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自在飞花轻似梦——古诗词中的梦意象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第一篇

自在飞花轻似梦——古诗词中的梦意象 自在飞花轻似梦 ——古诗词中的“梦”意象

梦,以其轻盈、朦胧、虚幻、如烟似雾的美,引发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喜爱,谢眺梦中得 旬,李白梦笔生花。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她能够激发艺术的灵感。梦与诗歌是一对孪生姐 妹,梦本身就含有诗性的成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诗人做梦、写梦、歌咏梦,梦成为古 诗词中最可爱的精灵。 一、梦——思乡的愁绪 梦是游子思乡最直接的方式。远涉他乡的游子,无论身处天涯还是海角。总是忘不 了对故土的留恋,于是梦回故乡成了慰藉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的唯一的精神享受.而梦 醒时分的孤单凄苦更增添了无限思乡的愁绪。 唐人赵嘏在《吴门梦故山》中写道:“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秋窗觉后情 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诗歌写于诗人落第后漂泊岭南时期,尽管离家久远,但家乡的 山山水水仍熟记在诗人心中,即便是思归入梦也能轻车熟路。梦回故乡是何等的幸福。 以至梦醒后仍回味无穷。全诗以梦为题,以梦抒发思乡情,以秋夜、堕月烘托归梦,把思 乡的悠悠情思无限地拉大、延长。 其他以梦思乡的诗句有: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唐�9�9 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梦入故园数新笋,穿篱破藓几茎茎。(宋�9�9 杨万里《二月望日》) 无限关山隔梦遥,山也迢迢,水也迢迢。(清�9�9 严元照《一剪梅》) 二、梦——怀人的情思 古代少的是家庭团圆的欢聚,多的是聚散匆匆的伤别。于是独处异乡的旅者、征戍 守边的将士、独守闺房的怨妇,只能在梦中求得短暂相聚,重温往昔的幸福。以梦怀人在 古代闺怨诗、爱情诗、羁旅诗等诗歌中反复出现,梦成了离人们最为温馨的精神慰藉。 以梦怀人的诗句有:万方数据 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觉梦俱千里。追随难再期。 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纵是非真事,何妨梦会时。 (唐�9�9 长孙佐辅《代别后梦别》)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澹帘钩。廿年旧恨上心头。 (宋�9�9 陈子龙《浣溪沙》)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宋�9�9 晏殊《木兰花�9�9 玉楼春》) 三、梦——落寞的情怀 古代求仕不济的文人、遭贬在外的宦者、怀才不遇的志士,往往用梦来排遣心头的 孤寂,借梦述说人生的无奈。在梦境之中独自咀嚼那份人生的失意与迷茫、生命的落寞 与悲苦。梦在他们笔下,多是残梦、破梦,弥散着凄苦,充满着愁怨。 宋人王安石《日西》:“日西阶影转梧桐,帘卷青山簟半空。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 梦鸟声中。”此诗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晚年退居金陵的作品。诗歌通过梧桐疏影、寂 寂青山、香炉灰烬、悠悠鸟鸣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空寂凄冷的意境。结句以虚写实,虚实相 间。用“残梦”抒发人生失意后的落寞情怀,空灵婉曲,凄恻动人。 其他表现落寞之梦的诗句有: 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唐�9�9 杜荀鹤《馆舍秋夕》)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9�9 杜牧《遣怀》)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宋�9�9 裁复古《月中泛舟》) 四、梦——悠闲的象征 ’梦有时是飘逸的,亦真亦幻,如柳絮飞舞,似飞花坠地,充满了闲情逸致。她带着几 分轻松、些许悠闲。在诗人们午间小憩时,在姑娘们花丛春困中,在隐士们松下打盹里, 轻佻地跃动着。古诗词中以梦写悠闲的名句有很多。 宋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事》就写得十分悠闲:“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沦浪。”诗人

在水亭纳凉,他高卧水亭,酣然入梦,梦醒后听 见数声渔笛。不禁会心地发出微笑。“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足显诗人心无眷顾的闲适安 逸之情和悠闲自乐的读书之乐。而独对渔笛莞尔。则是对渔家身居江湖这种隐逸生活和 自在情怀的心灵默契。 其他表现悠闲之梦的诗句有: 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宋�9�9 戴复古《夜宿田家》)万方数据 说文锯字。SHUOWEN JIEZI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宋-王喁《夜行船》) 五、梦——爱国的寄托 梦有时又是雄壮的。李白可以在梦中飞渡地域辽阔的吴越,辛弃疾亦能在梦中金戈 铁马,驰骋沙场,一展英雄之志。尽管现实何等残酷,人生多么不顺,前途怎样渺茫,这一 切并不能摧垮英雄们的理想之梦,在梦中他们同样可以笑傲江湖,快意人生。这些梦浸 透着英雄们悠悠爱国心、拳拳赤子情。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诗歌 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当时诗人虽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僵卧孤村,但是 他仍然心系国家命运、民族兴衰,即使自己不能再驰骋沙场,梦中也要身披戎装,跃马扬 鞭,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沦陷的山河。这是何等的爱国梦啊! 其他以梦抒爱国情的诗句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宋�9�9 辛弃疾《破阵子》)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宋�9�9 陆游《枕上作》) 六、梦——纯美的化身 梦的虚幻迷离本身就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梦有一种缥缈朦胧、若即若离之美, 因此,诗人们常常别出心裁,一反常式,突破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这一定 式,用梦这一抽象情感来描写具体的物象,造就一种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收到双美 的效果。 �9�9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 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是一首写春愁的词,词人在料峭春寒中 登楼远眺,所见的是一幅色调轻浅、意境幽渺的早春图。尤为新奇的是,词人以“梦”状 “飞花”。这样原本毫不相涉的两事物。由于共同具备了“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了新 鲜的比喻,一具体、一抽象,使得“花”与“梦”这两个本来就纯美的意象更加空灵飞动, 妙不可言。 其他表现纯美之梦的诗句有: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9�9 秦观《鹊桥仙》)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蘼梦也香。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第二篇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观刈麦赏析

秉:拿着。输:交纳。事:从事。岁晏:年底。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两句总领全篇;"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正面描写收麦劳动。"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人物矛盾心理)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月夜 唐 刘方平

此诗“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使早行情景宛然在目。“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段对梦境的回味,不仅贴合商山早行的具体情境,也照应了开头的“客行悲故乡”,将诗人的羁愁旅思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阕,托梅寄志。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宋】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1、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的?

A表情:笑:巧笑→笑从双脸生。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场面描写:斗草。

2、东邻女的个性形象是怎样的?

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3、作者有意回避了对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有什么好处?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4、关于“疑怪”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作斗草姑娘的内心独白,二是解作少女间的对白,三是解作作者本人的猜测。

5、: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浣溪沙 【宋】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簌簌衣巾落枣花”,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的很好。

醉花阴 南宋 李清照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佳节又重阳”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

句话,由辛弃疾口中说出,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 张养浩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

朝天子咏喇叭 明 王磐

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 “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 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 “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 本曲是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解题方法】

(1)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达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⑤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本词是作者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阙写,笔力雄健,感情沉誉。

3、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4、读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的名句: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描述。

6、“塞丅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突出了“塞丅秋景”的哪些特点?

7、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案: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 塞下秋景、思乡报国之情3、这首词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表现作者慨叹壮志难酬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6、天冷、声杂、城孤。 7、思乡报国之情。8、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9、.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答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1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答案: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2.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豪情壮志。答案: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4.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答案:“倾城”。

15.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1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17、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武陵春李清照

18、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风住尘香”正面描写了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场面。B.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的表述了内心的浓重哀愁。C.“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D.“物是人非”是一切悲苦的缘由,“事事休”是一切悲苦的结果。

19、读读下列诗句,比较异同。 ⑴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⑵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答案:同:都是写愁。 异:⑴句把抽象化为具体,⑵句把具体化为抽象。

古诗归点

一、景: 1.哪些景?景物特点? 2.写景手法 3.写景作用

二、情: 1.最能体现情感的词或句子 2.抒发的情感?

三、名句赏析【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赏析诗句的角度 1.内容:哲理、画面感

2.手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移情于物、直抒胸臆、运用典故、触景生情

3.修辞:比喻、拟人

4.炼字:就是某个字写出了什么,最后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常考的名句类型 (1)哲理句 (2)用典句(3)有特点,有手法的句子 (4)一字传神的句子(5)被名家赞为千古名句的句子

古诗阅读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第三篇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每空? 分,共? 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25.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26.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22.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冥冥寒食雨

刘一止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长刺促,老气尚轮囷。

不负年年债,清诗断送春。

【注】①刘一止(1078~1161),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此诗作于宋室

南渡之后。②刺促:奔走忙碌。③轮囷:形容虽年老但志气盘曲在胸的样子。

14.诗的颔联意蕴浓深,请简要赏析。

1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②③①

1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除了离别的伤感外,还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5、阅读下而的宋词,回答小题。

沙塞子①

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15.结合上阕的内容,简要说明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6.下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毛奇龄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注】①毛奇龄,清代词人。②柘枝:指柘枝舞。《梦溪笔谈》:“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③征衣:旅人之衣。

2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2.词虽短,时空转换却多,请简述。

23.有人评价本词“别有凄凉”,作者是用哪些手法表达“凄凉”的?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②③①

18.“三闾”指谁?借吊“三闾”表达词人什么样的心境?

19.简要赏析“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的妙处。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20.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意思】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份)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2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24.对“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梁启超曾称赞为“奇语”。这一句“奇”在哪里?请赏析。 ①

参考答案

一、语言表达

1、25.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26.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2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主要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应明确颔联所写内容,然后再理解其中蕴藏的感情。“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燕子”“梧桐”都是传统的意象,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应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解答: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比如本题就是针对诗歌的颔联提问,提问的同时,不仅考查情感,同时也考查诗句的意思。2.答题:(1)答题时特别强调:①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考查写景的方式。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比如本题就主要从侧面角度入手来写,不是从正面来写雨势和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虚”与“实”,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29610.html

    上一篇:黃家駒性格

    下一篇:红楼梦中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