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把时间当朋友》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读书笔记《把时间当朋友》

  最近开始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刚知道这本书是从Amanda老师的朋友圈看到的,虽然只是一点摘录就觉得很有启发。后又有幸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他的一篇文章《圈子不同,不必强求》,就这样成了笑来老师的粉~目前,虽然只读完三章也觉得受益很多。

  首先,通过书名像大部分读者一样,以为笑来老师是在写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然而,开篇并没有讲授时间管理的方法,而是说了人心智的问题。在后面又否决了时间管理这个说法。时间是一种永恒运转流逝的东西,它不可能因为你的管理发生任何变化,而所有的时间变快、变慢都只是我们的感受而已,所以,真正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通过心智的提升,我们更好地跟时间相处。so,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的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也就是书名所说的境界——把时间当朋友。

  开篇的两章节:心智的力量、开启自己的心智,感觉笑来老师的主要用意是让我们看到自己面对时间的问题。先处理、了解好我们自己的心智状态。

  在第一章节中,为了说明人和人心智力量差异,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拿出三个来说下,因为这三个让我觉得最受用吧。

  上司真的很蠢吗?大家都会看到领导的愚蠢,是因为只有行动的人才会出错。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重要原因——人们正在做的往往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事情。看完这段,突然心变得开阔了很多。分两边看,首先,不要惧怕被人当蠢蛋,相对很多人相比,至少我在行动。另外,如果,看到别人的失误,不要去嘲笑,因为她会犯错是因为他做了,行动了总比只是想要强得多,另外,只要行动了就有做的更好地可能,同时,面对别人的错误,心智成熟的人要做的是,要么在以尊重为前提条件下,帮他解决问题,要么就在爱莫能助下离开。

  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对于“我对目前在做的XXX没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XXX”这种说法,99%的情况下事实都并非如此。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搞错了顺序,往往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做好某事,而是因为做好了某事,才变得有兴趣。看到这段,真觉得很震撼,也可以说惊吓,一种小聪明被戳穿的惊吓。额~貌似真的是这样,恩,好吧,确实是这样。对于很多自己觉得自己做不好,或者确实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往往喜欢给出的理由就是没兴趣。可是,如果一件事情自己竟然完成了,更或者是比别人做的更好,突然间就好感倍增。而这些事情在没做之前,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兴趣。更可笑的是,如果旁边没有人作对比,我轻而易举就做到了,但是并不知道别人需要很费劲做到,可能也没有多大兴趣,而当我了解到真相后,兴趣就来了。这里不深究案例了,只是想告诉自己,以后在说出“我不想做XX,因为我对XX没有兴趣的时候”,记得时时回观自己,是不是又为了逃避问题,耍小聪明了呢?

  学习方法真的那么重要吗?在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急速膨胀,外加各种媒体、广告的宣传下的今天,社会有一种风气愈演愈烈,那就是对更正确、更巧妙、更效率方法的痴迷。可是,事实是比起方法,坚持更为重要,相较之下方法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与其不停的寻找更好地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的虚度更多的时间。这让我想到有段时间在读快速阅读、绘画数据方面的图书时的感受,真真是痴迷于寻找方法,然后,发现这些方法真的很难练习,就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了,更甚者有一段深受打击到书都不想看、画都不在画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最真实体现呢。。。

  一句总结:任何方法都抵不过行动,所以,不要迷失在寻找各种方法的路上。而任何方法想要收到好效果,最重要的不是方法本身,而是坚持。

  第二章节,开启心智,这块儿先放些摘录:

  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我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当我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痛苦我们亲身感受,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努力分辨,我们当然会觉得我们自己最痛苦。

  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并没有所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能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上了岁数的人遥望过去的时候,那些曾经让他们痛苦万分的事情早就忘干净了,或者早已经无所谓了,然而那些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的事情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当然会怀旧!所以说,怀旧是一种错觉。甚至他更可能只不过是幻觉。

  做一个可以运用自己心智的人,了解了我们大脑所用有的这种遗忘痛苦的机制之后,就可以解决另外一个因为反复出现而无法遗忘的痛苦。最痛苦事儿之一可能就是: “怎么道理全明白,但就是不行呢? ”

  你现在知道你为什么总那么没记性了吧?因为在你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你曾经的错误决定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你太痛苦了。而这样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你大脑里彻底消失。要知道,大脑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在每个人身上强度不同。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对于痛苦,我们作为人的本能是遗忘痛苦,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但是,如果我们不控制这种能力的话,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有两个简单有效的应对办法:

  1、把尴尬的事儿记下来,比如因为没有提前准备演讲稿,一场很重要的演讲搞糟了。比如忘记准备购物清单,去超市漏了一半要买的东西。。。。

  2、在面对尴尬的时候,试着弱化痛苦。一定要相信“你并不孤单”,这世间上肯定还有别人在不同地点、时间有过同样的尴尬和遭遇。

  书中,介绍了笑来老师朋友被单词的故事,即搞笑想想也很有效。内容大概是这样,朋友希望拿到四万美元的奖学金,但是需要记录两万个单词。经过计算,他发现一个单词大约价值20元人民币,so,他强迫自己每天背下200个单词,这一天相当于赚4千块钱啊!

  这个故事教给我们,在做所有类似的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法办由衷的把这件事儿当做快乐的事情做。如果我们当成痛苦的经理处理,那么每个单词的记忆都包含了我们的痛苦,而大脑为了保护我们,就会直接把这些单词遗忘了。so。

  最后说下推迟满足感,“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这是我们的天性,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笑来老师教授控制这份天性的方法,是拿出一段时间来,把自己那些方面这种天性尤其强烈的都用纸和笔记录下来。一段时间慢慢记录。然后,挑出一到两个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把它放在自己随时都能看到的地方,经常性的提醒自己控制这方面的天性,拿出耐心,延缓这些方面的欲望满足。同时,相应的其他方面,就可适当放松下来放纵一下。人是需要平衡的,如果处处都绷得紧紧地,总有一天弦儿会断的。so,适度娱乐、适度放纵是必须的~

  说到这里,插一段今天中午NLP个案里,司达老师讲的话:有个孩子考了99分,他的父亲一看到就说:为什么被扣了一分,你怎么考的?太不认真了! 你就是那个孩子,你同事也是那个父亲。

  前段时间自己把时间规划的满满的,没有任何放松、娱乐的时间,学习、健身、做家务、带孩子,每天都团团转。最近孩子不在身边,突然间步子就乱了,一切都放缓下来了,看娱乐节目、电影、韩剧,读书很慢、健身也不坚持了。我简直对自己失望极了,进入了非常消极逃避的状态。可是,在昨天自己总结上个月、上个季度、上一年做的事情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我竟然比上一年进步了那么多,多做了那么多事,突然觉得我对自己实在太苛刻了。总是把目光放在被扣减的分数上,却无视自己做出的成绩,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同时,自己又是那种很纠结,不容易面对、放下愧疚感的人,所以,内心很难受,有失落、挫败、同时又有委屈、愤怒。一团浊气解不开。现在想想,郁闷坏了,这段时间本来是要给自己缓口气的,结果却过得忐忑不安,很不好。我简直是赔了双倍啊。。。!

  这次就先写到这里了。最后再加一段书中对耐心神奇力量的描写,真心向往之~

  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的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依赖的人。你会定时去健身房,从不为自己瘦的太慢而烦恼,不会去选择用节食甚至吞食泻药的方法减肥,因为,在那些因为无奈而抱怨的人面临绝望的时候,你早已坚持锻炼了许多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602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