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 会考 |

【www.guakaob.com--会考】

篇一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

  [农广天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20130603)

  种植者在设施内种植蔬菜,要想达到高产和优质,就必须要考虑品种、适宜的环境、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施肥等因素。科学的种植者一定都会考虑选择优良的品种、适宜的气候、适宜的土壤,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在这些因素都不会限制高产优质的情况下,水肥管理就成为了限制产量与品质的核心因素。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中一项综合的水肥管理措施,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的水中,由灌溉管道输送给种植的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主要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技术简介、技术优点、基本组成,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的水肥管理、养分管理、肥料选择、和基本的使用方法等方面,来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相关新闻:

  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与常规肥料相比,科技含量要求更高:一方面,水溶性肥料的品质相对较高,尤其是不溶物的含量及颗粒大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灌溉系统来注入水溶性化肥,要求技术服务、设备配套等全面跟上。如果水溶性肥料装在塑料桶(或专用液肥运输),通过工厂-配送站-田间大户模式配送,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农户担扰质量、缺乏技术支持、价格高昂等问题。

  新都化工副总裁刘晓霞表示,水溶肥符合现代施肥理念对肥料的要求,以前施肥是依据土壤而定,水溶肥是因作物而定,作物需要什么,便提供什么。

  2013年3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根据意见,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要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

  按作物分,新增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其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1200万亩。

  进入CCTV7《农广天地》官网

篇二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如何利用山林地开发休闲果园及农业种植类鼓励优惠政策

  专家介绍:曹尚银,农学博士,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新疆试验站站长、干果研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果树学报》《果农之友》杂志编委。

  编者按:针对近年来各地开发山林的力度大增的情况,农村百事通编辑部经常接到读者询问如何利用山林地开发和南果北引、北果南引究竟合不合算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专家曹尚银博士,请他来为读者解惑答疑。

  记者:曹研究员,自从国家实行林地确权后,林地开发形成了第一波高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后,可以说农业开发尤其是休闲农业、庄园农业的开发又形成了第二波高潮;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对农村土地的流转、经营权的抵押等作出了新的部署,毫无疑问,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又将迎来第三波高潮。土地的规模经营总离不开种和养,采摘、观光项目就更离不开种养业的深度开发了。请问,在农业的规模经营中,果园的建设该如何布局?

  曹尚银:新的土地流转政策让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对于发展实业特别是投资农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在保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更多的土地需要发展经济价值和产出较高的项目,而投资果树、建设果园是获取长期效益和较高回报的绝佳平台。由于农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多、回报期长的行业,又因为它是一个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存的行业。因此,在作果园规划时,需要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问题。同时,从国家政策和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看,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农业已成主流和共识。

  基于上述情况,首先在果园规划时要严格按照规划化、标准化开展工作,运用成熟的科技手段进行果园的栽培和管理,主要表现在:第一,要实现苗木的良种化,浇水施肥的水肥一体化,修剪方式的简单化,病虫害防治的生物化,后期采收的机械化。第二,果园规划时,观光采摘园和生产园要合理分布,利用标准化技术建立示范园开展旅游观光,吸引消费者,让他们有参与感和安全感,营造绿色、无公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氛围。同时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园,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记者:根据您的经验,在发展休闲的果园中,一般主栽品种有哪些,品种之间的搭配是不是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地方呢?

  曹尚银:在以休闲为主的果园中,果树树种的要求是花要好看,果要好吃,品种搭配达到新奇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比如:中农红软子石榴、中农黑子甜石榴,中核短枝核桃、中核4号鲜食核桃、极早丰核桃,红树莓、黑树莓、蓝莓,大果榛子,无花果,开心果,早中晚熟桃、李、杏、梨等,树种的品种搭配原则是至少要保证“一年三季有花、有果”,也可以通过保护地栽培方式实现“一年四季有花、有果”,达到观光、休闲的目的。同时,要突出果树文化的意义,利用木板或卡片制作果树品种介绍,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文化事件,这样,让游客有参与感,加深他们对果树的了解和喜爱,保证游客既观看到美丽的果树、品尝到甜美的果实,又了解到果树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身心都得到放松。

  记者:我们编辑部经常接到读者的咨询电话,询问北果南种和南果北种的问题,他们可能觉得这样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南方读者想种核桃、樱桃,北方读者想种柑橘、甘蔗。您认为读者这种思维正确吗?

  曹尚银:南果北种和北果南种,在理论上是不推荐的。因为果树生长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我们要尊重果树生长的这种规律和习性,更何况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消费者很方便就能购买到任何地方的果实,并不是非要买当地生产的果实,而且现在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了,非产区的价格与产区价格相差也不大。当然,在休闲观光农业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实现南果北种和北果南种,但这只是针对某些特定树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或者游客观赏这种果树,给人一种“新、奇、特”的感觉,吸引游客。如果是利用这种思路大面积发展生产,则不仅投资成本太高,也没有必要,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产量,至于果品品质就更不好说了。

  记者:在山上种果树和平原洲地种果树有什么不同,各应该注意些什么?

  曹尚银:山上种植果树不利于大型机械操作,因此需要较多人力,种植的密度宜稀一些,最好种植一些较易人工管理的树种。同时,山地较贫瘠,不易浇水施肥,因此要注意保水保肥,种植一些耐瘠薄的树种,比如核桃、板栗等比较可行。在平原种植果树很有优势,一方面是土地肥沃;另一方面是土地平坦可以机械化操作,果树种植也可以密一些,采用标准园现代化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机械操作的优势减少人力成本。

  记者:有一种说法:山上开发绿色银行。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曹尚银:是的,这种说法很鼓舞人心。山上种植果树,特别是荒山的利用,种植合适的果树,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记者:上面我们主要谈的是一些关于果树栽培的技术问题。现在我想问的是,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果业发展的政策,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读者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吗?

  曹尚银:发展林果业,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国家财政可以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包括土地补助、购买良种补助、机械采购补助、果实运输绿色通道、银行贷款融资优惠政策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家对粮棉补贴力度大,特别是对于大田示范项目,扶持资金众多,今天就先为大家一一列举国家各个部委发布的农业种植类鼓励政策吧!

  1.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

  项目发布单位: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办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80万~160万元

  往年申报时间:3月

  2.项目名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发布单位:各省科技厅

  支持范围:现代种业、食品加工、饲料、生物农药、农业机械装备、生物质利用与生物能源、林产加工、乡村环保、乡村物流等涉农产业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

  资金补助数额:100万~300万元

  往年申报时间:4月

  3.项目名称:农产品促销项目

  项目发布单位:农业部

  支持范围:主要用于组织农产品海外市场促销、开展国内市场产销对接、网络促销、市场开拓等方面

  资金补助数额:10万~80万元

  往年申报时间:6月

  4.项目名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项目发布单位:财政部

  支持范围: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资金补助数额:500万~800万元

  往年申报时间:10月

篇三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详解水肥一体化四大要点

详解水肥一体化四大要点 水肥一体化能否落地生根,既取决于农民的意愿和接受程度,同时作为一个集成度较高的技术活,其也需要兼顾水源、肥料、农机配套、设备日常维护四大板块的整合。

水源

灌溉水源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水体,一般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主要包括井水、泉水、水库、渠道、江河、湖泊、池塘等,但水质必须符合灌溉水质的要求。

首部建设——遇到“砂水井”怎么办

滴灌首部受水源条件影响最大的是过滤器。过滤器类型主要包括砂介质过滤器、离心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等。

地下水源主要包括深水井和浅水井。深水井井深超过20米,水质较好,含砂量较少,一般通过“离心+筛网”或“离心+叠片”二级过滤后即可直接进入灌溉管道。如含砂量较多一般不选用叠片式过滤器,普遍选用“离心+筛网”二级过滤器组合。浅水井井深在20米以内的,水质受地域影响较大,含砂量相对较多,需安装“离心+筛网”二级过滤器组合。如含砂量较大的“砂水井”一般在水源处修建沉淀池,然后通过水泵加压再进行“离心+筛网”二级过滤器组合,或水源经过“离心+筛网”二级过滤器组合后只过滤掉颗粒较大的粗砂,粒径较小的细砂直接进入毛管,灌水完成后打开毛管堵头对管道进行冲洗。

地表水源与地下水源相比不仅含砂量大,同时有机物等杂质含量也较多,因此需在首部修建沉淀池,首部过滤器系统可选用“砂石+筛网”二级过滤组合。

施肥器——哪种价廉物美受农民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施肥器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注肥泵以及文丘里施肥器等,施肥器的选择主要受轮灌区面积的影响。压差式施肥罐虽然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溶液浓度变化大、无法控制、罐体容积有限,添加化肥次数频繁且较麻烦,因此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因此,建议在大田作物应用注肥泵,控制面积200亩左右,一方面操作方便,另一方面可以轻松掌控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在温室大棚及小面积栽培作物上应用文丘里施肥器,控制面积3亩以内,造价较低且便于安装操作。

输配水管网——管材选择如何因地制宜+

滴灌输配水管网是由干管、支管、辅管、毛管及各种连接件和控制、调节器按设计要求组合安装而成。干管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影响,在地势平坦地区,输水干管承压要求大于工作压力即可。山坡地、梯田等有垂直落差的地块,应考虑垂直落差对管道造成的压力,估算方法为每100米垂直落差对管道造成的压力为1兆帕(10个压),输水干管的承压能力应大于工作压力和垂直落差产生的压力之和。对于过滤器以后的管道最好全部采用塑料管,以防

止锈蚀堵塞毛管。滴灌系统输水管道的支管和辅管一般采用PE管,PE管分为高压低密度PE管和低压高密度PE管两种。高压低密度PE管为半软管,管壁较厚,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低压高密度PE管为硬管,管壁较薄,对地形适应性不如高压PE管好。

滴灌带——选择使用几年的为好

滴灌带(管)是滴灌系统的末端管网,是直接向作物施水肥的设备,主要有迷宫式滴灌带和内镶片式滴灌带两种。滴灌带的选择主要受作物种类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上应选用造价低廉的迷宫式滴灌带,使用年限1年。在设施农业的经济作物上应选用质量较好、灌溉效果均匀的内镶片式滴灌带,其造价较高,使用年限3~5年。

肥料

施肥原则——一味推崇新型肥料就好吗

水肥一体化在肥料选择上品种繁多,主要包括传统肥料和新型肥料。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氮磷钾及中微肥密切配合”平衡施肥、新型与传统肥料科学兼顾的原则,配方施肥,以产定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产量。滴灌追肥必须选用易溶性肥料,常选用尿素硝铵、硫酸钾、水溶性复合肥和液体肥料等。

施肥设备——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吗

滴灌在安装时大多配备压差式施肥罐,基本上可以满足追肥的需要,实现水肥一体化,但存在罐体容积小、添加肥料次数多、施肥不均匀等弊端。通过多年实践,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在大田安装泵注式施肥机,在规模较小的设施大棚应用文丘里施肥器,投资较省。

操作方法追肥前要求先滴清水20~30分钟,再加入肥料。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30分钟,清洗管道,防止堵塞滴头。追肥时要掌握剂量,首先计算出每个轮灌区的施肥量,然后开始追肥

农机

农机作业——怎样保护滴灌设施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必须实现全程机械化,只有这样才能大面积、长久的推广开来,也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和当前农村生产现状。目前水肥一体化对播种过程配套机械的要求较高。

目前,内蒙古玉米和马铃薯均已大面积采用机械化种植,实现了播种、施肥、打药、覆膜、铺带一次性完成作业。机具入地后,驾驶员在第一种植行开始时要选好前面地头的参照物,准备作业。先将滴灌带卷上抽出滴灌带一端引入导向装置,将滴灌带滴孔面朝上,按地头出水栓的位置留好余量,固定在地头垄正中间,从膜卷上抽出地膜端头绕过覆膜辊等工作装置,膜两侧边压在压膜轮下,膜端头用土封埋好,放下液压开始作业。每隔一定距离(3~4米)压一条土带,以防大风将地膜掀开。作业过程中速度要平稳,保持直线行驶,跟机人员

注意观察后面机具的工作情况和作业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停车进行检查调整,防止出现断垄缺苗。

维护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膜下滴灌系统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需要有懂得膜下滴灌技术、责任心强的固定管理人员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维修保养制度。

水源工程——除隐患是日常重点吗

经常检查井房和水井,排除隐患。如果建有蓄水池,需定期对蓄水池内泥砂等沉积物进行清洗排除。灌溉季节结束后,应排出所有管道中的存水,封堵阀门和水井。

首部系统——检查维护方法有哪些

水泵运行前检查水泵与电机的连轴器是否同心,间隙是否合适,其他各部件是否正常,转动是否灵活,有问题及时排除。运行中检查各种仪表的读数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轴承部位的温度是否过高,水泵和水管有没有漏水和进气情况,水泵停机前应先停起动器,然后拉电闸。水泵每次停止工作后,应擦净表面水迹,防止生锈。用机油润滑的新水泵运行1000小时后,应及时清洗轴承及轴承体内腔,更换润滑油。用黄油润滑的,每年运行前应将轴承及轴承体清洗干净,运行期内定期即一般4个月左右就要给电动机轴承加黄油。机械密封润滑剂应无固体颗粒,严禁机械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离心式水泵运行超过2000小时后,所有部件应进行拆卸检查,清洗,除锈去垢,修复或更换各种损坏零件,必要时更换轴承,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过滤设备无论哪种形式的过滤器,都需要经常进行检查,网式过滤器的滤网相对而言容易损坏,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各种过滤器都需要按期清理,保持通畅。离心式过滤器集砂罐设有排砂口,工作时要经常检查集砂罐,定时排砂。网式过滤器清理时,要打开封盖,将网芯抽出清洗,两端保护密封圈用清水冲洗,也可用软毛刷刷净,但不可用硬物。当网芯内外都清洗干净后,应将过滤器金属壳内的污物用清水冲净,由排污口排出。按要求装配好,重新装入过滤器。叠片过滤器要打开外壳,取出叠片,先把各个叠片组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布将塑壳内的密封圈擦干放回。之后开启底部集砂膛的丝堵,将积存物排出。

施肥设备压差式施肥罐首先仔细清洗施肥罐内的残液并晾干,然后将罐体上的软管取下并用清水洗净,每年灌溉季节结束时对铁制化肥罐的内壁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防腐蚀层局部脱落的现象,如果发现脱落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杜绝因肥液腐蚀产生的铁化合物堵塞毛管滴头。注肥泵也要先用清水冲洗,然后分解涂润滑油,再冲洗组装好。

量测仪表每两个月检查一下释压阀是否正常工作。方法是关闭全部(或部分)田间阀门后开启水泵,注意当释压阀开启时过滤器上的压力表读数是否与释压阀标定的自动开启压力值相同。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后,对首部枢纽安装的量测仪表(压力表、水表等)进行检查、保养和调试。

管网系统——主支管道需要定期冲洗吗

应对管道进行定期冲洗。支管应根据供水质量情况进行冲洗。灌溉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毛管要经常冲洗,每个星期打开一次滴灌管线的末端,冲除末端积存的细小微粒,管线必须一个一个地打开,以保证系统内压力正常。每个月依次打开各个轮灌组的末端堵头,使用高压冲洗主、支管道。管道高压清洗结束后,要充分排净水分,把堵头装回。

入冬前——怎样对整个系统进行养护

由于冬季寒冷,需在膜下滴灌系统结束运行后,对膜下滴灌系统进行全面维护,以确保来年正常运行。入冬前需对田间管网整个系统进行清洗,打开若干轮灌组阀门(少于正常轮灌阀门数),开启水泵,依次打开主管和支管的末端堵头,将管道内积攒的污物冲洗出去。完成后打开地下管道末端阀门,排出管道积水,防止冻裂。可拆除的管道应尽量拆下,清洗干净入库保存,拆卸阀门要仔细,注意保护塑料部件,并将阀内的水排尽。将阀门和连接件用塑料包裹好,以防杂物和水进入,对于损坏堵塞的管件要及时补充更换。

篇四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为了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特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突出重点区域和主要作物,确定主推技术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本土化、轻型化和产业化。坚持行政推动与技术推广互动、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结合、水分与养分耦合、高产与高效并重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工作落实,又好又快地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按作物划分,新增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按区域划分,在西北地区重点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在东北四省区重点推广玉米、马铃薯、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800万亩。在华北地区重点推广小麦、蔬菜、果树、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200万亩。

二、技术要点

(一)设施设备。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保障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灌溉设备应当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及灌溉、施肥需要,保证灌溉系统安全可靠。根据应用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

根据地形、水源、作物分布和灌水器类型布设管线。在丘陵山地,干管要沿山脊或等高线进行布置。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和流量布置毛管和灌水器。条播密植作物的毛管沿作物种植平行方向布置;对于中壤土或粘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一条滴灌管,对于沙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两条滴灌管。对于冠幅和栽植行距较大、栽植不规则或根系稀少果园,采取环绕式布置滴灌管。安装完灌溉设备系统后,要开展管道水压试验、系统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灌水及施肥均匀系数达到0.8以上。

(二)水分管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灌溉制度,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灌溉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等。灌溉系统技术参数和灌溉制度制定按相关标准执行。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湿润深度。蔬菜宜为0.2~0.3米,果树因品种、树龄不同,宜为0.3~0.8米。农作物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在85%~95%,下限控制在55%~65%。

(三)养分管理。选择溶解度高、溶解速度较快、腐蚀性小、与灌溉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不同肥料搭配使用,应充分考虑肥料品种之间相容性,避免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拮抗作用。混合后会产生沉淀的肥料要单独施用。推广应用水肥一体技术,优先施用能满足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水溶复合肥料。按照农作物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灌溉特点制定施肥制度。一般按

目标产量和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农作物所需氮(N)、磷(P2O5)、钾(K2O)等养分吸收量;根据土壤养分、有机肥养分供应和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肥料利用率计算总施肥量;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和每次施肥量。

(四)水肥耦合。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将作物总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分配,制定灌溉施肥制度,包括基肥与追肥比例、不同生育期的灌溉施肥的次数、时间、灌水量、施肥量等,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和养分需要。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及时对灌溉施肥制度进行调整,保证水分、养分主要集中在作物主根区。

(五)维护保养。每次施肥时应先滴清水,待压力稳定后再施肥,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清洗管道。施肥过程中,应定时监测灌水器流出的水溶液浓度,避免肥害。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系统设备,防止漏水。及时清洗过滤器,定期对离心过滤器集沙罐进行排沙。作物生育期第一次灌溉前和最后一次灌溉后应用清水冲洗系统。冬季来临前应进行系统排水,防止结冰爆管,做好易损部件保护。【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三、工作重点

(一)研发技术产品。根据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加大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研发力度。按照实施水肥一体化对土肥水管理、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等的新要求,开展技术集成研究,形成新的农业种植制度。进一步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掌握土壤水分供应和作物缺水状况,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全面推进测墒灌溉。制定用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溶性肥料标准,规范和引导水溶肥料行业发展。开展水溶肥料、灌溉设备、监测仪器等相关水肥一体化新设备新产品的

试验示范,为大规模推广提供依据。抓紧研发微灌用肥料,提高水溶性,优化肥料配方,降低生产成本。配套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现实时自动、方便快速。在井灌、渠灌、丘陵山区、设施温室等不同应用环境下,研发使用方便、防堵性好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

(二)完善技术模式。在重点区域和优势作物上,做好技术模式的选择和集成创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等对比试验,摸索技术参数,制定主要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灌溉制度和施肥方案;建立覆膜与露地结合、固定与移动互补、加压与自流配套的多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形成本区域主要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开展示范培训。将水肥一体化作为节水增粮、防灾减灾、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工作的关键技术,强化示范展示。全国共建立3个国家级万亩示范片、30个省级千亩示范片、500个县乡级百亩示范片。示范区设立统一标牌,标明创建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逐级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省、县水肥一体化技术骨干。组织召开现场观摩活动和兴办农民田间学校,采取技术讲座、印发资料、入户指导等形式,向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宣传技术效果,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知识。

(四)构建推广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整合行政管理、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生产供应企业、农民专业组织力量,形成五位一体的推广机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利用相关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土肥系统技术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指导能力。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单位技术创新引领作用,研发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和设备。充分发挥企业自主研发和服务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水肥一体化示

范建设,为农民提供灌溉设备、水溶肥料等优质产品和系统维护、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组织的作用,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各地要成立由行政管理、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参加的工作组和技术专家组,搭建加快水肥一体化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协调平台。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合资源力量,多方增加投入。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补贴机制,稳定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鼓励引导节水农业相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等积极参与水肥一体化示范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三)强化市场监管,规范行业发展。加强水溶肥料、灌溉设备、墒情监测仪器等产品的跟踪评价和监督管理,培育一批重点农户、企业和合作社,壮大水肥一体化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服务能力。

(四)注重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的效果及典型经验,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同支持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技术指导,确保推广效果。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工作方案,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培训、指导、效果监测等工作,努力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篇五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践与应用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篇六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现状与展望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篇七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

【中央七套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一、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二、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以褐土区重壤土设施栽培番茄为例,微灌制度见表1。

表1 设施栽培番茄微灌灌溉制度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N:3.18公斤、P2O5:0.74公斤、K2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2O5:7.4公斤、K2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

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2O5:18.5公斤,K2O:60.38公斤,合计132

公斤(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3)肥料的选择

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纯度较高,杂质较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作追肥。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作追肥。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3.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三、实施效果

1.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亩大棚一季节水80-120立方米,节水率为30%-40%。

2.节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化肥40%-50%。

3.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8.5-15个百分点。二是保持棚内温度。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2-4℃,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地温可提高2.7℃,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五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减少地下水的污染。

4.减轻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30%,节省劳力15-20个。

5.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果园一般增产15%-24%,设施栽培增产17%-28%。以原平市设施栽培黄瓜为例,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畸形瓜21%,正常瓜亩增加850公斤;亩增产黄瓜280公斤,亩增加产值共1356元。

6.提高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效益包括增产、改善品质获得效益和节省投入的效益。果园一般亩节省投入300-400元,增产增收300-600元;设施栽培一般亩节省投入400-700元,其中,节水电85-130元,节肥130-250元,节农药80-100元,节省劳力150-200元,增产增收1000-2400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4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