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 中考 |

【www.guakaob.com--中考】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一)
2015-2016清华附中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招生考试网资讯     清华附中2015-2016学年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方便同学们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中国招生考试网将会在答案整理结束后第一时间更新,2015-2016清华附中初一期中考试各科试卷及答案,敬请期待!    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2015-2016清华附中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下载链接,欢迎同学们进入下载使用!
    点击下载:2015-2016清华附中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链接更新中)
    或推荐搜索》》》清华附中试题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二)
2016-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忆读书

教学目标

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这篇文章我是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难点:《忆 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 诵读活动

1、 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2、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 正音释义

笸箩 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四) 思考活动

1、 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 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 交流活动

1、 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

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六) 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七) 课外小结

1、 请同学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2、 关于对作家冰心的介绍。(可附图、文)

3、 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

第二课时

(一) 活动导引

1、 请同学介绍作者冰心及其创作。

2、 导入课文:正如同学们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讴歌和颂赞的是壮美的自然、纯晶的童心、真挚的母爱。

巴金在谈到少年时代和哥哥共读冰心作品时的感受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现在我不能说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给我加添过一点生活的勇气,可是甚至在今夜对着一盏油灯,听着窗外的淅沥的雨声,我还能想起我们兄弟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创作之源是什么呢?

(二) 诵读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三) 交流活动

1、 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2、 请同学将本文结合自己上一节课后小结,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

①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 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四) 提高升华

1、 小结全文。

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指出文中总结性的语句。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教师辅助策略

除关键词语外,教师可提示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同学的关注。

(五) 迁移活动

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创造真我。

板书设计

忆读书

中心内容

多读书

读书好

读好书

记叙顺序 时间顺序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三)
深圳市宝安区2015-2016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深圳市宝安区2015-2016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A、柳絮(xù)粼粼(líng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

B、堤岸(tī)匿笑(nì) 憔悴(chuì) 寒颤(zhàn)

C、温馨(xīn) 嫩芽(nâng) 分歧(qí)瞬间(shùn)

D、感慨(kǎi) 拆散(chāi) 攥着(zuàn) 凝视(níng)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分歧 铺垫 惭愧 各得其所 B、诀别 池塘 应和 水波鳞鳞

C、瘫痪 捶打 脸颊 翻来腹去 D、严历 挨凑 澄清 形影不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丹丹打电话,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事,我听的很不耐烦。 ....

B、考试卷子发下来了,我喜出望外这个分数。 ....

C、周末爸爸妈妈都去了外地,我一个人形影不离,只好安心写作业。 ....

D、这两本字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辞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

鲜明。

4、下面一段话四个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掌握了国家的命运。 ②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③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④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A、④③①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美国女文学家海伦 凯勒。

C、《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D、《春》是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6、古诗文默写。

(1)绿树村边合,。(《过故人庄》孟浩然)

(2)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3)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述而》)

(4),志在千里。烈士暮年,。(《龟虽寿》 曹操)

(5)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王湾)

(6),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7)孤山寺北贾亭西,。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8)自古文人多悲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李商隐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的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丽清的句子是:,;曹操面对碣石沧海,悲壮地歌吟:秋风萧瑟, ;而马致

远笔下的游子在夕阳下,秋风中,愁断肠:,

二、文言文阅读

(甲)课内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儿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忽而问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以后,孟子不服諠矣。(《韩诗外传 孟母戒子》)

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每个0.5分,共2分。)

寒雪日内集(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

其母方织( ) 孟子辍然中止( ) ..

8、翻译下列句子。 ..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为戒。

9、问答题。

①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②孟母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孟子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问答题。

(一)秃的梧桐

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⑽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ùi (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

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四)
2016年深圳中考预测试题语文卷带答案

2016年深圳中考模拟预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禁锢(gù) 黝黑(yŏu) 胆怯(qiâ) 戛然而止(gá) ...

B. 饶恕(shù) 倔强(juâ) 淳朴(chún) 义愤填膺(yīng) ....

C. 称(chân)职 绚(xuàn)丽 赫然(hâ) 味同嚼蜡(jiáo) ..

D. 祈祷(qǐ) 确凿(záo) 地窖(jiào) 花团锦簇(cù) ....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 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和实....

际的。

C.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D. 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深圳举办“读书月”就是希望我们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名著、读经典,让我们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B.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C.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显示出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D.本次比赛以独特多元的游戏形式开展紧张精彩的晋级赛框架。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②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③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④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⑤“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⑥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A.⑤②①④③⑥ B.⑤②⑥①④③ C.①⑥⑤②③④ D.⑥①⑤②③④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也出自这本集子。

C.“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

纱。”这句话是比喻句。

D. 销售计划、风和日丽、色彩缤纷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1题)

二、本大题共2小题,吗,每空1分,共4分 6、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记得林冲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填绰号),看似勇猛的他,有些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因误入白虎堂获罪,被刺配沧州,途中受尽折磨,幸好在_________________(填地点)遇见花和尚鲁智深而得救。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

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你说是不是?

我的心眼倒好呢,连个小孙子都守不住。他病了,我没钱给他买好药,眼看着他死在我的怀里!甭说了,什么也甭说了!——茶来!谁喝碗热的?”

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祥子的出身是农民,他流落到北平城拉洋车。他________次买车又丢失,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

三、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8)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9)《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五柳先生的率真脱俗。其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他淡漠世事,不尚玄谈,不爱荣华富贵的品格。【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10)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他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示我们同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五)
2016深圳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总结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2016深圳中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中考语文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测试包括识记、理解、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级:

A. 识记

了解并记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能正确地再现和重现。如认读 汉字、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或段)等。识记是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 理解

领会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说明或推断。如领会语句的含义、听清楚发言的要点,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等。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 应用

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 情景的听、说、读、写中的实际问题。改正文章中的毛病,会写一般记叙文、简单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说话得体等。应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 页 第 1 页 共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D. 鉴赏评价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评说。如在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略其中的趣味等。鉴赏评价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中考语文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专项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 识记A

①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的字音。

②识记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的字形。

2. 应用C

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③能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④能正确选用、仿用、交换常用句式。

⑤语言表达基本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 页 第 2 页 共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不分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反复、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

⑦书写熟练、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全部课文(或文段)。

1.识记A

①识记中国与外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③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全部课文(或文段)。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成语典故在课文中的含义。

②在记诵积累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大意。

③理解课文中句子的大意,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和语段。

④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3 页 第 3 页 共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①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②理解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③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④区分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⑤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应用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把握文章的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

④概括中心思想。

3.鉴赏评价D

①欣赏文学作品,在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②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③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④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作出初步的审美评价。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⑤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五)课外名著阅读

4 页 第 4 页 共

| 让孩子德智行千里

考查学生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的情况。【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六)写作 C

能写一般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书信、通知、启事等);能根据要求缩写、续写或扩写文字材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物(如材料真实、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中心明确、细节感人等),言之有序(如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从字顺等)。

鼓励有创意和有文采的表达。

三、中考语文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题量:共 20 道题左右,满分为 100 分。

用时:考试限定用时为 100 分钟。

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其中,现代文(包括单项语言技能考查)约占35%,古诗文占25%,写作占40%。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如下:

(一)语文技能考察(单项选择1-5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语音: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辨别常见的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矫正方言、口语化读音。)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

2、成语 :常见成语意义及用法考查

3、病句 :常见六种病句类型的考查

5 页 第 5 页 共

深圳初一语文教材2016(六)
2016年深圳中考预测试题语文卷带答案

2016年深圳中考模拟预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禁锢(gù) 黝黑(yŏu) 胆怯(qiâ) 戛然而止(gá) ...

B. 饶恕(shù) 倔强(juâ) 淳朴(chún) 义愤填膺(yīng) ....

C. 称(chân)职 绚(xuàn)丽 赫然(hâ) 味同嚼蜡(jiáo) ..

D. 祈祷(qǐ) 确凿(záo) 地窖(jiào) 花团锦簇(cù) ....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 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和实....

际的。

C.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D. 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深圳举办“读书月”就是希望我们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名著、读经典,让我们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B.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C.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显示出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

D.本次比赛以独特多元的游戏形式开展紧张精彩的晋级赛框架。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②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③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 ④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⑤“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⑥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A.⑤②①④③⑥ B.⑤②⑥①④③ C.①⑥⑤②③④ D.⑥①⑤②③④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B.《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也出自这本集子。

C.“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

纱。”这句话是比喻句。

D. 销售计划、风和日丽、色彩缤纷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1题)

二、本大题共2小题,吗,每空1分,共4分 6、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还记得林冲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填绰号),看似勇猛的他,有些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因误入白虎堂获罪,被刺配沧州,途中受尽折磨,幸好在_________________(填地点)遇见花和尚鲁智深而得救。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

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你说是不是?

我的心眼倒好呢,连个小孙子都守不住。他病了,我没钱给他买好药,眼看着他死在我的怀里!甭说了,什么也甭说了!——茶来!谁喝碗热的?”

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祥子的出身是农民,他流落到北平城拉洋车。他________次买车又丢失,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

三、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8)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9)《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五柳先生的率真脱俗。其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他淡漠世事,不尚玄谈,不爱荣华富贵的品格。

(10)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他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示我们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65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