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一)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4页,25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题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与考试号。

一、积累·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伴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_____▲ „„感恩老师的谆谆教huì。我们感谢别人给我们的恩huì,感谢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一切恩泽。

(1)依据拼音写汉字,并从文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加以改正。(3分)

(2)仿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续写一句话。(2分)

(3)我国很多节日都带有浓烈的“感恩”意味。请从下面节日中选择一个,写一句感恩的话,要求突出节日的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2分) 清明节 端午节 重阳节 国庆节 父亲节

④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 《渔家傲》) ⑥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景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 ▲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只有深入了解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连云港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

B. 临近中考,父母对我们呵护有加,照顾得无微不至。 ....

C.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

D. 经过公安干警的昼夜奋战,震惊全市的东海县“老凤祥”金店持枪抢劫案终于水落石出。 ....

4.下面语段中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最近,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网络活动,①旨在引导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事迹,继承党的历史和党的光荣传统。②截至今日为止已有300多万网友参与到活动中。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净化了思想,荡涤了心灵,提升了境界。

5. 请从下列名著阅读题中任选题作答。(4分) ..2..① 一部《水浒》,凸显一个“义”字。请列举《水浒》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2分)

②《范爱农》一文中,鲁迅与范爱农之间有一场误会,请简要叙述。(2分) ③ 请概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的最后一难。(2分)

6.最近,一本为青少年读者解读中国和美国的书《梅琳:我的中国》正在热销。为此,记者采访了该书的作者多丽丝。下面是多丽丝回答记者的话,请据此拟写记者当时提出了哪些问题。(2分)

多丽丝:在美国,学生虽然进入好高中和大学的机会比中国学生多,但花费特别高,许多学生得为获得奖学金而竞争,这是他们的烦恼。目前的中国,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式能代替应试教育,但我们仍然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娱乐、读书、运动、交朋友。要紧紧抓住自己的梦想,努力使梦想成真。在学校里的努力和奋斗,终究会得到回报。

二、理解·感悟(38分)

(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花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菊花、杨花、稻花”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骑驴,从小奚奴(奚奴:童仆),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当时无能效者。为协律郎(官名),卒年二十七。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恒骑驴 / 人恒过 B.过其家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C.援笔辄就如素构 / 则素湍绿谭 D.为协律郎 / 为宫室器皿 ....

10.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2)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12.本文写了李贺的哪些与众不同之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6分)

读书是一种痛苦 (程向阳)

①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阅读”。周恩来年少时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崇高的理想而纷纷模仿: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我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现在的读书人未必有几个深刻理解他当时读书的痛苦。那满目疮痍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苦难深深嵌入他的灵魂,因而注定他的求学是痛苦的、悲壮的。

②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喜欢说自己爱“读书”,认为读书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前炫耀的冠冕。能够真正理解读书的苦难的人也许并不多,所谓的“黄金屋”“颜如玉”只是空给人一种快乐的虚境而已,“学而优则仕”也仅仅是一种向上爬的伎俩。他们不是在读书,只是想捞张“文凭”向社会讨生活:把口袋装满一点,把门面装点得堂皇一点。至于汶川的难民,日本右翼对我华夏的窥视,达赖的藏独野心,以及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统统都被装潢得非常漂亮的《厚黑学》《发财之道》给掩盖了。如果你不痛苦地沉入生活的底层,那么你得到的注定只是一座坟墓,仅此而已。这句话会令许多人无地自容,但这是事实。读书应该是一种苦难的历程,心灵的磨难,而不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

③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水时,留下一句绝唱:“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我更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文化,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壮。读书读得如此痛苦,有几人能比?有一哀悼他的挽联写得好:“忠于清,所以忠于世;惜悟道,不敢惜吾身。”他的死与苏格拉底的死,与布鲁诺的死遥相呼应。他们的死,理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他们的死,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上的一块高耸入云的丰碑。

④现在,苏格拉底走了,布鲁诺走了,王国维走了……连中国近代最“尖酸刻薄”的鲁迅也走了。他们一个个都痛苦地走了。可他们带给人间的光明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给利用了。这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读书是痛苦的,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的人不但是痛苦的。而且是孤独的。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2011年第3期,有改动)

13.请指出第①段中“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句中“真正的读书”和“痛苦”的内涵。(2分)

14.如何理解第④节中“这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一句的含义?(2分)

15.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痛苦的”这一观点的。(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7分)

什么颜色的汽车最安全?

①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挑选什么颜色的车,与车主职业、性格有很大关系。但是你也许并不知道,汽车颜色还与安全有关。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就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表明:撞车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颜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科学研究认为,行车安全性不仅受其安全视线的影响,还受到车身颜色的能见度的影响。有些颜色在汽车遭遇紧急危险时,起到加剧肇事的副作用;相反有一些颜色却能从某种程度上......减弱或遏制车祸的发生。深色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远高于明亮的汽车,这是为什么呢? ③首先,汽车的颜色是有胀缩性的。颜色可分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系列。其中,白、红、黄之类的亮色的视觉效果比较好,黑色、灰色等为暗色。从安全角度考虑,轿车以视觉效果比较好的亮色为佳,这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会使得同样的面积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亮色的汽车感觉大一点,有膨胀性,被称为膨胀色。暗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收缩色。膨胀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而收缩色看起来觉得小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尤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而诱发事故。这也就是为什么黑色、灰色汽车的事故率高于白色、黄色汽车的原因。

④其次,颜色是有进退性的,即所谓的前进色和后退色。例如,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4部轿车与你保持相同的距离,你就会觉得红色车和黄色车要离自己近一些,是前进色;而蓝色和黑色的轿车看上去较远,是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觉效果要比后退色好,看起来要近一些,车主就会早一点时间察觉到危险情况。

⑤那么究竟开什么颜色的车上路最安全呢?人们一般认为红色醒目,容易引起司机们注意,有利于交通安全。但轿车颜色专家认为,一般来说浅淡鲜亮颜色的车比深色车要安全一些。科学家们在对1000多辆各色小汽车进行调研后发现:白色是最佳选择,出车祸的几率最小。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与白色对光线的反射率较高、易于识别有关。不过,如果进行合理的搭配,也可提高某些暗色的视觉效果,如蓝色或者绿色和白色相配就比较醒目,被不少国家用于警车上,这也是多色搭配车身显得比较时尚的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7期 ,有删改)

16.阅读文章第①段,概括科学家关于汽车颜色研究的两个发现。(2分)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17.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从某种程度上”能否去掉,为什么?(1分)

18.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黑颜色汽车的事故率最高?(2分)

19.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你会提出哪些措施来降低车辆的事故率。(2分)

(五)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11分)

亲爱的麦子

周 涛

①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②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③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④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⑤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又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

⑥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户儿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

⑦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

⑧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⑨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又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

⑩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

20.作者说麦子很美,请根据文章第②-④段内容概括其美在何处。(2分)

21.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2分)

22.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3分)

23.第⑧段把麦子磨成面粉的过程描写得很详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⑩段的作用。(2分)

三、表达·交流(40分)

25.请以“_____,原来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备选词语如:沟通、幸福、快乐、赏识、成功等,也可以自选词语填写;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纸

一、积累·运用(22分)

1.(1)(3分)谆谆教huì

恩huì 错别字“ ” 改为“ ”

(2)(2分)仿写:(3)(2分)

2.(4分)(1) (2)

(3) ,

(4)

(5)

(6) , 。

3. (2分) 【 】

4.(3分)第 句 改为

第 句 改为 第 句 改为

5.选( )题(2分) 选( )题(2分)

6.(2分)

二、理解·感悟 (38分)

(一)(5分)

7.(3分)

8.(2分)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二)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卷纸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三校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王雅静 审核人:章壮年 时间:2013.10

一 积累与体验(27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8)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锐不可dāng ( ) jū ( )躬 拂晓( ) 荒谬( )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 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B. “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C.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

D. 画面上的几个人 —— 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 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C. 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材料一:77岁的姜彩莲和85岁的金水清是一对空巢老人。几天前,金水清发病,由于两个老人行动不便,就一直未上医院。老人所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街道姜彩莲老人的求助点,即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陪老人去看了病。该中心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材料二:1980年-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统计表

(注: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1)以上述两则材料为基础办一期主题橱窗,下列补充材料中,你认为对布置本

期橱窗用处不大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201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老龄化与健康”》

B.通讯:《香港人如何养老》

C.调查报告:《教育专家谈隔代教育的隐忧》

D.图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在行动

(2)下面是根据材料一拟的两条新闻标题,你决定用哪一条,为什么?(2分)

A.空巢老人:谁来陪我看病——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来相助

B.居家养老中心与志愿者送空巢老人看病

(3)社区居民对材料二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

B.我国于198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C.近年,我国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平均每8个劳动力就要养活1个老人。

D.30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慢慢变老,当年的财富创作者现在需要全社

会来关爱。

6.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本报讯)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在温哥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2

届全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

京市。

当日凌晨4时许,位于紫金山的国际会议中心内,市领导与各界群众代表

彻夜未眠,在焦急地等待着,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争。最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缓慢而清晰地说出了“南京”这两个字,消息传到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3题。(17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

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

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香远益清 ( ) ②陶后鲜有闻 ( ) ..

③宜乎众矣( ) ④而名之不可 ( ) ..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

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学而不思则罔 B. 纯以情韵胜 仁以为己任 ....

C.莲之出淤泥不染 何陋之有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恕乎 ....

10.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11.能否将“世人盛爱牡丹”中的“盛”改成“甚”?为什么?(2分)

12.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兰— 。

13.(甲)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高洁

的品性。 (2分)

(二)阅读《芦花荡》选段,完成14——17题。(11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

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

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

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

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

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

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

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

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

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

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

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

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

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

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

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

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

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4.选段文字讲述了老头子智诱鬼子,痛打鬼子的故事。请说说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三)
中考模拟测试语文答卷纸

宿豫实验初中语文模拟测试答卷纸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答题无效。

1.(4分)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旅( )人 (chuān)( )流不息 劣( )根 juān( )刻 ..

2.(4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10分)默写。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②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⑤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⑨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⑩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4.(3分)修改病句。

第 句修改意见是: 。 第 句修改意见是: 。 第 句修改意见是: 。

5.(4分)我选( )的意境:人散后,

6.⑪(2分) ⑫(3分)

7.(4分)①又何间焉 ②小信未孚 .③再而衰 ④以百姓为天 ..

8.(4分)⑪ ⑫

9.(2分)

模拟测试语文答卷纸 第 1 页 共 4 页

10.(2分)

11.(3分)

12.(3分)

13.(2分)

14.(3分)

15.(3分)

16.(2分)

17.(4分)

18.(3分)

19.(4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0.(4分)选出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21.(4分)第一空 第二空

第三空 第四空

22.(4分)

23. ⑪(3分)这一语段选自鲁迅的 集《 》中的《 》一文。 ⑫(3分) ⑬(3分)

模拟测试语文答卷纸 第 2 页 共 4 页

24.作文(60分)

模拟测试语文答卷纸 第 3 页 共 4 页【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

模拟测试语文答卷纸 第 4 页 共 4 页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四)
语文答题卷作文纸

年级 班级 姓名 --------------------------------------------------装-------------------订----------------线-------------------------------------------------

初中语文试卷答卷纸(五)
七年级第一次语文答卷纸

2014年鄂尔多斯枫叶国际学校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题卷 10、5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老师的忏悔(14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1)_________ (2)________(2分) 年级 姓名 得分 8、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 )(3分) 2、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1) a ( ) b.( ) c.( ) d.(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冬天的怀念(10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

12(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4分) 13、( )(2分) 14、( )(2分)

1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写作(4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

2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52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