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 荷兰移民 |

【www.guakaob.com--荷兰移民】

篇一:《骆宾王历史真相公元720年(上)》

骆宾王历史真相(上)

按鉴考 骆兆俊

唐朝骆宾王(652年一751年)今陝西咸阳人,初唐四杰诗人,唐代军亊大臣。

670年入朝至679年在长安城内任职,679年3月在海曲县被捕,10月出狱。680

年3月西征,10月回长安。681奉旨南征姚州三冬;683年12月南征姚州结束

回长安。684年3月奉旨东下扬州,安抚百城,拥护武则天改唐为周。684年10

月至687年因扬州亊件,抗旨逃亡,到湖北见庐陵王中宗李显,与高宗李治旧臣

转入河南,山东。687年至751年定居江苏南通64年。其中706年归诚入朝,

恢复官位,任职9年,告老回家,旧地重游,在南通家中安度晚年。公元751

年在今江苏省南通地区家中去世,这就是今南通狼山“骆宾王古墓历史真相”。

公元684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时代,以后21年内,修史书並沒有骆宾王完整档案。

《旧唐书》(后晋)刘呴等撰《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资治通鉴》,(宋)司

马光撰《通鉴纪事本末》传中根据武则天时代骆宾王奉旨去楊州,楚州,吴会安

抚李氏王室后,因战爭抗旨逃亡。传他“伏诛” 二字, 並沒有厘清其古文(673

一751)年代顺序,记载成史。 新《旧唐书》等关联记载骆宾王历史完全错误。

骆宾王去世800年后,清朝学者陈熙晋根据《旧唐书》等关联骆宾王历史完全错

误的基础下,研究800年前《骆宾王自传》加释为《骆临海集笺注》,该书关于

古文年代顺序存在不足。《骆临海集笺注》该书294页《再与亲情书》“终期展接”

原始古文是“终朝展接” 该“朝”字是骆家因亊隐姓逃亡定居兖州武阳县,720

年修家谱及年代密码。该书名称“骆临海”,“临海”二字来源于《与亲情书》其

中,佐任海曲,虽然新《旧唐书》解释左迁“临海”,但並非浙江“临海”,海曲

是今山东日照市。《骆宾王自传》记载679年4月1月在狱,10月出狱。680年

3月生平第一次西征至10月回长安,681至683年奉旨南征姚州三冬,史证确凿。

681至683年骆宾王去浙江临海任县丞依据不足。该书329页“代李敬业傳檄天

下文” 传言骆宾王书写 ,与“骆宾王自传” 史实不符,684年3月骆宾王古

文记载奉旨到楊州,楚州,越州“抚百城” 又是唐高宗李治军亊名臣,没有必

要再代写檄文讨武。“代李敬业傳檄天下文” 最后四字,咸使知闻。因骆宾王是

咸阳人,简称“咸”,这咸使就是武则天特使骆宾王 (见十上古文启) 该檄文

讨武並非骆宾王代写。伹是骆宾王可能知闻,骆宾王“伏诛” 与檄文有关联。

一、解褐登朝,近缘之官

骆宾王670年入朝,该事实来源于673年《自叙状》 ……合璧光辉,易彼上农,

叨兹下秩,於今三年矣,……弹冠入仕,解褐登朝。据旧唐书高宗纪,合璧宮建

成于660年。於今三年矣,等于663年。假设按建成年计算,可考宾王约663

年入朝。但准确年代进入合璧宮依据不足。但据679年《上吏部裴侍郎书》,十

年不调,及《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亊实,可确定骆宾王670年,时年18岁在长

安入朝为官。代任陝西武功县,山东海曲县文书职务。《与亲情书》“近缘之官,

佐任海曲” 简释:在长安城为官,西边武功县靠近家乡,所以称:近缘之官。

东边是海曲县,佐任海曲,海曲是今山东日照市靠近黄海。旧唐书称左迁临海。晚度天山有怀京邑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骆宾王家乡住址:陝西,咸阳市,主要拫据《骆宾王自传》其中 673年《自叙

状》编号001。某本江东布衣也,……易彼上农,叨兹下秩。还有其它古文佐证。

唐朝骆宾王生年652年,主要依据 704年《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这一篇诗文是

记录杨州亊件,奉旨因亊逃亡起点时间,文篇开头主题是记录年岁,三十二馀罢,

鬓是潘安仁。释文:公元684年,时年三十二岁, 因亊辞官弃职,抗旨逃亡隐

居,鬓发与古时的潘安仁一样满头白发。684一32等于652年。

二、佐任海曲 被诬下狱(679年时年27岁)

679年四月一日,上吏部裴侍郎书,骆宾王准备赴死,书写遗书。 仪凤四年(679)

3月宾王于海曲县因亊被诬等原因撤销一切职务,在山东日照市逮捕。关押今河

南汲冢地区,秦牢监狱。来源于《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汲冢宁详蠹,秦牢

讵辨冤。“上吏部裴侍郎书”年代密码,十年不调, 是以679年四月一日为准点,

679年至670年刚好进入十年范围。入朝十年(670至679)由内务上升东台详

正学士,辅佐大臣,见《上吏部裴侍郎书》上以弃兴王之佐命…《上吏部裴侍郎

书》《自叙状》《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三篇古文相互佐证,骆宾王670年入朝准确

年代。据古文考证:骆宾王在狱只有四篇古文分别是002、《上吏部裴侍郎书》(679

年)003、《萤火赋》004、《在狱咏蝉·并序》005、《在狱咏蝉》在狱 6个月。

三、高宗下旨 释放出狱

据下古文考证仪凤四年(679年)10月唐高宗李治下旨释放出狱。由此首

次从军西征。四篇古文记载高宗下旨,释放出狱,出狱后转入军营,还原当时历

史事实。

006、「宪台出絷寒夜有怀」作者:骆宾王(河北省公元679年秋出狱)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007、「宿温城望军营」,作者:骆宾王(679年秋出狱后宿温城准备入军营)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

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 持此报明君。

008、在军登城楼」作者:骆宾王(679年秋河北省出狱后入军营借诗向长安方向家中报信)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009、「至分水戍」作者:骆宾王(679年晚秋出狱后在军营告别入朝十年从此参军)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四、征战西域 结绶二入

见:《灵泉颂》:之中“调露二年( 680)来佐百里,俯就微班之列,是指

西征复职,但降职于行军总管,《从军行》平生一顾重,是指入朝十年以来(670

至680年)第一次照顾三军西征。九篇古诗记载还原宾王从军西征历史实况。

010、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作者:骆宾王,

(调露二年(680)陝西,咸阳,春从此投身戎幕28岁)。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011、「从军行」作者:骆宾王

(西征,调露二年(680)春28岁,恢复官职,但降职任行军总管,)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012、「边城落日」作者:骆宾王(公元680年夏)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

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

龙剑有雌雄。

013、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作者:骆宾王(西域公元680年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014、「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作者:骆宾王( 公元680年秋 )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

015、「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作者:骆宾王(內蒙公元680年秋)

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016、「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 骆宾王(內蒙西域西域公元680年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017、「晚度天山有怀京邑」作者:骆宾王( 青海公元680年冬)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018、荡子从军赋 作者:骆宾王(公元680年冬)

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恪R隐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边沙远离

风尘气,塞草长萎霜露文。荡子辛苦十年行,回首关山万里情。远天横剑气,边

地聚笳声。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抗左贤而列阵,比右校以疏营。沧波积冻

连蒲海,雨雪凝寒遍柳城。……。

五、奉旨南征 姚州三冬

记录年代密码:《至分陕》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至今王化美,非独

在隆周。简释:永隆一周年(681年)南征,骆宾王恢复爵王任唐高宗军亊大臣,

奉圣旨任姚州道大总管,统领三军平定姚州蛮族叛乱。 古文〈帝京篇〉就是记

载南征亊实。其中“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之中的十年指680年

减去670年等于十年,也就是“十年不调几邅回”三冬指681年至683年3年南

征姚州结朿。《从军中行路难二首》(《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兵

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是720年回忆681年至683年南征事实篇。

019、「至分陕」作者:骆宾王(681年春 永隆1周年,恢复爵王,南征)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020、「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军中行路难)」

作者:骆宾王 (681年初夏南征一683年)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登剑阁。

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

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

路涩青泥坂。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021、「帝京篇」作者:骆宾王 (公元681年一683年南征归来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钩陈肃兰戺,璧沼浮

槐市。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朱邸抗平台,黄扉

通戚里……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022、 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 作者:骆宾王

(公元720年回忆681年至683年南征事实篇)……。

023、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作者:骆宾王

(公元720年回忆681年至683年南征事实篇)……。

024、祭赵郎将文 作者:骆宾王 (公元720年回忆681年至683年南征事实篇)……。

六、忠简帝心 安抚百城

记录年代密码:古文「赋得春云处处生」其中诗篇之中的: 长抱穀城文。文,

指的是“文明年”(684)。「赋得白云抱幽石」幽石指唐高宗李治墓石。这一年唐

高宗李治刚逝世不久 ,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更立豫王李旦为睿宗,积

极准备改唐为周,(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译文:各地王室有逆乱的危险,

武政权已经秘密调动军队准备镇压。武则天特使,骆宾王奉旨(见上兖州刺史启)

安抚楚州,扬州,越州, 李氏王室,拥护武则天改唐为周。以下四首古文记录

还原骆宾王 当时去扬州历史实况。

025、「赋得白云抱幽石」作者:骆宾王 (文明年、32岁(684)唐高宗刚逝世)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

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讵知吴会影,长抱穀城文。

026、「赋得春云处处生」作者:骆宾王(公元684年2月春李显下台 )

千里年光静,四望春云生。椠日祥光举,疏云瑞叶轻。

盖阴笼迥树,阵影抱危城。非将吴会远,飘荡帝乡情。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027、「早发淮口望盱眙」作者:骆宾王(公元684年夏淮口至扬州)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 潮满应鸡声。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028、「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作者:骆宾王(公元684年秋至扬州途中)

乘马陟层阜,回首睇山川。攒峰衔宿雾,叠巘架寒烟。百重含翠色,

一道落飞泉。香吹分岩桂,鲜云抱石莲。地偏心易远,致默体逾玄。

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不如从四皓,

丘中鸣一弦。

公元2015年3月1日

篇二:《描写天山的古诗》

描写天山的古诗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从军行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读苏属国传 陈羽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篇三:《唐诗宋词赏析》

唐代边塞诗赏析

摘要:边塞诗派形成于盛唐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有高适和岑参。边塞诗内容丰富,其中有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有边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有边塞和中土各类人物的交往和情感沟通。其创作主题有边塞生活的经历,也有身居中土的体验感受。古代边塞距离京师遥远,那里荒芜人烟,但又奇异无比,这使得边塞诗的艺术世界更加别开生面,丰富多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边塞诗可谓诗派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唐代; 边塞诗;高适

唐朝于618年有李渊建立,经过其子李世明也就是唐太宗的治理后,渐渐走向强盛。唐朝继承了北朝的历史积淀,许多文人文武兼备,具有比较全面的才能。唐代边塞诗派的形成,使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同时,它的形成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早在边塞诗派成型以前,一些初唐文人已经创造出了数量可观的边塞诗。初唐时期的边塞诗人主要有骆宾王,陈子昂等。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他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在同时期文人中,骆宾王的边塞诗最多,是唐代第一位有较大成就的边塞诗人。骆宾王多次投身边塞。在他从军之前,仕途坎坷。虽才华横溢,但屡屡不得志。年近半百,一起西域充军改变了骆宾王的人生轨迹,为他实现建功立业提供了机会。一首《咏怀古意上裴侍郎》,道出了他的心声,诗的前半部分追述自己宦官浮沉的经历及感慨,后半部分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表白自己的心志。

骆宾王在边塞虽然以建功立业激励自己,但他对故土京师的怀念却无法割舍,不时出现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情。《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的结尾写道:“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之心断绝,夜夜泣胡笳。”这几句诗是他盼归心情的真实写照,他把自己比作顺水漂泊,居无定所的木梗,因不能返回故土而无比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思乡之情日益强烈,尤其是看到同事还乡而自己仍然滞留边塞,更加感慨万千。诗人诗歌的选材上往往取景于黄昏或夜晚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使得他的边塞诗弥漫着苍茫的气氛,给人以迷离之感。 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集大成之是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梓州谢洪(今属四川)人。他曾前后两次随军出塞,每次都有诗篇流传下来。和骆宾王相比,陈子昂的同类作品有更大的思想深度和深为深刻的内容。骆宾王主要从个人角度创作,而陈子昂主要从国家命运着眼,经常借古讽今。从骆宾王到陈子昂,初唐边塞诗大大地发展丰富了,虽然还未形成独立流派,但已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盛唐时期出现了一批边塞诗人,唐代边塞诗派正式形成,他们为盛唐诗坛增添了不少光彩。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主要有高适、岑参。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人。高适多次投身边塞,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篇。广为流传的有《塞上》、《营州歌》、《蓟门(五首)》、《自蓟北归》等。“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这是《蓟门(五首)》其一。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军不被将军重视,无由建功的哀痛。头发都熬白了依旧飘零塞外,悲苦万分。”勋庸今已矣”五字含义尤其丰富,更增添悲凉。这位老人

曾今满怀希望,赴边杀敌立功,而今年以老迈,还不曾见过守将,更别提委以重用,建立功名已成飘影,绝望之极。

曾参(约717-770),南阳人,唐代边塞诗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与高适齐名。他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显著,在唐代边塞诗中最有艺术魅力。

曾参先后两次西北军幕供职,他的边塞诗都是在那里创作的。他两次出塞,两阶段的精神状态是完全不同的。首次出塞,由于对边地的荒芜一无所知,加上和节度使的关系比较疏远,所以,第一次出塞,他的情绪低落,这个时期的诗篇多流露出精神上的苦闷和思想情绪。第二次的情况完全不同,经过前次的磨练,他已经习惯了军旅生活。另外,他和节度使的关系融洽、和谐。这些都使得他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他的两次出塞,使得他对军功的歌颂经历了一个由虚到实的转变,同时他对边塞战争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第二次初赛时所写的《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他没有回避战争的流血牺牲,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然而,他不是用感伤的态度看待这一切,而是以对方的人亡城空来凸显唐军的强大,他使用欣赏的眼光来描写战争,和前期同类作品相比,诗人的战争观念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灵对战争的承受能力大大加强。

高、岑齐名,风格相近。高適与岑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边塞立功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两度亲临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最著名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助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诗赞扬了戍边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精神,表现出高適对刀马生涯的歌颂和向往,以及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

与高適不同的是,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更为突出,更为强烈;而艺术风格上,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基调,悲壮之中带着峭拔。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多的心血和真情。岑参向往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他常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部人”来勉励自己,报效国家。因而,他一生中五次入边幕,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被征调到唐朝最远的边塞安西(今新疆库车)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真正是投笔从戎。“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城障塞堡,无不经行”。边塞生活成为诗人创作的沃土,军旅生活、边塞风物、西域风情,在他的笔下顿显神奇瑰丽,喷涌出诗情,流动着气韵,热情加以歌颂。他的诗突破了以往边塞诗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是岑诗的特点。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秦山数点似青黛,渭水一条如白练”,语言明丽清秀;“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和“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异景瑰奇,引人神往。岑参的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都凸现了这一特色。特别是第二次出塞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情逸发,大气磅礴,纵横捭阖,舒卷自如。尤令人称绝的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象,以梨花盛开写边塞雪景,翻奇出新,出人意表,不仅体现了戍边将士不畏严寒的乐观精神,也使边塞风光更显神奇壮丽。

形成于开元、天宝年间的唐代边塞诗派,其领袖和主将是高适、曾参二人。除此之外,

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文人也创作了数量不等的边塞诗,他们也是边塞诗的成员。主要有以下几位:王翰,王之涣,崔颖,王昌龄,李颖等。盛唐创作边塞诗的各位文人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多有交往,确实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古代的边塞经常是战场,也是各民族进行融合的重要场地。唐代边塞诗是在名族融合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诗中出现的战地风光,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名民族融合的文化积淀。民族融合使边塞战地风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构成这类诗的基本意蕴。唐代边塞诗在描写战地风光时,对许多事物都赋予战争色彩,把它们和兵器战具等联系起来,可称为景物描写的军事化倾向,主要有以下手法:把兵器战具和有关景物相互确证,或是把自然景物比作兵器战具,或是把兵器战具比作自然景物。唐代边塞诗在描写战地风光时,把兵器和自然景物联系起来,或是展现彼此之间的作用方式。其中出现的自然景物,既是诗人熟悉的对象,又有不少陌生事物。由于诗人把兵器和自然景物相沟通,这就使得许多原本是陌生的异域风物也变得熟悉起来,开始对它们产生亲切感。

边塞,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偏僻的荒芜的,有一种疏远和陌生的感觉。然而,对我来说却是熟悉的,因为从小我就对边塞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有关于战场的点点滴滴,豪迈悲壮。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每当看那些古代关于战场的历史时,又使我内心激荡。他们,文武全才,是他们,让大唐变得强盛。

篇四:《梦李白・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梦李白·其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梦李白・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前言]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梦李白・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全诗体现了李杜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注释]
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⑾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⒁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⒂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⒃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翻译]
天上的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方的游子为何久久不至。一连三夜都梦见与你相会,情亲意切足见你对我厚谊。告别时你总显得局促不安,愁苦地诉说来路艰险不易。你说江湖上风波多么险恶,总是担心船只失事会翻毁。你出门时还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辜负了平生凌云壮志。京都中达官贵人冠盖相续,高洁如你却落得这样憔悴。谁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何你到老反被牵连受罪?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这般悲凉孤寂。
[赏析]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风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是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如下的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长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天网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

篇五:《李白的山水诗》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山水诗

3、<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的山水诗
山随平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9、<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1、<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2、<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1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4、<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32604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