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
《文言文《宜都记》》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
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类试题

一、简答题

1.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同伴中水疾,书记及品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1.选文中说西陵峡“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课文《三峡》中也有类似描绘:________

2.解释句中的加粗词。

(1)其石彩色形容:__________________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________

(3)目所履历,未尝有也:____________

3.“及余来践跻此境”中的“余”是指谁?

4.选文采用________方法,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可用文中“________”两字来概括。

二、阅读题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平众矣。

1.解释加粗的字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2.翻译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

4.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介绍一种与“莲”有关的食物。(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公约之饭( )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层)。

子 妇 之 亲 萧 氏 子 至 京 师。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将文中画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2) 解释加粗的词语。

(1)初极狭,才通人:__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

(3)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

(4)停数日,辞去:__________

(5)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

(3) 翻译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 在下面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用一句古诗形容渔人此时的心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B.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6) 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达了桃源人怎样的意愿?

5.再游桃花源(节选)

袁中道

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璧。……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明日过桃源县( ) (2)诸峰累累( )

(3)桃可千余树( ) (4)溯源而上( )

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在下面提示下,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_

(2)“花蕊藉地寸余”_________

(3)“溯源而上”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的描写看,桃花源外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哪一点内容?

4.“石为泉啮,皆若灵璧”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5.翻译下列句子。

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粗的词语。

则:________ 惟:________

2.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陋室的特点的。

3.简述“苔痕上阶绿”中“上”的表达作用。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三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拓展训练》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拓展训练

一、《论语》六则 (七年级 上册) 定兴进修学校 马久红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的记录。书中集

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此书与 、 、 在宋

代同被称为“四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创了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

法。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 ) 2、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

3、不亦yuâ( )乎 4、默而识( )之 5、何有于我zāi( ) .

6、诲( )人不倦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人不知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yùn 君子 ...

2、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 wǎ dà ..

3、不亦yuâ乎 yuâ .

4、默而识之 识 .

5、学而不厌 厌 .

6、诲人不倦 诲 .

7、何有与我zāi zāi .

8、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 ..

9、是以为之“文”也。 是以 ..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 焉 ..

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 .

四、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人不知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译: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3、 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

译: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五、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仅限一处,用“|”标注。)

1、 孔 文 子 何 以 谓 之 “文” 也

2、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六、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论语>六则》中,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2、本文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3、 孔子认为做人的基本素养是

七、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请写出来。(不少于6个)

八、问答题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习生活中,你怎样对待这样的老师?

2、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的人可以做老师,你同意他的见解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

法。

3、“而”字是常见的文言虚词,它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三种——表顺承关系,表转折关系,表并列

关系,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句吗?

表顺承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并列关系:

拓展阅读

闻 斯 行 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⑦之。”

【注释】①子路:即孔子的弟子仲由,子路是他的字,性情爽直而勇敢。②闻斯行诸: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吗?

诸,“之乎”的合音。③冉有:即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性谦退。④公西华:即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公

西是他家的姓。⑤赤:公西华自称。⑥求也退,故进之:冉求谦退,所以促使他前进。⑦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

好胜,所以使他退让。兼人,胜人,即好胜。

【解读】本文是《论语·先进》中的一章,记的是孔子对同一问题因对象不同而答复也不相同,这里孔子所谈的内

容是从儒家的伦理道德出发的,并不值得重视,但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习题】

一.结合你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闻斯行诸 斯 2.赤也惑 惑 3.故退之 故 ...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

2.赤也惑,敢问。

译:

三.文中出现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

四.文中的哪些内容表现了孔子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可用原文)

答:

五.对于同一问题,孔子因对象不同而答复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理

念?

答:

二 三 峡(七年级 上册)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北魏著名的 、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

河北涿州)人。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1.略无quē( )处 2.重岩叠zhàng( ) 3.隐天bì( )日

4.不见 xī ( )月 5.夏水襄( )陵 6.沿sù( )阻绝 .

7.素湍( )绿潭 8.绝yǎn( ) 9.飞shù( )其间 .

10.属( )引凄异 11.猿鸣三声泪沾裳( )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两岸连山,略无quē 处 quē: .

2. 重岩叠zhàng,隐天bì日 zhàng: 隐: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 亭午: xī: ...

4.至于夏水襄陵,沿 阻绝 襄: 沿: sù: ..sù.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奔: 以: 疾: ....

6. 素湍绿潭 素: 湍: ..

7. 绝yǎn多生怪柏 yǎn: .

8.悬泉瀑布,飞shù 其间 shù: .

9.良多趣味 良: .

10.林寒涧肃 肃: ..

11.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属引: 绝: ...

四.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仅划一处,用“|”标出)

1.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2.每 至 晴 初 霜 旦 3.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

译: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六.根据“两岸连山”的“连”字在文中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

七.试概括三峡“山”和“水”的各自的特点。

答:

八.你能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联想到诗人李白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的诗句么?

你还能从这句话中联想到一个历史典故吗?

诗句: 典故:

九.本文通过对三峡山水及四时景致的描绘,赞美了三峡的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

三 峡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①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

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像类③。林木高茂,

略尽冬春④。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⑤。”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

书记⑥及口传悉以临惧⑦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注释】①《宜都记》:晋袁山松有《宜都山川记》。②彩色形容:颜色状态。③像类: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④略

尽冬春:历尽春夏秋冬。⑤泠泠不绝:猿声清越,延绵不绝。⑥书记:书本记载。⑦临惧:登临此境令人恐惧。

【解读】本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描写的是三峡中的西陵峡。本文写了西陵峡壮丽的景色,有极强的表

现力。

【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猿鸣至清 清 2. 或千许丈 或 ..

3. 百许里 许 4. 迳西陵峡 迳 ..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译:

2.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译:

二.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找出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一句意思相同的句子。

句子:

2. 文中正面描写山高的句子是四.从袁山松的话中我们知道,前人之渲染了西陵峡的 ,而忽略了它的 。

五.三峡景色惊人、迷人,你知道西陵峡在三峡中的“之最”吗?

答:

三.陋室铭(七年级 下册)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中“陋室”的意思是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 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是用韵的。

2.本文的作者 ,字梦得, 朝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刘宾客集》。

二.按拼音写出汉字

1.惟吾德xīn( ) 2.hïng( )儒 3.案dú( )

三.根据课文,用原文语句填空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以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

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陋室外 环境之优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 的情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xīn 斯: xīn: ..

2.谈笑有hïng儒,往来无白丁 hïng儒: 白丁: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 金经: ....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则: 名: ..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ú 之劳形 丝竹: 之: ....d...

案dú: 劳: 形:

五.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惟吾德xī孔子云:何陋之有 ..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谈笑有..hïng儒

B. 无丝竹之乱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六.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仅划两处,用“|”标注)

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

七.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斯是陋室,惟吾德xīn。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八.文章结尾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用孔子的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

拓展阅读:

已矣乎!寓形⑪宇内⑫复几时,曷⑬不委心⑭任去留⑮?胡为乎遑遑⑯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⑰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⑱而耘耔⑲。登东皋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⑴以

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⑪寓形:寄身。⑫宇内:世上。⑬曷:何。⑭委心:随心。⑮去留:指隐世,也指生死。⑯遑遑:匆忙不

安的样子。⑰帝乡:仙境。⑱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⑲耔:壅苗。用土或肥料培在幼苗根部,使其根系生长,以

抗倒伏。⑳皋:水边高地。⑴乘化:随着自然的变化。

【解读】本文选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它是为后世广为称颂的优秀辞赋,是作者辞官归隐时所作,文中着力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四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

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故患有所不辟也 ⑫素不闻诗书之训 ..

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⑪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9.⑴通“避”,躲避 ⑵平时,平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0.B 评分:共1分。

11.⑴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 ⑵士大夫中能不改变气节的人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含义相同。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行为。

评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丰台】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5-8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沛公乃还军霸上①。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②,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

如故③。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④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资治通鉴·汉纪一》)

注释:①[霸上]地名,在咸阳以西。②[豪桀]同“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名望的人。③[案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案堵”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指安居。④[献飨]献酒食犒赏。

5.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可以一战 B.不以物喜 C.无从致书以观 D.以塞忠谏之路

6.在古文中,“王”有不同的含义:①统治者,②称王,③以„„为王。请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⑪先入关者王之 ⑫吾当王关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⑫沛公又让不受 8.【乙】文中沛公(汉高祖)进入咸阳城后,采取 ① 措施,获得了 ② 效果。这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孟子所强调的 ③ 。(3分)

参考答案:

5.(2分)A

6. (2分)⑴③ ⑵②

7.(4分)

参考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分)

⑵沛公又推辞不接受(飨军之物)。(2分)

8.(3分)

参考答案:①约法三章 ②百姓拥护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

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

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素居家 ⑫楚虽三户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9.C (2分)

10.(1)素来,向来。 (2)即使。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1. 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评分标准: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

12.示例一: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示例二: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评分标准: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通州】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略无阙处 ⑫泠泠不绝 ..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⑫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0.示例:⑴缺口,空隙 ⑵断绝,断开 评价标准:大意符合,可赋分。

11.C

12.示例:⑴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就算是骑着快马乘着风,也比不了水流急速,一路直达。

⑵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形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评价标准:要求对核心词翻译准确,能够意译。大意符合,可赋分1-2分。

13.C

【平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

谊集》)

【注释】

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 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朝见威王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一国吏民皆来贺 ....

C.闻寡人之耳者 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期年之后 ⑫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⑪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⑫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4分)

参考答案:

6.B (2分)

7.⑴满一年 ⑵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8.⑴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大臣们和各级官员及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有错的地方的人,便能够得到上等的赏赐。)

⑵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老父”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示例一:欣赏邹忌的做法。因为设喻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示例二:欣赏“老父”的做法。因为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共4分,方法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近即可)

【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五
《语文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123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

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567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

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4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故患有所不辟也 ⑫素不闻诗书之训 ..

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⑪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9.⑴通“避”,躲避 ⑵平时,平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0.B 评分:共1分。

11.⑴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 ⑵士大夫中能不改变气节的人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含义相同。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行为。

评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丰台】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5-8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①②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

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

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

④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

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资治通鉴〃汉纪一》)

注释:①[霸上]地名,在咸阳以西。②[豪桀]同“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名望的人。③[案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案堵”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指安居。④[献飨]献酒食犒赏。 ③

5.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可以一战 B.不以物喜 C.无从致书以观 D.以塞忠谏之路

6.在古文中,“王”有不同的含义:①统治者,②称王,③以„„为王。请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⑪先入关者王之 ⑫吾当王关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⑫沛公又让不受

8.【乙】文中沛公(汉高祖)进入咸阳城后,采取 ① 措施,获得了 ② 效果。这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孟子所强调的 ③ 。(3分)

参考答案:

5.(2分)A

6. (2分)⑴③ ⑵②

7.(4分)

参考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分)

⑵沛公又推辞不接受(飨军之物)。(2分)

8.(3分)

参考答案:①约法三章 ②百姓拥护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②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

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

④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

⑤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③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素居家 ⑫楚虽三户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9.C (2分)

10.(1)素来,向来。 (2)即使。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1. 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评分标准: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

12.示例一: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示例二: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评分标准: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通州】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略无阙处 ⑫泠泠不绝 ..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⑫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0.示例:⑴缺口,空隙 ⑵断绝,断开 评价标准:大意符合,可赋分。

11.C

12.示例:⑴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就算是骑着快马乘着风,也比不了水流急速,一路直达。

⑵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形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评价标准:要求对核心词翻译准确,能够意译。大意符合,可赋分1-2分。

13.C

【平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注释】

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 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朝见威王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一国吏民皆来贺 ....

C.闻寡人之耳者 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期年之后 ⑫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⑪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⑫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4分)

参考答案:

6.B (2分)

7.⑴满一年 ⑵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8.⑴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大臣们和各级官员及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有错的地方的人,便能够得到上等的赏赐。)

⑵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老父”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示例一:欣赏邹忌的做法。因为设喻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示例二:欣赏“老父”的做法。因为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共4分,方法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近即可)

【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臵之。厓山破,军中臵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索:索要;索取。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⑪所欲有甚于生者 ⑫故患有所不辟也 ..

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在乙文的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⑪故不为苟得也 ⑫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6.(2分)(1)比 (2)通“避”,躲避。

7.(2分)②

8.(4分)⑴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⑵弘范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来接待他。

9.要点:(2分)文天祥被俘后,不受威胁,坚决不向弘范行跪拜礼

【门头沟】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12分)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六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123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

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567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

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 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4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故患有所不辟也 ⑫素不闻诗书之训 ..

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⑪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⑫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9.⑴通“避”,躲避 ⑵平时,平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0.B 评分:共1分。

11.⑴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 ⑵士大夫中能不改变气节的人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含义相同。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行为。

评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

【丰台】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5-8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

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

④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

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资治通鉴·汉纪一》)

注释:①[霸上]地名,在咸阳以西。②[豪桀]同“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名望的人。③[案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案堵”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指安居。④[献飨]献酒食犒赏。 ③①②

5.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可以一战 B.不以物喜 C.无从致书以观 D.以塞忠谏之路

6.在古文中,“王”有不同的含义:①统治者,②称王,③以„„为王。请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⑪先入关者王之 ⑫吾当王关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⑫沛公又让不受

8.【乙】文中沛公(汉高祖)进入咸阳城后,采取 ① 措施,获得了 ② 效果。这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孟子所强调的 ③ 。(3分)

参考答案:

5.(2分)A

6. (2分)⑴③ ⑵②

7.(4分)

参考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分)

⑵沛公又推辞不接受(飨军之物)。(2分)

8.(3分)

参考答案:①约法三章 ②百姓拥护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②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

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

④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

⑤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③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素居家 ⑫楚虽三户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9.C (2分)

10.(1)素来,向来。 (2)即使。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1. 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评分标准: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

12.示例一: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示例二:我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评分标准: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通州】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略无阙处 ⑫泠泠不绝 ..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⑫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0.示例:⑴缺口,空隙 ⑵断绝,断开 评价标准:大意符合,可赋分。

11.C

12.示例:⑴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就算是骑着快马乘着风,也比不了水流急速,一路直达。

⑵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形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评价标准:要求对核心词翻译准确,能够意译。大意符合,可赋分1-2分。

13.C

【平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注释】

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 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朝见威王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一国吏民皆来贺 ....

C.闻寡人之耳者 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期年之后 ⑫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⑪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⑫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4分)

参考答案:

6.B (2分)

7.⑴满一年 ⑵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8.⑴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大臣们和各级官员及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有错的地方的人,便能够得到上等的赏赐。)

⑵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老父”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示例一:欣赏邹忌的做法。因为设喻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示例二:欣赏“老父”的做法。因为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共4分,方法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近即可)

【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索:索要;索取。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⑪所欲有甚于生者 ⑫故患有所不辟也 ..

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在乙文的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⑪故不为苟得也 ⑫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6.(2分)(1)比 (2)通“避”,躲避。

7.(2分)②

8.(4分)⑴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⑵弘范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来接待他。

9.要点:(2分)文天祥被俘后,不受威胁,坚决不向弘范行跪拜礼

【门头沟】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12分)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贾岛因此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乙】诗词改字

①②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

③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八
《2015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之文言文》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共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123(乙)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

567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指魏忠贤。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自缢

9.解词。(2分)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⑵素不闻诗书之训: ..

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 )

A.生于忧患 B.皆以美于徐公 C.至于斟酌损益 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11.翻译。(4分)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丰台】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5-8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②【乙】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③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④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资治通鉴·汉纪一》)

注释:①[霸上]地名,在咸阳以西。②[豪桀]同“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名望的人。③[案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案堵”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指安居。④[献飨]献酒食犒赏。

5.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可以一战 B.不以物喜 C.无从致书以观 D.以塞忠谏之路

6.在古文中,“王”有不同的含义:①统治者,②称王,③以„„为王。请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⑴先入关者王之: ⑵吾当王关中: ..

7.翻译。(4分)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沛公又让不受:

8.【乙】文中沛公(汉高祖)进入咸阳城后,采取 ① 措施,获得了 ② 效果。这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孟子所强调的 ③ 。(3分)

【通州】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略无阙处 阙: ⑵泠泠不绝 绝: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④。”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注释】①吊:慰问、吊唁。②肖:品行不好。 ③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④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⑤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入朝见威王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一国吏民皆来贺 ....

C.闻寡人之耳者 愿闻余教 D.朝服衣冠 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

7.解词。(2分)⑴期年之后: ⑵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8.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4分)

【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索:索要;索取。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

6.解词。(2分)⑴所欲有甚于生者: ⑵故患有所不辟也: ..

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在乙文的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

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

8.⑴故不为苟得也: ⑵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门头沟】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12分)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贾岛因此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乙】诗词改字

①②③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④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

至“用”字始定。

注释: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中:地名,苏州。③士人:文人。④黄鲁直:黄庭坚。

10.解词。(2分)⑴旋改为“满”: ⑵凡如是十许字: ..

11.⑴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⑵至“用”字始定:

12.【甲】【乙】两段文字一文一白,讲的都是古人“炼字”的故事。你觉得,韩愈建议贾岛用“敲”而不用“推”,除了表明贾岛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和读起来也响亮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2分)

13.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4分)

【顺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①②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

③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④⑤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⑥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①反:通“返”。②彘(zhì):猪。③烹(pēng):煮。④戍:防守。⑤过:过失。⑥号:标志。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辍耕之垄上 B.①特与婴儿戏耳 ②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

C.①子而不信其母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D.①使人止之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

10.①顾反为汝杀彘: ②吾醉而与左右戏:

11.上文两则故事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

【石景山】(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第9-11题。(共13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①②③④(乙)(明清)板印之盛, 莫盛于今矣。海内资之, 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吴会、金陵擅刻文献, 刻本至多, 巨帙

⑤⑥⑦⑧类书, 咸荟萃焉。近吴中官刻几汗牛。(节选自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古籍,有删改)

注释:①板印:雕版印刷。 ②吴会:地名,今天浙江绍兴。③金陵:地名,今南京。④巨帙:大部头书籍。⑤类书: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⑥吴中:地名,今江苏苏州南部。 ⑦官刻:官刻本,指古代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的书籍。 ⑧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这里指书籍极多。

(丙)印刷作坊或个人要制备一副活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清代翟金生为了复活“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的泥活字,竭尽全家资财,费时三十年,才制成坚硬如骨的五种规格的胶泥活字10 万余个。而一部书所需的雕版通常几个月就可以制好并投入印刷。另外,雕版使用整块的印版,在印刷过程里不易变形走样,印本品质比较稳定,有不少的精品流传于世。民间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说法,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而活字印刷,要用粘药来固版,在印刷过程中容易松动走位,影响印品质量。再次,活板的检字、印后拆版归位,都是比较繁琐的工作,这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雕版印刷对刻版工匠,首位的要求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刀法技艺。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兼与药相粘: ⑵用讫再火令药熔: ⑶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 ⑷咸荟萃焉: ....

10.⑴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⑵莫盛于今矣: 11.根据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用丙文的内容回答。(5分)

【房山】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⑴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2)幽幽然:水细流的样子。⑵乍:连词,或者。(4)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 ⑶鲜:苔藓。(6)纡余: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⑷睨:斜着眼睛看(8)箭:小竹。(9)庥(xiū):庇荫

6.甲、乙、丙三段文字中都有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的意思不尽相同,【丙】文中“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中的“西南”意思是 。(1分)

7.下列词语中的“布”与“影布石上”一句中的“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星罗棋布 B. 开诚布公 C. 布衣之怒 D. 任人摆布 ....

8.依次给【甲】文中划线句断句,【丙】文中划线句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9.某同学为【甲】、【乙】选文中的两句话配了图画,请你指出画面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

图1 图

2

图1错误: 理由:

图2错误: 理由:

10.【甲】【乙】【丙】三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3分)

【朝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①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阳嘉元年,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

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

④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

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

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

①﹝机巧﹞灵巧的装置。②﹝隆﹞高。③﹝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④﹝牙机巧制﹞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⑤﹝验之以事﹞用事实来检验。⑥﹝合契﹞符合、相合。 ⑤⑥③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衡善机巧 ⑵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⑶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

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尤致思于天文 无从致书以观 B.覆盖周密无际 受任于败军之际 ....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咸来问讯 D.于是皆服其妙 朝服衣冠 ....

11.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古籍中,从未看到有这样的事。 B.从古籍看,这样的记载再也没有了。

1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段关于地动仪的文字,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3分)

地动仪是汉代张衡发明的。它的外形像 ① ,外面用篆文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还有八条口衔铜丸的龙。地动仪内部结构精巧,当地震发生时,便会有一条龙吐出铜丸,发出声响,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 ② 和 ③ 。

【怀柔】阅读《满井游记》,完成第8-11题。

⑴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⑵此地适与余近: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东城】9.⑴通“避”,躲避 ⑵平时,平素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0.B 评分:共1分。

11.⑴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 ⑵士大夫中能不改变气节的人(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含义相同。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行为。评分:判断1分,理由2分。

【丰台】5.(2分)A 6. (2分)⑴③ ⑵② 7.(4分)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分) ⑵沛公又推辞不接受(飨军之物)。(2分)8.(3分)参考答案:①约法三章 ②百姓拥护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通州】10.示例:⑴缺口,空隙 ⑵断绝,断开 评价标准:大意符合,可赋分。11.C

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九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写景抒情篇》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试题——写景抒情篇

【《三峡》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 (2)常闻峡中水疾

(3)每至晴初霜旦 (4)泠泠不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5.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释】 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

②③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2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2分)

2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或异二者之为 为众忌疾 ..

B、不以物喜 .

C、先天下之忧而忧 .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

2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6分)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译: 翻译方法归纳:

24、理解填空。(3分)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 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 ,滕子京是一个 的人。

2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分)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3)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4)姝:美女。(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6)却:推辞。(7)初:当初。(8)第:府第,住宅。(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 为 (2)吴玠素服飞 素

(3)饰名姝遗之 遗 (4)玠益敬服 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3. 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2)龚自珍《已亥杂诗》: 。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腾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乙文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对以上观点,联系今天的现实,你有新的理解?请谈一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1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掇:(duō)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译文: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峡【参考答案】

1.(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3.(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5.答案示例: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②百闻不如一见

【答案】 17.(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不起 (4)每年18.D

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分)

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答案】21.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每个1分,共2分)

22.B(A.①名词,两种心情;②介词,被。B.①和 ②都是介词,因为。C.①在„„之前;②前。D.①名词,书信;②动词,写。)

23.句子翻译:(1)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2)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每句2分,大意正确1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2分,以上两点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

2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友善,爱其才 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3分。每空一分,意近即可。)

25.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

1.(1)思想感情(2)一向(3)赠送(4)更加2。(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没有这样的人,我还同谁一道呢?(3)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怕死,这样的话,天下就太平了。(4)皇帝都勤于政事,通道我们武将去追求享乐吗?3。相同点都是忧国忧民,不考虑自己。甲文中没有的两件事;不贪美色,不求财富。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仍护花。

九、 14.(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5.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 间(本题1分) 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五、荷泽市

10.答案:① 因为 ② 说出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15297.html