很厌烦),不能及时找到的,其阅读欲望稍经催化,爆发力可能更大,我们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涉猎的目标也就不难达到了。

2、对联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古体诗里,对偶的要求很严,不仅要求字数、词性、结构相同,还要求平仄相拗,对句中没有重复字,这种对偶叫“严对”。但是,现代汉语的对偶,只要求字数、结构、词性大致相同,称“宽对”。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灵活把握。

好的对联,表层意思不难掌握,但细品起来,常有难以言传的妙处,要对好一副对联更难,从内容到词性,从字数到对偶,从意境到平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有这些,都蕴含着学生不断进取、不断成功(有收获)的原动力,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举例来说,中华民族从诞生、成长以至成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其勤劳、勇敢、追求真理和正义、崇尚文明和幸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其“文章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要在数言之内作出概括且让人过目难忘非常不易,然下面的题联: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漓江水,南海潮,黄果瀑,故宫殿,昆仑雪,珠穆峰,江南园林,北国长城,阿里林涛,天堑三峡,点神州锦绣江山,增吾胸中丘壑;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军帖,道子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芹梦,龙门石窟,秦汉古墓,墩煌彩笔,雄文四卷,数中华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澜。

了了数语,读来却令人回肠荡气,激情满怀,实在妙绝。至此学生已有收获,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对每句内容作深入了解、阅读,还可以从格律等方面去推敲,迁移开去,阅读面实难限量。教学中,我们发现进入中国国粹网之楹联仓库后,没有一个学生不为之惊叹,自豪。

二、实践反馈:已有教学成果证明课堂引入对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重视

1、对联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导入更艺术化。

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教《醉翁亭记》时,有老师引用现今刻在醉翁亭上的名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导入,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开始品味醉翁亭的文化底蕴,别有一番风味,兴致特好;教《岳阳楼记》时,有教师教读了清代何绍其撰写的岳阳楼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难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新颖中,与岳阳楼有关的史实传说、风景名胜尽纳视野,何其快哉!

可概括故事情节。教《我的叔叔于勒》分析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时,有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了“有钱便是福星,无钞即为瘟神”“富在天涯盼相聚,穷到眼前不认亲”(仿《增广贤文》“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句)等佳对,教学效果非同一般。 可分析任务形象。教《触龙说赵太后》,有学生撰联评太后:“慈母心肠岂忍幼子质于齐,开明国母能从触龙托于赵”“怜女当为计久远,爱子何不令有功?”可以看出,学生对任务形象已有了很好的把握。

可分析文章主题。教《醉翁亭记》,师生赛联,师:“壮士无醉愁借酒,浇愁愁却不尽;贤仁有志乐山中 ,融乐乐则无穷。”生“醉翁亭何香也?泉香花香山肴野蔌香醉翁之酒最香;琅琊山安乐哉?山乐水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与民同乐。”“醉乎?醉翁于亭醉也,醉与酿泉而醒于心;乐哉!太守同民乐也,乐之山水而愁于怀”情趣盎然。

能结合生活运用。有教师搞班级有奖征联,学生拟出了“规范一言一行,珍惜每分每秒”“今朝藏龙卧虎,明日横空出世”“你心我心同学一心心藏鸿鹄之志,此地彼地大家同地地利勤勉之学”,学生才情尽显,深入探究的动力已具。

用对联教育学生、转变差生也是一项创造。寒冬,有学生打碎了教室窗户玻璃却不敢承认。教师聪明地出了一副对联:窗户打破容易补;道德败坏最难修。学生称服。第二天不但窗户重新换上了新玻璃,破玻璃者还主动认了错,教师的成功得益于对联运用。

另外,利用对联写课文点评,是上海八中沈红旗老师复习教学中的一个创造。如:“前人初访湖口,主观臆断,无功而返;东坡夜探彭蠡,客观分析,知情而归”(《石钟山记》);“评‘自夸国大’,勉‘自惭浅薄’,析‘代人补靴’,俯首甘为孺子牛;嘲‘攀附阔老’,讽‘男女同浴’,论‘皇帝免冠’,横眉冷对千夫指”(《琐忆》);“花鸟愉人,风月常伴,书屋虽小情趣盎然;诸叔异灶,娇妻早夭,遗迹尚在悲从中来”(《项脊轩志》)等,都别具匠心。

2、作为教学检验、导向手段的考试,对此也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如果说2002年天津市中考所进行的修改是仿写的话,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全国卷和广东卷就显得直截了当,全国卷的甲乙丙丁四份试卷和广东卷都在第24小题考查了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且看全国卷:

考题(甲卷):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 大地新气象 ②树世纪新风 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 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让许多考生“头疼”的“经典试题”是根据“神州五号”发射成功而作的一个上联,即“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这种新型的考察形式,既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近几年全国试题中句子仿写的变化创新,但考查的仍然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命题方式凸显了新的命题思路,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当有一定的点拨之功。 分析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我们发现,38套试卷中涉及对联内容的多达12套,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使用价值的文学样式已重新为人们所重视。

三、结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力量,引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能靠“用谈论读书的重要性”来刺激他们读书,而只有多方面突破,寻找让学生自身感兴趣的、符合其阅读水平的课程资源,对对子“形式简单而含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陈寅恪《与刘叔雅先生论国文试题书》),较好地吻合了我们的期待。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练习对对子能够从中穴道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也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余闻先生在进行试卷分析时如是说,我们觉得讲得非常中肯。综上所述,我们觉得:对联,表面上看起来不“适应实际需要”,细究却不难发现,其不仅是“兴趣”和“阅读”的“桥梁”,还可以直接服务于“热爱祖国语文”、“发展思维”、培养“阅读能力”等新课改目标,能真正体现新课标“加强课内外联系”的理念,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加强美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程资源之一,恰当运用对联,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季世昌 朱净之著《中国楹联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祁连山 马骏骥《师范语文大词典》,红旗出版社

(5)余闻《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试题分析》,《语文月刊》2004,7-8

(6)王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鼓励学生学习的语言和对联
写给同学的对联(三)

【写给同学的对联】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激励学生学习的对联

发表时间:2009-10-02 06:02:27 [查看原文]

好男儿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你将如愿;俏巾帼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我要成

九年寒窗苦读卧薪尝胆知识海洋勇破浪;六月牛刀小试破釜沉舟中考场上逞英豪

苦心人天不负弃燕雀之小志学海遨游遂就辉煌一页;有志者事竞成慕鸿鹄之高远师生同唱终成桃李满园

学海无涯,苦海有边,艰辛之后来甜蜜;人生有岸,毅力无穷,风雨过处见彩虹

心态良好,千帆竞发,帆帆顺风;意气平和,万树争春,树树参天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呕心沥血想的是金榜题名

泛舟学海独占鳌头看我八班众英雄;驰骋疆场问鼎逐鹿敢问何人大丈夫

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考重点报答父母

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学海无涯,苦海有边,艰辛之后来甜蜜;人生有岸,毅力无穷,风雨过处见彩虹

心态良好,千帆竞发,帆帆顺风;意气平和,万树争春,树树参天

春秋勤奋豪情冲天拼得人生飞黄腾达;冬夏苦读壮志凌云迎来中考功成名就

另类评语走

俏校园 老师

用对联给学

生作评价

2008-01-24

22:54:00 作者:马

利 来源:燕赵都市

报 点击数:783

寒假前每个小学生的手册上,都会有一条教师评语,对一

个学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点评,虽然考试还未开始,神兴小学

的老师们已经开始在评语方面进行策划了,新颖的评语让人耳

目一新。

点滴记录闪光点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康茹老师介绍,“相信你更棒”之类鼓

励的话已经淡出评语,因为现在的评语虽然侧重于激励性,但

是又不能泛泛而谈,而是更多地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有的同

学参加全市集体舞获得特等奖,有的同学作文在报纸上发表;

还有一些同学,可能这种成绩不是特别突出,那就发掘他们自

【写给同学的对联】

己的进步,比如有个男同学活泼好动注意力差,三年级的时候

每个课间都打打闹闹,上课东倒西歪坐不住,四年级他纪律还

是不好,但是已经有所进步了,由大动作进步到小动作,比如

上课抠橡皮等,老师在评语中就要有所体现。

除了学习层面,个性、心理也得到关注,比如三四年级的

老师,可以在男女同学关系上点拨,有的女生发育比较早,属

于早熟的孩子,学习也不错,评语就简单一句话“简单就是快

乐”,相信她能体会到这一点。

适度批评警醒学生

表扬和鼓励不能算是教育的全部,学生需要必要的提醒与

批评,康老师就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笔写下不同的评语,有的男

生学习比较肤浅,评语最后一句就是:“希望你在寒假里多读

书,读懂书,不要光看皮毛”,点出这名学生浮躁的缺点,并

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对老师们来说,批评的度比较难把握,担心“说重了孩子

心里受不了,说轻了又起不到批评的作用。”

新颖评语受青睐

在评语的形式上,老师们也在探索一些样式新颖的评语,

刘珊珊老师就给学生写了散文、诗歌、对联等形式的评语。“散

文式”评语以幽默、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话语,把对学生的警

策、期望、爱心写进评语,寓情于语,给学生以温暖;寓理于

语,给学生以启迪和鼓舞。“诗歌式”评语以真情说长处,以

诗的语言或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或通俗诙谐,朗朗上口,给

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联式”评语语言凝练,含蓄深刻,

写给那些语言功底扎实的同学,不仅能产生警策、鼓励的教育

功能,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

欲望。

有位学生天资聪颖,但学习不够踏实努力,老师给他的评

语是:“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

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再勤奋。

你就是一个极有天赋的孩子,脑子灵,反应快,希望你能早日

振作起来,让智慧的火花早日闪烁起来。”

一位女生学习刻苦认真,但成绩总与付出相距甚远。为此,

她在日记中流露出失望的情绪。为此,刘老师写了一首小诗作

为评语:不是每一缕风儿吹过,都会带来春的讯息;不是每一

朵花儿开放,都会有芳香沁人心脾;不是每一次辛勤地劳作,

都会收获金黄的麦穗。但是,请你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分耕耘终将换来一分收获。你看,春姑娘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美丽的花骨朵含苞欲放,希望的田野积蓄着生命的力量。请你,

跌倒后努力爬起来,———永远都别抛却希望。

一位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敏捷,但学习不下功夫,过年了,

老师也送他一副对联:

宝剑未下苦功磨,浅尝辄止,眼见时光飞逝,辜负了青春;

锐锋难显真本色,随波逐流,愿你把握今天,磨砺出智慧。

横批:是金子就要闪光。(实习编辑:董登峰)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不要看我失去什么,只看我还拥有什么。

2.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同学聚会对联
写给同学的对联(四)

上联:吾辈同学,平平凡凡,朴实不华。与世无争,没有掌声,鲜见红花。却也安安然然地踏入中年,这就是生活,生活。
下联:月转星移,该走则去,需存则留。同学聚会对联。逝者如斯,不要牵挂,无需悔恨。这一切都来得那么地自然,心态当平和,平和。
横批:卅的纪念
上联:师生喜相逢,看笑脸张张,叹时光如箭,

适合小学生的对联
写给同学的对联(五)

上联:悟田间辛勤劳作之苦;  
下联:惜碗中美味佳肴之福。
 
上联:一点一粒凝聚多少农民泪;  
下联:一言一行体现几分学子情。
 
上联:锅、碗、瓢,敲响生活新乐章;  
下联:色、香、味,诱发味蕾原感觉。
 
上联:书声朗朗,迎送朝暾夕月;  
下联:笔音沙沙,转走春夏秋冬。适合小学生的对联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初看像炼狱,朝朝暮暮苦读书;  
下联:实则是天堂,日日夜夜游学海。
 
上联:入则埋头苦干学知识; 
下联:出则学以致用报祖国。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互帮互助,展同学亲密友情;  
下联:相亲相爱,显朋友深厚情谊。
 
上联:四面八方本各不相识;  
下联:天涯海角定同甘共苦。适合小学生的对联
 
上联:激情燃烧生命活力;  
下联:操场尽显风流英姿。
上联:豪情释放青春无限;  
下联:步履承载拼搏辉煌。
上联:好好学习待成人报效祖国; 
下联:强身健体寻机会为国争光。
上联:今年花胜去年红; 
下联:雏凤清于老凤声。
横批:青出于兰。
上联:书山有径勤为路;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38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