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天津,难题

| 高考 |

【www.guakaob.com--高考】

2015天津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主政天津,难题 第一篇

电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天津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直击腐败积弊、扶止祛邪,保持

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彰显我党以“零容忍”立场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这充分

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B.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D.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

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忐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⑧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3、790多年前,成古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

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

阳》等曲日,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市场需求大量增

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

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

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5、根据《经济化活》知识,结合图1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谈足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 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6.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

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

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

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

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⑧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哲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

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

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足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主政天津,难题】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

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分)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现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12分)

(2)从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9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

13、阅读材料,则答问题(10分)

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目前在用户规模,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国际互联冈体系,对杜会各领域产生着日益深远的重大影响。今年3月,“互联网+”一词被政府工作报告使用后,国内正在不断衍生出“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安全”等热点话题。 如果“虹联网+政治生活”,将对我国政府的仁作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14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丈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 即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参考答案

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A 2、D 3、C 4、B 5、D 6、B

7、A 8、D 9、B 10、A 11、C

II卷共3题,共56分。

12.(31分)

(1)(12分)

①解决社会助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必须保

2016下半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备考:整除思想巧解数学难题
主政天津,难题 第二篇

2016下半年天津公务员行测备考:整除思想巧解数学难题

天津公务员考试:

一、整除的核心

通过抓住题干的某个关键词或关键数据特点来使题目免于计算、化繁为简!

简单举个例子:甲收藏的书当中有37.5%的书是专业书,问甲一共收藏了多少本书,专业书和非专业书各多少本?

我们可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数据37.5%,也就是3/8,因为书只可能是整数本,所以可以知道书的总数一定要是8的倍数,专业书一定是3的倍数,非专业书一定是5的倍数,如果要求一共有多少本书,就在选项中找哪个选项是8的倍数,这样就达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二、整除的应用环境

了解整除思想的核心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到整除思想解题,也就是应用环境。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具体来说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题中出现了比例、分数、百分数等数据;二是题中出现“整除、平均、倍数、每”等字眼。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题具体讲解整除法的妙用!

例1: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生命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又在极度的悲伤中度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请问丢番图的一生经【主政天津,难题】

历了多少寒暑?

A.60 B.72 C.84 D.96

【中公解析】

这是一个年龄问题,初一看题干的描述很复杂。在此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普通的方程法方法,一个是整除法,同学们看看这两种方法的优劣性!

方程法:

整除法:

由于题干中出现的“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七分之一、二分之一”则可以判断出丢潘图的年龄一定同时是6、12、7、2的倍数,也就是说是这四个数的公倍数,可知答案为C。

例2: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中公解析】

很多同学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会想到用方程法去做,但是大家会发现如果你用方程法去计算的话,计算量是比较大的,不能快速求解出正确答案。

那我们现在看看整除法:问题求的是今年男员工多少人,而我们

知道今年的男员工是去年男员工的94%,也就是47/50,可以判断出今年的男员工人数一定是47的倍数,再看选项中哪一个是47的倍数即可,由此可以判定出答案为A。

上面两个例题如果用普通的方法求解,都不能快速得出正确答案,而用整除法就能快速锁定目标。在行测考试中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能熟练整除法,提升自己的作答速度,进而拿到更多的分数!

李瑞环语录
主政天津,难题 第三篇

原题:从“青年鲁班”到全国政协主席

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青年鲁班》,片中的“男一号”李三辈是名意气风发的建筑工人,善于技术革新,而他的原型正是李瑞环。

为买书挨打

1934年9月,李瑞环生于天津市宝坻县霍各庄镇陈家口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早在很小的时候,他“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李瑞环曾回忆,自己大概14岁时开始织布:“记得那时我的个子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因为要干活儿,李瑞环只断断续续上过6年学,虽然短暂,却让他爱上了读书。此后只要一有机会,他总去找亲戚朋友蹭书看。

有一年过春节,李瑞环的母亲让他挑两捆楂子(又名木桃)去城里卖,再买几根油条回家包饺子过年,他却用卖来的钱买了一套《巧合奇缘》的书。母亲知道后,气得抄起笤帚就打,吓得李瑞环都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跑到门外,冻得瑟瑟发抖。后来,母亲拉着他的手,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喜欢书是好事,可是咱们家哪有钱给你买书呀?”

1951年,17岁的李瑞环来到北京做小工,开始学习木工,后成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工人。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李瑞环和工友们也都充满了干劲。

在我国传统木工技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放大样”,即木工在制作复杂物件时,先在地上铺设一块几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木板,请老师傅把图纸上的小样等比放大画到木板上,木工们再依葫芦画瓢干活。因为费时、占地,这项传统技法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掌握。这些,李瑞环都看在眼里。在大家都想着怎么能学“放大样”的时候,他想的却是怎么能不再用“放大样”。

为了这个,李瑞环请教了不少人。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掌握三角、几何、代数这些高中以上的数学知识,就有可能推算出来。李瑞环听了心里一凉,却不想放弃,开始咬着牙自学。1958年,李瑞环进入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骑自行车去几十里外的学校上课。

那年夏天,人民大会堂工程指挥部交给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一项重活、急活在8天内制作一段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作为突击队队长,李瑞环知道已经没时间去找大片空地“放大样”了,便凭着一股钻劲研究出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顺利完成任务。1960年,这个故事登上了《北京日报》,李瑞环成为那一年的新闻人物,并被评为劳动模范。因为行内“放样技术高不可攀,不放大样除非鲁班”的俗语,他

也因此被誉为“青年鲁班”。在1965年转为干部前的十几年里,李瑞环研究出100多项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老太太哲学”

1965年,李瑞环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此后一度因“文革”被迫停止工作,后又重回建筑行业。1979年,李瑞环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1981年被任命为天津市副市长,并于1982年至1984年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代理市长、市长,1984年至1987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

对于处理事务,李瑞环有一套自己的政坛“哲学”。在天津主政期间,他爱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群众开对话会,且每次都是电视现场直播,大家一问一答,现场非常活跃,群众也欢迎,几乎是家家必看。在一次对话会上,一位老太太说她家煤气灶常点不着火,有关部门领导现场解答时讲了许多数字、原因、道理,李瑞环却打断道:“你讲那么多没有用。老太太要求的是煤气点火就着。”这件事,被天津人总结为李瑞环的“老太太哲学”。正是秉持着这种不空谈道理、务实敢干解决问题的“哲学”,李瑞环在天津还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引滦入津工程,缓解了天津市民吃水难的问题;二是建设城市交通干线,让居民出行顺畅。

1989年,李瑞环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主席。1995年3月,中英双方就是否要改变香港政治体制展开激烈争论。在全国政协小组会上,李瑞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穷老太太去市场卖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祖传紫砂小茶壶,一个人看中壶中长出茶山(即陈年茶垢),就是不加茶叶,倒入白水后也会有茶香,愿以三两银子的高价购买,稍后来取。等候过程中,老太太觉得茶壶太旧,殷勤地清洗起来,谁知买主回来见茶山全没了,连声叹息这壶连五钱银子也不值了。“香港那么小的地方,能创造那么多世界第一,是因为香港有自己的特色,需要香港人去理解并坚持它。如果像老太太那样乱洗茶山,就有可能丢掉特色。”类似机智却不失幽默的语言,在李瑞环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有不少鲜活的例子。2003年,他从全国政协主席的职位上卸任。

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和京剧

李瑞环的业余爱好之一,是京剧。从上世纪80年代任天津市长开始,他就常在工作之余修订、改编剧本。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上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更涌现出不少艺术珍品。不过,随着名家们年岁增长,一些艺术技巧和优秀剧目面临失传的危险。1985年,李瑞环提出推进《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试图通过音配像复原、重现前辈名家的舞台形象,抢救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该工程历经17个年头,先后有40多个单位、两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录制京剧355部,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

从政协岗位上卸任后,李瑞环依旧在这方面投入了许多时间和精力。2009年4月6日至12日,他亲自修订的《西厢记》、《韩玉娘》、《刘兰芝》、《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和《楚宫恨》五出大戏在天津中华剧院第一次汇演。其中,对《韩玉娘》的改编就曾被评价是“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出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更多的退休时光,则被李瑞环用来读书。他曾说:“我这一生为学习吃的苦实在太多,我确实很累,需要休息,需要轻轻松松地读一点自己想读的书。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他也将自己多年工作的讲话作了梳理,陆续推出了四套著作。

回顾自己的人生,李瑞环曾说:“我常想,过去在像我这样职位上工作的都是些何等的人物„„每当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唯恐因为自己的不足或不慎,给党和国家的工作、给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也正是这样的情怀,支撑着他不断学习,一直以国家为己任,成就了务实踏实的行事风格。(环球人物)

2015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卷 含答案
主政天津,难题 第四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综历史试题

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

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

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

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10.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1987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 2013年西班牙马德里街头兵马俑巡展广告灯箱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

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主政天津,难题】

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

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

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英语结构难题天津一中
主政天津,难题 第五篇

科目:英语 年级:高三 教师:梁耀兴

-------结构难题专练

近几年来,高考的单选和完形填空越来越注重语言逻辑与句子结构的变化,以此来求得学生们在语言实际当中的使用。为此在本次网校讲座中我将给大家重点讲一下结构难题专练的概念。请大家认真按照语言逻辑完成下列60题,再看看讲评部分。如再有问题请来函,我会认真做以解答。

1.We grow all our grapes and vegetables here in the garden,______ costs us a lot of money, of course.

A. which A. is taken A. after A. off

【主政天津,难题】

B. as

C. that

D. what

D. has taken D. unless D. out

2.He will stop talking, if no notice ______ of him at the meeting .

B. will be taken C. takes B. if

C. since C. up

3.This is an illness that can result in total deafness ______ left untreated. 4.Her face gave her ______ when she told a lie.

B. away

5.I’ll go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my father next week. We’re going to buy some ______ glasses. A. lovely old French B. old lovely French C. French old lovely D. old French lovely 6.______ w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A. Then came the hour

B. Before Rose the new teacher stood D. After Kate stands the new teacher

C. that

D. /

C. When the hour came A. which

7.Is it somewhere around that factory ______ this type of cars are produced?

B. where

8.----Do you have anything more ______, sir? ----No. You can have a rest or do something else. A. typing

B. to be typed

C. typed

D. to type

9.When I said some students are crazy, I ______ to you. A. don’t refer

B. wasn’t referring C. hasn’t referred D. didn’t refer

10.----What is the building?

---- ______ the students have their dance class. A. The building that B. There are A. until

B. unless

C. That’s the building which D. That’s where

C. before

D. although

11.They decided to drive the cattle away ______ they did more damage. 12.____ you should have no trouble with the difficult work. A. Knowing this

B. If you’re knowing this D. If you had known it

C. what

D. those

C. From knowing this A. one

13.No bread eaten by man is so sweet as ______ earned by his own labour.

B. that

14.Could it be in the restaurant in ______ you had dinner with me yesterday ______ you left behind your keys and wallet? A. that; which

B. which ;that

C. where; that C. believed C. since

D. that; where D. was believed D. until

D. leaving

15.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______ to be flat. A. has been believed B. is believed A. when A. left

B. before

16.How many years will have to pass ______ scientists succeed in proving a treatment for cancer? 17.We have done things we ought not to have done and ______ undone things we ought to have done.

B. leave

C. will leave

18.Another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is reported in Beijing Evening News ______ into orbit yesterday. A. to have been put B. to be put A. To grow

B. growing

C. to have put C. Grown

D. having been put D. Grow

19.____ all over the hills and around the lake are wild plants of different kinds. 20.We played in the garden till sunset, ______ it began to rain.

A. when B. after C. while D. then

21.----Who are you going to get ______ this report for you? ---- My secretary, Alice, a new comer to the company. What’s up? A. type

B. typed

C. to type

D. to be typed

22.Although he sometimes loses his temper, his students like him ______ for it. A. not so much

B. not so little

C. no more

D. no less

23.----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

---- ______ the window, my finger was cut unexpectedly. A. Cleaning

B. To clean

C. While cleaning D. While I was cleaning

C. For; fortunately D. With; likely

D. being disappointing D. where

24. ______ my finishing reading the magazine you can have it ______. A. On; immediately B. At; quickly 25.With his son ______the old couple felt rather unhappy.

A. to disappoint B. to be disappointed C. disappointing A. when

B. that

C. until

26.The TV play brought the hours back to me ______ I was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at remote village. 27.----Why do you drink so much coffee?

----Well, ______ it doesn’t keep me awake at night, I see no harm to me.

A. although B. as long as C. as far as D. for

28. One manager kept asking me really difficult questions and laughing at me ______ I couldn’t answer. A. every time

B. the next time

C. whenever C. I should go

D. all the time

29.She suggested not only ______ to the English evening but also give a performance in English. A. should I go B. did I go A. what takes it

D. my going

30.They are teachers and don’t realize ______ to start and run a company.

B. what they take C. what takes them D. what it takes

31.----Can Li Ming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I regret to tell you her English is ______ yours. A. as good as A. understood A. hearing A. coming

B. no more than B. understand

B. heard B. arriving

C. not better than D. as much as

C. to be understood D. understanding C. to hearing C. came

D. to hear D. to arrive

32.You can still make yourself ________ by referring to these books kept in the room without anyone around you. 33.How pleased the detective was ______ what his customer told him.

34.The man we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 at the last minute, who helped us out.

35.Mrs Smith was rather disappointed to see the sewing-machine she had ______the other day went wrong again this morning. A. it checked A. which; that A. good enough A. to never break

B. to be checked C. to check B. that; where B. well enough

D. checked

36.It was in the small house ______ was built with stones by his father ______ he spent his childhood.

C. which; which D. that; which C. as good

D. so well

37.I have never received any gifts that pleased me ______ as yours. 38.Reading English in the morning seems to me like a rule ______.

B. never to breaking C. never to be broken D. not broken

39.----The weather is too hot ______ this year.

----It was still ______ when I came here two years ago. A. for; cooler A. made

B. in; hotter B. tried

C. for; hotter C. had

D. in; cooler D. put D. is there; like D. should

40. Great efforts must be ______ in order to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

41.Nowhere else in the world ______ such perfect silence ______ in these mountains. A. there is; like A. could

B. there is; as B. might

C. is there; as C. would

42.To be on the safe side, we should fill up the car now, because we ______ run out of gas on our way there. 43.----Jim, let’s hurry to the airport, Mable is coming.

----Oh, I was afraid ______. What’s made her change her idea? A. she would never come C. she had already come A. this

B. I would miss her D. I might have missed her

C. it

D. that

44.Mr and Mrs Scott prefer a restaurant in a small town to ______ in so large a city as New York.

B. one

45.The boy the teachers considered ______ failed in the final exam, ______ surprised them very much. A. to be the best; which

B. as the best student; that D. such as a good student; which

C. to have been studying well; it A. it; that; where

46.Is ______ 48 hours ______ the man-made satellite ______ is made in our country to orbit the planet a round?

B. it; when; that

C. it for; that it takes; that A. losing A. to be

D. it; that it takes; which

C. to lose C. being

D. having lost D. was

D. what; where

47.It was so large a room that a hundred people looked ______ in it.

B. lost

48.It isn’t cold enough for there ______ a frost tonight, so I can leave Jim’s car out quite safely.

B. would be B. what; which B. Whether

49.The soldiers soon reached ______ was once an old temple ______ the villagers used as a school. A. which; where A. If

C. where; which

50. ______ otherwise directed by a doctor, this medicine should be taken three times a day.

C. Unless

D. Although

51.The doctors have tried ______ to save his life, but failed. A. humanly everything possible C. everything possible humanly A. imagined A. Having seen

B. humanly possible everything D. everything humanly possible

C. given

D. taken

D. Seen

52.What measures have been ______ to control the crowd at Saturday’s football match?

B. made

53.______ that she’s by law old enough to get married, I don’t see how you can stop her.

B. To see

C. Seeing

54.----Were all the three people in the car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No, ______ only the two passengers who got hurt. A. it was

B. there was B. works

C. there were C. is working

D. they were D. worked

55.Mr White works with a chemical company but he ______ in his sister’s shop, since he’s on leave. A. has worked

56.There was a tea pot fashioned like a china duck ______ the water was supposed to come. A. from which open mouth C. out of whose open mouth A. who

B. by that open mouth D. with its open mouth

C. that

D. which

57.He is ______ is known as a hacker(黑客) –he likes to show off on the Internet and attack websites.

B. what

58.----It is reported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lightened the burden on the students.

----Oh, today we are still ______ from heavy school work, ______ at preparing us for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suffering; aiming B. suffered; aimed 59.Cold chicken is delicious ______ salad. A.. when to eat with

B. when eaten with

C. when to be eaten with

D. when eating with

B. on the market; if not; smell terrible

C. suffering; aimed D. suffered; aiming

60.You should sell the fish and meat ______, ______, they ______ easily in such hot weather. A. in time; however; turn bad

参考答案

A A B B A A C B B D C A B B D B A A B A C D D A C A B C A D C B D C D A C C C A C B A B A D B A B C D D C A C C B A B D 讲评:

1.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代替前面的整个句子

C. at a low price, otherwise; changed a lot D. as soon as possible; or else; go bad

2.要注意固定短语take no notice of…“对。。。不理睬”的搭配使用 3.条件状语从句中省略主语,句子要按照主动与被动进行变化。 4.Give away 表示“替。。。泄密”

5.几个形容词共同修饰一个名词时要注意它们的词序,即----外部特征+内部特征+国籍+名词 6.此句为倒装句 7.强调句

8.要注意两个人的对话内容:---你有什么东西要(我)打印吗? 9.注意前面的时间状语从句为后面时态的判断点

10.要注意两个人的对话内容:----这座大楼是干什么用的?后面要回答它的作用即可 11.注意中文的翻译,可以将此题作对 12.现在分词做原因状语

13.“面包”在前面已经出现了,因此,出现了可省略。 14.注意句子的成分。前面为定语从句后面为强调句 15.Until在句首,后面的句子有倒装

16.Before 在此译为“还没有。。。”同11题

17.谓语动词与前面的时态的一致性(也可称为:出现了,可省略) 18.不定式的完成式表示动作先于前面的谓语动词

19.倒装句 为了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 。又如:Gathering round the old granny were some Young Pioneers. (一些少先队员们围拢在老奶奶周围。)

20.When 表示“这时、突然”的意思 21.Get sb. to do sth 表示“派某人干某事” 22.No less 表示“不少于。。。” 23.时间状语从句的表达方式 24.On表示“as soon as”的概念

25.独立主格结构做原因状语。另外,此句要通过翻译来决定的它的逻辑概念

26.定语从句(这里也叫分割定语从句)前面的先行词与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没有连在一起 27.按照语言逻辑来看“只要它晚上不让我睡不着,我看没有什么坏处”,此句应是条件状语从句 28.Whenever表示“每当。。。”的意思;而第一个答案要用一般现在时态为好 29.Not only…but also 在引导句子时,前面应引起倒装,即---助动词+主语+谓语动词

30.此句是按照”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的句型来分析的,另外通过对句子的中文翻译,也能看出它的用法。 31.比较级的使用

32.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有“望词生意”的问题。要按照句子的中文意思来断定它的中文逻辑是什么。 33.Be pleased to do前面为感叹句。

34.The man 的后面为一个定语从句,因此看清句子成分是作对此题的关键 35.按照句子的逻辑不难看出:那天她叫人修理的缝纫机今天又除了毛病 36.同14题

37.比较级的使用。另外要注意此比较级是作为定语来用的 38.不定式做定语。另外非谓语的否定均应放在非谓语前面

39.for表示“对于。。。而言”;下一句中的still是用来修饰比较级的副词 40.Make great efforts to do sth. 表示:努力干。。。 41.否定词在句首要引起句子倒装 42.表示可能性

43.表示说话人对当时事实的虚拟语气

44.前面的饭店是泛指的概念,因此后面的不定代词用来充当这一泛指的概念 45.Consider sb. to be“认为某人。。。”是固定句型,后面的which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46.此句为强调句的一般问句形式;后面的句子是一个固定句型的表达

47.Look lost 表示“不起眼,看不见”的意思。此题是根据look 这一连系动词来决定的 48.Enough to do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49.Reach为及物动词,因此后面的从句为宾语从句

50.Unless为“如果。。。不”的翻译意思,因此要首先把句子的中文语序搞清楚,是作对此题的关键。 51.Everything是不定代词,但是它的修饰语要后置;同时副词在修饰形容词时要放在形容词的前面

52.Take measures to do sth.为“采取措施”的意思 53.现在分词作原因状语

54.此句为交际语法题。首先要翻译句子,从句子上下文中可以得出此题为强调句型 55.现在进行时表示暂时性的动作

56.此题是定语从句定部分的概念,因此翻译是突破此题的关键 57.表语从句中少主语

58.Be suffering from…是“遭受。。。的折磨”的意思;另外,逗号后面是现在分词做定语 59.状语从句中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一致,可以省略主语,主动doing,被动done. 60.Or else表示“不然的话 ”go bad 表示“由好往坏变”的意思

2016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主政天津,难题 第六篇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大家好!

我们又一次欢聚一堂,召开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在过去的半学期中,我们的老师爱岗敬业,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生本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全身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耐心施教,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了同学们的好成绩。我们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强化“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法指导,尤其是“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学习成绩正呈上升势头。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半学期来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回顾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成绩有目共睹,学校的声誉和口碑有了更大的提高,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中心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结得失,确立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因此,结合当前学校实际情况,我就后半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老师们提如下要求:

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

质量是永恒的话题,学校的任何工作都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各位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一如既往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深入推进“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中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二、以生为本,增强“四突出”、“三转变”观念 ,大力推进“生本教育”高效课堂教学。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突出合作”,4—6人的小组学习是最大特色;“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即变老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这样,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相依的师生观 ,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精雕细琢是我们的责任。树立学生是人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用心教育,不断丰富其知识,健全其人格,强壮其体,学生是有思想、情感、人格的人,不仅需要必要的呵斥与批评,更需要激励与表扬;学生是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人,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以及合格的劳动者,不要歧视学困生。

三、立足当下,认准目标,全面提升质量。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目标过低则没有动力!我们教师要“ 抓两头、促中间”,特别对优秀生、及格生要严格要求,希望大家都围绕中心学校与各校指定的教学质量目标而运作。而且我这样想,当你关注提升尖子和及格生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水涨船高,其他学生也会

带动起来的。注意学困生和问题生要有特别的耐心和爱心。

关注课堂管理与效率,40分钟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教师自己要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明媚灵动充满活力。

四、坚定信念,鼓足干劲,争取进步。

提高质量是东和乡中心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我们坚定信心是提高质量的前提,鼓足干劲是提高质量的基础。老师们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以扎实的教分调起学生浓厚的学分。

“春波一粒粟、秋收万颗粮。”让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发展夯实基础,争取再创中心学校的辉煌!

谢谢大家!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篇2]

本学期期中考试的各项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借此机会,我想就质量分析这个话题谈几点想法。

想法之一: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质量分析固然重要,还有比学校组织的质量分析更重要的,那就是各位老师煞费苦心的自我分析。道理很简单,最了解你所任教的这门学科的,最了解这份考试试卷的,最了解你的学生的,就是你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别人成不了你的救世主,每一位同志必须牢固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否则,学校的质量分析再全面、再深刻、再精彩,也只能是枉费心机,徒劳无益。

想法之二: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固然重要,还有比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那就是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我们的质量分析就是要把某个班级、某个学科、某个老师的成功经验转变为指导我们所有班级、所有学科、所有老师走向成功的经验,就是要让暂时落后的班级和老师能够吃一堑长一智,能够不再重复昨天的失败!一个人最大的失败就是重复昨天的失败!一个不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是永远不会有作为的人!

想法之三: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固然重要,还有比个人的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那就是你所在班级的整体质量。这个整体质量就是你们自己圈定的跟踪生的入围人数。

谈到跟踪生的考核,还请同志们达成如下共识:

1、考核跟踪生的做法不是我们的专利,也不是我们高级中学的首创。凡是有高考升学压力的学校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多少年前就这么做了!只不过说法不一,有的学校叫重点生,有的学校叫网内生,有的学校叫希望生,我们称之为跟踪生。

2、就我校的生源状况,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考上大学,但是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有望上大学的学生圆上他们的大学梦!这是我们高级中学的老师必须承担的道义和责任!

3、抓跟踪生抓绝对数不是长官意志,也绝非心血来潮。最终的高考绝对数是全县上下寄予的厚望所在,也是当今社会评判我们这类学校优劣高下的唯一标准。有了绝对数什么都好,没有了绝对数什么都不行!我看这个标准就应该成为评判我们这类学校优劣高下的唯一标准。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没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哪来那么多的绝对数?没有良好的教育,哪来那么多能够考上大学的高素质的学生?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不把跟踪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不能按照导师跟踪的策略去实施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喧宾夺主,就是舍本逐末,就是缘

木求鱼。

想法之四:过程考核奖固然重要,还有比过程考核奖更重要的,那就是千金难买的主人翁精神!

提到过程考核奖,我有这么几点想法:

1、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坚信,没有哪一位老师是为了过程考核奖而工作的!

2、非常有限的过程考核奖相对于同志们的付出和牺牲实在是微不足道!

3、过程考核奖虽然有限,但毕竟是学校对同志们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4、过程考核奖所体现的是任何一个单位都必须体现的一种管理思想: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这个管理思想无可厚非!

5、出台过程考核奖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同志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跟踪生这样一个共同目标而竭诚尽力,同舟共济!

想法之五:平时的考试成绩固然重要,还有比平时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那就是万众瞩目的高考成绩。我本人从教也有25年了,其中在射中任教长达20年,我知道该如何看待一个老师的考试成绩。高一考得好不等于高二考得好,高二考得好不等于高三考得好,平时考得好不等于高考就考得好。总而言之,这个时候就给哪一位老师下结论,为时尚早!

所以我要送大家两句话:

1、谁是英雄谁好汉,高考之后比比看!

2、都道舍他唯自己,且看谁笑最后时!

想法之六:分数和名次固然重要,还有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的,那就是理解和尊重。一方面,我希望管理层的同志在评价老师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分数与名次,更要看到老师们为了这个分数和名次作出了怎样的牺牲;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不要单看学生的分数和名次,更要看学生为了这个分数和名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一)谈到理解和尊重,我要表明以下几个观点:

1、没有了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尊重,也就不会有教职员工对学校领导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也就不会有学生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

2、没有了相互之间的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也就不会有一次更比一次好的分数和名次。

3、理解和尊重并不代表着无原则的迁就和放纵。

(二)谈到理解与尊重,我要代表学校的中层干部说几句话:

1、学校中层干部是在座的所有同志投票表决产生的,希望同志们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应有的信任和支持。

2、这些中层干部都很年轻,都是新手上路,有问题在所难免,有过错人之常情,希望同志们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宽容和体谅。

3、在座的中层以上干部和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结识时间不长的新同事、新朋友,可以说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不存在任何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千万不要也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工作上的一点摩擦而伤了个人之间的感情。借此机会,我也送大家几句话:

①关起门来较真,走出门去叫好!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③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对头多堵墙!

④与人为善真君子,化敌为友大丈夫!

我们在座的都是文化人,都是高级中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气度和修养,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境界。

(三)谈到理解和尊重,我要再一次强烈呼吁:如果哪位同志对我们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有不满情绪的,或者对学校的大政方针有不同看法的,请你们随时向我反映,我办公室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而且我一定热情接待,敬若上宾,一定让你郁闷而来,开心而归!鲁迅有句话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在这里套用一下:"舒眉笑迎建言人,俯首甘为出气筒!"

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一、年级成绩分析:

从半学期整体情况来看:

1、年级多数教师是勤奋的:每天,在每个办公室内看到的是教师批改作业, 找学生辅导或谈心的忙碌身影。

2、年级多数教师是团结的:任课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前半学期,几有老师请假,需要代课时,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欣然接受。

3、年级多数教师是谦虚的:多数教师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长处,并改进自己的教学,集体备课中更能体现。

期中考试成绩概况如下:

均分——语文:(1)(4)班离差是1.9;(2)(3)班5.2。

数学:(1)(4)班离差是3.3;(2)(3)班离差是8.8。

英语:(1)(4)班离差3.3;(2)(3)班离差是2。

优秀率——语文无;

数学:(1)(4)离差是3%;(2)(3)班离差是13%。

英语:(1)(4)班离差是7%;(2)(3)班离差是1%。

及格率——语文:(1)(4)班离差是6%;(2)(3)班离差是18%。

数学:(1)(4)班离差是3%;(2)(3)班离差是7%。

英语:(1)(4)班离差是3%;(2)(3)班离差是12%。

二、存在问题:

(一)从整体成绩看:

1、学生学科成绩不平衡。

2、全科合格人数减少。

3、总分低分人数仍居高不下。

(二)从班级差异看:

班级管理效果参差不齐,早读、卫生、复习、课间等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三)从教师个人看:

1、同一学科同层次间教师成绩存在较大差异。

2、小部分教师课堂管理不到位,无视学生睡觉、讲小话、玩手机等。

3、小部分教师常规工作未做好,批改作业不及时,次数少。

4、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协作,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课后作业等。

三、教学建议:

(一)强调学生的学科平衡。

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该反复强调、经常提醒学生学科平衡的重要性。对优秀学生而言,学科平衡与否是他今后能否考入重点中学的关键因素;同时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一门学科太差导致全面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营造优良学习的氛围,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缩小后进生人数。

1、转化后进生难,但必须去做。

2、扬正气,常表扬。要经常性表扬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对于学习习惯一直不好的学生,更要看到他的进步,及时表扬,反复提醒。

3、严管理,树班风。对作业马虎、上课开小差等行为要严肃教育批评,做到令行禁止。

(三)课堂教学需狠抓

1、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有的老师上课讲课不精、组学不实,消化不良、过关不清。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不落实在课堂,课堂教学由不得有半点马虎。通常我们会感到试卷上有些题目都已讲了好多遍,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做不出来、考不好!接下来就会说为什么自己教的学生会有这么笨,讲了这么多遍都记不住。于是把考得不好的责任都推给学生。换个角度想想:是否也要反省反省自己,上课时自己是否没有讲清楚,讲是讲了,学生真的清楚了吗,有多少学生清楚了,心里是否有数,特别是方法引导、思维的训练,规范的要求,学生是否落实到位,理解没有,您是否督促和检查过。

2、分类指导,分层辅导

①对关键生:由班主任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将边缘生分配给任课教师,通过关键生谈话、方法指导、督促相结合加以落实。

②对学困生:应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3、把握关键,落实教学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各位老师,我们上课,不是来受煎熬,而应该是快乐的,课堂中,也许有诸多的不良现象,但我们更应该看到那些学生,说出很天真的话语,让我们都发现自己变得年轻许多;当我们热情洋溢的说教,学生亲切和赞许的目光;当我们传授知识和方法,学生深深理解和深化,这一切,都是老师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查找问题,对症下药所获得的,当然,有得也有失,但至少希望大家常保持快乐之心;面对责任,至少我们曾经无怨无悔。

老师们,让我们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望我们老师能根据班级实际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仔细答题的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能力有待开发的学生,希望老师们能单独辅导,或者与家长密切联系,获得家长的重视、支持,通过我们教育,孩子的努力,相信您与学生都会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希望各位老师:总结经验找差距,确定措施定目标,突出重点抓辅导,紧扣课堂提成绩。

各位同仁,面对强大的对手,从不畏惧,只有取胜。明知不敌也要依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篇3]

我校在中心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2016年4月29-30日组织了一至六年级期中考试。考试的结果能更全面的检验前一段时间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下一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下面就我校本次考试总结如及今后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看法: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基本上没有做复习准备,但是学校组织考试时体现了严肃性和重要性,监考严格,杜绝了作弊现象,阅卷比较严肃认真,成绩较为真实。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从任课老师的交流来看,教师们对大部分试卷的评价较好,有个别题型是平时没训练过的。试题做到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适宜我们学生完成,总的来说能够起到阶段检测的作用。

三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一次考试暴露出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普遍的问题:一年级就优差悬殊;等到了高年级差距会更大的。后进生在拼音生字词句上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学习兴趣,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三四五六年级同样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上问题;语文方面,急待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低年级培养学生读、听、说能力。数学加强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1、做好常规教学工作,要求各位教师深入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积极听课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中考试后,各班要进行奖励,既要奖励考试考得好的,也要奖励分数不高但进步很大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减轻学生压力,杜绝厌学情绪;适当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找到一些健康有益的快乐。力争每个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全校形成良好的学风。

3、加强优差生辅导工作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逐一分析,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学生,培养优等生,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找较差学生谈话,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鼓劲加油,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辅导,还可以优生帮差生等方式,巩固差生的基础。力求提高和突破。

史召桥学校

20160507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篇4]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

1.走动式管理。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无缝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等现象,及时与相关教师交流沟通。对学生学习状态不好的,要及时指出,协调班主任处理。

加强教学关键要素的常态检查。不留死角,不存在空白。及时公示检查结果,让数字说话,

2.完善质量责任机制。要强化教学质量目标责任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级组、班级和教师个人,形成各学科组有目标,班班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学质量责任制。要建立和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方案,评价结果与评先评模、工资补助、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相挂钩。

3.落实好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 1

差距问题。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助学》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

尚贤中学每天5节研讨课。

4.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监控学生学校状态。注重学生评教。

提问、汇报、展示、巡视、检测。

5.落实周清和单元过关制度。做好每一次检测的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 2

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同样是90分,错误题目不一样,原因不一样,措施也应不同。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课任教师要经常命题,促进学习。

二、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学情、备教学环节、备训练题目、 3

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回归到备课本备课形式。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三到位:

当堂学——“学”到位、

当堂练——“练”到位、

当堂清——“清”到位。

要随时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以深入课堂教学的了解情况作为教师常规工作考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设计、学生辅导、实验等的检查考核),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效率。

天津梁峰校长:让家长听课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及时辅导、督查。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 4

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杜绝无故拖延作业试卷批改反馈,让每节课、每次作业成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

当堂批改。提倡面批。

第五,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帮助学生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如 每天预习、小结、完成作业;

学习中确定目标、发现重点,提出不懂问题与学生交流,向教师请教;

做好笔记和课堂练习;

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专用符号的习惯; 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积累,观察细致、认真分析、深刻理解、总结归纳、准确表达。

5

对学生的训练不应仅停留在口头分析,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拿起笔来多写多练,掌握对知识严谨、准确的书面表达。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

一是课堂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

二是作业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切实用好《助学》。

三是提高命题水平。每周获每单元一套题。

四是有效开展提优补差。有目标、内容、方法、成效等。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

一听(听课堂教学);

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

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 6

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

1.让学生充满信心,相信自己

有句格言:心态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要不断激励学生,鼓舞学生,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是最执着的”。

班主任、任课老师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我们的学生,激励我学生,发挥团队的作用,挖掘集体的力量,营造一个全员育人的整体的氛围,做到:不挖苦、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

年级中之所以有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的班级,学生反映上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我们老师给的批评永远多余表扬,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是批评直截了当的刻薄的挖苦,这种状况下,孩子们的信心从哪去找!

在师生互动的时候有个学生送上来一张纸条:有一天我去办公室问地理老师一个题目,无意之中看到了生物老师瞟了我一眼,那一刻,我无地自容,我不就是生物成绩差一点吗,老师,您至于这样对我啊?我讨厌生物〃〃〃只是一个眼神,或许是老师的一个无意识的眼神,就让一个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孩子是早熟的,敏感的,脆弱的,所以我们老师们只有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的为他好,他才会真正的悦纳你,靠近你,追随你,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点找到自信的机会和条件。

2.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

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臵新的内容,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

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放弃预计无法突破的知识,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

学困生,难度最大,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二、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班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三、教师操作。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

第四、自我提升。开展“一帮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3.抓考风。“以考风带动学风、以学风促进校风”。以良好的考风考纪促学风教风的根本好转。没有好的学风教风,提升质量就无从谈起。

一所学校没有成绩,今天就得死

一所学校只有成绩,早晚都得死(陈玉琨)

提高教学质量四句话:

1、高效的课堂教学;

2、严谨的教学技能;

3、扎实的补差手段;

4、经常化的知识检测;

理直气壮抓管理 扎扎实实抓常规

不遗余力提质量 兢兢业业讲奉献

“带一届学生,竖一座丰碑”。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明确我形势和任务,以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激励自己,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篇5]

各位老师:

利用大课间时间,我们开一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到目前为止,期中考试的各项数据已经下发,虽然只是期中考试,只是对前两个月教学情况的测试,但是各位老师都很重视,不仅按要求进行了质量分析,而且采取得力措施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两位班主任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话,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以及这些做法,不仅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的充分肯定,上周四在听取了我对七年级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办公情况的介绍后,李书记对七年级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要求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予以传达。以促进七年级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是肯定成绩。就学科成绩而言,除生物因试题超出范围外,我们其它学科,包括英语都高于全镇平均值,有些学科,如七二班的语文,七一班的数学等,还超出全镇平均数不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参教的 陈芬老师,无论工作态度,还是教学成绩都值得肯定。就学生的总成绩而言,7门统考学科,总分540,参考人数86人(杨景琦没有算在内),达到459高分的15人,高分率为0.17,达到432优秀成绩的24人,优秀率0.28,达到324及格线的74人,及格率为0.86,40分以下的低分1人,低分率0.012,20%以下的低分率为0,仅就数据而言,高出全镇平均水平,超出一中,与二中不相上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各司其责,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明确问题。我们的整体成绩不错,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平衡,其一是少数学科班与班之间很不平衡。一般而言,上下5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分水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其二是班与班之间多数学科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除一门学科外,其它6门学科成绩,二班均低于一班。尽管不少学科两班之间的差距很小,但这种一边倒的现象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是解决问题。问题发现后,找到原因才是解决的关键。我们这届老师的配置还是比较好的,大多数教师刚带过上一届的初三,经验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年轻教师多,优势明显,责任心很强,没有出现像上周五下午九年级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会上点到的因私废公,家事大于公事的现象,因此,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应该不在于工作态度,而在于教学方法、工作艺术,以及思想观念的问题。

针对少数学科班与班差距过大的问题,相信我们这些老师一定会认真思考,努力弥补,迎头赶上。对于多数学科一边倒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科任教师,尤其是带这两个班的科任教师的思想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学科成绩班与班之间的高位均衡,也就是较高综合指数基础上的平衡,这有很大难度,像走钢丝,但只有保持不偏不倚,才能

实现整个年级学科成绩的提高。这是包括我在内的科任教师的努力方向。其次,在搞好自身学科教学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必须具备整体意识,增强大局观念,要为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的提高着想,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最看重班级的整体成绩,我们平时都可以看到,两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尽心尽力的,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协调科任教师方面,也是值得肯定的,相信今后注意些工作方法与交往细节问题,会做的更好。总之,学校要的是我们各门学科,两个班级的齐头并进,用李书记的话就是要百花齐放,不要一枝独秀;要团体进步,不要搞单兵作战。

一次期中考试可能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对于出现的小问题加以重视还是必须的,这有利于我们今后的进步与提高,为此,我们应该经常把学生的成绩拿在手边,放在心上,把教学质量落实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相信,只要科任老师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教学职责,班主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班级管理职责,再次为学校,同时也为自己赢得荣耀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是学校支部对我们的希望所在。

不妥、不到之处,大家原谅。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教研会议发言讲话稿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我们一至六级都是由教务处统一测试,统一批改。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先是以每位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然后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研讨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等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并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

活动中,各年级老师就本年级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总体看,我们一到六年级存在的共性方面是: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普遍正确率都在85%以上。个别班级达90%以上,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总结成绩的取得原因有三点:

1.自主活动,意义建构

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精练少做,减轻负担

注重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很少采用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

3.正确导向,建立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从概念部分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容乐观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文字、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都急需提高。

2016投资局述职述廉报告8篇
主政天津,难题 第七篇

第1篇:挂职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2016年,1-7月我在县妇联工作,8-12月被组织抽到投资促进局挂职。全年我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妇联以及投资促进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在德、勤、能、绩、廉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强化学习,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平台等平台,深入学习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党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投资促进相关政策以及一些普法宣传资料,观看了《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视片,针对八项规定、四风等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始终与中省市县相关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做到了学用结合,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提高。

2、严于律己,工作生活作风不断好转。结合工作实际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并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和中央的八项规定,认真进行自我剖析:一是严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无故离岗;讲求工作效率,依法办事,不推诿、不扯皮,做到清正廉洁,讲原则,按程序,求公正,不吃拿卡要。二是配合单位主要领导深入到基层开展调研工作,了解乡镇、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扎实做好了基层群众工作。三是在生活上,不铺张浪费,讲求排场,保持艰苦朴素和厉行节约,尤其是在投资促进局挂职期间,严格按照接待标准参与接待。

3、踏实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在妇联工作期间:一是组织办公室做好分管的农村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惠民帮扶,女性人才建设与联谊,城乡妇女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教育,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机关管理与党建、纪检、工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二是组织妇女参加市“母亲的艺术”大赛,在赤城镇和常乐镇打造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组织为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贴息600余万元,为我县的妇女创业就业营造了氛围;三是组织征集最美家庭24户,评选出10户,并在31个乡镇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站,尤其是赤城司法所女子调解队的成立,树立和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维护我县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投资促进局工作期间:一是以学习并做好投资促进服务工作为目地,参与了部份企业的开工、办证等多项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参加了首届西部门窗博览会、第十五届西部国际博览会的宣传服务工作,随招商团队赴福建厦门参加了闽台食品产业园系列招商活动;三是配合局内领导竭力做好了养虾、魔芋种植等农业项目在考察期间接待工作和部份落地企业的接待工作。

一年来,我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组织对一名基层公务员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将服从安排,按照五好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位上为的负责贡献微薄之力。

第2篇:局长助理述职述廉报告

回顾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工作,在下东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学习、提升素质,依靠群众、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时,通过组织遴选,我有幸到县投促局挂职锻炼,学到了更多的经济工作和招商工作方面的知识。现将本人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我坚持将学习作为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地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依法治县相关要求,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财务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法规知识面、业务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时,认真做好依法治县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法制观念深入民心,切实让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必依、让工作人员做到依法办事、让老百姓做到遵法守法。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和工作水平,并将理论、法律知识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在思想上不断完善,在政治上不断求强,在工作上不断求精,努力推进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以更好的状态去适应和做好日益艰巨的工作任务。

二、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年以来,我努力转变岗位角色,把全身的工作热情倾注到工作中,服从大局,团结同志,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一是产业发展突出“实”。根据下东实际,积极动员村三职干部、党员和村民共同发展柠檬、芦笙种植,野猪、黑山羊圈养等特色产业。特别是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我乡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等实际,了解到以木沉沟村柠檬产业发展为点,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共同发展柠檬产业,逐渐形成大规模的柠檬种植基地。目前正加快与有意向的企业或个人对接、商谈,在维护老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快达成协议,为老百姓增收致富。

二是农村“三权”制度改革突出“细”。及时传达贯彻县“三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并将工作细化,分解安排到村,随时掌握县上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把握全乡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并加以解决,督促各村按照县上要求按时按量完成,确保了全乡“三权”制度改革工作不留后患、惠及乡民。目前,我乡20个村、61个组,4443户农户,耕地面积16390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20个村的林权,21个村社的房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已圆满完成。

三是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稳”。认真抓好全乡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1000余人次,组织人员严格查处农村交通、水库度汛、铁路护路等方面的安全生产隐患10余处,特别是在防汛度汛的关键时期,重点加大了对东风、长沟、险崖口三座水库的督查工作,确保了监测员到岗到位,顺利实现安全度汛。

四是依法治理工作突出“广”。按照县委、县政府依法治县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目标,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我乡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工作创新上集思广益、有序开展。一是乡机关干部认真“学法”。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介,印制学习资料,组织乡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主要讲话精神、宪法法律相关知识、《省依法治省纲要》及市委、县委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系列会议精神,并在具体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与群教活动相结合,利用下村入户的契机,向村民宣传学到的法律知识和上级会议精神,切实让老百姓树立了法律意识,同时也让全乡干部职工在领会精神的同时,在工作中做到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二是村三职及时“宣法”。在各村、各组,利用召开村民大会和小组长会议的机会,各驻村干部与村三职干部一同,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宣传,向群众宣传中、省、市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真正让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乡干部集中“讲法”。利用逢场天,采取集中交流、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制作宣传资料,对依法治乡工作向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宣讲。一年来,共悬挂横幅标语2幅,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20余人次。

五是挂职工作突出“勤”。自八月到县投促局挂职工作以来,在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努力在“五勤”上做实工作。勤学习,学习掌握中、省、市、县招商引资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我县的县情,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虚心向局领导、身边的老同志、网络和企业老板学习相关的招商知识和应对不同企业老总的能力,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勤拜访,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铜头、铁嘴、橡皮肚的招商人,只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才能在对接中取得成效。勤动脑,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方向,知晓客商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投其所好,做到有的放失。勤沟通,换位思考,站在客商的角度想问题,从而在与客商的交谈中得到共鸣,取得突破。勤总结,在每次的招商活动后,认真分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努力改正,不断完善工作能力,让招商工作向“零失误”不断靠近。五个月来,我认真做好了金桥新区“闽台食品产业园暨中绿食品西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首届西部门窗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客商接待、成都第十五届西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相关会务准备和接待工作5次,与局领导陪同广州赛导集团、苏星矿山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老总实地考察10余起。

六是其他工作突出“效”。积极配合党委、政府认真做好其他中心工作和村委会工作,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分工安排,我联系水楼村,分片挂水楼、木沉沟、清凉社区,认真做好三个村“居”委会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随时与村社干部取得联系,了解发展困难,努力做好协调,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并经常深入村社,了解村情民意,及时掌握动态,助推村社稳定发展。

三、剖析整改进一步加深,群众意识不断增强

按照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主要任务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我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学习实际,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领导点、互相帮,认真查摆、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一是查找问题“实”。通过对照检查和深刻反思,我发现自己仍存在政治敏锐性减弱、履行党建“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走样”、政绩观存在偏差,注重显绩、作风漂浮,重形式、轻实效、群众观念淡薄,疏远脱离群众、忽视群众切身利益、长官意识浓,机关习气重、自我约束不够,安逸享乐思想滋生、奢侈浪费较为严重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急需改进、解决。二是分析原因“准”。从思想根源上深挖存在八个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放松了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滑坡;淡化了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减弱;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党性修养弱化;弱化了纪律约束,思想防线松懈。三是整改方向“明”。针对存在问题和原因,我认真反思,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整改方向、整改措施,着力在对照理想信念,提升履职本领,服务乡域发展;对照党章党纪,坚持党的原则,严守党的纪律;对照民心民生,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宗旨意识;对照先辈先进,加强党性修养,保持警钟长鸣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彻底解决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真正做一名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的党员干部。

四、廉洁自律进一步增强,思想防线时刻筑牢

坚持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依法治县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廉洁从政、依法办事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自身的身体力行,增强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把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自觉维护集体领导、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做到宽容待人、宽厚用人,公正办事、公平处事;遇到问题时放低姿态,主动沟通,注重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矛盾、消除误解。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倡正气,禁邪气,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五、存在问题进一步剖析,努力方向日渐清晰

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过自身剖析,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仍需深入。自己平时虽然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并力争运用于工作实践,但总的来说,学习运用得还不够深、不够透、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有一定的距离,深入联系村时间太少,了解深度不够。

(二)思想仍需解放。在当前形势下,自己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新,看问题、办事情往往照本宣科,习惯于老思路、老办法,谨小慎微,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

(三)工作仍需改进。到下东工作两年以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指导和开展工作需要我尽快转变角色,调整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上情、内情和下情,切实解决分管工作只停留在安排、督促落实不够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三个方面问题,我不断反思,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和努力方向。

(一)着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紧跟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依法治国、省、市、县会议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加强自身思想改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注意调查研究,真正深入到实地,做到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全面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二)着力转变角色,勇于创新。着力在摆正心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上下功夫,用新的思维去发现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用法治的眼光去探索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刻总结工作的得与失,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

(三)着力严格要求,改进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着力改进作风,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优服务。特别是安排下去的事,要实时掌握进度,了解工作推进中的困难,确保每项工作能够按质按量、尽早解决。严于律己,拼搏奉献,发扬“认真负责、扎实苦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反对“官僚、享乐、形式、奢靡”四风,坚持以焦裕禄、兰辉等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进一步俯下身子,埋头实干,遵法守法,树好形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以实际行动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努力提高,不断完善,为下东经济发展服好务,为建设和谐美好而努力。

我的发言完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批评意见,我将虚心接受,努力改正,谢谢大家!

第3篇:投资服务中心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2016年是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根据工作安排,我的工作主要职能是开展园区的招商工作和全县工业产业的招商工作,并为园区内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金桥新区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县投促局的工作指导下,我认真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以一种高昂的气势和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个人精心钻研各种业务知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战斗在招商的第一线,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绩,也使自身能力和素质得到了进一步锻炼提高,现将一年来本人的主要工作和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新时期领导干部要求。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各种法律法规、招商引资新政策等方面的知识,用丰富的理论基础来武装自己,增强实战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强化自我教育,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参加了为期20天的县第二批领导干部遴选培训学习。为了加快金桥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发展经验。在法律法规方面:重点学习了《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办法》、《如何加大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工作,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全面的诠释了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如:达盛源纺织项目的搬迁事宜、珠穆朗玛项目的服务工作、洽谈中绿项目入驻金桥的相关优惠政策等均受到企业、政府的高度表扬。

二、立足园区实际,着力招大引强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推进四大成长型产业和11个重大产业项目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和县投资促进工作总体安排,金桥新区机电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依托政策、环境、资源等优势从事招商工作。同时,按照抓住龙头,集群发展的招商思路,金桥新区招商局紧紧围绕珠穆朗玛、中绿集团两大食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精深加工,在食品饮料领域挖掘信息,跟踪项目,以实现金桥新区食品产业园的壮大。

主要体现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年初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为2个10亿元的项目。目前,投资15亿元的珠穆朗玛、鼎世科技将于年底投产试运行;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目标。投资50亿闽台食品产业园项目(其中中绿食品西南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香港远大罐头项目、正鸿磨具项目、之江高新材料项目、博钜伦电子项目、元信人防项目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三、围绕中心工作,踏实苦干力求创新

(一)多方法、多形式积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一是通过对以前招商信息的梳理,将园区的相关情况通过网络、信函、短信等方式发送给了一大批新老朋友,包括老乡和台商、港商,再一次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人脉资源,以此有了较为广泛的信息来源。

二是跟随市、县、新区领导及局领导外出进行招商活动。赴福建对接考察中绿集团、安井食品集团、联合动力集团等项目;跟踪推进签约项目珠穆朗玛项目开工;赴重庆市有友食品集团、綦江食品工业园考察跟踪项目;到成都市参加“知名企业行”、“西部门都博览会”、“西博会”等活动;跟踪考察徽记食品项目;赴山东考察维动新能源项目等。进一步增加了项目信息来源,拓宽了招商渠道。

三是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只要有线索,只要有一丝招商的希望,我都不放过。一年来,接触过的客商过百人,商会组织10多个,跟踪、在谈、实施的项目达数十个。近期对接了来金桥考察的相关企业,主要有:安井食品、联合动力、徽记食品、山东维动新能源汽车等以及食品产业园区配套项目20多家。

(二)多方式、多渠道开展园区服务工作。

一是服务企业上有新创新。对在谈项目“超前服务”,对在建项目“系统服务”,对投产项目“跟踪服务。在一系列服务过程中建立起了无障碍专业服务机制,立体化、全方位为招商企业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金桥招商局服务团队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

二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机制。制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建立重大项目审定小组,加强对重大招商项目的前期签约、落地开工、履约评估、政策兑现、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的跟踪、服务,建立重大招商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自身建设方面

1、在德方面: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踏实,生活简单朴实;能够始终恪守公道处事、正派为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

2、在能方面:熟悉和掌握招商引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很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有较强地驾驭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能充分调动金桥招商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

3、在勤方面: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一心扑在工作上;能够吃苦耐劳,勇于克难奋进,善于开拓创新。

4、在绩方面:重于调查研究,勤于学习请教,能把文件精神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在工作过程中,找准工作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5、在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准则》。和本局其他同志一道,遵守各项法律、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坚持以身作则、服从安排,严于律己,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正确审视,认识不足力求提高

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足迹,不足之处颇多,值得警醒。一年来,金桥招商工作虽然实现了新的跨越,但这绝非招商局一个部门的成绩,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本人在工作和能力方面,与领导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16年,是金桥新区招商引资面临考验又充满机遇的一年,在新规、新政下,更加努力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业务知识。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在园区领导及局领导的带领下,奋发图强,扬长避短,攻破难关,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招商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4篇:投资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

一年来,我热衷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位置,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我,始终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加强党性锻炼,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和遵守党章和宪法的各项规章制度,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中国梦”重要思想及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在2016年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年来,在领导的带领下,走村入户,参加村民代表、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各种会议,慰问贫困户、看望留守儿童、帮扶群众发展产业,到生产、建筑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学习了许多农村工作方法、更新了招商引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深入到群众中去。平时,多看、多问、多想,主动向领导、同事请教问题,机关学习会、项目引进谈判会等各种工作会议都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此外,认真参加各类培训,熟练掌握了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助推了个人快速成长。

三是认真学习招商引资政策知识。作为全县的直接经济部门,直接涉及到招商引资政策的熟练运用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特点,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加强了对招商引资政策知识的学习,比如土地政策、环保政策、产业政策等知识的学习。牢记依法治国的纲领,用法律的准绳指导投资促进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招商引资的综合素质。

三、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一是认真收集各类招商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近期工作的实际情况,为科学决策、正确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本着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促进的原则,2016年协助领导和同事圆满地完成市县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积极推动华顺涤纶、冠益管业等企业的项目推进工作。

三是在接待来访群众和企业代表时,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认真听取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同时,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信任县委、县政府。

四是根据分工,个人还分管负责党建、群教、工会等工作。2016年,积极认真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好整个群教活动。市委群教活动督导组组长段振益公开在县群教活动总结会上给予投促局群教活动高度评价;2016年投促局支部委员会成功进行了换届改选、支部委员会深刻地作了对照检查并如实开展了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2016年,公平公正地组织挑选了3名科级干部候选人并列入组织上重点培养对象;工会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双联、走基层等活动的持续开展,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真实实地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回顾2016年,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较快,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在理论学习上远不够深入,尤其是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其次,在工作上,深入基层的时间不够多,造成调研不够,情况了解不细,关爱老百姓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再次,在工作中主动向领导汇报、请示的多,相对来说,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的时候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认真学习、发奋工作、积极进取,把工作促进做的更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的更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做的最大;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优秀的人民公务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5篇:投资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二)

一年来,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思想学习情况

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纪律严明,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在思想上不断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思想觉悟得到了锻炼,思想稳定,作风扎实。三是认真学习各种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并在工作中坚持用法律办事。三是刻苦钻研业务能力,熟悉本职工作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工作有计划、有预见,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工作表现情况

(一)纪检监察。作为纪检干部,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我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抓好了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为投资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招商工作。主要负责珠三角地区及福建地区的招商工作和农业、旅游产业促进分局的招商工作,多次前往广州、深圳、福建、成都等地参与省、市、县组织的农业、旅游、电子、机电、食品等专题招商活动,成功筹备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在以上地区的专题招商活动,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通过亲友招商、以商招商、叩门招商等多种方式,共拜访天渊集团、乐航电子、瑞天泰电子、珠穆郎玛食品、中绿食品、万泰来包装等企业近200家,拜访广东商会、山东商会、福建食品协会等商(协会)近20个,对接万泰来包装、乐航电子等意向项目近30个,促成天渊集团、瑞天泰电子、珠穆郎玛食品、中绿食品、香港远大罐头食品等10余个项目与我县成功签约;参与西博会、物博会、绿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并完成相关工作;负责与市投促委农业产业分局的联系并完成其交办的相关工作。

(三)目标和项目工作。一是目标考核。负责与市投促委目标督查科进行对接,完成每月的数据上报、资料完善及每季度的目标认定等相关工作;负责与县目标办、发改局、经信局等各目标考核单位进行对接,负责对全县各部门、乡镇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二是项目推进。为我县入驻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各种证照的办理,重点对天渊集团、中绿食品、瑞天泰电子、香港远大罐头食品、海天化纤、星光门业等企业进行了全天候、无缝隙的服务,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第6篇:投资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三)

一年来,我在局党组领导下,自觉服务大局,勤勉履职尽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真诚协作,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作为局班子成员之一,我注重增强党性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局党组安排部署,同时秉持谦虚、诚恳态度,将其他局领导作为良师益友,既虚心请教,又相互支持,保持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关系。协助主要领导抓分管工作时,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相关科室认真实施,做到勇于分担而不越权、及时请示但不推诿,确保了相关工作顺利推进。与局班子其他成员密切沟通、合作共事,在联络协调、办会接待等工作中及时通气、互通有无,做到了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

二、勤学求进,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我深知学好业务的重要性,抓紧时间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力求尽快熟悉业务、适应岗位。注重学习政策,认真研读了中、省、市、县有关招商引资的政策文件和重大部署精神,对招商政策有了较为深入的把握。注重掌握市情,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我市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和产业状况等,为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注重边干边学,亲身参与项目策划、节会组织、客商接待、协调督办等具体业务,逐步掌握招商工作的基本方法。一年以来,尤其是加大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学习了《宪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等法律,将依法行政贯穿工作始终,依法引进项目,依法为客商服务。

三、认真筹划,积极开展投资促进

按照分工精心筹备、积极协调,努力做好大型节会的组织、接待、推介和跟踪落实等工作。认真策划并参加了首届中国西部门窗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2016绿色经济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珠三角专题招商、闽三角专题招商、长三角专题招商等重大活动,借助节会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县投资环境。

四、服务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注重研究新形势、新情况,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走访企业,组织人员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就增强对我县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建议。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除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讨论外,还主持开展座谈、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企业和群众调查研究,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受到企业好评。

五、克己奉公,严格遵守廉政纪律

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自觉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坚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工作中恪守财经纪律,出差从不公款私用,接待力戒铺张浪费,与客商联系接洽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时,严格要求干部洁身自好,自觉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一年来,无论是本人还是分管科室干部,都没有出现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

一年来,有幸得到组织、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得到各位同事的鼎力支持配合,我较好地完成了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工业经济知识较为欠缺,工作稳健有余而创新稍显不足等。对此,将在今后工作中自觉加以改进,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开拓进取,力争做出更大成绩,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7篇:投资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投促局紧扣“工业提速、农业转型、城镇上档、三产升级”四大战略,深入把握“稳中快进”工作基调,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思路招优引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今年共引进项目(含续建)212个,预计实现到位资金60.9187亿元,同比增长26.5%,投资促进工作达到了提质增效的工作目的。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项目引进提质增效

按照“围绕主业,突出龙头,注重税收,力求实效”的招商思路,大力实施择优选强,引进项目质量全面提升。2016年新引进项目22个,其中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引进项目签约金额共153.18亿元,占地3635亩,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税收3.16亿元,可解决就业5000人,预计年可为当地居民带来劳动收入1.6亿元以上。

(二)到位资金落实较好

1—10月,我县已完成国内市外资金54.438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8.89%,其中省外资金51.458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28.65%。预计到12月底,我县可上报市外项目123个,完成到位资金60.918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省外项目115个,到位资金达57.9417亿元,同比增长26.5%。

(三)节会招商成效显著

先后组织参加了首届中国西部门窗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2016绿色经济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珠三角专题招商、闽三角专题招商、长三角专题招商等重大活动21次,组织参会企业60余家,促进伊利集团、中绿集团、安居宝科技等在谈意向项目37个,签订投资意向协议31个,签订正式投资协议18个。

(四)签约项目迅速推进

已签约项目实现履约率100%,开工率86%,资金到位率30%。远大食品、中绿食品等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进场开工;天渊智能产业园、天津亿联、金吉星线缆、川胜电缆等项目已进场开工;珠穆朗玛、鼎世科技、瑞天泰、国旭鞋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即将投产。

(五)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金桥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完成基础设施近6平方公里,20万㎡安置小区、30公里园区主骨架道路、4000亩场平、1.4万平方米企业服务中心、合联新型产业城CBD商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已建成;涪江五桥、遂广高速将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园区水、电、气保障充足。

二是上游工业园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亿元。新完成场地平整2500余亩,建成混凝土道路25条,沥青油路5条,总长度约18000米。铺设综合管网38000余米,栽植行道树1100余株,安装路灯350余盏,园区实现了绿化、亮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三是天福红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完成总投资13.95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建设2万亩,共建各类交通道路76.7公里,新建和整治排灌渠系76公里,整治河道16公里,整治蓄水池260口,建塘、堰157口,核心示范区20公里管灌工程建设已完成,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六)主导产业招商初步形成

结合农业大县传统优势,认真研究全市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提出了引进食品饮料和机电产业为主的招商新思路,得到县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投促局围绕重点产业精心编制项目27个,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县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在较短时间内与福建珠穆朗玛有限公司、中绿集团、香港远大食品就投资达成一致意见并迅速签约。珠穆朗玛项目投资15亿元,配套5亿元,中绿闽台食品产业园投资50亿元,西南生产基地投资6亿园;远大食品项目签约1.7亿元。项目完成建成后年可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机电产业招商方面,成功引进瑞天泰、玉和磨具、金吉星线缆、川胜电缆等机电企业5家。产业招商收到良好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及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部门联动整体较好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带头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服务。今年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共上报各种新建、续建、签约、在谈项目共216个,提供有效信息共200余条;我局到县直部门、乡、镇进行业务指导120余人次,参与部门及乡、镇招商对接、谈判150余人次,洽谈项目63个。

(八)共性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群教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将切实解决执行力不强、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行政行为不规范、“四风”问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与局投资促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推进作风转变,依法廉洁从政,强化落实监督制约措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活动中开展调查研究10次,收集群众意见200条,查找问题63条,制定整改措施73条,解决群众难题6个,建立各项制度12条,努力实现了党性修养有新突破、纪律执行有新加强、能力素质有新提升、工作创新有新举措、作风形象有新转变。务实和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县委第七督导组的高度赞扬以及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段振益在全县群教会上的公开表扬。

二是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加强班子建设,按照“班长带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把创“四好”班子、建一流队伍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服务优、讲团结、讲奉献、顾大局的招商工作队伍。今年在全县选派了5名懂经济,懂管理,有激情,敢拼搏的年青干部到投促局挂职,增强了队伍战斗力。

三是注重管理,强化重点。以突出经济工作为核心和重点,扎实开展好综治维稳、信访、平安建设、党建、党风廉政体系建设、安全、保密、普法、思想宣传、计生等工作。召开相关会议、举办知识讲座、开展能力培训、开展实践活动等20余次。强化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重点学习了《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把依法行政作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点,依法为投资者、业主和外来企业服务,并协调做好入驻企业办理相关证件和企业后续服务工作。全年无一例投诉招商引资的案件发生。

四是联系基层,帮扶到位。深入联系乡镇,做好了“领导驻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等工作,指派专人负责,指导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给生活困难群众送去油、米等生活必须品以及单位职工捐助的慰问金2000元,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书包文具,帮助困难群众家庭购买种子、化肥、家禽等生产物资,支持联系村工作经费,用于帮助产业化发展工作,为联系村修建健身设施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帮扶了14名贫困党员、10名留守儿童,救助特困家庭20户,助学2人。深入联系村、社区开展党员义工日、义务劳动日等活动。先后开展割除杂草、打扫社区卫生、社区文明宣传、文明劝导、清除垃圾、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活动23次。

五是环境整治,效果良好。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制定了相关整改措施,保持了本单位的清洁卫生工作和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加强了对责任区卫生的指导、监督、打扫工作,进行集中卫生打扫17次,出资清除了责任区的建筑垃圾2处,修复了受损台阶及危墙2处。

二、主要工作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带队招商出成效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投资促进工作,出台了《关于做好2016年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蓬委办发﹝2016﹞5号)文件,确定了全年目标和任务,研究了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承接优惠政策。县级领导亲自部署招商工作,洽谈项目,负责重大项目的引进、协调和推进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承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今年县级领导外出招商147人次,小分队外出招商173人次;对接企业200余家、协会38个、省市驻外办事机构8个。

(二)创新路径添举措,招优选强有突破

一是开展借力招商。通过与省投资促进局,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驻重庆办事处、驻天津办事处、驻浙江办事处、驻福建办事处以及市政府驻外地办事机构等对接联系,整合省、市广驻外机构泛的社会资源收集信息、推荐项目、寻求合作。二是实施以商招商。寻求与广州招商协会、广东商会、深圳商会、上海商会、深圳电子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合作,通过已成功投资的客商推荐,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择优选强,为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上的招商开辟新局面。三是突出主业招商。围绕机电、食品主导产业,密切把握行业动向,紧盯行业内重大企业,收集重要项目信息加紧对接。引进机电企业5家,食品企业4家。四是注重节会招商。全力做好各种项目推荐会、洽谈会、博览会等节会招商。筹备参加了产业推进会、深圳项目推荐会、福建项目推进会、浙江项目推进会等专题项目推荐会以及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2016绿色经济会议等重要会议,通过节会收集有效招商信息300余条,对接企业126个。

(三)精心策划重宣传,对外形象大提升

一是精心策划招商手册、投资指南、ppT、电视宣传片,分区域、分园区、分产业制作了有针对性的招商资料,做到资料大气精美、简洁明快,得到客商青睐。二是强化节会宣传。通过节会积极向外界推荐各项优势,全方位展示投资环境,在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开展假日招商。今年通过节会共发放新制作的投资指南、门业产业招商手册、食品产业招商手册、光碟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口头推荐1000余次。三是强化平台宣传。通过商会协会、驻外机构等向外推广招商环境。四是强化媒体宣传。通过省、市、县政府门户网等网络媒体,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高速路、机场、车站等户外广告有针对性投放信息。精心策划的外宣提升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客商慕名致电咨询或到考察投资、游览观光。

(四)“回引工程”有成效,真诚引得“凤返巢”

积极实施“回引工程”,吸引籍在外成功企业家回乡创业。鼓励成功人士牵头,积极联系各类商会协会,搭建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团结互助的平台。借助商会、乡友的商脉、人脉网络,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活动。通过积极邀请籍在外投资的企业家、在外工作的知名籍人士回家乡实地考察,组织相关考察团赴蓬商所在地调研,上门拜访异地名人,带去家乡的真诚,向他们展现当地政府对在外蓬商的重视,借机宣传的政策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等,让在外成功人士全方位了解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近况,了解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招商项目等。“回引工程”的实施吸引了许多蓬商回乡考察,最终促成了天渊集团吕总(文井人)、远大食品何总(蓬南人)、瑞天泰韩总(蓬南人)等蓬商回乡创业。

(五)把好项目准入关,项目品质大提升

完善了《县重大招商项目评审办法》,将评审范围扩大到项目前景、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要素保障、优惠政策、综合效益等十余个方面。在招商引资合同中对企业的开竣工时间、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能耗排放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将投入大、技术新、税收高、能耗低的项目引进来。今年引进的项目品质好,实力强,亩平投资额超过400万元,亩平税收超过6万元。

(六)抓好服务重实干,项目推进速度快

完善了项目签约、建设、投产推进服务机制,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实施重大项目工作例会制,及时解决在谈项目签约难、签约项目推进慢等问题。全面推行“1+7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服务团队,推行“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的“全程代办”服务;定期召开项目现场会、推进会和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期解决;建立项目服务中的特事特办制度,指定专人全程跟踪解决企业反映多、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今年以来召开和参加各类项目推进会、现场会、协调会等40余次,促进了王力集团、珠穆朗玛、中绿集团等项目快速对接谈判、快速签约落地、快速建设。特别是珠穆朗玛、瑞天泰等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项目快速推进新典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成绩、有满意,也有不足、有问题。一是承接要素瓶颈突出。受用地指标、拆迁安置、技术劳动力缺乏等要素的制约,签约项目落地、在建项目推进、投产项目壮大受到影响。二是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从政务环境看,管理缺位以及“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够,有些部门对窗口授权还不到位,办事任要“两头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习惯被动办事,在项目推进方面有应付的情况。三是项目落地和推进不够理想。所涉相关部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破解落地瓶颈方面力度不够,导致个别项目较长时间不能顺利推进。

成绩让我们欢欣鼓舞,差距让我们奋发努力,发展让我们充满信心。一年的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坚定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奋发有为才能步入发展快车道,只有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才能打造发展新亮点。2016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快适应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精细化管理,加快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我县投资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八篇:个人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克己奉公,勤勉履职,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工作实效。现将2016年学习、工作及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建设和学习情况

在思想方面,我牢记党员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党员职责义务。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宗旨意识,增强党性修。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踏实,生活简单朴实,始终恪守公道处事、正派为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我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注重知识的更新,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翻阅报刊杂志,了解时事政策、大政方针和经济发展态势。

在业务知识学习方面,我注重学习市场经济、管理科学、法律、投资、税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尤其重视对招商相关政策、文件、法规的学习,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纪律方面,我自觉遵章守纪,严格遵守县委、政府和本单位规定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凡是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坚持首先做到。工作不讲份内份外,不分节假日,不计较报酬得失。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严格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将切实解决执行力不强、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行政行为不规范、“四风”问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垂范,深入推进作风转变,依法廉洁从政。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我率领全局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10次,收集群众意见200条,查找问题63条,制定整改措施73条,解决群众难题6个,建立各项制度12条。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紧盯目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016年,我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县投资促进的方针政策,认真分析我县经济工作形势,拟订和执行全县投资促进工作意见,千方百计促成全面、全员招商大格局。全年新引进项目22个,其中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9个。去年1—10月,我县已完成国内市外资金54.438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8.89%,其中省外资金51.4589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28.65%。全年我县上报市外项目123个,完成到位资金60.918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省外项目115个,到位资金达57.9417亿元,同比增长26.5%。

(二)拓宽平台,建立项目引进新格局

一是夯实借力招商平台。加强了与省投资促进局,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驻重庆办事处、驻天津办事处、驻浙江办事处、驻福建办事处以及市政府驻外地办事机构的联系,借力高端平台收集信息、推荐项目。二是强化以商招商平台。加强与广州招商协会、广东商会、深圳商会、上海商会、深圳电子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利用已成功投资客商的资源,有针对性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上寻求项目信息。三是用好节会招商平台。全力做好了产业推进会、深圳项目推荐会、福建项目推进会、浙江项目推进会等专题项目推荐会以及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2016绿色经济会议等重要会议,收集有效招商信息300余条,对接企业126个。四是打造宣传平台。通过省、市、县政府门户网等网络媒体,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高速路、机场、车站等户外广告做好宣传,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积极主动,做好项目推进服务

凡是在我县投资的项目我都会全身心地为客商排忧解难。为做好服务工作,我提出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的服务理论并在单位内执行,做到“客商难事无小事”、“反映问题不过夜”。定期组织召开项目现场会、推进会和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16年,我先后王力集团、珠穆朗玛、中绿集团、冠益管道、海天化纤、天渊集团、鼎世科技、博钜伦、元信人防、瑞天泰等项目现场开展调研,召开协调会、推进会等47次。珠穆朗玛、中绿集团、鼎世科技、瑞天泰等项目推进迅速。

(四)深入基层,抓好帮扶工作

带队深入联系点,做好帮扶工作,主动给生活困难群众送去油、米等生活必须品,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书包文具,帮助困难群众家庭购买种子、化肥、家禽等生产物资。带领全局职工帮扶了14名贫困党员、10名留守儿童、救助特困家庭20户、助学2人,开展割除杂草、打扫社区卫生、社区文明宣传、文明劝导、清除垃圾、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活动23次。

三、局班子建设情况

2016年,我狠抓班子,严带队伍,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注重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我明白一个单位要把工作搞好,就要发挥群体的效能,形成合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标杆。在局里,我就是一个班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同志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始终如一地坚持严以律已,保持严谨的作风。除了制订规章、完善制度、认真疏导之外,首先从我做起,正人先正已,我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准时上、下班,该自己参加的会议非特殊情况不让人顶替,上班时间从未离过岗参加非工作活动。另一方面我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原则,凡重要事项都经集体讨论,集体决策。注意维护班子整体形象,对班子成员既严格要求,又和睦相处,以诚待人,以心交心。竭力抓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工作合理分工,大家明确任务,履行职责,同心协力,齐抓共管。

四、党风廉政及廉洁自律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廉政自律相关会议精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我始终把这项工作纳入到主要工作议事日程,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从自身来讲,作为班长,能时时处处用《廉政准则》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坚持原则。工作中,我注意增加透明度,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按程序和规定办;同时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小事勤沟通,及时交换或征求意见,从不揽权,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较好地把握了好协调、沟通、公开透明和集体研究这把尺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一班人的作用,较好地履行了局长的职责,凡是要求大家不做的,我首先不做。在廉洁自律方面,我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作为个人的座右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从未收取过礼金、有价证券和其它支付凭证,从未接受过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各种宴请、礼品、资金、赞助,不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和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严格执行公务活动接待、小车使用等制度规定,在各类公务活动中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年来,全局干部职工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回顾2016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对全局干部职工系统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深度不够。二是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对工作检查和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三是在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上不够全面细致。

各位领导、同志们,感谢各位在2016年给予了投促局局和本人无尽的关爱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争取为建设与发展不断做出自己新的努力和新的贡献。

2015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主政天津,难题 第八篇

第1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根据科技部《关于同意青海省西宁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函》(国科函字[20XX]8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XX]155号)、《关于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专家咨询意见的函》(国科体函[20XX]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西宁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和大通、湟源、湟中三县及建设中的海湖新区,总面积7690.4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1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是一个由汉、藏、蒙、回、撒拉、土族等3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

西宁地处“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路,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东西交往的必经之路。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平均气温7.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25毫米,冬暖夏凉,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夏都”。西宁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西宁市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产业重镇,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铝锭、特钢、铁合金、数控机床、明胶、藏药、藏毯、特色农畜产品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轻金属、硅材料和中藏药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在全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20XX年,西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8.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8.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西宁市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奠定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明确要求围绕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西宁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青海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三次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20XX年8月,西宁市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为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西宁市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西宁地区现有科技型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企业孵化器4个,培养和聚集了一批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了一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目前,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省属科研院所34家,并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33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84万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70人,中级职称以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1925人。

2.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7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青海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互补、特色鲜明”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建立了包括东川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南川工业园四个园区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20XX年12月,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六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XX年,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青海省首个被国家命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XX年1月,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为“西宁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XX年11月,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冶金、化工、新材料、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承担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载体的作用。园区总占地面积达36.82平方公里,累计批准入驻企业和项目1263个。20XX年,西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4亿元,占当年工业增加值的6.32%。

3.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十一五”以来,西宁市大力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民族文化、新型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累计投入本级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924万元。争取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62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405项,争取部省级科技专项经费1.13亿元。实施的项目中,工业490项,农业132项,吸引社会资金11.4亿元。目前已完成市级科技项目136项,产生经济效益12.2亿元,实现利税3.6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7亿元。西宁市登记科技成果103项,其中省级成果57项,有10个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4.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近年来,西宁市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攻关,使优势特色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对铝、铜、铅、锌等初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重点研究,解决了生产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老化等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对多晶硅提纯、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等技术攻关,带动了本地光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中华被毛孢发酵菌丝繁育、沙棘5-羟色胺研究和枸杞籽油提取等项目的实施,使全市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研发出了压缩式垃圾车、沙棘系列、枸杞系列等一批特色产品,被认定为20XX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铅冶炼节能减排技术、锌浸出渣回收精铟技术、高含盐含氯明胶废水光合细菌处理工艺等29项关键技术的研究,降低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

5.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实施了农作物良种工程。全市五年内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小麦、杂交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优良品种180余个,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了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60余项,使主要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了21.5%,油料单产增加了22.8%,蔬菜亩产达到2635公斤,效益处于全省前列。在畜牧业方面,重点进行了畜种改良及繁育,建立了牛羊育肥、优质肉羊、肉牛及奶牛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使得全市畜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组织实施“青藏高原牦牛、藏羊有机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 ”、“牦牛骨提取蛋白小分子肽研究”、“青稞燕麦方便粥系列产品开发”等农业产业化专项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出了沙棘系列产品、软包装牛羊肉系列产品、油菜籽色拉油等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实现了资源的加工增值和农牧民的增收。

6.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建设,密切中介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西宁市已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了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西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西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西宁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西宁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成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十二五”期间,西宁市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及社会争取国家及省上项目150多项,争取资金2180万元。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东西部技术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开辟了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广泛合作的渠道,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了“基地+平台”的合作模式。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科技部首批22家工业设计联盟试点单位之一。

(三)优势特色突出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元文化汇萃,为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青海省拥有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钾盐、铅锌矿、铜矿、石膏、硅石、铁矿、金矿、煤炭和制碱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西宁市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和钛、镍、铟、金、银等稀有金属冶炼及产业延伸加工生产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2.生物资源独特

青海有着极为丰富和独具特色的高原动植物资源,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隆骨、红景天、秦艽等。丰富、宝贵的中藏药资源,对于西宁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藏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青海硅矿石资源丰富,硅矿石储量在10亿吨以上。西宁市发展光伏产业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青海省还是中国电力富裕、电价最低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电力供应为西宁市发展太阳能光伏硅材料、铜箔、铝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预留了宽松的电力保障空间,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4.藏毯和民族饰品加工业基础雄厚

依托青海丰富的牛、羊毛绒资源,西宁市现已初步形成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毛纺织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洗绒(毛)藏毯产业链。一年一度的国际藏毯博览会正在将西宁打造为世界藏毯生产集散基地和“世界藏毯之都”。同时,西宁还是汉、藏、回、土族、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宗教交汇地,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使西宁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民族饰品、宗教用品生产基地,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高原农业特色明显

西宁地处高原,气候冷凉,绿色无污染,既适合发展夏季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冷凉型球根类花卉等产业,也有利于发展生态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同时,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环境,西宁周边地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蜂蜜生产基地,为未来西宁特色农牧业的精细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西宁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技术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比较落后等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价格竞争、成本竞争阶段,主要还是靠市场低水平的需求拉动,技术水平薄弱,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承担起创新主导角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2.创新投入不足

西宁市地方财力较弱,引导全社会创新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由于工资待遇、研发环境、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西宁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型企业,目前都普遍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致使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4.科技基础条件薄弱

受投资能力的限制,西宁目前支持研究、开发、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无法在当地进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5.产业基础薄弱

西宁地处西部偏远省区,远离国家主体市场,无论是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是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中藏药产业、藏毯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壮大,都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难以产生必要的规模效益,科技创新缺乏载体和突破口。

二、试点目标

西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参考国内其他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西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目标是:

至2015年,基本建立起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四个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初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创新中心。使西宁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有较快的提升,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时期市本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每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至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0%。

(二)科技产出大幅提升

至“十二五”末,全市组织实施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科技项目50项,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心30个,与省内外30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登记量每年增加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比“十一五”末提高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

(三)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至2015年末,西宁地区进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达到300名左右,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骨干人才达到3000名左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40000人左右。

(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至2015年末,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建成8个左右具有显著聚集效应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形成3?4个以光伏太阳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工作思路

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和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抢占创新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省会优势,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实施“5568”创新工程为主要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集成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掌握优势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构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通过5~10年使西宁市成为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率先试验区和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区,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生态建设、自主创新、维护稳定的服务保障和科技研发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主要任务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实施“5568”创新工程,即“5个行动、5个平台、6个专项、8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一)推进“五个行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领域对技术发展的需求,积极与国家、省科技专项配套衔接,整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全面提升西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1.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

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工业为基础,打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推力”,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培育4~5个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建成西宁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风能产业基地、锂电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80亿元。依托青海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力争“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00亿元,使西宁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新材料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2.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重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盐湖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支撑西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重点企业、区域优势行业技术研究有新突破,工艺技术明显提高,资源深加工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

运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以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和生态观光农业,走具有西宁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良种工程实施面积达到8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畜牧良种比例达到85%以上。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0个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70项,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

4.实施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加强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功能品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10项西宁地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增强人口素质,积极推进远程医学会诊、卫生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重点开展有关种苗花卉、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研究项目15项,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5.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

坚持把开发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增强科技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为支撑,采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带动引进等引进方式,抓紧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产业化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加速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冶金化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等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全社会的整体人才保障水平。力争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万人左右,实现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布局的高密度、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高对位、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的高活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产出的高效率,为打造一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保证。

(二)打造“五个平台”,为区域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政府、企业、科研、金融、中介等各主体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着力打造或搭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五个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增强服务有效性,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1.打造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西宁地区担保融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依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科技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建立咨询服务系统,努力建立市级风险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注入创业引导资金、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科技投融资服务。通过引进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相关服务。

2.打造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优势资源,积极引进本地急需的科技资源,使产学研资源充分对接,形成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运用网络技术,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相关数据/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搭建基础性、战略性的具有信息共享、技术设备共享、科技成果推介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3.打造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扶持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评估与咨询、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科技成果交易税费减免等业务,形成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交易、产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4.打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产学研联合、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建设技术创新集成和育成平台,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科技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5.打造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对西宁市科技资源配置及相关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稽查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科技建设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实施“六个专项”,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以重点解决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为目的,组织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藏毯与纺织、民生科技等六个科技专项。以科技专项实施为突破口,整合省内外科研开发力量,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强化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

1.新能源科技专项

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筹建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平衡部件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设立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先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同时开始启动第二代薄膜电池,配套发展上游的碳化硅刃料、光伏玻璃、EVA薄膜、电子气体、高精度铝合金组合件等原材料产品,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各种光伏系统集成产品。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生产风电整机,适当发展配套的零部件制造。稳步推进非粮生物燃料试点及产业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2.新材料科技专项

加快具有资源优势的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引进吸收电子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是以碳酸锂为基础,着重发展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二是加快LED材料和芯片项目建设,保障材料供给和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支撑。三是积极发展电子薄膜材料,开发生产高纯硅、电子铝箔和铜箔等薄膜材料,积极延伸产业链。四是以碳酸锶产业为基础,继续开发并形成年产6万吨锶铁氧化体生产能力。五是发展以金属铜为主的高性能电子导电材料,开发单晶铜等相关产业和项目。六是积极发展铝镁合金、铜合金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等高强、耐热、高韧性新型合金材料。七是大力发展碳酸钙晶须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八是围绕盐湖资源深加工发展阻燃剂、有机硼、无机硼等化工新材料。

3.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输变电、石化、环保成套设备,轨道交通、钻井设备,大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重大医疗仪器、农牧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鼓励和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鼓励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4.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科技专项

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生态的要求、园区的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制种、节水灌溉、绿色肥料、生物防治、高效设施配套技术,全营养饲料、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生产和精深加工。围绕冬虫夏草、沙棘、枸杞、菊芋、亚麻、牦牛、明胶等生物资源,加强人工抚育、原料基地建设、功能开发、活性成分提取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中藏药现代化,研发中藏药新品种、新剂型,实现从原料---药品---市场的标准化、无害化。采用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大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5.藏毯与纺织科技专项

按照建设“世界羊毛地毯制造中心”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地毯设备和电脑横机,以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逐步扩大藏毯(地毯)生产规模,淘汰手摇横机,解决纺织行业自动化程度低的实际问题,推动青海藏毯和绒纺等纺织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支持藏毯企业加快建设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重点支持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快引进和推广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提高“选?洗?梳?纺?染”产能和工艺水平。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控制水平。

6.民生科技专项

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核心,建立治理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着力研究和示范推广废弃物(副产品)的减量和多级利用技术。积极推广清洁技术、节能节水技术、低碳技术,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西宁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试点企业范围,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

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信息支撑技术,开发信息通信服务、网络教育基础工程、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工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等,加快 “三网融合”。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犯罪、事故的监督与控制,完善西宁市公共安全技术体系,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展“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将西宁打造为全国重要的藏族歌舞之乡、佛教用品生产基地、民族饰品生产基地和昆仑玉营销基地。

(四)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青海聚阳能硅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鑫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2.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3.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康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海金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4.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西宁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青海华鼎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美国、韩国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5.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大自然地毯纱有限公司和青海雪舟三绒集团等企业,加强与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6.构建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甘河工业园的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青海珠峰锌业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等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以铝、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7.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可可西里肉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与北京食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8.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青海金阳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凯普松电子科技(青海)有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以西宁市市长为主任,主管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为副主任,科技、发改、经委、农牧、林业、环保、卫生、教育、统计、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等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西宁地区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主要领导为委员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协商省科技厅把推进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部省会商优先议题,在项目、基地、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市属各有关部门实行整体联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从经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西宁市如期实现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

(二)发挥政府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切实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坚持把财政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公共科技活动,以及用于支持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积极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建立市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市、县(区)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持续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办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创新项目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三)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集聚企业创新资源,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制定“西宁市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运用政策引导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联盟等多种组织形态和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育未来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以爱才之心,用才之智,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氛围。加强与全国人才网络的互联互通,更大范围寻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更多的省外高级人才通过短期聘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项目承包等方式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逐步加大政府科技奖励力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培育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五)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

成立西宁市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制定“西宁市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企业、科研机构、市民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产业化优惠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创新主体把知识产权应用纳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六)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和倡导“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加大对科技创新典型事例、典型项目、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敢冒风险,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加快建设“西宁市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网络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协调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体制的创新合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谋发展的内在动力。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围绕特色资源和支柱产业,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合并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导国家及地区外的创新资源参与本地区资源配置。

(八)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省市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将西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全省的产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争取省上尽可能地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布局在西宁,提升西宁市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发挥西宁市在全省科技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九)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和考评体系

把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西宁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各项任务的考核指标,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完善评价体系。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监测评价工作,积极做好数据积累和相关准备工作,每年向科技部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六、进度安排

根据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全面推进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体系完备的西宁科技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研发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一批自主创新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好、产业化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培育若干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关键技术自给率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制定和完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和开展,取得初步的成效。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统一部署,明确具体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三是依据《实施方案》建设的重点,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方案。

(二)提升发展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5568”创新工程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集聚创新资源能力,建立内生驱动创新模式,弘扬创新文化,充分激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在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并把西宁建设成为全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青藏高原一流、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努力将西宁打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环境和谐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检查评估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成效进行全面总结,重点加强对弱势项目的督导检查,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完成自评检查工作,确保我市通过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验收,并接受科技部的考核和检查。

第2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促进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创新发展现状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29.41万,20XX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413.3 亿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战略和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积极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重大科技支撑项目顺利实施。20XX年以来,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支撑、创新基金项目124项,其中300km/h高速动车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和钢渣改性气淬处理关键技术等1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2、新型政产学研协作模式率先突破。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是中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第一家与地级市合作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构。20XX年以来,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4000万元,专项支持技术转移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该中心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一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 年底,我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4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产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100个;拥有本科院校4所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形成了支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20XX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4、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培育与产业化引导工程,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90亿元和67亿元,增速达到22%以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后落户我市。

5、创新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制定实施了《唐山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规和文件,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优势特色

唐山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具有以下优势:

1、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20XX年XXX总书记视察唐山,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我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四城一河”建设、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为重点,要求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驱动,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随着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2、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环渤海地区的“黄金宝地”和“耀眼明珠”。以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已进入大规模产业聚集的新阶段,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技术运用、技术集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强、拉动辐射效果明显的优势,使之成为引领带动全市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

3、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毗邻京津,有利于接受技术辐射带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随着曹妃甸大港和唐山机场的开发建设,将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到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为跨区域、跨产业的资金合作、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环渤海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了重大机遇。

4、雄厚的工业基础。唐山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现有160 多个工业门类,已形成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2015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31.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0.42亿元,精品钢材、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和化工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252.07 亿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发展创造强大的动力。

5、浓厚的技术创新传统。唐山历来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先后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对推进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20XX年,国内第一台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机器人研制成功,同年6月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创造出了394.3km/h 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实现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等级的历史性跨越。唐山人秉承这种技术创新的传统,在加快城市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必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尽管唐山具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显著、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高端创新人才缺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试点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把唐山建成自主创新优势明显,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竞争能力快速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的创新型城市。成为环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成为我国推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城。

到2015年具体目标:(1)区域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引进一批优质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机构,重点建设10大特色产业基地和10大研发中心。(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标、品牌、标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以科技创新加速培育10大名牌产品。

(3)创新投入明显增长。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4)创新人才队伍迅速壮大。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职业技能人才,打造若干与唐山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创新团队。(5)新型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做强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进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创新。实施“三百计划”,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和“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6)城市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城市生态文明逐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全民科学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三、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深入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式,支撑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创新发展战略

确定“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积极推动原始性创新”的城市总体创新战略。实施开放创新,大力推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合,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鼓励和支持以应用为导向的集成创新。有针对性选准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二)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完善科技合作体系,充分借用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科技资源,弥补我市科技资源不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促进技术流动。引进风险投资、担保、私募和证券等各种类型资本机构,打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科技金融渠道,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研发力度。

(三)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成效。重点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按照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积极围绕曹妃甸为核心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值化发展、和谐唐山建设等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实践模式,丰富试点内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为同类城市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四、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钢铁产业技术创新

以曹妃甸京唐钢铁公司、唐山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为龙头,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钢铁生产过程实时优化运行技术、系统能量管理中心、超大型高炉系统工艺技术、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洁净钢水的工艺技术、高品质薄板生产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电工钢技术等新技术;完善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不锈钢、轴承钢、工具钢、齿轮钢等高附价值钢铁产品生产技术。力争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低压余热发电、钢渣处理、超大型高炉干法除尘等方面拥有一批居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自主核心技术。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配合

(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唐山市的海洋和煤炭资源优势,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三大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延伸为主线,重点攻克各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焦炉煤气制甲醇及深加工先进技术、大型甲醇制烯烃生产及产品深加工先进技术、有机硅单体生产及下游深加工、海水提钾等技术。并且围绕南堡10亿吨大油田开发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进行重大项目相关配套产业技术的前期研究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配合

(三)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与国内外大公司、研发机构积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于神经网络与模糊算法的智能控制、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远距离通讯抗干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现有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管道探伤机器人、建筑清洗机器人、高压巡线机器人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开发新型专用机器人产品,推动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出具有较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较强产业优势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等配合

(四)电动汽车研发与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建设

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联盟,引进尖端人才,围绕电动车整车仿真与控制系统、电动车CAN 总线开发与测试、电池系统开发检测、先进电机驱动系统、电动车标准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重点攻克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与ABS 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控制、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的耦合技术、基于FlexRay等新型总线协议的网络在环平台及其应用技术、电池单体性能和一致性提升、电池电容一体化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先进稀土永磁直流电机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专业研发团队。

争取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打造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制定《曹妃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坚持以整车为龙头,以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以使用促研发,以研发促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核心技术领先者,积极推进电动车动力总成、高性能锂电池、永磁直流电机等一批产业项目,并达到30-5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

责任单位:曹妃甸电动汽车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曹妃甸新区管委会、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唐海县、市科技局、财政局配合

(五)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组建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建多层次、多学科技术融合的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共享平台。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循环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重化工业生态工业研究与评价、新能源开发与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逆向物流规划与技术研究、钢铁产业生态技术研究、技术集成、成果推广与示范应用等工作,最终在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核心技术,搭建“技术—工艺—人才—应用”系统化支撑体系,为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责任单位: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配合

(六)唐山湾生态城市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强化与清华大学、瑞典SWECO公司等单位合作,围绕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设计、可再生能源工程、资源管理工程、绿色交通工程、绿色社区工程等领域,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开展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加快绿色能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建筑、低排放智能交通、集成通讯、海水淡化、封闭水处理、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盐碱地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转化和应用,研究落实141 项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指标要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规划局、城管局、住建局配合

五、20XX-2015年主要工作

(一)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弥补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为核心,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技术研发、中介服务、科技合作和创新产业化体系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的优质科技资源,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撑。

1、加快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

主要目标:建设成唐山高新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的平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科技成果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开创新型政产学研紧密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工作任务:重点引进8-10个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进驻“中心”, 每个研究所组织1-3个适合唐山主导产业发展的课题组,以钢铁、装备制造、陶瓷、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领域,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力争钢铁行业在节能节材、陶瓷行业在更新工艺和产品、新能源行业在制造国际一流风力发电设备等方面实现突破。特别要围绕高速动车组研发,加强与中科院力学所、软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

第3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省会发展新优势,加速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维护省会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发展目标,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按照“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突出特色、引领示范”的工作思路,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我市建成全省创新资源集聚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区、宜居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后劲足、城市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区域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1.科技支撑取得新突破,集聚创新资源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财政对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65%,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以上,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力。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50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0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50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0人,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350人。全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2.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0家以上,其中,新增国家级5个、省级30个。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65%以上。万人专利申请量达30件。创建省级以上名牌300个、著名商标3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济南高新区等各类园区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目标,打造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0亿元。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42∶5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发挥省城区位优势,引领和支持全省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建设2-3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成各类生产力促进机构40个以上,实施标志性产学研工程项目100个,新建产学研中试基地50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融资机构达到10家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融资体系。形成以省会都市圈为核心,辐射服务全省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

5.创新机制环境取得新突破,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决策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日益完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推进均等化长效机制。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步入绿色城市、可持续城市与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二、主要工作与重点任务

(一)加强管理创新,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轨道。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促进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创新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完善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主体倾斜的配套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支持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国家关于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和济南市科技创新实际,进一步明确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纳入全市、县(市)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规划管理的统筹协调、执行和评估,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建设山东省创新资源的集聚区、扩散区,通过省市共建、完善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创新,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1.充分发挥驻济高校、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培育优势,促进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借助山东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学科学院等院所的合作,重点针对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拓展大学科技园建设规模,促进产学研结合,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创新人才集聚地和高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高起点引进3-5家国内顶尖的权威科研机构或一流的国际研发机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组建开放型或实体型创新研究机构和联合开发机构,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开展原始创新以及共性和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

2.省市共建重大创新服务平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以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中心,搭建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的重要承载地和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高速发展的“创新引擎”。满足科技创新创业需求,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面向科研,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培训、仪器设施共享服务。

建设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由山东大学联合山东海洋大学、山东省药科院、山东省医科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药研究院和济南高新区共同承建,包括先导化合物发现优化单元平台等12个子平台。建成以济南高新区为重点、技术链与产业化链相衔接、“一区六基地二十个示范企业”为主要内容、区域相对集中、服务能力完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新药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将济南高新区新药孵化基地建设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药品研发成果转化基地。3.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提供社会化、网络化服务。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技术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转化速度和转化效益,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力推动我市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扎实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平台。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与国家、省形成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项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服务系统、专利技术交易系统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系统。

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服务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新突破。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积极做好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以特色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在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现代农业、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建重点实验室。加强中乌高科技合作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重汽、浪潮、中创、二机床、齐鲁制药、福瑞达、力诺、圣泉、九阳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内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支持行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以行业协会为主,政府部门推动,建立若干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切跟踪数控机床及重型锻压设备、新材料技术、计算机软件、医药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50家以上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专利试点企业。

3.深入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4.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载体功能。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济南高新区发展步伐。着力打造软件、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建成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创业基地。推进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环保科技园、出口加工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增强科研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产业承载功能。加快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加快建设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软件产业集群,加快软件服务业服务化、网络化、高端化和国际化进程。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八大类软件,实施“双十”和“双百”工程,推进四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城五区”软件服务业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信息装备制造业,以浪潮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服务器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生产基地。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建设,推进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建设,加快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专用电子设备开发生产建设项目,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生产协作体系。发展消费类电子产业,重点加快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多媒体终端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

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推广利用步伐,突出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走规模化、国际化和集群化发展路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产业、太阳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风电装备制造业。

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规划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平台为契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生物技术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化学药物制造、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服务六大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施一批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总成以及高技术零部件配套项目。积极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扩大重点产品生产规模,强化行业资源整合,提高社会化协作配套程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机械装备产业体系。实施大型数控机床、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等一批生产项目,巩固济南市在全国锻压设备和数控压力机方面位居首位的市场优势。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具有高效服务功能的金融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济南”品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凝聚深厚文化积淀,整合文化资源,拓展产业领域,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精品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传媒网络,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实施盖家沟、担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园区和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以及空港、邢村、桑梓店等4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强化物流平台支撑,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增效农业为目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继续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力争在农业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科技型龙头企业。按照省会城市需求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模式,推动星火产业带、示范园区、品牌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水平。推进生态村建设,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综合利用。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扩大清洁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应用范围,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鼓励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加快建筑节能一体化进程。强化城市计划用水,大力推广节水保泉、水体控制和治理技术,推进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化。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发展城市污水治理成套设备、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秸秆气化成套设备、废塑料综合利用设备等环保设备制造,搞好环保工程及技术开发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5.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围绕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机械装备、建材、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改造,推进济钢、重汽、济柴、炼油、二机床等一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建立以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

(五)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1.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移动高速、多媒体城域网,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围绕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处理机制,推进光纤管道、通信铁塔等基础设施集约化应用。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和精品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承载能力,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标准。基本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服务水平领先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无线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及应用扶持政策,统筹建设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网相补充的宽带无线网络,推广无线宽带新技术和新业务应用。

2.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公众服务和教育、医疗与公益性服务的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效益,提升社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交通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术研究,构建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

3.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改善城乡整体面貌,推进城市维护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高标准建设和改造防汛、消防、人防、气象、防震等设施,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全面建立起由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救灾指挥系统、减灾行动系统组成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维护城市安全运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快社会事业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确立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建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体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门类、结构和重点,建立重点突出、门类齐全、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动态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落实公共服务责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总体要求相衔接、相适应,分阶段、有重点、按步骤地予以实施。

3.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从打造城市现代特色、宜居特色、自然特色、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入手,实施城市综合体建设、新区建设、畅通建设、设施建设、特色建设和居住提升、生态提升、管理提升等八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全国最具魅力特色的宜居宜业城市之一。

(七)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泉城学者”建设工程、泉城企业家培养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程、创业人才扶持工程、“济南名士”打造工程、泉城人才环境优化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工程等10项重大人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引进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在科研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江学者和泰山学者、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主持人、博士生导师等领军人物,以及具有才干的留学人员和原创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占据人才制高点,更好地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

(八)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事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成员,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各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具体负责本区域、本部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全面推进。

(二)强化工作调度,密切协调配合。加强与科技部、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调度工作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推动其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

(四)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现有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加大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资金发放、使用、监管、效果评价办法,提高资金保障程度和使用效益。加强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投资领域,逐步完善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激励企业、个人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投资回报率。加强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第4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结合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着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在政府引导创新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把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建立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自由宽松、富有活力的良好创新环境。

三、工作目标

1、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全市建立20家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5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30个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3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XX年,新增高新技术创业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

4、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到“十二五”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指标达到2.0吨标煤/万元,基本建成初级生态城市。

5、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对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吸纳力显著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市科普工作社会参与率达到60%,公众科学素质提高1.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四、主要任务

通过扶持创新型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园区,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

1、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开发,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培育2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能力、规模产业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工作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来自于企业。

2、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针对制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技术攻关,使电动轮自卸车、混合动力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风力发电机、塔式起重机、振动式压路机、矿用通风机、燃气具、有机颜料、电池材料、玻璃窑炉耐火材料、地源热泵空调、精品钢材、发动机活塞、脱硫除尘设备等主导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施“4315”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即围绕以车辆、矿山装备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以新型功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成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等4个高新技术产业,选择30个左右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培育壮大1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十一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积极整合园区资源,加快以(德国)工业园、九华经济区、新材料工业园、双马工业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引导新项目、新产品向园区聚集,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发展。

3、全面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多网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的二次开发,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保、医疗、流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建设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提高城乡信息化整体水平。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产品设计方法、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培育一批有辐射作用的信息化示范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促进全市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

4、加快农业科技攻关与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需求,加强水稻优质丰产、种苗优化、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示范与产业化、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作物品种优良率提高3-5个百分点,生猪产业化配套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和湘莲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健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竹制品加工、湘莲加工、生猪产业化等领域完善农业产业链,促使农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在全市5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专利转化机制,政府建立专利转化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手段,优化我市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中国机电专利信息中心,充分运用专利信息,结合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在专利战略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扶持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和取得行业技术标准的制标权,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国省名牌,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保持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20XX年争取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6、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扶植和培育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产权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组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技术市场,逐步形成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7、全面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大力开展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为重点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建设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示范县、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普场馆体系。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有计划地扶植一批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科普组织,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的大科普组织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省市共建机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省市结合的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建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聘请在湘院士及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战略研究专家、政府部门资深人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为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加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机制,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加强科技经费的规范使用,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经常性增长幅度,20XX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0%以上,科技发展资金累计达到2000万元。完善科技投入的归口管理,切实改变政府科技经费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到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以上。促进银企合作,鼓励、引导各银信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重点加强各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协调与沟通,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3、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到20XX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3.6万名,具有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达到6000名。注重把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放到重要学术、技术岗位或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领导岗位,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合作、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以个别引进、团队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形式,吸纳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由用人单位给予相关补助,并在科研项目、科研启动经费、工作用车、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子女在市内中小学校就读,按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可实行期权、股权奖励。对在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委、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重奖。对评选出的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按规定发放政府津贴。

4、强化创新激励措施。积极扶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对通过国家级授牌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政府将分别资助20万元。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湖南名牌产品、湖南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授权的专利每年安排20万元进行奖励。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关心和尊重创新型企业家,支持和激励企业家在实践中提升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5、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华工业园等科技园区,大力开展科技招商,着力吸引大公司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分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推进大学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大型企业、军工企业重点设备和装备向全社会开放,提高科研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继续举办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利用园区良好的投资与创业环境,开展以企业、产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的产业水平和对外开放能力,增强我市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6、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安排15万元,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2015组织部工作总结
主政天津,难题 第九篇

第1篇:区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一、坚持区域化整体性工作思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共青团组织的广泛覆盖和整体活跃,进一步夯实团的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推动团建创新。1、夯实基础,提升活力,抓好传统领域团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指导,推进基层团建规范化。着力推进团组织基础建设计划,在去年走访全区427家团支部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台帐,对全区各级团组织情况进行动态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分层分类进行建设、扶持和培育;汇总、规范各级各类团组织的考核评价标准,形成团组织评价体系。开展了关于基层支部的专项调研,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长宁共青团基层团组织活力的研究》的调研文章。二是资源倾斜,提升基层整体活力。年初开展招标工作,通过招标抓建设,提升整体活力,全区118家基层团组织获得中标项目,覆盖区属团组织约21%。中标项目涉及四大类15种共75项,共计10万元专项经费。三是加强管理,做好争优创先工作。年初,对争优创先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明确标准,规范程序,激发各单位积极性,目前全区五四红旗、特色团组织和组织奖创建单位共42家,五好团支部创建单位145家,创建比率上升了9%;“一团一品”申报单位140家,上升了4%;其中“一团一品”的创建在教育、卫生、建设、公安等重点大口实现了全覆盖。

2、聚焦重点,加强规范,拓展“两新”组织团建

一是明确目标,年初,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对全年“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提出了建团动态跟进党建全覆盖,团建的“七一个”建设目标,全区各街镇、相关行业团组织共申报建团目标36家,团建重点建设单位60家,示范点建设单位20家。二是走访推进,在“两新”团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走访了三大园区、区级重点团建单位及部分市区“两新”示范点建设单位,并申报了8家市优秀单位和2家市示范单位,同时已完成今年一季度新增的14家党建单位中的5家单位的建团工作。三是规范建设。重点对照年初的“七一个”,完成了重点单位“3个一”的建设:都健全了团组织班子,通过建立500人信息库畅通了一个覆盖青年员工的联系渠道,通过申报示范点、新长征突击手队等争创了一项团内荣誉,同时各团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完成了一个文体团队、一个共建单位等工作。

(二)以实施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工作

围绕长宁人才新高地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整体推进青年人才工作,为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培育和凝聚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1、推荐、评选优秀青年。进一步依托党团组织的传统优势,通过评选表彰优秀青年,发掘、凝聚青年,将一批优秀青年纳入各级党团组织的培养视野。上半年,12名青年经推荐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开展“XX-XX年度长宁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新长征突击手(队)”评选活动,树立和表彰优秀青年典型,经评审,10名优秀青年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90名青年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46支青年队伍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队。“五四”期间,在《长宁时报》上开设专版介绍“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先进事迹,展示了长宁青年踏实勤奋、默默奉献、不断要求上进的良好形象,在全区团员青年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建设青年干部培养机制。上半年,我们与区委组织部、区人保局、区机关党委联合组建了长宁区青年干部“三成”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并制定了关于“三成”人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四个部门合力推进机关青年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3、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配合区“人才蓄水池”计划,与区委组织部、人事局联合开展长宁区暑期大学生实习基地工作,同时拓展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的覆盖面,并与区域内各高校合作,吸引优秀大学生开展实习锻炼,助推长宁吸引青年人才的源头前移,目前已吸收来自三所高校的近30学生进行实习。

(三)树立“以人为本”培育理念,加强建设团员和团干部队伍

健全“高进、严管、优出”机制,加强团干部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团干部队伍。

1、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常委会建设,定期召开常委会研究工作,建立常委到基层讲课的制度,上半年共开展了4次专题团课,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加强团干部基础能力建设。通过编辑《长宁区基层团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加强团干部对基本区情、团内资源的了解,对基础团务、基本技能的掌握。

2、加强骨干培训,深入实施“千名团干部素质培训计划”

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团校建设,强化培训功能,与区委党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区委党校教师开展党的意识等相关培训,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二是拓展培训方式,注重开展专业培训,增加工作技能;注重开展互动培训,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目前,已开展了覆盖97名上岗一年来的新上岗团干部培训班;开展了覆盖56名团区委委员、重点单位团干部的核心团干部培训班,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团干部的分类教育培训。同时,在地区、青工、学校、少先队等各条线开展了8期团干部论坛,加强了团干部对重点工作项目、工作方法的交流探讨。

第2篇: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一、加强宏观指导,营造工作氛围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观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努力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将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进行考核。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建立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发挥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职责和各子工程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三是营造工作氛围。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务网、人才网、组工网、科技网和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英才”、“创业尖兵”等人才工作经验

和人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区人事局利用**人才网发布人才工作政策、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763条,公布105家单位的空缺职位327个,毕业生求职登记436人,营造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快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完善了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上联系的专家、市管、区管拔尖人才人才队伍信息库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市、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核调整和补充推荐工作。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XX年度全区干部和社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区委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区委党校等“六校一基地”全面实现资源整合,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区委成立了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区上四套班子领导到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扩大规模抓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XX年计划办班126期,其中社会人才培训86期,计划培训各级干部、各类人才18300人,平均每月开班10期,每周开班2期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办培训班41期,累计培训5177人次,形成了大规模培训、高效率运行的培训工作机制。三是创新新式抓培训。围绕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发展思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化”选学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大力推行“一把手”上讲台制度,结合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困惑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局、科技局、黑河水电等部门单位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跟班作业、师徒结对等措施,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四是拓宽渠道抓培训。充分发挥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区劳动力培训中心、区警务培训中心、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分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采取互动交流、实践锻炼模式,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在稳定江苏华西、山东寿光等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今年主要抓了与兰州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的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两年制进修班,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的筹备实施中。充分发挥区金象种业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发中心、信息“洼地”、交流平台、创业“乐土”作用,大力提升我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推动相关产业高端发展。

三、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

着眼于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优秀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加大机关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大力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对广电局、财政局、张掖工业园区的29个中层领导岗位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力度,认真做好面向全市公开招考乡镇卫生院院长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聘任制度。会同用人单位赴省城高等院校为我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挑选人才,通过洽谈、考核等程序,已与4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同时选拔了12名企业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实行柔性流动机制,城区教师下乡“传经”,农村教师进城“学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有98名城区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84名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区学习锻练。三是加快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的实施意见》精神,配合人事部门,公开招考选派了57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服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深入66家企事业单位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实行市内有效职称评聘办法,共评审工程、会计系列高、中、初级职务117人。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先后组织区内企业的38名优秀人才分别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以及河西学院参加为期3个月的工商管理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改变以往通过开专场招聘会为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形式,采取综合笔试、结构化面试方式为新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招考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区委组织部结合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先后对全区244个村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业务培训,共培训村干部480余人。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推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培训班5期,培训管理人员263人,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农函大、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重点,区科技局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00期,参训人数达29353人次。区农业局通过农广校,共培训学员740人次,发放绿色证书740本,劳动局开展技能培训27期、发证5062人。继续开展“三支一扶”、应往届大中专生进村、社区、进企业服务活动,组织19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官报名,有36人参加了全省统一考试,16人进入面试。采取日常推荐和举办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从大中专毕业生信息库中筛选符合要求的人才4000人(次)参加应聘,签订意向性协议1600多份。

四、发挥人才作用,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献“技”出力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金象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先后研发了玉米杂交种子“金象9919551”等四个新品种,“金象”商标被省著名商标评选委员会评为“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选育的鲜食型的番茄新品种“金象番早”、“金象番宝”,春小麦新品种“金春一号”、冬小麦新品种“甘冬一号”,开创了我省种子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先例;通过技术革新,创建了拥有繁育面积6、5万亩的制种繁育基地,年生产、加工、销售“金象”牌优质良种3000万公斤,促使我区制种业向科技含量更高、竞争实力更强的目标迈进。区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120名,紧紧围绕“产业富民”的总体战略,以带技术、带项目为主要方式,进驻4家企业、3个园区、1个民办研究所、4户专业大户、17个乡镇的49个村,共实施各类科技示范项目15项,引进推广实用新型技术65项,推广普及各类种养新品种148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105个,着力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255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26、6万亩,带动农户8100户、3、25万余人。

虽然我们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按照市委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全区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的科技转化率还不高,高层次人才不足与普通型人才积压的矛盾仍然存在。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着眼于开发现

有人才资源,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二是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开展建言献策和参与政府决策等活动,为优秀人才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搭建平台,促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贡献力量。

第3篇:2015组织部工作总结

XX年7月以来,组织部党支部在直属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在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抓状态、出成绩”加强支部工作,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思想建设

一是通过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xx届四中全会精神,并邀请中央党校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特别是结合团建进行深入研讨。及时组织学习中央领导、团中央书记处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重点是持续深入地学习领会书记处关于当前团的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判断,教育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做好团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去年以来,共开展专项理论学习5次。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参观李大钊故居,学习先烈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深入开展成长观教育。认真组织学习陆昊同志在机关年终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响应机关党委号召在支部开展“为什么当干部,怎样当好干部”主题讨论,组织年轻干部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演讲和征文活动,两位同志参加了演讲比赛,处以下干部全部报送了征文稿。今年“五四”期间,利用开展团内系列评选的机会,组织部门同志与先进典型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汲取精神力量。

三是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年初,支部认真组织、开好组织生活会,全体当党员真诚交流思想,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相互促进提高。认真落实书记处关于建立谈心制度的要求,去年年底以来,局、处级干部集中和干部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达50多人次,有针对性地指出干部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了干部成长。

二、狠抓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原则性教育,强化纪律观念。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党性、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作为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按照中组部的部署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教育活动,一方面严格贯彻书记处的要求,加强干部教育。书记处下发《关于严格管理团的专职干部的几项规定》后,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规定》的八项具体要求,严格抓好落实。认真组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陆昊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加强廉政教育。去年以来,在干部人事工作中部门没有出现违规现象;在驻点工作中,加强督导,不讲情面,向书记处提交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和干部名单,进行全团通报;在“五四”表彰期间,科学制定评选细则,坚持原则,杜绝请托,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二是在工作中敢碰难题,迎难而上。书记处要求党员干部要在面对困难不回避、不退让中增强党性、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处要求,组织开展“碰难题、促成长”主题活动,围绕难题加大工作调研、推动力度。在近期的筹备党建带团建会议工作中,加强与中组部的沟通协调,反复研究论证,并到全国4个省进行实地调研。为推动外来务工青年团建,组织部会同城市部、农村部到12个省份进行调研、督导。为提高团情统计的科学化水平,科学论证、开发了全团基本信息统计系统,并深入县、乡基层团组织进行调试完善,坚持在春节前夕开展系统培训,争分夺秒推进新系统的首次应用。一年来,大家深入一线、靠前指导,全部门干部出差调研达60多人次,形成调研成果30多篇,近20万字。由于各种客观情况,一个时期以来部门干部缺编达1/3,大家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推动工作,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有干部在机关加班。

三是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增进与普通青年的感情。在根据工作部署开展调研的同时,支部还引导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加强和普通青年的联系。一年来,部门同志先后到北京地铁直径线工地、天津工业大学、青檬音乐台、新发地务工青年聚集地等和青年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到东华门街道、前门街道了解社区团组织建设情况,对在机关进行会议、后勤服务的员工的情况进行了解,拉近与普通青年的距离。

三、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一是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为落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今年年初,支部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从工作需要出发,拟定了集体学习研讨的12个主题,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建带团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等,为加强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是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支部确定把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下午作为集体学习时间,并明确了学习的方式,即个人主讲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今年春节以来,无论工作有多忙,支部学习从未间断,先后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与思考》、《团内民主的现状与思考》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帮助干部开阔思路,深化对重点工作的思考。

三是丰富学习形式。今年以来,结合“今日我开讲”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在部门进行主题演讲;4月份,支部在《宣讲家》网站注册账户,为党员干部提供网上学习的平台;开通组织部手机报,及时发送书记处的重要精神,方便大家及时学习,目前已发送5期(

四、营造良好的部门氛围

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党支部主动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党员干部。去年以来,部门人手紧任务重,有的同志孩子刚出生就去驻点,有的因为工作忙迟迟不能举办婚礼等。针对这些同志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党支部及时掌握情况,积极发挥作用,力所能及地为干部解决困难,先后到4名干部家中进行慰问,表达对家属的谢意。积极发挥团支部和工会的作用,鼓励大家每周二、周六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共同排练文艺节目等,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氛围。

第4篇:2015年县委组织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出实招,在抓创新、求突破上用真功,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基固本,创新机制,服务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新跨越。一是大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乡镇党政阵地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群众工作站站长到村挂职、纪检监察工作重心前置下移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大力加强乡镇党政阵地建设。全县乡镇党政机关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改善乡镇机关软硬件建设,各乡镇统一设立为民服务大厅,开通“民意直通电话”,整合组织、计生、民政等部门,统一办公。县委先后两次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划拨奖励资金100万元,助推乡镇“外树形象、内建机制”。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各乡镇普遍做到了“五全、五化”,即:危房全拆除、漏房全维护、旧房全装修、地面全硬化、“五小”全升级;办公信息化,服务程序化、办事高效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雅化。市委副书记李剑方等领导实地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县委活化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组织400余名农村新党员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党日活动,新华通讯社、《河北日报》社等予以宣传报道。积极探索破解个别村党员难发展的新路子。全县农村党员户统一亮牌,叫响“党员之家”,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员使命感、荣誉感。第三,推行群工站长到村挂职制度。目前,全县237个村群工站长已分别挂职支部副书记或副主任,参与村内决策,监督规范村务运行。第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结合,着力查处乡村违规违纪案件。二是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目前,全县共有232个村完成了村支部换届,占总数的97、9%,185名村支部书记实现了连选连任,7个村实行了村党组织负责人直接选举。233个村完成了村委会换届,占总数的98、3%,86名村委会主任连选连任,5个村实行了“自荐直选”,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认真开展农村干部培训。目前,已举办新任农村支书、主任任职资格培训班3期,对414名农村支书、主任及15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培训。三是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工作机制。出台了3个专门文件,对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新标准及实行时间作了明确规定,从5月份起,我县农村支书、主任基础职务补贴标准调整为每月400元,“一人兼”的每月600元,其他“两委”干部每月200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无拖欠行为。

二、提高能力,改善结构,强化管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统筹解决领导班子配备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以纪检监察部门机构改革为契机,撤销县直部门纪检组(委)22个,消化县直单位党政分设3个,全部解决县直单位党政分设问题,全县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逐渐走上合理化轨道。二是推进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组织10名科级干部到山东胶州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组织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政正职到山东青岛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开阔工作视野,转变发展思路。继续坚持干部年轻化方针,通过调整,乡镇党政“一把手”“70后”有12人,占总数的60%。三是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在落实“干部监督员”制度、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干部调整征求纪检、政法、计生部门意见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干部推荐考察诚信制度、干部不良行为记录制度,为避免用人失察失误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当好表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扮演好“组织者”角色。作为全县学习实践活动的办公机构,我们举全部之力,认真细致地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共组织活动推进会、调度会等近20余场次。坚持典型带动,共发掘、培养和树立党群部门、zhèng fǔ 部门、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典型12个,以典型带动面上的工作。二是扮演好“指导者”角色。活动中,我部共代活动领导小组起草各种文件70余份,编发活动简报46期。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督导组长调度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活动。根据活动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先后12次组织督导组深入参学单位督导检查,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扮演好“参加者”角色。组织部门既是活动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活动中,我部力争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层,做到规定动作不缺项,自选动作有特色,使我部的学习实践活动走在了全县各参学单位的前列。

四、从严治部,增强素质,锤炼队伍,组织部门公道正派形象进一步树立。一是创建学习型机关。以造就“六强型”组工干部为目标,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等形式,加强政治理论、组工业务的学习,提高了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二是深入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助推活动扎实开展。第一,把握下基层的“点”。为每名组工干部都确定了乡、村、企业、学校等联系点,已累计下基层96次,召开座谈会24个,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00余人。第二,延伸下基层的“线”。结合联系点地理特点,安排调研路线4条,划分调研小组8个,分头进行调研。第三,拓展下基层的“面”。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确定活动着眼点,使组织工作政策措施更加贴近于基层工作实际,使各项政策措施惠及广大党员群众。三是创建规范化机关。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行首问接待责任制、创新性课题进展月报告制等制度。投资5万余元优化办公环境、改善办公条件,为每名组工干部统一配发了服装,做到了服装统一、挂牌上岗。

第5篇:组织部个人工作总结

一、强化学习意识,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把学习作为一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来切实加强,一是加深对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x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定决策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党的xx大精神,及时了解掌握新精神、新要求,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二是在掌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业务上狠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工作政策,系统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1”文件等有关组织、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和周围的同志学习,把学习知识和改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一名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组工干部,多年来受组织部门大环境的影响,牢固树立了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部里先后承担过文书收发、干部人事档案、干部统计、干部信息化管理、干部提案的准备等基础性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琐碎,我能够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力争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做好。

(一)认真做好干部日常工作

根据部里的统一安排,曾多次抽调参与干部的日常考察、年度考核和换届考察工作,考察工作中,能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守保密纪律,维护考察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认真落实考察的每个环节,按照考察组的统一要求及时形成考察材料、提案和相关表格,没有出现任何泄密和跑风漏气现象。在负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期间,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对干部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全x县级干部档案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在干部一科工作期间,曾多次参与干部提案的准备、任免文件的起草、干部化名册的制作、后备干部数据库的维护等日常工作,无论任务多重,都能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完成交办的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等有关法规,进一步规范x直单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尤其是严把“程序关”、“资格审查关”,制定了《x直单位科级干部任免指导手册》,年内较好地完成了对全x190余名科级干部的任职资格审查,有效地防止了违反《条例》、《公务员法》情况的发生,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二)认真做好党群口公务员登记、参照单位申报和建立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工作

《公务员法》出台以后,按照部里的安排,抽调我负责全x党群口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具体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根据自治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党管干部,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平稳推进,层层把关,逐级负责”的指导原则,严格依照政策,精心组织安排,周密部署,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类工作流程、统计表格,在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完成了对党群系统公务员的登记审核审批工作和申报参照单位的审核上报工作。对x直单位人员进行了公务信息系统软件的培训,并顺利完成了全x党群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的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确保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认真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有关工作

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来信来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特别是在努力为国有企业退休领导干部解决和落实生活待遇的工作中,按照政策规定,反复调查、认真核实,耐心解释,及时办理了来信来访事项。加深了对一些不同行业有关政策、业务的了解,学到了新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四)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能够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开展工作,根据部里安排,参与指导了部分x直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有重点地了解了部分x直单位领导班子运作情况、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针对个别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的情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帮助他们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配合自治区调研组完成在我x开展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调研任务,撰写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汇报材料。积极参与自治x组织工作会议,x工会、妇联、科协换届选举,自治x挂职干部座谈会,干部考察大会等会务的筹备工作。参与了公开选拔县级干部的笔试、面试和考察工作;参与了对x党校主体班学员的笔试、面试和综合素质测试等工作。

作为科室负责人,工作中坚持做到勤请示、多汇报。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送一张笑脸、道一声问候、递一把椅子、敬一杯茶水、给一个满意答复”,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第6篇:党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党委组织部以邓小平党建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一中心任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地抓好党建、干部和其他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以实际行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

一、党建工作

1、坚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各党委(总支)和党支部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地球科学系党总支、天文系党总支、医学院党总支、环境学院党总支、浦口校区党委、直属业务党委党总支等6个党委(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各个党委(总支)换届前都认真进行换届考察,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反馈。上半年还及时增补各党委(总支)委员,保证各党委(总支)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四个环节:一是把好"入口",严肃认真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和"抓住重点,强化培养,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研究拟订了《南京大学发展党员公示制暂行办法》,进一步增强群众监督,严格了程序,规范了手续,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今年上半年,我校共发展预备党员509名,预备党员转正396名。

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上半年,组织部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要内容,并结合我校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各项目标,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继续抓好"党员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中任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使广大党员重温党八十年来的光辉历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使我校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集中组织了两次全校性党课,一是邀请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钰同志为全校党员上题目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党课;二是邀请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刘沂忻教授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校党员作报告。这两次党课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认真组织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活动。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我校纪念活动的总体安排,重点组织了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党的知识竞赛,组织了新党员宣誓,参加省教育工委组织党高校党建展览,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各党委(总支)也按照要求积极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认真总结去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础上,认真组织推荐、申报省和全国先进。经过民主推荐、公示等环节,张大良等7名党员、史坚等4名党务工作者、浦口校区党委等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省教育工委的表彰,我校党委被省教育工委、省委、中央组织部分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面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上半年,组织部作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和党校一起创办了党员教育中心,利用党校现有的资源为各党委(总支)和全校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等党内教育活动提供资料、场地等方面帮助;二是开辟互联网上阵地,创办了《南大党建》的网站,设有"工作职责、网上公示、规章制度、工作动态、理论视野"等多个栏目。这两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肯定。

3、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党员管理信息系统。

二、干部工作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认真做好中层领导班子的定期换届和干部的调配、任免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物理系的行政换届工作以及社会学系领导班子的调整,电子系、化学化工学院的行政换届工作也初步完成。上半年,共完成中层干部任免69人次。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干部选任的标准、原则、程序和各项纪律,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2、研究制定了《南京大学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制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我校干部工作监督机制,上半年共有32名中层干部任前进行了公示。

3、承担了2000年度中层正职干部考核的各项具体工作,并进行了反馈。

4、承担了2015年度管理类岗位津贴评定的各项具体工作,并进行了反馈。

5、推进公开选拔干部和干部竞争上岗,列出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处长与副处长、宣传部副部长、保卫处副处长、图书馆副馆长等七个岗位进行公开选聘干部。共有32名同志参加竞聘,经过初审、笔试、面试测评、组织考察等环节确定初步人选,后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并经过公示,选拔出较为优秀同志上岗。

6、积极推进向外推荐干部工作,并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考察工作。

7、配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省委组织部做好我校下届校长人选的考察工作。

三、其他工作

1、做好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印发《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对学校以及各党委(总支)的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做到"管好党费,用好党费"。

2、做好扶贫工作。上半年,向定点扶贫单位(泗洪县)提供资金支持,并和校工会一起发动全校教职工捐款近6万元帮助泗洪县贫困学生。

3、做好离休干部的有关工作。

4、做好选派科技副县长和知识分子工作。

5、抓好组织部的自身建设。利用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时间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7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