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 工程硕士 |

【www.guakaob.com--工程硕士】

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监管情况汇报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第一篇

**水库水利工程设施安全监管情况汇报

**水库总库容为**万m3,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拦河大坝、溢洪道、输水洞进水口为3级建筑物,防洪重现期设计为100年一遇,校核为5000年一遇;输水隧洞及发电厂房为4级建筑物,防洪重现期设计为50年一遇,校核为100年一遇。 **水库2008年12月进行除险加固,于2010年11月通过蓄水验收。

当前**水库工程设施安全监管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制定了:水库安全运行监测制度、义乌市**水库管理制度、**水库启闭机操作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台账管理制度、**水库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二、落实各项责任制

落实防汛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坝、副坝巡查管理责任书、水文工作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

三、完善操作步骤

各启闭设备操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并进行记录。

四、科学调度

制定了切实可靠的控制运行计划,严格按照控制运行计划进行调

度,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

五、做好日常观测、巡查

对水库主坝、副坝位移、沉降点一个季度测量一次,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测压管测量每周进行二次;各主要水利设施汛期每天至少巡查一次,非汛期每周至少一次。各项观测、巡查工作记录完善。

**水库管理处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县水利局关于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情况汇报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第二篇

县水利局关于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

情况汇报

一、水利基本情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2658km2,其中耕地面积31.57万亩,其中水田19.88万亩,旱地11.69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糖蔗、水果、蔬菜、桑蚕、烤烟等。

全县现有水库3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12座,小(2)型水库21座,小型水利工程共774处,设计灌溉面积26.6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39万亩;中型灌区6处,其中小型塘坝蓄水工程188处,小型引水闸坝工程431处,小型提水工程155处(其中灌溉泵站140处、机井电灌15处),水池、水柜4677处,灌溉渠道长1333公里,排水沟渠长92公里。

但由于我县大部分水利工程建于六、七十年代,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溉面积不断减少,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偏小,标准低,投入不足,水源工程和田间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覆盖率低,工程完好率仅为45%,大部分工程年久失修、病险严重等,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不足,灌溉保证率低,不能有效地解除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的威胁,加上工程在运行管理上存在的体制不到位、机制不活、水价不合理、水费征收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1、强化领导,确保组织保障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讨论研究当前水利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审计、扶贫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指导项目建设,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督促指导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解决问题,推动水利建设工作落实。

2、加大投入,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拓宽筹

资渠道,逐年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2010年我县财政还专门安排480万元作为春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启动资金,对全县的渠道、水坝、山塘、电灌站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修复和加固,在抗旱保人饮、保春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我县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达100%。

3、优化资源,确保部门资金整合到位。积极整合农业、发改、国土、扶贫等部门的各项涉水资金,统筹安排,集中连片,形成推进水利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把投向相近、目标基本一致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归并整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成事、惠“三农”。

4、上下联动,确保群众参与到位。我县将水利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群众为责任主体,以建设工程质量为宗旨,以解决群众用水为目的,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投入水利建设中,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方案具体,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科学编制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年度水利建设任务。项目实施中,对技术人员实行划片包干、分点负责,全程现场跟踪服务管理,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年度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县项目龙平物华灌区工程总投资1036.46万元,建设内容有:加固山塘5座,新建和加固堰坝12座,新建防渗渠道14.35km,管灌1.5km,高位水池1座,水轮泵站5座,示范点硬化道路480m;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达1.09万亩,受益人口1.59万人,成效显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水户协会制度还不完善,协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方面农业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力的影响,不可能具备完整的商品属性,虽然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动了农民用水、管水积极性,用水户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范围增大、参与程度提高,改变了过去“用水不管水,管水不用水”的旧体制,同时灌溉工程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农民“适时适量”供需水要求。因此,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受到了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制约。

2、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用水户对用水户参与灌溉

管理的认识水平与认同程度不一致,协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特别是协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急需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提高对渠系改造和推广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认识。

3、县财政困难,投入水利建设资金不足,仅依靠上级水利部门资金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的投入,不能满足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据2010年我县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目标(2010~2020年),估算总投资高达72168.3万元,根根项目分布情况,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项目资金筹措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约占70%,市、县财政及群众自筹约占30%,即中央投资自治区补助资金50517.81万元,市、县财政及群众自筹资金21650.49元。

(二)今后的打算

1、按照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目标和我县“十二五”规划,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原则,逐年分步实施,逐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实施的重点水利项目。

2、多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加大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议县财政加大对水利项目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

3、积极组建农村用水户协会,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机制,发动受益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中去。

关于污水管道损坏的情况报报告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第三篇

关于污水管道损坏的情况报报告

2012年8月23日,我方已将厂前区办公楼至化粪池污水管线安装并回填完成,厂区电力施工队伍施工时,重型施工车辆碾压在污水管线上,造成我方办公楼西面北侧污水管道严重损坏,污水井井壁松动,因此我方必须将管道挖出从新进行安装,污水井必须从新砌筑。 被压坏管道:DN300双壁波纹管 36M 60元/M 污水井: 3个 1500元/个 挖机挖土方:机械半个台班 900元 人工配合挖土、平沟、回填:共计3个工 600元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电力施工单位:

山西锅炉检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董地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第四篇

董地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董地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乡长 付正先

(2012年8月1日)

各位代表:

接到县人大《关于县七届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水人常办发„2012‟30号)后,乡人大、乡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了专人负责,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做好迎接调研各项准备工作,现按照通知要求将我乡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董地乡概况

董地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东北部,东邻比德乡,西接保华乡和钟山区月照乡,北连青林乡和纳雍县新房乡,南抵陡箐乡、滥坝镇和钟山区老鹰山镇。总面积9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14.2余亩,森林覆盖率达36%。辖9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380户20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7531人,非农业人口2969人;居住着汉、苗、彝等七个民族,少数民族8200余人,占总人口的40%。三岔河流经乡北部15公里,中部有双巢河流入小河,长11公里。全乡属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最低海拔1460米,最高海拔2293米,除文阁坝子、双巢、大营河谷外,其余6个村都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深山区、石山区,土地贫瘠,石膜化、缺水严重。 2011年,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2959万元,工业总产值437733万元,乡企增加值9723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6843万元,上交税金10081万元,利润总额完成9516万元,劳动者报酬完成2503万元,财政总收入1.0388亿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710元。

二、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为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近年来,乡委、乡人大、乡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加大乡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支农项目资金,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强以小水窖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为止:在缺水严重的中坝、董地乡两个片区6个村投资283.2万元,修建小水窖1416口28320立方米,解决5564人的安全饮水。在穆家寨村投资35万元解决1500人安全饮水,投资56万元解决乡小城镇周边3000人安全饮水。引资2.2亿元建设金狮子一级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中。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三、主要做法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为改善全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我镇把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推进:

一是设置领导机构。成立了专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水利水保站直接抓,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各村的年终考核内容。在各项水利建设实施过程中,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对分管领导、水利水保站、项目实施村实行定工程、定职责、定时间、定质量的四定责任制,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遇有情况立即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保证水利建设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三是搞好宣传造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水利建设进行大张旗鼓地广泛宣传。同时乡政府要求各村对水利基

础设施建设必须走“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程序,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建设,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各村两委负责人经常深入到项目点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受益一片。工程完工后,按分级管理原则进行竣工验收,切实加强建后管理。同时,我们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保证在施工过程不出任何责任事故。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很多地方农田不能旱捞保收,靠天吃饭现象突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全长11公里的双巢河、全长2.5文阁河防洪工程量大,无钱修建。

2、双巢河流域、文阁河流域由于均为好地,泥土疏松,一到雨季,就会引发泥石流,致使沿岸农田被洪涝和泥石流冲毁或淹没,沿河流域农田面积越来越少,百姓受灾程度越来越大,群众强烈请求加大对双巢河、文阁河两条河流的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3、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2011年起,我乡在双巢、穆家寨村种植核桃,核桃种植多在旱地种植,若遇严重干旱,就会造成因缺水而影响核桃的正常生长和保存,更谈不上产量,现需进一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筑牢产业发展之基。

4、除核桃产业外,我乡发展的蔬菜产业、药材产业及农业等都需要抵御旱涝,目前已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这些产业发展的需求。

5、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影响很深,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管护力度不够,致使水利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寿命不长。

6、防洪基础设施仍较薄弱,难以抗御大的洪涝灾害,

由于年代久远,现有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破损,效益严重衰减,无法满足抗旱排涝需求。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四、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做好双巢河、文阁河综合治理的整治力度。将生物治理与科学治理相结合,在建设永久性防洪堤、治理河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动群众对双巢河、文阁河两岸植树造林,以此加强双巢河自身抵御洪涝泥石流灾害的能力。

二是请求加大投入,解决窑村机场建设安置点、文阁村经济开发区安置点、明星村生态移民安置点饮水困难。 三是在核桃、中药等产业发展区域,加大心小水窖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抗旱蓄水池,进一步减少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

四是加强完善小水窖建设。虽然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乡小水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耕地面积多、分布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抗旱排涝成了农业增产的焦点,对小水窖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大。

盖洋镇水灾情况汇报
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第五篇

盖洋镇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盖洋镇委员会

盖洋镇人民政府

(2010年6月)

6月13日以来,我镇连续遭遇强暴雨、大暴雨袭击,全镇18个行政村都不同程度受到灾害,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党政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到达重灾村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奋力抗洪救灾。现将盖洋镇防汛救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的情况

据初步统计,全镇18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常坪村、白岚村、湖上村、雷西村、大洋村、白叶村等6个村灾情特别严重。持续强降雨引发了道路塌方、山洪等自然灾害,交通一度中断,民房倒塌,烟田、水稻田、渔塘受淹冲毁,水利、电力和广播通信等设施损毁,损失巨大。截止6月21日全镇受灾人口11202人,成灾人口7621人;房屋倒塌11户32间,受损62户165间,紧急转移安臵群众508人;全镇农作物受灾12781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6813亩,烟叶受灾1881.3亩, 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作物受损2730亩;池塘、水库过水273亩,蓄禽受损36000只;水渠冲毁59处5012米,水坝受损16座,防洪堤19处997米。道路塌方103处14390立方米,路面受损6.3公里,桥梁完全冲毁1座,局部冲毁4座。此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3237.84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约2435.65万元。由于处臵及时,未出现人员伤亡。【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汇报】

二、救灾措施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市、县委、政府关于防汛救灾的决策部署,采取紧急果断措施,奋起抗灾,努力自救,全力投入防汛救灾的战斗,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灾情和抢险工作。县委、县政府对受灾情况十分重视。县委冯书记百忙之中深入我镇白岚、常坪、雷西等村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县委王副书记、县政府谌副县长、县人大罗水源副主任、县政协李群秀副主席等县领导也多次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县防汛办特别是防汛指挥长陈华州副县长也多次打电话给书记、镇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迅速行动,奋起抗灾救灾。

1、强化领导,周密部署。镇党委、政府对今年的防汛工作高度重视,汛前早动员、早部署,在思想、组织和物资上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6月初以来,接到县发布的强降雨天气消息后,镇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和驻镇所有单位负责人及全镇干部职工会议,及时启动防汛预案,认真布臵防汛抗灾工作任务。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全镇防汛抗灾工作。并要求全镇所有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抓好防汛工作。各村也根据党委政府的部署,相应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防汛抗灾领导小组。

2、强化措施,全力救灾。“6.14”特大洪灾发生后,镇党委、镇政府不等不靠,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采取措施,带领全镇人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灾。镇政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取消节假日休息,镇党政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赴各村指导

抗洪救灾工作。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分片包干,火速前往所挂村,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各受灾点了解灾情,现场指挥并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并吃住在村里,随时关注水库、电站、沿河两岸险段、低洼地区和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点,不间断地巡查排险,不遗漏,不疏忽,对出现的险情,立即组织群众及时转移人员和财物,至目前已紧急转移安臵群众508人。镇政府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都有一名主要领导带班,一名班子成员和值班人员24小时带班值班,防御强降雨。并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向各村书记、主任和水库、电站负责人发送天气预报信息。及时掌握灾情和汛情的情况。力争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广大党员,到受灾农户、受灾点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物质,清理垃圾,对受灾户、倒房户实行一对一帮助,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衢地村村主任吴敏华同志自已烟叶被洪水冲毁6亩,损失1万多元,灾情发生后首先考虑其他灾民,与村书记分片包干带领部份村干部和党员到偏僻自然村转移地质灾害户群众,帮助灾民抢收、抢种。

3、合理安排,抓好自救。灾情发生后,为全年双增收目标的实现增大了难度。镇党委、政府把着力点放到了落实救灾措施,指导生产自救上,及时召开了抗灾、复产、自救工作会议,坚持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灾后恢复生产。一是认真做好灾情统计,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各受灾点进行抗灾自救,对已成灾的,进行准确调查登记,向县委、县政府和水利、民政、农业等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

对已发生险情,尚未成灾的,立即排险;二是镇村干部亲临受灾现场,深入灾农,宣传政策,帮助灾民树立信心,打气鼓劲,增强斗志,激发生产自救的激情;三是洪水退去后立即组织及时打涝漂浮物,洗苗、护苗、扶苗工作,对不能恢复的和冲毁的农田,提出改种、补种意见,组织种源,引导农民种地瓜、大豆、蔬菜等作物。同时对受灾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力争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加快房屋重建,确保灾民有地方住、有饭吃。这次洪灾全镇房屋倒塌11户32间,受损62户165间,目前已落实3户重建,选好地址,并着手动工,受损房屋能修复的正在帮助灾民修复,有的还需请地质专家鉴定是否危房户。五是帮助农民发展短线经济,发展食用菌、养殖业、外出打工等增加当年收入。

4、通力合作,抗洪抢险。灾情发生后,县挂村各部门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出钱、出人、出物,及时深入所挂村,了解灾情,帮助灾民抗灾自救,解决困难。县药监局在灾情发生后,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与镇村干部一起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抗灾救灾,并送去5000元救灾资金。县粮食局在帮助挂点村抗灾救灾同时,对房屋倒塌受灾户送去慰问金。据初步统计,全镇18个挂村部门共支持受灾村共计2.5万多元。县直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合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针对交通受阻、供电中断、通讯不畅,给抗灾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的严峻局面,各职能部门抢修队伍紧急出动,奔向抢险的第一线。交通局、公路局组织了多辆钩机、铲车,清除公路塌方路障、路面、路肩塌方,抢修重要的水毁路段和排水设施;电力公司组织力量对受损倒塌的

电杆、线路进行修复,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通信部门增派了得力的技术人员沿途查巡线路,修复被毁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了重灾区公路、通讯和供电的基本畅通。县国土局加强地质灾害的排查,对受到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危房威胁的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强对天气预报和水位的的监测,及时准确为我们发送天气预报信息。

5、严肃纪律,明确责任。灾情发生后,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深入受灾村组织协调好救灾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机关干部职工必须带头执行命令。如有不服从安排,借故逃避,或防汛抗灾不得力出现事故的,进行效能处理。各水库、电站负责任人必须服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安排,如出现不服从调度的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处理,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电站负责。村主干作为防汛救灾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防汛抗灾主要责任,如出现防汛工作不力或玩忽职守,排查不到位,发生重大事故的一律免职,并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对所造成的损失要负主要责任。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们已尽了最大努力进行抗洪救灾,但由于灾情重、自救能力有限。目前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急需解决。

1、地质灾害评估难度大。本次强降雨造成镇境内多处发生地质灾害,要求国土部门尽快派出地质专家实地勘察,作出灾害评估。为我们更加全面准确掌握地质灾害点,并要求优先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列入易地移民搬迁对象。危房鉴定工作量大。由于危房多,而鉴定工作专业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1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