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的制作过程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篇一 漆画的制作过程
漆画制作工艺

  [农广天地]漆画工艺 

  漆画是以漆为基本物质材料,以中国传统髹饰工艺参以外来技法绘制,传达现代观念的绘画。漆画之美,在于独特的材料和工艺。本期节目详细介绍漆画的制作工艺。 

  漆画制作工艺 

  一、漆画艺术的概述 

  (一)漆画的概述 

  漆画是使用生漆为主要原料的艺术创作,除漆以外,还有铜丝、沙硕、木屑等其他各种材料。入漆颜料有淡黄、钴蓝、钛白、群青等。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可分为漆雕、堆漆、漆镶嵌、彩绘和磨漆等艺术种类。漆画是我们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沉淀了千百年来的精品,它汇集了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艺术优势,结合传统绘画和现代脱胎漆器的生产工艺,使漆画具有色调鲜明、强烈的立体感和光滑平整等特性。 

  漆画不仅是艺术品,而且还是实用的家居装饰品,例如壁挂装饰、屏风和壁画等。我国是一个产漆且用漆比较多的国家,漆画既能作为一种纯艺术品来供人欣赏,又能作为装饰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中国漆画艺术的由来 

  漆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进行演变。根据史书记载,漆画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所以漆画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它是工艺的、实用的。与此同时,漆画独特的工艺和材料也证明了漆画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殊性。 

  最初生产的漆器大都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直到后来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才更多地关注到它的装饰特性。根据史书记载,集中在民间的漆器主要以实用为主,而集中在宫廷内部的漆器往往都是具有装饰效果的。在封建社会,皇家工匠精心设计各种精美的宫廷漆器,不管是在技法还是艺术上都算得上精品,代表着那个时期的工艺水平。 

  二、漆画制作工艺的技法及绘画 

  (一)漆画的制作工艺 

  漆画的技法有多种,主要技法有以下几种:1.镶嵌。在平面上采用镶嵌技法,使用金、银、铝、铜等金属线或蛋壳、贝壳等天然材料,用清漆或需要的色漆涂在画面所需要的相关位置,通过与其他的装饰材料结合后,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质感、纹理和色彩等特殊效果。2.罩明。也就是用透明的清漆涂在不同的底漆上,因为有较多种底漆颜色,所以还有“罩黄”“罩朱”等制作手法。3.莳绘,即莳粉彩漆。莳粉当中包括金银粉和干漆粉,使用推光漆或着彩漆做底漆,在画面未干时撒上所需之莳粉。4.彩绘。有平绘和研磨彩绘两种形式。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的手法叫做平绘,在塑料薄膜上面刷上色漆,干燥后研磨成细粉状,再撒在画面当中。5.变涂。主要是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在油漆尚未干时,制作出较为随意且具有一定规律的自然肌理和纹理的技法,其中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等。6.堆漆。就是用漆堆出来的纹案和肌理,像浮雕般高低起伏,其中又分为高堆和平堆。 

  漆画工艺的制作程序。1.底层绘制程序工艺:①底板的处理。光滑平整是底板处理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②镶嵌类技法。镶嵌类技法一般是在制作的开始期间,也就是在底层绘制阶段的实施技法。3.磨显类技法。主要分为预埋、罩髹、研磨三个环节。这个表现出漆画技法的特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2.中层绘制程序:中层绘制层工艺的重点。①色漆髹涂。分为镶嵌、预埋、莳绘等类型。②金属类。分为飘银、细银、箔银、粗银、泥银、晕银等类型 

  上层绘制程序。这是漆画制作工艺技法的末尾阶段,画面的基本色调由它决定,该阶段主要有髹涂法、罩明法和多层法。在不同阶段根据需要进行局部或全部的研磨打磨。 

  完成绘制程序。传统意义上的漆画,是需要好几道工序的,在打磨完之后还需要推光,如果仅仅使用大漆绘制的话还需要楷清。根据所制作的不同种类漆画,有的漆画在最后完成之后还要在上面罩一层透明清漆,以此来保护画面的效果,还能延长作品的保存期。 

  (二)漆画制作绘画性的表现 

  漆画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从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指定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而存在,也就在那个时候才改变了一些艺术家长期以来对漆画的看法。之所以说漆画是独立于国画、版画外的一个新画种,是因为漆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方式。 

  漆画是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它的材料技法、风格形式以及精神的内涵都必须作为它的根本条件。虽然现代的漆画在技法上仍继承了一些传统工艺,但它也在绘画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绘画的图案不在拘泥于人物,而是更多地选择以社会人生为题,手法也比古代多。 

  相关知识: 

  漆画工艺的材质特色分析

  漆的特有属性,决定了漆画工艺比其他画种更具有魅力。漆刮漆刷成了绘画的工具,漆液成了颜料的调合剂,金属箔粉、螺钿、蛋壳等特殊材料,嵌、引、撒、罩、磨等特殊手段,构成了漆画效果的特异。无论是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触觉上均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而人生理上的愉悦往往会转换成心理上的美感。天然漆本色为棕红色,它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黑漆代表了漆最为本质的美学特征,漆黑是黑的极致。漆画作品是否能够长期保留,其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它的胚板材料。所以漆画对其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制作漆画的画板一般为木板,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漆画胚板也应用了其他的材料。

  漆的特性决定了材质美的魅力所在,漆画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大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一种呈灰乳色的液体,生漆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调灰料、调漆糊用于漆器的底胚制作、用于漆画底板制作。髹涂的漆液干燥后,坚固耐用、具有抗热力、抗酸力、不怕潮、耐水烫、可冲洗,打磨推光能发出美丽的光泽。

  颜料要求的特殊性 

  漆画用颜料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地方。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不宜使用。所以,天然生漆对颜料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使用。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钛白、酞菁蓝、酞菁绿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泥金,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篇二 漆画的制作过程
平遥漆器的制作过程

  [农广天地]平遥漆器制作工艺(20130104)

  平遥漆器距今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起于战国,发展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于唐代。自清代乾隆到光绪、宣统至民国初,平遥漆器推光髹饰技艺,伴随着晋商、票号的繁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漆器艺人,作品曾远销俄国、西欧、东南亚一带,兴盛达60年之久。本期节目以平遥漆器目前最为典型的三个摆件为例讲解平遥漆器的制作过程。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简称"晋")中部的平遥县,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扬州-点锣;平遥-彩绘),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

  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著称,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平遥推光漆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雕细琢,用料也颇有讲究。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

篇三 漆画的制作过程
漆画设计与工艺以及作品欣赏

篇四 漆画的制作过程
怎样制 作漆 画

篇五 漆画的制作过程
漆画制作

漆画制作

教学目的:

漆艺是一门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艺术。天然漆漆产生于东方的风土之中,具有明显的本土文化身份特征。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在世界艺术中有鲜明的特点,是当前中国艺术界正在思考的问题。无疑,天然漆以地域性和优质性能成为一种特色的东方符号,成为越来越多为艺术家所喜好的表现媒材„„

从材料上看,它以“涂料之王”的天然漆为主要媒材,以及竹木、金属、螺钿等多种来自自然界绿色媒材作为辅助材料;从形式上,它有强烈的表现性,融立体和平面两类;从功能上兼有生活实用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这些符合当代人的现实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漆艺之美源自材质美、工艺美、艺术美三方面,优秀的作品是这三者的完美统一„„

中国的漆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课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为更好地了解民族民间美术的历史和制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民族民间美术专业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漆艺发展的历史,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掌握漆艺髹饰技法的种类和各种材料的运用,结合学生特点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漆画作品。

教学要点:

(1)漆画概述

(2)漆画制作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3)漆画制作的髹饰技法

(4)漆画制作工序

(5)漆画的创作教学目的

教学要点:

学习方法:

1)漆画概述

(2)漆画制作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3)漆画制作的髹饰技法

(4)漆画制作工序

(5)漆画的创

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漆画创作原理,了解漆画制作的装饰规律,学习各种漆画制作的装饰方法和装饰手段,进行现代漆画的设计、创作。

第一章 漆画概述

漆艺,顾名思义,是漆的艺术。包含漆工艺和表现性两方面。

它的概念很窄,限于漆。同时又很宽泛,如有漆器、漆画、漆塑等表现形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实用到欣赏,只要设计到漆,都属于漆艺范围。【漆画的制作过程】

中国漆艺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的朱漆木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漆艺文化。漆艺是一门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但是,不限于漆,它还能包容漆之外的种种材料。如,表面镶嵌的蛋壳、骨石,漆依附的胎体有木材、竹藤、麻布等等。丰富的材料提供了多样的表现空间,是一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艺术门类天然漆不仅具有抗腐防潮的功能,用来保护器物,而且具有美丽的光泽,用以美化器物。漆本身很美,含蓄温润,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发掘,得到丰富完美的体现。这里包含了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有融合了人为的工艺美,还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使之饱含精神意蕴,便有了艺术美。因此,漆艺之美包含材料美(自然美)、工艺美(人工美)和艺术美(精神美)三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但是漆画在中国的起步才四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文艺位工农兵服务,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兵结合的路。为拓展教学领域,在美术学院也开设漆艺课程,派教师和学生到漆工厂学习,为漆画的出现年提供了契机。在加上60年代,越南磨漆画在中国展出,起到了启发与催化作用,使得漆画最终从传统漆艺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全新的画种……

一.漆画由来,现状和发展

„„

自八十年代以来,漆画蓬勃发展,专题展览在不断的增加,并作为专业在开办发展。漆画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画种,为很多艺术家所好奇。在各种艺术形式发展的今天,艺术家在探索艺术表现的新观念,新形式„„

作为新兴的画种„„

„„基于此,在制作工艺的应用和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绘画性„„

„„

二.漆艺发展简史

„„

1.史前和商周漆器

„„

2. 春秋战国和秦汉的漆器

„„

3. 秦汉

„„

4. 三国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漆器

„„

5. 宋元漆器

„„

6. 明清漆器

„„

【实验项目】

1. 一篇800字的文章

2. 临摹楚漆器纹样,二张(尺寸和原作尽可能一致)

【实验要求】【漆画的制作过程】

1.主要让学生写出自己以前对漆艺的理解、学习后的感受和自己再次对漆的理解。通过作业让学生更理性去认识漆艺,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

2. 通过临摹古代漆器纹样及造型,加深对我国传统漆器纹样巧妙意匠的领悟,对漆造型的色彩,样式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不同朝代漆器纹样设计的传承演变关系,从中激发学生对现代设计的理解。

„„

第二章 漆画的漆材料

漆画的制作过程中,漆在其中的作用不仅是涂料,更是颜料的调合剂„„

„„

【漆画的制作过程】

一.大漆

大漆又名土漆,生漆,国漆,天然漆等,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是我国著名特产,是优质的天然涂料,没有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故有“涂料之王”的美名„„

1. 漆树分布和天然漆特点

(1)天然生漆生长在亚洲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国是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邛崃山地区。其中湖北恩施利川毛坝漆现在更是享誉中外,是目前中国最优质的天然漆之一„„

中国的漆树分为大木漆和小木漆两个类型。大木漆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海拔

较低的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漆画的制作过程】

小木漆大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中等高度的山也有少量分布„„

一般来说,大木漆燥性好,而小木漆燥性弱些„„

(2)漆具有耐高温,不溶于动植矿物油,能耐各种溶剂,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一定的防辐射性,防腐蚀,防渗透,防潮,防霉,耐酸等„„

湖北毛坝漆漆质细腻浓厚,燥性,光泽,附着力都好,耐储藏,品质优良„„ 湖北建始漆次于毛坝漆,色淡而漆膘肥厚,宜制色漆„„

竹溪大木漆色淡,一般不单独精制„„

西南漆(城口大木漆,毕节大木漆)燥性好,漆液稠厚,成膜色深,宜制黑推光漆„„ 西北漆(安康大木漆)稀飘,燥性较差„„

„„

几种原漆拼配而后精制,可以互补长短„„

2. 天然漆的采割

„„

(1)割漆的季节与树龄

割漆季节,因各地气候不同,始终期略有迟早。气温高的地方,夏至前10天即可开刀,到霜降时终止,可割120天左右„„

树龄„„

(2)割漆的工具、方式、方法

割漆方式:隔年割漆,连年采割,强化采割„„

割漆方法:曲线切割和直线切割两大类„„

采割时间:漆液的流量和空气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伏天理想的割漆时间是日出之前,高温的阴雾天是割漆的好机会„„

(3). 天然漆的成分与质量检验及其干燥

(1)天然生漆是由漆酚,漆酶,树胶质,水分和其他少量有机物质组成的„„

(2)我国传统的天然漆检验方法,主要靠眼看、鼻闻、手试鉴别漆液性状,凭经验识别质量。据《本草纲目》记载的天然生漆的检验方法:“微扇光如镜,悬丝急似钩,撼成琥珀色,打若有浮沤”„„

天然气在常温下的自然干燥属于“氧化聚合成膜”,成膜的过程必须有氧气存在,还要求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20—35℃,湿度为75—95%,所以,通常要配备荫房,以保持温湿度,以便漆干燥。对于人工干燥要配备专用电烤箱,易于操作„„

(4). 大漆的分类

净生漆,推光漆,半透明推光漆,黑推光漆,快干推光漆,透明推光漆,色推光漆,

厚料漆,薄料漆„„

二.腰果漆

1.腰果漆以腰果壳液主要原料,与苯酚,甲醛等有机化合物经过缩合聚合反应,加溶剂调和而成,是一种天然树脂型油基漆„„

2.特性:价格低廉,漆性稀飘,红棕色较大漆透明度高,流平性好,干燥快,可以调配出较艳丽的色漆,自然条件下干燥结膜,漆膜耐磨,耐烫,耐酸碱性能好„„

附着力不及大漆,难以厚涂起花,磨显出层次,厚涂里层不干,易翻底起皱,遮盖力,耐久力不及大漆,单薄缺少大漆的丰富和含蓄的„„

„„

三.化学漆:

1.聚氨脂清漆:称聚氨酯,又称玻璃漆,是一种化工涂料。漆液稀飘,呈透明淡黄色,调

色鲜明,可调出高明度和高纯度色漆,可用于罩明,可与大漆或腰果漆调合使用,互补长短„„

2.硝基清漆:简称清喷漆,用于家具涂装的高级化工涂料,常温迅速干燥结膜,成膜坚固耐磨,平整光滑,可以进行抛光„„

3.虫胶清漆:俗称凡立水,亮光漆,用虫胶片溶于纯度„„

【实验项目】

1.漆的干燥试验,让学生了解天然漆的性能和温室度对漆的影响。

【漆画的制作过程】

2.加工精制透明漆和推光漆

【实验要求】

1. 所备工具材料:刮敲、方形薄木片(塑料片)、天然漆,荫房,温湿度计,喷壶

2. 具体操作方法:将漆涂在木板上,厚薄不一涂几处,放入不同温湿度的荫房,观

察其干燥,并以表格作记录,通过数据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漆的认识……

3. 由生漆加工成推光漆,透明漆……

第三章 漆画制作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一.材料

除了漆材料以外,还有很多入漆材料及辅助材料„„

1. 颜料

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

篇六 漆画的制作过程
漆画制作过程中调漆的比例一般那两种混合

天然生漆对颜料掺入的要求很挑剔,因为天然生漆含有漆酸,而各种盐基性颜料均系金属化合物,凡含锌、钡、铅、铜、铁、钙、钠、钾等金属的颜料,一与天然生漆调合就同漆酸起化学作用,色泽变暗甚至变黑,故不能使用。只有不与漆酸起化学作用的贵重金属如金、银、钦、汞等,才能入漆。近代从炼焦油中提取的有机颜料,非金属性,且耐酸耐碱,则宜于入漆。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其实其中除银朱、石黄、煤烟之外,多不宜入漆,故古代漆色较暗。“绿沉漆”之由来即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入漆颜料基本上有银朱 、立索尔红(西洋红)、镉黄 、钛白 、酞菁蓝 、酞菁绿 等。由于钛白和酞菁蓝、酞菁绿等颜料的出现,漆色能调配出多种色彩,再加上运用泥银

、泥金 ,漆艺色彩就更加丰富了。

以上各种颜料,均为干色粉,与漆调合为漆彩,方可用。调制方法是:将颜料置于调漆板上,加入少许广油,用石杵分批研磨,并不时地翻动清理,务必研细,这与色彩的鲜明度很有关系。研细之后,再调入透明漆或红推光漆。一般来说,入漆量不得少于50%,入漆太少,彩漆不够坚牢,入漆过多,则会影响色彩的鲜明度。颜料和漆调合后的彩漆,干后一般较原来的暗。不过,经过一定的时间(数月甚至更长),又会恢复到调制时的色彩,可称还原,但如果漆的含量过大,色彩便不会完全还原。

金属材料

金即黄金。金可以看成黄色颜料,有金箔 、金箔粉 、金泥 、金九粉等。

银是白银,可以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银箔 、银箔粉、银泥,银丸粉等。

铝其作用与银相近,也可看成是白色颜料,也有铝箔 、铝箔粉 、铝泥之分。

镶嵌材料漆艺中可用的镶嵌材料很多。只要有一定的硬度,耐打磨,能持久的均可取。 贝壳种类繁多,贵重的有夜光螺 、鲍鱼贝 (石决明)、珍珠贝 等。

在漆艺中通称为螺钿。我国南方湖泊中称亮耳子的白色蚌壳,裙边有漂亮的色彩,也可用。加工办法是先将贝壳外皮去掉,然后在砂轮上打磨成片。厚薄根据需要而定。韩国漆艺以螺钿著称。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先用机器把贝壳分离剖解为薄片,薄片又可以切割成宽窄不等的细条,不仅使用方便,贝壳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螺钿也可加工成颗粒如砂,可以洒粘于画面。

蛋壳通常使用的有鸡蛋壳 、鸭蛋壳 、鹌鹑蛋壳 。鸡蛋壳的色彩有

红白之分,鸭蛋壳又有呈绿色的。鸭蛋壳因略有透明,粘合蛋壳的底漆能衬托于表面,故较鸡蛋壳暗。鹌鹑蛋壳比鸡、鸭蛋壳薄,适用干镶嵌面积小而又精密的部分。蛋壳也可以碾碎成颗粒,洒粘于画面。

金属 金银加工成薄片,可嵌于漆面上。

金银以外,尚有锡、铜、铅、铝等。

嵌片以外,尚可嵌线。

角骨 牛角 、牛骨 、驼骨 等,均可用于镶嵌。兽骨的加工方法是,

先将其破成两片,加石灰与石碱放在锅里蒸煮,以去其油分,再加工为薄片,即可使用。龟壳、玳瑁也可用。

木石 黄杨木、紫檀木、寿山石、青田石、叶腊石、珊瑚、绿松

石等,不分贵贱,只要合宜,均可用于镶嵌。

研磨材料研磨材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木炭等。

水砂纸的粗细有多种型号。国产的有280#、320#、360#、400

#、600#等,号愈大愈细。帆船牌(天津产)、钻石牌(上海产)的水砂纸较耐用。日本、韩国的水砂纸型号更多,更细,也更耐用。有800#、1000#、 1200#、 2000#等,现在均有进口。

磨石 青理石、红理石,是天然磨石,质坚而细,无砂质,系凿岩石而得。

人造磨石有各种形状、各种型号,有400#、600#、800#等,

也可磨刀用,又叫油石,五金化工店有售。

研炭 松、梧桐、山榉、椿等的木炭较为适用,细度相当于 1200

#水砂纸。日本漆艺用木炭极其讲究,因粗细而有多种,有的用于初磨,有的用于细磨,有的可以修成针状如笔以磨细部纹样。

推光、揩清用料

灰即细瓦灰,用于推光。钛白粉亦可用。

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推光用。

发团 女人发团,蘸水拌瓦灰可擦去漆面之磨痕,等干是一次细磨。

脱脂棉作揩清用,蘸生漆薄擦于漆面。脱脂棉也用于过滤漆。

稀释剂、洗涤剂

樟脑油樟脑油从樟树中提取,挥发性慢,入漆可平刷痕,是最理

想的稀释剂。但用量过多会影响漆的燥性。

松节油从松树中提取。挥发较樟脑油快,也适宜于作稀释剂。油画也用。

酒精又称乙醇,挥发快,不宜于作稀释剂,而宜于作洗涤剂,用来擦手。

汽油挥发快,宜于作洗涤剂,有时(如作变涂纹样)也作稀释剂。

煤油挥发慢,也可作洗涤剂,有时利用其使漆慢干,作装饰花纹用。

植物油可做洗涤剂,清洗漆刷、漆画笔。也可清洗粘在手上的漆。

桐油是一种干性用油,其油膜干燥迅速,耐水、耐碱、耐大气腐蚀。自古以来,桐油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建筑、油布、雨伞和漆艺。

桐油以清澈透明、色嫩黄或带绿相者为佳,深黄带棕色者为次。一般地说,新油比陈油好。生桐油薄膜缺乏韧性,光泽也差,因此必须将生桐油加工成熟桐油,方可使用。漆艺用桐油分广油、明油两种,前者稀,后者稠。

辅助材料

丝棉在贴金、晕金时用于敷擦金、银粉。

皮纸过滤少量漆用。

绸布、细纱布、化纤布可过滤漆时用。

漆粉 用漆调配成各种彩漆,涂在玻璃板上2至3遍,干后刮下,捣碎过筛,分出粗细,即成漆粉。用腰果漆调色涂于塑料布上,易脱落,较为方便。莳绘用。

炭粉 将木炭研细过筛,堆漆用。

硫酸纸封密性好,盖漆、包漆用。

复写纸 用棉花蘸钦白粉擦在高丽纸上,便自制成复写纸。也可买现成的红色复写纸或蓝色复写纸。拷贝设计稿用。

肥皂 脱胎时用作脱离剂。

在葫芦漆画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工艺种类有雕漆嵌玉、平磨螺钿、点螺、纯雕漆、骨石镶嵌、刻漆、雕填、彩绘、磨漆画、彩漆平嵌等十大类。

葫芦漆画的主要技法有:

薄料:用金胶漆在平漆地子上薄涂,待漆在将于未干之际,贴上金箔或银箔,色彩鲜艳而雅致,在漆画中多表现天空,河水等效果.

研磨彩绘:根据画面的需要,先用底漆绘出纹样,然后在上面撒上各种金银粉,铝粉(金属粉)或漆粉,待干后,罩漆将粉状固定,干后打磨推光,这种技法在日本也被称为"莳绘",是葫芦漆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粉屑颗粒的大小,洒播的疏密,质地的不同,罩漆的薄厚,打磨的多与少,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

填漆:在漆面上造出低陷的图案,然后填上彩漆,或贴上金银箔,干后罩透明漆.将锡片贴在漆板上,焰刻花纹,然后揭去花纹以外的锡片,再全面罩漆,打磨,推光,这种手法在葫芦漆画中应用也是比较多的,适合用于装饰性的葫芦漆画.

变涂:也称为泼彩填漆,在葫芦上泼下稠漆,然后洒或滴稀释剂,漆被驱散,流动,融合,留下凹凸不平,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也可以借助于树叶,稻子,各种豆子或用刷子,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取得自然的纹理,再填漆.也可根据画的需要,局部使用.

刻漆:大体上分为三类.

刻灰,进刀较深,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然后填入色漆.工艺简便,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锋利尖锐,单刀直入的美感.

浅刻,也被日本称为"沈金",不作深度刻铲,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立体感强,整体感强,装饰性强.在划槽内填入金粉,则被称为"戗金",填入银粉则为"戗银",填入彩漆,则为"戗彩".

针刻,在推好光的漆面上,用钢针镌刻图案,刻纹轻而淡,适宜细线纹样,但不宜远距离观赏. 镶嵌,在葫芦漆画中,镶嵌蛋壳的工艺用的多,先将蛋壳内的薄膜去掉,漆做粘合剂,将蛋壳贴在画面上并按碎,就会出现自然裂纹,呈碎瓷哥窑状的自然裂纹,因蛋皮的色泽不同,粘贴的疏密不同,以及打磨的轻重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肌理和由深至浅的素描关系.还有镶嵌螺钿把五彩的螺钿(薄片),切成画面所需要的样子,然后贴在葫芦上,再罩漆打磨.螺钿本身就是五色斑斓,在黑色大漆的衬托下,更显得霞光熠熠。下面为各种色彩技法的说明图

参考资料:

篇七 漆画的制作过程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磨漆画制作工艺流程和制作材料

一、木工工艺一般漆器漆画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漆画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80年代初,屏风木坯由拼木工艺改为夹板压制工艺。

二、髹漆工艺 涂灰 上灰 髹漆

1、 木胚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坯胎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灰料分生漆灰、猪血灰和合成灰三种。70年代以前均使用猪血灰,80年代以后大部改用聚乙烯醇合成灰。

漆灰料制作

(1) 生漆灰:用生漆和石膏或瓦灰,加适量的水及少量煤油调和而成。

(2) 猪血灰:以新鲜猪血加适量生石灰搅拌成熟后,再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而成。分粗灰(60目)、细灰(160目)、浆灰(200目)三种,习称"宝塔灰"。

(3)漆画合成灰:在聚乙烯醇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清水,煮沸。另以松香、清漆(或桐油)和煤油混合加热溶解,然后两者相和,经搅拌制成合成胶。用合成胶加入不同细度的瓦灰、土子灰、老粉等调成粗、细两种合成灰。

2、上灰

(1) 对漆画干木坯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2) 上粗灰:用刮板将灰料均匀刮附于木坯上,以日光或远红外灯烘干。高档产品一般用生漆灰。

(3) 打抹、刮裂:刮去干粗灰上的毛刺。

(4) 布布、布麻:用料灰将夏布、麻丝贴实于木坯接缝处,以增加接缝处的牢固度。

(5) 上细灰:要求刮得平整,厚薄均匀,并达到一定厚度。镶嵌工艺除底灰外,还要上一次细灰。

(6) 上浆灰:阴干。

(7) 清灰:用砂纸或砂轮打磨,达到平整,无波浪纹,平磨螺细产品要加水打磨,将图案磨显出来。

(8) 刮浆:用薄灰料将灰坯孔隙刮平(镶嵌螺细产品,发现脱落之处,要及时补上)。

(9) 砂磨:用细号水砂纸细磨。

3、髹漆:漆器漆画产品多用天然漆。有大木漆、小木漆之分。生漆主要来源于湖北省的恩施、利川、来凤、建始、兴山,湖南省的凤凰、武当,贵州省的黔西、恩南、渭泽,四川省的万县、大宁、宜宾,陕西省的平利、石泉、汉中,山西省的洪洞,河南省的高南,浙江省的桐庐,以及安徽、云南、广东等省。各地出产的漆质不同,制漆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漆性,制成各种不同用漆,如推光漆、熟漆等。

(1)制漆 经过滤去杂质后的生漆,在经加温、搅拌,去水份,即为推光漆。腰果漆是腰果壳油加溶剂及其它化学材料,经反应釜加热化合,即成合成腰果漆。

(2)上漆 用推光漆或腰果漆,均匀地刷涂(或喷涂、淋涂)于制好的灰坯上(刷涂时要先上后下,再由左向右依次涂刷),下窨房阴干。待实干后,在由砂纸砂磨。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髹涂第二次、第三次......方法相同。

(3)推光 漆器制作完成后,需对其表面进行推光处理。大件漆器用机动布盘蘸出光粉或上光腊抛光。小件漆器用布、棉花蘸浆灰、出光粉、菜油反复推擦 漆艺的技法

漆画装饰技法有很多种,变化万千,其主要技法有:

①、镶嵌 镶嵌装饰采用螺铀、金、银、锡、铝、铜等金属线或薄片蛋壳以及经选择的玉石做为材料,用漆拈贴在画面所需要的位置,结合其它装饰工艺经过髹漆研磨后,可产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的效果。

②、罩明 即用透明的漆罩于不同的漆地上,因底漆色相不同,又有“罩黄”、“罩朱”等。此法光明莹彻,若在银下变涂肌理,经细心打磨,可显现丰富多彩的效果,这也是漆画主要的技法语言。

③、莳绘 即莳粉彩漆。莳粉包括金银凡粉与干漆粉,以推光漆或彩漆做为底漆,趁湿撒上所需之莳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而成。

④、彩绘 分平绘与研磨彩绘。平绘仅在完成的底板上进行彩绘,绘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绘所髹彩漆有一定的厚度,经罩漆干燥后,研磨显出所画花纹。

⑤变涂 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在髹漆未干时,制作随意的有规律的变化的自然肌理、纹样,主要有:纹漆、变涂斑漆、汽油变涂。

⑥堆漆 用漆或漆灰堆出花纹,有如浮雕明显的高低起伏。分为高堆和平堆 ⑦雕填

⑧针刻

⑨晕金

5、 漆画工艺制作程序

一、 底层绘制程序

1、 地板处理:整洁是底板处理的根本。

2、 镶嵌类技法:镶嵌类技法一般在绘制的开始阶段即底层绘制阶段的实施。

3、 磨显类技法:主要由预埋、罩髹、研磨三个环节组成。这是体现漆画技法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4、 莳绘漆粉类技法:以干漆粉莳绘为主的技法也在底层阶段开始实施。

5、 其他类型的技法

1 漆画据说是中国画最早的起源,它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也可以用腰果漆和合成漆。

汉代绘画,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画迹来看,可归纳为:(1)帛画,(2)宫廷壁画,(3)墓葬壁画,(4)画笫 ⒒ 笞 ?)漆器上的装饰画,(6)木刻画、木板画,其中木刻画、本板画,在汉代绘画中并不普遍,从目前资料来看,仅江苏盯胎东阳汉墓中,出土了西汉时期的七块木刻画,是一种浅浮雕,独具风格。画的是星象图、泗水捞鼎、杂技百戏等图。另外,在河西一带出土的四块木板画,是用墨在木板上绘成。内容有人物、马和白虎等

浅谈漆画艺术的材料特征及其表现 摘要 漆画艺术可以认为是一种科学的风格审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艺术手法在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中的认识与表现。从漆画的材料工艺为切入点,从漆画艺术的整体材料工艺高度来寻找把握它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漆画艺术 审美特征 材料工艺 视觉艺术

从原始社会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材质对任何艺术作品的成型与表现立体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单独提取材料对作品的表现的话,那就是材料本身的属性。不会涉及到作品的其他因素了。材料在艺术家创作过程当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视觉感受。就是材料本身对创作者的感受问题,它是艺术对材料本身属性观念的异化。不同的材料具有抽象性、具象性与延展性的含义,使人对材料的本身的意念化产生了联想,使材料在表现画面过程中就有了延伸度。

漆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漆”为主要载体去表现画面,以大漆为主要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漆画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现代工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体。而材料是漆画艺术的根基,漆画是以大漆为主的各种材料制成的。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出现不同的美感,如日本、越南的漆画就是典型的代表。众所周知。漆画的物质材料是经过艺术家的仔细选择的,并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展现在画面上,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视觉作品。当我们在对漆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针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调和,各种各样的材料经过加工打磨之后,它们出现的美感是不同的。材料的选定对作者要表现的漆画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一种材料审美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作者对各种各样的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审美特性不断选择物质材料。相反的,也影响着漆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所谓“资质者,艺之贞也”。就是说的是材质的属性美问题。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提到:“漆艺,它的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漆器”“漆画”和“漆塑”。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的范畴。显而易见,漆作为漆画中主要的材料来源,运用漆材料是漆画创作

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种异样的审美是由材料本身所具有不同质地与外观引起的,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一幅好的漆画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的适度,运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不但形成自身的材料美,还要与形式、内容相结合。同样材料的运用也应该是美的,经济价值绝非艺术价值在材料中的体现。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在漆画的镶嵌过程中经常使用蛋皮装饰,蛋皮本是一种废弃的日常生活材料,在艺术家的手里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成为上等的艺术材料,在蛋皮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上达到了质朴、粗旷的独特韵味。譬如在材料上近年来有人使用腰果漆、聚胺脂漆等等作为漆画的主要漆材料。合成漆也是漆画很好的物质媒材。既有高度透明的聚酯氨酯等化学漆的合理运用,也开辟拓宽了漆画媒材的使用范围,漆画用漆的透明性可根据作者与作品的需要自由调配。在配以金箔、银箔、蛋壳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漆画审美语言是不同的。可见,材质在漆画的视觉效果表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呈现的闪闪剔透、古朴典雅、含蓄等个性内涵,这也是艺术家在追求材质与心境过程中的完美体现。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流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漆艺术便是黑色艺术。这是现代漆画所追求的。也是现代漆工艺所不可多得的,它更是漆画工艺的典型代表。黑漆温和沉稳的视觉美感就是通过水分在生漆中的作用而产生的,“磨”工艺是黑漆形成独特属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磨工艺慢慢的把黑漆中的蕴藏深沉的意蕴把打磨出来,再在上面与其他的入漆色进行搭配,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金箔和银箔是漆画中的主要表面镶嵌使用材料部分,它被赋予华丽之美和闪闪发光的重要材料特性。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的属性的影响,它的兼容性更加拓宽。其中金银材料有粗、有细、有箔、有粉、有点、有面等多种形式,使用的方式有干有湿、有飘、有洒、有揉、有吹等方式。这些工艺方式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由于金箔和银箔在使用的方式上采用像纸一样薄的材料,这必然要求运用贴的方式或平脱的方式等工艺制作。大大提高了工艺制作的难度。金粉和银粉的状态是粉状。这就大大拓宽了工艺的发挥性,作为调和剂来丰富颜色的内涵。

蛋壳是在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最多的一种,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材料之一。由于它的“开片”美像陶瓷一样自然,在此基础上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螺钿也是漆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素材之一,由于它的晶莹和光亮无比的材料属性吸引大量的艺术家进行创作。螺钿不像蛋壳那样简单加工,贝类的加工工序是十分复杂的。在作画过程中,通常使用内层来贴到画面上,所以,它的光亮就能彰显出来。它经常使用在比较重要的部位,起到前后照应、增加画面氛围的作用。

总之,漆画以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极富魅力的特异材料和变幻莫测的工艺手段,以及某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构成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而材料是漆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在漆画创作中不但考虑材料工艺发生关系问题,更重要的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构思问题。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就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把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同所用材料工艺相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具有高价值(内、外)、富有现代意识的漆画艺术。

这才是漆画艺术之美的关键所在。艺术家必须对材料不断的探究和运用,开阔思路,富于联想,把艺术构思、所需材料、工艺制作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现代时代特点的漆画作品来。

浅谈漆画艺术的前景—突破传统思维叛逆的继承 论文关键词:漆画 发展与创新 艺术作品的思想感情

论文摘要:漆画是从中国古代漆工艺繁衍滋生出来并且结合了现代绘画形式而产生的新兴画种。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漆文化根基,漆画吸收了传统的漆器文化的工艺技法,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各种挑战,巫待突破。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的创新要用观念的转变开始,漆画艺术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漆画的创新还要融入思想感情,有思想感情的作品要有艺术价值。

漆画是从中国古代漆工艺繁衍滋生出来并且结合了现代绘画形式而产生的新兴画种。以其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与新颖的材质表达,引起大众的好奇与喜爱激起了人们开拓审美艺术新领域的巨大热情。漆画中蕴含着古代漆工艺的辉煌体现出中国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新一代的画家应突破传统思维.叛逆的继承前人探索的成就,让举世瞩目的漆画散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漆文化的根基深植于远古时期,漆器的产生以人类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发展为基础。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清末其工艺受日本和西洋画的影响各种纹饰相互结合绘画技法相互借鉴诞生出不少富有表现力的创新肌理体现着一定的现代绘画元素。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漆画家既要重视工艺和材料的效果,又要重视漆画艺术的视觉感染力必须强调漆画的审美价值及艺术性。不能简单地应用材料也不能滥用材料和过多地应用镶嵌工艺给人一种近工艺远艺术之感。因此,提高工艺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该画种的绘画艺术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促进现代漆画创新式的发展。

创新从观念开始观念上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才能带来更大的突破。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的变革。漆画创作者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创作经验每过一段时期重读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大师们的作品总有新的体会。但更重要的收获.是逐步发现他们的失足处,才感到真正跟上其步伐.更了解其探索的方向。从盲目崇拜到“叛逆‘’,是不寻常之路。教师起了承前启后之路前人的东西看多了,模仿多了进入了套路对眼前的新境界失去感受.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岂敢怀疑老爷爷。画者应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5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