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 会计硕士 |

【www.guakaob.com--会计硕士】

篇一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

  中铁大桥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桥梁建设集团,因1953年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而成立。60年来,中铁大桥局已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2000余座大桥,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成为世界上建桥最多的企业,先后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一大批精品名优工程。先后获得了乔治·理查德森国际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大奖等一大批奖项。拥有专利两百余项,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桥梁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面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放缓、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风险加大的压力,中铁大桥局全面审视企业现状、准确把握企业定位,迎难而上、勇为人先,努力提升人才、装备、科技、管理、文化五大优势,使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国内、海外市场份额不断加大,生产经营指标稳步攀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2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中铁大桥局集团本部时,称赞中铁大桥局是“中国建桥国家队”。如今,中铁大桥局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朝着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的宏伟目标迈进。

  当前,中铁大桥局在党的建没、企业改革发展、管理提升、执行力建没、科技创新、特色文化建设、人才培养、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仅就介绍中铁大桥局在市场逆境中着力提升五大优势、抢占发展先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提升企业人才优势

  近年来,中铁大桥局以“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解决企业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项目经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人才、党群工作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双导师带徒制度。早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期间,中铁大桥局就通过《师徒合同》来实现对工人的岗位培训。2003年,中铁大桥局正式发布规范的“导师带徒”办法,要求导师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近年来,中铁大桥局又将导师带徒制度发展为双导师带徒制度,一个工作导师负责培养新员工的业务技能,一个生活导师负责对新员工的思想和职业规划进行指导。这一制度的实施,新员工树立了职业理想、增强了职业道德、提高了职业技能,企业增加了人才储备。

  2、内部研究生制度。这项制度是近年来中铁大桥局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出的一种技术传承的新形式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制度实行导师负责制,以集团自己的院士、设计大师、国家级专家和名校教授为导师,培养本企业的青年技术骨干。这一制度的实行既为青年技术骨干提供了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使资深技术专家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品德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3、学科带头人制度。中铁大桥局每年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和人员情况设立不同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对业务水平和实践业绩的考评,在科研、设计、施工、机械制造等学科领域选拔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带头人可获得1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课题的研究和考察交流活动。这一制度的实施,让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很有造诣的科技人才拥有了成就感,又加深他们培养“高、新、尖”青年技术人才的责任感。

  4、全员培训制度。中铁大桥局一贯倡导“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理念,在培训经费上一直按照工资总额的2%提取,而且每年都在提高,2012年的培训经费已达到1800多万元。在培训上,中铁大桥局非常注重与西南交大、中南大学等高校及一些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选送优秀的员工参加他们的专业培训。2012年,中铁大桥局还与重庆交通大学签订了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拟为中铁大桥局培养35名海外人才,对这些人才的培养全部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前期学习土木工程,大三、大四重点学习外语,大四毕业成绩合格后全部进入中铁大桥局,分配到中铁大桥局海外的各个项目。

  5、公开选拔竞聘制度。近年来,中铁大桥局坚持“让优秀的人才赛出来”的理念,变“相马”为“赛马”,突出岗位管理,强化竞争择优,明确规定中层干部提拔原则上必须走公开竞聘的程序,机关员工做到凡进必考,开创了人尽其才的选拔机制。目前,“逢缺必竞”已成为了中铁大桥局选人用人一种文化。

  中铁大桥局通过建立和实施人才培养制度,使企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目前,中铁大桥局现有员工14000余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7名、省部级有突出献专家16名、教授级高级工程170名、高级工程师957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90名。自1953年成立以来,中铁大桥局先后培养了1名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一大批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雄厚的人才实力,有力地推动了中铁大桥局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企业装备优势

  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桥梁施工设备尤其是大型专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施工设备已成为工程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来,中铁大桥局不断提升和发挥自身的装备研发能力,成功研制了一大批桥梁施工专用设备,推进了中国桥梁技术和桥梁施工工艺的创新发展。

  1、不断研发各种新型钻机。为适应桥梁基础大孔径、深基础的发展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铁大桥局陆续研制了一批大扭矩工程钻机,KPG- 3000系列钻机先后用于芜湖长江大桥等多座长江大桥以及海湾大桥建没,KTY3000系列钻机具有排渣方法多、钻具连接方便、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质量较轻等特点,是当时国内生产的钻孔能力最大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大扭矩全液压动力头钻机的空白。2004年6月,中铁大桥局又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钻机——KTY4000型大直径钻孔设备,钻孔直径达4米,可钻深达100米。此钻机用于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桩基施工,对提高大桥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打造跨海大桥建设的“超级海上舰队”。由于跨海大桥施工受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大,变海上施工为“陆地化、工厂化”施工已成为一种趋势,中铁大桥局审时度势,不断加大专业装备的自主研发力度,制造了一系列海上施工设备。

  “小天鹅”号2500吨海上运架梁专用起重船是国内首创的双体船型结构、中心起吊、运架一体、大起重量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为我国跨海大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整孔架设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新工艺。“天一”号3000吨运架梁专用起重船是针对杭州湾大桥70米、2200吨、53米吊高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研制的,是我国桥梁架设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大桥海威951”号95米打桩船是专为适应沿海水工建设工程打桩作业的需要设计的超大型打桩船,并可兼作起重船使用。为满足东海大桥工程海上混凝上施工的需要,中铁大桥局还自主研制了“海天”号混凝土工作船和海上墩身运架船。一大批用于海上施工的先进技术装备的成功研制,犹如为中铁大桥局组建了一支“超级海上舰队”。

  3、成功研制各种专用设备。中铁大桥局为满足各种桥型桥式的建设需要,还自主研制了各种高端、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建设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时,中铁大桥局先后建造了“大桥海虹”号200吨起重船和“大桥雪浪”号400吨全回转起重船;为完成芜湖长江大桥的制梁架设,中铁大桥局研制了50吨全液压架梁吊机;2001年成功研制了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109.5米的混凝土预应力节段造桥机;1994—1995年,中铁大桥局为建设汕头海湾大桥研制了缆索挤紧机、180吨缆索吊机、主缆编丝机。此后,又研制了用于西陵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等桥梁施工的缆索挤紧机、缆载起重机、主缆缠丝机。还研制了用于东海大桥施工的400吨步履式架桥机,用于杭州湾大桥、湛江海湾大桥施工的320吨步履式架梁起重机。

  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的成功研制,使中铁大桥局具备了在江、河、湖、海及各种恶劣地质、水文环境下修建各类型桥梁的能力。目前,中铁大桥局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大跨、重载、高速、组合结构桥梁施工的新型施工装备,桥梁快速施工装备以及桥梁构件整体化、预制化、工厂化施工装备上,通过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制,不断推进装备创新,提升自身装备优势。

  三、坚持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科技优势

  中铁大桥局始终把技术创新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紧盯国内外桥梁建设动态,超前开展桥梁技术研究,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掌握了一大批桥梁建造的核心技术。

  1、继承传统自主创新。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四座里程碑工程,这四座丰碑均由中铁大桥局独立承建,最能代表中铁大桥局历史的辉煌。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桥梁建设中大型管柱钻孔法的技术革新,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大创举。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摆脱了大型钢梁依靠国外供应的局面,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九江长江大桥在设计、施工上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创造了十多项全国第一,尤其在“大跨、高强、轻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芜湖长江大桥的成功建成,则充分表明我国的建桥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大跨重载铁路桥梁建设的先进行列。

  2、持续创新谋求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中铁大桥局充分意识到,要想做强、做优企业,迈向世界一流,就必须深化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强企战略,实现科技驱动发展、科技促进生产、科技弘扬品牌。多年来,中铁大桥局在抓紧建设桥梁科技研发中心,逐步培育“中心”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一直注重联合社会优质科研资源,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已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目前,国家行业规范中的桥梁用钢均是中铁大桥局联合钢铁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制成功的。在桥梁专用设备的研制上主要是同一些机械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如与中联重科合作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2000kN.m建筑起重机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同时,中铁大桥局也和国内外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如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国家863项目“铁路钢桥疲劳损伤自感应自诊断系统的研究”,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合作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应用FRP实现重大工程结构高性能与长寿命的基础研究”等。

  目前,中铁大桥局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的技术研发平台,正在努力把集团打造成国家桥梁核心技术研发基地。

  3、科技成果彰显实力。中铁大桥局长期坚持科技兴企战略,科技创新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截至目前,中铁大桥局已累计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国际大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8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0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4项,詹天佑大奖18项,创中国企业新纪录37项,拥有专利233项。其中,乔治·理查德森大奖是由美国主办的“国际桥梁大会”设立的一个奖项,每年颁发给一项近期完成的在世界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科研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工程项目。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分别于2010年、2012年荣获第27届、第29届乔治·理查德森犬奖。这既是中铁大桥局的光荣,也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和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此外,天兴洲桥“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已被中国工程院列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工程科技成就之首,先后荣状湖北省、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创下了高速铁路桥梁体量、跨度、荷载、速度四项世界第一,世界首创三片主桁与整体桥面板相结合的共同受力体系,自主研发了全新的Q420qE桥梁用钢,为同类乃至更大规模铁路桥梁的设计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国际桥梁界视为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典范。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是中铁大桥局科技工作始终坚持的目标。拓展新领域,科研是先锋,大桥局始终瞄准国际桥梁技术前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一流的桥梁建设水平。四、实施“三个三”管理新举措,提升企业管理优势

  建筑行业是完全竞争性领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整个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中铁大桥局以国资委和中国中铁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提出了加快推进“三个”转变、突出狠抓“三次”经营、深入实施“三化”管理的“三个三”管理新举措,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管控能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强化企业管理优势。

  1、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大桥局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转型升级思路,即通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由劳动密集向装备精良转变、由技术领先向全面领先转变”,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盈利模式,推进盈利方式的升级。中铁大桥局明确了以桥梁施工为核心,土建施工、房地产、物资贸易与物流三个板块同时发展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科研、设计、施工与设备研发“四位一体”的结构优势;积极实施“大土木、大经营、大联合”的经营战略,拓宽了经营思路;通过精选市场,抓住一些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着力做精做深区域市场;提出了项目管理精耕细作,力争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由劳动密集向装备精良转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推进施工方式的升级。近年来,中铁大桥局不断加大装备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铁大桥局特色的架子队建设模式——人机一体化,通过装备精良实现了快速施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由技术领先向全面领先转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动力,推进管理方式的升级。近年来,中铁大桥局不断夯实管理基础,积极向管理要效益,在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片区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片区管理,促进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在项目管理放面,尽可能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了管理和科技的“双驱动”,推动了企业“由技术领先向全面领先的转变”。

  2、突出狠抓“三次”经营,提升项目盈利水平。一次经营,就是向市场营销要效益,提高承揽质量,防止项目先天性亏损。为此,中铁大桥局狠抓一次经营,力争项目赢在起点上,在“大土木、大经营、大联合”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对外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内整合资源、激发企业活力;通过理性营销、精选项目、精选客户、超前谋划、超前介入、细算成本、科学报价,以承揽质量保证项目的效益。二次经营,就是向过程管理要效益。为抓好二次经营,中铁大桥局坚持以成本管理为主线,通过优化施组方案,优化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强化集中管控,落实责任成本,确保项目过程全面受控。三次经营,就是向收尾工作要效益。通过加强工程收尾和调解索赔工作,进行合理诉求,确保项目实现预期经营指标。中铁大桥局为抓好三次经营,促使收尾经营创效,对收尾项目加强了领导投入、资源投入和管理投入,以确保项目实现预期收尾效益。

  3、深入实施“三化管理”,提升法人管控能力。中铁大桥局为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控,提出了“法人管项目”的创新管理模式,局、处两级法人通过理顺和优化管理流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集合全公司的资源,与项目经理部共同有效控制项目的实施。“法人管项目”的主要抓手是“三化管理”,即以施组、资金、物资、设备、劳务“五大集中”为重点积极推进集约化管理、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重点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以“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为重点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中铁大桥局通过深入实施“三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法人管控能力、企业的规范化运作程度和生产效率。

  五、打造特色“桥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铁大桥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内涵,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容,着力打造有着优良传统的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桥文化”,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发展力的文化优势。

  1、用“桥文化”提升企业品质。中铁大桥局经过近60年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建成学会”、“奋发图强”、“质量宣言”、“走向海洋”、“展示一流”等优良传统文化,形成了“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精益求精、持续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理念体系,打造了“大桥局”品牌。近年来,中铁大桥局更加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更加注重以文化品质提升企业品质,他们把“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作为企业的美好愿景,号召全体大桥人为之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铁大桥局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的强大思想动力。

  2、用“桥文化”培育品牌。近年来,中铁大桥局积极探索打造“大桥局”品牌战略,在中国中铁的统一部署下,他们完善了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健全了品牌管理体系,通过系统、一致、有效的品牌推广,提升了“大桥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中铁大桥局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国中铁“十二项文化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重点项目“五个一”工程、深入开展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项目部”等活动,并通过对重点工程、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的宣传,不断推出对外宣传的精品力作,为中铁大桥局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用“桥文化”凝聚人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多年来,中铁大桥局坚持用企业愿景鼓舞人、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人、用企业精神激励人,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员工的思想阵地,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构筑了员工的精神家园;唱响了企业发展“盈荣亏耻、共创共享”的主旋律,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广大员工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桥文化”真正起到了聚人心、聚人才、聚人智、聚人气的作用,作为中铁大桥局的特色文化——“桥文化”,曾被全国总工会和国务院国资委在全国推广和宣传。目前,“桥文化”展示厅已被湖北省命名为“武汉桥文化博物馆”和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十二五”发展战略中,中铁大桥局进一步提出了“突出一个核心(建桥)、拓展两个市场(国内、国外)、做大三大板块(土建、投资、房地产)、强化四位一体(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研发)、提升五大优势(人才、装备、科技、管理、文化)”的战略目标,在总结历史、立足实际、谋划未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把“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作为企业的愿景,把企业定位为“国际化”的桥梁建设集团,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专业化道路、信息化道路,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视野、合作共赢的思维,自觉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坚定不移地向着世界一流建桥企业迈进。

  (责任编辑:周瑞华)

篇二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现代企业技能型员工浅议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逐步完善。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生产经营纷纷提高科技含量,从而对一线岗位的技能型员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多年来的用人理念偏差,技能型员工队伍培育迟缓,企业技能型员工短缺现象严重。为此,本文从社会地位、战略导向,以及工作标准等方面,对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技能型员工 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在日趋规范的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的战略决策与日常经营更趋严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而,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生产服务一线岗位上的技能型员工的需求量增加。

  一、技能型员工的概念

  技能型员工也称之为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一线岗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

  技能型员工与技术工人有所不同。通常,人们把掌握一定技术能力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称为技术工人,而技能型员工要具备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生产技术问题,还能从事班组技术革新等活动。

  技能型员工同时也不同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国家主管部委考核或注册备案的专业人员。一般情况下,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的管理岗位工作,或者是专业技术职能机构的负责人。而技能型员工是专指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一线工人,归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岗位,而非管理岗位工作人员。

  二、现代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

  1、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转型升级、有效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也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神圣使命。

  在粗放型经济中,企业的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扩大投资、扩建厂房、增添设备、增加劳力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而在集约型经济中,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规模保持相对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归根到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其中,培育技能型员工队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急需。

  (1)新技术的运用,需要技能型员工。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上,必须具备与其相适配的操作人员。这些操作人员必须从根本上区别于粗放型经济方式中的简单劳动者,而应当是具有掌握新型技术并能实际应用的技能型员工。

  (2)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技能型员工。企业在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中,在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而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就需要活跃在一线岗位上的技能型员工与班组成员共同加以分析和应对。

  (3)设备革新改造,需要技能型员工。在转型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往往需要对原有机器设备进行再生利用。这些技术革新,就需要有专业技术和实际经验的技能型员工进行创新发明,再造利用,让原有的设施设备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的外在压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逐渐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顺序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趋于“信息经济”时代,并不断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表现。

  无论是信息经济还是知识经济时代,都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企业管理有了时代的新特征。例如信息管理方面:从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传输、共享以及决策等,都进行了规模化管理。因此,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岗位更急需技能型员工。由技能型员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利用新设施,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管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三、企业技能型员工短缺原因

  技能型员工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发展进程中的技能型员工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人才培育理念偏差所造成的技能型员工培育迟缓,致使技能型员工短缺。人才培育理念偏差问题是造成技能型员工短缺的主要因素。

  1、从企业角度分析

  (1)企业用人理念偏差。一些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在用人理念上,未能摆脱“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在企业招聘新员工时,这种偏见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岗位性质如何,工人岗位还是管理岗位,在招聘条件中不切实际的设置高学历门槛。普通一线工人岗位,包括门卫、驾驶员岗位,一律设置高学历条件,有的注明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这种盲目求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管理者错误地将高学历视作于高素质,或者搞花架子,不切实际的吹嘘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打造政绩工程。

  在这种错误的理念指导下,企业用人进入误区,极易造成员工认识偏差。持有一定学历文凭的员工,思想上不愿从事一线岗位,千方百计挤入管理队伍,从而形成管理岗位人满为患,而生产岗位永远缺人的现象。即使这些员工被留在一线岗位,但也很少有人沉下心来钻研技术,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更不用指望从中培育出技能型员工。

  (2)企业制度的设置缺陷。在错误的用人理念指导下,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僵化。在干部提拔、薪酬分配、岗位晋级等相关制度中,简单地设置“学历门槛”,使具有一定技能而未达到学历要求的一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没有上升通道,薪酬体系中未能被尊重、被认可,从而使一线岗位上特别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员工失去信心和定力。这种偏重学历资格,轻视岗位资格的现象,长期以来埋没了许多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人才,无法培育企业所需的技能型员工队伍。

  2、从社会角度分析

  在当今社会,技能型员工的职业自豪感没有树立起来。人们普遍存在着“官本位”思想,当干部,搞管理的“白领情结”深入人心。我国虽已建立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为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充分基础。但人们瞄准的还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而不是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根本原因是蓝领阶层的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分配对蓝领阶层不公。因而,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越演越烈,对岗位能力的探究日益淡薄。总之,社会等级和分配不公问题,是造成技能型员工青黄不接的深层次原因。四、对技能型员工培育的思考

  企业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核心竞争和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从根本上提高技能型员工的社会地位

  企业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首先要解决其社会地位问题。中国当前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千军万马抢占“公务员岗位”的怪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根本,社会分配不公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要实现“岗位尊重”,必须解决社会分配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只有解决了分配不公问题,“白领情结”、“官本位”思想才有可能被动摇,人才资源才有可能合理流向企业一线岗位,技能型员工队伍培育才能有厚实的资源基础。

  2、在企业战略导向下进行技能型专业栽培

  企业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应当与企业自身的组织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相一致。以人力资源战略和组织结构为基础,根据企业使命和目标,开发与设计技能型员工的培育模式,确保所培育的技能型员工队伍素质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生产服务运营需求相匹配。

  企业在确定栽培某一岗位的技能型员工素质时,将胜任素质置于“人员—组织—战略”匹配的框架中加以充分考虑,自上而下地进行分解。也就是由企业使命确定企业核心能力,由核心能力确定企业业务发展,由业务要求确定技能型员工岗位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能型员工队伍的专业栽培。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3、与岗位工作标准相一致进行技能型素质培训

  企业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应当与岗位素质要求相一致。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岗位素质要求,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既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基础功底。在“专”的基础上能“博”,避免单一偏颇。二是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让员工能通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三是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虚心好学的进取精神、友好合作的团队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日趋规范。技能型员工队伍培育问题,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技能型员工队伍的培育,是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贵卿、陈维政: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特征[J].人才开发,2006(10).

  (责任编辑:胡冬梅)

篇三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实施

经济生活

CONTEMPORARYECONOMICS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略实施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陈秀毅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医院发展观念逐步转变,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管理需求发生变化,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由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分析者转变为医院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者、规章制度的监督者、战略规划的参与者、信息系统的监控者、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绩效评价的主导者。本文在探讨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医院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总会计师

角色定位

财务战略

一、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广东肇庆526021)

3、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医院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每一项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无不牵涉到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改在医院设置总会计师,运用其专革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业知识,直接参与医院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在医院投资、筹资、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能够切实掌控成本费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等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现代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为了确定总会计师的职权和地位,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总会计师条例》。建立总会计由李鹏总理颁布国务院令72号

师制度,在政府层面上是为了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企业层面上是为了完善企业领导体制,优化领导结构;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按照本条例规定执行,设置总会计师一职,由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具体组方针政策,保护国家财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

产制度。条例实施十多年,企业充分发挥了总会计师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从2012年起,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也规定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1、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提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医院需要总会计师这样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员应对改革。

2、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贯彻执行财经法规的体现

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医院设置的总会计师将成为医院行政领导的成员,履行主管医院经济管理的行政职权,直接对院长负责,对医院管理目标负责,对会计法规负责。

1、医院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者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院长工作,直接对院长负责;负责组织领导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重大经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如投融资)、经济分析,参与经济决策的全过程;并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根据国家《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等制定本单位的相关制度、业务流程、财会及收费工作岗位制度、岗位说明书等。

2、规章制度的监督者【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总会计师既要参与医院发展规划与经营决策活动,按照既定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来执行,使医疗服务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保持高效、良性运营,更好地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同时还要监督医院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杜绝各种违法乱纪事项的发生。

3、战略规划的参与者

战略规划需要医院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总会计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高瞻远瞩地对医院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作出总体谋划,确保战略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信息系统的监控者

新经济环境下,总会计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并通过信息化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内部控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管理和有效控制。总会计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实现管理信息化战略,切实提升医院竞争力。

5、经济活动的协调者

在经营管理中,总会计师不仅要参与战略制定,熟悉医院

篇四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实施

经济生活【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CONTEMPORARYECONOMICS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略实施

○陈秀毅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医院发展观念逐步转变,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管理需求发生变化,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由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分析者转变为医院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者、规章制度的监督者、战略规划的参与者、信息系统的监控者、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绩效评价的主导者。本文在探讨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医院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总会计师

角色定位

财务战略

一、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广东肇庆526021)

3、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医院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每一项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无不牵涉到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改在医院设置总会计师,运用其专革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业知识,直接参与医院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在医院投资、筹资、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能够切实掌控成本费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等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现代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为了确定总会计师的职权和地位,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总会计师条例》。建立总会计由李鹏总理颁布国务院令72号

师制度,在政府层面上是为了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企业层面上是为了完善企业领导体制,优化领导结构;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按照本条例规定执行,设置总会计师一职,由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具体组方针政策,保护国家财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

产制度。条例实施十多年,企业充分发挥了总会计师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从2012年起,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也规定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1、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提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医院需要总会计师这样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员应对改革。

2、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贯彻执行财经法规的体现

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医院设置的总会计师将成为医院行政领导的成员,履行主管医院经济管理的行政职权,直接对院长负责,对医院管理目标负责,对会计法规负责。

1、医院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者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院长工作,直接对院长负责;负责组织领导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重大经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如投融资)、经济分析,参与经济决策的全过程;并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根据国家《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等制定本单位的相关制度、业务流程、财会及收费工作岗位制度、岗位说明书等。

2、规章制度的监督者

总会计师既要参与医院发展规划与经营决策活动,按照既定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来执行,使医疗服务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保持高效、良性运营,更好地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同时还要监督医院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杜绝各种违法乱纪事项的发生。【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3、战略规划的参与者

战略规划需要医院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总会计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高瞻远瞩地对医院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作出总体谋划,确保战略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信息系统的监控者

新经济环境下,总会计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并通过信息化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内部控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管理和有效控制。总会计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实现管理信息化战略,切实提升医院竞争力。

5、经济活动的协调者

在经营管理中,总会计师不仅要参与战略制定,熟悉医院

篇五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的战略实施

篇六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论总会计师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篇七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略实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4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