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乍听起来感觉这本书挺没意思的,很多人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了,难道还要别人教怎么阅读吗。事实上,如作者所言,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真正的阅读,不仅是中国,美国也一样,咱们的阅读水平多数人都只停留下初中水平。检验自己的阅读水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每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看看自己是否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来书的主旨,讲的故事,这本书的好与坏,清楚的说清楚好在哪里,坏在哪里。正是鉴于这些原因,这本书我一直读的很慢,写这篇笔记的时候读到了180页,那一章叫做如何阅读想象文学。作者告诉我们做个合格的阅读者所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个人觉得是值得认真反复读的一本好书。

  每谈到莎士比亚,人们总会想到古希腊的荷马,德国的歌德,意大利的但丁,给人的感觉总是触不可及,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中国人多数都听过莎士比亚,他的知名度甚至可能超过中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汤显祖,但是真正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的人却寥寥无几,大伙都听过《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可能是我刚刚谈到的原因,他的作品反倒无人无津,这一事实同他的知名度简直是一个悖论。

  有天看锵锵的时候,武林外传的吕秀才,原谅我忘了他的原名,说他是演员中学历最高的可能也不足为过,谈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及他的生平。不禁引起我对这位英国大文豪的兴趣。翻开《哈姆雷特》,果真如其评论的,是很接地气的作品,完全没有高大上的感觉。我只能说王子复仇记虽然是悲剧,但真的挺好看的,就如同小时候看的格林童话一般。

  谈到侦探推理小说,不能不提及的一个人就是英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奶奶的想象力绝对天马行空但又缜密无比,个人甚是喜欢,今天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估计可以满足很多侦探小说迷的胃口,不过准备好自己的脑袋,不要出神啊。

  无意间乘坐上这部由中东驶往欧洲的东方快车后,鉴于列车董事鲍克的关系,侦探洛克获得了一个特等卧铺的席位,离开伊斯坦布尔的第二个晚上发生了雪灾,列车被迫停在途中,洛克在床上听到了惨叫,第二天发现雷切克被杀,身中十二刀。车上的十二个人互相都证明有不在场的证据。一点一刻的表,烟斗,列车员衣服的纽扣,红色的秀龙的睡衣,所有线索使得案件迷雾重重。

  洛克同鲍克及康斯坦丁医生三人展开了案件调查,十二人的审讯,搜查行李,发现疑点,原来乘客中的好几位离奇的都和三年前一桩绑架案有关,洛克二次审问,召集所有乘客,宣布案件的两种结果,凶手漏出水面,洛克向鲍克还原了案件的本来面目。

  最终列车达到南斯拉夫,凶手永远的离开了东方快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4983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