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神弄鬼字面意思

| 德国移民 |

【www.guakaob.com--德国移民】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一)
《论述》

1作为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而包公的形象家喻户晓。请就现代法律理念,谈谈你对包青天审判方式的理解。

答:长期以来,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之所以被人们赞赏,不过是因为在过去了的那个时代,它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有效方法。

传说“包公面部黑多,惟额庭半月形……为其能兼理阴司事之表示也。”这传说真是神奇:白天理阳间事,夜里理阴间事,包公断案如神,那威风是贯穿阴阳两界的。

包老爷审伽蓝殿杀人案,命人把伽蓝殿的伽蓝神抬到公堂,“离了公座,迎将下来,向伽蓝神似有问答之状”,不过装神弄鬼,哄哄愚民,连当时“左右观看”者,也“不觉好笑”。至于夜审郭槐的老故事里用过的假扮阴间审案的妙计,也是假借世人迷信达到目的,并非真的通神。那情节是:包公用计将郭槐诱来,暗中将牢狱布置成阴间,命丫环假扮寇珠的鬼魂,迫使郭槐认罪。这不是夜审鬼官司,而是扮鬼审官司,审案的手段虽然不太正大光明,结果却是做到了明察秋毫的,审罢便知这位老爷的厉害。

在现代人的眼里,包公审案,即使在大白天审阳间官司,那场面气势也有点令人脊背发凉;若是置身其中,毛发一定会上竖。古代司法,首重口供,“为了取得口供,包公很善于对被告制造心理压力。他的脸本来就长得黑,再向下那么一拉,其难看可怕,也就可想而知。他手下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自然是一个个如狼似虎。堂下是三口御铡,明晃晃、冷飕飕。皇亲国戚,尚且可以先斩后奏,一般官吏平民,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把公堂搞得和阎王殿差不多的毛骨悚然审判法,总把堂上打官司的人弄得战战兢兢,随时准备魂飞魄散。旧小说里常见“包公入座,将惊堂木一拍”、“一声断喝”的场景,更无异于惊悚训练,心理素质若非超强,当即就能吓成一摊泥。

包公审案,以程序公正论之,实在谬以千里,但他偏能发奸揭伏,发现案件真相,一真遮百丑,国人对他那套大刑伺候、虚声恫吓、引诱诓骗、装神弄鬼、求神问卜、栽赃诬陷等取证方法就不那么计较了。

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法字“平之如水”的寓意也不外乎实体法适用意义上的断案公平。这种传统需要以程序公正加以约束,需要向西方司法女神做些借鉴,否则司法痼疾不除,审判可诟病之处就会太多、太难忍受。

我国刑事司法的传统是重视案件实质真实的发现,对于程序的公正并不十分看重,只要刑讯的板子不是打在无辜者的屁股上,公堂上的“肉鼓吹”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当程序正义的观念传播开来之后,法官由一个积极的角色变成了消极角色,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青天式那套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审判方式吃不开啦。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总要有个度。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中那代代相传的注重案件真相的传统未必是坏东西,审判方式改革应当以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质正义为目标;若矫枉过正,无视实质真实的重要性,把实质正义当作敝屣丢掉,诉讼变成一场只问输赢不问是非的游戏,怕也不是什么福音。 2我国明朝陈仲琳的《封神演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英国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奥地利卡夫卡的《审判》等都是中西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请任选一部,选一个视角,谈谈其中蕴涵的法文化。

答:《荒凉山庄》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泌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徵。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

《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

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准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 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係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3“法不责众”这条谚语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一直以来,对这条谚语的争论不断,请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法不责众:字面意思是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法不责众是制定法律的一个原则,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后再去惩罚。法律贵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说明所立法律本身有问题!需要修改。因为惩罚总是针对少数人的,不是针对大多数的。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横行乡里的“土霸王”周腊成犯有偷税罪、职务侵占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行贿罪等7项罪名已是板上定钉的事实。但二审法官审理该案时,煞费心机地采取伪造证据等种种手段,抹掉了部分“土霸王”的罪行。当山西省检察院反贪局查明负责再审的法官涉嫌受贿时,受贿法官竟坦言:“庭里好几个人都受贿了,集体受贿不叫受贿!”。看来,这些法官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路,胡乱执法,是吃准了“法不责众”的空白。

倘若这句话出自于地痞匪盗之口,尚且可以理解,但“集体受贿不叫受贿”的的确确是从省高级人民高院法官口里说出的,难免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法不责众”这个词,曾在中国社会广泛地流传过,本义是指法律规定对个别人违法容易追查,若违法的人比较多,就难以追查,甚至只能放任自流。但是,这种现象的前提是法制不健全,执法观念死板。而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逐步深入人心,执法理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但有些人竟然还拿出“法不责众”做挡箭牌,难免让人笑话。

但是,倘若对“集体受贿不叫受贿”进行剖析,深思,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荒唐可笑,但却揭示了腐败斗争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腐败同盟”。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笑话,笑过之后就暂且搁置。事实上,恐怕信仰“法不责众”的大有人在,不光山西一地,更不仅仅局限于几个法官,只不过“集体受贿不叫受贿”从法官口中说出来比较具有黑色幽默的色彩罢了。四川省审计厅日前披露,被审计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收入未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公款私存、下属单位违规处置国资等问题,违规率高达100%,《第一财经日报》就是明显的例证。应该说,正是“法不责众”的观念的普遍存在,才会有如此多的人公然违规、违法,甚至结成“利益链条”,上下一气,相互隐瞒、包庇,以致反腐斗争十分艰难。难怪一旦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就会牵扯出一大批人来?

因此,要让社会得以和谐,正义得以伸张,法律尊严得以保护,就要从根本上铲除“法不责众”的“保护伞”,从观念上消除“腐败同盟”的思想支撑点,切实加大依纪依法监督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只要是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无论是谁,无论涉及多少人,都应该严惩,绝不姑息。不应因牵涉人数甚多就手下留情,撒手不管,纵容违法者打着“集体”的旗号,谋一己之私利。

在法制健全的国家内,永远不应该更不可能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

4以自己看过的一部影片为例,从法律文化角度谈谈该电影背后的法律文化内涵。

答:青年导演刘杰执导的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以纪实的镜头语言将“流动法庭”搬上了银幕,并且一举摘下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的桂冠。导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03年《南方周末》专题报道:西南边陲山区的基层法官们骑着马翻山越岭到山林深处百姓家里开庭断案的故事。正是这个专题打动了刘杰,决定用胶片将其记录下来:“只想呈现边远山区一种最真实、又很特别的生活状态,让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人看片子时能读出些个体的感悟。”对于我这个出生在农村、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从影片中解读出了很多的个体感悟:传统的爱情,新旧观念的对峙,西南边区的风土人情,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文明边缘地带法律与习俗的碰撞。

影片所表现出的村民对于法律与民主似懂非懂、似有似无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村落,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早在1992年,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就表达了类似的农村意识状态。秋菊因为村长踢了自己男人的下身就要“讨个说法”,让村长认错道歉。由于诸如村长这样的问题在西北农村并不鲜见且伤害不重,乡间的司法人员没有给予这位村长正式的处罚,而是试图调解一下。“法律的调解”不能令秋菊满意,她便到县城、省城讨“说法”。经过万千努力,最后在一位律师的帮助下上级派来了公安人员调查,发现秋菊的男人受到了非下身的其它轻伤害,村长应当受到治安处罚。后来村长被抓处以半月的拘留。秋菊得知裁决结果后疑惑丛生:我只不过是“讨个说法”,为什么把人给抓起来了呢?从最后秋菊远望被抓走的村长的迷惑不解的眼神里,我们看到她其实并不清楚法律的具体规定与操作。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二)
《“装神弄鬼”的另一面——对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思考》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三)
《卡文了可以看看》

【转】小说写作课(卡文了可以看看)

本帖地址:举报 回复(7)|阅读(279) 楼主:蟀哥米饭·潇湘发表于:2010-01-26 01:19:02 回复楼主|分享|引用| 只看楼主

通过WJ穿墙淘出来的,推荐打算写文的,正在卡文的各位可以看看,觉得很多地方确实受益匪浅。如果把它当做是写八股的指导书,方向显然错了,这十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指出了我们写小说时容易遗漏的地方

小说的第一堂课:无边无际的那个人

C:「现在的年轻人啊,都不会写作,他们写的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两个面貌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

当时,还是个小说嫩咖的我冷汗直冒,那不是我吗?

后来我就根据这句话里的三个关键字:面貌、场景、对话,回家把以前写的烂小说统统拿出来修改。从此,我的小说开始离地起飞了。 正因此,小说的入门课,我都会从这三个基本元素开始谈起。

今天这一门课就让我们先来聊一聊小说人物的面貌吧!

每次我问学生一提到「面貌」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几乎没有一次例外,大家的答案都是「长相」,但当我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时,同样也没有一次例外,大家都会补上「性格」。

但问题是……如果我没有追问呢?性格是不是就被忽略了?

事实上,小说创作时,性格比长相更重要,但绝大多数的人只看得到外在面貌,而看不见内在面貌。

现在我们就把面貌分成内外两种,一是外在面貌(长相),一是内在面貌(性格),并举《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曹操为例说明。

外在面貌(长相),以关羽为例:一提到关公,大家绝不可能把他跟其他人搞混,因为罗贯中是这样描写他的:「身长九尺,髯长两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单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胯骑赤兔胭脂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经罗贯中这么一刻划,从此关羽的外在形貌明确而单一,因此你绝不可能叫纳豆来扮演关羽。

内在面貌(性格),以曹操为例:那曹操呢?一提起他,你会想到什么?

《三国演义》里,曹操出场不久,就因为刺杀董卓失败,和谋士陈宫逃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吕伯奢为了款待曹操特地到隔壁村子买酒,这时天性多疑的曹操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而且还有人说「先把

他绑起来,然后再杀」。曹操一听,决定先下手为强,冲出去见人就杀,直到杀光吕伯奢家人之后,才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活猪。

陈宫埋怨曹操没搞清楚状况就乱杀人,曹操回道,人都杀了,说什么都没用了,我们快走吧。然而半路上,曹操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了。 吕伯奢不知内情,还热情挽留曹操,曹操当然只能极力婉拒。

正当曹操和吕伯奢分手,各自前行不久之后,曹操突然转头朝吕伯奢而去,并且大叫一声「看,那边来的人是谁」,然后一刀把吕伯奢杀了。 一旁的陈宫见了,惊骇不已:「刚才杀人是误会,现在你为什么又杀人?」 曹操解释,吕伯奢回去见到家人被杀,一定会带人追上来,到时候我们就逃不了了。最后曹操还补上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正是这一句话,把曹操的内心面貌刻划出来了。

注意!这句话指涉的不只是此刻当下杀害吕伯奢一家人这件事而已,而是从今以后,曹操所有可能犯下的「恶」。

从此,在读者心目中,曹操不只多疑,不只自私,不只奸诈……,还多了那么一点微微的恐怖感──他随时都有可能干出让读者吓破胆的坏事──这一点是外在面貌无论如何都刻划不出来的。

因此在我的创作观里,内在面貌比外在面貌重要千百倍,因为内在面貌(我习惯称之为「内心景观」)才能提供给读者无边无际的想像,以及挥之不去的恐怖惊吓。

第二堂课:每一间星巴克都长得不一样

试着回想一下,你什么时候活在一个空无一物,彷若外太空的地方?如果没有,那凭什么让你的小说人物活在那样的空间?

小说初学者常常不自觉就把场景忽略掉,或者仅仅只用「图书馆」或「星巴克」几个字就把场景打发掉(事实上每一间图书馆或星巴克都长得不一样),之所以如此,我大胆猜测那是因为在过往的阅读经验里,他们曾经被人物、被对话、被情节感动过,但就是从来没有被场景感动过。

场景当然可以感动人,以大陆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为例,主角是浪迹天涯,弹三弦琴、说书维生,一老一少的两个瞎子。故事一开始,两个瞎子一前一后走在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

初看这个场景真的一点也不特别,似乎「荒凉」两个字就可以简单带过。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但在往下看之前,请先记下这句话:这篇小说的场景是有对照组的。

这一天,老瞎子弹断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千根琴弦。他兴奋极了,因为他的师父(也是个瞎子)曾告诉他,只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凿开琴槽,拿出里面的药方,然后带着一千根琴弦(当药引子),到药铺抓药,到时候就可以重见光明了。

老瞎子活了一辈子,心心念念就是弹断一千根琴弦重见光明这件事,如果没有这个希望撑着,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然而当老瞎子拿着药方到镇上的药铺拿药时,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药方上一个字也没有,这时候他才赫然明白,这一切都是他师父为了让当时还是个小孩的他有一个生存的目标才这样骗他的。

老瞎子回来之后告诉小瞎子,他记错了,他师父说要重见光明,必须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而不是一千根。老瞎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师父曾说过类似的话:要重见光明,必须弹断一千根琴弦,而不是八百根。 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小瞎子一辈子不停地弹下去,就像琴弦必须两端拉紧才能弹出声音,人生也一样,一端是追求,一端是目的,唯有两端拉紧了,人生才能活出意义。这正是〈命若琴弦〉这篇小说的题旨。

故事最后,两个瞎子离开村落,又来到另一个群山之中:「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鹞鹰在盘旋……」

注意到了没有,此处的场景居然和一开始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到了重复的地步了,但读者这时的心情已经和当初看到这个场景时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当时的场景不过是个场景,而现在的场景,则象征了两个瞎子的人生:重复、轮回。

所以我先前才说,这篇小说的场景是有对照组的。

虽然场景是被动的、沉默的,无法跳出来大声疾呼的,但聪明的小说家却懂得利用它来说一个不断重复、轮回的悲伤故事,沉默的场景一样可以感动人。

「情景交融」虽然是一句老话,但请记得它同时也是一句好话。

小说的第三堂课:除了水面上还有水面下的对话 依我推估,百分之六十的人把小说对话当成「日常对话」,平常怎么说,对话就怎么写。

百分之三十的人把对话简化成「推动情节」的工具。

例如,A:「你要去哪里?」B:「101大楼。」然后开始写B动身前往101大楼,过程巴啦巴啦的。又例如,C:「你怎么了?」D:「我心情超不爽的。」然后开始写D心情不好之后,如何如何的。

恐怕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知道,对话除了拿来当廉价的「日常对话」、「推动情节」之外,还可以用来代替小说里的描写、叙述,甚至议论、说明……

底下我们就来看一看作家如何使用对话,以擅长描写对话的小说家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为例:故事很简单,开头第一段就把场景、角色、目的全都交待清楚了。

河谷旁,有一对男女在一间户外的小酒馆等火车,火车四十分钟后才会到。从他们所在的地方望去,是一大片连绵起伏的白色山峦。

第一段写完之后,剩下的篇幅几乎全部都是对话。对话的内容围绕在同一个主题上:男主角希望女主角堕胎。

试着想一想,如果堕胎这件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么男女双方肯定吵

翻天,但海明威笔下女男主角的争执,是在水面底下发生的,所以如果读者不把耳朵贴近水面,那么大概什么也听不到。

以底下这一段对话为例:女主角望着远方连绵的白色群山,若有似无的说:「那些山看起来像一群白象。」

男:「我从来没有看过什么白象。」

女:「你是不会看过的。」

男:「我也许看过,你有什么证据说我不曾见过。」

小说家海明威之所以擅长写对话,和他所服膺的「冰山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冰山理论」意指冰山的密度比海水小,所以水面上看得见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全部潜藏在水面底下。

这么说,读者应该就稍稍能够理解为什么这四句对话如此幽微难解了。 让我试着讲解一下:前两句对话是现实,女主角感性的说出她心底的感觉,但男主角却以几近科学的态度回应女主角。这时,女主角因为堕胎一事心底不好受,于是话中有话的说「你是不会看过的」,其实她心底真正的意思是「为什么你永远不懂我」,然而男主角却只捕捉到字面上的意思,而且还以一种几近孩子气的强辩口吻反驳女主角。

上面这几句对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说,实际上它已经把男女双方对堕胎这件事的感受全犊诳诘明白了,甚至还把女主角的细腻,男主角的孩子气,一览无疑的全都描写出来了。

所以使用对话之前,请记得先提醒自己,对话不是水龙头,不要一开,就流了满满一地。请试着用最少的字数,写出一座「除了水面上还有水面下」的冰山。

──完Ps.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收录于《海明威短篇杰作选》

小说的第四堂课:真诚可信的谎言

如果你发现,负责带你进入故事的家伙从头到尾都在说谎,那你会有什么反应?愤怒吗?那可未必,说不定你还会对他充满敬意呢。不信的话,小说〈魂断奥克里克桥〉可以证明给你看。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角华古被北军绑在铁道桥上,即将执行绞刑(因为他意图破坏敌方的军事基地),当死亡的吊索拉起,意外发生了。绳索断裂,华古掉到河里,于是他展开一连串的逃亡,闪过枪林弹雨,避开漩涡激流,艰苦的爬上岸,马不停蹄跑了一天一夜。他又累、又饿、脚底又痛,但一想到妻子,马上又加紧了脚步。

最后,华古终于回到家了。

晨光明朗,映入华古眼帘的是透着光,迎风飘荡的白衣衫──高贵优雅的妻子正站在家门口迎接他。「天啊,她多美!」华古张开双臂,正想上前拥抱妻子的时候……

这时情节急转直下,华古突然觉得脖子一紧,眩目的白光一闪而过,然后黑暗、静寂消灭了一切!华古死了,他那断了脖子的尸体,在奥克里克桥下的河水里,不停的浮晃漂荡。

初看,这是一篇关于「回家」的小说,但最后谜底揭晓,叙事者华古说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谎,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篇关于「灵魂回家」的故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不少好莱坞电影便是利用此一技巧(叙事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说故事,例如布鲁斯威利的《灵异第六感》、妮可基嫚的《神鬼第六感》,它们都是利用有问题的叙事者,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又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诡异森林。

有不少初写者,一看到「有问题的叙事者」,便直觉联想到精神疾病患者。事实上,过于合理的安排反而容易使得人物卡通化──谜底揭晓时,读者只看到一条肠子通到底的装神弄鬼,没有一丁点深度。

试着想一想,如果〈魂断奥克里克桥〉最后的答案揭晓,主角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那么读者大概只会有受骗的感觉。正因为主角是一名强烈希望见到妻子最后一面的正常人,所以他的灵魂回家不只合理,还让读者为之动容。

此外,「有问题的叙事者」最终都必须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急转直下的剧情。

急转直下的剧情是危险的,欠缺说服力,所以作者必须事先埋下伏笔,以〈魂断奥克里克桥〉为例,小说里的叙事者华古逃亡的时候,他强烈感觉到「脖子疼痛非常,他伸手一摸,肿得好可怕,他知道那里有一圈绳子勒过的黑色淤血。他的眼睛又乾又涩,无法合一下眼皮。他的舌头焦乾浮肿,他把舌头伸出,让凉风吹散它的灼热。这条人迹罕至的林荫大道,地上的草皮多么柔软!他觉得脚下并没踩到东西。」

发现了吗?作者虽然耍了一点诈(障眼法),但它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因为所有读者应该知道的细节(华古之死),作者不只没有隐瞒,而且还钜细靡遗的一一交待,一点也不怕露出马脚(因为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真诚可信的叙事者)。

小说里,真正发生的事是外在的「身体的死亡」与内在的「灵魂的逃亡」,但我们却因为真诚可信的谎言,而看到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身体的逃亡」。

有时候,小说的艺术性,就在于它施展了什么魔法,让读者亲眼目睹了现实世界里永远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Ps.毕尔斯〈魂断奥克里克桥〉收录于《美国短篇小说欣赏》

小说的第五堂课:倒着走的人生

我们先来看一篇网路转寄的文章。

「起初,我想进大学想的要死;随后,我巴不得赶快大学毕业好开始工作;接着,我想结婚、想有小孩又想的要命;再来,我又巴望小孩快点长大去上学,好让我回去上班;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的要死;现在,我真的死了。」

对普罗大众而言,他看到的是「启示」(活在当下),但对小说创作者而言,他看到的是「时间」。

起初→随后→接着→再来→之后→现在:依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叙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四)
《邪教的界定》

“邪教”界定研究

2009-05-09 17:23 来源: 广州普法网 发表评论 (0)

当人们耳闻目睹了20世纪末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邪教集体自杀、危害社会等事件后,对邪教已不再陌生。但是,真正要从学术上来说清邪教的本质,得到相对一致的结论,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正如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宗教”的定义还争论不休一样,对“邪教”的界定也是见仁见智,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宗教之间、不同团体之间、不同国家之间,难以有一个共同认同的标准,在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上,也没有对邪教作出法律的限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关于邪教,尤其是当代邪教,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范围,只是在各自的范围内,对邪教的含义作出解释。

语言学解释

邪教可以说是汉语里一个特有名词,有其具体的指称对象。从语言学的含义来看,“邪”这个词在汉语中是相对于“正”而言的,正是指正常、正当、正确、正义,邪就是指与之相反的不正当、不正常,是个贬义词。在中文里,“邪教”也就是指不正当的、邪恶的宗教或组织,通常指那些装神弄鬼,聚众结党,旁门左道,危害社会和民众的秘密组织,与邪教意思相近的还有“会道门”、“秘密教门”等称呼。在中国,“邪教”一词较多出现在明清时期,“邪教”指的是偏离正统的教派,有害于国家或政权统治的秘密宗教组织,但这个词的应用范围很广,封建统治者也曾把进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称为“邪教”,或把农民起义指为“邪教”。有时,人们也把并无宗教色彩的秘密组织称为“邪教”。在中国,邪教更多的被理解为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非宗教概念。

在英语中,并没有与中文邪教完全对应的词。我国的新刑法中将邪教译成“Weird Religious Organization",字面意思是奇怪的、诡秘的宗教组织,但这一译法在国外并不通行。现在我国专家提出以cult来形容邪教。英语cult一词,源于拉丁一语的cultus,基本变为colere(耕作),古罗马人把祟拜神明称为cultus,在古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里,近东和以色列一带把神殿里举行的“祭祀”称为cult,所以cult的本来意思是祭祀。后来基督教文化圈将cult用以转指神秘膜拜,偶像崇拜等。当代出现在西方的cult是指小型的膜拜团体,含有狂热崇拜、巫术疗法等意思,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应把cult译为膜拜团

体。在基督教词汇中,cult是贬义的,有比较明确的反文明、反社会的含义,因此把它译成“邪教”也有一定依据,但在西方,主要是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指责cult信仰的怪异,更多地是在宗教范畴内使用这一概念,其含义与中文的“邪教”不完全相同。

此外,英语中还有两个与邪教含义相近的词汇:

教派sect源自中古法语,ecte,或拉丁文secte,原意是“跟随”,指跟随某个特殊宗教教派领袖的“追随者”。在现代英语和法中,sect(secte)意指派,分派,流派,宗派,教派,主要是指基督教中产生的小教派,其特征是偏狭和不宽容,因此受到正统基督教的指责,有时也把其中极端者与指为“邪教”。

异端heresy,据简明牛津词典所载,此现代英语的近代英语写作eresie,heresy,源自希腊语airesis,最初的意思是“选择”。现代英语中该词主要指基督教会中与正统教会持相反意见的神学信条,或专指对传统基督教的离经叛道,含有贬意。古代中国文人也把儒家以外的学说、学派称为异端,如朱熹说:“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异端是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对异己派别的谴责,一般指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偏离,不能等同于邪教,但当异端成为教派运动时,人们也把异端邪教连在一起使用。

教派和异端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与邪教连用,在一般情况下,没邪教的意思,不应把它们解释为邪教。

由此可见,在中文、英文或其它语言中,邪教是一个难以达到一致认识的词。现在用英语cult来表示中文的“邪教”,也是在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时所作的选择。但在表述时,最好有较明确的说明,以免因语言造成理解的误差。

传统宗教的解释

在宗教中,邪教是“正”教的对立面。所谓“正”教,主要是指“正统”、“正宗”的宗教,即一般讲的传统宗教,那些产生时间很早,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等等。这些宗教发展至今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传统宗教都形成了自己的经典、教义、祟拜仪式、组

织形式,并广为人们所接受,在世界各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信徒。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宗教在其历史发展中,与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代表,其价值观与主流社会吻合,在许多国家中,是社会统治者所依赖并在社会稳定中起积极作用的力量。

各传统宗教都把违背、歪曲、篡改其教义,偏离道德传统,脱离或分裂教会的教派视为异端或邪教,并对之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在传统宗教的发展历程中,都伴随着与异端邪教的斗争。就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只有在宗教的范围内,才能有正教与邪教之分,传统宗教可以把背离其信仰的教派指称为邪教,但反过来,任何个教派都可以把其它的宗教或教派称为邪教,可笑的是,李洪志就以佛教正教自居,说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假的法门,是破坏正教的“魔”,是害人的邪教。这当然是混淆视听,颇有点“贼喊捉贼”的味道,但也说明在宗教的范畴内使用邪教概念也是很混乱的,有时可能被利用来作为攻击他人的词语。

在所有的传统宗教中,基督教反对异端邪教的时间最长久,力度也最大。基督教《圣经》中,把异端视为肉体情欲所产生的15种罪恶表现之一。基督教在其2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异端邪说作斗争,是在反对异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然,在教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所指称的异端对象是不同的,反异端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也有根本区别,对此须按不同情况加以分析。基督教原是犹太教中一个处于底层的教派,初期,它所面临的是罗马帝国的迫害,其它教派的反对和各种学说的干扰,捍卫信仰的纯洁性成为教会的首要任务。保罗说:建立基督的身体,要在真道上同归于一,不要被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彼得在他的书信中也强调:从前在百性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耶稣也教导信徒要防备假先知,并把假先知称为披着羊皮的狼,会迷惑多人。初期教会反异端是很积极的,但那时教会本身处于受压迫的处境中,对异端仅有语言谴责,不具有子州可行动。在教会迅速发展以后,不同的信仰和势力乃至迷信和陋俗不断侵入教会,为避免曲解福音而使信仰偏离正道,出现异端和分裂,教会确立了新约为其正典,325年又通过了尼西亚信经为基本的信条,如有违反,便视为异端。这一时期的反异端斗争,使教会在信仰标准、经典依据、教会组织等方面经受了考验而更趋完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当基督教成为社会统治阶级的主要意识形态并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时,所谓的讨伐“异端”便是对教会反对派和异己力量的打击。在中世纪,“异端”往往是打着宗教旗号的农民起义,“异端”也是市民利益、地方利益、民族或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因为“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

外衣出现。”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也被视为“异端”,新教的改革运动也被视为“异端”而受到压制。中世纪的历史说明,当信仰上的不宽容达到极至并伴以政权的手段时,它对“异端”的解释是随意且扩大化的,镇压的方式也是残暴的,只会激起更多的反抗力量。直到18世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异端裁判所才在西欧大部分国家中被撤消。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国家中都已实现了政教分离,公民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传统宗教和教会对其它宗教和教派一般都能持尊重的态度。但是,为维护宗教信仰的纯洁性,防止其它各种信仰的“侵袭”。传统宗教还要不断地“坚持真理,抵制异端”,教一导信徒坚定信仰,不受迷惑。

传统宗教和教会作为正统的宗教组织,往往以对其教义和圣经的解释来区别正邪,从基督教教义学的角度理解,“邪教是持不同于公认为正统信仰的宗教团体,这个宗教团体因为其不认同观而与其它甚至比其更加古老的信仰团体完全‘断绝’了实质的关系”。邪教除了在信仰上的偏离外,还因为它们“偏离于普遍的道德传统、公共权力机构、政治和司法机构所共同遵守与确认的宗教组织及其理念。其目的是散布异端邪说,引诱善良的人们行邪淫。”美国的.Tames Rudin和Marcia Rudin认为膜拜团体作为危险的机构,损害身体健康,破坏家庭存在,破坏已建立的文化传统,并提出了14点消极特征予以概括:

(1)宣誓拥护一个全能的领导者,相信他是救世主:

(2)阻止人们的理性思维;

(3)常以欺骗的手段来吸收新成员;

(4)削弱成员的心理防线;

(5)随心所欲地进行犯罪;

(6)与外部世界隔绝;

(7)全权的领导者决定成员做一切事情;

(8)为了本团体,有时为了领导者的利益,把所有的精力和资金奉献;

(9)成员用全部时间工作,却得不到适当的报酬;

(10)反对妇女、儿童甚至家庭;

(11)相信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12)伦理体系的准则是卑贱者将在末日受到审判;

(13)制造神圣和神秘的气氛;

(14)有时有暴力或潜在的暴力倾向。

大部分基督教人士都认为教派或膜拜团体是曲解或偏离了传统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才成为异教或邪教。基督教中一些较保守的教派,如福音派基要派等组织,不能容忍那些自称为教主的“假先知”,也不希望那些篡改和偏离教义和圣经教导的组织来拉拢他们的群众,因此对小教派或膜拜团体的指责非常严厉,且带有强烈的贬义。在西方,反对邪教的运动最早是在保守的基督教内部开始的,他们甚至认为所有的非正统宗教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并给所有的非正统宗教都挂上“邪教”的标签。

传统宗教对邪教的解释有助于帮助信徒划清界限,更好地抵制异端邪教的迷惑,更加坚定信仰。但如果仅以对宗教经典教义的态度来划分正邪,那么这个划分标推仍是很狭隘的。且这个解释容易引起教派之间的排斥和纠纷,应避免出于教派之间的争纷而随意使用它。 学术界的解释

膜拜团体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西方社会大量出现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较多地涉足了这个领域,但他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五)
《有关算命》

算命先生是怎么帮别人算命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真正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前通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人,是不会帮人算命的。要知道像什么《周易》《素经》乃至《奇门遁甲》这些书,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帮人算命,它里面记载的都是通天彻地之谋,改朝换代之术,权谋,术数,机变,才是它的真谛,像兵法之流也不过是发挥余热的产物罢了,何况是帮人算命。举个简单的例子,像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神机军师,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在街头巷尾摆个摊帮人算命么?因此我们一般人口中所谓的算命先生,其实无非都是——骗子。当然了,这样说也许显得过于武断了一些,因此在这里还是要补充说明,那些真正藏匿于民间的高人,游戏风尘的隐侠们,都不在我所说的范围之列。其实说到底,算命只是一种依附于玄学,利用广泛存在于人心目中的宿命论来进行盈利的商业活动,或者说得再简单一点,它其实就是一门生意,一项技能,一个行业。相士们收钱占卦,耍的是嘴皮子,玩弄的是人的心理。所以该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三个字来回答,“心理学”。只不过对于心理学的运用,算命先生还是有别于科班出身的心理医生的——他们更多凭借的是口口相传的经验以及在江湖中多年摸爬滚打的阅历,而非书本上一板一眼的重点语句和词汇概念,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也都不会有专门的大学来授予某某某算命学学士乃至博士的学位。恩,没错,就是这样,对于一个打算行走江湖的以相面占卜问卦为职业的人来说,埋头苦读《易经》《紫微斗数》或是《六壬》是不管用的,因为这几本书如果你读通了,那就不必再动算命谋生的心思了,届时天地广阔,你自有英雄用武之地,而如果你没有读通,那么对不起,算命估计你也是干不下去的,如果硬要做的话也无妨,擎等着被人砸摊子吧。上面已经说过,相士想要生存,靠的是口口相传的经验和识人无数的阅历,那么由此可见,相士是一个讲究师承,注重传授的这样一个职业,他们看中的是派系和规矩,有着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行业划分,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黑社会。不过话又说回来,与外八行有关的这些谋生之法(算命属于千门),又有那个不是黑社会呢?只不过过去的人统称其为江湖罢了。算命这个行业,江湖黑话叫“金点”,在“金点”里,这行又分哑金、嘴子金、戗金、袋子金、老周儿等等,形式多样

,不一而足,虽然从外面看都是算命骗财,但实际上他们揽客挣钱手法却有很大区别,比如说“哑金”在算命时就从不开口说话,而“嘴子金”则全凭口舌之利糊口,至于“戗金”一路,那更是非常人所能为,需要相貌堂堂,口齿伶俐,品貌气质俱佳,并且天资聪颖才有可能混得下去,因为“戗金”通常来讲都是做大买卖的。一般来讲,在过去,想靠算命挣钱,那就得先入行拜师,三五年之后如果师傅看你学徒期间表现尚可,还算是这块料,就会慢慢传授你一些识人相面的技巧,于是……赚钱的门路来了。通常来讲,老师所教你的,分为五门功课,江湖黑话分别叫“前棚”、“后棚”“悬管”“炳点”和“托门”。“前棚”,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你招揽客户的手段。你要能运用一些心理技巧来引起人的注意,进而让他相信你,最终心悦诚服地坐下来求你为他占上一挂,这可是门大学问,绝对不像是电视上所看的“这位施主,贫道看你印堂发黑,七日内必有血光之灾。”那么简单。算命先生只有先掌握了“前棚”的技术,才能够源源不绝地吸引客人,进而挣钱糊口。江湖上又叫“前棚”为“拴马桩”,意思就是栓的住人,而想要使拴马桩,就得会灵活地运用水火簧。在过去,“金点十三簧”基本上应该是每个相士必须掌握的技能,没办法,全指着这个忽悠人呢。“前棚”的事儿完了以后,就是“后棚”。这门功课同样重要,“前棚”只能决定你能不能留住客人,而“后棚”则直接决定你又没有本事能挣的下钱,通常“后棚”开场的第一句话都是要钱,但这钱要的却让你挑不出礼,算命先生在这时候说的话大意都是既然你我又缘,我就破例为你占上一卦,但是这个卦不能白起,你得给“相礼”——就是钱,但是这个钱我不拿,你就放桌子上,先听听我说的对不对,如果对了,这钱归我,咱们继续往下说,如果不对,您拿钱走人,我分文不取。不过但凡算命先生能走到这一步的,大抵都是有点本事的,而这放在桌上的钱,只要你的“后棚”功底扎实,能从这人的脸色上分析出来点门道,进而说出一些虚虚实实模棱两可的话来,基本上你这第一份钱,也就算是赚下了。“悬管”是后棚之后的事儿,一般“前棚”“后棚”算命先生只要拿捏好了,那么在挣下第一份钱的同时,也会让你越发的信任他,但是一般算命先生在一个人身上又绝不肯只挣一份钱,因此这时候就要使“悬管”,也就是通过一些事情旁敲侧击的来诈你,进而要钱。“后棚”挣下的钱,行话叫“头道杵”。这是第一份钱。“悬管”是“二道杵”,一般来讲,

一个能充分把握人心的算命先生,在经历了“前棚”和“后棚”之后,基本上对你就是了如指掌了,那么在此基础上,再由他打着命理的旗号来诈你一把,无论如何你都会相信的。你会因此由最开始的信服变得急迫,从而再掏出一份钱求对方为你解卦,这个过程就是“悬管”。再往后是“炳点”,理论上来讲,这个钱挣得最没难度,因为在这个时候,算命先生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焦急和紧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说什么他都信,经历过“悬管”的一诈后,算命先生拿了“二道杵”的钱,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看着你说要解救也不难,只是XXXXXXX,说到底,还是要钱。你若这时候觉得不妥,他就会拿出先前你给他的卦前退给你,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如此一来你又不得不信,然后他就会语重心长的说,前两份钱是卦钱,这一次的钱,是打点各路神仙,消灾解难的钱。通常来讲,这份钱就是“绝后杵”了,意思就是要完这个钱之后,这单生意就做完了,你按照他给你的破解之法走人。他喝口茶润润嗓子等下一单生意。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门功课不要忘记,那就是“托门”,这门功课基本上是一个善后工作,大意为叮嘱算命之人不要对旁人说起,如果违反了之后可能会不灵诸如此类的话,为的是把自己先择干净,以后即使不灵验了也有推托之词。因为毕竟自己还要在这儿长干下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失“XX”天师(半仙)的风范,那是“老周”和“哑金”才干的事儿。总而言之,在充分学习了上述五门功课之后,你就能脱离师傅,自己开张挣钱了,不过在过去,很多老师也鬼的很,一般都在传授“后棚”学问的时候留几手,让你轻易不能自立门户,这也算是扫除竞争对手的一个办法吧。最后,还是想通过简单几句描述来列举出一个实例,一方面这样做可以让人看得更明白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知道“后棚”这门功课对于相士的重要性。一个相士在街上摆摊,搬把椅子坐在中间,眼睛看着路上的行人,根据每一个人的面相嘴里变换着说出诸如”二虎争食“”五鬼进宅“”命犯桃花“”“之类模棱两可却又容易让人引起联想的词语(每一个人可能都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和人争夺什么,每一个人也可能都会遇到点什么事情),由此观察他们的表情,然后通过他们的表情猜反应,最后将其留下来。——这是”前棚“根据自己吸引对方的词语以及目标客户坐下之后的问题来判断他想是求什么的,进而深入猜测和了解——这是”后棚“,由此可见它最重要,也是最难。全看个人的阅历和老师的传授。一般来讲,只要

”后棚“这个坎儿过了,后面的钱就水到渠成了。知道他想求什么之后,就故意反着说,诈他一诈——这是”悬管“趁他惊慌之际摆摆架子,然后故作神秘地说出破解之法——这是”炳点“最后他掏钱,心悦诚服地站起来准备走人,你再多说上几句照应的话,增强这个人对你的信赖程度,并且洗刷干净自己可能因遇上意外而被对方戳破的可能——这是”托门“这五门功课你能顺利毕业,基本上就能帮人算命,同时也帮自己挣钱了。注:除了上述所讲的这一行算命先生之外,在民国时期兴起的“江相派”也是很值得一提的,“江相派”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类似于帮派堂会的东西,他们以算命为手段,实际上从事的还是诈骗类的工作,只不过与那些行走江湖的个体户不同,他们属于团伙作案,而且做的往往都是大票,通常布置一个局都要一月左右,当然,由此带来的收益也是很客观的,而其中的诸多门道,以后有时间了,也可以再慢慢说……*******************************************************************************************************************补充说明——江相派江相,江是江湖。相是宰相。因此从字面意思来讲,江相派就是一群自命为江湖上的宰相或相士的人物所组成的团伙,他们最开始奉刘伯温为始祖,每一代的首领称为大学士(即宰相),在江相派最火爆的清末民国时期,大概每个城市都有两三个这样的头领人物。“大学士”对外的称呼是“大师爸”,下面有状元、榜眼、探花、翰林、进士、举人等,其内部等级分明,基本都以读书人的功名称谓论资排辈。(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读书人,也不代表他们既有的功名,切记切记。)江相派与洪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洪门五祖之一的方照舆同时也是江相派的开山祖师,而在江相派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两个派别的成员和领导们也常常互相合作做一些事情(江相派需要洪门里绿林好汉的武力援助,而洪门也需要有文化、有计谋的江相派人士的出谋划策,双方常常互相利用。)事成之后,大家坐地分赃,日子其乐融融。根据洪门兴起的时间,现在人推算出江相派大约形成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晚清是其极盛时期,民国中后期开始衰落,解放以后则全部玩完。因为那时候大家宣扬的都是我朝的主题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因此封建迷信渐渐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再加上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的冲击,那时候别说是以骗钱为手段的算命先生了,就是真正对历史文化,周易术数感兴趣的人,也都会深深地把自己埋起来,不让人抓住一点把柄。扯

远了。。再拉回来。我之前已经说过,江相派基本上从事也都是以算命为主的骗钱工作,只不过由于人多势众的原因,因此他们做的局相对而言都要大一些,但手段却还是那两样——卜卦算命,装神弄鬼。并以此达到骗财的目的。江相派内部关于他们所从事的诈骗活动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或者说哲学观念,总结成文字后就是现在大家都有所耳闻的《英耀篇》《扎飞篇》《阿宝篇》( 我看有朋友在答案中贴了一段英耀篇,但其中江湖黑话夹杂着半文半白,还是有点难懂的,而且敲、打、审、千、隆、卖这六字真言可以说是整个英耀篇的精华所在,乍一放出来可能还是有些难以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一起看才能领悟明白,因此在答案最后我将英耀篇的大致译文贴出来,不一定全对,诸位慢慢看)在以上所提到的三个篇章里,《英耀篇》可以算的上是门派的大致心法和口诀,《扎飞篇》则是具体装神弄鬼,起课占卦的依据,而《阿宝篇》则是讲骗人骗财的规矩。这三者相辅相成,环环相生,构成了江相派沿袭了上百年经典准则和体系,而但凡能将这三个篇章中所讲所说全都牢记于心并加以运用的,最终也会在江相派中成就大事,并最终当上一地的“大学士”。值得一提的是,江相派虽然跑的是江湖路,骗的是不义财,但是单从他们的行事准则上来看,其实这些江湖相士还是很讲究“道义”这两个字的。比如说,首先江相派内部就将“拆白”和“拐子”排除在外,理由是前者骗财又骗色,后者离人骨肉。而这两点,这在他们看来是不道德的,是不符合江湖道义的——当然,个人认为除了江湖道义之外,可能更多地还是怕纠缠不清,怕动了感情。但无论如何,江相派内部,骗色是绝对不允许的,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何立庭(张雪庵的嫡传弟子,也许你不知道张雪庵是谁,没关系,你只要知道他很牛逼就行了,那是光绪年间的大相士,绰号“玄机子”)死后,傅吉臣不能接任掌门的一个重要原因。(傅吉臣曾经骗过几个姨太太给自己做侍妾,因此一直被同门所鄙夷。)而除了骗色之外,江相派对骗财也有规定,那就是,骗财必须是骗不义之财。因为江湖人都是讲究义的,因此他们要为自己的工作寻找理论上的依据。“财有义与不义之分,不义之财,众人皆可取之,”这是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江相派认为,自己去骗取贪财人手中的不义之财,是替天行道,是非常高尚的。当然,关于这点,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因为首先不义之财被骗了之后,本主一般都不敢声张,因此对江相派影响较小,二来江相派要骗的是大财,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六)
高三语文学案(16)——字形》

1

2

高三语文学案十六 出题人:王丽萍 日期:2010-9-26 班级: 学号: 姓名:

3

4

5

装神弄鬼字面意思(篇七)
《中央电大本法律文化之南京电大网平时作业案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一)

1作为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而包公的形象家喻户晓。请就现代法律理念,谈谈你对包青天审判方式的理解。

答:长期以来,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之所以被人们赞赏,不过是因为在过去了的那个时代,它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有效方法。

传说“包公面部黑多,惟额庭半月形……为其能兼理阴司事之表示也。”这传说真是神奇:白天理阳间事,夜里理阴间事,包公断案如神,那威风是贯穿阴阳两界的。

包老爷审伽蓝殿杀人案,命人把伽蓝殿的伽蓝神抬到公堂,“离了公座,迎将下来,向伽蓝神似有问答之状”,不过装神弄鬼,哄哄愚民,连当时“左右观看”者,也“不觉好笑”。至于夜审郭槐的老故事里用过的假扮阴间审案的妙计,也是假借世人迷信达到目的,并非真的通神。那情节是:包公用计将郭槐诱来,暗中将牢狱布置成阴间,命丫环假扮寇珠的鬼魂,迫使郭槐认罪。这不是夜审鬼官司,而是扮鬼审官司,审案的手段虽然不太正大光明,结果却是做到了明察秋毫的,审罢便知这位老爷的厉害。

在现代人的眼里,包公审案,即使在大白天审阳间官司,那场面气势也有点令人脊背发凉;若是置身其中,毛发一定会上竖。古代司法,首重口供,“为了取得口供,包公很善于对被告制造心理压力。他的脸本来就长得黑,再向下那么一拉,其难看可怕,也就可想而知。他手下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自然是一个个如狼似虎。堂下是三口御铡,明晃晃、冷飕飕。皇亲国戚,尚且可以先斩后奏,一般官吏平民,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把公堂搞得和阎王殿差不多的毛骨悚然审判法,总把堂上打官司的人弄得战战兢兢,随时准备魂飞魄散。旧小说里常见“包公入座,将惊堂木一拍”、“一声断喝”的场景,更无异于惊悚训练,心理素质若非超强,当即就能吓成一摊泥。

包公审案,以程序公正论之,实在谬以千里,但他偏能发奸揭伏,发现案件真相,一真遮百丑,国人对他那套大刑伺候、虚声恫吓、引诱诓骗、装神弄鬼、求神问卜、栽赃诬陷等取证方法就不那么计较了。

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法字“平之如水”的寓意也不外乎实体法适用意义上的断案公平。这种传统需要以程序公正加以约束,需要向西方司法女神做些借鉴,否则司法痼疾不除,审判可诟病之处就会太多、太难忍受。

我国刑事司法的传统是重视案件实质真实的发现,对于程序的公正并不十分看重,只要刑讯的板子不是打在无辜者的屁股上,公堂上的“肉鼓吹”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当程序正义的观念传播开来之后,法官由一个积极的角色变成了消极角色,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青天式那套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审判方式吃不开啦。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总要有个度。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中那代代相传的注重案件真相的传统未必是坏东西,审判方式改革应当以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质正义为目标;若矫枉过正,无视实质真实的重要性,把实质正义当作敝屣丢掉,诉讼变成一场只问输赢不问是非的游戏,怕也不是什么福音。 2我国明朝陈仲琳的《封神演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英国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奥地利卡夫卡的《审判》等都是中西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请任选一部,选一个视角,谈谈其中蕴涵的法文化。

答:《荒凉山庄》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泌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徵。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

《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

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准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 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係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3“法不责众”这条谚语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一直以来,对这条谚语的争论不断,请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法不责众:字面意思是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法不责众是制定法律的一个原则,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后再去惩罚。法律贵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说明所立法律本身有问题!需要修改。因为惩罚总是针对少数人的,不是针对大多数的。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横行乡里的“土霸王”周腊成犯有偷税罪、职务侵占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行贿罪等7项罪名已是板上定钉的事实。但二审法官审理该案时,煞费心机地采取伪造证据等种种手段,抹掉了部分“土霸王”的罪行。当山西省检察院反贪局查明负责再审的法官涉嫌受贿时,受贿法官竟坦言:“庭里好几个人都受贿了,集体受贿不叫受贿!”。看来,这些法官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路,胡乱执法,是吃准了“法不责众”的空白。

倘若这句话出自于地痞匪盗之口,尚且可以理解,但“集体受贿不叫受贿”的的确确是从省高级人民高院法官口里说出的,难免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法不责众”这个词,曾在中国社会广泛地流传过,本义是指法律规定对个别人违法容易追查,若违法的人比较多,就难以追查,甚至只能放任自流。但是,这种现象的前提是法制不健全,执法观念死板。而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逐步深入人心,执法理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但有些人竟然还拿出“法不责众”做挡箭牌,难免让人笑话。

但是,倘若对“集体受贿不叫受贿”进行剖析,深思,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荒唐可笑,但却揭示了腐败斗争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腐败同盟”。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它当作笑话,笑过之后就暂且搁置。事实上,恐怕信仰“法不责众”的大有人在,不光山西一地,更不仅仅局限于几个法官,只不过“集体受贿不叫受贿”从法官口中说出来比较具有黑色幽默的色彩罢了。四川省审计厅日前披露,被审计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收入未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公款私存、下属单位违规处置国资等问题,违规率高达100%,《第一财经日报》就是明显的例证。应该说,正是“法不责众”的观念的普遍存在,才会有如此多的人公然违规、违法,甚至结成“利益链条”,上下一气,相互隐瞒、包庇,以致反腐斗争十分艰难。难怪一旦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就会牵扯出一大批人来?

因此,要让社会得以和谐,正义得以伸张,法律尊严得以保护,就要从根本上铲除“法不责众”的“保护伞”,从观念上消除“腐败同盟”的思想支撑点,切实加大依纪依法监督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只要是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无论是谁,无论涉及多少人,都应该严惩,绝不姑息。不应因牵涉人数甚多就手下留情,撒手不管,纵容违法者打着“集体”的旗号,谋一己之私利。

在法制健全的国家内,永远不应该更不可能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

4以自己看过的一部影片为例,从法律文化角度谈谈该电影背后的法律文化内涵。

答:青年导演刘杰执导的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以纪实的镜头语言将“流动法庭”搬上了银幕,并且一举摘下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的桂冠。导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03年《南方周末》专题报道:西南边陲山区的基层法官们骑着马翻山越岭到山林深处百姓家里开庭断案的故事。正是这个专题打动了刘杰,决定用胶片将其记录下来:“只想呈现边远山区一种最真实、又很特别的生活状态,让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人看片子时能读出些个体的感悟。”对于我这个出生在农村、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从影片中解读出了很多的个体感悟:传统的爱情,新旧观念的对峙,西南边区的风土人情,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文明边缘地带法律与习俗的碰撞。

影片所表现出的村民对于法律与民主似懂非懂、似有似无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村落,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早在1992年,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就表达了类似的农村意识状态。秋菊因为村长踢了自己男人的下身就要“讨个说法”,让村长认错道歉。由于诸如村长这样的问题在西北农村并不鲜见且伤害不重,乡间的司法人员没有给予这位村长正式的处罚,而是试图调解一下。“法律的调解”不能令秋菊满意,她便到县城、省城讨“说法”。经过万千努力,最后在一位律师的帮助下上级派来了公安人员调查,发现秋菊的男人受到了非下身的其它轻伤害,村长应当受到治安处罚。后来村长被抓处以半月的拘留。秋菊得知裁决结果后疑惑丛生:我只不过是“讨个说法”,为什么把人给抓起来了呢?从最后秋菊远望被抓走的村长的迷惑不解的眼神里,我们看到她其实并不清楚法律的具体规定与操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303299.html

    上一篇:兄弟昵称3个相似

    下一篇:说说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