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剑诗句

| 马来西亚移民 |

【www.guakaob.com--马来西亚移民】

《论唐诗中的剑文化》
舞剑诗句 第一篇

论唐诗中的剑文化

姜喜平 徐娥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527200)

摘要: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巅峰,其代表作唐诗不仅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文化也是古代习武之人的精粹,并在唐诗中得到集中而广泛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装饰品、舞剑器、赠将士送友人、借剑言志。

关键词:唐诗 剑文化 诗人 剑舞

Talking about the sword culture in Tang poetry

Xiping-Jiang E-Xu

(Luoding Polytechnic Guangdong 527200)

Abstract: Tang dynasty is the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feudal society of our country. It is the summit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oo. Tang poetries of masterpiece are not only the peak of development in the poem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the rarity of China's classical culture. I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sword culture is the essence of people mixing aerobics in ancient times too. It gets the centralized and extensive behavior in Tang poetry. It is mainly shown as four respects: Ornament, performing a sword-dance device, presenting offices and men sending friends, borrowing the sword speech will. Keyword: Tang poetry sword culture poet sword dance

1 唐朝剑文化发展的背景

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他们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元702年女皇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测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的一种考试形式〔1。它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为练武之人打开了仕进之门,提高了武士的社会地位,确立了“文武兼备”、“文武双全”为〔1 许友根.古代武举及其对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史〔M〕,1991.1

录用、考评人才的标准,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2〕。武举制的创立提高了习武之人的积极性,对武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当时以及以后的体育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2 剑文化的原始遗存

剑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据记载:我国的剑文化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子路见孔子时,曾拔剑起舞。《庄子·说剑》中描述: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楚汉争霸时,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寿毕,(项庄)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3〕。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对越女试剑的描述: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曹丕自幼酷爱剑术,在《典论·自序》中记述:自己少年开始学剑,曾拜过不少名师,练就一手高超的剑术。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剑舞,经过历代相传,剑舞逐渐成熟,到了唐朝,诗人把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3 唐诗中剑文化的表现

唐诗不仅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有许多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其中与剑有关的诗句也很多。由于社会环境以及诗人遭遇的不同,他们对剑的描述也各有不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用剑作为装饰品,二舞剑器,三赠将士送友人,四借剑言志。

3.1 以剑作为装饰品

剑在古代很普遍,不仅因为它携带方便,还因为它是封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帝王将相贵族名士常常把剑当作一种华丽的装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己酉,王冠,带剑”,此处“王冠”是古代贵族子弟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成年;“带剑”也是表示成年的一种仪式,用佩剑显示威仪。周秦汉唐一直盛行佩剑之风,皇亲贵族以带剑来显示威仪,它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诗句“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古诗十九首·陌上桑》)表明佩剑人的地位显赫。

《隋书·礼仪志》载:一品官,玉具剑;二品官,金装剑;三品官,银装剑;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侍皇帝带象剑,带真剑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 〔2〕

〔3〕 张宝强.试论唐代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M〕,2007.7 杨锺贤,郝志达主编.史记·项羽本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P315、238

剑。

唐代大体沿袭隋朝,盛行佩剑。岑参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道:“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生动具体的描绘了朝廷上佩剑的场面。此外还有“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杜牧);“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苏武庙》温庭筠);“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酬崔法曹遗剑》戴叔伦)等等。

3.2 舞剑器

唐代前期社会稳定,政治开明,表演娱乐不断更新,连武术都被借鉴到舞蹈中。“舞剑器”就是唐代舞蹈与武术的代表作。在杜甫所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

〔4〕舞剑器行》(并序)中描述:“一舞剑器动四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

初第一”。要说明一下,杜甫在本首诗里写的“舞剑器”与他在《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中的“舞剑”有所不同。“舞剑器”应是当时女子以武术动作为主的一种舞蹈,应属剑术表演。这点也可从唐朝诗人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中看出。而“舞剑”中的“剑”应是防身格斗的利器,相比之下“舞剑器”动作艺术化、形式化的程度较高一些。如诗句“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不仅明了公孙剑术的高超,又说出了当时唐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朝廷的昏暗。杜甫写本诗距他亲眼观看公孙大娘的表演已隔五十年,期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幸有她的徒弟李十二娘继承了“舞剑器”这种艺术形式。从诗句“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可以看出公孙大娘的“剑器”对观众的影响,不仅使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有所长进,而且表演时观者众多。

3.3 赠将士送友人

3.3.1用含“剑”的诗句,歌颂将士

唐朝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习武 〔4〕于民雄著.唐诗三百首注释〔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10

之风。宝剑在唐朝作为装饰品非常流行,但它依然是武器。诗人就用“剑”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歌颂将士。如:“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赠郭将军》)。在唐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裴旻将军剑舞,被誉为唐代三绝之一。颜真卿在《赠裴将军》诗中描述:“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描述了裴旻将军武艺高超,致使匈奴不敢侵犯。而在诗句“剑舞若游电,随风萦日

〔5〕回„„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中可以看出裴将军剑术之精湛,胆识之过人,

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诗人王维也写诗句歌颂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赠裴旻将军》)。也许我们无法看到公孙大娘和裴将军不同风格的剑术表演,不知其虚实,但从李白的诗,张旭的字可以看出当时裴将军的剑术的确不同一般。

诗人王维除了写诗歌颂裴旻将军,还写了关于爱国老将的诗,诗名《老将行》。诗中写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位老将年轻时东征西战,成绩卓著,凭着手中的剑抵挡百万敌寇。本诗最后道出老将的爱国之心:“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国家面临危难时,他又拿起宝剑,保家卫国,即是对统治者的讽刺,又表现了以老将为代表的广大将士的爱国之心。

此外李白、杜甫也写过类似的诗歌。“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横行沙

〔6〕漠外,神速至尽称”(《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这是诗人在武将军去世后歌颂

他的挽歌,记述了当年武将军剑术过人之处。李白在《司马将军歌》中写道:“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歌颂了南征将领的威武精神以及从军壮士的昂扬斗志。

3.3.2 以宝剑或含“剑”的诗送友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为国家也好,为自己也罢。相聚的同时也意味着分离。对于诗人来说,送别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写诗。唐朝送别的诗句很多,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浮云游子意,落日〔5〕

〔6〕马东田主编.唐诗分类大辞典〔M〕(上).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5 张式铭整理.李白杜甫诗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

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等等。其中也有用宝剑相赠,以显情谊深厚的。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宝剑千金买,生平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送交亲„„”。

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赠易秀才》);“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赠友人三首》);“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陈情赠友人》);;“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二首》);“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臣》)等等。

由此可见,唐代尚武之人喜欢剑,尤其是在动乱之时,剑在诗人笔下更突出了其主人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举,从而成为诗人歌颂英雄,表达友情,批判统治者的“工具”。

3.4 借剑言志

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仅自身会剑术,更赋予剑深刻寓意。他自称:“十五学剑术”,李白为何如此酷爱剑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特殊遭遇是密不可分的。李白才华横溢,杜甫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但因其不容于权贵,在京三年就弃官飘荡。《行路难》是他离京之作:“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金樽美酒,诗人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这是诗人愤激之辞,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现实的绝望。《侠客行》是诗人以侠客手中的“剑”表达自己的寓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概括了侠客武艺高超、不图名利、乐于助人、重诺守信的高尚人格。“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引入信陵君、朱亥和侯嬴的故事进一步歌颂侠客舍己为人、以身谢知己的高贵品德,抒发出仰慕豪侠的深情,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抱负。而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塑造了一个纵横江湖的少年形象。他“剑术”高强,但一直未能施展,借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白居易也以神剑示人,用剑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并赋予剑以政治使命。“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镆铘剑。剑成未试十余年,有客持金买一观„„客有心,

《趣说诗句之最》
舞剑诗句 第二篇

趣说诗句之最

1、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2、精神最好的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思维最乱的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 上西楼》)

4、眼泪最多的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子·元宵》欧阳修)

5、最消瘦(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醉花阴》 )

6、最憔悴(痴心)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蝶恋花》 )

7、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8、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青玉案》 )

9、最难请(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舞剑诗句】

10、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长恨歌》 )

11、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2、最温柔的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

13、最孝顺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舞剑诗句】

14、最爱国的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5、最慷慨激昂的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16、最大公无私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7、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18、最不幸的人: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鲁迅《华盖集·题记》)

19、最忙的人: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李白《)

20、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21、最有心计的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

22、最醉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3、最强的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4、最痴情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5、眼光最远的人: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6、最浪漫的人: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牡)

27、最寂寞的人: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8、最固执的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29、最近视的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0:最爱PK的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

31、最风骚的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2、最想破罐子破摔的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3陆游)

34、最荒凉的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35、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敞筐。(白居易《观刈麦》)

36、最凄美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

37、被风吹得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最长久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

39、最痛苦的离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高渐离)【舞剑诗句】

40、最难攀登的道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41、最强劲的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最奇妙的泉水:山中一夜雨,树上百重泉。(《送梓州 李使君》王维)

43、最遥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最贵重的酒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45、最难寻找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46、最大的酒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需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47、最奇特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暮江吟》)

48、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49、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虞美人》 )

50、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

51、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长恨歌》 )

52、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 《卖炭翁》 )

53、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54、白得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将进酒》 )

55、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秋浦歌》 )

56、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57、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北风行》 )

58、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望岳》 )

59、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 《古柏行》 )

60、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 《送僧归日本》 )

61、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 《古意》 )

62、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 《野望》 )

63、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 《遣怀》 )

64、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65、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 《老将行》 )

66、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 )

67、最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8、最大的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69、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0、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1、最狂傲不羁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2、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73、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74、最摧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75、最大哭声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 乐府诗歌《兵车行》)

76、最深的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欧阳修)

77、最长的相思: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78、最无聊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9、最厚的冰:瀚海阑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80、最倒霉的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1、最无情的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2、最不服老的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3、飞得最高的鸡: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84、最差劲的农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85、最多的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86、胆子最大的小偷: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87、最不懂事的儿子: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88、最绝望的等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9、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夜宿山寺》 )

《晨练的最佳项目:舞剑》
舞剑诗句 第三篇

晨练最佳项目:舞剑

发布: 2011-2-8 | 来源:平安健康网 | 责编: 永不言败

分享到新浪微博

晨练最佳项目:舞剑

舞剑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比较受欢迎的武术项目之一,它极具中华武术魅力和东方传统文化色彩,中国的武术剑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各种流派和套路已是灿若星河,如:太极剑、武当剑、青龙剑、达摩剑、八仙剑和七十年代末起源于上海的木兰剑等不胜枚举,不管你练的是那一种剑法,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俗称“舞剑”。

“舞剑”之说由来已久。“舞剑”之舞乃舞蹈、属文化艺术,“舞剑”之剑乃武术器具,顾名思义,我国的剑术很早就与文化艺术融汇贯通紧密相连。秦末群雄争霸,楚霸王项羽摆下《鸿门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两国相交以舞剑迎宾供观赏助兴,但暗藏杀机伺机出击。项羽兵败乌江,自剔前与爱姬饮酒诀别,席间,虞姬舞剑以慰大王,这就是流传后世的《霸王别姬》。

不管两者舞剑的动机不同,其剑法也不一样,但是完全可以证实,在我国的秦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把攻防技击的剑术与供娱乐观赏的宫廷舞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唐朝诗人李白、杜甫既是一代诗圣又是舞剑好手,李白有“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的诗句,他的好友崔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看了公孙大娘弟子舞剑时感慨万端,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这一传颂千古的闻名诗篇。还有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后,得其神韵,草书因此名传千古。所以,剑舞和赋诗、书法、歌舞等文化艺术互相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舞剑,其外形动作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观,究其内涵颇具鲜明的古代阴阳哲理。各种剑法有其不同的系统套路,但在技术上都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舞剑力求身法矫捷,飘逸潇洒,运剑自如,刚柔兼备,其中刚柔兼备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法则,同时也是对立统一的典型范例。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有柔无刚不能表现。

剑术的锐利攻势和阳刚之气,有刚无柔则不能体现剑术的轻灵、潇洒和飘逸的风格。舞剑者除了把握此规律和特点外,还要讲究专心舞剑,做到以内主外,内外协调,形神相随,身剑合一。只要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为一名舞剑好手,也一定能收到修生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良好效果。

《优美段落摘抄300字》
舞剑诗句 第四篇

1、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狄更斯,彼时改革初行社会动荡,英国贵族与底层贫民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戴着虚伪的面纱招摇过市,那算不上一个好的时代,换句话说,那并非一个适合文艺发展的时代。可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并没有纵情歌酒怀着绝望的心情自暴自弃,也没有愤懑偏激、用一支笔写作生命的孤注一掷,相反他给当时的英国开出的一剂良方是宽恕与爱。他书写<双城记>、<雾都孤儿>,他写的不是革命时史,而是捕捉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用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仇仇相报终无已时,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只有宽恕能拯救这个世界,仁慈如狄更斯看似最不适合那个阴暗的时代的,2、人们似乎更忘了,这只手还有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这只手,所能满足的不只是日复一日三点一线的单调乏味生活,这只手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更是一只创造之手。优美段落摘抄300字。花瓶碎了,我们经常会碰到“把碎片扔掉”的事,可能除最细心的聪明人才会去研究“碎片”蕴含的规律,而丹麦科学雅各布?博尔就是这最细心的聪明人。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失败中蕴含了成功的先机,失去成功的先机最为可怕,一只手,常常是放错了地方,抬起这只自己的手,朝着自己的强项去发展,这只手带来的不就是简单的标准件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只能主动创造市场的手,这只手能充分发挥它的潜能,从而创造了这只手的最大价值,这就是一只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之手,有了这只手,一切都是新的。

3、而在现代,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我仿佛又看到了这种力量——那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马尔。哈希姆。他行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那片土地,有这么一句诗歌形容这个时代的中东,“山坡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夜继。”没有少年的玩乐,没有吃得饱的热饭,只有硝烟与战火,明灭不熄,多少人在贫民窟、难民营里祈祷,来生不要生在这里,可是卡马尔并没有,他拿着相机记录伊拉克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的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榈树后徐徐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这算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生活的时代,然而卡马尔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去记录那些爱与温暖,鼓励每一个伊拉克人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这是在最不适合的时期里最合适的救赎。优美段落摘抄300字

4、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没有受到益处,反而带着“为善累、让别人去为吧”这样的心态而多数选择“不为”。殊不知,在出海的渔民因为一个小小的漏洞没有补,人行道上因为没有及时捡起的香蕉皮,都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漆工在给船涂漆的时候顺手拧紧了一颗螺丝,如果路过的行人顺手捡起那片香蕉皮,那么所有一切的严重后果都不会发生。可是,生命最经不住的就是“如果”这两个字。

5、泱泱中华,百家争鸣,文化之灿烂非他国能及。汉赋之绮丽,唐诗之魁奇,宋词之精奇,明清小说之传奇,皆因各朝文化之异,各时有各时之精华所在。无论生于何时何地,凡有才能者皆将占有一席之地,何须叹生不逢时也,生活之趣,成功之道,非时能佐之。余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黄天不负有心人。能发挥己之所长,做力所能及之事者,皆能觉生活之趣,以平凡而生不凡,终成大事。

6、是的,在生活中我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角色,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各尽其责,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角色,那就是社会公民,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而且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都提倡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强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也应同样欣慰地看到,在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普世价值的“润物细无声”下,涌现出一批在本职岗位尽职尽责并发扬出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他们无疑是值得赞美的,但我们同样也要向这样一群“沉默的大多数”致敬:他们,以每一次不经意的善良人性的流露,以每一次看似随意而额外的“举手之劳”,解人于困厄之际救人于危难之时,他们如点点星光,照亮并温暖着这个急速转型的社会。

7、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我们一直都在用一只手改写着我们的智商,这是一只需要历经沧桑的手,这只手传达的所有信息,似乎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智能发展,更为直观的就是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一切的喜怒哀乐,都在随着这只手而改变,这只手,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似乎注定是用来上交答卷的,起跑线不能输,中途线要加油,冲刺线需尽力,大学里要考证,毕业后要考单位,就业后,要考职称,一直到退休,这只手最大的使命就是考试,智能发展成了孩子们永远的主题。

8、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9、漆黑的夜空,泛白的灯光下,书桌旁,你埋头于一道很难攻克的习题,一只手抓挠着头发,一只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涂、画。心里像那看不懂的函数一样,烦、乱。()这时,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声音虽小,却也让你更烦。怒气冲冲地回头,吼道:“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10、什么是胜利?成功的满足是,给予他人一路的馨香也是。弘一法师曾留下这样的箴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们追逐着希望的彼岸,但别忘了怀揣初心,用最澄澈最干净的目光,注视着他人的奔跑,并给予美好的祝愿,便得了心神坦荡,偷尝些真水里的神水味儿。当你无助、失落时,也自有人为你喝彩鼓励。

11、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这个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是有义务和责任为家庭尽职尽责和付出的,更何况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个善举呢。总有人在说,这个社会没有以前温暖了,到处高楼林立,玻璃砖瓦,人心都仿佛隔着一片墙。可是,“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啊。没有付出,又谈何得到呢。给老人让个座,擦桌子时顺便把同学的也擦一擦,邻居出门时帮着看看门户,这些都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帮助我们身边的人解决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有心,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12、我平时最喜欢<周易>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俗地说就是,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我还喜欢另外一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3、有时人们也会生发这样的慨叹,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不能说没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只有作出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用狭隘与拔高的标准衡量,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数。实际上,“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设问一下,如果张丽莉没有遭遇车祸,如果吴斌没有遭遇夺命的铁片,这两个人是不是可以称为“英雄”?很难回答。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教师,把一个平凡的司机和英雄联系在一起,哪怕你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是一个行车十年无事故的优秀员工。

14、梦回无数次,幻想千百回,我想生活在唐朝。在唐朝,我可以与李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于花间独酌,于月影下舞剑。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属于诗的神圣殿堂。太白秀口一吐是半个盛唐。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15、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这样怀揣nba梦想,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16、有名言如是:态度决定高度,人之心,定人之行,心,若惧尔生存之境,则使尔因惧避世;心,若能坚则无论尔于何时何地,亦不会轻言弃语,纵生不逢时,尔不自弃,自当有所作为。埋怨无用,哀泣无用,是不能就我我就时,方为真理。有心,坚若如此,又有何惧之?

17、生于此岸,认真走好每一步,尽管岁月的跫音落在了此岸,灵魂却尽情地游荡,去感受过去的淳朴,揣摩未来的发展。著名作家熊召政便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独自行走在黄山的雨夜中,他不感到寂寞,因为黄山的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木都是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欢,与他在崇山峻岭间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让他领略了千年间时光留下的箴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43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