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篇一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中国结的编法视频

  [农广天地]中国结编织技术(20130712)

  中国结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它是由一根线绳编织而成,一根数尺见长的线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巧,变化出千百种造型。本期中国结的编法视频首先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中国结的艺术特点,然后又介绍了中国结编结用的工具和材料,最后还详细地讲解了双联结、十字结、酢浆草结等结饰的编结方法。 

  中国结起源于远古的结绳记事时代,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后来的装饰手艺。它的最大特点是从一根线头开始(

  中国结按结构可分为基本结和变化结。基本结就是构成中国结最基本的单体绳结。如四平结(平行排列,有不分高下、相互平等之意)、攀缘结、同心结、纽扣结、盘长结、梅花结、磬结、十字结、万字结、团锦结、鲤鱼结、凤尾结等,此外还有四面结、鱼鳞结、长盘长结、复翼磬结、藻井结、菊花结、双线结、幸运结、高升结、祥云结、空心扣结、龟背结、方平结、绶带结、锦囊结、草花结等等。

  变化结则是把一个或几个基本结根据需要重新组合变化而构成的绳结。如双喜结、蝴蝶结、凤蝶结、吉祥如意结、寿字结、戟结、法轮结、蜻蜓结、喜相逢结、绣球结、花团结等等。这种结是各种奇妙的组合和重新创意,变化无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中国结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中国结已发展为一种集装饰、比兴、寄情于一身的民间手工艺品。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观赏性功能和特种寓意的表意功能。

  2.大量运用比兴、借喻、同音、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寓意,如“年年有余(鱼)”“福(壶)在眼前”“岁岁平(屏)安”“福到有余(鱼)”等等。

  3.多讲究上下左右对称、正反一样、首尾贯穿的整体格局,同时形体结构又多采取传统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及对称、平衡的多种组合图案。

  4.题材多样,结艺千变万化,主材(棉线、真丝线、尼龙线、麻线、毛线、草绳、化纤线、金属线等)、辅材(金属铸品、塑料制品、竹编、陶瓷、贝雕、泥塑、浮雕、玻璃、刺绣、藤编、玉石、木雕、绘画、剪纸、摄影等制品)十分丰富。

  5.色彩明亮、鲜艳,以红色(大红、深红、橙红、玫红、桃红)为主色,以金、银色为点缀,红火热烈,富丽堂皇。再辅以黄、橙、绿、青、蓝、紫等色,极大地烘托了喜庆、吉祥的气氛。

  中国结的下面或左右一般还配以美丽飘逸、多姿多彩的“流苏”(亦名“穗”),以增添其视觉美感。

篇二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中国结编织技术

  [农广天地]中国结编织技术 

  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同时作品的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风顺”出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本期节目将介绍中国结编织技术,重点介绍几种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我们平常看到的漂亮的中国结,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结组合而成。单结一般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和组合结。基本结有平结、四方结、金钱结、轮结和蚱浆草结等。基本结是最常见的,也是用途最广泛的结体。基本结的相互连续与变化,可以编织出各种有创意性的作品。变化结一般有盘长结、团锦结、馨结等,这些结都可以在最基础的编法上变化出多种外形的结体。组合结是由多个基本单结组合,或基本结和变化结组合,成为一个结饰的基本单元。如属基本结的金钱结重复组合成十全结。因此,要做出一个完整、美观的结饰,首先就要熟练掌握单结的编织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一件中国结的结构很重要,所以在编结之前,首先要读懂图解。通过读图,能了解到编结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并要摆放有序,这样才能在编织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其次,掌握每个结的编法。如果是用双线编结,两条线不要交叉、重叠,或可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线,这样有利于看清线的方向,防止在编的过程中出错。一个结编完,结构比较松散,这时就要作适当的抽线调整。最后,在认为编织结束时及时进行定型处理,定型方法可采用喷清漆或粘点白乳胶的方法进行。 

  介绍几种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1、中国结四叶草,四叶草中国结的编法可以按下面步骤做。 

   第一步,弯曲编著线,然后将灰色线连接那一头按照灰色线的路径进行穿越。(图1) 

  第二步,粉红色部分是第一步显示的结果,然后继续用灰色线路进行编制。(图2) 

  第三步,图案的渐渐的成形,在在编制这一步时候,不要让编织线散掉。(图3) 

  第四部,这一部比较简单,只要你固定好线,穿过两个环扣需要注意是开头的那根线必须是压在下面(图4) 

  当你编制以后成品就是这样,如果你的编著来的样子跟这个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一定有哪一步出现问题。(图5) 

  最后一步,将两根头线拉紧这样三叶草出现了。(图6) 

  第五步,如果想要编制四叶草,那么就需要继续编制同样的一个三叶草,这样重叠上四叶草出现了。

  

  

  2、中国结梅花结的编法

  梅花是中国国花,属于冬花,在冬春之交开放,率先报春的来临,自古以来,一向被视为吉祥之花。梅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因为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因此人们就以它们这种年年岁岁永恒不变的节操比喻不变的友情。

  后人咏梅,有云:“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琼姿玉骨、物外佳人”;“群芳领袖” 等等。梅与眉同音同声,也常被喻为喜上眉梢。

  

  3、中国结盘长结的编法

  佛门有“八宝”,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等8件宝物, 又称为“八吉祥”。盘长为“八宝”中的第八品佛,俗称八吉,象征连绵长久不断,代表八宝的全部。

  

  4、中国结同心结的编法

  同心结是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取“永结同心之意”(单结用绳40cm)

    

   

篇三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学编中国结——平安结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上)册备课

篇四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中国结编织方法——平安结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篇五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中国结艺教程大全(图解教程)

中国结艺教程大全(图解教程)

收藏人:Forever仙

中国结,红绳手链的编法

/retype/zoom/f5168e3a172ded630a1cb6a7?pn=3&x=0&y=418&raww=387&rawh=358&o=png_6_0_0_167_120_436_403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358&md5sum=1707b5d4251bc3a30a656f113ba9a717&sign=ac0f5c42c3&zoom=&png=148260-327249&jpg=0-0" target="_blank">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单线纽扣结

双线纽扣结

C.平结

平结是以一线或一物为轴,将另一线的两端绕轴穿梭而成。

平结因其美观小巧,结构简单,易学且富变化,常用以编制茶壶上的装饰,手链或提带,立体制作 )

平结(错向) 单平结(单向) 平结(错向)

平结(错

向)

1、以粉红线为轴 编黄蓝线

3、黄线在上 蓝线在下【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6、 拉紧后重复步骤2-5到合适长度

(注:黄线始终在上)

篇六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几种中国结的编法

酢浆草编结方法视频

上面我们绳的一端开始编制“酢浆草”。然而也可以从绳的中间开始向两边编制“酢浆草”。“酢浆草”是一个基本的中国结,常常组合到复杂的中国结之中,所以这两种编制“酢浆草”的方法都应该掌握,以便灵活运用。

我们可以把4个“酢浆草”组合起来,称作“事事如意”。【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酢浆草”的组合是随意的,你自己可以设计出很多的花样。这里给出了21个“酢浆草”组合的例子。【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酢浆草”的“约束循环”是简单的A-B-C-D-A“单约束循环”,现在我们给出一个“双约束循环”的例子,叫做“团锦结”。“团锦结”是人们认为比较难编的一种中国结,但是你明白了“双约束循环”的道理,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徒手就能够编出来。

团锦结编结方法视频

既然“双约束循环”的“团锦结”可以编出来,当然还可以编“三约束循环”的“团锦结”,甚至更多重的约束循环。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约束不仅可以在平面内构成循环,也可以在空间构成循环。下面的这个“吉祥结”就是在空间形成的两个约束循环。这种结和尚们常挂在腰间,又称“佛结”。如果用单股的绳来继续编,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一直编下去,都会成为螺旋圆柱;如果来回变换方向不断地编,就会形成方柱。女孩们常常把螺旋圆柱或方柱做成手链。

“约束循环”的概念可以用于所有的结,包括极简单的结。“平结”、“死结”和“人结”都是A-B-A的形式。这几个结都很简单,但是在构成复杂的结的时候很有用,尤其是“玉结”和“双钱结”,应当熟练。

“双钱结”组合起来,称“龟背结”。开始和结束都有一个“纽扣结”,后面有图。

“藻井结”可以在4个手指头上绑着做,很有意思。我做了一个视频,可惜新浪博客不能直接上传视频。我找其他网站试试,然后再链接过来播放。

藻井结编结方法视频

这就是“纽扣结”,在中式服装上打扣子用的。当然扣子也可以变出很多花样。

篇七 关于编中国结的视频
中国结红绳手链编法图解

中国结红绳手链编法图解

用线量 :起头一根1米,其余三根是80CM(厘米)也就是0.8米。 步骤/方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4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