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一篇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讲究对仗工整,寥寥数字,无论嬉笑怒骂还是警句勉励,都凝聚了人生的大智慧,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要稳。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曾国藩8副对联 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二篇

曾国藩8副对联 说尽人生大智慧!

2016-07-26 历史重读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让我们从他的对联中感受这位“晚清名臣”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要稳。

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

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

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三篇

曾国藩8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前言: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吧。

1/8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

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要稳。

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2/8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3/8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4/8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5/8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6/8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易境和难境就是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是一体两面。

如《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7/8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机。

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8/8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好人半自苦中来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四篇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曾国藩一生诲人不倦,亲友常能得其加持,所作对联箴人兼自箴者居多。晚清名士郭嵩焘,于中年失意时,拜访曾国藩,求得佳联一副:“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五篇

人生大智慧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讲究对仗工整,寥寥数字,无论嬉笑怒骂还是警句勉励,都凝聚了人生的大智慧,一代文学家曾国藩是对联大家,他的对联包含着儒家为人处世的原则,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曾国藩的大智慧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尘世繁杂,世事多变,处事遇忙则乱,所以做事要稳。下联自勉,有成就的人大多吃过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是说,看事情要高瞻远瞩,有全局意识,并且能够考虑长远,小处着手是说做事的时候要谨慎,着手细节,才能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

群居守口,和一群人相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才是大智慧。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要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先生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诫我们,不要只想着收获,若不耕耘,怎么收获,就像大树一样,养的深根,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此联一说为曾国藩父亲所作,曾国藩所书。一说为曾国藩所作。不过不管是出自谁之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联中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

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自勉 第六篇

随笔吧为您精选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2、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15、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曾国藩

16、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17、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18、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1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7、苛政猛于虎。——《礼记》

28、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3、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3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3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4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4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43、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4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4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51、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5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5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5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6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6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5、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

6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6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69、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7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以上是关于语录摘抄中国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9396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