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美国大学预科 |

【www.guakaob.com--美国大学预科】

读书笔记《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怪诞行为学2》一书中延续了1中用行为实验的方法,帮我们认清了我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理性,我们的本能反而是“非理性”,真的是长了见识哇。还是很建议大家去看详细的实验过程,非常有意思,反映了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工作和恋爱的常态。

  1.工作的意义

  工作成果是否有机会被人们看到和欣赏,对他们的积极性有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即使普通意义也足以刺激我们的行为。只要事关自我形象,就能够激励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举个例子,我(作者)喜欢自己的研究工作,认为它非常有意思。一提起来就感到非常兴奋。设想如果我明知道不会有人读,会怎样?如果编辑决定把我这本书塞进抽屉,不出版了,只是把稿费付给我,会怎么样?我还会在灯下忙到深夜,赶着写这一章吗?绝不可能。我生活中的很多事,包括写博客,写文章,都受到自我激励的驱动,它把我的努力与某种意义联系在一起,我希望读者从我的字里行间找到它。没有读者,不可能有目前这样的工作积极性。

  无论正面还是反面,要吸取工作的意义其实非常容易。如果你是一个经理,成心想破坏雇员的积极性,只要毁掉他们的劳动成果就够了。如果你想做的巧妙一些,对他们的劳动成果不闻不问也可以。相反,你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和你齐心协力,那么你必须重视他们,重视他们的工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马克思看来,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以及生产过程相分离。这就使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就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现代IT基础架构让我们能够把工作分解成非常细小的部分,使每个人的那一小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精细。但是也会使雇员失去顾全大局的责任心和目标感,以及成就感。如果人类是机器人,高度的劳动分工就够了,不过考虑到内在激励因素和意义对于积极性和生产率的重要性,高度分工这种方式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说到底,经理人员(也包括配偶,家长和老师)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加重工作的意义,而是要注意不要破坏工作的过程和环节。或许就像名医希波克拉底所说的,“要养成两种习惯,治病救人,起码不能害人”。

  2.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多数家长属于舐犊情深,而缺乏自知的哪一类。家长们不但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他们还相信别人也这么认为。

  个性化的度(用户的参与程度):如果投入再少一些不能激发我对宜家效应(即投入的劳动越多,凝聚的价值越高,感情就越深。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要增加自豪感和专属感,需要更多地动手参加创作)的渴望,如果再多一些就会迫使我放弃。

  徒劳的求爱:莎士比亚有部剧叫《爱的徒劳》,讲的是追求淑女而不得的故事,但是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预期,希望男方的努力付出最终能够打动淑女的心扉,但是却不得。莎翁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努力,或是生活中的付出,只有成功了才会增加我们的依恋。

  3.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孩子是自己的好”法则:如果不是我发明的,那就没有什么价值。

  4.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人类有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同时这也表明即使要付出代价,在灵长类和人类的社会秩序中,报复都具有深层次的作用。

  人们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是愿意相信别人,即使从未见面,甚至以后也无缘相逢的人。这一信任的基本因素也揭示出为什么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社会契约一旦被破坏,我们就会非常愤怒,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保持我们社会中的高度诚信。

  5.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

  “人是有适应能力的动物,能习惯于一切事物”——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切动物,包括人类,经过一定时间就几乎可以适应一切。

  你可能认为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会有好处,但这样的中断实际上减弱了你的适应能力,如果你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会觉得问题更严重。(拒绝拖延,拒绝拖延,拒绝拖延!)

  渐进式购物比一次性疯狂购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6.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美学缺憾者对自身美貌有限这个事实有一个适应过程,“酸葡萄”策略,即得不到的东西就会反过来瞧不起它。但是有两种适应方法:一是改变审美观点,降低标准去适应并非完美的人,二是改变对人整体观察的侧重点,重新审视哪些品质重要哪些不重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156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