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德国移民】
篇一:《浅谈三毛》
浅谈三毛
——从三毛散文中看三毛的个性 内容摘要:
三毛,一个台湾女作家,在文坛是很负盛名的。从三毛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最大的个性就是自由。除此之外,她还很感性,在荷西在世的时候为人比较随和,文笔有点俏皮,且乐观,在别人看来很艰苦的环境,她却能活得诗意,自在,且能看出她有不少关心她的朋友(人缘很好很好);荷西过世之后,三毛变得消极,不愿见人,喜欢安静,喜欢睡觉(希望能永远在梦里,有荷西相伴)荷西的死对她后期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她后期作品多是飘渺,随意,细腻又忧伤的。
关键字:
个性、自由、善良、豁达、诗意、忧伤消极
正文: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定海,1943年2月21日出身于四川重庆的一个律师家庭,1949年随父母迁去香港,后又迁居台湾。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是家喻户晓的台湾女作家。她的文章回味无穷,脍炙人口,清纯、真诚,让我们每个人都怦然心动,是因为三毛的文学创作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生活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确切的说,三毛的作品与她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很大的联系。 一:三毛和自由
三毛有一颗自由的心,这一点不仅可以从三毛的写作目的中看出来,更可以从三毛的作品中看出来。三毛自己曾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自由写作”,把写作当作是一次游戏,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这里的含义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人生玩耍,而是强调兴之所至,即成文章;一切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如同三毛的写作与人生密切相关一样,她的写作观更多地来自于她的人生观。①她说:“我一向没有耐性,尤其讨厌把自己钉在书桌前爬格子。”②她还说:“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三毛写作不同于鲁迅、余秋雨等人的散文。文章对于她来说,不是经国之大业,也非扬名之手段。由此可见,三毛的自由写作就是由她的个性自由衍生的。
三毛一生游历了59个国家,最后嫁给了西班牙人荷西。她是一个天生的流浪者,在某杂志上看到了关于撒哈拉沙漠的资料,就毅然决定背上行囊前往。她在她的作品中是这样评价她的丈夫的,她说“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 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三毛要的是不能有
丝束缚她自由的婚姻,所以她说③“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甚至连她的婚礼都是朴实又随心的,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法院结婚,证婚的只有头发花白的秘书,和一群参观完婚礼就散了的朋友。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是他花了一番功夫在沙漠中找到的一付完整的骆驼头骨。三毛非常喜欢这份结婚礼物,以后一直保存著。甚至在结婚后,三毛也要求自己是自由的,在《达胡子与我》中她写道:“我心灵的全部从来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我的心房里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角,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那是我的,我个人的结婚也不应该改变这一角……自由是多么可贵的事,心灵的自由更是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的,不然,有了爱情仍是不够的”。她还说:“不自由,毋宁死。”可以说,三毛的一生就是为了追求自由而活。
二:豁达与善良
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曾描写到她和丈夫在沙漠中收到家里寄来的航空包裹,里面的大批紫菜、粉丝、冬菇、生力面、猪肉干等食物让她乐不释手。更有趣的是荷西吃了几次中国菜后,便开始对西菜食不知味了。而且引得荷西的一些同事也爱上了中国菜。她在《沙漠中的饭店》中有一段描写荷西吃猪肉干的话,原文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快下班了,我趁他忘了看猪肉干,赶快将藏好的猪肉干用剪刀剪成小小的方 块,放在瓶子里,然后藏在毯子里面。恰好那天他鼻子不通,睡觉时要用毛毯,我一时里忘 了我的宝贝,自在一旁看那第一千遍《水浒传》。他躺在床上,手里拿个瓶子,左看右看, 我一抬头,哗,不得了,“所罗门王宝藏”被他发现了,赶快去抢,口里叫着:“这不是你 吃的,是药,是中药。”我鼻子不通,正好吃中药。“他早塞了一大把放在口中,我气极 了,又不能叫他吐出来,只好不响了。”怪甜的,是什么?“我没好气的回答他:”喉片, 给咳嗽的人顺喉头的。“肉做的喉片?我是白痴?”“第二天醒来,发觉他偷了大半瓶去送 同事们吃,从那天起,只要是他同事,看见我都假装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在《沙漠中的饭店》里,三毛用黄瓜代替冬菇炒肉来宴请荷西的上司,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这些生活,在我们读者看来是诙谐而又有趣的。但这一切,又与三毛豁达的性格分不开,三毛不计得失,又善良真诚,所以与身边的人大都相处的很愉快。在撒哈拉沙漠中,三毛把药品送给那些贫困的居民,尽自己所了解的医术去帮助他们(悬壶济世)。在观看姑卡婚礼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姑卡的同情,她尊重不同地区的风俗差异,但又为小姑卡感到愤愤不平(娃娃新娘)。沙漠里生活的艰辛和物质的缺乏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三毛似乎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她有一颗豁达和善良的心,无论在对事还是在对人方面。
三:诗意的三毛
三毛是一个有诗意美的女子,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中也是随处可见的诗意美,请荷西的朋友吃饭时她用“文火热着菜,布置了有蜡炬的桌子,桌上铺了白色的桌 布,又加了一块红的铺成斜角,十分美丽。不但菜是色香味俱全, 我这个女主人也打扮得十分干净,居然还穿了长裙子”。在和荷西领证结婚时“我有许多好看的衣服,但是平日很少穿。我伸头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的衬 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 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 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没有用皮包,两手空空的”。三毛是一个懂得美的女子,不用淡妆浓抹,她就可以让自己让生活变得很诗意。但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诗意并非三毛自己刻意去表达的,而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体现出来的。三毛的本身就是美与诗意的化身。
四:忧伤消极的三毛
荷西的死成为三毛心中无法忘怀的痛苦,虽然她的父母把她从帕尔马岛接回台北老家,她也极力想从这一巨大打击面前摆脱出来,但总的来说,她这段时间的心境是消极的,台湾作家朱天心曾比喻三毛追索生命真谛,如同吸毒一般愈陷愈深。虽然如此,三毛仍信誓旦旦保证:决不自杀。我们读三毛后期的作品就可以看出,其内容主要写荷西逝世后自己的生活感情,对荷西的追忆,痛惜和悼念,对父母的感恩和眷恋。作品主要以散文形式来叙写生离死别的悲哀和痛苦,文章显得深沉、忧郁,让人感觉到她一直在找一个赴约的方式。如《梦里花落知多少》 中的④“便是在这微寒的夜,我又披着那件老披肩,怔怔的坐在摇椅上,对着一盏孤灯出神。便是又想起那个梦来了,而我醒着,醒在漆黑的夜里。这不是唯一纠缠了我好多年的梦,可是我想写下来的,在今夜却只有这一个呢。我仿佛又突然置身在那座空旷的大厦里,我一在那儿,惊惶的感觉便无可名状的淹了上来,没有什么东西害我,可是那无边无际的惧怕,却是渗透到皮肤里,几乎彻骨。我并不是一个人,四周围着我的是一群影子似的亲人,知道他们爱我,我却仍是说不出的不安,我感觉到他们,可是看不清谁是谁,其中没有荷西,因为没有他在的感觉。好似不能与四周的人交谈,我们没有语言,我们只是彼此紧靠着,等着那最后的一刻”。 荷西爱三毛,同样,三毛也爱荷西。荷西的离去,一度让她如此颓废,整天不吃不喝的把自己关起来。即使是母亲送来亲手熬的汤,也拒绝了。也许,这是常人的态度吧。相爱的人离去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无法看得开的,纵然有许多美好等着他。但一切,似乎已经风吹云淡的变得那么不重要了。后来荷西因意外事故去世,事后的三毛性格并没有多大改变。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她又去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写下了《万水千山走遍》等书。这是的三毛早已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变得体贴父母。她曾写下,一定要等到父母先离去,把人间的痛苦留给自己。然而1991年1月,三毛却在医院中自缢,先于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家倪匡评价三毛的死说“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三毛,拒绝。
三毛的一生都在恣意的开放,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她都是一个真实的三毛,她呈现给她读者和这个世界的,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①《尘缘》三毛.哭泣的骆驼·序
②《撒哈拉的故事》·回乡小笺
③《撒哈拉的故事》
④《梦里花落知多少》
篇二:《三毛经典语录大全》
三毛经典语录大全
1、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
2、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3、连死的勇气都有,何况活呢?
4、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5、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 ,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
6、三毛: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黏起来.
三毛:黏过后,还是有缝的.三毛,拒绝。
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7、人之所以悲伤,三毛,拒绝。
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
而更无法面对的是有一日,
青春,
就这样消逝过去
8、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
9、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
10、哀愁的人,给他们安慰,饥饿的人,给他们食物,而我所能做的,为什么总只是后者。
11、《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
《万水千山走遍》中的: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
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12、“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13、轰轰烈烈的恋爱,舍命的读书!
14、学校可以滚,但书不可以不读!
15、毕竟,先走的是比较幸福的,留下来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16、“我终于明白我的生命在爱我的人眼里是多么的重要„„我的爱有多长,我的牵挂与不舍也就有多长。
17、我不能确定我见过飞碟,但我确实见过不明飞行物!
18、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
19、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20、风淡云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21、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着去爱这世上的一草一木一
沙.
22、雨中的日了总是湿的,不知是雨还是自己总在弄湿这个流光„„
23、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24、流去的种种,化为一群一群蝴蝶,虽然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而蝴蝶也是朝生暮死
的东西,可是依然为着它的色彩目眩神迷,觉着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三毛,拒绝。
25、我迎著朝野站在大海的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
26、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27、在一个个漫漫长夜,思念象千万只蚂蚁一样啃噬着我的身体。
28、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失望;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的爱的记忆搁置。
29、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在文章里偷偷的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的将这份真诚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呢。
30、要到你很老我也很老,两个人都走不动也扶不动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一齐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说:好吧!一齐去吧!
31、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
32、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33、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34、一个朋友很好,两个朋友就多了一点,三个朋友就未免太多了。 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篇三:《浅析三毛人生》
读 三毛作品有感
从高中时就有一本三毛的作品集,好像并不齐全。 经常会被文章带进那所描述的世事,有时候会把文章一遍遍的品读,为她的性格,羡慕她有个荷西,纵容她,疼爱她,可以容忍她的任性,她的神经质。读她让我学会开始期待。如今进了大学,仍是每次进图书馆,忍不住搜索她的作品。好像是一种改不了的习惯。 我走进了三毛的撒哈拉,陪着哭泣的骆驼伤感不已,也曾为雨季不再来而苦恼,为梦里花落而愁肠百结……她的文章总是那么深刻,简单而又深刻,我做不到她的心境与态度,只是远远地羡慕着她。一个多么勇敢的女人,最终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多么有才华的女人,却也逃不过红颜薄命。很多年过去的今天,记忆渐渐遗忘的今天,我依然记得她的每一个喜怒哀乐的故事。不知现在的她是不是和荷西在那个称作天堂的地方幸福生活着呢?
三毛的书曾给过我对爱的勇敢,也让我对爱的彻底失望。上帝不会给悲伤的孩子他的爱,所以有些人从不懂爱,却又一开始就看穿了爱,渴望爱,却注定遇
不到的爱。憧憬爱,却拒绝爱。三毛真的舍不得。都知道她的内心是极度的不舍。
这是三毛自己的叙述,我虽早就读过文章,听时还是哭了三毛的作品早期的那几本非常好看!尤其《撒哈拉》 《稻草人》 《温柔的夜》……但就是荷西离世之后,她的作品就觉得缺少了一种感觉,就像灵魂被抽离一样,看着更像旅游指南……但是被她前期作品吸引严重的读者,应该还是愿意认真读读的。后期的作品还有很多是关于她个人的生活心境与状况,但让人着很心痛。最后还有一本剧本《滚滚红尘》,有电影的可以看。总之前期作品相当有意思,我的朋友们和我,都是看了某一本之后,没日没夜看完的……直到荷西离世之后,有人坚持看完了,有人就不再往下看了。
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满欢笑、喜乐,读者阅读她的小说,仿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她也是积极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