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论语里仁篇篇一
《论语里仁篇第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论语里仁篇篇二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因为自小就接受某种环境的浸润熏陶,不自觉间已经将其融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整日与博雅的大家为伍、与高手过招一样,自己的水平在不经意中就有了长进。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应该十分重视良好校园氛围的创设。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择校”现象,其实择的也就是学校的氛围。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营造某某校园的口号,很振奋人心。如果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前景十分喜人。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我们盼望着琅琅的书声充满校园,盼望着好学、礼让之风弥漫校园,盼望着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就学于思的孩子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此,学校、教师都应允了相应的社会职责,何愁培养不出祖国之栋梁。

李福春

论语里仁篇篇三
《论语-里仁篇》

里仁篇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篇篇四
《论语里仁篇第四的考试题》

论语·里仁篇第四

一、填空

1、子曰:“里仁为美,( ),( )?”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知者利仁。”

3、子曰:“( ),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 )”

5、子曰:“( ),(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 )。”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无以尚之;恶不仁者,(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我未见力不足者。

( ),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 )。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 ),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10、子曰:“(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 );( ),小人怀( )。”

12、子曰:“放于( ),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如礼何?”

14、子曰:“( ),患所以立;( )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 ),( )喻于利。”

17、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 ),见志不( ),又( )不违,劳而不( )。” 1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

20、子曰:“三年( ),可谓孝矣。”

21、子曰:“(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 ),一则以( )。”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

23、子曰:“以( )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 )而( )于行。”

25、子曰:“( ),必有邻。”

26、子游曰:“( ),斯辱矣;朋友数,( )。”

二、给带下划线的字词注音

2

论语里仁篇篇五
《论语里仁篇21-26》

论语里仁篇篇六
《论语里仁篇第四 苟志于仁》

论语里仁篇第四 苟志于仁

每日论语腾讯儒学2013-10-2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论语里仁篇篇七
《里仁篇感想》

“里仁篇”感想

北京智慧学校于7月28日晚“妙心讲堂”继续开讲,这次所讲《里仁第四》章节。“仁”是《论语》中强调的为人处世最高修养,这整篇都是讲如何做到“仁”。这些启示,无论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层面,都非常实用。

上次讲到:达到“仁”的思想境界的人,是可以爱人,也可以恨人。最终,他是超越了爱恨,只是依这个事件当时发生的状况,给予最中肯的启发或引导或行动。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就是视情况而定了。试想:还需要什么统一的方法吗?以日本人杀中国人来说,他要杀死更多的老百姓的时候,你是任他自由,还是阻止他甚至杀死他?

而且在达到“仁”境界人的眼中,是没有真正的恶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付出而施予更多的关心,最终影响、感化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表达的含义:无论贫富,安之若素,是孔子反复强调的。这也是“仁”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靠“仁”的修养而安稳。

在此篇,镜子原理也是多次用到,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可以看自己对待不仁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正好应对了后面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越久,就会发现,学习——改过,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的速度,就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成长速度。

所以,对于“仁”者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在学习成长的。因为当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给予赞叹。同时,铭记于心,自己也要看齐;而当看到对方有过错,这又是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勇于改错。同时,还要协助对方改错。这让我想到:如果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可能会担心他的为人处事问题呢?真是想不让别人不喜欢都难。

当然,这些激励着我们向前,现实的社会,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现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利益,那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对待呢?一个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人,无法和他谈学问的。前面也提到了“安之若素”。也明确的告知,如果基于利害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恨。那有人会问,那现在这个社会,就像做事情,要有一定酬劳才能生存。那这样算是“以利害相交”吗?

其实,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任何回报。而只是说我们“取之有道”,而不违背“仁”。他还明确指出,在强盛之际,如果处于贫困是可耻的。那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的出发点,起心动念处修炼。就像企业做产品,起心动念如果只是赚取客户的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就是小人喻于利;如果起心动念是生产利益客户的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做一件事情,当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时,我们付出的努力、用心是不同的。

孔子也多次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比较。作为君子而言,是没有什么

事情不能干的,因为他有道德作为基准,以义来做对比。君子以道德为中心,小人以利益为中心;其次君主怕犯法,小人怕没利。就如法律,它只是君子用来警惕自己的。对于小人而言,他则在处处找法律的空档,见缝就钻,所以这也应对“法令滋彰”,法令是越来越丰富,而犯罪率也跟着升高的道理,人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的降低。人是无法“管理”(管理这词用在对人上,这本身就缺失了人性)的,只有靠自觉。

在本章中,有一句非常有启示意义的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前一句,对于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找工作难。是否有人先问过自己,我能为这个公司,这份工作带来什么,而不是说适合我的工作太少了。如果理解了这点,就能解决当今的就业问题。每个人都先考虑一下,我有什么可以立足呢?

对于我们个人在家庭中、在朋友圈子里、在企业中,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拿做父母来说,对孩子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真发生这种事情,就要警惕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了。当我们都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你还要求孩子处于孩子的位置上,就算按西方逻辑,也是挺可笑的吧。很明显的,家庭中的序位已经是错乱的。

后一句正好应和了<学而>篇中的结尾:“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反过来,也就是我们只要自己做到位,问心无愧,迟早大家是知道的、理解的。

这点,让我想起现在教育当中的一个现象:一味的夸孩子,而很多家长、老师根本不清楚,怎样夸?现在的教育的缺少,光在“术”上下功夫。我想再过些时,“教育”也可以变为“教术”了。过度的夸奖孩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的背后就是抗打击能力的降低。这也就在培养孩子极端的性格,要不极度自卑,要不过度虚妄。也许“凤姐网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好事怕人不知道。从现在的教育中“要好好表现”“要好好表演”“要获得表扬”,这些句子不难发现这点。但当我们真正放下这些,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甚至最终做到“大信不约”信任是不受什么约束的,也不需要一纸合约,就像“婚前协议”,认真想想:没结婚就在为离婚做准备,这不很奇怪吗?连这点信任都没有,结婚只是儿戏罢了。

当我们能做到:先做而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同时,做事能先以行为道德而自我约束、自我觉察,这样失败的事情就会少了。而且,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缺朋友的。

在此篇当中,又谈到了“孝”,因为“孝”也在孔子所说“仁”的范围。从其中再次感受到,孔子说的“孝”,不是愚孝。当父母有过错时,孩子是要力劝的。如果不听,还要保持恭敬的心,即使最终要为父母牺牲,也要明确告诉父母他的不对。即是劝谏父母,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违抗也有一定的度。当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远游,也要对父母有一个好的安顿。这才是孝子。

后面还提到,对父母的年龄是要知道的,保持两种心态:一则喜,一则悲。因为父母添寿了,我们很高兴。同时,父母离人生的终点越近,我们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是呀,对父母的恩德,任何人都是还不清的。也只有我们用心全力去做,当父母离去时,才不会有过多的悔恨。

至于这点,自己做的是很不够的。说实话,孩子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而对父母只知道大概,而且经常会过完才记起。很惭愧,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浪费他们给予我的生命。来以示自己的孝心。

此篇最后以“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作为结尾,我们前面提到了“仁”的境界,当自己能明白时,会看到别人所显现的很多问题。它表明:对领导,你多次指出他的错误,他会很难堪,很多时候,他不但不听。还会说多管闲事,同时罢免你的职务;对朋友劝谏多了,朋友就疏远我们了。从这句话也看出古人是讲人性,讲现实的。这也表明,为人处事的艰难,所以,我们任何时候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只有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才能做到随时随处居于仁的境界。人要做到中道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力行,不断地改错。如此循环,才能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也是学习其乐不穷的根本吧。(刘杰)

论语里仁篇篇八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

【题解】

本篇取“里仁为美”句中的“里仁”两字为篇名。

上篇重点谈“礼”,本篇重点谈“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篇也是《论语》全书的重点篇目,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孔门弟子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本篇谈“仁”,涵盖以下内容:仁者对待环境﹑苦乐﹑是非﹑志向﹑富贵﹑过错的态度及方法,强调对“仁”的追求,以及仁者对待真理﹑利益﹑礼让﹑忠恕﹑孝道﹑恶衣﹑恶食以及言行﹑举止等一系列行为规范的要求。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住的地方有仁爱的风俗才好。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 ②择不处(chǔ)仁: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爱风俗的地方。处:居住。 ③知:通“智”,聪明。

【语译】

孔子说:“居住在仁的环境中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哪里算是聪明?”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里仁为美”。如果不选取有仁爱风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个明智的人。“孟母三迁择邻里”的故事,就说的是孟子母亲为小孟子选择环境而三次搬家的事,选择温柔敦厚有仁者之风的人作邻居。推而广之,交朋友也应该选择道德学业比自己高的交往,便于自己随时向朋友学习,见贤思齐。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③。”

①约:贫困。 ②仁者安仁:指仁者把仁德作为自身修养的需要。 ③知者利仁:指智者把仁德作为方法去运用。

【语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不能长在贫困中,又不能长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运用仁道。”

【解读】

本章谈“不仁者”和“仁者”处世的区别。

“不仁者”,应属于“小人”,“鄙夫”,卑贱之人。为什么不仁者不能久居困厄艰难的环境里,也不能长处快乐之中呢?由“不仁者”的心态、性格决定。从心理学角度讲,小人或鄙夫心性浮躁。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只有仁者才具有乐山而又宁静的品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意思是非宁静者无以“处约”,也无以“处乐”。因其浮躁,即便是与他们共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篇》)。害怕失去,便不择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便是小人心理状态。克服这种浮躁而又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应用什么药方呢?用“仁”。你不论是仁者也罢,智者也罢,均需用“仁”。尽管仁者或智者对“仁”的态度不同,“仁者安仁”是把仁作为道德本体论,作为一种发自于内心的修养,智者是把仁作为一种道德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尽管各取所需的程度不同,但均能以“仁”作为行为规范。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从批评否定角度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从正面肯定角度谈。一反一正,对“不仁者”既有批评规劝,又从正面指明方向。正是圣人“诲人不倦”精神的体现。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注释】

①能好(hào)人:用正确的标准喜欢人。好,喜爱。 ②能恶(wǔ)人:用正确的标准恨人。恶,厌恶。

【语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真正的爱人和真正的厌恶人。”

本章谈仁者是非曲直观。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修养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对人评判的标准。具有仁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个能判断是非的人,绝不是好好先生﹑“乡愿”一类,不分是非曲直,一向唯唯诺诺的人,“乡愿,德之贼也”。所以孔子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人,能公开的讨厌人。同样的意思,孔子又换了一个角度去强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说他好的时候,要做调查研究,都说他坏的时候,也要调查研究,最恰当的标准应该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篇》)”,“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引杨伯峻注)。

【原文】

4.4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注释】

①苟:如果,假如。 ②恶(è):坏。

【语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德上,那他就不会有恶行了。”

【解读】

本章谈积善和积恶。

“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一心向善,恶便会减少,善积则恶消,所以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

【原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⑤,颠沛必于是。”

【注释】

①是人之所欲:这是人所期望得到的。是,代词。欲:欲望。 ②不处也:不接受,不享用。 ③得之:应为“去之。” ④恶(wù)乎成名:怎么能成名。恶乎:即“乎恶”,在何处。 ⑤造次:仓促、紧迫。

孔子说:“财富和高贵,是人的本性欲望所要求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而得到,不去享有。贫困和低贱,是人所厌弃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也不会趋避的。君子如果离弃了仁德,凭什么成名呢?君子即使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弃仁德,仓促、紧迫时必定紧守仁德,颠沛流离时也同样紧守仁德。”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富贵观,或财富观。他认为对财富和显贵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欲”即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研究人性的问题,是哲学的问题,孔子将其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确定为人的本性,表明他对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他又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财富只要能追求,即使为人执鞭驾车,他也会干。孔子得意弟子子贡,也是一个恪守忠信而又善经营的高手,孔子赞扬子贡说:“亿(臆)则屡中。”预测经营行情时,常常猜中,频频得手,直至结驷连骑,富甲一方。这与后世的汉儒以及程朱理学的观点颇不一致,他们认为人应该“损欲”,“禁欲”,进而达到“存天理,灭人欲”,“尽去其私而全德” 。人不应该有私欲,这与孔子的财富观相去颇远,孔子主张有私欲,求富贵,赞同“学而优则仕”,但他却不赞成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临财勿苟得”,他要求“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君子“临财取之有道”。同理,“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与贫贱所欲所恶,取与不取,得与不得,以什么为标准呢?以“仁”为标准,须臾不得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匆忙流离之间都不能离开“仁”,“仁”在这里表现的含义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富贵,想一想别人是否也富贵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讨厌贫贱,想一想别人是否也讨厌贫贱。这就是文中的“仁”,这也是文中的“道”,“不以其道”的“道”,即“君子去仁”之“仁”。“仁道”的含义在这里从积极方面看,表现为“己欲立即立人,己欲达即达人”,从消极方面看,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对富贵而言,后者对贫贱而言,“立人”也罢,“施人”也罢,以“仁”、“道”为衡量标准,“仁”、“道”的标准,具体为“立人”、“达人”、“施于人”,但还应有一个更具体的标准,这标准便是“时中”、“用中”,恰当而已,从一个更低的角度看,便是“不损人而利己,不妨人而有益”。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我未之见也③。”

【注释】

① 尚:超过。动词。 ② 盖:大概。副词。 ③ 未之见: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欢仁德而又讨厌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把仁德奉为至高无上;讨厌不仁德者,他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谁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倾注在仁德的修养上呢?我没看到力量不足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易”。

“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理解较难,表面看,可以理解为“好仁德的人讨厌不仁德的人”,这是主谓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两个人。实际上应该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看成并列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一个人,并列结构与后文恰好相接,构成双起双承式的结构关系,层次清楚。“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礼记? 表记》记载孔子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仁德发自于内心,无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者”,“无畏”也是由“无欲”而来,“无欲则刚”,“刚”则“无畏”。因此我们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一个仁者的两个方面,前者无欲于内,后者无畏于外,两者又内外相接,因果相承。因此,“好仁者,无以尚之”,意思是“内心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好仁者”无话可说,“无以尚之”,无以出其右者,一切以仁德为最高标准。“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东西不施加在我的头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好仁者”是责己,责己则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以尚之”,“恶不仁者”是责人,责人则宽,仅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种消极的宽恕之道。不论是对自己做到“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还是做到“无畏而恶不仁者”,对求“仁”者来说,都有难易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求“仁”之难,难于上青天,孔门弟子三千,孔子只称赞了颜回一个人,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许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辞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实行仁德却是难而又难的事。说求“仁”之易,因为“仁”发自于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犹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挠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圣人发出折枝之感叹!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为也”。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是行“仁”之易。说其容易,是指“仁”可以从生活琐事些微细小处入手。说其不容易,求“仁”须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几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又的确不容易。 文中三次出现“未见”一短语,第一次未见。未见好仁者以仁责己,恶不仁者以恕责人。第二次“未见”。未见责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见”,是对前两次“未见”内容的总结。反复申说“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行文章法整严;圣人浩叹求仁之艰难。

【原文】

论语里仁篇篇九
《里仁篇》

《论语·里仁篇》心得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和生活,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高度,因此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女朋友都要慎重,好的工作环境和女友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境界,反之亦然。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仁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都应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贫穷时不可失了气节,富贵时不可荒淫无度。“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让人想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是固守自己的原则,而智者则更为灵活,两者相较,似乎智者更高级一些。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都要有所依据,仁者有着一套自己的做人准则,按照这样的准则去判断一个人才能准确。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一个人有志于行仁道,才不会作恶。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继续强调富与贵,得之要靠仁道,否则不会长久;贫与贱,去之要靠仁道,否则不会摆脱。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仁道。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肯定了“人欲”,没有人想自己贫贱,都想自己富贵,这是人之常情。这与后世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有所不同。有意思的是“造次”二字在后事成了鲁莽的代称,就是说在时间紧迫的时候就顾不得行仁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在前面把仁者夸得像朵花一样,不能再完美了。可所谓的仁者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孔子对现实是比较失望的,自称没见过仁者。于是孔子就退而求其次,降低了仁者的标准,那些讨厌不仁的人也可以称为仁者吧。孔子最后有点无奈地说,其实要说行仁,人人都能,只不过看你愿不愿意去做罢了。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大问题,如何提高全民的素养,在今天仍然是个大难题,我想除了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之外,统治者和成年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否则再好的教育也是白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都会犯错误,但有的错误可以犯,有的错误却是不可以犯的,做人要有原则,这就是仁。考察一个人,可以观察他犯的错误,这样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仁德。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名言。这里表达出了在孔子心目中生命的意义。早上明白了道理,就算晚上就死掉,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就怕糊糊涂涂地活一辈子,到死都没什么见识,这样的生命就毫无意义。人活着就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升华自己,探索生命手真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人讲究吃讲究穿,就代表内心不够纯良,有贪欲。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道的。真正研究学问的人应该清心寡欲,内心空明,专心致志。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为人处事,不会厚此薄彼,总是按照义的标准去对待每个人。其实抛开身份、地位、财产、学历、外貌,人的灵魂是没有差别的,而儒家看重的就是人的品德,与其它外物无关。我们与人交往切不可攀炎附势,而要坚持“义与之比”,要与自己认为对的人接近,不要与别人认为应该交往的人接近,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义”。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子怀惠。”

人类是群居动物。这么多人在一起生活,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呢?自私自利,为了自己不择手段,纵然可以获得一时的好处,但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道德败坏,这样的好处也不会长久,也不会有安全感,所以我们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这样整个社会才能进步,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有利就做,无利就不做。这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显得无知而愚蠢。与人相处时,千万不能斤斤计较,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帮助别人。我听很多老人都跟我说“行善积德”的道理是千真万确的。通俗一点来说,一个人忠厚大度,乐于助人,别人就乐意与你交往,遇到事时别人也自然会出手相助,这样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文艺一点来讲,做事不以是否对自己有益为标准,而以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去做,以“义”为标准,这样的人,说出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向这个社会传递正能量,都是在利人利己。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位置,要担心自己赖以立足的本领。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努力使自己值得别人去了解。凡事皆有因果,我们不要为表面现象作无谓的担心,而是要看清它的本质,做出自己实际有效的行动。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门秘技杀手锏。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先要苦练自己的本领,这样别人自然会找上门来。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谓“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谓之“恕”。诚恳待人,善于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的精神层次是有所不同的,君子和小人就是生活在两个层次的人。所以同小人讲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只有跟他们讲利益,跟他们算小账,他们才听得懂。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别人的好处,不要嫉妒,而要去学习;见到别人的坏处,不要嘲笑,先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当你讨厌另一个人时,往往是因为他犯了你经常会犯的错误,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讨厌一个人,要拿他当一面镜子,先好好照一照自己。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而无怨言。这种为了维护宗法制度而压制人性的做法,我不敢苟同。自古以来,由愚忠、愚孝造成的悲剧还少吗?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是狗屁!明明是你错了,我为什么要死?假设父母十恶不赦,我为什么还要和他们站在一起?即使他们对我有养育之恩,可事情一码归一码,无论谁,做错事就要承认并且改正,这才是合乎情理的。我们中国人就是缺乏这种理性的态度,所以才弄得如今这种奴才社会,人人活得都像条狗,没有尊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应该远游,就算远游也必定有一定的方向。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喜的是父母依然健康,惧的是父母逐渐老去。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古代人话不轻易说出口,他们以不能履行承诺为耻辱。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束自己,犯的错误就少了。错误源于盲目与疏忽,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则能减少错误。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关于“言”与“行”有很多论述。大致上就是说要少说多做,先做后说。说话要谨慎、讲究时机和方式,做事要勤奋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总会有人和你站在一起。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不论是和上级相处还是和朋友交往,都要记得他们不是你的父母,能包容你的一切过错,永远爱你。他们只不过是在利用你或者觉得你有趣而已。对他们提意见不可太多,有时候点到为止即可,要顾全他们的面子,又要让他们体会到你的善意,只有这样你的意见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宁可不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6137.html

    上一篇:写银杏树的句子

    下一篇:勤奋的好句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