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上元夜翻译篇一
《读卷1》

新沂市棋盘中学2013届高三第五次调研测试(读卷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弄堂/玩弄 打烊/佯装 包扎/驻扎 弱冠/沐猴而冠 ........B. 创刊/惩创 攒动/积攒 皮革/病革 扛活/力能扛鼎 ........C. 哺育/果脯 跻身/侪辈 鱼鳔/保镖 遭殃/怏怏不乐 .........D. 阆苑/稂莠 毗连/纰缪 札记/轧钢 裨将/大有裨益 ........

1、【命题意图】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 lîng /nîng,yàng/ yáng,zā/ zhā,guàn;B. chuàng/chuāng,cuán / zǎn /,gé káng/gāng;C. bǔ / fǔ,jī /chái,biào/biāo,yāng/ yàng;D. làng /láng,pí/pī,zhá/dān,pí/bì。 2.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3分)( ) ...

A.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理直气壮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

B.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 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所有网民。 2、【命题意图】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恣意妄为:指随心所欲,胡作非为。B.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这里用的是第二个意思。C.“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错了对象。D.权宜之计: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3. 下面是一篇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李商隐的诗歌因晦涩难懂的含义和缥缈朦胧的美感广为人知,他的诗广用各种意象,尤其喜欢“雨”意象。李商隐有众多经过自我的心理治愈的伤痛,但是留下了很多被深埋心底的伤痕残根,而“雨”在李商隐的诗中是作为勾起他回忆起曾被治愈过的心理伤痛的残留痕迹的引子出现的。 3、【命题意图】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参考答案】李商隐 雨意象 伤痕残根 心理治愈(4分,每个1分)

【解题思路】通读这段文字,你很快就会发现它只有两句话完全可以分成两层:第一句,句子的主干是:李商隐的诗歌喜欢运用雨意象。第二句话,句子的主干是:李商隐自我心理治愈的伤痛还留下了伤痕残根,而雨勾起了他的伤痕残根。这样思考以后,关键词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

4.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万圣节前夜,2012年的10月31日在上海地铁站内惊现4名打扮成“僵尸”的女性乘客, 4人均为黑色长发、白色外衣,脸部画着浓重白色妆容,眼角、嘴角还用颜料营造出“滴血”效果,此举引发网民热议。

请从反对的角度,提出两点理由。要求语言表达准确。(5分) 4、【命题意图】本题属于新闻点评。新闻点评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

【参考答案】示例: 他们的这种行为没有遵守公序良俗,是建立在让别人恐惧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应该提倡。 【解题思路】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弄清主要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一语中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府君名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山阴主簿,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奏了他的事迹,做了大理评事,监尉氏酒。第二年,做了三泉县知县,因为旧例,可以穿五品服到达。到了以后感叹说:“我常常想要做的事情,现在可以试试了。”三泉县因为他的治理得力而闻名。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丞相李迪镇守永兴,结交府君自我称赞,于是在他的军府里做通判。李公离开后,寇莱公代替了他。皇上下诏叫张府君到凤翔,莱公向来了解他的贤能,于是上奏请求留下他。事有利害,没有不争辩的,听从他的意见才停止。皇上下诏表扬了他,升为殿中丞。钱惟演、李士衡推荐他荐辅佐益州州政,避因亲属而徇私的嫌疑没有接受。担任太常博士,不久替换到了晋州。当今皇上即位的时候,他以屯田员外郎的身份知汉州。一日夜间四个士兵到衙门举报禁兵两营叛变。佐吏害怕,成批地进入衙门,府君慢慢地出来,唯独抓住这四个士兵拷打,快速作出诬告的状词,并且在两营中公布来使他们安定。。到天亮时审问知道是这四个士兵四卒与军队中的人合谋,于是把他们和同谋的九个人遂及同谋者九人杀死后弃尸于市口。于是上奏说蜀地守边士兵长久在一起,往往会叛变。可以通过使臣来这里代替他们,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臵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提升为都官,回朝,庄献太后当面表扬了他。冯异用黄金求谒太后,得到监管鄂州税收的事情,知州欧阳颖侍奉他非常恭敬。武昌置场中买民炭,常常管理先写入文书作为凭证,却把所买的碳留在民家不妨在官仓,等到要运走时,就直接去取来装船,成为惯例。欧阳颖残暴,又想要(用此)来资助他的反叛的图谋,派人审查这件事,因为犯了盗窃罪要被处死的有十八人。府君从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到鄂州,为他们伸雪冤屈,鞭笞了几个看守的官吏罢了。同时,汉阳百姓贩茶,骆与京诬告百姓反抗检查,按照法律有二十人应当判处死刑,受到牵连的有一百多人,张保雍亲自前往审讯,于是查到他们被诬蔑,二十人得以不判处死刑,受到牵连的人也得以赦免。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

汉阳以长江为城,洪水到了堤就被毁,每年都调柴禾石头,征发百姓修理,民工四千人,两县因为这个穷困不堪,府君亲自看护修理,省一半工费,堤修好一直后到今天一直完好。升为祠部郎中,满一年,调为两浙转运使,巡行到婺,找到婺地守官的罪证,留下来审查他。没有完成就一病不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 雅:向来 B.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 寻:不久 C.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鞫:审讯 D.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 干:触犯 5、【命题意图】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 干:求谒

6.下列句子中,属于张府君“辩诬”的一组是(3分)( )

①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②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③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④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

⑤自荆南乘单船,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 ⑥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命题意图】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①指的是他回避亲嫌;②指的是他为人正直,喜欢据理力争;④不是他所做的事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府君景德二年考中进士。担任山阴主簿一职,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后来因为皇甫选的举荐,担任大理评事,监尉氏酒。第二年,担任三泉县令,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

B.寇莱公了解张府君的贤能,当他代替李迪镇守永兴时,奏请皇上留下张府君留在凤阳,张府君遇到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据理力争,得到了皇上的表扬。

C.张保雍知汉州时,夜间有四个士兵叩见他告诉他禁兵两营兵变,张府君识破他们的阴谋,最终知道是这四个士兵和其他人合谋叛乱。

D.汉阳百姓贩茶,骆与京诬告百姓不服从检查,判处二十人死刑,受到牵连的有一百多人,张保雍亲自前往查明真相,二十人都没有判处死刑,受到牵连的人也得以赦免。 7、【命题意图】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是皇上下诏叫张保雍去凤翔,而寇莱公上奏请求将其留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3分) 译文:(府君)唯独抓住这四个士兵拷打,快速作出诬告的状词,并且在两营中公布来使他们安定。(得分点“掠”、“趋”、“徇”的翻译)

(2)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4分)

译文:欧阳颖残暴,又想要(用此)来资助他的反叛的图谋,派人审查这件事,因为犯了盗窃罪要被处死的有十八人。(“资”、“按”、“坐”的翻译,并注意语句通顺) (3)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3分)

译文:骆与京比欧阳颖还要残暴,百姓不敢争是非对错。(“甚”、“曲直”的翻译,注意语句通顺 ) 8、【命题意图】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瑞鹤仙·乡城见月

蒋捷

绀烟迷雁迹,渐碎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蟾,飞到蛛丝帘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华似织。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照,休照红楼夜笛。

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注释】①宋朝亡后,作者回到故里,面对寒月抚今追昔,写下此篇。②绀:深青带红的颜色。③伊凉:《伊州》、《凉州》,曲调名。

(1)请赏析“绀烟迷雁迹,渐碎鼓零钟,街喧初息” 的写景特色。(3分) (1)【命题意图】考查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

【参考答案】(1)由远而近(1分)、视听相结合(1分) 形象地写出乡城入夜之景的变化过程。(1分)

【解题思路】写景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本句写景从写景顺序来看是从远到近,从写景角度考虑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2)请分析“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命题意图】鉴赏词的结构技巧和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写京师上元夜之繁华,与上片萧瑟的景象形成对比,以昔衬今,(2分)为尾句抒发故国之思及对趋奉朝而求欢乐之人的怨恨之情作铺垫。(2分)

【解题思路】宋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换头承上,回忆京师上元夜之繁华。在全篇中起到过度作用。

(3)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3)【命题意图】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山河依旧人事全非之深慨;故国之思;对趋奉朝而求欢乐之人的怨恨。(一点1分,三点4分) 【解题思路】首先通读全文,结合注释①,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7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8)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命题意图】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阳 光 彭学明

①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为阳光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

②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

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来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

④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

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 ⑤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来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阳光,不再是守家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留下背影。又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中国景泰蓝一样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事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举世无双。我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和污辱,犹如小鱼投入大鱼之口,或许我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小一些,我们的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脸泪光地打望着我们? 苦难就会少一些。然而这种对苦难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家伦理学谆谆教诲为做人最重要的 ⑥ 阳光来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来到他曾经来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品德。我并不是说这种道德不是中国人的伟大品质,耶稣说“为温顺者祝福吧,因为他将继承整个世界”。但中国人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来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把忍耐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并有意识地反复向后代灌输。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胡在阳光身上坐了,受伤和不受伤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真。学校的大草坪里,阳光正培养这种美德的学校是中国人的大家庭,这里有一大群的姑嫂媳妇、姐夫妹夫、内兄内弟、大伯小叔、父亲儿翻晒着一群看书的孩子和电脑照排的字符,整个草地满门书香。字符们,正排着队,教孩子们认识道路和世界,认子等等,他们每天在相互忍让之中学得了这种美德。他们从孩提时起,就从实际的需要和父母的教诲之中,学到处识智慧和思想。字符说,这个世界不但充满了善良与美丽,也充满了邪恶与丑陋,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沟与角落,理人际关系必须互相忍让,相互调整。这种深刻、缓慢、持久的熏陶对人们性格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 往往生长着肮脏与丑恶,把某些人的良心与道德赶得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世俗、势利、缺乏斗志、忘记正义,于唐代有位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不已。唐高宗问及他成功的秘诀,宰相唤来纸笔,挥毫写了一百是我们多么希望有自然的阳光温暖我们皮肉的同时,更有精神的阳光照耀我们的骨髓。 个“忍”。中国人并不认为“忍”是家庭制度的一种不幸,相反,他们一直对它表示钦佩。“百忍”这个词现已进入 ⑦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 道德谚语之列。大年除夕,把它写上红纸,贴上大门,比如“和气生财” ,“忍为家训”等等。如果这种家族制度继(选自2012年第5期《文苑•经典美文》) 续存在,如果社会仍不充分重视个人的价值,而认为人只有处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是完美的人,就不难理解为什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达特色。(4分) 么忍耐必须被看作一个最崇高的道德,并一定要成长于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中,在这里,它确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11、【命题意图】鉴赏写景段的表达特色。 (根据原文删改) 【参考答案】拟人、比喻(1分),动词准确生动(1分),细致写出夏日阳光之特点,表达作者对阳光的喜爱(2分)。 15.请分析作者认为中国人遇事忍耐的成因有哪些。(6分) 【解题思路】这道题要求考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以及整个语言的风格角度思考。文段中涉及到拟人、比喻修辞15、【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手法,另外作者在动词使用时也特别用心。可先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中国人遇事忍耐是文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它的形成既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又与中国家12.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七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庭在制度、社会制度有关,是整个民族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

【解题思路】先筛选出文中与题干关系密切的语句,然后分析概括是解答此题的基本步骤。关键语句是第一段(4分)

最后一句,结合全文加以梳理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12、【命题意图】鉴赏第二人称的作用。

16.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参考答案】改用第二人称,构成和阳光对话的情境(1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冬天的阴沉的厌恶(1分),表达

16、【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查对论证方法的辨别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对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的怀念(1分);同时也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可感(1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将中国式的“忍耐”与西方人的“忍耐”作对比,【解题思路】散文中第二人称“你”的作用:①拟人化的作用,便于对话②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③ 增强作者的

证明中国人遇事过于忍耐。用景泰蓝比喻中国人的“忍”,证明中国人“忍”的出名。引用谚语证明“忍”在中国人叙事或抒情手段,便于作者情感的表达。④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联系文章不难得出答案。

意识中作为重要美德出现。 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解题思路】第二段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将中国人的“忍耐”与西方人的“忍耐”作对比,用比喻论证证明中13、【命题意图】把握文章的思路。

国人的“忍”出名,引用论证证明“忍”在中国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参考答案】文章采用拟人手法,先写春日阳光孕育希望、夏日阳光富有力量、秋日阳光带来收获生机勃勃的景象,

17.作者曾写文说遇事忍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请分析概括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遇事忍耐”再写阴沉的冬日缺乏阳光的情景,再有自然的阳光写到精神阳光的重要,最后呼吁永远和精神的阳光在一起,由实

的优点和缺陷。(6分) 到虚,层层深入。(一点2分)

17、【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因此它是围绕“阳光”展开串珠式(以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各个部分)描写,

【参考答案】优点:使整个民族易于适应周围环境,有利于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缺点:过于忍耐,对罪恶和最后把具体的阳光写成虚指的“阳光”,由实到虚,层层深入。

病态的容忍,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过分强调集体,忽视了个人的价值。 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阳光”为题的用意。(6分)

【解题思路】作答此题,需关注关键语抓住“忍耐的品质就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或许我们对14、【命题意图】鉴赏散文标题的作用。

苦难的承受力小一些,我们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等,稍加分析概况即可得出答案。注意要点要全面。 【参考答案】阳光是全文的情感和行文线索;它既指自然的阳光,又指精神的阳光;表达作者对当下世界的邪

七、作文(70分) 恶与丑陋的批判;渴望我们精神阳光的永存。(一点2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解题思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标题在文章中一般有如下作用: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因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而获得2012年诺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联系本文的内容不难得出

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效应,包括“修莫言旧居”、“种莫言高粱”、“送答案。

莫言别墅”、“拍莫言电影”、“卖莫言白酒”等,“莫言热”再次让人们走近诺贝尔奖。其实,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不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想土壤,诺贝尔奖需要我们深入内部的“走进”而不是当下走到近处的“走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请以“走进诺贝尔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人的性格——遇事忍耐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林语堂

遇事忍耐是中国人最昭著的特点,我认为这是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中国人心理构造的必然组成18、【写作指导】 部分。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与社会中并时时受其影响。可以说,忍耐的品质这是一道以时事热点为材料的命题作文,此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当前社会生活,并能对热点事件进行冷静思考、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又是家庭制度的产物,而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辩证思考。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应力求深刻、具体,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泛泛而谈。题目是“走进诺贝尔奖”,

说的是“走进”,而不是“走近”,“走进”是深入事物内部,是一种主动行为,所以考生要把感悟、体验、思考写出来。“诺贝尔奖”可以是实际的诺奖,也可以虚指最高水平、最高荣誉。考生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诺贝尔奖梦,可以写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还可以写具备诺贝尔奖的实力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获奖的人和事,当然,还可以写诺贝尔奖本身的故事。写议论文,可以对“莫言热”、诺奖情结等进行理性思考,也可以对诺奖评选的公平性进行评论,还可以联系“钱学森之问”谈人才的培养。

上元夜翻译篇二
《高二语文》

高二五一作业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荒芜/安抚 偃仰/揠苗助长 连累/硕果累累 B.酒馔/杜撰 裨益/沁人心脾 蛮横/横行霸道 C.官邸/砥柱 忏悔/诲人不倦 寒舍/退避三舍 D.篡夺/编纂 咆哮/越俎代庖 甲壳/金蝉脱壳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4分) 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 4.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3分) 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贾生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

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

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

人先生②

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C.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D.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 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登大别山 【清】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 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 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1) 开篇“澄江如练,碧峰孤拥”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3分)

(2)“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3)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 。 (《诗经·蒹葭》)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___。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和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

的餐具,像吃西餐似的。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一位朋友回答得好:“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

11.“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文章多处描述了“味道”,请概括影响味道的几个要素,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3.“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这句话描写了窗外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4.本文以朋友“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这句话结尾,有什么深意?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题。

何必温馨? 周国平

①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我写文章有时也用它,但尽量少用。不论哪个词,一旦成为一个热门、时髦、流行的词,我就对它厌烦了。

②温馨本来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词,如今居然摇身一变,俨然是形容词家族中脱颖而出的一位通俗红歌星。她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中,散文中,商品广告中。以至于在日常言谈中,人们也可以脱口说出这个文绉绉的词了,宛如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

③可是,仔细想想,究竟什么是温馨呢?温馨的爱、温馨的家、温馨的时光、温馨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朦朦胧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许,正是词义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这个词的魅力,能够激起说者和听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联想。

④而事实上,我无须举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达吉亚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例子,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都不妨自问,真爱是否只有甜蜜,没有苦涩,只有和谐,没有冲突,只有温暖的春天,没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认爱情中也有温馨的时刻,即两情相悦、心满意足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自有其价值,可是,倘若把它树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就会扼杀一切深邃的爱情所固有的悲剧性因素,把爱情降为平庸的人间喜剧。

⑤比较起来,温馨对于家庭来说倒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概念。家是一个窝,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舒适、安宁、气氛浓郁的窝。不过,我们也该记住,如果爱情要在家庭中继续生长,就仍然会有种种亦悲亦喜的冲突和矛盾。一味地温馨,试图抹去一切不和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复有壮丽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儿不温馨。 ⑦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许多广告画面,画面上是各种高档的家具、家用电器、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等等,随之响起同一句画外音:“„„伴你度一个温馨的人生。”一点也不错!舒适的环境,安逸的氛围,精美的物质享受,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温馨”一词的确切的现代含义!这个听起来好像颇浪漫的词,其实包含着非常务实的意思,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一种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不要跟我们提罗密欧了吧,爱就要爱得惬意。不要跟我们提哈姆雷特了吧,活就要活得轻松。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

⑧我丝毫不反对实在的生活情趣。和突出政治时代到处膨胀的权力野心相比,我倒是觉着这是一个进步。然而,实在的生活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决非限于舒适安逸。使我反感的是“温馨”这个流行词所标志的人们精神上的平庸化,在这个女歌星的唱遍千家万户的温软歌声中,一切人的爱情和人生变得如此雷同,就像当今一切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如此雷同一样。听着这些流行歌曲,我不禁缅怀起歌剧《卡门》的音乐和它所讴歌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和人生来

了。 (有删改)

15.作者为什么“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理由。(6分)

16.文中第⑦段描述了许多广告画面并突出了同一句画外音,有何用意和效果?(6分)

17.作者对有些人“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作何评价?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述。(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必须得更换。这二十根横梁由巨大的橡木制成,可到哪里去找长得一般粗壮的橡树,来保持这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礼堂的原有风貌?学校园艺师向校方报告,当年的设计师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早在校内一块土地上安排种植了大片橡树林。在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下,现在,每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大礼堂的横梁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第Ⅱ卷(附加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寿之志三国也,纪 魏 而 传 吴 蜀 夫 三 国 鼎 立 称 帝 魏 之 不 能 有 吴 蜀 犹 吴 蜀 之 不 能 有 魏 也 寿 独 以 帝 当 魏 而 以 臣 视 吴 蜀 吴 蜀 于 魏 何 有 而 然 哉 此 寿 之 失 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节选自苏洵《史论》)

20. 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

2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基本意象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等,每一意象也只有寥寥几行诗句,但却艺术地把这些意象叠加成了一首长诗、一个整体,从而传递出诗人对世态人生的探讨,对理想境界的企望。

B.《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而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符合他们的职业身份。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欧也妮先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送给查理,后来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她从来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

E.《子夜》由“三条线索”相互交织,串联全篇。其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是主线,即以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主线,而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线。 23.简答题(10分)

(1)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罗贯中写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请举出《三国演义》中的事例说明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具体表现。(4分)

(2)《红楼梦》中《葬花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书中哪个人物?请简述这个人物“葬花”的有关情节。(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拟规定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事实上,调整教师节日期的建议由来已久,大规模的呼吁则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节日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内涵。随后,魏明伦等一大批知名文化学者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很多教师还没有走出“臭老九”的心灵阴影。为了更好地尊师重教,1985年1月21日,于是国家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仓促间,没有赋予这一节日更深的人文价值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为什么要将教师节设在孔子诞辰?有报道称,这样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显然,这是最粗浅的一个认识。之所以要以此向孔子致敬,很简单,“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化符号之一。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奠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在民间开坛设教,无论出身之高低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之后二千年的平民教育之路,正是由孔子所开创。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极其宝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更是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重叠,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领悟到职业尊严,更好地实现职业精神的反省、叩问与升华。要明白,向孔子表达敬意并不等同于复古。将孔子诞辰设为教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孔子,也是为了重新“发现”那些我们赖以安身立命却一度丢弃了的文化价值。

(选自2013年9月7日《晶报》,有删改)24.我国教师节日期的确定和变更的讨论,经过了哪三个阶段?请根据本文加以概括。(6分)

25.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化符号之一”?(5分)

26.结合本文,说说将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有哪些好处?(4分)

上元夜翻译篇三
《贾生传》

上元夜翻译篇四
《2013白下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

水笔书写。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 ▲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最是一年春好处,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 ▲ 。 (苏轼《水调歌头》)

(8)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 (韩愈《马说》)

(10)野芳发而幽香, ▲ 。 (欧阳修《醉翁亭记》)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猝然——鞠躬尽瘁 追溯——肃然起敬 ....

B.和煦——养精蓄锐 懈怠——浑身解数 ....

C.默契——锲而不舍 鸿儒——妇孺皆知 ....

D.汲取——一拍即合 蓦然——日暮途穷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荒谬 惟妙惟肖 物竟天择

B.匿名 无动于中 吹毛求疵

C.广袤 有例可援 孤陋寡闻

D.箫瑟 众目睽睽 盛气凌人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水浒》塑造人物形象,被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如“花和尚”鲁智深

嫉恶如仇、“青面兽”杨志粗鲁豪爽等。

B.孙悟空向如意真仙讨要落胎泉水,如意真仙执意不给悟空取水,这主要是因为此前

孙悟空请观音收服红孩儿而埋下了宿怨。

C.“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这句话

表现出托尔斯泰对王公贵族的蔑视。

D.慧骃国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官员分为“高跟党”和“低跟党”,他们用比

赛绳技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初三(6)班开展了以“告别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的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你参

与,并完成5—7题。

连日来,市教育局正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主题活动,向全市各

小学生发出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节约从餐桌开始,从“光盘”开始,从“打包”开始。要求孩子们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叶菜,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让“光盘行动”走进校园,是为进一步推进养成教

育的深入实施,提高全市中小学学生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下一步,(A)各中小学还将组建“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志愿者,(B)设立共青团、红领巾文明用餐、节约用餐监督岗,(C)督促就餐学生节约用餐、文明用餐,让“光盘行动”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自觉行动。

5.给上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6.材料中画线处有一句有语病,找出来并改正。(2分)

我选( ▲ )

7. 简要评析右侧图案中公益广告的创意;同时也请你在

“光盘”上拟写一则不超过15字的公益广告,至少使用一

种修辞方法。(3分)

评析: ▲

拟写广告: ▲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8—13题。(15分)

【古诗阅读】

①上元夜

[唐]崔液

②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

以漏壶之法计时。

8.诗中“ ▲ ”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古文阅读】

冷泉亭记

[唐] 白居易

①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

②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

④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

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

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中华书局《白居易集》)

[注释]①余杭郡:杭州。②撮,聚集。③渟渟:水流停滞而聚积。④蠲(juān)烦析酲

(chénɡ):消除烦闷、解除困乏。⑤矧(shěn):况且。⑥潺湲(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起人心情( ▲ ) (2)山树为盖( ▲ ) ..

(3)可濯足于床下( ▲ ) (4)可胜言哉( ▲ )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

B.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

D.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2)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13.文章第一段中突出体现“最余杭而甲灵隐”具体内容的语句是“ ▲ ”;

第二段中画波浪线句子则是通过 ▲ 手法表现这一点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回家

龙应台

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

乡。红磡(kàn)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①⑤⑥

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

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

你回不了家了。”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

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②⑧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

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

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

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⑪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

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⑫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⑬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

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

⑭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

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⑮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

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⑯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

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⑰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

[注释] ①乡:指浙江淳安。②乡下:指台湾大武山一带。

(选自《目送》,有删减)

1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请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2分)

15.文章第⑧到⑫段作者写自己陪妈妈在大武山乡下散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16.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

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17.结合语境,写出对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

(2)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第①段写“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间接反映了妈妈年事已高。

B.第⑫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映衬了年老生病的妈妈凄凉的情形。

C.第⑮段写“我”把妈妈“抱进怀里”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对妈妈的怜爱。

D.第⑯段运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组生动画面具体描绘出妈妈要回到的那段时光。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2分)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

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

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

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

上元夜翻译篇五
《周练二》

高二艺术部语文周练二(0817)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荒芜/安抚 偃仰/揠苗助长 连累/硕果累累 ......

B.酒馔/杜撰 裨益/沁人心脾 蛮横/横行霸道 ......

C.官邸/砥柱 忏悔/诲人不倦 寒舍/退避三舍 ......

D.篡夺/编纂 咆哮/越俎代庖 甲壳/金蝉脱壳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不惮 ( dàn ) 风乎舞雩(yú) 剽悍(biāo) 铁砧(zhēn)

B.掺和(chān) 悄无声息(qiāo) 缂丝(kè) 木讷(nà)

C.栏楯(shǔn) 如切如磋(cuō) 老妪(yù) 间断(jiàn)

D.逶迤(wēi) 日薄西山(bó) 笑靥(yǎn) 盘踞(j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甘地认为统治印度的并非英国人民,而是现代文明以及一切被誉为文明产物的发明创造,可见他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分析片面肤浅,言不及义。 ....

B.这个人肯定能成大器!你看他面对棘手的突发状况,总能暴虎冯河,沉....着应对。

C.生活中不乏做事随便之人,他们往往会贸然撞进你的屋子,擅自登堂如...室,在你的家里东张西望„„真让人反感。 .

D.自从中国政府作出了开发西部的决定后,奔赴西部的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像IBM、通用汽车、奥的斯电梯这样赫赫有名的企业巨头也纷至沓来。 ....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前,老师总是嘱咐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的运动员就

是不当回事。

B.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外国公司参与两岸航运和所谓“台湾安全”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说明。

C.“天宫一号”是中国研发的全新载人航天器,重约8.5吨左右,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设计使用寿命两年。

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制定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贾生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

卿相,何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

达师说十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②①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

C.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

D.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 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

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

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

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

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没蕃故人

张籍

②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①蕃:指少数民族政权。②月支:汉代以来西域古国,此处指吐蕃。

(1)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初白庵诗评》评价本诗的尾联“结意深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韩愈《师说》)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4) ▲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6)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

(7)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

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和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的餐具,像吃西餐似的。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

上元夜翻译篇六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12月10日

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并背诵课文;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预习导学:

(一)1、掌握作者资料 本文作者苏轼是 朝人,字 ,号 ,是唐宋“ ”之一。与父

亲 弟弟 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 ”词派的代表。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把题目写在下面。

2、搜集本文的写作背景,课上交流。

(二)阅读课文,学习下面的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

行 ( )

(2)遂至承天

寺 (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

也 ( )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 ) (6)相与步与中庭 ( )

3、翻译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课上探究

(三)、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明确: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

当堂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乐者( ) 3 庭下如积水空明(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填空

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

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拓展练习

书上元夜

游 苏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州。有老 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愚欣然从之。步西城,如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

已卯:公元1099年。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 民:指汉族人 屠沽:卖肉者,卖酒者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屠沽:指卖者买者

过:苏轼的小儿子

1、解释加点的词 (1)归舍已三

鼓 (2)步西

2、翻译下面句子

(1)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

(2)放杖而笑,孰为得矣

3、填空。作者夜游时见到

了 , 的景象

4、在现实生活中,“得”与“失”相依相成,“得”中有“失”。“失”中也 有“得”。请你写 出自己曾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历。(50字以上) 课后精炼

(一)语言训练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D.日本首相于4月21日突然参拜了供奉包括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他这一恣意妄为的举动再次激怒了亚洲的国家和人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

C.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二)课文精炼

一、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六、“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七、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二)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从武林门而西( ) 突兀层崖中

( )即棹小舟入湖( )

2.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向往已久,亟欲一览的迫切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译文

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从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题目

1.问:作者夜游时见到了什么景象?

答: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2.问:从作者出游回家已经三更的细节中,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答: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和祥和和淳朴的民风,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3.问:回家后,作者为什么“放杖而笑”?

答:为自己“看破得失”而笑,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而笑,不能作到随遇而安。

4.问:“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说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答:因缘自势,随欲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

答案

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五、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七、月光 竹柏影 比喻

八、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九、B

1.向西; 高耸的样子; 划船

2.心飞湖上;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3.文中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 译文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三)、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直接原因: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根本原因:作者被贬闲居,无所事事,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明确: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如果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明确: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明确: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上元夜翻译篇七
《2014届苏州市一模详细解析》

上元夜翻译篇八
《高三文言练习》

2015文言练习(二)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②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C.欲贾生充饩县官 充饩:供职 D.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

B.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

C.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

/乃大雅卓尔

D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4分)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冰封,愁云万里的景象的诗句是: , 。

(3)《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苦的诗句是: , 。

上元夜翻译篇九
《苏州市2014届高三语文零模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荒芜/安抚 偃仰/揠苗助长 连累/硕果累累 ......

B.酒馔/杜撰 裨益/沁人心脾 蛮横/横行霸道 ......

C.官邸/砥柱 忏悔/诲人不倦 寒舍/退避三舍 ......

D.篡夺/编纂 咆哮/越俎代庖 甲壳/金蝉脱壳 ......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

括不超过5个字。(4分)

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 ▲ ▲ ▲ ▲

4.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3分)

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贾生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

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

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

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①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

②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有删改)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

C.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

D.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 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

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

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

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

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登大别山

【清】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 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 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1)开篇“澄江如练,碧峰孤拥”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3分)

(2)“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3)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 (《诗经·蒹葭》)

(2) (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___。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和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的餐具,

像吃西餐似的。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一位朋友回答得好:“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

(有删改)

11.“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文章多处描述了“味道”,请概括影响味道的几个要素,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3.“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这句话描写了窗外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4.本文以朋友“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这句话结尾,有什么深意?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题。

何必温馨?

周国平

①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我写文章有时也用它,但尽量少用。不论哪个词,一旦成为一个热门、时髦、流行的词,我就对它厌烦了。

②温馨本来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词,如今居然摇身一变,俨然是形容词家族中脱颖而出的一位通俗红歌星。她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中,散文中,商品广告中。以至于在日常言谈中,人们也可以脱口说出这个文绉绉的词了,宛如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

③可是,仔细想想,究竟什么是温馨呢?温馨的爱、温馨的家、温馨的时光、温馨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朦朦胧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许,正是词义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这个词的魅力,能够激起说者和听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联想。

④而事实上,我无须举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达吉亚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例子,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都不妨自问,真爱是否只有甜蜜,没有苦涩,只有和谐,没有冲突,只有温暖的春天,没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认爱情中也有温馨的时刻,即两情相悦、心满意足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自有其价值,可是,倘若把它树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就会扼杀一切深邃的爱情所固有的悲剧性因素,把爱情降为平庸的人间喜剧。

⑤比较起来,温馨对于家庭来说倒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概念。家是一个窝,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舒适、安宁、气氛浓郁的窝。不过,我们也该记住,如果爱情要在家庭中继续生长,就仍然会有种种亦悲亦喜的冲突和矛盾。一味地温馨,试图抹去一切不和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复有壮丽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儿不温馨。

⑦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许多广告画面,画面上是各种高档的家具、家用电器、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等等,随之响起同一句画外音:“„„伴你度一个温馨的人生。”一点也不错!舒适的环境,安逸的氛围,精美的物质享受,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温馨”一词的确切的现代含义!这个听起来好像颇浪漫的词,其实包含着非常务实的意思,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一种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不要跟我们提罗密欧了吧,爱就要爱得惬意。不要跟我们提哈姆雷特了吧,活就要活得轻松。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

⑧我丝毫不反对实在的生活情趣。和突出政治时代到处膨胀的权力野心相比,我倒是觉着这是一个进步。然而,实在的生活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决非限于舒适安逸。使我反感的是“温馨”这个流行词所标志的人们精神上的平庸化,在这个女歌星的唱遍千家万户的温软歌声中,一切人的爱情和人生变得如此雷同,就像当今一切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如此雷同

一样。听着这些流行歌曲,我不禁缅怀起歌剧《卡门》的音乐和它所讴歌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和人生来了。 (有删改)

15.作者为什么“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理由。(6分)

16.文中第⑦段描述了许多广告画面并突出了同一句画外音,有何用意和效果?(6分)

17.作者对有些人“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作何评价?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述。(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年,英国牛津大学发现,有着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必须得更换。这二十根横梁由巨大的橡木制成,可到哪里去找长得一般粗壮的橡树,来保持这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礼堂的原有风貌?学校园艺师向校方报告,当年的设计师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早在校内一块土地上安排种植了大片橡树林。在一代代园艺师的守护下,现在,每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大礼堂的横梁问题,可以圆满解决了。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第Ⅱ卷(附加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寿之志三国也,纪 魏 而 传 吴 蜀 夫 三 国 鼎 立 称 帝 魏 之 不 能 有 吴 蜀 犹 吴 蜀 之 不 能 有 魏 也 寿 独 以 帝 当 魏 而 以 臣 视 吴 蜀 吴 蜀 于 魏 何 有 而 然 哉 此 寿 之 失 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节选自苏洵《史论》)

20. 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

2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基本意象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等,每一意象也只有寥寥几行诗句,但却艺术地把这些意象叠加成了一首长诗、一个整体,从而传递出诗人对世态人生的探讨,对理想境界的企望。

B.《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而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符合他们的职业身份。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明突出,但这并非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警世之作。

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欧也妮先将自己的积蓄全部送给查理,后来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她从来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

E.《子夜》由“三条线索”,即

上元夜翻译篇十
《语文卷·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2014.01)》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语 文

第Ⅰ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荒芜/安抚 偃仰/揠苗助长 连累/硕果累累 ......

B.酒馔/杜撰 裨益/沁人心脾 蛮横/横行霸道 ......

C.官邸/砥柱 忏悔/诲人不倦 寒舍/退避三舍 ......

D.篡夺/编纂 咆哮/越俎代庖 甲壳/金蝉脱壳 ......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A.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3.根据下面材料,依次概括“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全过程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骤的概..

括不超过5个字。(4分)

据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车和着陆器组成,根据落月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状况,探测器进行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能源限制特别是推进剂限制,“嫦娥三号”设计了环月圆轨道飞行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进行变轨。考虑到探测器降落地点和月球表面存在不可知性,“嫦娥三号”将采取软着陆的措施。当探测器接近月球时,将使用新研制的一种变推力发动机来刹车,以确保制动效果。安全降落后,月球车要从着陆器上分离、释放、解锁,转移到架舱(梯子)上来,再降落到月面。

答: ▲ ▲ ▲ ▲

4.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5分)

①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3分)

②为漫画拟写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标题。(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贾生传

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者.

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

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

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②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有删改)

【注释】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

B.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

C.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

D.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贾生浩歌不辍 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登大别山

【清】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 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 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1)开篇“澄江如练,碧峰孤拥”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3分)

(2)“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3)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 (《诗经·蒹葭》)

(2) (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___。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和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的餐具,像吃西餐似的。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一位朋友回答得好:“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

(有删改) 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11.“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文章多处描述了“味道”,请概括影响味道的几个要素,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3.“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这句话描写了窗外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4.本文以朋友“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这句话结尾,有什么深意?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题。

何必温馨?

周国平

①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我写文章有时也用它,但尽量少用。不论哪个词,一旦成为一个热门、时髦、流行的词,我就对它厌烦了。

②温馨本来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词,如今居然摇身一变,俨然是形容词家族中脱颖而出的一位通俗红歌星。她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中,散文中,商品广告中。以至于在日常言谈中,人们也可以脱口说出这个文绉绉的词了,宛如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

③可是,仔细想想,究竟什么是温馨呢?温馨的爱、温馨的家、温馨的时光、温馨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朦朦胧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许,正是词义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这个词的魅力,能够激起说者和听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联想。

④而事实上,我无须举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达吉亚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例子,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都不妨自问,真爱是否只有甜蜜,没有苦涩,只有和谐,没有冲突,只有温暖的春天,没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认爱情中也有温馨的时刻,即两情相悦、心满意足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自有其价值,可是,倘若把它树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就会扼杀一切深邃的爱情所固有的悲剧性因素,把爱情降为平庸的人间喜剧。

⑤比较起来,温馨对于家庭来说倒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概念。家是一个窝,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舒适、安宁、气氛浓郁的窝。不过,我们也该记住,如果爱情要在家庭中继续生长,就仍然会有种种亦悲亦喜的冲突和矛盾。一味地温馨,试图抹去一切不和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复有壮丽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儿不温馨。

⑦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许多广告画面,画面上是各种高档的家具、家用电器、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等等,随之响起同一句画外音:“……伴你度一个温馨的人生。”一点也不错!舒适的环境,安逸的氛围,精美的物质享受,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温馨”一词的确切的现代含义!这个听起来好像颇浪漫的词,其实包含着非常务实的意思,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一种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不要跟我们提罗密欧了吧,爱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4655.html

    上一篇:九日翻译

    下一篇:英语周记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