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怎样钓鲢鱼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1月怎样钓鲢鱼篇一
《如何钓鲢鱼》

如何钓鲢鱼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只说与垂钓有关的)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因此,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即便是垂钓时打窝,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

附近的下风处,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四、钓具钓法要灵活运用

手竿钓和抛竿钓都是钓鲢鳙的好方法。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手竿钓鲢鳙可底钓也可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浮,底钓一般只在春、秋气温较低时使用,夏季则多采用后三种钓法,钓浮是最为普遍的方法。钓组的使用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有使用双钩钓组的,也有使用单钩的,还有使用三钩以上组钩的。使用双钩立漂浮钓是最常见的手竿钓法。本人使用手竿钓鲢鳙时也是使用的双钩钓组,但与平时钓其它鱼时使用的双钩钓组略有区别。改动的方法是:将双钩脑线的长度分别缩短到上钩8厘米,下钩12厘米,在连接双钩的环上加一个筷头粗细,1.5厘米长的小托饵簧,再在每个钩上穿上绿豆大的一个小白色泡沫粒。垂钓时将饵料搓在饵簧上,入水之后饵料雾化散落,鲢鳙在吸食散落的饵料时,由于钩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极易随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为钩尖裸露,鱼再想吐出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鱼。出现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也要及时提竿。

使用抛竿钓法的钓组,有使用“水怪”(吊篮)的,也有使用炸弹钩的。使用“水怪”的优点是装饵省事,操作简便,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上鱼率较低,特别是在经常有人用“水怪”漂钓鲢鳙的水域上鱼率会更低。使用炸弹钩钓组的优点是饵料雾化好上鱼率较高,但缺点是装饵技巧性较强,对饵料的软硬和粘散度要求较高,比较难于掌握,需要有一定的饵料使用经验。本人使用抛竿钓时一般使用改装过的炸弹钩作为钓组。改装方法很简单:把原炸弹钩上的托饵簧向上移动约两厘米,然后固定好,使饵簧与钩的相对位置略有改变,以便使饵簧上装好饵后钩能垂落在饵团四周的下方,提高上鱼率。使用抛竿漂钓鲢鳙,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抛入水中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钩上无饵则漂就会平躺水面,便于观察及时换饵,其性能远优于球型漂。

五、饵料用活定有收获

钓鲢鳙效果不错的饵料有很多,比如:龙王恨的鲢鳙饵(我比较喜欢用龙王恨的饵料)、钓鱼王的疯鲢鳙、老鬼的鲢鳙饵都是不错的饵料,为什么有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人用起来却效果很差呢?关键在于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使用细节是否做好。我在使用手竿钓鲢鳙时,饵料的使用方法是:先取一袋鲢鳙饵,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后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再用料盆泼入水中钓点,这种打窝方法诱鱼很快。打好窝后再取一袋饵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搅拌均匀后加水迅速搅和成很软的饵团。不可搅和的时间太长、太狠,造成饵团装钩后死粘不雾化,手竿垂钓鲢鳙要使装钩饵团在5-10分钟内能全部雾化散落,

以提高上鱼率。若使用抛竿垂钓鲢鳙,使用水怪时饵料要尽量软、散便于雾化从吊篮中不断溢出;使用炸弹钩时,在饵簧上装上饵料之后,把钩均匀的贴在饵团的四周,不要压的太深,轻轻贴上即可,以便抛投时钩与钩之间不相互缠绕或钩回头搭在主线上,饵团入水后钩又能很快的从饵团上脱落下垂在饵团四周的下方,饵团的粘散程度以入水30分钟左右能全部散落为宜(不可太粘,否则会成团整体脱钩)。

钓具,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三七调杆子,因为鲢鱼头一两下窜劲大、猛,硬竿容易断线,所以用软杆细线能牵制住鱼的发力。钓线应该选用主线1.2号,子线0.8号,新关东1号钩,可钓2公斤。的。新关东钩是直径子,适合刺鲢鱼,钩条细便于鱼吸入口;垂钓鲢鱼采取浮钓的办法,浮漂应选用竹脚硬尾浮钓漂. 诱饵,可用发酵后的豆腐渣(加入蜂蜜、臭腐乳、醋),准确抛洒,总量要大,每次可少些,持续3-5分钟。让饵徐徐入水,形成雾化立体窝子,饵为白、灰色。也可用发酵后的麸皮打窝,原则是成本低廉。在水库垂钓时应使用诱饵,以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小鱼塘可直接用钓饵搓饵打窝诱鱼垂钓。诱钓鲢鱼与诱钓鲫鱼相似,不同于诱钓鲤、草鱼,它是马上诱来马上就钓,讲究的是不断雾化,在雾化中钓,形成一种让鱼感到安全适宜的进食环境。而钓鲤、草鱼打窝后要等一段时间后鱼才能来,而且不能频繁地挥竿。因为鲤、草鱼性精猾,鲢鱼傻,只要不惊散鱼群,一般会连钓连上的。

钓饵,因为鲢鱼喜食散、酸、甜、香、腥的食物,配方要加入雪花粉、虾粉、白粉、蒜粉、拉丝粉等饵,为白、灰色,比重小。掌握饵的雾化。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就很不错。

钓饵的关键在其物理性状“散”,饵到点后雾化掉1/2左右, 20 秒左右即化完,浮漂上升;钓点深或鱼密度小饵可粘些,保持在1分钟内化完。 要注意抛竿频率和节奏略快些,才能有效诱鱼和留鱼。

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根据饵的比重、大小,比重轻、钩和饵小,调8目左右即可,相反调漂至整个漂尾都露出水面,采取浮钓的方法。可采用上钩挂饵,下钩不挂或全挂饵,标调好了就开始诱鱼了。鲢鱼密度大的,10分钟左右鱼群即到。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个黄豆大的白水泡连成一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水线初定为1米(钓点水深在3米以内)。

钓棚,气压和水温是影响鲢鱼水层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压高时钓深些,气压低时钓浅些。从温度上讲,一般情况是:春秋季节钓深(水底附近),夏天中午背阴面、小雨阴天钓0.5-1米左右,傍晚钓0.5米以内,甚至更浅。但由于钓饵不断的雾化,鲢鱼就会追饵吞食,而改变其适温游动的深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当饵到达钓点

后漂有较大幅度的左右摇晃,但不出现下搓的动作,多次提竿无鱼,有时能挂到鱼身,可以肯定,鱼在上层,应及时调浅钓棚,漂有下挫迹象但起竿无鱼的,说明鱼还在更深的水层,钓棚的调整要多试几次才可。

开钓,鲢鱼吃饵标的反应很小,有时只是三分之一目,这就需要钓手反应灵敏,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出现轻微的摇晃或标尖的上下浮动,当漂出现有力的往下一搓三分之一目或半目、一目或更大时(鱼讯类似浮钓鲫鱼,黑漂多为鳙鱼所为),扬杆必中鱼,扬杆的时机要掌握在鱼正好把钓饵吸入口中的一刹那,这需要钓手的多年的经验。此时刺中鱼的上唇或下钩刺中鱼的下颚。当漂出现小动作上下浮动,实际是鱼正对着钩饵附近的雾化粉末在吸食,提竿有时也可挂住鱼唇或鳃、鳍。

溜鱼,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先将鱼领出窝子,避免搅散窝中的鱼群。溜大鱼时,当鱼将要发力的时候,你先把力给它。就这样一给力,鱼反而使不出劲。要领就是鱼要力,你给力,鱼不要力,你就往后收杆,这就是运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最后大鲢鱼就乖乖的进入你的抄网中了。

实战技巧,一是抛竿要轻,由于钓饵比较散(比浮钓鲫鱼时的饵还要散、稀),所以抛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半路掉下,建议主线比竿略短15公分左右,也可不要炮台、不要压水动作。二是抛竿要准,打在一个点上,由于没有炮台参照,可参照对面地形物的倒影,实践证明,倒影里的浮漂更清晰。三是抓住第一口,一般情况饵在到点后鲢鱼就会吞钩,因此钓手反应要迅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四是及时转移阵地,垂钓鲢鱼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连续上钩10条左右的鱼后,就无鱼上钩了(密度中等的池塘),尽管连续打窝,都是小鱼闹钩,说明此时鲢鱼群受到惊动逃散转移了,此时应当机立断,先站在高处观察鱼群动向,找安静适宜钓位重新开始,就又会出现连钩的景象。五是怎样克服小鱼闹钩。先了解本地混养塘库鲢鱼的密度、大小及小鱼密度情况,然后决定去向。如果在白条、大麦穗多的塘库,可适当加大饵的酸臭度和雾化度(稍加一点蒜粉,酸食可以排斥杂鱼),另外,当鲢鱼群到时,小鱼就会吓跑的。六是区别杂鱼闹钩。小一般杂鱼闹钩,标多上送动作,且幅度小有抖动的感觉。而鲢鳙动作沉稳,浮标钝感强。七是钓鲢鳙时起竿要迅速,要用寸劲,要有不中鱼则钩不出水的本领。鲢鳙鱼唇较薄嫩,不用寸劲容易拉豁了。因此也一定要用抄网抄。八是手竿台钓鲢鳙,采用浮钓方法(从一漂深到水底附近),一般夏钓一漂深,夏钓时要用轻比重鱼饵配合轻比重的诱饵;春秋底浮钓,钓饵黏度可大一些。夏钓时诱饵沉底后可引来鲤鱼等,因此,钓一阵鲢鱼后,在钓饵中适当加些豆渣、918等,改为钓底,立即

有大鲤上钩。

总之,台钓鲢鱼用的是浮钓大鲫鱼的装备和技术,手竿浮钓鲢鱼较海竿浮钓鲢鱼的上钩频率大的多,又由于鲢鱼个体大,如果一天有几次象钓鲫鱼那样连钩的景象,那么钓获量是非常可观的。

补充:台钓鲢鱼一般采用浮钓技术,即钩饵不落底,而多数人总脱离不了底钓的习惯,浮钓关键又要寻找钓棚深度,当鱼群到来时,要多试几次才能找到这个深度,而且由于早晚时间\水温\气压等变化而变化.

选用新关东钩或无倒刺4-5号挪威钩,是直径子,钩条比钓鲫鱼的粗,多数人认为鲢鱼嘴大习惯用大钩,(兼有挂鱼的目的)是不对的,用小钩钩轻这是吸入的关键,中鱼全部在上唇,文明钓法.

饵料要散\要散,比重要轻\要轻,这一点必须掌握.

我认为钓鱼时人为干扰最大,钓位近\说话\走动等等.在钓鲢鱼时更得注意,因为他们在半水.所以要选择无人区.

平时我们会发现鲢鱼群在水中间,无论你再诱总是无动于终,这说明气压低,鱼不活跃,因此还要注意气压变化.

鲢、鳙的摄食特点及标相

认识鲢、鳙鲢鱼:俗称白鲢,银灰色。鳙鱼:俗称花鲢、胖头,背黑且有不规则黑斑,头大。鲢鳙均喜氧、好跳跃、好集群(但混合集群不多)。性情较为温和,栖息于水的中上层,怕惊扰。除浮游植物外,各种藻类、酸臭的饵料都喜食。 鲢、鳙的摄食特点鲢鱼的摄食动作敏捷、轻微,一般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 鳙鱼的摄食动作较稳重,一般是先将食吃到嘴中,原地慢慢吞咽。

鲢、鳙吃食时的标相一般鲢、鳙摄食轻微、反复,很少拖标、黑标和大送标。 鲢鱼的标相:浮标快速、轻微的上下抖动,或是浮标下沉一点点,又快速回到原位,反复多次。 鳙鱼的标相:浮标突然的上升(或下沉)半目左右并保持不动(或轻微晃动)。

钓鲢、鳙的配备及方法钓鲢鱼、鳙鱼最好选用较硬的杆子,钩、线、标要粗大一些(如6~8号钩、主线3号子线1.5号、大浮力鲤标)。原因是鲢鳙中钩后冲劲十足,但持续性不好,没有后劲儿,稳住3~4个回合之后,就会轻松捕获。 钓鲢、鳙多采用大浮力标半水浮钓,也可以底钓(最好是调顿钓灵——至少有一钩擦底或悬离)。也可用海竿“飞钩”浮钓(或底钓)

钓鲢鱼的饵料制备

鲢鱼的猎食范围很广,似乎是有点味的东西,都能诱它上钩。经过多次多塘垂钓,先后用过各种气味不同的钓饵,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即香味型、怪味型

1月怎样钓鲢鱼篇二
《怎 样 钓 鲢 鱼》

怎 样 钓 鲢 鱼

第一、了解其个性

1.喜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因为在垂钓中发现,钓起花鲢时,尽一色花鲢,钓起白鲢就尽一色白鲢。插花上钩的现象很少。

2.常浮游,旨在摄食浮游生物和吸氧,因为夏初——秋末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异常,经常造成水中缺氧。

3.怕惊扰、喜雀跃。遇到响动或小鸟掠过水面,立刻引起鱼群骚动而跃出水面,此起彼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反应主要在白鲢。 第二、了解鲢鱼食性和垂钓饵料

鲢鱼不仅喜酸臭,也吃香甜食物,有时用荤饵也能钓获。当然,这要看渔塘水质和喂养情况。一般到小面积人工喂养的池塘,饵料充足的条件下,香甜饵和红蚯蚓的效果好;对鲢鱼密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积天然水域,还是酸臭饵料的诱惑力大。

下面是本人用过的,也是效果很好的几种

钓鲢饵料:

1.菜籽饼、尾粉、面粉、发酵

2.菜籽饼、玉米粉、面粉、发酵

3.玉米粉、尾粉、面粉、发酵

4.麸皮、尾粉、面粉、发酵

5.米酒糟、尾粉、面粉

6.面粉、白醋、白糖

7.麸皮、臭豆腐汁、面粉

8.红蚯蚓蘸面粉

以上饵料的调配,除红蚯蚓外,其它各种,如果是作钓饵就多加点面粉,以在水中2~3分钟不散为佳,要是作诱饵,能捏拢成索就行了,不必掺进过多的面粉。菜籽饼的掺合最多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别的原料可根据情况灵活搭配。

第三、了解其摄食的特点

链鱼摄食是在上下嘴的张、合时将食物吸入口中,但并不急于吞咽,也不像鲤、草、青等鱼那样调头游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慢慢吞咽。另外花、白鲢的摄食动作各有不同,白鲢动作敏捷、轻微,让人防不胜防,钓此鱼须眼疾手快。而花鲢摄食动作较白鲢缓慢、稳重。

1月怎样钓鲢鱼篇三
《怎样钓鲢鱼》

怎样钓鲢鱼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只说与垂钓有关的)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因此,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即便是垂钓时打窝,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附近的下风处,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四、钓具钓法要灵活运用

手竿钓和抛竿钓都是钓鲢鳙的好方法。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手竿钓鲢鳙可底钓也可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浮,底钓一般只在春、秋气温较低时使用,夏季则多采用后三种钓法,钓浮是最为普遍的方法。钓组的使用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有使用双钩钓组的,也有使用单钩的,还有使用三钩以上组钩的。使用双钩立漂浮钓是最常见的手竿钓法。本人使用手竿钓鲢鳙时也是使用的双钩钓组,但与平时钓其它鱼时使用的双钩钓组略有区别。改动的方法是:将双钩脑线的长度分别缩短到上钩8厘米,下钩12厘米,在连接双钩的环上加一个筷头粗细,1.5厘米长的小托饵簧,再在每个钩上穿上绿豆大的一个小白色泡沫粒。垂钓时将饵料搓在饵簧上,入水之后饵料雾化散落,鲢鳙在吸食散落的饵料时,由于钩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极易随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为钩尖裸露,鱼再想吐出时已经无能为力

了,出现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鱼。出现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也要及时提竿。

使用抛竿钓法的钓组,有使用“水怪”(吊篮)的,也有使用炸弹钩的。使用“水怪”的优点是装饵省事,操作简便,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上鱼率较低,特别是在经常有人用“水怪”漂钓鲢鳙的水域上鱼率会更低。使用炸弹钩钓组的优点是饵料雾化好上鱼率较高,但缺点是装饵技巧性较强,对饵料的软硬和粘散度要求较高,比较难于掌握,需要有一定的饵料使用经验。本人使用抛竿钓时一般使用改装过的炸弹钩作为钓组。改装方法很简单:把原炸弹钩上的托饵簧向上移动约两厘米,然后固定好,使饵簧与钩的相对位置略有改变,以便使饵簧上装好饵后钩能垂落在饵团四周的下方,提高上鱼率。使用抛竿漂钓鲢鳙,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抛入水中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钩上无饵则漂就会平躺水面,便于观察及时换饵,其性能远优于球型漂。

五、饵料用活定有收获

钓鲢鳙效果不错的饵料有很多,比如:龙王恨的鲢鳙饵(我比较喜欢用龙王恨的饵料)、钓鱼王的疯鲢鳙、老鬼的鲢鳙饵都是不错的饵料,为什么有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人用起来却效果很差呢?关键在于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使用细节是否做好。我在使用手竿钓鲢鳙时,饵料的使用方法是:先取一袋鲢鳙饵,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后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再用料盆泼入水中钓点,这种打窝方法诱鱼很快。打好窝后再取一袋饵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搅拌均匀后加水迅速搅和成很软的饵团。不可搅和的时间太长、太狠,造成饵团装钩后死粘不雾化,手竿垂钓鲢鳙要使装钩饵团在5-10分钟内能全部雾化散落,以提高上鱼率。若使用抛竿垂钓鲢鳙,使用水怪时饵料要尽量软、散便于雾化从吊篮中不断溢出;使用炸弹钩时,在饵簧上装上饵料之后,把钩均匀的贴在饵团的四周,不要压的太深,轻轻贴上即可,以便抛投时钩与钩之间不相互缠绕或钩回头搭在主线上,饵团入水后钩又能很快的从饵团上脱落下垂在饵团四周的下方,饵团的粘散程度以入水30分钟左右能全部散落为宜(不可太粘,否则会成团整体脱钩)。

钓具,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三七调杆子,因为鲢鱼头一两下窜劲大、猛,硬竿容易断线,所以用软杆细线能牵制住鱼的发力。钓线应该选用主线1.2号,子线0.8号,新关东1号钩,可钓2公斤。的。新关东钩是直径子,适合刺鲢鱼,钩条细便于鱼吸入口;垂钓鲢鱼采取浮钓的办法,浮漂应选用竹脚硬尾浮钓漂.

诱饵,可用发酵后的豆腐渣(加入蜂蜜、臭腐乳、醋),准确抛洒,总量要大,每次可少些,持续3-5分钟。让饵徐徐入水,形成雾化立体窝子,饵为白、灰色。也可用发酵后的麸皮打窝,原则是成本低廉。在水库垂钓时应使用诱饵,以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小鱼塘可直接用钓饵搓饵打窝诱鱼垂钓。诱钓鲢鱼与诱钓鲫鱼相似,不同于诱钓鲤、草鱼,它是马上诱来马上就钓,讲究的是不断雾化,在雾化中钓,形成一种让鱼感到安全适宜的进食环境。而钓鲤、草鱼打窝后要等一段时间后鱼才能来,而且不能频繁地挥竿。因为鲤、草鱼性精猾,鲢鱼傻,只要不惊散鱼群,一般会连钓连上的。

钓饵,因为鲢鱼喜食散、酸、甜、香、腥的食物,配方要加入雪花粉、虾粉、白粉、蒜粉、拉丝粉等饵,为白、灰色,比重小。掌握饵的雾化。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就很不错。

钓饵的关键在其物理性状“散”,饵到点后雾化掉1/2左右, 20 秒左右即化完,浮漂上升;钓点深或鱼密度小饵可粘些,保持在1分钟内化完。 要注意抛竿频率和节奏略快些,才能有效诱鱼和留鱼。

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根据饵的比重、大小,比重轻、钩和饵小,调8目左右即可,相反调漂至整个漂尾都露出水面,采取浮钓的方法。可采用上钩挂饵,下钩不挂或全挂饵,标调好了就开始诱鱼了。鲢鱼密度大的,10分钟左右鱼群即到。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个黄豆大的白水泡连成一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水线初定为1米(钓点水深在3米以内)。

钓棚,气压和水温是影响鲢鱼水层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压高时钓深些,气压低时钓浅些。从温度上讲,一般情况是:春秋季节钓深(水底附近),夏天中午背阴面、小雨阴天钓0.5-1米左右,傍晚钓0.5米以内,甚至更浅。但由于钓饵不断的雾化,鲢鱼就会追饵吞食,而改变其适温游动的深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当饵到达钓点后漂有较大幅度的左右摇晃,但不出现下搓的动作,多次提竿无鱼,有时能挂到鱼身,可以肯定,鱼在上层,应及时调浅钓棚,漂有下挫迹象但起竿无鱼的,说明鱼还在更深的水层,钓棚的调整要多试几次才可。 开钓,鲢鱼吃饵标的反应很小,有时只是三分之一目,这就需要钓手反应灵敏,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出现轻微的摇晃或标尖的上下浮动,当漂出现有力的往下一搓三分之一目或半目、一目或更大时(鱼讯类似浮钓鲫鱼,黑漂多为鳙鱼所为),扬杆必中鱼,扬杆的时机要掌握在鱼正好把钓饵吸入口中的一刹那,这需要钓手的多年的经验。此时刺中鱼的上唇或下钩刺中鱼的下颚。当漂出现小动作上下浮动,实际是鱼正对着钩饵附近的雾化粉末在吸食,提竿有时也可挂住鱼唇或鳃、鳍。

溜鱼,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先将鱼领出窝子,避免搅散窝中的鱼群。溜大鱼时,当鱼将要发力的时候,你先把力给它。就这样一给力,鱼反而使不出劲。要领就是鱼要力,你给力,鱼不要力,你就往后收杆,这就是运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最后大鲢鱼就乖乖的进入你的抄网中了。

实战技巧,一是抛竿要轻,由于钓饵比较散(比浮钓鲫鱼时的饵还要散、稀),所以抛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半路掉下,建议主线比竿略短15公分左右,也可不要炮台、不要压水动作。二是抛竿要准,打在一个点上,由于没有炮台参照,可参照对面地形物的倒影,实践证明,倒影里的浮漂更清晰。三是抓住第一口,一般情况饵在到点后鲢鱼就会吞钩,因此钓手反应要迅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四是及时转移阵地,垂钓鲢鱼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连续上钩10条左右的鱼后,就无鱼上钩了(密度中等的池塘),尽管连续打窝,都是小鱼闹钩,说明此时鲢鱼群受到惊动逃散转移了,此时应当机立断,先站在高处观察鱼群动向,找安静适宜钓位重新开始,就又会出现连钩的景象。五是怎样克服小鱼闹钩。先了解本地混养塘库鲢鱼的密度、大小及小鱼密度情况,然后决定去向。如果在白条、大麦穗多的塘库,可适当加大饵的酸臭度和雾化度(稍加一点蒜粉,酸食可以排斥杂鱼),另外,当鲢鱼群到时,小鱼就会吓跑的。六是区别杂鱼闹钩。小一般杂鱼闹钩,标多上送动作,且幅度小有抖动的感觉。而鲢鳙动作沉稳,浮标钝感强。七是钓鲢鳙时起竿要迅速,要用寸劲,要有不中鱼则钩不出水的本领。鲢鳙鱼唇较薄嫩,不用寸劲容易拉豁了。因此也一定要用抄网抄。八是手竿台钓鲢鳙,采用浮钓方法(从一漂深到水底附近),一般夏钓一漂深,夏钓时要用轻比重鱼饵配合轻比重的诱饵;春秋底浮钓,钓饵黏度可大一些。夏钓时诱饵沉底后可引来鲤鱼等,因此,钓一阵鲢鱼后,在钓饵中适当加些豆渣、918等,改为钓底,立即有大鲤上钩。

总之,台钓鲢鱼用的是浮钓大鲫鱼的装备和技术,手竿浮钓鲢鱼较海竿浮钓鲢鱼的上钩频率大的多,又由于鲢鱼个体大,如果一天有几次象钓鲫鱼那样连钩的景象,那么钓获量是非常可观的。

补充:台钓鲢鱼一般采用浮钓技术,即钩饵不落底,而多数人总脱离不了底钓的习惯,浮钓关键又要寻找钓棚深度,当鱼群到来时,要多试几次才能找到这个深度,而且由于早晚时间\水温\气压等变化而变化.

选用新关东钩或无倒刺4-5号挪威钩,是直径子,钩条比钓鲫鱼的粗,多数人认为鲢鱼嘴大习惯用大钩,(兼有挂鱼的目的)是不对的,用小钩钩轻这是吸入的关键,中鱼全部在上唇,文明钓法. 饵料要散\要散,比重要轻\要轻,这一点必须掌握.

我认为钓鱼时人为干扰最大,钓位近\说话\走动等等.在钓鲢鱼时更得注意,因为他们在半水.所以要选择无人区.

平时我们会发现鲢鱼群在水中间,无论你再诱总是无动于终,这说明气压低,鱼不活跃,因此还要注意气压变化.

鱼饵配比:我最先用的是吕钓王的,配方一是雪花粉400克+虾粉30克+白粉30克+丸九1号40克(蒜香)或蒜粉10克+酸甜食(自制的,可以不要)+蛋白拉丝粉30克(根据实际增减),饵为白、灰色,比重小。配方二是东峻鲫100克+薯粉50克+草莓香精10克+白粉20克,饵为粉白色,比重中。配方三鱼吃饲料的塘子,鱼饲料加蒜粉适当,看鱼口加大饵的腥度。掌握饵的雾化。配方四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 。

鲢、鳙的摄食特点及标相

认识鲢、鳙鲢鱼:俗称白鲢,银灰色。鳙鱼:俗称花鲢、胖头,背黑且有不规则黑斑,头大。鲢鳙均喜氧、好跳跃、好集群(但混合集群不多)。性情较为温和,栖息于水的中上层,怕惊扰。除浮游植物外,各种藻类、酸臭的饵料都喜食。

鲢、鳙的摄食特点鲢鱼的摄食动作敏捷、轻微,一般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 鳙鱼的摄食动作较稳重,一般是先将食吃到嘴中,原地慢慢吞咽。

鲢、鳙吃食时的标相一般鲢、鳙摄食轻微、反复,很少拖标、黑标和大送标。 鲢鱼的标相:浮标快速、轻微的上下抖动,或是浮标下沉一点点,又快速回到原位,反复多次。 鳙鱼的标相:浮标突然的上升(或下沉)半目左右并保持不动(或轻微晃动)。

钓鲢、鳙的配备及方法钓鲢鱼、鳙鱼最好选用较硬的杆子,钩、线、标要粗大一些(如6~8号钩、主线3号子线1.5号、大浮力鲤标)。原因是鲢鳙中钩后冲劲十足,但持续性不好,没有后劲儿,稳住3~4个回合之后,就会轻松捕获。 钓鲢、鳙多采用大浮力标半水浮钓,也可以底钓(最好是调顿钓灵——至少有一钩擦底或悬离)。也可用海竿“飞钩”浮钓(或底钓)。

1月怎样钓鲢鱼篇四
《如何钓鲢鱼》

如何钓鲢鱼?如何配制饵料?

鲢鱼也称白鲢、胖头鱼。鲢鱼为上怪鱼类,性情活泼,善跳跃,是典型的滤食浮游藻类的"肥水鱼"。其摄食依靠口内特殊的鳃耙连成的海绵状膜质片,将随水进入口腔的各种藻类植物挡住、下咽。鲢鱼终年摄食,但以夏季和秋季食量最大。它生长迅速,与青、草、鳙合称"四大家鱼",在水库与池塘养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鲢鱼曾被人误认为是钩钓不到的鱼,这是因为它只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与有机碎屑,绝少光顾具有固定开头的各种钓饵。正是根据它的这一特点,钓鲢鱼使用的是特殊钓组。这种钓组目前除我国台湾有组装出售外,我国其他地区使用的均为钓者自制。台湾组装的是以一长6"8厘米弹簧为饵架,在簧的两端套上一节橡胶圈,以两橡胶圈为轴芯,分别等距离向四周辐射出6根长4"6厘米的子线后,分系上下各6枚渔钩。钓时,将饵包裹住整个饵架,让上下共12枚渔钩分别置于饵团中,并上下错开呈辐射状。利用饵团吸收水分后溶化形成的团雾,诱使鲢吸食而误将钩吸入口内。自制的钩,总的原理和构造特点也是利用团雾和多钩。鲢鱼对具有酸味的有机碎屑特别敏感。当饵团在水中溶化时,在小范围内形成高浓度的饵区,以集群形式出现的鲢鱼在些饵区内大口吸食,

除了有可能吸入隐藏其间的渔钓外,鱼体和不断摆的鳍也会被钓挂住。

钓鲢鱼大多使用悬钓,可使钩组悬于水的上层,以距水面60"80厘米为佳。在使用抛竿时,可配挂大漂。为使装有饵团的钓组固定于某一水层,一般手竿使用的漂因浮力不足而不能用,须另选轻质和具有较大浮力的材料制漂。常见的是用泡沫塑料和轻木材质制成球状或菱角形的漂。使用手竿时,可以采用插竿的形式,即同时使用数支钓竿,不挂漂,使竿的后跟固定在岸边,或干脆插入岸边泥土中。人应远离开,以防鱼在水中被人体的倒影惊吓走。鲢鱼在误吞渔钩后,会拉动钓竿不断地弯向水面。此时,不须过分用力向上扬竿,只要握住竿把,手腕略一抖就可使钩尖整体刺入鱼唇。鲢鱼的遁窜力差,常常是在原地或上或下地翻腾,但切莫因此而将它提上岸来,

须用抄网兜住才万无一失。

1月怎样钓鲢鱼篇五
《怎样钓鲢鱼》

怎样钓鲢鱼? 怎样钓鲢鱼?第一、了解其个性 1.喜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因为在垂钓中发现,钓起花鲢时,尽一色花鲢,钓起白鲢就 尽一色白鲢。插花上钩的现象很少。 2.常浮游,旨在摄食浮游生物和吸氧,因为夏初——秋末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异常,经常造 成水中缺氧。 3.怕惊扰、喜雀跃。遇到响动或小鸟掠过水面,立刻引起鱼群骚动而跃出水面,此起彼落, 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反应主要在白鲢。 第二、了解其食性和垂钓饵料 鲢鱼不仅喜酸臭,也吃香甜食物,有时用荤饵也能钓获。当然,这要看渔塘水质和喂养情 况。一般到小面积人工喂养的池塘,饵料充足的条件下,香甜饵和红蚯蚓的效果好;对鲢鱼密 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积天然水域,还是酸臭饵料的诱惑力大。 下面是效果很好的几种钓鲢饵料: 1.菜籽饼、尾粉、面粉、发酵 2.菜籽饼、玉米粉、面粉、发酵 3.玉米粉、尾粉、面粉、发酵 4.麸皮、尾粉、面粉、发酵 5.米酒糟、尾粉、面粉 6.面粉、白醋、白糖 7.麸皮、臭豆腐汁、面粉 以上饵料的调配,除红蚯蚓外,其它各种,如果是作钓饵就多加点面粉,以在水中2~3分钟 不散为佳,要是作诱饵,能捏拢成索就行了,不必掺进过多的面粉。菜籽饼的掺合最多不能超 过五分之一。别的原料可根据情况灵活搭配。 第三、了解其摄食的特点 1.链鱼摄食是在上下嘴的张、合时将食物吸入口中,但并不急于吞咽,也不像鲤、草、青 等鱼那样调头游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慢慢吞咽。另外花、白鲢的摄食动作各有不同, 白鲢动作敏捷、轻微,让人防不胜防,钓此鱼须眼疾手快。而花鲢摄食动作较白鲢缓慢、稳重。 2.大多在水的中上层觅食,特别是人工喂养的渔塘,饵料漂浮在中上层,使鱼儿形成了在 该水层摄食的习惯。再就是顺下风在水表层摄食浮游生物,这就给钓鲢带来难度。 3.也有到水底觅食的。特别是垂钓时,由于诱饵的浓香引来成群的鲢鱼,它们没有鲫鱼和 鲤鱼那样狡诈、多疑,只要味道对口就吃,这一点又为钓鲢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学会看漂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准确无误的提竿时机,关键就在于浮漂反应的一瞬间。那么有哪些反 应呢? 1.快速、轻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一点点,又立即升到原位,这无疑是白鲢摄饵的反应。 2.缓慢上升或下沉,不超过一目,是花鲢摄饵。 3.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花鲢摄饵,而 且这种反应的中钩率相当高。 4.浮漂在水中似动非动多半是花鲢摄饵。这种反应一般出现在有点小风浪时。 5.在我十几的钓鲢经历中,从未遇到鲢

鱼拖漂、黑漂和大送漂的情况。 第五、如何判断鲢鱼进窝和咬钩 1.观水泡,从窝点周围泛起两分硬币大小的单个水泡,米把远左右一个,由远而近进窝。 2.观钩饵,为准确判断是不是鲢鱼咬钩,除了观漂和水泡外,还有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用 红蚯蚓试钓,别的鱼咬钩,蚯蚓是一节节被咬断,而被鲢鱼咬过的蚯蚓则是全部粉碎。 所以,只要把观漂,看水泡,检查钩饵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就可准确无误地判断出 是不是鲢鱼咬钩了。 第六、钓法 近几年来,本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钩、串钩、组钩和锚钩等四种钓法进行试探。 1.单钩钓鲢的钓具配备与钓鲫、 鲤是一样的。 只是钩要用大一点, 本人用的是日产丸九13~15 号钩,钓饵用红蚯蚓或面索。此法简便易学,但是因鲢鱼嘴大,加上满口粘膜,很难钩在要害 部位,所以脱钩跑鱼的比例很大。 2.采用串钩钓法,是让上、中、下各水层的鲢鱼咬钩,可是小杂鱼的干扰太大,效果并不 理想,而且费饵费时。 3.组钩钓,即爆炸钩。此法不用铅砣,也不要托饵簧,只用调好的饵料将钩包住,以手竿 将钩饵轻放到水底后,浮漂直立,露出水面1~2目就行了。此法虽不大量跑鱼,但钩线极易缠绕 打结。 第七、浮钓与底钓,哪个效果好 从鲢鱼的生活习性而论,浮钓的效果应该好,有的钓友已经尝试过了,《中国钓鱼》杂志 上也有介绍,都有一定收获。但从我多年钓鲢的实践来看,浮钓不如底钓。前者虽有吸引力, 却缺乏稳定性,因为钩饵县于水中,经水浸泡而稀释,鱼儿撞动而散落,最后只剩下空钩,鱼 儿是不会上当的。而底钓却恰恰相反,变浮钓的劣势为优势,饵料不断补充到固定窝点,增强 诱鱼效果,加上味道适宜,鲢鱼就争吞钩饵,此时,就是提竿起鱼的时机。至于底钓多深,不 能一根而论,到目前为止,本人从1米左右钓到3.5米的深度,效果都很好。 第八、如何钓效高 经探索发现每年6~9月钓鲢效果都好,不过在这四个月里要算7、8两月为理想月份,而钓鲢 高峰,却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一个月每天的黄昏为黄金时刻。因为这一时期温度多变,西 南风多,天气枯燥,酷热,鱼儿受气候的影响食欲不振。只有到了黄错气温下降,风也小了, 这时鲢鱼大开胃口,就饥不择食了。再者白天风高浪大,不便观漂也是不宜钓鲢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一时期的黄昏,是钓效最好的难得机会。 第九、冬季能否钓到鲢 以前我以为冬季钓不到鲢鱼。然而根据近年的摸索,推翻了我原来的想法,冬季也可以钓 到鲢鱼。只是钓获量少。在1992~1995年4年的冬季本人一直坚持试钓,都有一定的钓获

1月怎样钓鲢鱼篇六
《台钓怎样钓鲢鱼》

台钓怎样钓鲢鱼?

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以进食浮游生物为主,一般手杆难以钓到,如果用台钓方法就有可能钓到。今天我们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怎样台钓鲢鱼?

首先,钓竿的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四六调杆子。钓线应该选用主线1.5号,子线0.8号,软杆细线能牵制住鱼的发力。

然后准备钓饵,因为鲢鱼喜食酸性的食物,所以最好在钓鱼的前一个星期搞一团做馒头或油条的面团,放在一个密封的桶中,让它发酵一个星期,到钓场钓鱼时,取一小团用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倒入一点白粉,(这里的白粉是一种再水中雾化的添加剂)放入一包商品饵料,(可以去成都川宇渔具店里看看)最后倒入一小瓶阿魏在饵料中,把钓饵尽量揉捏均匀。

其次开始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双钩带饵调二目,钓的目数,适情况而定,一般是钓二目,二目不行,钓二目半,再不行钓三目,依次类推。标调好了就应该开始诱鱼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我们的目的是要把鱼引到水底进食,先开始要向钓手杆那样打窝子,不过这个窝子有别与其他的窝子,要打一个立体的窝子,首先要把标拉到与铅皮座相近,开始双钩带饵抛杆,当浮标一立起来就扬杆,连续抛十次左右,然后,将标座向上移至水的中层左右,还是用双钩带饵抛杆。也是当标一起来就扬杆,连续抛十五次左右,最后是将标调到刚好离底5厘米左右,再双钩带饵抛杆,连续二十次左右,这样抛了四五十次饵了,因为钓饵中加入了白粉。又是从上而下的抛饵,白粉在水中起着雾化的作用,这样在水中形成一个白色立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窝子。

最后就准备钓鱼和溜鱼了,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里细小水泡,为什么要将鱼钩离底5厘米。因为鲢鱼是生活在肥水中的,塘底淤泥堆积,若是鱼在水地吸食钓饵,必然把淤泥吸入嘴中。所以要离底5厘米左右。鲢鱼吃饵标的反应很小,小的有时侯只是三分之一目,这就需要钓手反应灵敏,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先是上下摇晃标尖的上下浮动很大,有时就在这标尖上下浮动的一刹那,有一目中的三分之一目有力的往下一搓,扬杆必中鱼,这就需要钓手反应敏捷,扬杆的时机要掌握在鱼正好把钓饵吸入口中的一刹那,(钓其它鱼也一样)这需要钓手的多年的经验。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溜大鱼的技巧是当鱼将要发力的时候,你先把力给它。就这样一给力,鱼反而使不出劲。要领就是鱼要力,你给力,鱼不要力,你就往后收杆,加上四六调的钓竿,这就是运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1月怎样钓鲢鱼篇七
《如何钓鲢鱼》

如何钓鲢鱼

用何饵料,何漂?钓鲢鱼的最佳方法、最佳时间是?

垂钓是一项高雅的休闲活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巨大变化,垂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即有益于人们修身养性和祛病延年,还能给生活增加无穷的乐趣。垂钓是人与鱼的斗智斗勇,不但要掌握一般的钓具、钓饵、钓技,还要掌握鱼性、水性、天文和地理的基本知识,才能得到远不止鱼获的收获。所以说钓鱼必须掌握全面的技巧才行。

1、一天之中最理想的时间:

不冷不热全天钓,烈日炎炎早晚钓,夏末秋初阴雨钓,寒冬腊月中午钓。 春钓最佳时间:早春---8点以后,光照强,水温升高鱼活动范围大,鱼容易上钩。

仲春---春暖花开,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无论什么天气都可以,尤以阴天为佳。6---10点朝阳钓,10点以后在阴凉处下钩。

暮春---钓鱼的好时光,从早上一直可以钓到傍晚。阴天更好。 夏季最佳时间:易早晚,最好下午3---8点。但鲤鱼气温越高好钓。 秋季最佳时间:初秋---上午6---9点,水深1.5米左右。

中秋---上午6---11点,以朝阳为好,11---18点以后阴凉处为好,上钩的多是鲫鱼,其次是鲤鱼、草鱼。

冬季最佳时间:11---12月晴天的上午10--15点在朝阳处下钩,一般只能钓到鲫鱼,鲤鱼、草鱼很难钓到。但如果选用无饵甩钩钓法,整天可钓。当然,也应考虑到各地气候的不同,要因地而易。

2、如何调漂

简单就是简单:先记住:一定要半水调漂,漂尖到钩的距离不得超过水深。怎麽知道?很简单: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把漂向钩的方向移动到最小距离,抛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见出来,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漂尾露出水面四目。这种状态,就是台钓中所说的水中天平!就是说:漂尾在四目这点上的浮力在水中与底下的太空豆、铅皮连接环、双钩等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即:重力=浮力,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破坏 ,漂目就会发生变化。

记住:漂目不一定非得调在四目上,这只是一个例子。

如何找到水底:

首先将和好的鱼饵分别挂在两钩上(饵大一些为好),抛到位置,如果漂目没有露出水面,可将漂向上拉,反复多次重复 上述动作让漂目露出二目。这时,就算真正找到底了,这就是所说的调四钩二了!在这个过程中,双钩挂饵找底,实际上已经是打窝了,等到调好漂,窝已基本打好 ,就等着看漂的动作挥杆上鱼了.

灵敏的浮漂能准确的报告水下鱼情,因为不同的鱼类食态、摄食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浮漂的反应也就各有所异:鲫鱼咬钩时扎头翘尾连续逐食,浮漂连续沉浮,一经饵钩入口便立即抬起头游弋,这时浮漂会冒出水面(送浮)或沉降下去,鲫鱼在浅水和流水中咬钩时送浮少,如浮漂一沉不起,并浮起气泡则是鲤鱼;浮漂刚见摆动即迅速下沉而不再浮起,也无气泡,这是鲶鱼在咬钩;如水面泛起大小不等的一串气泡,这是黑鱼在咬钩;浮漂先浮后降,动作缓慢,连续沉浮二三次,并沿水平下方沉去,则可能是草鱼在咬钩,浮漂斜向下方沉去,则可能是青鱼在咬钩,这两种鱼的食态相同,只是食后草鱼平游,青鱼下潜;噘嘴鲢鱼、马口等上层鱼类咬钩时,无前兆,浮漂突然下沉或上浮。

3、鱼饵

素食部分:

红薯、土豆锅内蒸7、8熟,主钓鲫鱼、鲤鱼、草鱼。

胡豆炒至半熟,去壳磨粉,加入35%的面粉,主钓鲫鱼

玉米面加10%的面粉,开水调和,蒸熟,手海杆适用,钓时掺些酒、炒香的黄豆粉,主钓鲫鱼、鲤鱼、草鱼。

香油面钓饵,香油少量,蜜糖、味精、奶粉适量,鲤鱼 、鲫鱼、鳊鱼爱吃。 熟玉米、玉米粑主钓鲤鱼、草鱼。

青草钓草鱼。

米饭粒钓鲫鱼、鲤鱼。

蚕豆粉主钓鲫鱼。

玉米面60%、糯米面20%、面粉20%加水蒸8分熟,凉后掺入豆油和味精,主钓鲫鱼。

红薯混合面,50%蒸红薯、20%玉米面、30%鱼粉,主钓鲤鱼。

荤饵部分:

活蚕、豆虫、孑孓钓饵,主钓鲫鱼,草鱼。

蚯蚓钓饵是万能钓饵,我国已发现的蚯蚓已达560种之多,钓无磷鱼宜用臭蚯蚓(即青蚯蚓),主钓粘鱼、甲鱼,有磷鱼宜用红蚯蚓,主钓鲤、草、鲫鱼。

蛆钓饵,主钓鲫鱼及小杂鱼。

红虫主钓鲫鱼、鲤鱼。草鱼是因食草而得名的,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等,草鱼都爱吃,等草类匮乏时,篙瓜叶、芦苇叶和树上掉下的树叶它都吃,割来的野草、菜皮、糠糟、豆渣之类都爱吃。

青鱼以田螺、湖螺、幼蚌、壳菜等为主要食物,幼鱼主要吃蜻蜓幼虫、浮游生物、苔藓等。

鲤鱼属杂食性鱼类,钓鲤鱼主要采用蛆、蚯蚓、小虾、饭粒、面团、鲜玉米较好。

4、起鱼原则有二条:

上钩的鱼不能跑掉,水下的鱼不能惊散,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论大鱼小鱼,当提杆钩上鱼后,鱼杆不要猛往上抬,这样鱼就不会乱窜,将鱼引出钓窝再因鱼决定取鱼方式。

2.如遇到鱼往河中窜去,这时应将鱼杆斜向下游方向,如水里有杂草,应斜向便于起鱼的方向,将鱼杆把稳,抗住鱼的拉力,不要用力往按上拉,当鱼在梢的弹力作用下掉头往回游时,更不能用力往岸拉,否则就会断线或脱钩,多数上钩的鱼窜上两三次也就老实了,而这也是最容易跑鱼的时候。

钓具,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三七调杆子,因为鲢鱼头一两下窜劲大、猛,硬竿容易断线,所以用软杆细线能牵制住鱼的发力。钓线应该选用主线1.2号,子线0.8号,新关东1号钩,可钓2公斤。的。新关东钩是直径子,适合刺鲢鱼,钩条细便于鱼吸入口;垂钓鲢鱼采取浮钓的办法,浮漂应选用竹脚硬尾浮钓漂,诱饵,可用发酵后的豆腐渣(加入蜂蜜、臭腐乳、醋),准确抛洒,总量要大,每次可少些,持续3-5分钟。让饵徐徐入水,形成雾化立体窝子,饵为白、灰色。也可用发酵后的麸皮打窝,原则是成本低廉。在水库垂钓时应使用诱饵,以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小鱼塘可直接用钓饵搓饵打窝诱鱼垂钓。诱钓鲢鱼与诱钓鲫鱼相似,不同于诱钓鲤、草鱼,它是马上诱来马上就钓,讲究的是不断雾化,在雾化中钓,形成一种让鱼感到安全适宜的进食环境。而钓鲤、草鱼打窝后要等一段时间后鱼才能来,而且不能频繁地挥竿。因为鲤、草鱼性精猾,鲢鱼傻,只要不惊散鱼群,一般会连钓连上的。

钓饵,因为鲢鱼喜食散、酸、甜、香、腥的食物,配方要加入雪花粉、虾粉、白粉、蒜粉、拉丝粉等饵,为白、灰色,比重小。掌握饵的雾化。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就很不错。

钓饵的关键在其物理性状“散”,饵到点后雾化掉1/2左右, 20 秒左右即化完,浮漂上升;钓点深或鱼密度小饵可粘些,保持在1分钟内化完。 要注意抛竿频率和节奏略快些,才能有效诱鱼和留鱼。

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根据饵的比重、大小,比重轻、钩和饵小,调8目左右即可,相反调漂至整个漂尾都露出水面,采取浮钓的方法。可采用上钩挂饵,下钩不挂或全挂饵,标调好了就开始诱鱼了。鲢鱼密度大的,10分钟左右鱼群即到。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个黄豆大的白水泡连成一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水线初定为1米(钓点水深在3米以内)。

钓棚,气压和水温是影响鲢鱼水层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压高时钓深些,气压低时钓浅些。从温度上讲,一般情况是:春秋季节钓深(水底附近),夏天中午背阴面、小雨阴天钓0.5-1米左右,傍晚钓0.5米以内,甚至更浅。但由于钓饵不断的雾化,鲢鱼就会追饵吞食,而改变其适温游动的深度。一个明显的标

志是当饵到达钓点后漂有较大幅度的左右摇晃,但不出现下搓的动作,多次提竿无鱼,有时能挂到鱼身,可以肯定,鱼在上层,应及时调浅钓棚,漂有下挫迹象但起竿无鱼的,说明鱼还在更深的水层,钓棚的调整要多试几次才可。

开钓,鲢鱼吃饵标的反应很小,有时只是三分之一目,这就需要钓手反应灵敏,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出现轻微的摇晃或标尖的上下浮动,当漂出现有力的往下一搓三分之一目或半目、一目或更大时(鱼讯类似浮钓鲫鱼,黑漂多为鳙鱼所为),扬杆必中鱼,扬杆的时机要掌握在鱼正好把钓饵吸入口中的一刹那,这需要钓手的多年的经验。此时刺中鱼的上唇或下钩刺中鱼的下颚。当漂出现小动作上下浮动,实际是鱼正对着钩饵附近的雾化粉末在吸食,提竿有时也可挂住鱼唇或鳃、鳍。

溜鱼,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先将鱼领出窝子,避免搅散窝中的鱼群。溜大鱼时,当鱼将要发力的时候,你先把力给它。就这样一给力,鱼反而使不出劲。要领就是鱼要力,你给力,鱼不要力,你就往后收杆,这就是运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最后大鲢鱼就乖乖的进入你的抄网中了。

实战技巧,一是抛竿要轻,由于钓饵比较散(比浮钓鲫鱼时的饵还要散、稀),所以抛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半路掉下,建议主线比竿略短15公分左右,也可不要炮台、不要压水动作。二是抛竿要准,打在一个点上,由于没有炮台参照,可参照对面地形物的倒影,实践证明,倒影里的浮漂更清晰。三是抓住第一口,一般情况饵在到点后鲢鱼就会吞钩,因此钓手反应要迅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四是及时转移阵地,垂钓鲢鱼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连续上钩10条左右的鱼后,就无鱼上钩了(密度中等的池塘),尽管连续打窝,都是小鱼闹钩,说明此时鲢鱼群受到惊动逃散转移了,此时应当机立断,先站在高处观察鱼群动向,找安静适宜钓位重新开始,就又会出现连钩的景象。五是怎样克服小鱼闹钩。先了解本地混养塘库鲢鱼的密度、大小及小鱼密度情况,然后决定去向。如果在白条、大麦穗多的塘库,可适当加大饵的酸臭度和雾化度(稍加一点蒜粉,酸食可以排斥杂鱼),另外,当鲢鱼群到时,小鱼就会吓跑的。六是区别杂鱼闹钩。小一般杂鱼闹钩,标多上送动作,且幅度小有抖动的感觉。而鲢鳙动作沉稳,浮标钝感强。七是钓鲢鳙时起竿要迅速,要用寸劲,要有不中鱼则钩不出水的本领。鲢鳙鱼唇较薄嫩,不用寸劲容易拉豁了。因此也一定要用抄网抄。八是手竿台钓鲢鳙,采用浮钓方法(从一漂深到水底附近),一般夏钓一漂深,夏钓时要用轻比重鱼饵配合轻比重的诱饵;春秋底浮钓,钓饵黏度可大一些。夏钓时诱饵沉底后可引来鲤鱼等,因此,钓一阵鲢鱼后,在钓饵中适当加些豆渣、918等,改为钓底,立即有大鲤上钩。

总之,台钓鲢鱼用的是浮钓大鲫鱼的装备和技术,手竿浮钓鲢鱼较海竿浮

钓鲢鱼的上钩频率大的多,又由于鲢鱼个体大,如果一天有几次象钓鲫鱼那样连钩的景象,那么钓获量是非常可观的。

补充:台钓鲢鱼一般采用浮钓技术,即钩饵不落底,而多数人总脱离不了底钓的习惯,浮钓关键又要寻找钓棚深度,当鱼群到来时,要多试几次才能找到这个深度,而且由于早晚时间\水温\气压等变化而变化.

选用新关东钩或无倒刺4-5号挪威钩,是直径子,钩条比钓鲫鱼的粗,多数人认为鲢鱼嘴大习惯用大钩,(兼有挂鱼的目的)是不对的,用小钩钩轻这是吸入的关键,中鱼全部在上唇,文明钓法.

饵料要散\要散,比重要轻\要轻,这一点必须掌握.

我认为钓鱼时人为干扰最大,钓位近\说话\走动等等.在钓鲢鱼时更得注意,因为他们在半水.所以要选择无人区.

平时我们会发现鲢鱼群在水中间,无论你再诱总是无动于终,这说明气压低,鱼不活跃,因此还要注意气压变化.

鱼饵配比:我最先用的是吕钓王的,配方一是雪花粉400克+虾粉30克+白粉30克+丸九1号40克(蒜香)或蒜粉10克+酸甜食(自制的,可以不要)+蛋白拉丝粉30克(根据实际增减),饵为白、灰色,比重小。配方二是东峻鲫100克+薯粉50克+草莓香精10克+白粉20克,饵为粉白色,比重中。配方三鱼吃饲料的塘子,鱼饲料加蒜粉适当,看鱼口加大饵的腥度。掌握饵的雾化。配方四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 。

鲢、鳙的摄食特点及标相:

认识鲢、鳙鲢鱼:俗称白鲢,银灰色。鳙鱼:俗称花鲢、胖头,背黑且有不规则黑斑,头大。鲢鳙均喜氧、好跳跃、好集群(但混合集群不多)。性情较为温和,栖息于水的中上层,怕惊扰。除浮游植物外,各种藻类、酸臭的饵料都喜食。

鲢、鳙的摄食特点:鲢鱼的摄食动作敏捷、轻微,一般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 鳙鱼的摄食动作较稳重,一般是先将食吃到嘴中,原地慢慢吞咽。

鲢、鳙吃食时的标相一般鲢、鳙摄食轻微、反复,很少拖标、黑标和大送标。 鲢鱼的标相:浮标快速、轻微的上下抖动,或是浮标下沉一点点,又快速回到原位,反复多次。 鳙鱼的标相:浮标突然的上升(或下沉)半目左右并保持不动(或轻微晃动)。

钓鲢、鳙的配备及方法钓鲢鱼、鳙鱼最好选用较硬的杆子,钩、线、标要粗大一些(如6~8号钩、主线3号子线1.5号、大浮力鲤标)。原因是鲢鳙中钩后冲劲十足,但持续性不好,没有后劲儿,稳住3~4个回合之后,就会轻松捕获。 钓鲢、鳙多采用大浮力标半水浮钓,也可以底钓(最好是调顿钓灵——至少有一钩擦底或悬离)。也可用海竿“飞钩”浮钓(或底钓)。

1月怎样钓鲢鱼篇八
《钓鲢鱼和鳙鱼的技巧大全以及经验》

一、了解鲢、鳙鱼的习性

(1)喜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在垂钓中发现,钓起花鲢时,尽一色花鲢,钓起白鲢 就尽一色白鲢。

(2)常浮游,这是为了摄食浮游生物和吸氧,因为夏初到秋末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异 常,经常造成水中缺氧。

(3)怕惊扰、喜雀跃。遇到响动或小鸟掠过水面,立刻引起鱼群骚动而跃出水面, 此起彼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反应主要是白鲢,因为它们的性情暴躁,而鳙鱼一般 不跳跃。

钓鲢鱼的季节性很强。天气热水温高,上钩率相对就高,天气变冷水温降低,钓获量 会明显减少。每年6—9月钓鲢效果都好,高峰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一个月每天的黄 昏为黄金时刻。因为这一时期温度多变,西南风多,天气枯燥、酷热,鱼儿受气候的影响 食欲不振。只有到了黄昏气温下降,风也小了,这时鲢鱼大开胃口,就饥不择食了。另外 白天风大浪高,不方便观察浮漂的动静也是不宜钓鲢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一时期,是钓鲢 最好的时间。而在我国东北地区,6~9月份均能钓到鲢鱼,入伏以后的30多天里,则是上 鱼的高峰期。秋分以后,几乎钓不到鲢鱼。另外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以及钓具、饵料的不 同,都直接影响上钩率。

二、钓具的组合

钓具按钓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浮钩钓具,另一种是沉钩底钓钓具。手、海竿均可适 用。浮钓时不用砣坠,但要用较大的浮标,浮标的浮

力要大于钩饵的重量,要保证钩饵能 悬浮在水中。为了方便,可在钩上方相距25厘米处加一只小型砣坠。钩用圆底阔面的 大型钩,单钩、双钩、4—6只的组钩都可以。鱼线最细要用直径为0.3~0.5毫米的,因为较 大的鲢、鳙鱼上钩后,冲刺能力也是相当强。浮钓鲢、鳙鱼主要在春、夏、秋季,鱼群在 中上水层活动时应用。沉钩底钓要用砣坠,重量在35—55克,砣坠距钩一般为25~30厘米, 活坠、死坠均可,适宜于冬季、早春和晚秋用海竿钓。因为水温低,鲢、鳙鱼在水下层活 动居多。钩、线要求同于浮钩,2只、3只、4只、6只组钩均可。

三、钓饵饵料配方

钓饵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模拟仿生钓饵”。按照浮游生物的形状把钓饵制成屑粒状。 制法是取炒香的麦面、玉米面、麸皮、米糠、豆饼屑、豆渣和面粉等,再捞一些喂金鱼的 小红虫、水蚤、绿色水藻等,分装于两个塑料袋中。临钓时,取粉料两份,浮游生物一 份,掺上水捏成乒乓球大小即可。第二种是“嗜味钓饵”。鲢、鳙鱼爱吃酸味、酸甜和酸 臭味食物,嗜味钓饵就是投其所好。一般到小面积人工喂养的池塘,饵料充足的条件下, 香甜饵和红蚯蚓的效果好;对鲢鱼密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积天然水域,还是酸臭饵料的诱惑力大。

在垂钓时取一团乒乓球大的饵料,将爆炸钩埋入食中,再用力捏成圆团,其他空钩不 上食,散开在食团的周围。钓上第一条鱼后,食团减小到拇指大,鱼只要闻到气味就会将 钩吸人嘴中。

钓鲢、鳙不同饵料的制法如下:

(1)用80%玉米粉、20%面粉拌匀蒸熟,稍凉揉搓成粉渣状,放进干净的塑料袋中, 封闭严密。置于烈日下曝晒三五天,即变为馊食。曝晒一周以上即为臭食。

(2)用细玉米粉75%、面粉10%、麸子10%、红糖5%,另加糖精少许,加少量水拌匀、 蒸熟、发酵,即成为甜臭食。

(3)以上两法,蒸前加入少量细韭菜末,蒸熟、发酵,即成为菜汁馊食。如蒸熟后加 入一些绍酒或白酒,再揉搓、装袋、发酵即为酒味馊臭钓饵。

(4)蒸好的硬一些、黏一些的窝头,加入腌糖蒜的汁和少量食糖,揉匀后装袋密封, 次日即可使用。在使用时再蘸一点臭豆腐汁,鳙鱼特别爱吃。

(5)香饵:90%玉米面,10%面粉,蒸至四成熟,然后加入食用香精。

(6)香饵:米糠、红薯按体积大约各一半。先将米糠文火炒香,勿糊,用塑料袋封装 备用。垂钓前将红薯蒸熟,垂钓时去皮和炒香的米糠糅和在一起,必要时可适当加水,干 湿度和炸弹饵差不多。

(7)香饵:米糠1份,麸皮2份,大米粉1份,玉米粉2份,豆粕2份,黄豆粉0.5份,虾 粉或蚯蚓粉0.2份,大蒜粉0.05份,每次尽量用丁香、山柰少许,食用糖或奶粉少许,白酒 1份加水浸润搅拌均匀

密封于塑料袋中,隔日即可取用。若将白酒改为啤酒,效果更好。 使用前半小时可加入市售鲢、鳙香精。

(8)馊饵:新鲜玉米面用开水浇烫,做成窝头蒸熟,凉温后捣碎,趁热置于干净塑料 袋中,放在阳光下曝晒2~3天即成馊饵,便可挂钩垂钓。

(9)酸臭饵:将已经发酵的酸饵加入臭熏鸡骨头汤或臭鸡蛋,或臭马蹄水,使之具有 浓烈的酸臭味。垂钓时,视情况掺和熟玉米面窝头和面粉。

(10)用玉米面、豆面或豆饼面、煮熟的红枣肉加少许糖精、适量的臭豆腐干或臭腐 乳,再加以面肥或酵母,掺适量温水,充分拌和,盛于器皿中,使之发酵,临钓时掺以适 量面粉(或细米面)经充分搓揉,捏成乒乓球大小的硬面团就行。

四、鲢鱼和鳙鱼的吃食特点

(1)鲢鱼摄食是在上下嘴的张、合时将食物吸入口中,但并不急于吞咽,也不像鲤、 草、青等鱼那样调头游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慢慢吞咽。另外花、白鲢的摄食动作 各有不同,白鲢动作敏捷、轻微,钓此鱼须眼疾手快。而花鲢摄食动作较白鲢缓慢、稳重。

(2)大多在水的中上层觅食.特别是人工喂养的鱼塘,饵料漂浮在中上层,使鱼儿形 成了在该水层摄食的习惯。再就是顺风在水表层摄食浮游生物,这就给钓鲢鱼带来了难度。

(3)垂钓时,由于的浓香引来成群的鲢鱼,它们没有和那样狡诈、多疑,只要味道对口就吃,这一点又为钓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鲢鱼和鳙鱼的垂钓要领

夏季的早晨、傍晚或夜间,是鲢、鳙鱼摄食高峰时期,最适于垂钓。浮钩钓具上的钓 饵,要用“模拟仿生钓饵”。取乒乓球大一块面团,把钓钩全部捏在面团之内,钩尖向着 四周张开,但不要露出面团之外。垂钓深度保持在70—100厘米,钓饵入水后,估计面团在 钩上可维持5—10分钟不脱落,面团中的糠、麸,经水一泡,体积必然膨胀脱落,于是大面 团的周围和下方,就会逐渐出现雾状的屑粒下坠现象;加之面团中红虫、水蚤等的蠕动挣 扎,又发出它们浮游生物特有的气味,这正是鲢、鳙鱼的美餐。发现浮标被拽跑了,就可 以立即提竿收线,钩牢鱼嘴。沉钩底钓鲢、鳙鱼的季节,一般都在秋冬和早春,鲢、鳙鱼 在中下水层活动。装饵时将钩柄、钩弯及钩尖全部站立包藏在面团中,而把钩尖部隐藏于 面团四周和表面下。鲢、鳙鱼张开大嘴,很容易把面团及全部钓钩摄入口中。当它游走拽 动鱼线,发出上钩信号时,钓者只需一弹钓竿,一组钓钩从口腔内部不同部位将它钩住。

六、浮漂、进窝、咬钩

1、钓鲢、鳙鱼观察浮漂技巧

快速、轻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一点点,又立即升到原位,这是鲢鱼摄饵的反应。缓 慢上升或下沉,不超过一目,是鳙鱼摄饵。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l~2 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

1月怎样钓鲢鱼篇九
《了解钓鲢的十大点技巧》

了解钓鲢的十大点技巧

第一、了解其个性

1.喜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因为在垂钓中发现,钓起花鲢时,尽一色花鲢,钓起白鲢就尽一色白鲢。插花上钩的现象很少。

2.常浮游,旨在摄食浮游生物和吸氧,因为夏初——秋末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异常,经常造成水中缺氧。

3.怕惊扰、喜雀跃。遇到响动或小鸟掠过水面,立刻引起鱼群骚动而跃出水面,此起彼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反应主要在白鲢。

第二、了解其食性和垂钓饵料

鲢鱼不仅喜酸臭,也吃香甜食物,有时用荤饵也能钓获。当然,这要看渔塘水质和喂养情况。一般到小面积人工喂养的池塘,饵料充足的条件下,香甜饵和红蚯蚓的效果好;对鲢鱼密度小,浮游生物多的大面积天然水域,还是酸臭饵料的诱惑力大。

下面是本人用过的,也是效果很好的几种钓鲢饵料:

1.菜籽饼、尾粉、面粉、发酵

2.菜籽饼、玉米粉、面粉、发酵

3.玉米粉、尾粉、面粉、发酵

4.麸皮、尾粉、面粉、发酵

5.米酒糟、尾粉、面粉

6.面粉、白醋、白糖

7.麸皮、臭豆腐汁、面粉

8.红蚯蚓蘸面粉

以上饵料的调配,除红蚯蚓外,其它各种,如果是作钓饵就多加点面粉,以在水中2~3分钟不散为佳,要是作诱饵,能捏拢成索就行了,不必掺进过多的面粉。菜籽饼的掺合最多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别的原料可根据情况灵活搭配。 第三、了解其摄食的特点

1.链鱼摄食是在上下嘴的张、合时将食物吸入口中,但并不急于吞咽,也不像鲤、草、青等鱼那样调头游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慢慢吞咽。另外花、白鲢的摄食动作各有不同,白鲢动作敏捷、轻微,让人防不胜防,钓此鱼须眼疾手快。而花鲢摄食动作较白鲢缓慢、稳重。

2.大多在水的中上层觅食,特别是人工喂养的渔塘,饵料漂浮在中上层,使鱼儿形成了在该水层摄食的习惯。再就是顺下风在水表层摄食浮游生物,这就给钓鲢带来难度。

3.也有到水底觅食的。特别是垂钓时,由于诱饵的浓香引来成群的鲢鱼,它们没有鲫鱼和鲤鱼那样狡诈、多疑,只要味道对口就吃,这一点又为钓鲢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学会看漂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准确无误的提竿时机,关键就在于浮漂反应的一瞬间。那么有哪些反应呢?

1.快速、轻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一点点,又立即升到原位,这无疑是白鲢摄饵的反应。

2.缓慢上升或下沉,不超过一目,是花鲢摄饵。

3.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花鲢摄饵,而且这种反应的中钩率相当高。

4.浮漂在水中似动非动多半是花鲢摄饵。这种反应一般出现在有点小风浪时。

5.在我十几的钓鲢经历中,从未遇到鲢鱼拖漂、黑漂和大送漂的情况。 第五、如何判断鲢鱼进窝和咬钩

1.观水泡,从窝点周围泛起两分硬币大小的单个水泡,米把远左右一个,由远而近进窝。

2.观钩饵,为准确判断是不是鲢鱼咬钩,除了观漂和水泡外,还有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用红蚯蚓试钓,别的鱼咬钩,蚯蚓是一节节被咬断,而被鲢鱼咬过的蚯蚓则是全部粉碎。

所以,只要把观漂,看水泡,检查钩饵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就可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是不是鲢鱼咬钩了。

第六、钓法

近几年来,本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钩、串钩、组钩和锚钩等四种钓法进行试探。

1.单钩钓鲢的钓具配备与钓鲫、鲤是一样的。只是钩要用大一点,本人用的是日产丸九13~15号钩,钓饵用红蚯蚓或面索。此法简便易学,但是因鲢鱼嘴大,加上满口粘膜,很难钩在要害部位,所以脱钩跑鱼的比例很大。

2.采用串钩钓法,是让上、中、下各水层的鲢鱼咬钩,可是小杂鱼的干扰太大,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费饵费时。

3.组钩钓,即爆炸钩。此法不用铅砣,也不要托饵簧,只用调好的饵料将钩包住,以手竿将钩饵轻放到水底后,浮漂直立,露出水面1~2目就行了。此法虽不大量跑鱼,但钩线极易缠绕打结。

第七、浮钓与底钓,哪个效果好

从鲢鱼的生活习性而论,浮钓的效果应该好,有的钓友已经尝试过了,《中国钓鱼》杂志上也有介绍,都有一定收获。但从我多年钓鲢的实践来看,浮钓不如底钓。前者虽有吸引力,却缺乏稳定性,因为钩饵县于水中,经水浸泡而稀释,鱼儿撞动而散落,最后只剩下空钩,鱼儿是不会上当的。而底钓却恰恰相反,变浮钓的劣势为优势,饵料不断补充到固定窝点,增强诱鱼效果,加上味道适宜,鲢鱼就争吞钩饵,此时,就是提竿起鱼的时机。至于底钓多深,不能一根而论,到目前为止,本人从1米左右钓到3.5米的深度,效果都很好。

第八、如何钓效高

经探索发现每年6~9月钓鲢效果都好,不过在这四个月里要算7、8两月为理想月份,而钓鲢高峰,却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一个月每天的黄昏为黄金时刻。因为这一时期温度多变,西南风多,天气枯燥,酷热,鱼儿受气候的影响食欲不振。只有到了黄错气温下降,风也小了,这时鲢鱼大开胃口,就饥不择食了。再者白天风高浪大,不便观漂也是不宜钓鲢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一时期的黄昏,是钓效最好的难得机会。

第九、冬季能否钓到鲢

以前我以为冬季钓不到鲢鱼。然而根据近年的摸索,推翻了我原来的想法,冬季也可以钓到鲢鱼。只是钓获量少。在1992~1995年4年的冬季本人一直坚持试钓,都有一定的钓获量。特别是1994年12月底的一个阴天,刮的2~3级北风,

在气温只有11℃的情况下,钓上一条9千克多的大花鲢。钓友按照我介绍的方法也钓到了冬鲢鱼。

第十、“老鬼”钓效好

我对“老鬼”香精虽说很崇拜,但开始仅仅只用于钓鲫鱼、鲤鱼之类,没有用于钓鲢,后来为检验“老鬼”的威力,在钓鲢饵料中掺入了“老鬼”香精,用法有两种。

1.掺进面粉里,作蘸粉用;

2.与面粉、白糖调匀揉搓好,挂钩作钓饵,此饵呈淡黄色,略甜还有“老鬼”的特殊香味。

由于“老鬼”的介入,增强了鱼饵的吸引力,加上不断蘸粉,所以持续时间长,上鱼也多,为此周围的钓友说我不愧是钓鱼老手。其实这并不是我的钓技高,而是“老鬼”显灵啊!

最后是鲢鱼上了钩不要高兴过早,因为此鱼口大、唇薄、肉少、膜多,所以很难钩牢。要使钓到的鲢鱼顺利上岸,还得注意三关:即一不能硬拉,以防豁嘴;二不能松线,以防脱钩;三不能性急,以防操之过急。因此只能因势利导,谨慎遛鱼,直到翻白仰肚,再用抄网或手捧上岸,切勿提线,否则前功尽弃。

手杆钓花鲢白鲢的钓法(台钓改进)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种手竿钓白鲢、花鲢较有效的方法(友情提醒:该方法在我们这里效果非常明显,在其他地方效果怎样不敢妄说),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一、竿、钩、坠、线组合:

采用5米4以上的硬竿,一般用0.30mm左右的进口超强线,9号伊士尼钩。绑三枚钩,长短分开,三枚钩之间距离为5cm左右。用直标,坠的轻重调整到标露三目为佳。

二、饵:

采用淀粉较少的熟地瓜(红苕)和炒熟并碾碎的花生粉(该饵料和好后柔软香甜,入水后渐渐化开,雾化效果较佳,白鲢、花鲢都喜爱吃)

三、钓法:

采用浮钓,一般浮标调整到一米左右。第一次打窝可多投一些饵料,鱼多的水域十分钟后就有鱼进窝,可以看到有细细的鱼星泛起,这时就可下竿垂钓了。钓饵挂在最上面的一枚钩上,饵料捏成食指大小,入水后浮标剩二目左右。只要看到浮标下沉并且停顿住立即提竿,十拿九稳,(一般都是最下面的钩钩到鱼)。如看到浮标渐渐上浮,说明饵料已经没有了,就该

换饵了。

以上钓白鲢、花鲢的方法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鱼对饵料的喜爱不尽相同,有的饵料在南方好用,在北方就不好用了,反之,在北方好用的饵料,在南方有可能就不灵了。不论好用不好用,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白鲢花鲢自制钓饵配方

白鲢和花鲢鱼喜食馊臭食饵,制作时以面食自然发酵为主,在原则上应该是只许馊,臭而不许发霉,即只允许食饵有馊臭味而不允许长白毛.这种白毛即为霉菌在食饵上繁殖的"菌落".

现将几种钓白鲢,花鲢的食饵的具体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号钓饵:馊食.用新鲜玉米面一斤,以凉水和面,少对水,做好窝头蒸熟.少加水及蒸透的目的是使窝头坚实,出锅凉温后,将手洗净,虽不能达到完全消毒,也须肥皂洗净,以防病菌感染食饵.然后将温窝头掰成小碎块,捻成粉渣状,趁热置于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尽量把袋中的空气排出,与外界空气隔绝以防止饵料感染,如选用三层塑料袋包裹更好,每个袋口均分别用绳子扎紧,封闭起来,在盛夏日光下曝晒,2-3日即成馊食就可使用了,7天后,食饵逐渐变软,时间再长饵即有臭味.用时食饵若软必加当天窝头以调其硬度.

2、号钓饵:甜食饵.新鲜玉米面3/4斤加麦麸或豆饼1/4斤,红糖半两,按"1"号钓饵做法,凉水和面,蒸硬窝头后发酵,上鱼率明显提高.

3、号钓饵:把适量糯米酒掺入玉米面中,按上法蒸硬窝头,发酵,也可用"1号钓饵"临用时掺入江米酒少量,胖头鱼也甚喜食此饵.

4、号钓饵:以豆饼及麦麸为主,加适量玉米面掺在一起蒸窝头,按不法发酵,此饵颜色较深,如长期放置可成纯黑色,可保留过冬,使用时可加新鲜窝头,开春后仍可使用,此种隔年饵常可使钓者丰收而忘返.

5、号钓饵:加韭菜于玉米面中,有特殊菜臭味,胖头喜食.将新鲜韭菜于切成碎末,越碎越好,让韭菜汁液流出掺在玉米面中,做此饵时因有菜汁故比"1号钓饵"加水更少,蒸出窝头同样发酵备用.将"1号钓饵"掺入当天做出的韭菜末,钓效更好.

胖头6号钓饵:加洋葱头碎末,和"5号钓饵"一样发酵备用.

胖头7号钓饵:取吃剩下的熏鸡骨头4两,放置于一啤酒瓶中,加清水至满,盖严后用塑料薄膜两层把瓶口封闭,然后在二层薄膜的外方再封一层较大的薄膜,这样把上面的二层上加包一层,以保证瓶内鸡骨发酵而不发霉,生蛆,曝晒5-7天后即变成极臭的鸡骨汤,用"1号钓饵"临作饵前,况些鸡骨汤,再掺当日做的窝头.此种钓饵的效果显著.

手竿爆炸钩浮钓鲢鱼

一、钓具准备

1.鱼竿:选用竿体硬、竿梢粗,长度在4.5米以上的硬调手竿。

2.渔线:宜用直径0.3一0.4毫米的优质强力钓线。

3.鱼钩:11号以上带弹簧的伊势尼新爆炸钩。

4.浮漂:选用5号以上的粗尾大漂;若无大漂,也可以在粗尾浮漂的漂脚上穿一小块塑料泡沫来增加浮力,使用起来并不影响垂钓效果。

5.钓组的连接:主线齐竿长,线上穿两粒太空豆固定漂座,主线与钩组相连处拴一连接环,不用铅坠,连接环直接与钩组相连。

二、钓位

鲢鳙喜温,食浮游生物,耐缺氧性差,因此,钓位宜选水藻繁茂,浮游生物密集,氧气充足,水深在3米右缝缩活动的水域。经常有人垂钓的钓位,因常常引来成群的缝缭光顾,也是好的钓位。

三、气候

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浮钓的最佳时期,7一8月是黄金季节。鲢鳙在气温25一30℃时摄食最旺,一天之中,上午8点至下午4点是摄食高峰;特别是晴朗天气,气压高,光照足,气温高更适合浮钓。

四、饵料

L钓饵:白鲢喜食酸、香、甜味。缩鱼喜食甜、酸、臭、呛四味俱全,因此,钓饵应针对所钓对象鱼而加以制。特别注意一点,配制的饵料不能太乳,饵料人水后应能呈粉状不断地散落,10一20分钟能散完为宜。

钓鱼知识学习网站

1月怎样钓鲢鱼篇十
《怎样用台钓钓白鲢花鲢》

怎样用台钓钓白鲢花鲢

怎样用台钓钓白鲢台钓钓花白鲢已不鲜见,可能很多北方的钓友还并不是非常在行,但在南方已经颇具规模了,尤其在上海,更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使用钓得灵加传统钓组或海竿钓花白鲢,而另一种则是用台钓钓花白鲢。这两种方法,笔者都曾经用过,可谓各有千秋,但笔者认为在春秋两季,台钓钓花白鲢会占有更大的优势,那么我就向各位钓友介绍一下:我是如何用台钓钓花白鲢的。先说一下:花白鲢的食性吧,对于花白鲢的食性各种书刊都有各自的说法,有的说鲢鱼喜食酸饵,有的说鳙鱼喜食臭饵,但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明明想主攻花鲢的,结果钓上来的全是白鲢,明明想钓白鲢的,结果花鲢频频咬钩,所以,我认为不管是酸饵还是臭饵,都能钓到花白鲢,由于,这两种鱼类是滤食性鱼类,对固体饵料没有什么兴趣,传统钓组几乎钓不到花白鲢,而这两种鱼类对于粉状饵非常感兴趣。那么我就先说一下,我的两次钓花白鲢奇遇;2000年11月17日,天气阴有时有小雨,东北风4~5级,阵风6级,温度:12~17度。从这个天气来看,花白鲢咬钩的希望是非常渺小的,当时我在一精养水域垂钓,为了抛竿便利选择了背风的东岸上风口为钓点,到了钓点才发现东岸的水非常浅,水深不超过1.2米,而其他三个岸边水深都超过2米,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下钩垂钓,当时使用的钓饵是拉丝粉+东峻,主攻鲫鱼,打窝后5分钟,便出现鱼讯,但鱼讯非常的微弱,标缓慢下沉1目左右,然后不动了,过会又缓慢下沉1目,我以为有虾在咬钩,故果断提竿,这时竿子弯成大弓,我想,哇,好象是条大家伙,结果鱼到水面时才发现,诶,怎么是花鲢,奇怪。但没想太多,过会,又来了一条花鲢,就这样持续了1个半小时,竟然连钓17条2~3斤的花鲢。事后发觉非常奇怪,花白鲢喜食酸臭饵,怎么会对我这鲫鱼饵感兴趣啦?从这一点,我可以得出结论,花白鲢,尤其是花鲢同样对于甜食也感兴趣的。而花鲢善于在温度较低时浅底觅食,而白鲢却不善于。另一次:是1999年8月下旬,天气晴,西南风2~3级,温度24~33度,我在一收费的放养小水面垂钓,下午4点到达河边,钓底,使用的是富含小麦蛋白纤维的饵料+草莓精,起初上了几条鳊鱼后就在没鱼讯,但发现标一直有被撞线的现象,我果断换上了钓鱼郎5号标钓半水,当时水深1.5米,我开始钓1.45米的地方,没动静,改钓1.4米,仍然没动静,接着继续变换钓棚,直到离水面大约0.7米的地方,开始有鱼讯出现,只见标斜着走,一边斜一先慢慢没入水中,我果断提竿,钓着的是一条2.5公斤左右的花鲢,就这样,不出1个小时,钓了3条同样大小的花鲢,让我很是高兴,但我当时不太理解,雾化效果并不强的小麦蛋白纤维饵怎么会引得花鲢来咬钩的。通过后来不断的研究发现,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钓花白鲢的注意事项:1.钓底,2号标~3号标,用雾化强的雪花饵1包+白粉20克+拉丝粉少许+真阿魏兑水,让饵充分吸水,变为大比重钓饵,从缓慢的层层雾化吸引花鲢咬;钓半水,5~7号标,用雾化强的雪花饵1包+白粉30克+拉丝粉少许+白醋兑水,把饵配得干一些,让饵入水后不断的遇水快速膨胀,形成强雾化区吸引花白鲢前来咬钩。2.钓底时每过3分钟换一次饵,钓半水每过一分钟基本就空钩了。3.钓线,建议主线3号,脑线1.5~2号。伊势尼6号无倒刺钩,如果塘中有超过4公斤级的鲢鳙建议加装失手绳。4.建议使用4.5~5.4米的超硬调鲤竿或罗非竿。5.在钓之前先用东峻+玉米粉+面粉+白醋+蜂蜜的诱饵打窝,效果会更明显。

6.钓点选择风浪较小的背风口或上风口,勿选择下风口,否则比较难钓到花白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